登陆注册
2487600000042

第42章 灭知见造生死业分(1)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①

【原典】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②。’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译文】

佛陀一路破执至此,又怕众生落入断灭空见的陷阱之中,所以抽丝剥茧,好比一手推着,一手挡着,无非要众生当下自悟。

须菩提!你不要有这样的念头,如来不以具足相的缘故,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你决不可以认为,如来因不以具足相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如果生起这样的想法,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就会说诸法断灭,认为不需要有什么善法的修行。为什么呢?因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于法不说断灭相,不著法相,也不著断灭相。

【注释】

①本分在叙述般若法,非断非常,不可用断常之见思量,而且般若法本是不生不灭的,不可用生灭之法来论议,因此般若法体无断无灭。前一分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遮众生著相而求的“常见”,也就是“有见”,这一分则是止众生拨无因果的“断灭空见”。这二种见都是偏执,不是佛法的大义;真正的“空”是超越有、无二边,无实无虚的中道,不是什么都没有才叫空,而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的真空妙有。

②断灭:断灭就是“断见”,与之相对的是“常见”。佛法说诸法缘生缘灭,故不是“常”,但生灭不已,因果相续,毕竟性空,不是拨无因果的“断灭”。

【讲话】

二十六分以前,佛陀演说真空离相之理,如前文中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见十七分);说法者无法可说(见二十一分);实无众生如来灭度(见二十五分);无有少法可得菩提(见二十二分);不应以色以音声见如来(见二十六分)。如此性空之妙理,不过去人执有之心,以显平等自性。佛陀恐须菩提及后末世众生不达此意,拨无生佛因果等法,落入断灭知见,茫茫荡荡造三途殃祸。

一、不住离相固果俨然

二、发菩提心离断灭见

佛陀在二十六分中,扫荡所有妄想,为我们拔除执著育相之心。真空之理已显,引我们离有见的爱水,又恐我们偏执一边,又堕入空见的火坑。于是从二十七分开始,佛陀以“妙有”之道,令其知真空和妙有如鸟之双翼,人之双足,行道之福慧资粮,不可执著一方,知空有交融一体,尔后入中道第一义谛。

一、不住离相因果俨然

此分佛陀谆谆诫勉行者,不可生心动念,如来不以具足的圆满色身,而得到无上菩提。要吾人不可生起“离相”的念头,不可执著这个“离相”之念。前文所言,不可以色以音声见如来,是破众生有见有相的妄想,而不是无因无果的外道知见。佛陀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非断非常,如执有,为增益谤;执无,为损灭谤。

菩萨行者,发无上菩提心,宁起有见如须弥山,莫起无见如芥子许。执有行善,虽未离我等四相,得无漏果,但是能保任人天的福报,若逢善知识教,可从有漏转为无漏,著空见者,口诵心不行,依凡夫法,造生死业。又以断灭邪见,为他人说,以盲导盲,人三途恶道,难有脱期。所谓有见可医,空病难治。

《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

布施增长大福趋,忍辱一切怨比无;

善人弃舍于诸非,离欲自然得解脱。

《普曜经》卷七:

常兴愍哀,和众诤讼;

必当开通,解脱之门。

《福力太子因缘经》卷四:

福者广布大名称,能见多闻及智慧;

见者成生爱乐心,又能获得闻持念。

《华严经》卷九:

以大慈悲心,随顺世间行;

悉于一切法,解达空无我。

福慧悲智于因地修行,不可废弃,三世诸佛的三身四智,皆由悲心开发。佛陀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为众生舍骨髓付头目。身心寸寸割截,不起嗔恨之念,由空无智行菩萨业,空有依存,因果俨然。

有一天,有个弟子郑重其事地问子仪水月禅师:“佛陀入灭,归向何处呢?”子仪水月说:“真归无所归。”这弟子不肯罢休,追问道:“他究竟会去哪里?”子仪说:“熟透的红果殒落于劲风,繁茂的花叶凋零于素秋。”弟子反问:“那么师父您百年后会到哪里去呢?”子仪水月说:“你若欲知我归处,东西南北柳成丝。”

世间的色身生灭,犹如熟果殒落,繁华凋零,不可抗拒的因缘法则,佛陀的色身亦无法避免老病死亡。佛陀应世的色身入灭,但是法身遍及法界,东西南北红花绿柳都是清净法身的裸露。佛陀本无来去之相,应化世间的出家、苦行、弘法、涅槃,都是令众生息妄修心,自证自见平等空寂之体。如《法华经?方便品》: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诸佛出现于世,唯有一大事因缘,令众生开佛知见故,示佛知见故,悟佛知见故,入佛知见道故。开发众生本具平等清净之知见,示导生佛无有高下之知见,悟解诸佛无住无相之知见。入佛无有世俗境界,空有融摄,事理无碍,第一义谛之知见。

佛陀应世度化,谈有论空,种种三乘十地法,皆为方便示教,令众生见闻得利,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优婆塞戒经》说:

菩萨当云何供养三宝?善男子,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台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花至无量花,若以一香至无量香,若以一偈赞至无量偈赞,若以一礼至无量礼,若一时中乃至无量时,若独作若共人作,若能如是至心供养佛、法、僧,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

至心以一钱或一香或一华或一偈或一礼,恭敬尊重三宝之功德,即使佛陀入灭,等无差别。佛陀要吾人不以具足相见如来,旨在有所施作时,不住色声六尘,而不是坐在俱空境上,于三宝处不行供养尊重,于严熟佛土的功德不播善因。吾人莫作离相断见,谓如来在得到无上菩提,不具足圆满的色身。

过去有一位老和尚发心要建一座寺院,于是在市街上诵经念佛,经过了三个多月,竟然没有人理他;旁边一个卖烧饼的小孩,看了十分不忍,慈悲之心油然而生。心想:唉!老和尚太辛苦了,我把卖烧饼的钱给他吧!

于是就把那天卖烧饼所得的钱,悉数捐给老和尚了。市集上的人听说卖烧饼的小孩子捐了钱,个个心生惭愧,自忖:“卖烧饼的小孩都知道发心做功德,难道我们还比不上一个小孩子吗?”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你也布施他也捐钱的,一下子就把建庙的钱筹齐了。老法师十分感敞这个小孩,就对他说:“小朋友,你今天发心做了大功德,便是我们佛寺的护法大德,将来际若有什么困难,可要记得到寺里来找我呀!”

小孩子一回去因为交不出卖烧饼的钱而被老板解雇了,因为一时找不到别的工作,只好流浪街头,终于沦为乞丐。天天不但三餐不继,而且头上长了癞痢,眼睛也污瞎了,正当贫病交迫走投无路的时候,忽然想起老和尚说过的话,顿觉绝处逢生,就一步步摸摸索索的往寺院行来。而老法师因为修持得道,已证得三明六通,知道小乞丐将到寺院来求援,就在当天晚上召集徒众,交代大众:“明天有本寺的大护法要来,大家开山门恭敬迎接,不可怠慢!”

第二天全寺执事扫洒以待,可是直到傍晚都不见育什么大护法来。老和尚传人一问,知客师父疑惑的答:“没有什么大护法光临呀!”

老和尚诘问道:“难道今天什么人都没有来吗?”

“什么人都没有呀!只有……只有一个瞎眼小乞丐罢了,他要进来,我怕坏了迎宾的大礼,给他几个饼把他赶走了。”

老和尚一声大喝:“这小孩就是我们的大护法。赶快把我们的大护法追回来!”

同类推荐
  •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它适用于任何场合,谈判时要用,工作中要用,日常生活中同样要用。怎么用好这个工具,《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将告诉你答案。成功有道可循,礼仪便是其中之道。礼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礼仪的表现却是需要行为技巧来实现的,礼仪有时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修养品德和为人。有时又是天使,它能帮助你与人和睦相处,帮助你成就辉煌未来。家和万事兴,家庭需要礼仪: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见面需要礼仪;事业有成,同事间需要礼仪。总之,人际交往离不开礼仪。
  •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

    本书介绍了说话办事的方法,告诉读者如何掌握说话与办事的分寸和尺度。
  • 智慧做人的七大学问

    智慧做人的七大学问

    《智慧做人的七大学问》要求我们懂得智慧做人、聪明做事的人,其步履必然积极而阔大,其事业必然顺理而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宏而壮丽。成功需要努力更需要头脑,做人需要修养更需要智慧。做人是一门人人必会的学问。精明处世是做人的基本功,也是营造成功人生的一大智慧。人生在世,会有许多苦恼。当你有了生活的阅历之后,便会知道,十个指头不会是一般齐的。这样,你也会比较出自己的优势和可爱之处来,少了无端的困惑,才能把所有的烦恼一点点地看淡。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3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3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3:写给中学生的80个口才训练》发现好口才的秘密,一本书学会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口才技巧!好口才就是竞争力!学习、交友、事业、生活怎能缺少它?余苗12年的教学心得与现代心理学的完美融合,助力挖掘你的口才潜力。80种提升口才的方法,步步为营,打造全能说话战士。
  • 给生意人看的人脉经营书

    给生意人看的人脉经营书

    本书针对生意人的人脉结交、构建、维护与应用,助你更高效地建立自己的生意人脉网,从而实现事业的成功。
热门推荐
  •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当‘善良’温柔的现任男友PK多情花心的前任男友,沈云初觉得,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谁比谁更加的极品,可是当现任男友的前任女友勾搭上前任男友的现任女友的时候,云初知道,这真的不是什么天雷狗血的言情偶像剧,而是她更为撒泼狗血的人生,唯有,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 嫡女谋妃:绝色医妃倾天下

    嫡女谋妃:绝色医妃倾天下

    她做皇妃,始于阴谋,心甘情愿,终于阴谋,心不甘情不愿。为查父亲冤案,她含垢忍辱,做他的契约情人,做他的赏金猎人。天心九重,伴君如伴虎。她过的水深火热,战战兢兢。他对她并不好,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都说人定胜天,然而造化弄人,事到临头他才知,她对自己而言是那么重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格格抢夫

    格格抢夫

    穿越到叼蛮,任性,无理的格格身上,且人见人厌,咋办?不管啦,好好对待自己最重要。现代是个包青迷,古代当个现包青“冤枉?”看本格格怎么还你清白“冤案?”呵呵,格格我最有兴趣放弃?是我的绝不放弃跟我抢夫?开什么玩笑可…..“阿玛是我的,额娘是我的,夫婿是我的,这所有一切都是我的,我才是真正的格格”怎么办,人家正牌格格回来要抢回属于她的一切…..
  • 我的游戏由我掌控

    我的游戏由我掌控

    主角总是不能平平静静的生活的,挟持警察后,一颗狙击弹头,带走他的生命,系统耗尽能量,将时间轴调到三年前,系统没了怎么办?没事,咱有备用方案!重新来过的他,居然开启了一条打怪升级爆装备的人生之路!
  • 暮天记

    暮天记

    同志们,回来啦,以后一天少则一更,多则三更,敬请期待~!!!
  • 开局一只鸡,无敌靠签到

    开局一只鸡,无敌靠签到

    系统:叮!发现凤凰,签到成功。林言生:啥?这只鸡居然是凤凰?系统:叮!发现定海神珠,请宿主进行签到。林言生:确定这不是我前世在华夏玩的弹珠?系统:叮!发现真龙蛋,宿主是否进行签到?林言生:这分明就是蛇蛋吧……算了,签到试试看,卧槽,居然真的孵出了真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则之道

    神则之道

    种种致命原因,李若凌渡神劫失败重生轮回到少年时代。这一世李若凌发誓必要化出自己的规则之道!
  • 我在异界架设无线网络

    我在异界架设无线网络

    主角带着基站穿越到异界,在这个魔法与斗气的世界。天赋极差的主角,如何凭借着基站自带的无线网络,在这个高手众多异界慢慢发展自己的路。以人为手机进行数据互传,以无线网络为能量进行能量传输。
  • 初见不识情深处

    初见不识情深处

    新名,旧内容,初见不识情深处,回首徒有清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