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50100000032

第32章 科研室维修班记事

赵松培

中苏石油公司时期,独山子炼油厂没有单独的科研机构。公司的工作重点是地质勘探、钻井、采油,1951年成立的科学研究总化验室(1954年更名为中心科学化验室;1955年迁往乌鲁木齐,更名为科学研究所),主要承担原油、泥浆、水等的化验分析,原油加工方面的研究开发基本没有开展。随着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独山子炼油厂一、二期扩建完成,克拉玛依原油的开发、利用等科学研究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1960年3月,独山子成立科学研究分所。1964年2月,独山子科学研究室分所改为炼油厂科学研究室,先后由章涛、王继谔、王德欣、刘静瑜等专家主持,喻权平、赵至善、赵汝庆、徐华臣、董明、肖庆丰、陈森才、陈先甫、谭维业、黄立国、王发质、杨赛友、董兆德等优秀技术人才先后汇聚,科研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科研室在王继谔主任的带领下,在对克拉玛依油田不同区域的原油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对克Ⅲ-2线原油(即低凝油)评价之后,充分利用低凝油质轻、少腊、凝固点低的资源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即研究开发出几十个新产品,如25#、45#变压器油、冷冻机油、主轴油、车轴油、稠化机油,还有航空煤油、坦克柴油、电极焦、光学刻线沥青、环烷酸盐类系列产品等。这一阶段成为独山子炼油厂第一个科研成果高峰期。这些科研成果在生产车间投产之后,初步改变了独山子炼油厂只能生产单一的汽、煤、柴、焦炭、沥青等大路货产品的局面,不少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产品还获得国家金质奖。特别是45#变压器油在沈阳与美国、前苏联等几个外国同类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荷载试验,经历8年较量、考验,取样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外国的变压器油已经变质,像酱油一样乌黑,而我厂的45#变压器油仍然荧光闪闪,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被沈阳热工研究所评为第一名,成为世界名牌产品。在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役、197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都使用了我们科研室研制成功的军用油品。

独山子炼油厂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党中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科研室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为炼油厂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人们不会忘记,炼油厂科研团队中有一个7个人的维修班。他们紧紧地伴随在科技人员身边,跟着每个科研项目的进展,默默无闻地辛勤劳作。别看他们只有区区7个人,且文化程度都不高,但经过几年的学习锻炼,多半成了多面手,车、钳、铆、焊和电器修理样样精通。每个人都有一手绝活,对于科研室的几百台试验设备了如指掌,一些疑难杂症,他们手到“病”除。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今天看来,红外光谱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国产测试设备。可是在1969年的中国,只能用外汇从国外进口。6000英镑对今天的炼油厂来说是不起眼的数目,对于国民经济接近崩溃边缘、外汇储备枯竭的1969年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大数字。那年国家花巨额外汇从英国进口了几台红外光谱仪,调拨给独山子炼油厂一台。厂部把这台洋宝贝给了科研室以增强科研测试手段。到了1971年,生产工作渐趋正常,职工要求启用红外光谱仪,科研室的工作计划也有这一项,领导和职工想到了一块。于是,成立以王继谔、刘静瑜为首的“三结合”小组,着手启用准备工作。具体的安装工作自然是由维修班来完成。

很快,红外光谱仪的说明书翻译出来了,装配图也弄明白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开箱,生怕把那么精美的仪器弄坏了。还好,所有零部件都完好无损。王化文、张舟柱、申国禧他们在王继谔、刘静瑜、黄立国等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照图安装,一切顺利。可在安装完成之后按程序操作,红外光谱仪却启动不起来。他们对照说明书、装配图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检查,确信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误,仍启动不了。这让工程师们十分迷惘。外国人造的东西就那么神秘?非得请他们的专家来才能解决问题吗?维修班的同志们都憋了一股气。隔了几天,王继谔主任决定把已装好的红外光谱仪的零部件全部都拆卸下来彻底检查,亲自按图重新组装,接上电源,按程序操作,还是启动不起来。这时,有人提出,是不是电源有问题。他们立即对红外光谱仪的电源接线和科研室的动力线路检查了一遍,也没发现问题。这时,维修班长王化文突然灵机一动,他果断地把红外光谱仪的火线改为地线,地线改为火线接上电源合上电闸,红外光谱仪启动了,且运转正常,符合设计要求。困扰大家一个多月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事后,王继谔主任很感慨地对我说:“事实证明,英国厂家未按设计制造,把电源线路弄颠倒了。我们都没有往那方面想。按说英国的科技水平比我们先进,工厂是标准化生产,可他们却犯了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幸亏王主任把问题解决了。”直到1975年冬天我离开科研室时,这台红外光谱仪还完好无损地在为科研工作效力。

为了把油品中的石油蜡去掉,国内外的炼油厂采用了许多办法,如冷榨脱蜡、酮苯脱蜡等工艺,独山子炼油厂科研室在全国首创了微生物脱蜡新工艺。

微生物脱蜡即是利用一种能吃石油蜡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把油品中的蜡吃掉,提高产品质量(这项科研成果后来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推广到克拉玛依油田,将细菌菌种注入油井底部出油层,让它吃蜡,增加原油流动性,以提高油井产量获得成功)。为了培养繁殖菌种,科研人员为细菌宝宝设计了一个可控温湿度的安乐窝(潮湿箱)。科研室只有烘箱没有潮湿箱,维修队就按设计要求利用废旧料组装了一台潮湿箱,菌种繁殖需要不停地摇晃,维修班又用废旧料组装了摇床,保证了谭维业、李月英等科技人员筛选、培育、繁殖菌种的需要。

微生物脱蜡这项科技成果很快就应用到生产上。炼油厂在综合车间建起了微生物脱蜡装置,利用科研室提供的菌种“吃”掉油品中的石油蜡,完成任务的细菌(酵母)与油品分离后被放入下水道流走了。这些酵母还能不能利用?科研室微生物组的同志们受某些微生物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的启发,和新疆科学院土壤生物研究所联合攻关,在石河子农场使用干酵母育种,栽培粮食(小麦、玉米)、蔬菜(白菜、萝卜、西红柿)等农作物,取得了很大的增产效果。攻关组把这种能促进农作物高产的干酵母命名为“702石油助长剂”。使用干酵母促进农业增产,对炼油厂来说是变废为宝,增加收入,对农场来说可节省肥料,既增加产量也增加收入,这是“双赢”的好事。于是,厂部决定,综合车间生产干酵母(702石油助长剂)。

生产702石油助长剂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把酵母烘干。温度太高,烤焦了酵母会失去活性;不烘干,稀乎乎的也不行。烘干酵母需要一台干燥机。厂部派人到上海、北京等地购买,新疆科学院土壤生物研究所也想各种办法购买,两年时间过去了都没有买到。1974年初,厂部决定由科研室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几个车间领导决定由维修班王化文、申国禧攻下这一难题。

干燥机是啥样子他们没见过,也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王化文、申国禧首先到微生物脱蜡装置现场,看酵母与油分离后的情况,设想如何把稀乎乎的酵母干燥成粉状。要按照谭维业他们给的数据,干湿恰到好处。维修班讨论了一整天,设想用平板锅烧?不行,因为不能连续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干湿度不好控制。用烤饼干的办法,用的设备多,占地面积大,也不可取……办法一个个提出来都被否定了。后来他们受滚筒造纸机的启发,决定用滚筒法干燥。把蒸气通到滚筒里加热滚筒,滚筒在酵母槽内转动粘上酵母,当滚筒转到一定位置酵母即被烘干,再用刮刀刮下……只要控制滚筒的温度和转速就行了,既能连续生产,工人劳动强度也不大,这是一个最理想可行的方案。

他们连夜画出图纸,第二天全班人马出去找材料。制作卷滚筒用的钢板、作架子用的槽钢等材料很快就从废料堆里找来了,电动机也有了,可新的难题出现了。原来,电动机的转速是每分钟1400转,而滚筒的设计转速是每分钟只有4转。要把1400转/分变为4转/分,如果用大小齿轮组合变速,需要几十个齿轮且组合配比十分复杂。唯一的办法是给电动机装调速开关,直接调控电动机的速度。维修班的同志全部出动,三天时间找遍了炼油厂各个车间,矿区大大小小所有库房,最后在供应站一个库房角落里找到了一个电器调整器,经过一番改装调试解决了问题。刮刀片的固定和角度经过调整也解决了。维修班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酵母干燥机在综合车间组装完成并投产一次成功。从此,吃完蜡的细菌(酵母)不再丢弃,702石油助长剂新产品问世了。

科研室维修班的王化文、张舟柱、申国禧、盛联科、李秀凤(女)、付世贵、孙相柏(玻璃工)师傅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千方百计为科研项目不辞劳苦、忘我工作的事迹还有很多。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知情的同志们能把他们的事迹写出来,作为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流传下去,激励后人。

同类推荐
  • 白话老子·列子

    白话老子·列子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有趣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的“另类”行走

    有趣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的“另类”行走

    时下,语文教学是最容易收到针砭的学科,语文老师也经常遭人质疑。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又确实有一批语文老师孜孜以求,同孩子一起逃脱束缚。《有趣的语文》的作者凌宗伟老师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中学语文教师,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教育批判者。在这本书中作者借助自己的课堂教学案例,对时下语文教学进行深刻地反思,以生动直白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了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个性化的思考与行走方式:原来语文教师可以成为一名好玩的教师,语文课堂也可以成为有趣的课堂。作者在这本书里用自己的行走告诉读者,尽管每个人对语文、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要让自己的理解回到语文教育的本源,就要将阅读、实践、思考、总结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研究文字力求找不到理论依据的不写、没有具体教学实践印证的不写,凡自己提出的观点,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坚守,在行走中反思于改善。《有趣的语文》不仅可以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也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了解一个语文老师的心路历程,通过语文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外部世界和我们自身,并更流畅生动地表达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 校长学校行政与班级的管理(下)

    校长学校行政与班级的管理(下)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热门推荐
  • 亡灵世界之主黥尧

    亡灵世界之主黥尧

    因车祸而死,那曾想竟有奇遇,最终成为了一统亡灵世界的霸主
  • 异乡人探测笔记

    异乡人探测笔记

    一本带有魔力的笔记四个虎视眈眈的国家人类,矮人,精灵,兽人,龙族......瑰丽危险的异世界,罗恩作为最后归位的异乡人,却没有觉醒任何的能力。“这是我们事先为你整合的探知魔法。”“给,这个元素增幅器,现在你可以用了。”......合着我的能力,都是人造的!?这是一个成长与传承的故事,是一场少年历经磨难,终于独当一面的冒险。“找到笔记上记载的人,然后,干掉。”笔记的扉页上如此记载。
  • 三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三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三十几岁,如果你仍没有找到钟爱的职业,如果你历经沧桑的事业仍然没有起色,如果你的家庭生活仍然不那么稳定,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仍然一团糟,那么,这说明你还没有找到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人生密码,第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密码,这个密码包含了你的工作,事业,健康,活力,爱情等方面的成功秘诀,三十几岁,正是完全解开这个密码的年龄。
  • 文三的魔幻之旅

    文三的魔幻之旅

    文三从地球带走了佛道传承来到异世界。面对不一样的修行理念,文三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他该怎么改变修行呢?
  • 烽火燃

    烽火燃

    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背后不为人知的一段秘辛;一起灭门惨案引出皇室储位争夺黑幕,继而有了一场小人物奋斗史,百死不悔的兄弟情义纠葛住两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旌旗所指十万忠魂剑锋所向,苍生福祸就在一念之间。解析宋初史实延伸合理剧情,且看唐齐如何纵横天下!
  • 热血江湖之邪剑传奇

    热血江湖之邪剑传奇

    这是一个普通人拿着一个半成品的游戏头盔站在游戏顶峰的故事。因为,他在游戏中的名字叫做——裸.奔也是一种美。
  • 我还能活99天

    我还能活99天

    2025年,地球上人工智迅速发展,超级智能奇点来临,人类的各方面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因为物资的极大丰富,世界实现了真正和平。但人类也因此逐渐分成了两类:一部分人满足于此,享受着娱乐至死的生活;另部分人则继续努力,直到他们在超级智能的帮助下,冲破了限制人类极限的天花板!神从此诞生……很多年之后,地球这个名字也逐渐被人们淡忘,这个世界慢慢被人们称为众神大陆!这时,活在21世纪的韩淼穿越至此,来此同时,他得到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自己获得了可以免疫一切攻击的不死状态。坏消息是,自己的生命还剩了99天!!!(ps:本书为轻悬疑二次元,就是很轻很轻,你不注意都发现不了的那种!)
  • tfboys之精武乾坤

    tfboys之精武乾坤

    武林三大秘笈同时被盗,江湖风起云涌,当麻瓜废柴的少年,温和却腹黑的大师兄还有自带笑点的冰冷室友相继与秘笈牵扯纠缠,又会遭遇怎样的奇遇,然而秘笈真的就是秘笈吗……
  • 我在异界挑大梁

    我在异界挑大梁

    林三妹死了,系统把她救活了。活着的第二天,就碰上了游乐园杀人事件。阴暗的怪物,险恶的人心,逼迫而来的暗黑地狱……是生……还是死……
  • 谁说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爷爷奶奶育孙经

    谁说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爷爷奶奶育孙经

    本书从“隔代亲”入手,以案例的方式讲述了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祖辈隔代带孙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以及特殊家庭的隔代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全书分四篇:教育隔代不隔心——血脉连通隔代亲;隔代教育VS亲子教育;爷爷奶奶,孙子应该这样带;爷爷奶奶,特殊孩子需要特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