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500000015

第15章 忠臣良将之谜——关羽(2)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诸葛亮欲置关羽于死地。当时诸葛亮虽不能执掌军政大权,但他明知关羽攻取襄、樊条件并不成熟,且完全违背了《隆中对》提出的待”天下有变”,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决策。然而《三国志》正文及裴注中均未见诸葛劝谏的记载。退一步而言,即使刘备宠信、纵容关羽,不把《隆中对》放在心上,但襄樊战役打响后,刘备、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关注战役的进展。

尽管川、鄂之间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甚畅通,但整个襄樊战役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七月开始,至十二月结束,长达半年之久,蜀汉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兴政权,不可能没有任何信息传递渠道。关羽攻襄樊,守荆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时孙、刘联盟已呈破裂之势,孙吴随时可用奇兵偷袭荆州,诸葛亮深谙兵法,难道他会掉以轻心?众所周知,”诸葛一生唯谨慎”,从不弄险,他为何不提醒”疏慢“的刘备?

只要诸葛亮负起自己作为”军师“的职责,随时将荆州的”险情“提醒刘备,与关羽”自小结契“、情同手足的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对兵败临沮(关羽被擒杀之地)的关羽不以一卒相救。所以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诸葛亮。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关羽呢?这还要从诸葛亮的抱负,以及关羽的为人中寻找答案。

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癨。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做到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吴主,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所谓”贤】】,即把诸葛亮看成是”贤士”,对待”贤士“的最高规格无非是以”国士“待之,而”尽亮“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个中之意了。

然而,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以后,其地位和权力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其实,刘备对诸葛亮并非一开始就推心置腹。在刘备称帝前后,关羽、张飞的地位均高于诸葛亮,其他如赵云、庞统、黄忠、马超等人的地位亦不低于诸葛亮,正如大多数史家所指出的: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比之于诸葛亮显然要更进一层。这对于一心欲谋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严重障癨。关羽一直瞧不上士大夫,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很是嫉妒。关羽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对此史书多有记载。建安十九年(公元213年),刘备攻益州,西凉马超来投,马超是当时颇具声望的虎将,刘备得到他喜出望外,即封他为平西将军,位同关羽。远在荆州的关羽闻之极为不满,当即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谁可比类”,诸葛亮写信答称,马超”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关羽阅信后,扬扬自得,将信”以示宾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刘备自称关中王,想重用黄忠为后将军。但又怕关羽不高兴,于是派费诗去关羽的住处,同时拜关羽为前将军。但是关羽听了此事之后十分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关羽如此狂妄,诸葛亮为何不加以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覾,讨其欢心呢?这正是诸葛亮工于心计、深藏不露之处。亮、羽二人的关系如何,史书无明文记载。然细加考察,亦可略窥一二。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

赤壁之战,诸葛亮建立奇功,不仅巩固了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而且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使关、张等人再也不敢小瞧他。但是关羽却由过去的轻视变成了嫉妒,王夫之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渡絓,不能以一矢相加遗。而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二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

襄樊之战,不失为诸葛亮除掉关羽的一个好机会。诸葛亮为何想除掉关羽?这和关羽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关羽和张飞的性格截然不同,史书上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是说,张飞虽然不善待士卒,但对有才能的士大夫非常敬佩尊重,而关羽虽然爱抚士卒,但却对士大夫始终心存芥蒂,盛气凌人。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中的头号士大夫,当然也在其中。诸葛亮对关羽目空一切的性格十分清楚,然而顾虑其与刘备”恩若兄弟“的特殊关系,加之自己投奔刘备的时间要比关羽晚得多,官职也比关羽低,故不得不虚与委蛇,巧为周旋。诸葛亮考虑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等待时机除掉关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关羽贸然发动襄樊战役,诸葛亮在这样的大好机会来临之时当然不会去提醒对战局”疏慢“的刘备。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欲置关羽于死地的是刘备。深恐易世不能驾驭而诛杀功臣,是大多君主都无法避免的,刘备同样不能例外。在刘禅即位以后,诸葛亮曾上表以”诽谤先帝“的罪名将长水校尉廖立废为庶民,廖立在当时并不是重要人物,但在关乎关羽败亡一事上却是一个极其微妙的角色。

吕蒙袭击南三郡时,廖立弃城逃回成都,只因他与刘备素来交情颇深,故免于重责。后主刘禅即位后,廖立认为自己的官阶配不上自己的才智遂怏怏不乐,对先帝刘备大为不满。廖立认为,关羽并没有统帅的气度,往往只凭自己的武力与敌人战斗,同时在作战上也没有一定的规则。

关羽虽然有诸多缺点,刘备却仍然将他放在荆州这个极其危险的地方,显然是有意为之,结果直接导致”关侯身死无孑遗“(见《三国志·蜀书·廖立传》)。《三国志集解》在《三国志》此段文后有注解,认为廖立”此难忿言,然当日情势实如此”。这可以作为确认廖立言论真实性的一个佐证。由此可见,刘备对关羽如此安排,除了”易世难御“的理由,再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三国志》中记载,关羽”性颇自负,好凌人”,”骄于士大夫”,并且”始有大功,志骄意逸”,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与刘备难免发生龃龉。例如《三国志》引《蜀记》的一段记载:“初,刘备在许(许都)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摇絓渚,羽臷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焉?’“当日因为曹操南征,关羽随刘备辗转漂流,十分狼狈,因此关羽责备刘备当初不听他的劝说杀了曹操,刘备则以”为国家惜之“搪塞过去。

裴松之作注时说,刘备以此为借口,并非出于本心,随后他在书中写下理由。他认为,刘备在围猎事件之后,就参与了禱承等人谋划刺杀曹操的活动,只是后来计划泄露而未遂,如果刘备真诚地为国家而惜曹操,何至于事后又谋划刺杀曹操?

接着裴松之说,刘备之所以没有听从关羽的建议在当日的猎阵中诛杀曹操,真正因在于忌惮曹阿瞒的心腹亲戚,”曹虽可杀,身必不免,故以计而止,何惜之有”。后来刘备在夏口对关羽说的话,裴松之也认为是”故托为雅言耳”,言下之意,就是说漂亮话了。刘备当时也很清楚,关羽的抱怨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当时情况危急,刘备显然不愿意再和关羽发生不快而导致两人关系紧张,因此也只能以”安知此不为福焉“开脱过去,作一下自我安慰。

刘备进位为汉中王之后,关羽实际上成为蜀汉集团中地位仅次于刘备的第二号人物,非但”易世难以驾驭”,即使刘备本人,也常常”驾驭“不了。关羽虽然”骄于士大夫”,但他却善养士卒,刘备集团的精兵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关羽的部曲或是掌握在关羽手里。《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游说东吴时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絓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由此可见,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军队组成,大致分为关羽和刘琦两部,其中的精锐部分,由关羽掌握,约为全部兵力的一半;而刘琦的军队,当时尚未由刘备完全掌控,因此关羽的兵力是当时力量微弱的刘备势力的主要力量。后曹操败退,刘备入川,关羽一直留镇荆州,官阶迁至前将军,假节钺。按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关羽镇守的荆州,在诸葛亮南征收服孟获之前,面积占刘备集团统辖领土的二分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8年),关羽攻樊城,于禁、庞德全军覆没,此时群盗遥受关羽印号,为其支党,”羽威震华夏”。即便曹魏众臣也都称蜀汉”名将唯羽”,同刘备在巴郡受挫相比,关羽已很明显地造成了功高震主的局面。

面对这种情况,刘备自然会对关羽有所顾忌。因此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刘备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可以在《三国志》中寻到些许线索的。表面上,他让关羽总督荆州且假节钺,作为荆州的最高长官;实际上,荆州重镇絓陵、公安却分别委任南郡太守糜芳与将军傅士仁驻防。糜芳为刘备夫人的兄弟,傅士仁为刘备的同乡,两人又同样不以能力见称。然而糜、傅二人所驻守的絓陵与公安均为南郡重镇,其中絓陵即为荆州治所。

同类推荐
  • 禁烟英雄——林则徐

    禁烟英雄——林则徐

    本书讲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 大元帝师八思巴

    大元帝师八思巴

    这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主要以元世祖忽必烈的崛起和建立大元帝国为历史背景,介绍了一代帝师,精通五明的雪域圣僧八思巴的传奇一生。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出生之地是今河南省新郑县。白氏先祖本为胡人,是西域龟兹国的王候。后来汉化较深,生于官宦之后,诗书之家,白居易从小就受汉文化的熏陶。
热门推荐
  • 我在异界做天王

    我在异界做天王

    大河之剑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脑爽文在此
  • 赢在0.01秒

    赢在0.01秒

    机会稍纵即逝,只有行动迅速果断的人才能及时抓住机会,只有把握机会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即使你的行动出现了挫折,即使你的行动最终没能为你带来快乐与成功,但请记住一句话:不怕错,就怕拖。行动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行动却注定不能成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你愿意开始做某件事,那么你就已经得到了成功的机会,行动,从现在开始。
  • 今古兴亡

    今古兴亡

    云雨兴处,有蛟龙出;大乱之时,有妖孽出;帝失其鹿,诸侯逐之。地球灵魂,转生此世;再兴风雨,斩落潜龙;大争之世,龙蛇起陆。
  • 绝品武生

    绝品武生

    用最惨的一生,换重来的一世!汤林发誓,一切的杯具绝对不能重演!繁华花花都市,却是茫茫武生的世界。三十年的修炼经验,潜力无限的超级系统,能否让他成为那个最强的武生!
  • 地龙翔天

    地龙翔天

    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武者的世界何其也不是一场进化论呢!有一个最底层的武者,一步一步走向食物链的最高端,其实也是一种进化。地龙俗称蚯蚓,食物链的最低端,最低端的生物同样有进化最高端的机会。
  • 帝国的长枪

    帝国的长枪

    漠北一战,大离王朝开国皇帝命丧黄泉。帝国动荡,年幼太子被迫远走他乡。皇位被抢,母亲被杀,年幼的他暗藏伤痛,卧薪尝胆,终成一方主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萌新初长成

    快穿之萌新初长成

    叶情是一只阿飘,她一直四处飘荡不知道多少年,看着人们来来回回的迷茫着……………………直到遇见系统开始了新的生活与目标。〖作者小白!玻璃心!不喜勿喷!主角属于成长型!本文无男主!〗
  • 何处寻找你

    何处寻找你

    “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那么我会说我只要你!真的,其他的都不算什么,我只要你,你知道么!”“你还要我说几遍?我们结束了,你清醒一点可以吗?我不爱你了,我不喜欢你了!”有些人,错过了就真的没有了。你说,当初我那么喜欢你,你为什么就不喜欢我呢?可现在,对不起,我真的没办法让自己的心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满怀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