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1700000034

第34章 用人观点 让群臣胆寒

江浙一带,富豪大户较多,那里又是张士诚的老巢,许多人与张士诚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埋下了不幸的子。朱元璋有着极为牢固的仇富心理,对于江浙一带的读书人,也怀有深深的敌意。建国之初,人才奇缺,需要儒生充实各级衙门,不得不征召大批江南文人。但转眼之间,这些有用的“国家栋梁”,就成了毒瘤和绊脚石。被誉称为“江南四杰”的杨基,张羽,徐贲,高启,他们的悲惨下场,令人惊心动魄。

前面曾经提到,高启死于文字狱。杨基官至山东按察使,因为一件小事被罢官罚苦役,经不住折磨,死于贬所。张羽被召征为太常寺丞,不知为什么被贬窜岭南。刚刚走到半路,又命他返回。张羽以为要受到更为惨重的惩罚,当即投江而死。徐贲做到河南布政使,被弹劾“****消极”。锁拿进京后,死于大牢之中。

无端被处死的儒生不胜枚举。仅著名学者,就是一长串名单:苏伯衡、王彝、傅恕、谢肃、赵介、郭奎、孙贲、王蒙、王行等等。他们都曾应征出仕,但旋即以各种理由,遭到关押屠戮。

朱元璋为了打击江南士人,培植拉拢北方知识分子,还搞了一场惊动全国的科场大案。

洪武三十年(1397),翰林学士湖南茶陵人刘三吾和白信蹈,分别担任会试正副主考。结果,考中的全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其中江西泰和人宋琮,高居榜首。

于是,北方士子议论纷纷,说刘三吾等考官都是南方人,故意偏袒乡里,歧视北方人。朱元璋也心下生疑:难道南方人个个聪明绝顶,北方人通通都是笨蛋?他命侍讲学士张信等重新审阅北方落第举子的试卷。结果,仍然没有一个及格的,证明刘三吾等出以公心,判卷无误。录取名额的不同,是地区间文化差异的表现。但北方士子依然不服,不相信北方人都是笨蛋。于是,他们把矛头指向了以张信为首的复审官。诬陷他们受了刘三吾的贿通和嘱托,故意拿一些低劣的卷子复审。

朱元璋本来就对南方人怀有成见,北方举子的诬告,正中下怀。不问青红皂白,怒降严旨,把副考官自信蹈等统统杀了。主考官刘三吾已是八十五岁老翁,念其年高昏眊,“从宽处理”免死充军。才华横溢的宋琮,因为考了个第一,也被发往边疆服苦役。

这样一来,朱元璋对谁也不再相信。他亲自命题,人闱另考。奇怪的是,三场考完,皇榜一出:取中的六十一人,清一色都是北方人,南方人全部名落孙山。这个被当时人称作“南北榜”,又称“春夏榜”的事件,无异是一场闹剧。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朱元璋的一次出色表演:对遍布朝野的南方文人士大夫进行大刀阔斧的限制与削弱。他不能允许一个江南文人,对朝廷构成牵制与威胁!

当然,在江南才子中,也有死里逃生的个别例外。

这个幸运儿,就是松江花亭人袁凯。此人博学多才,性格诙谐。早在元朝末年,就常常穿着黑色披风,倒骑在青牛背上,徜徉于名山胜水,城郭乡野之间。洪武三年,他被召为御史。

有一天,朱元璋将一批判罪案卷,命袁凯送到东官太子那里复审。太子嫌处置过重,给不少案犯减了刑。

袁凯如实回报后,朱元璋不露声色地问道:“袁凯,依你看,朕与太子谁判得是?”

袁凯略加思忖,字斟句酌地答道:“陛下从重,乃执法严正;东宫趋轻,是心存仁慈。”

这个不偏不倚的回答,使朱元璋十分不快。觉得袁凯老奸巨猾,两边讨好。袁凯偷眼看到皇上面露不悦之色,知道事情不妙。为防大祸临头,回去便假装疯癫。家人传出话来,说是受了惊吓,得了疯癫症。但朱元璋不信,命人将袁凯拖来,当场查验。

袁凯被绑来了。只见他头发蓬乱,满脸鼻涕污垢。朱元璋命使者用铁锥子狠刺他的手指。俗话说,十指连心,袁凯的痛楚可想而知。但他却望着双手,放声大笑。朱元璋虽然心存疑惑,只得放他回家。

回到家,袁凯疯得更厉害了。他命家人用铁链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四处乱走。朱元璋果然又派人前来打探真假。只见袁凯踉踉跄跄走过来,对着使者又唱又舞。然后爬到篱笆边,捡起一截黑糊糊的****,填进了嘴里。一面大嚼特嚼,一副香甜无比的样子。使者捂着鼻子扭头就走。朱元璋得到了使者“亲眼目睹”的确切情报,才不再追究。

其实,聪明的朱元璋上了当。袁凯的一切反常行为,早有预谋在先,他吃的黑色****橛儿,是用炒面拌糖稀做成,放在那里备用的。

朱元璋的帝位,是拼杀十余年,九死一生,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得之不易的东西,自然分外珍惜。在朱元璋的眼里,俯临九州的皇帝宝座,就是一座金山银库,天官仙阙。没有一个人不是虎视眈眈,馋涎欲滴,时刻伺机抢劫夺取。稍不留神,就会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因而,朱元璋的双眼始终瞪得大大的,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他不但不相信任何口头上的忠诚,而且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愈是信誓旦旦地宣称效忠于皇帝,愈是怀有二心的危险之徒!

朱元璋不相信一切言语和行动的忠诚,只相信利禄引诱和权力恐吓。笃信棍棒、监狱、流徙、杀罚,可以建立和巩固天子的威严。对贪官污吏也好,一般官吏也好,所实行的只有一个办法:严刑峻法,威猛以治。他要让臣民们全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地生活在恐惧中,奉公守法,俯首听命。

洪武九年,福建参政魏鉴、瞿庄,在拘讯一个贪吏时,严刑逼供,竟将人打死。这本来是不合法的野蛮行径,但却受到朱元璋的表扬,在赐给他们的玺书中写道:

自古天下治乱在于君臣能驭不能驭耳。若君能驭臣以礼法,臣能驭吏以体上,则治由此始。若君不能以驭臣,臣无以驭吏,则乱亦由此生。朕尝谓,若为官临政无驭吏之威,则诸事无成。驭得其法,则成立令行,事无不举。

这就是朱元璋的君臣观。不论是君与臣的关系,还是官与吏的关系,统统是主与奴的关系——在上者,驾驭在下者。而要达到这个理想境界,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棍棒和皮鞭,镣铐加杀戮。所以,每当各地官员杖死属吏的时候,不但没有人受到处罚,反而能够得到皇帝的褒奖!

不论是朝廷大员,甚而是元勋忠臣,只要是在朝堂上一言不合他的心意,金口一开,立刻按倒就打——廷杖。这种盛行于元朝的恶刑,朱元璋不仅完整地继承下来,而且传给了他的子孙。朱元璋更是身先垂范。茹太素因万言书繁琐冗长被杖责,工部尚书薛祥死于廷杖之下,勋臣朱亮祖被鞭死,都督冯诚被铁尖鞋踢死……大臣们在朝堂上被按倒打屁股,几乎成了大明朝独有的“风景”。

威与罚,对朱元璋来说,渐渐成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和生活的必须。随着皇权的巩固,他的性情越来越暴躁猜忌。臣下们一言之误,一字之差,常常会招来严厉的惩罚。上朝的时候,如果见到皇帝平静地安坐在盘龙椅上,将玉带举到胸前,则知道圣躬心情舒畅。这一天多半是风和日丽,平安无事。如果他双手将玉带下压,则预示着狂雨暴风很快就要来临。此刻,人人战战兢兢,小心提防,不知灾祸又要落到谁的头上!

可怜的京官们,每天早起上朝时,都要与妻孥含泪诀别。等到晚上平安归来,则全家欢乐,庆幸又多活了一天。

有一个叫严德珉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见朝廷险恶,朝不虑夕,便上本辞官,恳求回苏州老家养病。没想到犯了朱元璋的忌讳,认为他是以养病为由背叛朝廷。命令为他黥面(脸上刺字)谪戍南丹卫。严德珉命大,没有把一条命丢在戍所,直到朱元璋重孙宣德朝还健在。有一天,他同一位府学教授一起喝酒。那人见他脸上刺字,头戴破旧官帽,不解地询问:“老先生曾犯过何法?”严德珉如实相告。然后说道:“前朝法宪森严,做官的难保头颅。这顶官帽不容易戴呦!”说时还向北拱手,连称:“圣恩,圣恩!”

话一出口,严德珉自知失言。这几句“诬刺圣朝”的“奸语”,不知会给自己带来何等灾难。他如坐针毡,天天惊惧不已。几天之后,府学教授登门请教,一看人去室空。一问四邻才知道,严德珉早在两天前,就担着行李远走他乡了。

严德珉并非杞人忧天。严惩“奸语”的铁扫帚,朱元璋无时无刻不紧紧握在手里。

有一天,三十多名冒犯了皇上的朝臣,被一起绑到了金殿上,等候发落。气氛十分紧张。满朝文武,个个低头缩脑,连大气也不敢出。

主管刑狱的刑部尚书开济出班奏道:“陛下,一千罪犯,全部到齐,请降旨发落。”

“……”朱元璋闭目不答。

奉天殿内外死一般的寂静。此刻,一根绣花针掉到地上,也会发出震耳的声响。

突然,一个被绑在阶下的犯官,高声喊了起来:“陛下,恩准小臣,说最后一句话!”

说话的,是时任起居注的高莘。他匍匐在地,哀怜地望着皇帝。

“你想说什么?”朱元璋厉声喝问。

高莘唏嘘答道:“小臣伺候皇上多年,惹得皇上生气的事,或许不少,但小臣从没有触犯刑律——望万岁谅情呀!”

朱元璋依然紧闭双目,不理不睬。

开济限于职分所在,只得第二次小心奏报;“罪犯全部到齐,请陛下降旨发落。”

朱元璋微微睁开眼,狠狠说道:“那个山东大鼻子着去充军,余下的,统统杀了。”

高莘是山东人,性格耿直,鼻梁高耸,绰号“大鼻子”。他做梦也想不到,因为自己的犯颜喊冤,竟然捡了一条活命。其余的人,除了浑身筛糠,个个钳口,不敢哼一个冤字,结果,一起结伴去了枉死城。

这些年,官员们都被严刑峻法和无端招祸吓破了胆,谁还敢拿着鸡蛋碰石头去仗义执言?人人惟皇帝的马首是瞻,皇帝高兴了争先进言,一见皇上玉带下压,面露愠色,个个噤若寒蝉成了没嘴葫芦。而这个山东莽汉子,却是喜不敢放肆,怒不愿沉默。把人人都知道的犯颜贾祸,忘到一边,结果因祸得福,鲁莽给了他一条活命!朱元璋认为,耿直忠贞的人,是不怕死的。那些首鼠两端、见风使舵的人,则一定是奸邪之徒。因此,在他理智清晰的时候冒死进谏,有时反而能得到宽恕。有一天上朝,朱元璋一派怒容,人们知道,他又要滥杀无辜。在场的官员个个胆战心惊,脸如黄蜡,不知道厄运又将降临到谁的头上。突然,御史欧阳韶扑通跪到地上,膝行而前,双手捧额,高声呼喊道:“陛下,臣等丹心事主,言听计从——您不可动怒,不可动怒呀!”欧阳韶冒颜犯上,朱元璋竟然被他的耿忠质朴所感动。脸色渐渐平和,松开紧压玉带的双手,开口问起了别的事。有一天,两名内监领着一队女乐人来到奉天门前。负责守卫皇宫的正门——奉天门的是御史周观政,挥手制止:“站住,不准进去!”内监怒喝道:“大胆,你敢违抗皇上的旨意吗?”“拿出皇上的圣旨来,我立即放进。”周观政不理不睬。内监无奈,只得跑进宫去禀告。皇帝的旨意都敢阻拦,左右都替周观政捏着一把汗,认为这下子惹下了大祸。

不一会儿,来了另外一名内监,冷冷地说道:“女乐人回去吧——不用了。”

周观政害怕事后皇帝翻脸不认账,仍然不依不饶:“公公,事关老臣职分,必得亲耳听到皇帝宣谕。”

太监只得再次回去禀报。不料,朱元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个御史执著的可爱,只得亲自来到奉天门,打量了犯上的人一阵子,方才和蔼地说道;“宫中音乐久已荒废,打算让女乐进来演习一下。御史说得是。朕想事不周全,就不叫她们进去了。”

肖着臣下的面认错,对朱元璋来说,这是极不寻常的事情。

朱元璋特别喜欢地方官讲真实情况。他曾向岢岚县和山阴县来京朝觐的教谕询问民间疾苦。这两个来自地方上的教谕,虽然熟知民间疾苦,但害怕说错话丢掉脑袋,异口同声地说:

“陛下,小臣专注教学,对于民间之事,不甚了了。”

“哼!好一个圣贤之徒!”朱元璋厉声斥责,“开口不知民间事,连圣人‘仁者爱人’的教导都忘了,焉能为人师表?此等尸位素餐的东西,留着何用?都回家种田去吧!”

因为不敢说实话,两位老夫子白白丢了乌纱帽。怀着满腹诗书,回家种田去了——当然,这还算万幸。

泰州教谕门克新的遭遇,恰恰相反。此公质朴得像幼童老妪,皇帝问什么,他照实答什么,而且直言无隐,不厌其详。朱元璋大为赏识,一再提拔重用,数年之间,竟然升到礼部尚书。

不过,这种捋虎须的“忠诚”,实在是危险之至。尽管朱元璋害怕受骗上当,特别喜欢敢讲真话的人。但他更害怕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猜中,便故意朝三暮四,变幻莫测。如果胶柱鼓瑟,一味实话实说,梦想由此得到皇帝的青睐,甚而加官进爵,往往会走到出发点的反面,不仅得不到奖赏,连宝贵的性命也得白白搭上。

大礼寺卿李仕鲁就是这样一个不识时务者。此人崇尚正学(朱学),厌恶异端(佛教)。多次上书,要求皇帝崇正学,辟异端。朱元璋始终不予理睬。

这一天,他在朝堂上再次复奏,希望以满怀血诚,刚正的言辞,使皇帝感动和醒悟。他摇着朝笏,慷慨激昂地奏道;“陛下深溺佛教,无怪乎臣说的话总是听不进去。今天交还陛下的牙笏,请赐还臣这把老骨头,放归田里!”

李仕鲁一边说着,一边把牙笏放到了地上。

一句“深溺佛教”,刺痛了从佛寺走出来的朱元璋。当即勃然大怒,蓦地站起来,气急败坏地喊道;“打死他。打死他!”

众多武士闻声而来,一顿拳打脚踢,李仕鲁当即被打死在金殿之上。

大理寺少卿陈汶辉,曾经附和李仕鲁的奏呈,屡次以辟佛相争。见他的上司被当廷打死,惊恐得站立不住,晕倒在地上。退朝后,路过金水桥,一头扎到水中,追随他的上司去了。

御史王权因耿直憨朴,深得朱元璋赏识,例外恩宠,为他改名王朴。王权因祸得福,本应见好就收。谁知,反而更加助长了直肠子的犟劲。这一天,为了一件小事,竟然与皇上当廷争论起来。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愤怒地命人将他拉出去砍头。刚过了不一会儿,又派人把他喊回来,气呼呼地问道:

“王朴,你知罪吗?”

“臣不知。”直肠子变成了犟驴子。

“你多嘴多舌的毛病,改不改?”

王朴分明是横了一条心,毅然答道:“陛下不以臣为不肖,任命为御史之职,却为何又如此摧辱?如臣无罪,安用杀之?臣若有罪,又安得生之?臣今日只愿速死!”

朱元璋大怒,一拍龙案站起来,怒吼道:“立即杀死他!”

行刑的路上,恰好路过史馆,王朴朝着里面高呼:“学士刘三吾,你一定要记下来:今天,皇帝杀死了无罪御史王朴!”

朱元璋对王朴的隐忍,无非是想给朝臣们树立一个榜样:臣下忠厚正直,皇帝纳谏容物。本来无意杀死他,只是那犟木头太不给自己留面子,这才起了杀心。

王朴死后,朱元璋悄悄询问行刑人,王朴临刑前曾经说些什么?行刑人回答说:

“他念了一首诗。”

“什么诗?快快念给朕听。”

行刑人答道:“小人记得是这样:‘磊落丹心忧社稷,何曾挟私求利禄。早知耿忠犯君怒,何必更名称王朴!”’

“你没有记错吗?”朱元璋显得有些激动。

“那犯官,一连念了好几遍,小人一个字也没有记错。”

“为什么不当即前来禀报?”朱元璋分明是后悔了。

“……”行刑人不知该如何回答。

“一群坏事的奴才!”朱元璋迁怒于人。

当天夜里,几个行刑人都被暗暗杀死了。

朱元璋培养王朴这样的典型,可谓是用心良苦。洪武后期,他动辄大开杀戒,死亡的阴影,重重地笼罩在朝臣们的心头。人人明哲保身,谁也不敢说实话招祸惹灾。治世方略,逆耳忠言,从此离他远去,充耳听到的尽是投其所好的甜言蜜语。朱元璋知道自己已经处在****和谎言的包围之中,这使他一度非常苦恼。

有一天,朱元璋无奈地对身边几个大臣说:“以一个人的智慧计谋,处理全天下的事,朕固知其难。每当诸事纠葛繁复,朕便想,如果左右的人能竭诚尽意,帮助拿个主意该多好。可惜呀,披肝沥胆者少之又少,固位偷安、默而不言者,却大有人在。他们自以为得了为官之道,殊不知百世之后难逃清议。”

火臣们听了,除了连连顿首,高喊“吾皇圣明”,谁还敢妄置一词?为此,朱元璋多次下诏广求直言。但求者殷殷,听者藐藐。人们照常阿谀奉迎,以求全身保禄。

为了检验他的号召有多少效验,朱元璋扬言,要在狮子山建阅江楼,命群臣预先作《阅江楼记》。群臣奉命惟谨,挖空心思,编制锦绣华章。等到送上来一看,全都是歌功颂德的谀辞、********的粉彩。

无奈,朱元璋只好假托大臣的口气,亲笔写了一篇《阅江楼记》。其中有句云:“宫室之广,台榭之崇,不急之务。土木之功,圣君不为也。”

他想为敢谏者垂范,但聪明的大臣们,看破了个中的戏法,仍然没有人起而效仿。

朱元璋曾经设立过一个机构叫“执法议礼司”,司内设有白牌若干面,上写“执法议理”四个朱红隶字。倘若遇到皇帝处事失误,允许大臣手执白牌直言进谏。但是,对于一个威猛如虎、喜怒无常,千猜万忌的皇帝,又有多少人敢于相信白牌上的华美缃言,而不顾生死托以腹心呢?朱元璋有时候像是温柔敦厚的大象,可更多的时候,却是一只吊睛白额、准备随时张开血盆大口吞食活人的斑斓猛虎。

这样一来,离心离德,彼此猜忌,死气沉沉的空气弥漫朝廷。万岁的呼喊声越高,朱元璋越不放心。

同类推荐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本文为你讲述丰臣秀吉。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李书福:中国汽车人的梦想

    李书福:中国汽车人的梦想

    “做汽车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再加一个铁壳子”。这个口出狂言的人,正是被称为“汽车疯子”的李书福。从小就不走寻常路的李书福,19岁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但随后一系列创业的失败让他的淘金梦轰然破碎。痛定思痛的李书福,之得隐藏自己的汽车梦,进入跳板行业——摩托车领域。就在他的摩托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时,他开始了进军汽车业,他能顺利在汽车业崭露头角,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吗?本书将向您展示李书福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他的汽车梦的经历。
  •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戮魂魔圣

    戮魂魔圣

    论天赋,不算天才,功法武技却能一学都会,论面貌,不算英俊,却能将各方美女都迷得神魂颠倒,论气势,算不上霸气,却能震慑天地万族。谁能想到,这些都源自一个被称为天生废物的少年?路还长,别太狂,以后指不定谁辉煌,莫欺少年穷!新书开张,求收藏!
  • 那里有个江湖

    那里有个江湖

    不过除了一个恶势力而已,江秋没想到自己就这样被冠上了凶残之名,而且还愈演愈烈。既然道理不好使……那就用实力说话吧。剑锋所指,万人噤声。谁敢说我是恶人?
  • 大煜摆渡人

    大煜摆渡人

    为母复仇的庶出少年横空出世--不料半途夭折!峰回路转化为了一条小小灵蛇--可惜无心化龙!寄托了整个龙族重回人间的希望--然而事不关己!“我要亲手将母亲的灵魂救赎,摆渡她去那永恒彼岸”--吴子健
  • 我的职业是辅助

    我的职业是辅助

    “系统:你被玩家小舔舔击杀!”在即将重生之际,醒来就是来到修炼世界。修炼世界,每个人都能随机选择两次职业。我不服!竟然把我分配成奶爸!看我怎么毒死你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龙王

    帝龙王

    浩劫将至,灵珠大陆岌岌可危。少年林雨,临危受命,与传说中的十大帝皇龙一起,寻找那能拯救灵珠大陆的帝龙王。一枚血灵玉,开启少年林雨的奇幻之路。一个莲花纹身,终使少年林雨成就帝龙王转世。天地人九境,我破!圣魔皇三劫!难不倒我!明皇明帝玩转我手!我是帝龙王转世,灵珠大陆,由我守护!我左手傻瓜丹火,右手如意丹鼎,什么美女身边绕?都给我去死!我只爱我的十大帝皇龙!不管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我通通吃掉!
  • 心动一瞬告白一生

    心动一瞬告白一生

    大学毕业前昔,韩宸在自己暗中策划多时的求婚仪式上被相恋四年的女友梅殊告知分手,一头雾水的韩宸数次挽留未果、失意颓废下整日借酒消愁,最后被父亲强行塞进了去往美国的飞机,去学习处理公司那边的事务。梅殊接受好友许文瑄的邀请进入许氏工作。两人之间联系全无。三年后,韩宸成功收购‘元氏’带着自己努力拼搏换来的战绩选在了当年的自己被告之分手日同样也是求婚失败日和现任女友周采钰荣耀归来。中途,在洗手间,听到陌生男子的电话对讲后,驱车冒雨向A大急速赶去。意外在A大门口偶遇梅殊,一路跟随着藏身在操场附近黑暗处,神色复杂地盯向前方灯光下清冷依旧的女子,记忆中被自己刻意遗忘地女孩重新浮现在脑海:初相遇梅殊的那晚,学校附近的小巷里,那个身材单薄,面容清秀的女生,肩跨背包,手中随意握着根满是污渍的木棍,轻抿着嘴唇,借着路边昏暗不明的路灯,目光警惕的打量着四周,穿过人群向自己坚定地走来……在当一切真相大白时,面对曾经怀有地悸动、过往的默默地守护、当下的热烈真挚,梅殊会如何选择?
  • 工具人异闻录

    工具人异闻录

    可恶,你这家伙的非凡能力到底是什么?埃伯尔身姿微侧,神态自信,不急不缓道:——杀人诛心!
  • 玉楼春

    玉楼春

    本书为臭名昭著的明清淫书《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惹草,以道家"房中术"折磨摧残青春女性,品行极其恶劣,是封建男性歧视女性、虐待女性的一部活证。
  • 一天情乱:豪门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