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8000000003

第3章 兵事

众人起身领命,分头去忙自己的事。赵敬早已协助张顺清点过物资,回到家里无事可做,出征前的兴奋和紧张又弄得他根本睡不着觉,便翻身起床,把私下讨来的一把腰刀挂在身上,反反复复地拔出来插回去,对着镜子摆POSE。折腾了半宿,他才勉强睡下,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醒了,蹑手蹑脚地出了门。赵敬没敢把要出征的消息告诉富贵哥俩,他们俩要是知道了肯定要跟着。虽然这一仗肯定打赢了,但赵敬并不想让这俩愣头青去冒风险,他有把握能照顾好自己,可没工夫看着这俩小子。

赵敬先到府衙报了到,又跟着张大人去校场点兵。士兵已经在下面站好了队,赵敬站在张全义身后,看着高台下整齐的队列,胸中不禁生出一种豪气,紧张感被冲淡了许多。他光顾着激动了,根本没听到张大人讲的什么,反正讲完了话大队士兵化成纵队默默出发了。

张全义和张顺各骑着一匹马,赵敬没有马,只能在一旁徒步跟着。其实就算给他马他也不会骑,可他还是有些沮丧,这样张顺明显显得比自己地位高。一路上张全义话很少,双手紧紧地握着缰绳,青筋都突出来了,看起来紧张程度也并不亚于赵敬。

经过两天多的行军,洛阳军到了孟州城外大约五里的一个小村子驻扎下来,仅剩的几个村民被约束在家里禁止外出。休息了几个时辰,用过晚饭,部队集结起来。天色一黑,洛阳军静悄悄地开出村子,趁着夜色逼近孟州城,直到到了城下才被城上守军发觉。

李罕之把手里的人马几乎都派出去抢河中的地盘,做梦也没想到过一向顺从的张全义会在他后院放火,城里只有他的一些亲军,根本无法抵抗。洛阳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攻进了孟州城,满大街的士兵高喊着“抓李罕之”,李罕之把他的所有亲军都派去保护家眷,自己换了衣服偷偷翻墙溜走了。

待到洛阳军攻到节度使府邸,李罕之的亲军也作鸟兽散了。张全义来到正厅坐下,不一会儿,一群人被押了上来,仔细一打量,李罕之的家眷全都在这了,唯独不见他本人。问他们李罕之的下落,这些人只会哭哭啼啼,张全义暗叹了一口气,安慰了他们几句,派人把他们软禁起来,并传令下去全城搜捕李罕之。

天已经亮了,张全义口述,命赵敬写了告示,宣告自己接任河阳节度使,出榜安民。两天之后,仍然没抓着李罕之,张全义很是忧虑,张顺宽慰道:“大人不必烦恼,想那李罕之已是丧家之犬,就算他逃了出去会合了自己的人马,他仍是两面受敌,又缺少粮草辎重,能有何作为?”

赵敬心里清楚李罕之很快就要反攻倒算,他可不想经历历史上断粮吃木屑为生的日子,便不得不唱个反调。

“属下听说,李罕之与陇西郡王有旧,不得不防。河阳百姓稀少,物资奇缺,不易防守,大人不如仍回洛阳经营。”

张顺见赵敬反驳自己,非常不爽,立刻反驳道:“乌鸦军虽然骁勇,可李罕之何德何能,有什么面子能请得动陇西郡王?我军奋战夺下来的城池岂能拱手送还?”

“大人……”赵敬刚要继续辩论,被张全义打断了。

“你们不要争了,赵敬啊,你来中原时日不长,这件事恐怕是道听途说,我跟李罕之相识数年,并不知他跟李鸦儿有交情。即便河阳军回师而来,河中王大人又岂能坐视不理。他的粮草一直由我洛阳供给,现在恐怕饭都吃不饱了,不足为虑。”

赵敬干着急,总不能说自己知道历史就是如此,只好点头称是。

张全义比原来那位李大人的名声好太多了,百姓担惊受怕了一阵子见没有屠城和大肆劫掠,

也就相信了传言,孟州城安定了下来。

好日子总是难长久,过了不到一个月,便有路人传言河东军挥师南下了,一时间人心惶惶。张全义找了些人来问话,可这些百姓回答都不得要领,他们提供的消息多有不一甚至相悖之处,除了河东军出兵之外,没有任何有用的情报。张全义不知河东军是否是冲着自己来的,他忽然想起来赵敬说过李克用有可能出手帮李罕之,立即把赵敬找来问话。

“赵敬,你说过你听闻李罕之与陇西郡王有旧,到底传闻如何?”

“回大人,传闻说当年陇西郡王遭上源驿之变后,在路途中曾受到李罕之殷勤款待。属下也是道听途说,不知是否确切。”

“竟有此事,我却不知。现在到处都在传说河东军南下,也许正如你所说,是冲着我们来的。”

“恐怕确实如此。”

“陇西郡王手下猛将如云,河东军悍勇无双,决不是我们能应付得了的。”张全义拈了拈胡子,“你可有良策?”

“大人,属下不晓军事,但想来单靠我们的军力根本无法抗衡河东军,加上河中王大人恐怕也不行,不如找一强援。”

“强援?”

“当今天下,能与陇西郡王一较高下的恐怕只有吴兴郡王,若能得吴兴郡王相助,洛阳无忧矣。”

张全义听了这番话,用一种复杂的目光打量了一番赵敬。“我与吴兴郡王素无往来,怎能得他相助?”

“这两位王爷本就有仇,吴兴郡王绝不会坐视我洛阳被陇西郡王吞并,属下觉得他会帮这个忙。”

朱全忠对自己人下手的事情没少干,李克用跟他本来是战友,就是因为被他在上源驿暗算二人才反目成仇,张全义不可能不忌惮。这个自称来自海外的年轻人对中原的局势和这些枭雄们的关系似乎非常熟悉,如今他提出投靠朱全忠,语气还颇肯定,这让张全义对赵敬的身份生出了一丝疑虑。

“此事须从长计议。此处人口稀少,粮草不足,难以坚守,我欲放弃此城,一心经营洛阳。洛阳人口众多,城墙坚固,储备丰富,应该能周旋一阵。耗到河东军粮草不济,他们就会退去了。”

“大人明鉴。”赵敬不太清楚张全义是怎么想的,但是历史上他一直坚持到粮尽要守不住了才去讨救兵,现在的做法与之相合,赵敬也没想太多。

既然主意已定,张全义不再犹豫,立刻下令全军班师洛阳。众多孟州的百姓害怕战火再燃,也纷纷收拾东西跟在军队后面逃往洛阳,一路上大人哭孩子叫,乱乱哄哄的快赶上当年刘备在当阳长坂了。

这么一支队伍实在太显眼了,洛阳周围的百姓看到后,流言四起,更多的百姓涌入了洛阳城里寻求城墙的庇护。李家兄弟也跟赵敬请了假,赶回家把爹娘接进了城里。村里都传说李家哥俩跟赵敬在洛阳当了官,看到他们这么惊慌,乡亲们也都慌了神,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都跟着来了。幸好大家都没什么家当,逃起难来没什么牵挂。

这么多难民一股脑涌了进来,洛阳城顿时显得拥挤起来。赵敬徇私了一次,找了间房给李叔老两口住,又送了些家什帮他们安顿下来,其他的乡亲他也爱莫能助了。来得早的还能找到庙宇暂时安身,来得晚的就只能露宿街头了。

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全部青壮都被派了出去搬运辎重、收集石头、砍树做滚木,开始预备守城。过了十数日,探马来报,孟州附近发现河东军的旗号,张全义连忙命令全部人马撤进城里,关闭城门。一时间没来得及进城的百姓望门兴叹,号哭连天,张全义虽心中不忍,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派人在城上喊话让百姓散去。

第二天,河东军就来到了洛阳城北,在离城五里的地方扎营。赵敬跟着张全义到城楼上察看敌情,连绵的营帐一眼望不到头,各种旗帜迎风招展,一队被派出来示威的黑甲骑兵骑着高头大马,队形整齐,长矛头上闪着寒光,想必就是传说中悍勇无敌的乌鸦军。赵敬跟着去攻打孟州的时候在队伍中没看清楚过整体的战场,现在看到这样的情形,不由得心中暗叹这时候的军阵还真是壮观。

乌鸦军走到离城墙一箭之地停了下来,阵型向两旁稍稍一分,迎出了两面“李”字大旗,两员将领跃马而出,其中一个正是李罕之,另一个则是河东名将李存孝。这个名字可是把赵敬震得不轻,他只记得河东军相助李罕之,可没想到来了这么个猛人,这位可是传说中徒手伏虎的人物,李克用麾下十三太保最骁勇的一个,赵敬不禁对自己的性命多了几分担忧。李罕之伸手指着城头上的张全义,破口大骂他忘恩负义、背信卖友,他身边的亲兵们也跟着大声叫骂,还加上了胆小如鼠、抛弃百姓等等。

张全义听着城下的叫骂默不作声,周围的官员和幕僚不知张大人在想些什么,也不敢出声。他本来就没打算跟河东军拼命,看了乌鸦军的军容,更加坚定了死守不出的想法。过了一阵,张全义对周围的人说:“让他们尽管骂好了,本官问心无愧。传我命令,据城坚守,不许出战。”众人轰然答应,赵敬转头看了看周围各人的表情,看样子每个人都没打算正面应战。

李罕之等人骂了半晌,见洛阳没有出战的意思,便收兵回营,紧接着只见大批士卒出营砍伐树木,准备搭建攻城器械。张全义手下军官不多,他直接把几名军曹提拔为八品的御侮校尉,命他们分几班轮流守城,夜间也不能懈怠。洛阳的军民都听说过李罕之的习性,尤其最近一段时间,流传着各种夸张的版本。他们知道一旦破城必是生灵涂炭,因此激起了同仇敌忾之心,倒省了张大人做动员。

当晚,赵敬紧张得几乎没合眼,还好河东军并没有连夜攻城。早上起来,听值夜班的军士说河东军大营彻夜灯火通明,必是在赶工造器械,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果然,刚吃过早饭,河东军营门大开,大批士兵涌出军营排好队列,还有一些器械被推了出来,看样子就是传说中的云梯、盾车还有望楼。赵敬把前几天搜罗到的盔甲穿上,远远望着敌军,对手无论是军容还是装备跟自己这边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他现在唯一的信心来自于知道历史上洛阳城真的守住了。

河东军缓缓向前推进着,虽然离得还很远,赵敬仍然能感受到那种气势,仿佛大地都在颤抖。赵敬心想自己穿越到了唐朝,要是被流箭射中可就太冤枉了,可这么壮观的战阵又实在不想错过,便躲在城垛后紧贴着城墙偷偷观察。

敌军越来越近,已经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值班的校尉一声令下,城头的军士拉弓搭箭,一片箭雨向城下泼去。可惜这一轮齐射并没有多少战果,洛阳的兵本来就缺乏训练,再加上紧张,很多人手都发抖,射程比想象的要近,另外还有盾车的保护,只有少数几支箭射中了目标,但也没有造成严重伤害。

校尉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并没有立刻下令第二轮齐射,而是任由敌军向前走了数步。这第二轮齐射效果要好得多,可是河东军也到了预定位置开始向城上射击。虽然自下而上,但河东军明显训练有素得多,箭矢的力道不弱,给洛阳的守军造成了伤亡。

在对射之中,几架云梯冲出了队列,被士兵飞快地推到了城墙下,搭上城头,一伙不要命的嚎叫着爬上了云梯。校尉见状赶忙命人滚木擂石伺候,一群守军和强壮的百姓搬起大木和石头向下砸去,赵敬也跟着砸了几块石头下去。攻城的士兵举起盾牌,尽量把落物向旁边推开,可还是若干人惨叫着从云梯上被砸了下去。看着眼前的激战,听着满耳的厮杀声和惨叫声,这可比现代人瞎编的大片过瘾多了。

这时候,河东军大部已经到了城下,数不清的士兵嘴里叼着刀,举着盾牌开始蚁附攻城。而张全义这时也带着一部士兵和百姓赶到,加入了守城的队伍。张全义是见过战场的,并不怎么紧张,可他手下的文官和幕僚们一个个面如土色。相比之下,看见赵敬穿着身盔甲在守城,张全义不禁对赵敬刮目相看,同时,对他来历的怀疑也加重了几分。

见到张大人亲临前线,洛阳守军士气大振。这时候油锅也烧起来了,一瓢瓢的滚油向下浇去,引起一片惨叫,紧接着一排火箭射下,几架云梯顿时烈焰熊熊,站在城头都能感觉到灼热。这时一阵锣响,河东军流水般退下。

敌军一退,城上的守军都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张全义勉励了他们几句,让他们下去休息,换了另一队上来接防,并组织了更多的百姓运送滚木、擂石和弓箭,并把伤亡者抬下城去。赵敬也跟着下去休息,他感觉自己特别疲惫,猜想可能更多是紧张造成的。

平静了不久,河东军卷土重来,听着震耳欲聋的厮杀声,好像随时都可能破城一样。幸好,历史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河东军再次被打退了。赵敬脱下了盔甲,受命去协助提供后勤支援。带着李富和李贵来到库房盘点,原本库存的粮食还是不少的,可这些天涌入的百姓实在太多了,而且大多数没有携带多少粮食,洛阳府不得不动用库存来接济百姓,这样算下来只能勉强支撑一个月。

赵敬赶紧回报,建议张全义节省粮食,只给参战的士兵和百姓吃饱,其他人每天只管两顿稀粥,这样还能多坚持些日子,张全义采纳了他的建议。

之后若干天,赵敬一直在府衙和库房忙活,没有再亲临前线。其实他的工作没那么忙,不过看冷兵器战争的新鲜劲已经过去了,又不想送了性命,倒是李富很有热情,每天去城头看热闹。据他所说打得非常惨烈,洛阳军借助坚城打退了河东军无数次进攻,而河东军也非常顽强,他们的弓箭和投石车给洛阳军也造成了不少伤亡,若不是紧急从百姓中招募了兵员,防守起来就要捉襟见肘了。

打了这些天,河东军伤亡不小,粮草辎重也消耗了许多,于是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强攻,而是改为骚扰,时不时地用投石机扔两块石头或射几支火箭,抽冷子用小股兵力佯攻一下,让城上的守军不得安宁。河东军的兵力不足以将洛阳城完全围困,于是他们派出骑兵绕城巡逻,袭击一切企图进城或出城的人,目的就是防止洛阳城得到任何补充或援助。这个策略让张全义头疼不已,他派了好几拨人出城调集粮草都没能回来,城内的粮食已经消耗了一半,不得已他只好下令城内所有人都用稀饭充饥,反正这些天也没什么战事。

又过了数日,尽管大家都省吃俭用,饿得没力气做事,粮仓还是快见了底,很多百姓已经开始用树叶、木屑甚至泥土充饥了。张全义没法子,只好召集官员和幕僚开会,宣布采纳赵敬当初的建议,向朱全忠求援。张顺对当时跟赵敬的争论还耿耿于怀,立刻顺水推舟建议派赵敬去做这个差事。赵敬心里暗骂,正想用自己不会骑马做借口推掉,没想到张全义替他挡了下来。赵敬暗暗感激张全义,可他没想到的是,张全义不派他去是因为不放心他,怕他真的跟朱全忠有关系从而出卖了洛阳。

可是这前途未卜的差事没人愿意出头,随便派个人又不放心,张全义只好派自己的族人出马,把亲笔求援信缝在衣服里,又派了两个亲兵保护他,三人三骑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出了城。张全义亲自看着三人的身影消失才下了城,他们能不能搬来救兵,甚至能不能活着潜出包围圈还是个未知数,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赵敬对此并不担心,因为历史上援兵确实来了。

同类推荐
  • 宋将行

    宋将行

    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1100年2月23日),宋哲宗皇帝赵煦病逝于开封府,同月,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对于刚接手大宋实业集团的赵佶,因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宰相章惇,被他给一脚踢了出去。徽宗皇帝显然是不打算带他一起玩儿了。而后相继启用了蔡京、童贯等人,疯狂的在作死的边缘试探,结果不负众望的,硬生生的把一个家族实业集团给玩成了股份制娱乐传媒公司......这是一个可悲可爱的时代,一个奸贼权相,忠臣良将粉墨登场的盛大舞台。让我们共同期待!
  • 中国古碑

    中国古碑

    本书介绍了十五种中国石碑,其中包括:御碑、功德碑、文献碑、经济碑、诗词碑、科技碑、反腐倡廉碑等。
  •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五部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五部

    本部作品是以大清朝乾隆年间为历史背景,以嫉恶如仇的纪晓岚和权倾朝野的和珅斗智斗勇为主线,同时又有乾隆在中间掌握平衡,演绎一段段诙谐有趣的故事,将“铁三角”进行到底。
  • 战士传说

    战士传说

    西周末期,周王无德,各路诸侯纷纷露出不臣之心,外虏强敌趁机窥伺中原,这时一群来自天下各方、各阶层的战士用他们的热血、生命捍卫民族和国家的尊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传说。
  • 改变历史科幻武侠小说补缺

    改变历史科幻武侠小说补缺

    历史,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故事组合而成。当中,不少故事都是由于前人所犯下的错误,产生出教人痛心疾首的结局。心里想着,如果,当时的「历史人物」可以有更佳的处理方法,后果便不至如此了。倘若,可以神奇地,容许修补当年历史中的「缺陷」,情况将会变成怎样?试想像一下,假如在公元前二一零年,秦始皇成功把帝位传予仁厚的扶苏,而不是残暴的胡亥,接下来会有甚么光景?又假如,在一八六零年的中国清朝,不再积弱无能,成功击退趁机侵略的英、法两国联军,对于后世又会带来甚么影响?
热门推荐
  • 缘来如此

    缘来如此

    [花雨授权]她不过让他假装是她的男友,好让她的追求者彻底死心,但没想到,她在他眼睛里看到了爱慕的火花。她想装傻混过去,但当看到温柔的他、勇敢的他,她的心也渐渐有了融化的趋势。他的前女友却又出来纠缠。
  • 烽火篮球

    烽火篮球

    热爱篮球,学会在不变中改变,学会篮球的团结,,,
  • 空间重生之冷妻商女

    空间重生之冷妻商女

    苏宁柔再睁眼时,回到十五年前,重生了!一场重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前世默默无闻,艰苦几年无法改变自身与家人,那么就让她有野心来与这世间争一争,为家人,为自己,为未来,空间让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豪门,一路披荆斩棘,势力,权利,金钱,她如愿站在了那个凌驾于所有人的顶峰,俯视那些看不起她,伤害她的人。
  • 无地无天

    无地无天

    与天地同存的风暴之海,永恒无尽的风暴包围着整个大陆,宽阔涛涛的弱水,径流不止,巨大无比的陆地,竟像是天地所设囚笼……最可怕的是那命运…他似乎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要么被命运操控!要么,就从这巨大的阴影中走出来……
  • 绝色阴阳师:相公,帮我捉妖

    绝色阴阳师:相公,帮我捉妖

    荒凉的墓地里,有个人影在缓慢地漂浮前行。他的行动,寂静到一点正常的声音也隐去了。而他行过之处,杂草也全数枯萎掉了。这时,坟墓有了异动。原本密不透风的坚硬黄土,乍然裂开一条缝隙,缝隙深处,有呻吟漫出,沙哑愤怒,而又隐隐兴奋难抑。
  • 剑纵傲宇

    剑纵傲宇

    古玄大陆,武道至尊。一个天生经脉堵塞的废物少年,一柄锈迹斑斑的青铜古剑,演绎一段睥睨天下,笑傲天地间的剑道传奇!“我有一把剑,可断山河,可斩日月。”苏傲剑指苍穹。
  • 游兵世界之甲地传

    游兵世界之甲地传

    这是许多个人的故事,故事从点到面展开,将在多个点同时被点亮,这样的手法是作者认为描述一个未知世界的最好方式。这部小说创造了一段历史、创造了罪恶与美好、创造了地区与国家,定义了新的艺术与武术、创造了新的生命与物种…………创造了一个世界。随着主角的步伐来认识这个世界之大,层层递进,趣味横生。这是一个时代,而它将以史诗的态度来描述,随我来一起认识这个世界吧。
  • 墓墓无闻

    墓墓无闻

    一个小小机关锁,隐藏的究竟是什么秘密?队员的全军覆没,说明着什么?多方势力前赴后继送死,意味着什么?神秘组织神火为什么明知送死,还要去开发那座亡者之城?对这里显得熟悉的孙哥,究竟隐藏了什么?开着黑诊所的庸医许少芍,他在这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一座没有出现在历史上的死亡之城,背后隐藏着什么绝世宝藏,或者秘密?一切的迷底,究竟怎样?
  • BOSS总想套路我

    BOSS总想套路我

    横行霸道的女流氓凌夏夏,有一天踢到铁板了!为免麻烦,她搬出霸道冷酷、低调神秘的乔二爷来当挡箭牌,却被正主抓个正着!“喂,我告诉你啊,我干爹……可是乔宴瑧!”“哦?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个干女儿?”“……诶?”然后,她就被强拐了。理由是:她的身体完美对称,符合乔二爷的审美。强行绑回家,强行拐上床,然后还要强占她的心,凌夏夏表示,这特么都是套路啊!于是,她开始踏上逃跑与追捕,套路与反套路的不归之路……
  • 君子学

    君子学

    秦风:读书人应该先做好自我,进而管理好一个家族,方有能力管好一个国家,终而能消除天下不平,达到公平公正,世道太平。所以,只有从最基本的做起,多读书,明道义,识大体,修缮自躯。此诚为人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