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61100000005

第5章 成长(1)

不断成长的过程,是视野不断拓展(量变)的过程,更是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持续优化(质变)的过程。

向内找力量

“成功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

传说,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制造出了人类,但人类似乎并没有像上帝那样无所不能。为什么呢?

上帝造人的时候突然间起了私心,他害怕人类像他这般强大而不好管理,于是他只复制给了人类像自己那般的模样,而要把一股最伟大的力量藏起来,藏到人类不容易找到的地方。但到底藏在哪里才不容易被人类找到呢?

“藏在最高的群山之巅吧!”刚这样想了之后,上帝就犹豫了:“人类的能力一定可以攀越最高的山峰的,藏在那里不安全,会被找到的!”上帝可真有先见之明,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已经被人类征服了。

“要不藏在最深的海底世界吧!”想到这里的时候,上帝又犹豫了:“人类身上具备着我的特质,这股特质发挥出来之后,他们也能潜入最深的海底。藏在那里也不安全!”上帝不愧为上帝,他早就看到了我们的“蛟龙号”潜水器到达了海底7000米的位置,甚至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

这怎么办呢?上帝也有犯愁的时候!左思右想之后,他突然灵机一动,给人类安了一双眼睛,让这双眼睛盯着外面的世界,与此同时,悄悄地把那股最伟大的力量塞到了人类的内心中。从此,人类就开始了四处寻找,而很少有人能真实地看到蕴含在其内心深处的那股最伟大的力量。

后来,心理学不断地发达,逐渐破译了这个秘密,知道了这股伟大的力量就是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就是我们感觉自己多有价值的程度。

“成功的人”在自我修炼的过程里,习惯于自我对话:“为什么我碰到了这个问题?别人也会把这个问题当成问题吗?”这个时候,他们睁开了内在的眼睛,往身体里面看了一眼,正好看到了藏在内心深处的那股蓄势待发的能量。这让他们充满力量,这让他们满怀斗志,这让他们坚信:所有达成目标的资源都在自己体内。

“成功的人”在遭遇挑战的激战中,“外在的眼睛”不停地盯着目标,而“内在的眼睛”时刻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着那股最强大的能量。

“成功的人”在手举奖杯的刹那间,珍藏的是那份价值与荣誉,而不是金子的纯度与质地。随着不断的承担、成长、成熟、成功,他们储备起来的自我有价值的感觉也与日俱增,并最终形成自我支持,源源不断地给他们输送着克服万难的勇气与力量。

向外求认同

“失败的人”希望别人认为他成功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在我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那个阶段,周围的人对我们的看法直接决定了我们怎么看待自己。

也许我们不够漂亮,周围的人并没有拿着我们爱不释手,而是一个劲儿地夸别人长得好看,这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有价值的。得不到好评如同花儿干枯了得不到水。干渴到干枯的过程折磨着那么幼小的心灵。这份感觉深深地埋藏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连我们自己都不想去触及,害怕那份没有价值的感觉再度浮现,追击得我们无处可逃。

“失败的人”多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得到贬低的次数远多于得到鼓励的次数,这让他们极度地渴求得到外在的认同,以弥补心灵上的那个创伤(思维模式上的那个漏洞),好让自己在努力表现的时候不至于像个白痴。他们执着于别人把他们当成是“成功的人”,这让他们感觉良好。

事实是,他们并不在乎是否真的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对于大多数失败了的人而言,他们的脑海里也并没有什么坚信的成功画面。他们的努力多是集中在弥补那个伤口,让自己不再感觉到痛。

“失败的人”大多数精力消耗在了纠正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上。他们的喜怒哀乐随着别人脸部表情的变化而此起彼伏。活在别人的颐指气使里让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身为一个人的尊严,这让他们更加地不喜欢自己,这让他们更加地想得到外在的认同。

事实是,离他们最近的人也越来越感受到一股莫名的精神负担,在这股压力下,他们得到满足的几率也在不断地降低。

事实是,每个人关注的只是自己。当他们煞费苦心地“乔装打扮”一番之后,别人的视线早就已经离开了他们。这个时候,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白忙乎了,不值得啊!

“失败的人”习惯于找一些理由掩饰自己的失败。即使“成功的人”也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才逐渐知道什么是正确答案的,而他们并不真正关注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以备再战;他们不允许自己犯错,因为他们害怕被别人称作是“失败的人”。

事实是,他们讨好了这些人之后,这些人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给他们到达成功的帮助。他们不断地掩耳盗铃、用纸包火,陷入到被问题重重包围的被动中,沉浸在命运被人操控的感觉里。

依靠自己

“成功的人”的人生重心在自己身上

“成功的人”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他们主动与别的平台合作,但更愿意搭建自己的舞台。

“成功的人”习惯于这样的自我对话:“我做哪些事情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呢?”相应的答案延伸出了一连串的“待办事项”,而几乎每一件事情的行为主体都是他们自己,即使授权也并未弃权。

电影《疯狂的蠢贼》是由《疯狂的石头》创作班底打造的一部平民喜剧,其中的老牌黄金配角林雪有过这样的故事:

入行二十五六年,从干杂活儿的场务到跑龙套,林雪就干了十年,而头十年林雪的龙套角色甚至都上不了演员表。在最艰苦的那段时间,在剧组“拿起扫帚就扫地(主职),放下扫帚就演戏(配角)”。如果不是林雪执拗地认为“我是演戏的料”,对导演杜琪峰软磨硬泡,圈里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黄金配角”了。

导演杜琪峰在2000年拍《孤男寡女》前,有一段日子非常困难,去澳门拍《再见阿郎》的时候资金不足。林雪就对杜琪峰说:“我不要钱,你让我演,给两个盒饭就成了。”结果是,连剧务带演员什么活儿都干,干什么都是主角,至少是把自己当成是主角。日后的林雪认为:“如果没有当时,就没有现在的林雪。”

无论是几秒钟的镜头,还是只客串拍了三个小时的戏,林雪从来都当自己是主角,拍出亮点,甚至有时都抢了主角的风头。

如此的一路走来,成就了今天影坛上的黄金配角林雪。

“成功的人”演配角的时候,也用主角的标准要求自己,确保自己表现出了主角的水准。即便是如此短暂的瞬间,他们也能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既然习惯了绽放光芒,他们也就逐渐变成了伟大的太阳。当散发出万丈光芒的时候,他们照亮了世界,也璀璨了自己的人生。

他们不会忽略自己本身存在的那股力量。这股力量让他们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中心,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股力量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也分担了一些别人的压力;这股力量激发了别人身上的潜在能量,也放大了投向这个世界的光亮。

他们知道: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依赖别人

“失败的人”的生命重心在别人身上

“失败的人”是自己生命的配角。即使他们的世界莺歌燕舞,那也是跟着别人翩翩起舞。

“失败的人”经常这样的考虑问题:“如果×××成功了,那我也就成功了。”他们把自己命运的经营权拱手于人,偏安于行为的受体,坐等着别人来解放他们,但通常的情况是:没人知道他们正深陷苦海。

有这样的一个家:丈夫独撑着一家小公司,孩子在小学读书,妻子是全职太太。

由于事业的艰难,丈夫在外打拼的时间渐渐多起来了,陪伴太太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全职太太郁郁寡欢,每天祷告:“如果丈夫事业有成,我就能快乐起来了。”

随着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越来越叛逆了。全职太太郁郁寡欢,每天祷告:“等到孩子懂事了,我就能快乐起来了。”

她越祷告越等于在暗示丈夫“你事业艰难”;她越祷告越等于在提醒孩子“你真不懂事”;她越祷告越等于在告诉自己“全靠你们了”。

她要求别人做这个、做那个,而自己却不曾真正出手。

越来越多的期待变成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要求衍化成了越来越多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压力冲击得彼此的心越来越远。

最后,别人受不了了,而全职太太也更加委屈:“我对你们那么好,你们怎么都对我这样啊!”

“失败的人”习惯于让这个世界改变,却唯独忘记了去改变自己。事实是,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他们的“爱”变成了一种勒索,越是爱谁,谁就越倒霉;他们被自己的这种思维方式折磨着,备受折磨的还有那些被他们寄予厚望(指手画脚)的人;他们像月亮一样借着太阳的光辉闪耀自己却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是宇宙的中心。

他们不知道:给别人增加负担的同时,也让自己被别人控制了起来。别人的喜怒哀乐操控着他们的感觉神经,影响着他们对于自己生命品质的感受。看着别人脸色过生活应该不是他们甘当配角的理由。

他们不知道:当自己是“行为主体”的时候,他们就自由了;当自己有能力“自我救赎”的时候,别人也就跟着自由了。

客观认识

“成功的人”生在真实的客观世界里

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事事顺遂。

当主观理解与客观规律相悖的时候,“成功的人”就开始警觉了,他们要确保自己身体的重心落到一个踏踏实实的支撑点上,以避免陷入问题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要努力让主观理解升华为客观认识,以确保自己所做的事最大程度上符合规律。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尊重规律。那么,他们是怎么找到规律的呢?那就是:总结和演绎!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并最终浮现出不同表现形式的相同本质特征。

演绎的过程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得到的反馈可以提高我们对于规律的认识,进而确保提炼出更加符合规律的本质逻辑。

富兰克林是美国的一位科学家,他总结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了雷雨云中,在金属线的末端还拴了一串银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将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射出一串串火花。他的手顿感麻木,幸运的是,这次传下来的闪电较弱,富兰克林才没有受伤。

富兰克林接着总结:如果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如果能在建筑物上设置一种尖端装置,就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

富兰克林继续总结:他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经过试用,果然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他因此而发明了避雷针,成就了电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成果。

一个亚洲的外科医生在给黄种人做手术的时候,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心脏的位置,但当他到非洲面对着黑种人的时候,会拿着手术刀不知道从何下手吗?不会!因为他们都是人,而人的生理结构及运作规律都是一样的。

掌握了规律就可以让我们在现象的万变中找到不变的本质,在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淡定中彰显处乱不惊的英雄本色。

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精进真成长。在我们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沿途持续迸发的智慧火花必将照亮我们心中的那幅璀璨画卷。

主观解释

“失败的人”活在虚拟的主观世界中

同类推荐
  • 不曾爱过,怎会懂得:为爱带来奇迹的12堂启示课

    不曾爱过,怎会懂得:为爱带来奇迹的12堂启示课

    叶天心编著的《不曾爱过怎会懂得:为爱带来奇迹的12堂启示课》是一本写给女人的情商课,智慧、暖心、有爱,12堂启示课,12种爱的领悟,让已经拥有美好感情的女人且爱且珍惜,让还在寻找爱的女人懂得如何经营好自己,迎接幸福。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做自己、怎样去爱别人的女子,才能在最好的时光遇见最美的感情。
  • 给心灵洗个澡大全集(超值金版)

    给心灵洗个澡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好伴侣,让人愉悦和健康。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决定了一个人成功的方向。本书通过精彩可读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告诉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清洗心灵,以便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
  •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至,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地模仿曾国藩。
  • 资本——完美人生的十大资本

    资本——完美人生的十大资本

    在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人渴望自己能够走出困境,获得成功,但又苦于找不到出路,因此身心疲惫,失望之际,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都索然无味;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就是准备再来一次,陷入失败的怪圈中。成功是门大学问,有些人忙得像牛,有些人累得像马,个个都如活着的僵尸,会动的死人,年轻的糟老头。这种活法,不要也罢。成功的人生是需要栽培的,一个懵懵懂懂的人,他始终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以立即支取的资本,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那么长久以来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智慧故事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智慧故事

    本书荟萃了大量精彩的中国古代及现、当代名人的幽默故事,让青少年读者通过品读名人的智慧故事,来体会人生的处世哲学。为阅读方便,现将这些充满人生处世智慧的经典故事予以分类:利弊得失篇、危急应对篇、胸怀豁达篇、巧言妙语篇、处世学问篇。相信青少年读者在捧腹大笑或托腮沉思之余,一定会受到很多启迪。
热门推荐
  • 魔神不在

    魔神不在

    魔神不在,世间任逍遥!浩然正气,万古独长青!
  • 我有超级王者荣耀战令系统

    我有超级王者荣耀战令系统

    简介:沈楠突然发现自己拥有超级王者荣耀系统。从此开启了开挂的人生。战令一级:奖励劳斯莱斯库里南一辆战令二级:奖励初级基因药水
  • 医处相思

    医处相思

    (存稿充足,请放心入坑)(本文不侧重写宫斗,宅斗)她是一缕被禁术招来的异世孤魂。逆天而生,却比任何人都想要活下去。只为了活着去看清风朗月,锦绣山河,将前世所奢望的,今生通通完成。学医,炼蛊,制毒,习武——她被扔在影卫营中长大,习得一手剑法,出神入化。他是兽殿殿主,一袭红衣,绝代风华,踏雪执梅,举世无双,却总栽在她手里……初见,雪地肃杀,他一根梅花枝将所有影卫逼得退避三舍,像信手拈花的尊者,邪魅狂妄,肆意无情,雪地落梅比花蕊更艳。第二次交锋,他追她三天三夜,她狡兔三窟,他穷追不舍,最后两败俱伤,他又中了她的毒……他说:“枝枝啊,这一生你对我下毒无数,唯有一种毒,毒入骨髓,无药可解,我却期盼来生,再尝相思滋味”。
  • 恶龙的奴仆

    恶龙的奴仆

    这是一个恶龙虐我千百遍,我待恶龙如初恋的故事。史上最惨的高中生修仙,平凡高中生林泉误入龙渊深处,被恶龙剥皮抽筋刻骨头,还炼魂熬心磨神智。收获是林泉有了一具全新的,如钢筋铁骨般的肉身,他的灵魂宛如实质,还学会了自远古传承而来的“玄灵道法”,拥有了各种奇异的能力……龙渊三年,人间三天。在林泉出龙渊的那天,他因为不会游泳而被人送进了停尸间,当他再度睁开双眼之时……
  • 蛇王的弃妃

    蛇王的弃妃

    他狠狠的掐住她精致的下巴,愤怒的道:“切记,从此后你就是本王的妃。无论上天入地你都休想逃离!你只能是本王一个人的,无论本王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你注定是本王的专属!收起你那颗不安分的心,乖乖的做本王的妃子,否则。死的不是你,而是你爱的人!”一场偶然的邂逅,一段华丽的收场。相遇在错误的时间里,生长在不同的世界中。你往东我往西,擦肩过客。只是一场爱恨情愁,竟是凄清的美。故事散场,终要回到原本的世界。若人生只如初见,是否仍会选择这样的遇见。若人生只如初见,那么似水流年会不会繁华一些?
  • 一号悬疑

    一号悬疑

    每过一段时间,李刚都会去萧然的墓前看她,跟她聊聊天,说说自己最近的情况,有时候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他控制不住。
  • 你我的结局,只因当初的遇见

    你我的结局,只因当初的遇见

    开始的遇见,他强要她,那一晚,一夜缠绵,她恨他,恨他束缚她,“你这一辈子都只能在我身边,别妄想出去找别的男人。”后来一次致命的错误,她怀上了他的孩子,他要她打掉孩子,却被她说做冷酷,他该如何抉择?因偶然的一次,她知道了他的身份,究竟会不会对他的态度有所转变。“女人,吻我。”霸道总裁爱上她,追她与她相处三个月的时间,她又该如何选择。。最终两人结局该是怎样的呢
  • 我在爱着你啊

    我在爱着你啊

    归国读研的羡飞远在校园内遇到了大三学妹思雨,故事从在校内不小心相撞开启,一段校园恋,一段自我救赎的故事。
  • 遍地都是重生者菇凉你算那根葱

    遍地都是重生者菇凉你算那根葱

    遍地都是重生者,菇凉你算那根葱?杜百穗穿越而来,本来以为自己够牛逼,可她不曾想到这地方竟然重生货满地,还让不让人愉快的玩耍了。她除了生了一双好眼睛,就没什么别的拿得出手的绝活,这么看来还是不要参与重生菇凉们的撕逼大战好了。于是杜百穗秉承‘不分对错,这跟对人’这条铁血原则欢脱的看着金手指全开的重生菇凉们的撕逼剧场,看着这群菇凉不断往死里作,简直不要太快活。话说原来重生菇凉们之间的段数也分级等,完全看自带蝴蝶翅膀能扇出多大的效应。蝴蝶翅膀扇着扇着整个世界崩的不要不要的,杜百穗那个乐呵呵啊。果然不能太幸灾乐祸,某一天忽然世界里的各种狂拽屌炸天一致将矛头对准杜百穗,这到底有几个意思?
  • 农家春色晚

    农家春色晚

    现代女大学生莫名穿越,附身在一个十二岁的农女身上。当现代文明撞上乡野蛮妇,孰强孰弱?群山峻岭出奇宝,捡到野男人也不稀奇。且看她如何步步为营,艳冠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