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8700000011

第11章 一切都是为你:闻一多-高孝贞(1)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高孝贞(1903-1983)

湖北黄冈人。爱国诗人闻一多的夫人,比闻一多小四岁,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和闻家是姨表亲。

恋爱简史

红豆相思烛灭笔枯

怎能想象得到,热情如火的闻一多,这位曾写下“烧的这样狂”的爱情的诗人,在现实世界里,他与挚爱的妻子情感关系是从娃娃亲开始的。二十二岁那年,他被迫接受父母之命的“没有恋爱的情感”的包办婚姻。

1921年年底,家书一封封如雪片般从家乡湖北浠水县寄到清华园闻一多的手里。家书内容大都是在催他回家结婚,对象名叫高孝贞,和闻家还是远房姨表亲,小他四岁。

这门亲事是父母定的,闻一多之前并不知晓。十三岁那年,他考上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时,高家认为闻一多这孩子将来定有出息,便主动提出要将女儿高孝贞嫁给他。看这门亲事不仅门当户对,又亲上加亲,闻一多的父母便欣然同意。

在未见高孝贞之前,闻一多非常反对这桩婚姻,可惜据理力争,无济于事,只好回故乡浠水。见自己的抗争无果,闻一多便提出结婚时不祭祖、不行跪拜礼、不闹洞房等条件,父母觉得他可能心有委屈,所以就同意了。结婚那一天,一早起来他钻进书房看书,家里人硬是生拉硬拽才给他理了发,洗了澡,换了衣服,命他站在门口迎花轿,但一转眼人又不见了。外面鼓乐齐鸣,鞭炮震天,迎新的花轿已抬新娘回来,却到处找不到新郎,原来他又钻到书房看书去了。大家七手八脚,连推带拉,才把他拥到前厅举行了婚礼。

蜜月期间,他对新娘很冷淡,倒是热心于诗的研究。蜜月过后,高孝贞按习俗回娘家。闻一多回校途经武昌时,专门写信给父母,要求让高孝贞早日随他去武昌读书。在多次恳求之下,父母答应了,后来送高孝贞进入武昌女子职业学校。1922年夏,闻一多赴美后,继续关心妻子的学习情况,写家信时经常询问和叮嘱,而且从精神上鼓励妻子要有志气,努力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本事的人。

1925年,闻一多回国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后,于次年1月把妻子和女儿立瑛接来北平,从此开始过上了小家庭生活。高孝贞作为家庭主妇,虽然比较累,心情却舒畅多了。

高孝贞是独生女,她的父亲思想开明,不让她缠小脚,还让她和男孩一块玩和读书,因此她习惯了自由,活泼开放。嫁到闻家后,受到大家庭的诸多礼教约束,不太适应。现在来到北平,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自己做主,心中自然高兴,对丈夫的照顾也热情主动,家务之余与丈夫一起读读唐诗,逗逗女儿,生活自有一番乐趣。夫妻恩爱亲密,进入了婚后恋爱的佳境。

1926年7月,因时局变化、人事纠纷等关系,闻一多离开艺专,带家眷从北平回到浠水。此后他在上海、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和妻子时聚时分,一直到1932年8月回到清华,才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此前后,长女立瑛夭折,又生下了三个儿子(立鹤、立雕、立鹏)和两个女儿(闻铭、闻翱)。闻一多当时的薪水不菲,住房宽敞,环境幽美,他决心好好教书和研究学问。周六晚上常带上全家去礼堂看电影,春秋假日全家去逛颐和园,或游北海、故宫和动物园,家庭中充满了幸福温馨的气氛。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只过了五年。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闻一多的家庭被迫颠沛流离。早在6月,北平辅仁大学聘请闻一多的弟弟闻家驷任教,他即回武昌接家眷来北平,高孝贞携两个大儿子随家驷回湖北探望久别的母亲。闻一多则带着三个小儿女留在北平。7月7日卢沟桥炮声一响,把他们一家分隔两地,高孝贞很着急,一封接一封地加急电报,催丈夫不惜一切,立刻带孩子们回武汉。闻一多在北平也焦急万分:到底走还是不走?要走,平汉路已不通,只能辗转走别的路线,兵荒马乱,路途艰难,令人害怕;如果不走,一旦北平沦陷,后果不堪设想。在举棋不定、心乱如麻的时候,闻一多拿起笔来,于7月15、16、17日接连给妻子写信,倾吐在危难时候对妻子的思念和挚爱:“这时他们都出去了,我一人在屋里,静极了,静极了,我在想你,我亲爱的妻。我不晓得我是这样无用的人,你一去了,我就如同落了魂一样。我什么也不能做。前回我骂一个学生为恋爱问题读书不努力,今天才知道我自己也一样。这几天忧国忧家,然而心里最不快的,是你不在我身边。亲爱的,我不怕死,只要我俩死在一起。”

信发出后不久,闻一多便毅然带着三个孩子和保姆赵妈,经津浦路匆匆回到武昌。

此时,清华和北大、南开都迁至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临大)。闻一多接到清华校长梅贻琦的信后,决定推迟按规定应享受的一年休假到长沙任教。由于战局急剧恶化,三校又奉命远迁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闻一多利用寒假从长沙返回浠水老家安排有关事宜。途经武昌时,老友顾毓琇来访,顾时任教育部次长,邀请闻参加正在组建的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委员会工作。闻一多认为这是做官,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断然谢绝了。

他回到浠水说起这件事,高孝贞非常生气,她希望丈夫能接受这项工作,可以在汉口留下来,和她一起照顾家庭。可闻一多就是不答应,还横下一条心发毒誓。她越想越生气,闷着头流眼泪,饭也不吃,话也不说,甚至闻一多启程回长沙那天夜里,都不起床与丈夫告别。丈夫走后,一个月也不给他写信。

妻子生气成这样,闻一多的心里也很不好受。途经武汉时,他匆匆写了封便函,请妻子原谅。后来又多次写信回来,叮嘱妻子和孩子们各种注意事项。可高孝贞就是不回信,自己不写,还不叫孩子写,这可是对闻一多最严厉的惩罚。闻一多本是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人,如今战乱时期,不知家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心里更是牵挂焦虑。他又是信,又是明信片,不停地寄往家里,责备孝贞和孩子们不写信来:“何以此次狠心至此!”

1938年2月15日,他又写了封长信向妻子解释:“这里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学校的教职员,不下数百人,谁不抛开妻子跟着学校跑……你或者怪了我没有就汉口的事,但是我一生不愿做官,也实在不是做官的人,你不应勉强一个人做他不愿做也不能做的事。”最后说,自己就要随学校到昆明,“如果你马上就发信到昆明,那样我一到昆明,就可以看到你的信。不然,你就当我已经死了,以后也永远不必写信来。”

高孝贞原本是疼爱丈夫的,这次不过是怄气罢了。如今丈夫来信把道理讲清楚了,还把话说到“当我已经死了”的程度,她心软了,马上写信,也让孩子们写,寄到昆明。

闻一多和联大师生二百多人,1938年2月20日离开长沙,经湘、黔、滇三省,行程一千六百七十一公里,其中步行一千三百多公里,于4月28日抵达昆明。当天闻一多看到妻子和孩子的信,欢喜得不得了,马上回信报告步行的经过,还说:“我的身体实在不坏,经过了这次锻炼以后,自然更好了。现在是满面红光,能吃有睡,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写这些,为的是让妻子放心。

因校舍不够住,西南联大法学院暂驻滇南蒙自。5月4日,闻一多到蒙自,又接到妻子的四封信。他5月5日立即回信,说:“到此,果有你们的信四封之多,三千余里之辛苦,得此犒赏,于愿足矣!你说以后每星期写一信来,更使我喜出望外。希望你不失信。如果你每星期真有一封信来,我发誓也每星期回你一封。”就这样,夫妻关系中一段不愉快的小插曲结束了,他们和好如初,虽然一在滇南蒙自,一在鄂东浠水,远隔万水千山,但两颗心却贴得更紧了。

不久,日军占领上海、南京后,继续西犯,进攻武汉,气势汹汹。浠水在武汉之东一百多公里,是进攻武汉必经之路。高孝贞和孩子们怎么办?闻一多非常着急,忧心如焚地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去询问和商量。逃难的多条路线、多种方案都考虑过了,不是有困难,就是有危险。万般无奈的他只有寄希望于苍天了。在6月13日给妻子的信中说:“我一生未做亏心事,并且说起来还算的一个厚道人,天会保佑你们!”

大概是上天真的在保佑,机会终于来了。联大外语系聘请闻家驷前往昆明任教,高孝贞和孩子们就和闻家驷一家同行。他们途经武汉,7月中旬到达长沙,下旬坐汽车前往贵阳。闻一多得知后,在7月28日赶紧写了一封信,寄到贵阳朋友处请代转给高孝贞,信中说:“……这些时一想到你们,就心惊肉跳,现在总算离开了危险地带,我心里稍安一点。但一想到你们在路上受苦,我就心痛。想来想去,真对不住你,向来没有同你出过远门,这回又给我逃脱了,如何叫你不恨我?过去的事无法挽救,从今以后,我一定要专心侍奉你,做你的奴仆。只要你不气我,我什么事都愿替你做,好不好?”

这封信是闻一多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情真意切,不是情书胜情书,字里行间全是他对妻子赤诚的爱。

同类推荐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曾在法国、比利时战场服役。1920年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1941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为第八集团军司令。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 我创办了共识网

    我创办了共识网

    本书共分为:人生这锅窝窝头、一路驼铃声、智慧的和聪明的、头顶有光环的人若干辑。主要是作者对家乡、亲人、朋友以及儿时的回忆和怀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历等。随着岁月的消逝,这些生命的体验与感悟酝酿出让人唏嘘不已的经典之作。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高尔基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高尔基鲁迅

    高尔基和鲁迅为中外名人,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热门推荐
  • 妾不可回头

    妾不可回头

    李朝雨一朝穿越,到了一个下堂的小妾,还是一个因为偷人,要被打死的小妾,原主是死了,可是受苦的是自己,这些皮肉之苦啊,痛彻心扉,她倒是一了百了。
  • 剑望天穹

    剑望天穹

    这个世上有一柄永远无法超越的刀,名为鬼怨,苍白的刀,代表死亡。这个世上还有一柄永远无法超越的剑,名为无明,漆黑的剑,代表绝望。死亡开道,绝望新生。一柄苍白之刀谱写一个逆乱传奇。一柄黑色之剑铸就一尊祸世魔神。
  • 爱尔

    爱尔

    得到和失去我们总在爱情之间坚定和摇摆其实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
  • 圣堂之主

    圣堂之主

    这是魔法文明的大宇宙时代。黑暗圣堂武士的传奇。神族的觉醒以及虫族的起源在这里都能看到。这是由无数的种族共同搭建的一座庞大无垠的舞台。————————————PS:作品已修整完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盛夏的誓约

    TFboys之盛夏的誓约

    tfboys他们是舞台上闪耀的星星而她们是大家企业的千金小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们正式出道相爱相知却因为一些第三者他们被迫成为陌生人因为家庭的关系他们和别人结婚留下她们但是真爱是不能够毁灭的他们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到了一起
  •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曾维汉只是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因毕业后工作不稳定,一直沉迷于各种电脑游戏。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带着一个全新游戏系统的他,将和各路三国英雄们(当然还有三国美女们!哈哈哈!)开启了一个与众不同三国时代。
  • 劫邪魄

    劫邪魄

    人有三魂七魄,但当极品体质的废物主角拥有了第八魄后,会怎么样那。本书属于玄幻类,人物修炼等级有明确分明,具体文中体现,欢迎阅读。
  • 十字坡

    十字坡

    诗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过程在各种专业的渗透中积累,并娴熟的升华,注定记录历史也成就历史。
  • 天理暨人欲

    天理暨人欲

    由于人欲的驱使,世间“小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当个真正的“君子”难之又难。《天理暨人欲》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山东沭河岸边一个村庄里的悲壮故事:老族长欲把全族人都调教为“君子”,他身体力行,甚至不惜自残,把族内的丑事变成疤痕在脸上张扬;他的嗣子掌权后,欲把全村建成人人都无私无欲的“公字庄”,结果被亲生闺女毁于一旦;时至二十世纪末,百废俱兴,物欲横流,个性解放到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程度,村里仍有人在呼唤,寻求道德的重建……厚重文化背景下的新奇故事,一方美丽水土上的生动人物,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诗意表达,这一切都使《天理暨人欲》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