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0600000012

第12章

恶虽然先行一步,但善总会后来居上,及时赶到。我们看一个人不是看他先前,而是看他现在。先善后恶,是为大恶。先恶后善,是为大善。圣保罗原来不叫保罗,叫扫罗,他专门捉拿基督徒,是个大恶人,但上天自有奇妙作为,要大大地使用他。有一天扫罗又去捉拿基督徒,上天的圣灵忽然向他显现,将他击倒,有声音告诉他,从此以后你再不可捉拿基督徒,你要改名叫保罗,去宣讲上天的真道。保罗立刻被圣灵感动,不再为恶,去耶路撒冷,成了著名的传道人,后来又历尽万难去了罗马,把上天的道在罗马帝国四处传扬,又与彼得等基督所爱的门徒一起,把上天的道传到了全世界。

保罗一被圣灵感动,马上成了新人。

佛陀在菩提树下一悟,马上进入新的境界。

发善心,为善行,眨眼之间世界就变好了,因为它本来就是好的,只因以前你的眼中有乌云,心里有野草,当然看不清。如今既闻正法,不开悟都难。

天天浇水在石头上,久而久之长青苔,再久而久之青苔开花。有人问你“石头会开花吗”?你要说“会”。没有不可能的事,也没有不可能的人。冰怎样化成水,我们也要怎样化成新造的人,不是温度让冰化成水,而是它本来就是水。后来的必回到本来的,一切事物向起源靠近。

所谓快感,即心的叠合,内外无二,水拥抱水,这是快乐的。

自断其根,陷得就不深

唯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心嗔火;虽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

(妙什禅师)

这段话意思是:世上名利最腐蚀人心,好比“甜爱软贼”(笑面似菩萨,暗中毒心肠的人),还有愤怒失控的心喷出火来,这两点是修行大忌,即使有佛力也很难救治。行者(修行者)应当勤修苦炼佛法,用以抵挡它们。

妙什禅师把名利比作“甜爱软贼”,很有意思,他一连用了甜、爱、软三个字形容名利这个贼,看来是大贼了。“甜贼”,讲此贼口甜舌香,见谁都眉开眼笑。小人向老板献媚,比亲爹还亲。老油条要骗口饭,到处认干娘。毒药并不难吃,陷阱上面还有肉,峨眉山金顶上的舍身崖,风景多美,惹得多少痴男怨女一对对跳下去。日本樱花盛开的时候,正是日本少女的发情期,常见殉情者自杀于樱花树下,花艳尸亦艳,多么可惜。这甜贼又称“爱贼”,爱字常被我们滥用,小凤仙爱不爱蔡锷?梁红玉爱不爱韩世忠?爱。陈妙常爱不爱潘公子?槛外人妙玉爱不爱槛内人贾宝玉?爱的。做人好比读书,一大堆中外名著读完都无用,珠光师父今天对我说,几十年来陪伴他的只有一部《金刚经》。我也是在十多年前就结识此经,请了回去,日夜读,但那时我还小,易受自然迷惑(不是被社会迷惑)。我沿着长江往上走,希望能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结果迷迷糊糊走了半天,回到学校,我父亲刚好来看我,见我荒废了学业,好一番训斥,我默默听了,其实还没醒。后来的事就更不堪回首了,若无老天爷保佑,狂生如我者,岂能活到今天?我常想,弘一法师年轻时是怎么活过来的?他爱过人吗?我听他的《送别》,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哀愁。佛经上讲,因爱生恨,又转化为因爱生怖,从美好到恐怖,难道是爱之过?不是,一定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爱是贼,却是我们自己偷去了。爱贼又称“软贼”,他常用软刀子杀人,种种硬骨头,放锅里一煮他就软了。现代社会柏杨将其比作大酱缸,你把它视作佛经里讲的大油锅也可以。有的人经炸,有的不经炸,关键却不在于经不经炸,而是说你要远离它。和尚要什么锅?有个钵化缘就行了。守着油锅过日子的必是狗肉和尚。并不是说完全不要锅,无锅不成饭,就怕你“吃着碗里,想着锅里”啊。爱的作用本来是止欲,有人却因爱而生贪欲,这种人菩萨都救不了他。

陷得太深了,非断根子不可。慧可向达摩挥刀断臂,以求善法,今我劝君挥刀斩情魔,无欲而入清凉之境。此为弘一法师本意,我不过替他说出来罢了。

承认无能便有无限可能

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唯求往。

(妙什禅师)

这句话的意思是:修行者要保护人心不受伤害,不自夸,也不讨人嫌,动静之间要自然得体。放下世间包袱,不贪名利,把过错归自己,把功劳给别人,抛弃一切伎俩,做一个本分人,唯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法万千,只是一个要你放下。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两个放下加起来是几个放下?还是一个放下:放下你的心。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每人都背着沉甸甸的石头走路,这块压在他身上的石头名字就叫罪孽。没本事的人犯不了罪,有本事才犯罪。刚开始有本事的人犯了罪没受惩罚,好处却极大,因此偷着乐,接着再干。但一次次下去,盗墓人每次掘的土刚好能为他自己造一座新坟,等他想“干完最后一次就不干”时,新坟刚好完工了,请君入瓮吧。能力害人,机巧误人。笨老鸦的窝倒是满结实的,乖巧的麻雀做窝一把草,风一吹就翻了。学佛就要老老实实,佛祖最爱老实人。上师传法,专拣老实和尚。两眼溜溜,要东要西者,偏不给他,再啰嗉一阵乱棒打出去。人不空手,怎能接过那杯茶?

承认无能便有无限可能。这个世界太奇妙了,但你如果先把自己当作神,就不会有神迹。

想法太多等于没有想法

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

(幽溪法师)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处世间(娑婆,即娑婆世界,佛经上称人世间),如果还有一缕爱看不轻,放不下,则临终时一定会被牵制,不能往生净土。这样看来,你还多多地爱吗?同样地,极乐世界要靠念阿弥陀佛才能去,你念虽念了,如果心口不一,那么临终时也会因此而转投他处,不能往生净土。

确实,啥事都在精在专不在多,连念佛都是这样。念一万声佛,心里想着邪事,又有何用?怎么知道他口是心非?看他表现是否爱人、护人、关照人。圣人之德惠及禽兽,但他不会做禽兽。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王菩萨说:“若不度尽世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何等大愿,但也没说索性请大家都下地狱完事。很多话你不要听差了,很多人爱随便对人说“下次我请你吃饭”,往往不见饭。浪子骗姑娘“明天我就来娶你”,明天的明天,不见人影。但不要紧,姑娘被骗失身还可以嫁人,只要会藏事,一辈子不说出来就没事,实在憋不住就把心里事对着山上的树洞说,河里的鱼儿说。那浪子占了便宜,最终却比谁都老得快,死得早。也有恶人得长寿的,你也不要学他,也不要问为什么,一切自有安排。

浪子走过的地方太多了,最后还是回到原地。说过的话太多了,最后还是只能叫一声爹,喊一声娘,才走得完一生。想法太多了等于没有想法,真正的剑客只耍剑,不入流的习武者才梦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的人信这信那,拜这拜那,求这求那,最终一个他都不信,大言不惭“我信我自己”。其实他连自己都不信。

弘一法师初入佛门,也是禅、净、律三修(禅宗、净土宗、律宗),后来就只是一个律宗就很受用了。国画花鸟,只取一枝。高明的琴家在人面前只弹一曲。爱人只能有一个,多了就变味了。师父也只能有一个,多了就要打架。不是师父和师父打架,而是你自己跟自己打架。不要自夸人缘广,朋友多,过东海有八仙就可以了。交往宜慎,莫坏了修行。想法要少,莫乱了心思。

一茶一人,茶的境界。

一茶一人,一瓶一花,诗的境界。

一茶一人,一瓶一花,一书一琴,看似更加高雅,其实乱了,就什么都不是。

有人而无茶,是禅的境界。

无情无义,反有一番天地

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

(幽溪法师)

这段话意思是:如果你心里头还有恩恩爱爱,就要想到净土世界里的净土眷属是没有情爱的,如果还有,与凡俗何异?怎么能往生净土?因此要远离情爱。如果你生气,就要想到净土里没有生气的人,受苦时也想到净土里没有受苦这回事,只会享受诸乐。你要享乐就享净土之乐,不再求别的什么。凡此种种,推而广之,一切的时候,一切的地方,都在助你修行净土。

幽溪大师这段话开头有个词我喜欢,“净土眷属”,此义甚好。世间夫妻恩爱,怎比我道友清净双修?无约束,无责任,无虚假,无嫉妒,有的只是享乐。当然,此处的乐是净土之乐,不要听差了。

无情无义,反有一番天地。和尚平时六亲不认,关键时候救起人来不要命。平时人五人六的,到时候却蒸发了。弘一法师训徒极严,但他一发现弟子有嘉言行,便颂扬其功德。丰子恺作《护生画集》,弘一法师好生欢喜,出家后本已不作文字,也为他作了数篇。大家共同发心发力,佛法就见效。世上的孤家寡人平时都是满屋子的客,忽然散了好冷清。

弘一法师曾在南普陀闭关修行,他看见大海波涛汹涌,海上的帆船就像一片片树叶,轻飘飘的不知飘向何处。想起人生种种无常,总是要泪下痛悔一番,砥砺自己。

修行如弘一者,尚且如此,我们当知道无情无义之难为了,因那确是另一番天地,需要慢慢去建,慢慢去修。

习惯叫苦的人苦就来叫他

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

(西斋禅师)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该怎样来形容这个娑婆世界的苦处呢?它就像刺猬身上的毛,又硬又多!

西斋禅师这个比方很有趣,把苦比作刺猬毛,换句话说:刺猬浑身都是毛,人浑身都是苦!最好别碰它,一碰准扎手。你不碰它,它就扎不到你。“苦”这个东西其实挺乖的,它静静地待在那里,绝不主动上前扎你一下,你不要怕它。怕只怕你太好奇了,蹲下去拨弄它玩,那可惨啦,它随便扎你一下你都要痛好几天。

习惯叫苦的人,苦就来叫他,躲都躲不开。你别叫苦,苦就不来。好多人天天嚷嚷“苦哇苦哇”,果然很苦。祥林嫂丢了小孩苦不苦?当然苦,但她脸上的苦相比丢了小孩还苦。她实受双重苦。

搞苦了事还不打紧,搞苦了心情干啥都苦。其实,哪里有那么苦?苦丁茶喝过后,嗓子回甜回甜的,正好解暑渴。火重的人,吃吃苦火就下去了。人总是嫌苦不够,一定要受双重之苦才安逸。雪上还加霜,伤口还撒盐,坏事情总是一起来,为什么呀?自己招的。

弘一法师在南普陀寺讲了一个佛陀的故事:有一天,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就问他:“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就将那病弟子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并且还将他的床铺,理得清清楚楚,然后扶他上床。

你看,佛的这位病弟子因为没有起善心待人,人就不善待他。他的苦哪里来?自己身上来。他所受的苦包括身体之苦与内心之苦,实受双重苦。

又是一个双重之苦,怎样化解?靠自己已经是不行了,魔鬼已把他吃了一半,他有心无力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借助老天爷的力量。佛法无边,普度众生。弟子很脏,但他是干净的。干净的与脏的在一起,你说是脏还是净?那就要比法力了。坏女人常把好男人拖下水,坏男人常抛弃好女人,他们无论谁好谁坏,结局都很坏。佛陀脏了自己,净了人心,因为他法力大,所以结局必是好的。你说我法力小,怎敢去洗净别人?谁说你法力小?人一发善心,满天佛菩萨都来帮你。我就是佛,佛就是我,面前有金光铺地,莲花满身,哪还有什么脏人苦人?都是干净的,快乐的。女人生小孩的过程很脏,生下来的小孩何等白净。我们要赞美那脏,感恩那苦,只是不可以自己找脏,自己寻苦就是了。该受的就受,不该受的就不受,管好自己的心,里面就有一个极乐世界。

独处反而得众力

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

(袁宏道)

这句话意思是:修行者应该远离人独处,自己修行。最多挂一幅佛像,把佛典当朋友,自有妙处。

袁宏道是散文大家,弘一法师本是文学之士,他对袁宏道很熟悉,从袁宏道厚厚的集子里摘了这句话,相当上心。

“当屏人独处”。能说这话,说明已经在思考独处了。当你思考独处时,你已经独处了。哪怕身处闹市或教室,你一起心便可独处。眼前的黑板白布不见了,满街鸡毛蒜皮不见了,到处只是一片空明,隐隐透出宇宙底片上的莲花影子。坐在莲花上,你就是佛菩萨。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庄子说“虚室生白”。你就坐在任意一间房,或随便哪处山,眼观鼻,鼻观心,感觉就来了。如果什么感觉也没有,至少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

独处反而得众力,有时人越多越会势单力薄。为什么?人的强大因心不因形,气散了光有架子有什么用?谢安的军队九万对九十万,打败了苻坚大军,凭什么?不凭人多,反凭人少。因他气旺,势就旺,一股风吹灭十处火,一勺油点燃万家灯。《圣经》上耶稣基督说:点灯的人不把灯放在斗底下,放在亮堂处,就照亮了全家人。又以发面团为例,说面的酵藏在面里,发出来就成倍增长。独处得众力,独并非孤独,而是进入核心地带的必然现象。那时众星拱之,又何曾孤独?

“设像为师”。这一点很容易理解错。我们学佛可以设像,可以不设像。孔子说“君子不器”,老子说“大象无形”,佛说“无相”,都不赞成设像施教。中国禅宗称“不拜佛”、“不立偶像”。这些都是一个意思:有个形象,形象就小了。因此,袁宏道讲的以设像为师、经论为倡,是表明道法佛法无需外求,只需以一张画像为师,以经卷为友,不求外道,在自己的内心里修行便是得佛法。

整理好环境就能整理好生活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

(袁宏道)

这段话意思是:这个恶浊世界,忽冷忽热,臭不可闻,我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佛门最讲究环境,非此不能修行。佛家什么都可以不讲究,环境一定要讲究。其大意为:

一、洁净体内环境。食素,断食。这两条清洁了我们的体内环境,人体垃圾一扫空,全身都清爽。

二、洁净面部环境。道家称人的面部为“神府”,相当尊贵。佛家清洁面部环境(包括整个头颅,道家称“天枢”)的主要手段为:净头(刮光头),净面(可以留须眉),净齿(僧人有秘传净齿法,佛家有瑜伽健身,叩齿之法是借用道家养生之道)。一个好的修行者自有威仪,僧袍飘飘不用说,头皮精光谁都看得见,这两样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脸上有神光。老和尚有七彩之光,小和尚也至少有红光护体才算是有修行。一脸黑,这算啥修行?弘一法师坐在那里,像春风吹过,大家看他的面相多干净,多漂亮,谁也不是天生,修来的。

三、洁净居住环境。“天下名山僧侣多”,这是好事啊,佛门开着,随时欢迎你来随喜。不信佛没关系,参观参观也好,感受一下佛家文化。和尚开门要看见山,老子说:“居善地,心善渊。”房间里没有任何摆设,只是经书蒲团而己。这种居室好哇,沙发大床怎比得了?房间太满,势必堵心,你要腾出空间释放心灵。

四、洁净心灵环境。这是最根本的环境。善心善念就是最好的环境。

同类推荐
  • 赢得好人缘的三大诀窍

    赢得好人缘的三大诀窍

    本书从思辨的角度破解了赢得好人缘的成功秘密,阐释了好人缘的构成要素,揭示了好人缘的修炼途径。
  • 快乐生活58招

    快乐生活58招

    每一个生命从诞生的那天起,恐怕从来没有想要白活一场,让一生轻如鸿毛,都是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准备能有所作为发光发热的。但大多数人还是成为了平庸的人,在平凡的人世间苦苦地活着。他们委屈了生命,更委屈了自己,浑然不觉人生还有快乐,也只有快乐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也惟有快乐者才是人生的真正主人。
  • 北大财商课

    北大财商课

    赚钱不能光凭智商、情商,关键还要看财商!智商,能令您聪明;情商,町决定命运;财商,可以为您赚取百万、千万、亿万……《中国平安国人财商指数报告(2011)》显示,中国人财商指数刚过及格线;而在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表示,北大共诞生了79位亿万富翁,连续三年高居内地高校首位。北京大学当之无愧为我国“造富能力”最强的大学,其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高智商,更具备高财商。《北大财商课》精选了北大校友中最具代表性的亿万富豪案例,在这里他们将向您展现成功可以复制,财商更可以学习和后天培养。《北大财商课》的作者是曹荣、刘操。
  • 攻心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策略

    攻心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策略

    《攻心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策略》两位作者均为美国西北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与戴尔·卡耐基出生于同一时代。《攻心术》英文版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早6年问世,并受到了卡耐基的推崇与借鉴,对卡耐基写作《人性的弱点》产生了很大影响。两本书异曲同工,从心理和人性的角度阐述了人际关系的法则,对当时遭受经济危机重创后的美国百姓起了很大帮助作用,让他们树立信心、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与家庭关系,在现实中找到真正的自我。本书两位作者费时多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教学的同时,博览数百位美国名人传记与历史记载,将他们的事例与心理学原理、人际沟通法则融为一体,写成了《攻心术》这部经典。
  • 即席讲话

    即席讲话

    作为领导者,必须出入各种公众场合,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谈判、演讲,说服他人,激励员工,和各种人打交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讲话的艺术。
热门推荐
  • 香奁润色

    香奁润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愿望之旅

    愿望之旅

    本是神界的一朵小奇葩,应冲撞了某位大神被打的元神俱灭,后发愤图强,已黑化。成了奋斗修炼的好骚年,以收集灵魂为辅,升级打怪,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
  • 火影忍者之一统世界

    火影忍者之一统世界

    一名20岁的大学生穿越到了火影世界,当上了宇智波鼬的哥哥,后来有了系统,凭借自己的努力,他慢慢的走上了人生巅峰,一统忍界。本罗保证,此书绝不弃文
  • 末世大剑修

    末世大剑修

    失去约束的末世,对应的是失去约束的人……
  • 龙皇大帝

    龙皇大帝

    真是日了狗了!在商店买了的一个小塔居然是神物!还带我穿越了!擦擦擦还居然穿越到一个乞丐身上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我们的主角披荆斩棘势要成圣成皇
  • 现代农业知识读本

    现代农业知识读本

    “现代农业包括那些内容”、“现代农业与传统农民的区别在哪里”、“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如何”等问题却困扰着广大农业工作者。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让基层农业工作者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的概念、内容以及发展理念,笔者结合近几年农业科技推广管理工作的实践,将平时对现代农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编写成本书,书后还附录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鉴于现代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同时又附录了农业副部长张宝文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的“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关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若干问题——福建圣农模式的启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桶武林

    一桶武林

    2042年,一款现象级虚拟网游横空出世,迅速掀起了全民游戏时代,一瓶可乐,一个中奖的瓶盖,一个试一试的心态,从此,王辰便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 仙念永存

    仙念永存

    一念成凡,一念成仙,此生执念,但求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