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3200000028

第28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1)

陆逊忍辱负重彼蜀军

东汉末年,孙权夺取荆州,并杀害了刘备的义弟关羽,刘备十分气愤,调集七十万军马亲自东征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见蜀军势大,忙派人求和,被刘备拒绝。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只好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犹亭(今湖北宜都北)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刘备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等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

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

后来刘备虽然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8000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接下来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

但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好几个月。直到农历六月的酷暑时节,江南暑气逼人,蜀军将士扎营而居,挤在一起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这是兵家大忌,再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方针,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并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白帝城中。

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抑郁中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出自晋代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中有言:“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后来便形成了“忍辱负重”的成语,其意指了重任而忍受暂时的屈辱,也指人能忍受耻辱,承当重任。

诸葛亮因地制宜治理南中

三国时期,西南地区的蛮王孟获率部在南中地区造反,诸葛亮将其七擒七纵以后,孟获输得心服口服,决心归顺蜀国管辖。

南中地区当时属于偏远山区,社会风俗野蛮未开化,其生产生活基本上还处于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的状态,与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差甚远。而官吏的管理水平更是可见一斑,按理说,选任官吏,应该选那些有才识,有能力的人来担任。可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后,却从当地人中选了一批官吏。

对此,有很多人不理解,便上书给皇帝刘禅说:“丞相的天威使野蛮的南人都顺服了,这是应当庆贺的。然而,南蛮之人还未开化,更何况他们居心叵测,今天降服,明天还可能再背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趁他们来降的时候,以汉人作为当地的官吏分别来统治他们,让他们受到约束,渐渐地使他们得到政治上的教化,那么十年之内,这些南蛮人就会被同化而变成异邦的汉人,这才是上策啊。”

许多大臣也纷纷复议,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南蛮老老实实的归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大臣们纷纷陈述不用汉臣的弊病,说的有声有色。

听了这些人的意见,诸葛亮说:“你们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是你们是否想过,如果留下汉吏,那么还得留下军队,而军队留下来,如果没有足够的粮草,军队靠什么生活,是第一件不好办的事情;再说,南蛮人刚刚遭到挫败,他们的亲人在战斗中丧生,因而他们对汉人已经是十分的憎恨,如果留下汉吏却不设军队保护,这一定留下隐患,这是第二件不容易办的事情;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地的官吏很多都犯有该罢官、该杀头的罪,他们也自知罪孽深重,如果我们另设汉吏,他们一定不会相信我们能饶恕他们所犯罪行,将来为此一定会产生摩擦和矛盾,这是第三件不容易办的事情。”说到这,刚才提倡任用汉吏的官员一时语塞,答不出话来。

诸葛亮接着说:“现在我在南中一不留军队,二不需要我给他们运送粮草,而且我把当地的方针制度初步的制定下来,使得夷、汉两族人民相安无事,这不是很好吗?”诸葛亮的一番话,说的大臣们各个哑口无言。再也没有其他异议,

皇帝刘禅赶忙打破僵局说:“哎呀,还是相父说得对,相父真是深谋远虑啊,大家不要再议了,就按相父说的办吧。”从此以后,蛮人果然直到诸葛亮逝世也没有再次反叛蜀汉政权。

知本思义

“因地制宜”本出自西汉时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其中云:“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与上面故事中的因地制宜意思基本一样,都是表示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人们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常把“地”理解为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统一,或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这就需要对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对待拿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管理。

刘禅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的大儿子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刘禅小名“阿斗”,其父刘备于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驾崩,他于同年五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

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治理国政。诸葛亮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均遭失利。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蒋琬、费祎之后,姜维执政,多次对魏用兵无功,消耗了国力。

而刘禅自诸葛亮死后,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连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种麦以避祸。至此,蜀国的基础已大大动摇。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剑阁驻守,毫无损伤。但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为自保竟采纳降魏的建议,他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蜀汉遂告灭亡。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其实当时的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司马昭便问刘禅的感受,问他想不想蜀地,刘禅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说他觉得这儿很快乐,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司马昭见他没有思念故国的念头,且没有进取心,便打消了除掉他的念头。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见于陈寿的《三国志》,人们根据这个故事中刘禅的话,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也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的情形。

晋军攻关势如破竹

晋武帝司马炎是西晋的开国皇帝,他即位之前,蜀国已经灭亡,只剩南面的吴国还在负隅顽抗,所以他在夺取魏国政权以后便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有一天,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吴大计。朝中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但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他在散朝后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之时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前去灭吴。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又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晋军到来的风声便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司马炎表示同意,于是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基本完成了西晋的统一。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本意是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会迎刃破裂,但多被用来形容战斗节节胜利,势不可挡。

杯弓蛇影

据《风俗通义》中记载,魏晋时有个叫乐广的做官的人。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儿喝酒。但有一段时间,他的朋友一直没有来找他。乐广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这个朋友。

到了朋友家,只见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脸色蜡黄。乐广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问他的病是怎么得的。

开始时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说,经过再三追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劝饮,出于礼貌,不好拒绝您的好意,只好十分不情愿的饮下了那杯酒。但从此以后,心里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想要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到现在病了快半个月了。”

乐广听了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看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回到家中,他在会客室内里踱步,仔细分析原因。忽然他看见墙上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不由灵机一动,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呢?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到朋友常坐的那个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真像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

乐广恍然大悟,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他马上用轿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请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又是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壁上的雕弓说:“您抬头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也恍然大悟,顿时觉得心病全消,浑身轻松了。

知本思义

上面的典故就出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怪神》,《晋书·乐广传》中亦有记载,后来就形成“杯弓蛇影”的成语,比喻疑神疑鬼,为没有来由的事忧心。

左思妙文致洛阳纸贵

左思是晋代著名文学家,他小时候非常顽皮,不爱读书。他的父亲左雍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看到了小左思,都说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左思的父亲却叹口气,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

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很吃惊,也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刻苦学习,之后每天都认真学习起来。

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后,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

同类推荐
  • “三次跨越” 与 “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次跨越” 与 “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面梳理陈独秀早期思想的“三次跨越”(从传统知识分子,经信奉康有为、梁启超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到选择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带你了解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
  • 金明灭

    金明灭

    先灭后金!再灭大明!一个历史小白的传奇人生。农民起义军眼中的“疯魔”,文人领袖刘宗周笔下的“乱臣”,民族英雄史可法口中的“国贼”;背插着三面如此不堪的旗帜,一个画着民族主义脸谱的小生,在历史的闹剧中粉墨登场了。
  • 英雄时代:强盛的秦汉帝国

    英雄时代:强盛的秦汉帝国

    本书以独特的眼光、丰富的资料、轻快的文笔从各个方面介绍2000多年前风云变幻的秦汉时代的历史风貌,既有史实梳理,又有人物传记,还有时代风貌的描述,真正做到了融历史于文字之中,化文字为历史风烟的写作目的和主题追求,阅后当可让读者有所收获,更有一番体会。
  • 弈林外史

    弈林外史

    棋坛腹黑少年,翩翩穿越,大明嘉靖。棋盘上,黑白争雄,屠龙打狗,拈花一笑,风起云涌。棋盘外,入锦衣卫,配飞鱼刀,审奇案,拥美女,结勋贵,斗严嵩,险象环生、步步惊心!
  • 回到明朝做昏君

    回到明朝做昏君

    穿越大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个,我躲在后面,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书友群:645915254vip群:641093105
热门推荐
  • 角零言

    角零言

    看似你在描绘世界,实际上你在解读自我,放心把世界投像外界,最终会回到自己心上。
  • 时间墓园

    时间墓园

    陶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时间墓园的守墓人,墓园埋葬着成千上万各个时代因意外横死的绝世强者。剑圣!魔尊!法神!巨龙!精灵!鬼神!而处于时间墓园中的他,可以任意附身到这些强者身上,以他们的身份活下去。
  • 一纸婚约:总裁宠上天

    一纸婚约:总裁宠上天

    于恩星作为一个专业的公关人员,在工作时却生生的被人用花瓶打死了。可是这次死亡,却是意外。为了弥补错误,于恩星得了重生的机会,不过却只能用别人的身体。面对帅气却不爱自己的老公,于恩星果断的挥手说“再见”。“你没钱,离得开我?”某男似乎吃定了于恩星。好像也是,于恩星开始谈生意了……“霍夫人,你真不在乎我身边的莺莺燕燕?”男人问。“给我钱,帮你解决麻烦;不给钱,自己在女人堆里转。”“钱和我,谁重要?”“当然是我自己重要了,排在其次的就是钱。”“你是挺重要的。”男人的眼中似乎是在笑,怪怪的,慢慢的说:“因为你是霍夫人!”
  • 末世之我在修仙

    末世之我在修仙

    在一次日食中大多事物多成为了丧尸一位初中生就一不小心成为了主角异能者,还是尸王,还是机甲大师我可是修仙者
  • 灵魄寄托

    灵魄寄托

    一位青少年在他13岁的时候目睹了挚友的死亡,自那以后,他总是在晚上时不时看见一些常人看不见的事物。知道他14岁生日的那天,另一个他觉醒了!后来结识了一位老人,教他如何正确使用体内常人没有的阴阳之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之芳华

    春之芳华

    轻松愉快,快乐相处。死宅跟美少女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无良大兽医

    无良大兽医

    上一刻,金荃是玩网游的动物医学研究者,下一秒,变成了御流大陆连天牧场里一名因偷藏饲养玄兽的两颗鸡蛋给生病老爹补养被人告发鞭抽致死的神秘小奴。重伤初醒,狡黠的黑眸闪亮晶莹,面对额上的“奴”字耻辱,不能修炼的地位压制,饲养玄兽的下等生活,金荃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谋算一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燃烧古卷

    燃烧古卷

    当混杂着野兽吼叫的刺骨寒风刮过北江,神祇的光辉又重新照耀在这片大陆上,勇士们高吼着拔出利剑。英杰并起,乱世之中披荆斩棘,书写着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