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9800000027

第27章 跨世纪的审判(3)

警方在以后的调查中得知,整个贝尔赫文岛上只有斯卡克尔一家拥有通尼·宾纳牌的高尔夫球棍。不仅如此,格林尼奇所有的商店里都没有这种牌子的高尔夫球棍出售。经与厂家联系,证实通尼·宾纳牌已停止生产出品多年。后来联邦调查局冶金实验室的鉴定表明,现场发现的球棍和在斯卡克尔家找到的那五支的确是同一套。

警方还听说,贝尔赫文的人们经常看见罗斯顿·斯卡克尔在傍晚散步时手里拄一根高尔夫球棍。据一位邻居讲:“散步时带一根高尔夫球棍是斯卡克尔家人的风格。”

即使如此,警方也不敢妄下结论。11月2日,星期天,警长思梯文·巴瑞在接受《格林尼奇时报》的采访时对记者说:“孩子们在外面玩耍之后,经常把自行车、网球拍和高尔夫球棍等扔在门口的草坪上。”所以作案人完全有可能随手捡到了那支凶器。

在本案侦破的最初阶段,警方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外来者、艾德·汉曼和托尼·斯卡克尔身上。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托尼·斯卡克尔成了首要嫌疑人。

1975年11月3日,那个黑色长周末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在征得其父罗斯顿·斯卡克尔的同意(因为托尼尚不满18岁),并在斯卡克尔先生的陪同下,托尼被带到位于贝赛尼的凡尔费德地区警署测谎实验室。自案发之后,小伙子一直睡不好觉。他看上去疲惫、紧张、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以至于连续三次实验都未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11月9日,托尼再次被带到贝赛尼。据说这一次他通过了测谎实验,但警方一直没有公布实验结果,也没有将托尼·斯卡克尔从嫌疑人的名单上去除。

事隔多年,记者林·列韦特发现,在格林尼奇警署公开的关于玛莎·莫克利凶杀案的文件中没有这一次的测谎记录,而其他所有的一份不少。后来,林·列韦特辗转获得了测谎实验的录音磁带。他听完后的感觉是,整个实验过程显得非常不完整。托尼只回答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是托尼·斯卡克尔吗?”“你有没有杀害玛莎·莫克利?”,等等,当被问及与作案细节有关的问题时,磁带上没有托尼的回答。

1975年12月11日,案情有了急剧的发展。当警方再次找海伦·伊克斯和杰弗利·拜伦了解他们最后看见莫克利小姐的情形时,两位年轻人终于将那些羞于启齿的事和盘托出。托尼·斯卡克尔和玛莎之间那些露骨的调情和挑逗似乎很容易使警方推断出杀人动机:玛莎没有满足托尼进一步的性要求,从未遭到过拒绝的阔少爷一怒之下便杀了玛莎。

12月13日,托尼·斯卡克尔再次被传讯。警方没有披露这次谈话的内容,但托尼被要求剪下几根头发作为样品。

如果托尼·斯卡克尔真是本案的凶犯,他怎么可能通过测谎仪呢?事实上,在这之前,格林尼奇警方只是听贝赛尼的人说托尼通过了实验,并没有向实验室索要当时的记录。现在办案人员再回过头去查阅,他们也产生了与多年后记者林·列韦特同样的疑问。据为托尼做测谎实验的地区警署技术员说,每当被问到与案情细节有关的问题时,托尼都似乎出现了一片记忆真空。在测谎实验中,所有的问题都是特殊设计的,被测者只需回答“是”与“不是”。测谎技术员说,有时候托尼连简单的“是”与“不是”都回答不出来,人就跟呆傻了似的。

1976年1月16日,罗斯顿·斯卡克尔签署了一份书面许可,允许警方调阅托尼的病历。办案人员在调查中得知,和斯卡克尔家的其他兄弟一样,邻人们反映托尼也有古怪的行为和暴戾的脾气。现在警方想要搞清楚的是,他是否可能在盛怒之下失控杀人,以及对自己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特别是醉酒或吸毒之后所做的事情一无所知,就像有的人在梦游时一样。警方了解到,托尼那天晚上喝了不少酒。

格林尼奇警署把托尼的病案送给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豪尔博士,请他在不见病人的情况下,单从其病史作出独立的判断。根据病历的记载,托尼在四岁时曾经从一辆正在行驶的车上往下跳,头部着地,头顶颅骨骨裂而引起脑震荡,昏迷达10小时,住院两周。此后托尼变得性情古怪,好动,爱吵闹,动辄发脾气。有一次他一拳把门砸了个大窟窿,还有一次把电话从墙上硬掰了下来。在他失去控制的时候,斯卡克尔家的人得去请一位大个子会拳术的邻居才能把他降服。豪尔博士的结论是,托尼的神经受到了损伤,他极有可能因暴怒失去控制而杀人。但对所谓失忆却只字未提。

1976年春天,托尼·斯卡克尔多次旷课,他甚至没有参加3月份为母亲举行的忌日纪念,当时有传说他患了流感。4月,托尼因肠胃出血去看医生,又有传言说此病症乃吸毒或饮酒过量所致。后来他去爱尔兰的姑姑家里住了几个星期,尽管斯卡克尔家人说这趟旅行是早就安排好了的,但在这风声鹤唳之时,不免又引起人们一番猜测。

说句公道话,在本案的一开始,斯卡克尔家,特别是罗斯顿·斯卡克尔对警方的调查工作还是相当配合的。他允许警方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随时搜查他家的住宅,甚至还交给办案人员一套斯卡克尔家族在纽约州温德汉滑雪区别墅的钥匙。

贝尔赫文岛的居民们都知道,斯卡克尔家与当地警署之间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罗斯顿·斯卡克尔向来出手大方,特别在妻子安妮去世以后,尽管家里雇了不少佣人、保姆和家庭教师,经常外出的斯卡克尔先生还是为儿子们的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头疼不已。人们经常看见下了班的警察在斯卡克尔家忙里忙外,接送公子小姐们上下学,在开派对的时候为客人们泊车,以及跑腿、送信、买东西等等。这些杂活儿对收入菲薄的警员们十分重要。在1975年,一个格林尼奇警探的全年工资不过1.5万美元。贝尔赫文的私人保安队基本上是由不当班的警察组成,他们在巡逻的时候会不时地把车停在斯卡克尔家的豪宅前,然后进去喝一杯咖啡,或吃一片三明治。警署的头脑们更是斯卡克尔家的常客。据说由于这层关系,无论小斯卡克尔们闹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当地警方都会为他们“妥善解决”。人们不禁要问,这类事情是否也发生在玛莎·莫克利凶杀案的调查中?

在警方调阅托尼的病历后不久,斯卡克尔家中断了与警方的合作,同时聘请资深刑事律师蒙尼·马格利在与警方的交涉中代表斯卡克尔家的所有家庭成员和工作人员。蒙尼·马格利要求斯卡克尔家族的任何人不得再与办案人员谈话,但他允许警方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在斯卡克尔家众多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个人引起了警方特别的兴趣,他就是在玛莎·莫克利凶杀案发生的当天走马上任的家庭教师肯·利托顿。

肯·利托顿毕业于名校威廉斯学院,在校期间他曾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挺不错的运动员。在玛莎命案前后,肯就职于布朗维克男子私立中学,是该校的理科教师和橄榄球队教练。肯·利托顿聪明、硕健,在师生中都有很好的口碑。斯卡克尔家有三个孩子是他的学生,托尼、约翰和大卫。在此之前,肯曾受罗斯顿·斯卡克尔之托临时照管小斯卡克尔们。这次他刚与斯卡克尔家签订了长期的合同。罗斯顿需要的家庭教师不光能帮助孩子们的功课,还得身强力壮,能制服那帮野性十足的小衙内。

因为肯·利托顿的房间还没有收拾出来,1975年10月30日,肯搬进斯卡克尔家的第一天,斯卡克尔先生让肯暂时住在他自己居住的主卧室里。这间卧室在二楼的东南角,有一个很大的阳台正对着威尔士街和莫克利家。

据案发后肯·利托顿对警方的说法,那天晚上8点45分,他率领小斯卡克尔们从海滩俱乐部晚餐归来,即上二楼卧室开启行李,然后看电视。在这段时间里,大约有十几个少男少女,包括莫克利小姐,在斯卡克尔家里。9点30分,管家南妮·司韦尼听到狗叫后让肯·利托顿出去看看,几分钟后他回到屋里。10点左右,朱莉看见肯·利托顿在厨房。10点03分,据肯讲,托尼来到二楼主卧室和他一起看电视节目《现场追截》,10点32分节目结束后托尼离去。肯·利托顿说此后他在主卧室里一直呆到第二天早晨。

在玛莎·莫克利凶杀案调查的前期,肯·利托顿与警方非常合作,但他始终拒绝指认托尼·斯卡克尔为作案人。多年后他对记者林·列韦特说:“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只是认为不可能是托尼。”1976年4月,根据布朗维克男子私立中学校方的要求,肯·利托顿为自己聘请了律师强恩·米尔勃京,以后不久便离开了斯卡克尔家。

自侦破工作开展以来,格林尼奇警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斯卡克尔家的自愿合作,一旦这种合作中断,办案人员们便有些束手无策。其实人们心里都明白,这是因为斯卡克尔家是名门望族。如果警方面对的是平民百姓,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侦破工作毫无进展。直到1976年秋天,警方自认为有了重大突破。10月18日,肯·利托顿没有通过测谎实验,他说这是因为他被自己“最近的犯罪行为和被捕搞得心神不定”。1975年年底,格林尼奇警署曾去信肯·利托顿的老家马萨诸塞州作背景调查,当时的肯还没有任何犯罪记录。自玛莎·莫克利凶杀案以来,这位28岁的前威廉斯学院优秀毕业生、布朗维克私立中学的明星教员日渐堕落。

1976年夏天,他因在南塔矶的三家商店和一条船上抢劫和偷窃价值总共4000美元的物品而被拘捕。南塔矶的几位证人告诉警方,肯终日酗酒,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由此而成为嫌疑人的肯·利托顿在其后的数年里又多次被捕,并因酗酒和神经错乱而长期住院。另一方面,紧盯着肯不放的办案人员们不管对他的调查多深入,工作多细致,却始终找不到任何足以指控肯·利托顿为凶犯的证据。侦破工作再次停滞,这一次,长达10多年。

同时,由于玛莎·莫克利凶杀案引起的种种调查、怀疑、流言蜚语以及罗斯顿·斯卡克尔的无能,斯卡克尔家族的工业王朝迅速衰落。1983年,大湖矿业公司挂牌出售。两年后,被荷士赫芝公司以1.5亿美元的低廉价格买断。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而创建的大湖矿业,断送在了第二代人的手里。1993年,罗斯顿·斯卡克尔以300万美元卖掉了贝尔赫文的豪宅后迁居佛罗里达。

虽然玛莎·莫克利凶杀案被官方悬置起来了,玛莎的家人们却从未放弃过。戴维·莫克利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与警方通力合作,甚至提供一些他的职权范围内所允许的帮助。在莫克利家从贝尔赫文岛搬到纽约之后,他们仍与格林尼奇警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88年,戴维·莫克利因心脏病去世,莫克利夫人杜丽丝搬到了安那波利,戴维生前曾在那里买下了一栋湖边的别墅。丈夫在世时,杜丽丝从未直接插手过女儿的案子。现在莫克利先生带着遗憾走了,杜丽丝觉得无论是为了女儿还是为了丈夫,她都必须做点什么。

但是她能做什么呢?戴维·莫克利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在商界、政界和司法界都有不少的朋友同仁和广泛的联系,而杜丽丝呢,她只是一位贤妻良母、家庭妇女。不过有一点,她和所有的婆婆妈妈一样,喜欢唠叨。于是,莫克利夫人开始向所有乐意倾听的人讲述玛莎的故事,她不能让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被这个世界遗忘。

就玛莎的性格而言,她不像是一个受害者。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受害者一般都是弱者,但玛莎却不是。她人缘极好,天生的领袖人物,不管到哪里都能入乡随俗,无论做什么都得心应手。杜丽丝说:“你不用告诉她,她知道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玛莎自尊而自信,从来没有害怕过什么,也从来不为什么事发愁操心。“玛莎是个很厉害的姑娘,”杜丽丝说。玛莎很有主见,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任何事可以难倒她,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左右她。也许正因如此,她被杀害了。如果她软弱一点,随和一点,多少满足一点对方的要求或欲望,玛莎就不至于落得如此惨烈的下场。然而,那就不是玛莎·莫克利了。玛莎的自尊和倔强使任何人都不可能强迫她做她不愿意做的事。她的年轻漂亮,她的热情和轻佻,使玛莎吸引了不少男孩子,她也喜欢男孩子们追求她。但她懂得保持距离,懂得适可而止,没有人可以对她随心所欲。但也许正是玛莎这些令人永远怀念的性格特征最终铸成了她的悲剧。

林·列韦特是第一个听杜丽丝·莫克利讲玛莎故事的记者。此前,在他为自己的文章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林发现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供公众查阅的关于玛莎命案的文件和档案。于是,他和《格林尼奇时报》联手起诉警方,要求公开有关本案调查侦破的原始记录。1983年5月,经康涅狄格州信息自由委员会裁决,格林尼奇警署被迫公开了某些材料。尽管不少内容被删除,但对记者和后来参与此案的有关人员而言,仍不失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不幸的是,因为没有报纸愿意发表,林·列韦特在1983年撰写的关于玛莎·莫克利凶杀案的文章被打入冷宫达八年之久。

1991年春,威廉·肯尼迪·史密斯在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海滩因强奸罪被起诉。威廉的母亲简·肯尼迪是已故肯尼迪总统和已故前联邦参议员罗勃特·肯尼迪的妹妹。此案顿时成了一场媒体的盛事,记者们趋之若鹜,惟恐落于人后。同时,具有异常嗅觉的记者们也敏锐地察觉到,历时16年而未决的玛莎·莫克利命案会不会是另一起肯尼迪家族利用金钱和权势对执法的干扰?当时甚至有谣传说,1975年10月30日,威廉·肯·史密斯也在斯卡克尔家里。尽管这在后来被证明纯属捕风捉影,但客观上却促使官方考虑重新调查玛莎一案。威廉·肯·史密斯最后被无罪开释。

1991年6月21日,林·列韦特的文章终得发表,题为《玛莎命案凶手仍逍遥于格林尼奇》。

1991年8月9日,康涅狄格州及格林尼奇市两级警署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玛莎·莫克利凶杀案重新立案。在案发当天即赴现场的格林尼奇警署警探长弗兰克·伽尔和州司法特派员杰可·所罗门被指定主持有关工作,康涅狄格州警署刑事实验室负责重新审核检验所有的物证和资料。杜丽丝和乔恩·莫克利母子俩在会议上宣布,他们决定出资将州警署的两万美元悬赏提高到五万美元,并在警署的行政办公室开设免费举报电话热线。

同类推荐
  • 只因单身在一起

    只因单身在一起

    爱是天时地利的执迷,宁可一个人自在,不要两个人的孤单。如果爱情和工作都完蛋了,是不是人生就完蛋了?一个禁止恋爱的地方。去做一个她心目中,不软弱、不愚蠢,不会因为男人哭,不会因为爱情痛的“完美女人”。然而,爱,不是让你为了它变成谁,而是无论你多么狼狈,多么笨拙,总有一个人会爱上这样的你。单身之家,我们在这里躲避爱情,也在这里遇上他。
  • 初刻拍案惊奇·伍

    初刻拍案惊奇·伍

    《初刻拍案惊奇》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奇书,共有短篇小说40篇,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其一是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其二是描写婚恋的作品,写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如《张溜儿巧布迷魂阵,陆蕙娘立决到头缘》、《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等。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划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历来评价甚高。
  • 苍老的少年之争战天下(下)

    苍老的少年之争战天下(下)

    他,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渴盼的天赋;拥有这人世界无数人所梦想的实力;也曾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梦寐以求的权力。但是他并不快乐,天赋、实力、权力都是他的累赘。他所做的虽是被无数人艳羡的事,但并不是他所想做的。可为了这个世界所有被欺压被奴役的种族,他除了挥舞手中的剑,还能做些什么?
  • 苦菜花

    苦菜花

    《苦菜花》以山东昆嵛山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如何同日寇、汉奸、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在这里,有双双受难、至死不屈的夫妻;有在敌人面前,宁愿牺牲自己的丈夫,却挽救八路军干部的农村妇女,这些英勇斗争的人们,经历了长期艰苦的过程,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热门推荐
  • 天命死神

    天命死神

    洪荒灭,天道陨,众神陨落,天地之间再无神仙。没有六道轮回道,人死如灯灭。十为圆满,九为至极。天地初开,十道鸿蒙紫气消失一道,为一线生机。不知不觉间,这道生机重现人间。
  • 撩妻上瘾:青梅,别想逃

    撩妻上瘾:青梅,别想逃

    (已完结)刚领结婚证,走出民政局,文黎川就把结婚证烧了,扬言,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娶你,又怎么会给你离婚的机会。路小橙:不是还有分居两年,就可以去法院申请离婚。文黎川:想离婚,这辈子都不可能,至于分居两年就可以申请离婚,这你想都不要想,我是不会和你分居两年的。路小橙默,她的竹马老公,好不容易才在一起,她又怎么会和他离婚。
  • 绝世弑神

    绝世弑神

    当一天太阳落下,第二天的太阳还会升起么。
  • 第二人生:神秘商人

    第二人生:神秘商人

    苏小舟是一个伪宅男,蹲守着自家老宅子,在网上给人作美工赚点糊口多卜钱。不久前,一款名叫《世界ol》的网游出现,打破了他平淡的生活。知道戴上个摩托头盔就可以穿越到游戏世界,苏小舟不震惊是不可能的,接了很多《世界ol》主播视频的单后,方小舟的人生观都被改变了。自由度无限的《世界ol》让被现实这面墙堵得慌的宅男们有了可以脱宅的机会——投入另一个世界!
  • 快穿之男主深深爱

    快穿之男主深深爱

    十年暗恋无声的结束,一场车祸使她陷入昏迷。她为他导演了三部无法超越的经典,却给自己编排了一部惨剧。昏迷之际,她选择时空穿梭,遇上另一个他,这次她绝不放弃,她将会与他比肩,再也不活在所爱之人的背影下……
  • 美术馆我回来了

    美术馆我回来了

    ib为了救出被困在里世界的garry,又一次回到了美术馆,会再发生什么事?
  • 记忆里的那抹残阳

    记忆里的那抹残阳

    为了一段残缺的记忆,一份难舍的感情,一个模糊的背影,她执着一场虚无的追赶……为了一段悲痛的过往、一份难以自我解脱的罪责、一张埋藏心底的面庞,他执着一个曾经的诺言……为了归于平静,他、她奋力的挣脱,命运却再次给了他们一场相遇……
  • 元珏

    元珏

    这是一个身份显赫,又极具天赋的少年的修行之路,他少了一些修炼时的坎坷,但也少了对人世间的感悟。所以这人世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 大道同游

    大道同游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是璀璨绚丽的世界,也是残酷冷漠的世界;这是后辈扶摇直上的天下,也是前辈高人林立的天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六十一甲子,九转一轮回。我们的故事便从这座诸子百家修行的天下开始!
  • 一帆孤影照惊鸿

    一帆孤影照惊鸿

    喧闹繁华的城市里,看见不同于世俗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