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3000000100

第100章

随着杨家出了事,相继还有几个官员也跟着被扯了下来。也有传言太子不知为何挨了皇上的训斥,太子只闷在宫中抄写经书。如此就更加得意了六皇子一派,只太子被训乃宫中之事,现今却被穿的街头巷尾的百姓都知晓,就该是有意为之。

如此有人得意,有人惶恐,有人被抄家,有人被进爵的,大约过了一个月,也未消停。

只是这事在旁的府中也就几个掌家老爷跟着有心,旁得人只听哪家到了霉,就去寻摸着那空出来的官位,与散落在外的钱财。因为终归没落在他们自己家中,一些个人就只存了侥幸心理,依旧做着繁华美梦。

那贵族小姐们的诗社又开了起来,仿若没有杨家那事一样,虽有几人说起旧日时光。但只是将好的说,未有人感怀杨家现在境况。似乎那几个被人当猪狗一样发卖了杨家姑娘,不过是寻了个好去处玩耍去了。

四月里有史茹林的生日,因史茹林已是十五,正是及笄之年,这生日就办的大了些。

史茹林的父母又对她寄以厚望,比她的两个兄弟还要疼上一些,所以至史茹林生日的头两天,那史家的戏台就摆了起来。

史家原不止史茹林一家,嫡出庶出混在一起,少说五六十个正经主子。只是能说得上话的,惟有史茹林之父与嫁进了郡王府的史氏,旁得不过沾着高院大宅的好处,混口闲饭吃。如今听得有的玩乐,均就没了别的话,由着史茹林那房去撒钱去。

这场及笄礼办的极大,似也不顾着违不违例,好像是史家生怕京中无人知道他家有一待嫁女儿一般。

在史如林生日那天,但凡是有爵位的,或是高官人家的夫人女儿没有被下帖子邀到的,何媗自然在其中。因史茹林本就与各家女儿都交好,这些女孩也乐得去,其中也有往日里趾高气昂的刘家姑娘。何媗未曾见过刘家姑娘的做派,只在戏台一旁,看着两个穿着红色骑马装的女儿,仰着头,拿着马鞭,带了一群丫头婆子进来,便猜那是刘家姑娘。

而后听着史夫人与她们说话,果真就是刘家的女儿。

春燕看那刘家姑娘的样子,笑了声于何媗耳边:“看她们这样打扮,倒似看到了姑娘。若是姑娘也穿了那身红骑装走在其中,旁人定以后你也是国公府府里出来的。”

何媗笑着低声回道:“我与她们不同,这话勿要在外面说,不然旁人指不定去想了我们要攀附人家。”

待这话说完,何媗略一犹豫后,低声笑道:“罢了,这话你只管往外多说一些,让别人觉得我觉得我是爱攀附权贵的人也好。事事也不必那么周到。”

春燕一愣,而后于瞬间明白了什么意思,就松了些谨慎的态度,又摆出了以往在史茹林面前显出的做派。

而刘贵妃也于当日赐了史茹林两串红麝香手串,一对玉佩,使得史家更添荣光。

因是及笄礼,往来也都是女儿,除史茹林的父兄外无一个男子。而这处女孩儿多,史茹林的父亲兄弟也不过来,各个女儿家都轻松自在的在一处欢笑。

何媗见台上演的是《孙行者大闹天宫》,就坐着看了一会儿,旁边也坐着几个别家的贵族小姐在那里看戏。何媗只看着孙行者在台上舞着如意金箍棒,心道,戏同人不同,孙行者似乎总有闹不玩的天宫,打不尽的妖怪,许到这戏唱不动了,才能罢了。

这样想着,何媗就略有失神。待转头看了旁处的功夫,偶然间就瞥见了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姑娘,那姑娘生的眉眼极好,只是面上冷清的很,腰背挺直,有些高傲的模样。坐在热闹的人群中,让人头一个就可瞧见了她。她也不去寻那热闹,似也沾不到那热闹,只在一角坐了饮茶。而在她身边坐着两位梅家庶女梅书歆与梅书韵,因那冷美人在这处,这两位每家姑娘均未敢动,只用偷偷看着往来的人。

何媗见此,心道,莫非那位冷美人就是梅语禾?当真似一枝寒冬冷梅。

“我家母亲说过,像我们这样的小人儿,是办不得这样大的生日的。”

何媗闻声斜眼偷瞥过去,就见一肤白矮胖的姑娘坐在一旁嘟着嘴低声说话。虽说她似乎是有意压低了声音,但声音着实算不得小。一边说着,那矮胖的姑娘还往嘴里塞了一块儿糕点,嘴里嘟嘟囔囔的说道:“而且,史姑娘怎么未定婚就办了及笄之礼,伦理儿,这合该是定亲后的待嫁女儿才办呀。”

“只你的话多,史姐姐这么做必是有缘故在里头的。”

坐在那矮胖姑娘一旁的陈香雪说道:“况这在史家也不是头例,也不是没有前行及笄之礼,再结亲的。想当初初郡王妃不也是未定亲,就行了及笄之礼,后来到了十九才进了郡王府。这不是成了王妃了……。”

说着,陈香雪顿了一下,瞥了何媗一眼后,低声说道:“也许将来史姐姐也进了裕郡王府呢,史姐姐这样的人品,被哪家娶了去才是福气呢。不似一些人明够不上人家,却还故意攀附着。也不看看家世人品相貌,哪有一处能及的。且那后定的亲事,哪有自小长成的情谊好。”

而后,陈香雪又将声音放得更低了一些,又与那矮胖的姑娘说了几句话。

因着说话的声音太小,何媗这次倒是没有听到。

何媗知史茹林的及笄之礼是由郡王妃史氏做正宾,史氏虽希望她是个极不稳妥的姑娘,不会成为那能助了褚时序的良配。但史氏又好情面,当然不愿她在众人面前出丑,显出史氏那心思来。而陈香雪那个个性,何媗若与她争执,必然闹大。何媗少不得还要装了几分蠢去,这着实是太过麻烦了。

若是出个万一。何媗皱了皱眉头,心想若是婚事就此废了,心中也是慌了一下。

于是,何媗就只做听不到。所幸她们说话的声音本就低,而这处又喧闹的很,何媗做出听不到的样子,也不显得过假。

待到了史茹林行笄礼的时候,戏也停了,众人均肃穆以待。

何媗看着此时收了方才喧闹,史茹林穿了一身粉色缎面红牡丹刺绣金丝镶边圆领褂子,下着了白色百褶裙。按着旧制,史茹林依礼行完了这事。

其间能看出史茹林与这事上的重视,一丝错乱也没有。原及笄之礼,有的人家大办,有的人家这略带一下。像史茹林家这样办的这样大,这样热闹,又这样工整规矩的实在少有。

何媗想了想前世她行及笄之礼的时候,那时候她被何老夫人厌弃。竟然等了小半年,与何姝一道办的。只这时,何老夫人王氏俱死,何姝不过是一玩物,已大不相同了。

待史茹林礼毕,郡王妃史氏还拉着何媗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何媗只依着史氏心中所盼,陪她演了这一场戏。

等终于走过了这一场,何媗便出了史府,才走到后门,待要出去。就见一个妇人打扮的花容月貌的年轻女子求了管着门的粗使婆子,哭道:“求求妈妈,让我进去见见史姑娘一面吧。她那般良善心软的人,必然不会如你所说的那般狠心。我家小姑娘才五岁,断不能就此陷在那处的,别的均不求,只求二十两银子就够了。”

原来,这人是杨家里出去的个丫头。原一些商户担心杨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买了他家的人,不定在什么时候就惹到了哪个厉害人物。这时他们见杨家彻底没了回转的余地,那些商户就买了一些杨家的丫头奴仆回去,便是那些个模样好的正头姑娘也卖了一些出去。

这个杨家丫头是个好命的,被个有些闲钱的屠夫买了回去做小老婆。那屠夫的正妻不会生养,就只叫她来生个孩子,然后再做些活计。虽每日受尽屠夫揉搓,得凶悍的正妻欺压,但终究有顿饱饭,有件遮体的衣裳穿。比杨家其他的那些撞死的,吊死的,被奸死的夫人姑娘丫头们终要强了一些。

而这个丫头还有几分情意,她勉强活下来后,便去寻些旧友旧主。恰得知杨家有个姑娘陷在了妓寨子里头,她便寻了去。那个杨家姑娘也被折腾的没有多少气儿了,只将杨家那个最小的姑娘托付给她。那杨家的小姑娘也在那处,虽年幼,但打量着有人偏爱这口,这时正要急急的寻卖家呢。

那史家的看门婆子听了不但不着急,反倒笑了说道:“二十两,够你们杨家的丫头做身衣裳么?你们杨家家大业大,就是现在败了,也有来钱的地方,何苦来求我们?我这是为了你好,才不去叫人告到姑娘面前。不然我告了去,你可不是就只没讨到钱了。我家姑娘……。”

说着,那婆子见身边站了几个满脸疑惑的姑娘,就住了口,只赶了那丫头。

这原不干何媗什么事,何媗就只一皱眉,上了马车。这时,却有几块银锭子扔在了哭喊的杨家丫头脚小。因何媗一直偷看着这事,见此,就看了过去。却见这银子原是梅语禾扔下的。

这会儿的杨家丫头哪里还有了在杨府时的傲气,捡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跪在了梅语禾脚下。

梅语禾面上仍是冷冷的,只低头说道:“且躲开一些,莫误了我上马车。”

而那杨家丫头却不避让,又哭着说道:“姑娘是个心善的,我家二姑娘已是病的不行了。求求姑娘……。”

梅语禾说道:“那与我不相干,我方才给你的银子是这些年我与杨家往来,吃的茶水,用的纸笔,折的荷花,该付的银。我不爱欠了别人,这时折了给你,你就去吧。这日富贵女儿,明日街边乞丐,我往后还不知道怎样呢。况且我与她们原就没什么交情,今日就更顾不了许多。”

而后,梅语禾就挥开了那杨府丫头,上了车去。于她身后跟着的梅书歆与梅书韵似是见惯了她这番作为,听多了她这番话,竟未有一丝讶异,只跟着梅语禾上了马车。

只陈香雪在后面听了,说了一句:“当真是个冷心人。”

说完,陈香雪本欲掏些银子给那杨家丫头,可待想到家中人的嘱托,让她远着些杨家剩下的人。陈香雪就只抿了抿嘴,一转身上了自家的马车。

何媗看着梅语禾口冷心软,就于一旁,一直看着梅家的马车走远。

待何媗回去后,胡乱的忙了两个月左右,就到了何媗的生日。何媗因去年要为何老夫人守孝,并未有机会办了笄礼。因看过史茹林的及笄之礼,何媗便想在这年十六岁生日,将这过场给走了。而何媗并不认识旁的有贤德之名的夫人,唯有许夫人还算得上一个可靠了。何媗邀了许夫人为正宾,主持其事。

许夫人因何媗许的是褚时序,且自家儿子娶的是忠义王家出的女儿,两面多少要连着亲戚。且在许平的催促下,应了这事。何媗左右衡量了一下,就仿着史茹林的做法,邀了些官家女儿过来,颇有些东施效颦的意思。

待史茹林来过,见何府冷落,不似她办的那样好。虽心中得意,待看了何媗有些懊恼表情,史茹林心中就更是得意。何媗只一脸不快的拜谢行礼,只笄礼毕,也未缓了脸色。

闹得许夫人心中有些奇怪,原只听说何媗在外面的名声,见她这日这番举动尚不奇怪。只先头与她见过几次,何媗也不是个藏不住喜乐的孩子,怎就突然这样了?

但许夫人转念一想,何媗终究没个大家长管着,许未定性。才这般一时稳重,一时藏不住性子的。而后,许夫人就只觉得当初不喜何媗入许府是对的。

同类推荐
  • 盛世谋嫁

    盛世谋嫁

    意外穿越,本是秦家家主的她被他胁迫,踏上了以他首的逃命之旅。逃命便逃命呗,就是危险了点,好在都化险为夷了。可是,这不断凑上来的人是怎么回事,还要求三陪:陪吃?她忍,反正这个世界的美食还是不错的。陪喝?她继续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陪睡?……滚蛋吧你,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北宫冽,你给我记住,迟早有一天,姐姐要你跪着唱征服!
  • 人鱼帝妃

    人鱼帝妃

    “她是我的人!”第一次见面,他对着众人如是说。浴室相对,见她愣愣的盯着自己,他邪魅一笑,“王妃对本王的身材可还满意?”她风轻云淡扔下一句:“嗯,拉到伶人馆倒是个抢手货。”原是21世纪杀手的她,穿越来到异世大陆,成了他的妃子,就要和他杠上一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谪仙王爷:王妃太任性

    谪仙王爷:王妃太任性

    腹黑王爷宠溺爱,喜欢就收藏哒!小辰辰可能要晚些出来给大家见面的哦!
  • 帝女惊华

    帝女惊华

    上百号腐男腐女技术宅都靠本公子养,本公子表示鸭梨山大终于有圣旨找上门,皇帝老爹要把本公子……本姑娘叫回去当公主有老爹当然得靠,不过皇帝老爹貌似不是那么好靠的还有那个病怏怏的皇子,怎么没事对本公主笑得那么渗人呢,本公主可不好这口好不容易看上一个男人,怎么看来看去成了只公狐狸呢,咱俩似乎是没有前途滴算了,本公子只好拾掇拾掇,打包好上百号人,换个地界儿当王爷去***************傲世公子,亦是娇俏佳人~~欢迎收藏
  • 臣皇

    臣皇

    因着小皇帝的依赖信任,大小事都只询问他的意见,贝仲嚣开始涉足朝政,暗中替皇帝剪除敌对势力及隐患,渐渐地,他独揽朝廷大权,引起贵族和重臣的愤恨不满,名义上,他是天凤皇朝的臣,实际上,他的权势大如皇,但他其实并无野心,也无意当皇,只欲回报皇帝的宠信,他一心只想辅佐皇帝长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仩流雪

    仩流雪

    徵新新皇徵司洬具有双重人格,一天之中唯有半夜子时才有片刻温柔。他两次夺去哥哥最爱的女人仩流雪,每次都是毁灭性的摧残。而他哥哥徵司华(仩流华)不忍弟弟的残暴,揭开五年前的真相,夺回皇位,兄弟二人开启了抢妻模式……
  • 荔枝遇上芒果

    荔枝遇上芒果

    荧幕上的江翰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冷酷男人,粉丝评价简直就是冰山中的王者。殊不知在她的面前,确是这样一番姿态。秦荔子:喂?江翰:不是睡了吗你。秦荔子:那我挂了。江翰:诶!开玩笑的。我明天回来。秦荔子:嗯。江翰:给你个机会,来机场接我。秦荔子:……******翰哥大型双标现场:在外没话说,在家情话多。
  • 纯阳医道

    纯阳医道

    至阳之体的宋开,为寻找《纯阳诀》后半部分功法,奉命下山,踏入都市。
  • 那年的她造就了现在的我

    那年的她造就了现在的我

    为了她!我甘愿坠落了一年,荒废了学业。回来寻找她,她不是那个原来的她了。直到我遇见了一位她!好好学习!
  • 河西旧事

    河西旧事

    本文讲述了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一个小村庄的变化,河西淘沙工人努力抚养一名弃婴的故事。
  • 诛天问道

    诛天问道

    【2017火爆新书】各位道友你们修仙是为了什么?求长生、证大道...吾道不孤!嗯,不错、好志向。天下无敌...嗯、这也不错、加油、我看好你!这位道友你呢?老者笑眯眯的看向莫小尘。我啊...我就混口饭吃...顺带找个女票,诶,老头听说你家孙女刚分手......众人一脸懵逼......哪谁,我都说了莫装逼、当心被雷劈。“噼啪”突然一道惊雷落下......厄难五力:衰、灾、劫、罚、厄。“谁装逼、我就劈谁”莫小尘悄悄撤掉手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 血红尘之赤天绝

    血红尘之赤天绝

    九重天中赤血渡劫成为上神,却开始了一段我追我跑的人生之旅。“玄夜,你是我的人,休想跑。”
  •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类型、特征和方式;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国学”一说,兴起于20世纪初,而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出现过“寻根”热潮,90年代“国学”再次掀起热潮遂至今。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促使着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源头,“国学热”现象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正是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重新定位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