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0300000027

第27章 纠结成团(8)

曾国藩集团总的来看是一个整体,细而察之则又分为几个派系,其中包括统兵将领与幕僚、属吏等。大致说来有曾、胡、左、李、江五个系统,兹分别叙述如下。

曾国藩系统人数最多,地位较高,尤其幕僚人员,为他人所望尘莫及。就最初而言,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都曾是他的部属和幕僚,江忠源也不过门生之类,谁都没有同他并肩而立的资格。有人对《湘军志》中列有《曾军篇》、《曾军后篇》的章目表示反感,亦并非毫无道理。只是出于种种原因,造成他们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之自立门户,相对独立,从中分离出一个个新的派系。所以,这里讲的曾国藩系统,主要指分派后的情形。不过,由于他们关系过于密切,成员又间有流动或一仆二主之事,故区分不当之处亦在所难免。

曾国藩系统的带兵将领主要有塔齐布、罗泽南、杨载福、彭玉麟、鲍超、曾国荃、张运兰及其部属将领。其中,罗泽南、杨载福自咸丰五年去了湖北,一直由湖北供饷,鲍超咸丰十年由胡系调归曾系,张运兰初由湖南巡抚调派、一直由湖南供饷,其余塔、彭、荃则与他人了无瓜葛。塔齐布虽出身上三旗,由火器营三等侍卫改绿营即用都司,但升迁并不太快。其后两年之内,由候补游击、署抚标营中军参将超擢湖南提督,则主要出于曾国藩的识拔举荐,故对之感恩图报。即在曾国藩以前礼部侍郎带兵复受降级处分之后,身为一品大员的塔齐布,仍自甘部属之列,直至咸丰五年七月病死于九江城外,一直忠贞不二。曾国藩初练湘军,备受湖南地方官排挤,后借塔齐布之力,始立稳脚跟,故对塔齐布既欣赏又感激。同治八年回到京师,他还曾专门拜访塔齐布的老母。其部下主要有周凤山、普承尧、朱洪章等。朱洪章初为黔勇,随胡林翼至湖北,后改隶塔齐布,塔齐布死后复于咸丰六年改隶曾国荃。初为营官,后渐升至分统。咸丰十一年攻陷安庆后,曾按照曾国荃的命令,屠戮陆续投降的太平军战士万余人。同治三年六月湘军攻陷天京时曾充任头队,所部伤亡惨重,不久遣散。官至永州镇总兵,著有《从戎纪略》记其一生经历。普承尧武进士出身,原为营弁,应募为宝勇,咸丰二年调赴长沙,咸丰三年归隶塔齐布,咸丰五年拨隶罗泽南,随同赴援湖北。咸丰六年又随曾国华回援江西,积功迁九江镇总兵。咸丰十年末因战败革职,后为曾国藩护理安庆粮台。同治二年复出,统临淮军攻打怀远。周凤山营弁出身,在湘军中资格甚老,大约咸丰四年曾国藩整军再出时隶于塔齐布。咸丰五年塔齐布病死,周凤山接统其军。罗泽南走后,周凤山部就成为,曾国藩在江西赖以立足的主要军事支柱。不料,周凤山纪律严明,军容整齐,就是胆子太小,骤临大敌则往往慌乱。咸丰六年二月驻防江西樟树镇,被石达开踏破营盘,全军奔溃,周凤山亦离曾而去。曾国藩在江西陷于困境,与周凤山的无能和樟树镇之败有很大关系。此后,周凤山又屡出带兵,一再败溃,最后不知所终。塔齐布虽为湘军第一悍将,为曾国藩屡立大功,但毕竟是一介武夫。其作战不习兵法,亦不善识拨与培养将才,故身后无大将,死后少声息,同罗泽南恰成对照。

罗泽南生于嘉庆十二年,较曾、胡年长四五岁。咸丰四年曾国藩东征之始,亦因年龄关系留防湘南,未随军出征。迨整军再出,曾国藩以王錱故违将令,将其留于湖南,改调罗泽南率军随行。咸丰五年八月罗泽南以江西无所作为,执意赴援湖北,并要求增拨一营以厚其兵力。曾国藩一一允准,使其部由七营三千五百人增至十营五千人。曾国藩此举虽着眼大局,但亦出于无奈。因罗泽南自恃资深年长,复有乡望,看准之事要行便行,无人可以阻止。其时,塔齐布刚刚去世,曾国藩正倚罗为干城,急于攻破湖口一关,对罗的弃己他去不能不心存哀怨。后来他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咸丰五年余率水陆驻扎南康,志在攻破湖口一关。五、六两年竟不能破,七年丁忧回籍,寸心以此为大憾事。罗罗山于五年八月至南康、湖口一看,知其不足以图功,决然舍我而去,另剿湖北。其时,有识者皆佩服罗山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余虽私怨罗山之弃余而他往,而亦未尝不服其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也。”(《曾文正公家书》,同治元年十月十三日。)罗泽南大概也自觉愧对曾国藩,特别当曾国藩身孤势危之时。咸丰五年十月石达开率大军由鄂入赣,十一月攻克瑞州、临江两府,曾国藩“奏请罗泽南带兵回剿”,清廷不许,谕称“俟武汉克复酌量催调”(《曾文正公奏稿》,第7卷,第21页。)。咸丰六年二月太平军踏破湘军樟树镇大营,周凤山全军奔溃,曾国藩再次奏调罗泽南带兵回赣。清廷不置可否,将其奏折批转湖北,令胡林翼酌定(《曾国藩全集》,第2册,第641页。)。胡奏以江西未能按时向罗军供饷为辞,约期十日攻克武汉,“如旬日无成”,则“先以数千赴援”。清廷认为“所筹甚是”,但又称回赣援军“仍由罗泽南等统带前往,方能得力”(《胡文忠公遗集》,第7卷,第8、19页。)。曾国藩见武汉得手前终难调回罗泽南一军,只得致函胡林翼、罗泽南,“谓东南大局当力争上游,亟望武汉速克水陆东下,不欲其奔驰于崇、通之郊以援瑞、临也。”(《曾国藩年谱》,第76页。咸丰六年三月。)然清廷却逼得很紧,屡下诏“诘责不即克复湖北省城状”(《清朝野史大观》,第7卷,第156页。),使之进退两难,倍感压力。《胡林翼年谱》称:“罗公念曾公艰危,义与同生死。终虑公(指胡林翼)南岸兵单,若果撤围,前功顿弃,日夜忧愤,督战益急。连月大小数十战,每战官军辄肉薄城下,伤亡枕籍。”(《湘军人物年谱》(一),第241页。)罗泽南临终之际亦引此为憾事:“武汉未克,江西复危,不能两顾。死何足惜?事未了耳!”(《湘军人物年谱》(一),第36页。)他不顾兵家大忌,急切强攻坚城,最后竟重伤死于武昌城下,大概与此有很大关系。罗泽南部下弟子众多,其著名者有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杨昌浚、刘典等人,湘军骨干多为罗王旧部。王錱为老湘营统领,肇左湘军之基,杨昌浚、蒋益澧、刘典亦皆属左湘军,李续宾、李续宜、唐训方属胡湘军,此处略而不述。惟李续宜死后,所部之萧庆衍、毛有铭两军大约在同治元年改隶曾国藩,在曾国荃的指挥下,参加围攻天京之役。同治三年夏攻陷天京后,被曾国藩首批裁撤遣散。

杨载福出身营弁,彭玉麟出身诸生,皆咸丰三年应募入湘军,初为陆军隶于曾国葆营,后改水师充营官。长沙整军后,水师再无外省营官,统由彭、杨统带。故湘军水师将领,皆他二人的旧部,非隶于杨,即属于彭。咸丰四年十二月水师炮船困于鄱阳湖内,长龙、快蟹亦大部被毁,只好撤回湖北金口休整,从此分为外江、内湖两支。咸丰五年七月原内湖水师统领萧捷三中炮死,曾国藩急调彭玉麟接统内湖水师。当时正在湖南衡阳探亲的彭玉麟,闻命而起,“易衣为贾客”穿过太平军占领的广大地区,“草履徒步七百余里达南康”(《中兴将帅别传》,第87页。),受到曾国藩的赞赏。咸丰七年曾国藩在籍守制,奏章所称尤感愧对的两名部将,就是李元度和彭玉麟。这年九月内湖水师冲出鄱阳湖,与外江水师会合,从此取消内湖外江之名目,但水师仍由彭、杨分统。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彭部由曾国藩供饷,杨部由湖北供饷,统归曾国藩指挥。同治元年七月杨载福奉旨改名杨岳斌,同治三年四月离水改陆,督办赣南军务,五月迁陕甘总督,水师统由彭玉麟节制。从此水师归于一尊,彭玉麟成为唯一的权威。杨载福易地非其所宜,成为曾国藩密保人才的一大教训。而彭玉麟颇有自知之明,坚决不肯舍水改陆,为此一再辞官。咸丰十一年授安徽巡抚、同治元年授兵部右侍郎、同治四年命署漕运总督,皆辞不就,但坚持每年巡阅长江一次。光绪九年正月授兵部尚书,又辞,清廷不允。谕旨称,若再辞职,即以轻视朝廷论罪。彭玉麟不再辞职,也不赴任,仅每年巡阅长江一次,奉旨允准。光绪十四年六月病免,巡阅长江如故。彭玉麟淡于名利,“素志雅不欲入官场”,是湘军中少有的清廉将领。其一再辞官的另一原因,就是对清朝官场的腐败深恶痛绝,而又感无能为力。相传授皖抚之初,“偶至安庆,命府县限三日内,将闾巷伪示剔除净尽。届期,首府据知县之禀上谒销差。彭公驰马通衢,视之果无伪示,及入穷街避巷,则见伪示张贴者如故,且多悖逆之辞。彭公大怒,知其犹是官场敷衍旧习,召首府擢发骂之,复奋拳殴之。”(《庸庵笔记》,第2卷,第19页。)真可谓嫉恶如仇。彭玉麟巡阅长江时,遇有商民控告水师弁兵之案,总要认真查办。相传有一水师军官,因妻子拒绝为他引入家中的妓女敬酒而杀之,引起公愤。彭玉麟查明事实,将其立予正法,得到社会的好评,民间致有“彭青天”之誉。然曾国藩认为,彭玉麟德长于才,为人“光明伟俊,而本事不及杨厚庵。”(《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五月十八日。)

由于湘军水师改为清王朝的长江水师,骨干分子基本保留下来,故在该集团主要成员中,水师将领所占比例较陆师为大。他们主要是黄翼升、李成谋、李朝斌、王明山、任星元、彭楚汉及王吉、邬桂芳、胡俊友、喻俊明、丁洒滨、孙昌凯、刘国斌、郭明鳌、成发翔等。黄翼升、李成谋曾先后任长江水师提督,李朝斌曾任江南提督,任星元官至广东水路提督,王明山、彭楚汉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其余王吉以下亦保至提镇大员,且多数得总兵实缺。

鲍超原为营兵,咸丰三年离伍赴长沙,谋生不就,川资将尽,欲自杀以终。为黄翼升所救,应募加入湘军,初为陆师,后改水师,隶杨载福营。咸丰六年经胡林翼识拔,改陆师,募霆字六营约三千六百人(霆营每营六百人,营制有别于他营。)。咸丰十年改隶曾国藩,渐有悍勇之名,所部亦增募愈众,其中不少属太平军降卒。迨同治五年北上剿捻时,所部马、步各营已近二万人,成为当时湘军人数最多的一支。霆营纪律之坏为湘军之最,其行军作战之悍勇,亦非他营可比。据曾国藩称,闻命即行,一路爬山涉水,日夜兼程,按时抵达目的地并可立即投入战斗者,湘军各部中唯霆营可以做到。但它只听命于鲍超一人,此外无人可以约束。同治四年曾因鲍超回籍探亲而相继在湖北金口和福建上杭索饷哗变,同治七年鲍超离营后又一再哗闹。曾国藩只得忍痛割爱,将其全部遣散。鲍超贪财嗜利,积蓄甚厚,甚至连部下的截旷银,也要追回收归己用。据说,杨载福免职回籍后财用每每拮据,常去奉节向鲍超讨取。鲍超感念旧情,辄能满其所求。鲍超官至浙江提督,其部下将领宋国永、娄云庆、谭胜达、唐仁廉亦皆至实缺提、镇。娄云庆官至湖南提督,唐仁廉官至广东陆路提督,宋国永官至云南鹤丽镇总兵,谭胜达官至直隶正定镇总兵。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第三个弟弟,本应排在第四位,而在大排行中却成了老九。曾国藩初创湘军时,他未曾出而带兵。咸丰六年曾国藩坐困江西,曾氏兄弟纷纷出援,曾国华赴鄂搬兵,曾国荃则募勇三千,随刚任吉安知府的黄冕前往江西。因该军以收复吉安为目标,故曾国荃所部称吉字营。初依老将周凤山,及周风山军败溃后,黄冕即将全军数千人委曾国荃一人统带。咸丰八年曾国荃攻陷吉安后,即投奔曾国藩,从此成为其嫡系部队。数年间接连攻陷景德镇、安庆、天京等名城重镇,所部兵勇也由六七千人扩充至三万五千人,加上萧庆衍、毛有铭、韦俊等部,使曾国荃统辖的总兵力达五万人,成为湘军中人数最多的一支。曾国藩规定,各军增募新勇,必须事先经他批准,否则粮台拒绝供饷。而曾国荃仰仗胞兄之势,每每擅自增募,粮台碍于曾国藩的情面,也往往破例照准,供饷不误。所以,吉字营虽军史较短,战功不著,主帅又无勇悍之名,但其发展速度却非他军可比。不料,祸福变幻,得报太促,一夜之间,这历克名城的最大功臣,竟成为清廷心目中的最大隐患。曾国藩迫于无奈,只得首先向它开刀,将其大部裁撤,主帅曾国荃亦开缺回籍养病,从此之后,再没有吉字营的名号。迨其同治五年授任鄂抚,募勇再出,所统新湘军则不堪一击,不到一年即相继败溃,曾国荃只得再次辞职回籍,从此不再带兵。事实证明,曾国荃确实不是能征贯战之将,昔日之功多借他人之力。曾国藩说他侥天之幸,贪天之功,看来并不过分。

曾国荃的部下将领主要有曾国葆、萧孚泗、李臣典、彭椿年、朱洪章、刘连捷、彭毓桔、郭松林等。曾国葆是曾国藩的第四个弟弟,也是最小的弟弟,小排行第五,称季弟或满弟。咸丰三年他继曾国藩之后,第一个出而带勇,后因作战不力,在咸丰四年长沙整军时开差回籍。咸丰九年改名曾贞干,投奔湖北巡抚胡林翼麾下,募勇千人同驻英山,咸丰十年改隶曾国荃。曾先后参与围攻安庆、天京之役,同治元年病死于天京城外的军营内。萧孚泗位至福建陆路提督,又因俘获李秀成而封赏男爵。但为人贪卑,名声太坏,攻陷天京后即被迫辞职回籍,所部裁撤。李臣典官至归德镇总兵,复因开挖地道成功得一等子爵,旋因贪淫无度受病死,所部遣散,连授爵的荣耀也未能领受。彭椿年先为曾国藩的幕僚,后转至曾国荃名下,充任幕僚和分统。刘连捷原为刘腾鸿族人和所部营官,刘腾鸿死后转隶曾国荃,从陷吉安、安庆、天京等城,获布政使记名。曾国藩大裁吉字营时,所部三千人保留下来,移防舒城、桐城,复追杀霆营叛卒和太平军至广东。战事结束回籍养病。光绪六年经山西巡抚曾国荃奏请,再出为其练兵。中法战争期间,曾国荃督两江,刘连捷奉命统万人驻江阴,光绪十三年病死军中。朱南桂亦为吉字营分统,裁军时所部得以保留,移驻皖南,大约在同治四年裁撤。彭毓桔本是曾国藩的表弟,咸丰九年入吉字营,大约同治二年左右充任分统。同治三年攻陷天京,得布政使记名。同治五年随鄂抚曾国荃再出,充分统,独领一军剿捻,同治六年二月在湖北薪水战死,所部溃败。郭松林初为湘军,隶曾国荃部。同治元年随李鸿章赴上海,积功授福山镇总兵,同治三年七月迁福建陆路提督。同治五年三月随鄂抚曾国荃复出,带勇剿捻,十二月在湖北臼口大败被俘,所部溃散,后被降于捻军的一旧日部卒救出,回籍养伤。同治六年李鸿章接统剿捻各军,郭松林伤愈复出,奉命统万人作战。同治八年调湖北提督,同治十一年忧免。

同类推荐
  • 挽擎天

    挽擎天

    21世纪大学生穿越到了一片战火纷飞的神州大地,开启一场异世之旅,儿女情长,恩怨情仇以及铁马金戈……
  • 历史无限循环系统

    历史无限循环系统

    我是李子夜,本是一个废材女婿,老婆要绿我,奸夫又害我。可我居然意外得到了一个历史无限循环系统,从此穿越到了明朝末年,成为宿主齐含,靠着系统混大明,此后在历史长河当中,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美好生活······
  • 三国之无上君王

    三国之无上君王

    千年王朝,万年传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老的王朝早已没落,从远古而来的号角声再次吹奏,古老的遗址重现世间。天地轮盘再次转动。群雄逐鹿的时代再次来临,谁又能成为高祖刘邦创下王朝,谁又会被迫成为项羽那般未路之人?雄居江东的孙权?乱世之枭雄的曹操?汉室后代的刘备?历史的洪流之中,一只蝴蝶翩翩的改变所有的一切,身怀凌云壮志的穿越者,神秘莫测的系统又会露出怎样的风波?四方诸侯成王败寇,就在此刻,请允许我缓缓道来。
  • 谁谱圆圆曲

    谁谱圆圆曲

    讲述吴三桂与陈圆圆俩人一生传奇不凡的经历,并展现明末波澜壮阔的世纪变局。
  • 重生回明记

    重生回明记

    特种兵高建一次意外穿越附体了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名小兵,就此默默无闻?不,金陵岂是池中物,乾坤万里任纵横!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高建的时代![说明一下,此为架空历史,切勿对号入座】
热门推荐
  • 穿越火线之枪神龙飞

    穿越火线之枪神龙飞

    M4A1是穿越火线中平凡的一把枪,但是龙飞的出现让一把平凡的枪变得不平凡!
  • 神创之巅

    神创之巅

    三判废命,凌飞的命运彻底被改变。在这个世界,要么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要能改变别人的命运,否则就会被命运遗弃。废命又如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热血争霸,且看废命的逆袭之路。】
  • 腹黑王爷的毒医丑妃

    腹黑王爷的毒医丑妃

    黑暗世界的妖娆毒医悲催穿越,成了离王府里的丫鬟,而且还是一个勾引王爷未遂即将被推出去砍头的丑丫鬟,好不容易死里逃生,顺便抱上了王爷的大腿,哪知道却招来无数的情敌,不发威真当她是小白兔了?毒医出手,一手毒药,一把匕首,想生不如死还是开肠破肚?
  • 豪门危情:总裁你夫人又跑了

    豪门危情:总裁你夫人又跑了

    她酒醉“误入”他的房间,却被他视做仇人派来的奸细,被他玩够后被像垃圾一样的扔出酒店。当她再与他相遇时,他用极尽的温柔再一次俘获她的心,谁知这场华丽的追求与极尽的温柔,只是他的一个阴谋。他阴谋得逞,她又被无情抛弃。她不再沉醉,远走国外。她离开后,他心痛悔恨,疯狂的满世界的寻找她的身影。几年之后,两人终于重逢,温柔的恳求:“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她无情拒绝。他看到她的儿子和他儿时一模一样!他决定死缠烂打,再不松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破天穹

    玄破天穹

    危机生死的阴谋~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造就了龙煌天成就巅峰的奠基。为成就巅峰而活,但更重要的是“情”!活着,并不是必须要成就巅峰,但成就巅峰确实每个生物的渴望。这里,龙煌天演绎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精彩,成就巅峰的传奇!
  • 不与灾厄结怨

    不与灾厄结怨

    深度妹控历险记,讲述主角卢万斯从一个偏激无知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成熟的大魔法师的历程。
  • 穷水恶谈

    穷水恶谈

    穷山恶水,来自遥远的将来,还是早已尘封的过往,真假自辨。
  • 我在洪荒做大王

    我在洪荒做大王

    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后一名修仙者,云飞羽本想复兴修仙大道,谁知道天不遂人愿,在渡劫的时候被PM2.5给呛死了。就在他的灵魂准备接受这个悲催的命运准备投胎的时候,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让他重生到了洪荒世界。“天降大王,跪拜!”云飞羽一脸懵逼的状态成为了大王,本以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左拥右抱的堕落人生开始了,大长老哭诉道:“大王,西方蛮子攻过来了,求大王救命!”二长老哭着喊着:“大王,东方夷族出了个天照大神,说要抢我们的地盘。”……九长老鼻青脸肿的滚进帐篷:“大王,巨人族说我们偷了他们的菜,要我们人族做奴隶?”……云飞羽目瞪口呆,我只想修修仙,为何你们不肯放过我?为了自己堕落人生能够平安展开,他准备从头开始,梳理自己的人生。打扰我堕落者,呸,打扰我修仙者,死!
  • 冰冷王子遇到爱

    冰冷王子遇到爱

    夏依诺,一个普通的女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误惹了贵族学校的校草——他。他们结下了仇。后来,会发生怎么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以武霸道

    以武霸道

    一个曾经的天才,现在的废材,可他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坚定的追求巅峰的心。一个神秘的石珠,寄居于他脑海之中,它有着改造武技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两者结合,会造就怎样的传奇?在这个以武为尊的大陆上,道、理,那都是强者才可以讲的,且看陈峰以武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