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0300000050

第50章 坐断东南(7)

在三江地区,对两江总督及苏、皖、赣抚的职位,双方之间亦有过程度不同的争夺。江、浙两省是清王朝的富庶之区和主要财源,非亲信大臣不肯倚任。咸丰十年清廷将两江总督一席授予曾国藩,亦属出于无奈,不过欲借湘军之力将太平天国革命镇压下去。故一旦目的达到,便开始打曾国藩的主意,不仅剪其羽翼,还要赶其出巢,一有机会就想将此要要之缺另委他人。同治四年曾国藩率军北上剿捻,江督一职由苏抚李鸿章署理,清政府即欲乘机将李鸿章调开,令其带兵赴豫西剿捻,而以漕运总督吴棠调署两江总督。其所遗江苏巡抚与漕运总督两缺,则分别由丁日昌、李宗羲署理,并令曾国藩同李鸿章、吴棠加紧函商,迅速复奏。表面看来,不过是一场官缺交易,实则清政府另有一番深意。在清王朝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吴棠曾长期驻扎安徽中部,因无漕可运而无所事事,虽拥有一支武装,但无功劳可言。其与曾国藩集团的关系,亦处之平淡,既无冲突也说不上亲密。据传,吴棠曾因一偶然机会,有恩于那拉氏。其时,那拉氏之父惠征死于安徽道任所,一路乘船北归,情景相当凄惨。吴棠怜其孤寡,多有帮助。那拉氏政变当权后,对之感恩图报,授以高官,引为心腹。此时则更进一步派上用场,既可厚报旧恩,又可借以夺回这一财富之区。然对曾国藩集团来说,则无异于釜底抽薪。因两江一失,饷源立断,湘淮两军转成客军虚悬之局,必然受制于人,昔日坐困江西的历史又会重演。曾国藩接到此旨,一眼就看透了清政府的用心,只是关系重大,不能不谨慎对待。他在家书中说:“顷奉寄谕,欲以李少荃视师河、洛,而吴仲仙署理两江,垂询当否,复奏颇难措辞。李不在两江,则余之饷无着也。”(《曾文正公家书》,同治四年九月十六日。)这就是说,他虽心里反对此举,面上却不能明说,只能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把它搪塞过去。所以,曾国藩在复奏中根本不提两江总督与吴棠如何,而专在李鸿章等人身上做文章,不仅以无兵无饷为由,对李鸿章出征的必要性提出重重疑难,还从用人经验的角度断然否定了丁日昌与李宗羲的任职资格。其理由有二:一是资历太浅,提拔太快;二是易遭弹劾,殃及荐主。因当时上海涉外事件较多,故曾国藩特以难当外交重任立言。奏折称,“谕旨饬李鸿章视师河洛,该处现无可剿之贼,淮勇亦别无可调之师。”至“谕旨垂询以李宗羲暂署漕运总督、丁日昌署理江苏巡抚”一事,似亦不妥。“李宗羲由安徽知府,甫于去年保奏以道员留江补用,本年奏署运司,叠擢安徽臬司、江宁藩司。一岁三迁已为非常之遭际”,况“该员廉正有余,才略稍短,权领封圻未免嫌其太骤。丁日昌以江西知县因案革职,三年之内开复原官荐保府、道,擢任两淮运司,虽称熟悉夷务,而资格太浅,物望未孚。洋人变诈多端,非勋名素著之大臣,不足以戢其诡谋而慑其骄气。”而最后的结论是,“该员实难胜此重任。”又说:“数年以来,皇上求才若渴,于疆臣保荐人员,往往破格超迁。外间因其不次之擢,疑为非常之才,责备之下加以吹求。于是,台谏弹劾生风,并归咎于原保之员。若使保升者循资渐进,少为回翔,多经磨炼,则该员不至见妒于同僚,而言路亦不至仇视疆吏,实于中外和衷之道大有裨益。”至于自己未能遵旨会商的理由,曾国藩则称:“历观前史明训,军事之进退缓急、战守屯驻统帅主之,朝廷之上不宜遥制;庙堂之黜陟将帅、赏罚百僚,天子与左右大臣主之,阃外之臣不宜干预。朝廷而遥制兵事其患犹浅,阃外而干预内政其害实深,从古统兵重臣遥执国命,未有能善其终者。”“今以要缺督抚令臣等往返函商,如臣愚见,密保尚且不敢,会商更觉非宜。因不俟李鸿章、吴棠商定,直抒管见,未审有当于万一否。”曾国藩此奏可谓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既然李鸿章不应调赴豫西,李宗羲、丁日昌不应骤迁督抚,吴棠也就无法署理两江总督了。此事若与吴棠会商曾国藩必陷尴尬境地。大概清政府有意利用这一情势,诱使曾国藩在客气、迁就中就其范围。哪知曾国藩竟对吴棠不予理睬,且理由讲得冠冕堂皇:“宜防外重内轻之渐,兼杜植私树党之端。”(《曾文正公奏稿》,第23卷,第17—18页。)这样,清政府无话可说,只得另寻机会。

同治七年六月西捻军失败,中原战事基本结束,清政府遂再谋夺回两江之策。事隔不足一月,清政府即下令将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其遗缺由升任不久的闽浙总督马新贻调补。马新贻与李鸿章、郭嵩焘等人是同年,同治元年曾奉旨暂统临淮军,既无出色才能也无著名战功。若与一般清朝官员相比,也许还算能干人才,倘与湘淮人物相比,则尚在三等之外,根本就没有资格与能力顶替曾国藩。他的较快提升,可能主要是清政府的平衡政策所致,因湘淮人物身任要职者太多,须有支流旁系参杂其中。如今又将两江总督的重任放在他的肩上,这就不能不引起世人的惊疑。故在其任满二年即遭刺杀后,世间流言四起,几乎众口一词,多认为罪有应得,甚有“编造戏文讥讽马帅者”(《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同治十年三月初五日。)。从此,两江总督成为曾国藩集团的专席,清政府再也无力夺回了。

如果说两江总督的权位略有争夺的话,而巡抚的情况则更为曲折。一般而言,江苏的情况还算稳定。自同治元年李鸿章接替薛焕以来,江苏巡抚的人选虽屡有更替,但十余年间大致未出湘淮集团及其盟友的范围。江西的情况亦与之相似。虽然咸丰五、六、七年曾国藩一再劾罢江西巡抚,却不能以统兵将帅兼任封圻,致客军虚悬,受制于人。但自咸丰八年再出,赣抚耆龄“严事国藩”(《湘军志》,合刊本,第51页。),毓科亦与之密切配合,以江西之所出供湘军粮饷,曾国藩集团实际上已控制了江西的大权。迨及咸丰十一年沈葆桢补授江西巡抚以后,十几年间更无外人插足之地,后继数任皆湘淮将领。然转观安徽则情形显然不同,真可谓一波三折、错综复杂,前面所说的曲折云云,亦主要指该省而言。虽早在咸丰三年江忠源即补授安徽巡抚,为曾国藩集团谋得第一个省级地方政权,曾国藩为之大受鼓舞,致有练兵万人概交岷樵之说。然时隔三月战死庐州,倏如昙花一现。而此后六七年间,则皖抚人选迄与曾国藩集团无缘。咸丰十年曾国藩带兵进入皖南,占有安徽的一席之地,但在该省所能掌握的权力,大约只有定分之一。因当时安徽巡抚驻皖北,漕运总督驻皖中,一时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惟自咸丰十一年初曾国藩劾罢皖抚翁同书后,虽然清政府先后任命的安徽巡抚李续宜、彭玉麟始终没有赴任,但皖抚的实权却一时落入曾国藩集团手中。同治元年李续宜丁忧回籍,安徽巡抚一职暂由唐训方署理,同治二年四月实授。然在此期间,由于僧格林沁的插手,安徽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咸丰十年十一月僧格林沁奉命赴山东剿捻,次年又奉命督办山东、河南军务。这年春天胜保也奉命赴直隶、山东剿捻。这两股势力皆及于皖北,遂与湘军及曾国藩代管的李昭寿部屡次发生磨擦。僧格林沁是满蒙贵族的典型人物,虚妄自大,不悉时势,对湘淮勇营与曾国藩集团的新贵,极为仇视和藐视,攻击排斥不遗余力。他曾公开扬言,湘军最不能战,若论战斗力,皖军第一,豫军次之,湘军最差。而胜保更是狂妄无能之辈,但于排斥湘军却与僧格林沁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二人联手,不断制造磨擦。他先是奏劾曾国藩等人的好友袁甲三,随后又排斥李续宜。曾国藩在给李续宜的信中称,“渠参劾袁帅,中伤甚深”,复“以遗大投艰自处,而以畏难取巧处君,已露排挤之意。其实不过挟苗以自重,谓他人皆不敢触手耳。”(《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第121—122页。)胜保调赴陕西后,僧格林沁仍借苗沛霖排斥湘军,明谓“驭苗之道宜赦其罪而资其力”,而骨子里却是“亲苗党而疏楚师”(《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第128页。)。于是,在他的暗中怂恿和煽动下,苗练不断向湘军挑衅,屡有湘勇被杀之事。曾国藩迫于无奈,只好将蒋凝学、毛有铭、萧庆衍三军陆续调离皖北,以避苗练,而实际上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同僧格林沁发生冲突。及至苗沛霖公开叛乱,清政府下令讨苗之后,僧格林沁又唆使富明阿以调度乖方劾罢唐训方。不仅逃避自己的养痈遗患之咎,将责任推给别人,还从曾国藩集团手中夺去安徽一省的大权。曾国藩对此极为不平。他在家书中说:“义渠交部议处,竟以皖藩降补,继芳之力甚大,而亦未甚公允。”(《曾文正公家书),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继芳之说出于何典尚不得知,但据曾国藩三封家书的内容,毫无疑问是指僧格林沁(《曾文正公家书》,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十二月除日巳刻、同治三年正月初四日。)。唐训方降职后,安徽巡抚一职由乔松军补授,乔松年调赴陕西后由英翰接任,英翰位迁两广总督则由裕录接任。曾国藩等人大概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作为湘军决战决胜之地和淮军故乡的安徽,其巡抚一职竟有二十多年间与他们无缘。为什么竟会出现此等怪事呢?皆因苗沛霖和李昭寿的问题解决之后,安徽再没有什么大麻烦,清政府也就无须依赖湘淮军了。正如王闿运说的那样,“淮甸无事,无所用湘军矣。”(《湘军志》,合刊本,第108页。)

浙江、福建的情况也同三江地区有某些相似。浙江巡抚王有龄原来只是个库大使,全靠何桂清大力提携,方得升居高位。据说,何桂清之父,是王有龄祖父的家奴,其任浙江巡抚期间,为报旧恩而力荐王有龄。加以王有龄颇善敛财,而战争期间军饷供应又是头等大事,故得频频升迁,遂至巡抚之位。然亦终因不懂军事,又不肯向曾国藩集团输财纳贡,遂成为他们观望政策的牺牲品。王有龄死后,左宗棠顺利地登上浙江巡抚的宝座。同治二年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之后,浙抚一职由曾国荃补授,因其不能赴任,暂由左宗棠兼署。同治三年曾国荃被迫辞职,转由马新贻接任,直到同治六年晋升闽浙总督。从此之后,继任此职者即为李瀚章、杨昌浚,十数年间再无外人插足。即使光绪三年杨昌浚因杨乃武案革职,浙抚大权也未落到圈子之外,继任者梅启照原本是曾国藩的幕僚。但福建的情况与此有很大不同。其闽浙总督一职,自咸丰四年至光绪二年的二十三年间,除左宗棠任职不足四年外,其余人选前后达八人之多,皆与曾国藩集团无干。而福建巡抚一职,则自咸丰四年至同治八年的十六年间,除罗遵殿任职不足半年外,曾国藩集团中无一人担任过是职。惟自同治九年以来,何璟、王凯泰、丁日昌长期占据此席,与战争时期恰成鲜明对照。

两广的情况与福建有些类似。咸丰十年刘长佑出任广西巡抚,同治元年升任两广总督,旋改直隶总督。自此失去桂抚一席,直到同治十年方有革职起用人员刘长佑、严树森连任该职。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同治二年,曾国藩的好友晏端书、黄赞汤分别出任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为他抽取粤厘筹饷,同治二年又以毛鸿宾、郭嵩焘取代晏、黄二人,以保障军饷的供应。但自湘军攻占天京后,清政府即开始更换广东的督抚人选。同治四年春两广总督毛鸿宾降调,以满人瑞麟接任其职,终同治一朝,曾国藩集团与该缺无缘。惟自光绪元年起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六年间又成为湘淮人物的天下,从无外人插足。而广东巡抚的人选情况似乎又降一等。同治五年郭嵩焘降调,由湘将蒋益澧接替,次年蒋又降调,复由闽抚李福泰调补。从此之后直到光绪八年,十五年间再无一名湘淮人物担任是职。

由于直隶地处畿辅,故清政府对直隶总督的人选甚为看重,其地位仅次于两江总督。同治元年底刘长佑由两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次年春抵任,奉旨镇压直鲁一带盐枭与饥民起事。同治六年冬清政府无端将刘长佑革职,以官文代之。同治七年为收回江督一席,复将曾国藩调督直隶,同治九年又因办理津案不善将曾国藩赶回江南,以李鸿章接任是职。从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几乎成为他们的专席。

由于种种原因,曾国藩集团在云贵地区掌管督抚之权较晚,直到同治七年方有刘岳昭晋升云贵总督,随后又由刘长佑接任是职,直到光绪九年病免。然云、贵两省的巡抚之任,则很少与他们有缘。虽然湘军曾长期在这里作战,但统兵将领位不过藩臬,自咸丰四年至同治十年,近二十年间仅刘岳昭一人担任过云南巡抚,时间不及三年。至于田兴恕、江忠义署理贵州巡抚,则时间更短。

因战事晚于东南,西北地区的情况与云贵有些相似。由于回民起义军日趋活跃,钦差大臣多隆阿死于周至,清政府遂于向治三年夏调杨载福任陕甘总督。同治五年又以杨载福作战不力,改调左宗棠移督陕甘。从此之后二十年间,陕甘总督一职亦成为湘军人物的专席。其时,甘肃、宁夏尚未建省,新疆自建省以来直到光绪末年,巡抚一职几乎全由湘淮人物担任。至于陕西巡抚,则由湘淮人物与其他人员间相任职。

综上所述可知,曾国藩集团可以牢固控制的主要是三江、两湖及浙江等省,其他省份则此长彼消、时进时退,大致与清政府平分秋色。

同类推荐
  • 长淮望断琉璃梦

    长淮望断琉璃梦

    血肉筑城万箭穿,盔甲染血映月光。远方胡笳催断肠,狼嚎骤起震边关。狼烟千里乱葬岗,乱世孤魂无人访,无言苍天笔墨寒,笔刀春秋以血偿。
  • 了却君王天下事:张居正

    了却君王天下事:张居正

    他是明朝第一大臣,是天地立命政治家,独揽大权内阁首辅,开天辟地的改革家,还是一个天生异才,是一个临终仍使朝廷风起云涌的老人,他叫张居正。
  • 大宋白马战神

    大宋白马战神

    【严格来讲,这是一本历史类奇幻故事,以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历史为主线,但叙述视野不只局限于大宋。有着一些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东西,阅读方式请参考《加勒比海盗》、《印第安纳琼斯》等。白马等级:舢板;小艇(下潜);小舟;船(最大郑和级,5000料,约2500吨);舰(5000吨级)、母舰:飞翔的白马号(终极形态,一根根滚烫乌兹钢枪管戳出船舷,伸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一杯茶,一颗安静的心,以及水平线以上的智商。故事这就开始。】
  • 替汉

    替汉

    建安五年,汉帝国东南的江东之地上正发生着一场巨变—江东小霸王孙策正躺在榻上奄奄一息,江东众臣六神无主,各怀心思。承继江东基业的会是谁?如果继承江东的不是那孙权,而是孙策三弟孙翊,那么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读者群号:1136031735有兴趣的可以加。
  • 主宰帝国

    主宰帝国

    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ku)尧舜,夏禹商汤姬周嬴秦,四皇五帝始,历史朝着史书的记载一步步进行着,初有文景之治,中有武宣盛世,后有光武逆转乾坤,大汉帝国雄图霸业,四海皆平,诸侯臣服,但你可知一代帝国一代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让我来告诉你吧,只要朕一天在位,你永远是朕的太子......
热门推荐
  • 皇妃驾到皇上请接驾

    皇妃驾到皇上请接驾

    不好意思,请各位见谅,我这本书是从第九章开始的,第一章到第八章,请看《我的皇妃,同我续缘》这本书。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少女,更是黑道中冷酷无情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为龙腾国宁大将军的女儿,他上有爹娘宠,下有兄弟疼,学艺归来,一道圣旨,入宫为妃……
  • 超神自定义卡牌

    超神自定义卡牌

    穿越到一个玄不改非、氪不改命的卡牌大陆里,楚云却拥有着能够自定义卡牌的神奇系统。“听说了么,楚云学长最近又研究出新的装备了,好像叫【荆棘之甲】,站着不动就能杀死敌人!”“那算什么,前阵子他还召唤出了一只几百米长的【死亡之翼】,听说是张金卡!”“一群只知道战斗的蠢货,那些纸片人小姐姐才是最宝贵的!”“当然,那些叫宝可梦的小可爱我也超喜欢!”“楚云学长是唯一能比拟先贤电炽恶魂爱迪生、磁暴魔王特斯拉等人的存在!”“我觉得还是楚云学长开发的【卡修联盟】比较好玩,我的风男玩得贼溜。”PS:亲爱的读者们,您可以在书评区自定义属于自己的卡牌哦~
  • 暖城寒水

    暖城寒水

    五年前他无比决绝的向她提出分手,不管她怎么挽回都无济于事,她本以为她和他从此不会再有任何交集,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当初他做的一切却是另有隐情,而关于家族与家族之间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原来他不曾忘记过她,也不曾离开过她。他伸手轻抚她的脸颊,在商界冰冷眸子竟透着难以见到的悲伤“阿兮,你知道吗,我好想你”可她的心早已在五年前就心灰意冷。而对爱情失去勇气的她总是忽视掉身后另一个男人对她的百般宠溺,他一次又一次的替她解围,陪她度过父亲去世时最难熬的时光,帮她一步一步的夺回属于她的一切……凉亭下她冷冷的看着他“说吧,你接近我的目的是什么”他却是扯唇轻笑无比认真“从始至终,我想要的不过是一个你”
  • 顾妄眷冉

    顾妄眷冉

    顾妄独自一人,无情,无爱,碎月而生,遇见了他,盯着别人的名字,为了报恩杀了他,却丢了一颗心。可后来,为了赎罪,为了还他那条命,为了那句承诺,成鬼,闯六阵,成了十殿阎罗之一,护他陪他。直到他成仙成神,也一直未曾给她一个眼神。却不曾想原来是个局,连她的存在都是设计。她却依然陪他,为了他的女人,他的大业,化魔,渡那女人为神,赠他盛世六界。散魂归于六界。从此六界再无顾妄。碎月而生,圆月而死。不顾一切,痴心妄想。
  • 真祖驾到

    真祖驾到

    真祖!乃是种族或姓氏之中开创先河,打破禁锢,超越原有一切之人。智慧乃是僵尸恒古不变的禁锢,从古至今,从未有一位僵尸能够产生智慧,但某一时刻,真祖降临了!——诸天万界,僵尸以我为祖!本书无后宫,无女主!喜欢的可以加群—214508839
  • 傲娇少爷的笨丫头

    傲娇少爷的笨丫头

    她,因一场大火,与自己家人分离她,父母离异,自己一人孤独生活她,父母外出工作,常年在外没人陪她她她,遇上了,他他他
  • 富家公子的冤家恋偶
  • 圣武至尊

    圣武至尊

    周天龙,天雨宗的一个小小弟子,一个放到人群中都不会被人多看一眼的人物,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个普通人,然而却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来自何方,他们更加不知道的是,其实他就是那传说中的天之骄子。为探求身世之谜,他毅然踏上了寻找双亲的艰难道路,真龙淬体,圣武天龙,坐拥美女,鏖战天下,周天龙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那圣武大陆上的至尊存在。他,终会站在那世界的最顶端,整个世界将因他而低头。
  • 花痴日记

    花痴日记

    本书是刘墉在一个冬天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透过自然的风花雪月,反讽人间的爱恨情仇。纽约多年不遇的酷寒,使莱克瑟丝湖一夜冻透成黑冰,湖面上粉雪流浪,而刘墉的湖畔家中,因着一百二十盆花草而充满生机。暗香扑鼻的蜡梅、自恋的水仙、挂满屋檐的冰笋、湖面上的雪泥鸿爪……在这个寻常也特别的天地里,季节的界限开始消弭,无论年纪,无论贫富,肃杀的冬日里也掩藏着喜悦,一花一草,一个小小世界。跟随刘墉先生的导引,跟随他的文字、绘画与摄影,跟随他思绪的漂移融合,一个冬天里的春天,毕现出平凡中的美好。你会发现,有时,角度微移,我们都会成为他一样的生活艺术家。
  • 我到底还是不是人

    我到底还是不是人

    简介:开新书了《结婚是门玄学》!期待各位小可爱!【重生之后,我到底还是不是人?】行苇是一个死在末世开始之后很多年的人,可是她依然是个普通人。没有力压群雄的异能,也没有可以以势压人的大靠山,连值得八卦的恩怨情仇都没有。最后连死也死得不留痕迹。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愿,大概就是还能在看到绿水青山的太平盛世。等等!重生了!绿水青山的太平盛世!虽说是不知名的朝代,但删档重刷也太幸福了吧!难不成我拿到的不是末世霸主的剧本,而是玛丽苏重生女主剧本!“《女娲》游戏正式开服,欢迎各位玩家的到来,人世浮沉万千,开启您的‘女娲’人生吧!”等等!这!是个游戏!我重生到了游戏里?等下!那样的话!我到底还是不是人?你的游戏时间却是我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