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0500000016

第16章 考中(5)

朋友到底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道路,有人认为是臂膀,有人认为是效益。而对一个考生来说,朋友往往就是信心,就是动力。

大约四五年前,我和一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闲聊。他说,高考期间同学和同学之间变得非常冷漠,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敌视心理。即使平时关系铁的不能再铁,他也不会告诉你一条有用途的信息,借给你一本有价值的资料,更别奢望向你传授学习方法、学习诀窍和学习经验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也不奇怪。谁都知道,考场就是战场。凡是战场,就都是你死我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你帮助了谁,都等于帮助了对手,帮助了敌人。

听了这个考生的话,我的周身顿时感觉凉飕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类似高考这样的竞争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不敢想象人和人之间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事实上,并没有这个考生说得那么可怕,至少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实,不管何时何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

刚刚升入高中的时候,我女儿就结交了两个小女孩。她们同班学习,同室就寝,同桌吃饭,一天到晚形影不离,即便是放假在家,每天至少也要通个把小时的电话。

看着三个孩子如漆似胶。当时,我们只是觉得很宽慰。女儿刚刚开始独立生活,身边有两个知己,相互体贴、相互照顾一下,家长会免去很多牵挂。不敢想也没想到的是,高考期间她们却能相互鼓励、相互鞭策着,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顺利地跨过了那条独木桥,迈出了人生可喜的一步。

三个孩子在学习方面,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爽爽英语出类拔萃,明明是数学的尖子。我女儿呢,语文比较过硬。进入总复习阶段后,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加重,她们先是在口头上相互鼓励、相互加油。继而,又别出心裁地草签了一份书面契约。

那份名为《相约北京》的契约,有作息时间,有学习规划,还有互助措施,洋洋洒洒竟用了两张稿纸,最后是三个人郑重的签名。也许她们制定此契约的初衷,就是想在一座城市里上大学,将来之不易的友谊延续下去。之所以把这座城市定在北京,也只是心中的一种向往。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三个孩子考进了三座城市,一个也没能进京,但这个契约却对她们顺利的升入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知是不是天意,她俩的强项恰恰是我女儿的弱项,我女儿的强项也正好是她们的弱项。从此,爽爽每天都给我女儿规定必须背几个英语单词,练几段英语对话。明明每天也规定我女儿记住几个定义,演算几道习题。我女儿呢,也每天规定她们或是温习语法或是练习作文。

当然,这件事是我高考以后才知道的,那个契约也是高考以后才看到的。

女儿说,没有这个契约,至少是她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考上大学。英语多得了多少分,数学多得了多少分不说,还改变了她睡懒觉的毛病。有时真想赖在床上多躺一会,可是一想起那契约,就得咬牙爬起来。否则,在朋友面前就没信义了。

我说,人家都说考场就是战场。你们这样做,就不担心被朋友竞争下去吗?高考可是冷酷无情的,它决不会顾及什么朋友不朋友的。

女儿说,高考就是优胜劣汰。所谓升学率,说穿了,就是分母和分子的关系。胜者为分子,败者为分母。我们相互鞭策、相互帮助,就有可能都成为幸运的分子。不然,就有可能都沦为悲哀的分母了。实践证明,也确实是这样的。何况,朋友嘛,即使真的有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公平地竞争下去了,这个人不但不会后悔,还要为她祝福呢!有一首深受听众喜欢的歌,不是这样唱的吗: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我刚想表扬一下这几个孩子的远见卓识和侠肝义胆。女儿又接着说,朋友之间的契约,老爸,你可能猜不到还有一个好处。

我说,什么好处?

她说,就是一种动力呀,假如这个契约,是家长或者老师什么制定的,就变成一种压力了。

实际,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女儿她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它就是体现了人世间的温暖。

当时,我想。

老考生小考生

一位满脸皱纹白发苍苍太奶奶级的年迈妈妈,迈着蹒跚的步履伸着颤抖的双手,正在为至少也是老教授样的儿子整理着背包;一位满脸朝气长发飘逸大姐姐状的母亲,迈着轻盈的步子舞着灵巧的双手,正在为顶多小学生样的儿子检查着用具……

读者诸君,不要以为这是某个老电影里“送子上前线”的画面,而是记者用摄像机采撷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两个镜头。尽管两个儿子年龄相差好几辈,两个母亲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送他们奔赴高考的考场。

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条条框框被砸碎。其中,也包括年龄的限制。按理说,这本是一件好事。既体现了国家对知识的高度重视,又能推动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然而,凡事都得有个度。如同没规矩就不成方圆一样,无度也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家有考生,近年来我十分关注高考的动向,渐渐地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年幼的考生一年比一年幼,年老的考生一年比一年老。比如上面我所说的这两位,前者已年逾七旬,后者才芳龄二六。

望着他们踌躇满志走进考场的背影,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既为他们默默祝福,又替他们感到悲哀;既渴望他们榜上有名,又巴望他们名落孙山。

那位长者按年龄,起码可以做我的叔父。尽管都子孙满堂本该颐养天年了,还有没有必要和那些孙子辈的孩子们去竞争有限的大学名额?考上大学后,家庭和国家都要花费不少的资金,有没有价值?我不想、也不便去指手划脚说三道四。

此时,我只想对这位娃娃考生的家长,进言几句。

坦率地说,我看到这个小考生的时候,脑袋里立刻浮现出了记忆深处的一件事。

四年前,某地一个十四岁的小男孩,以570多分的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消息传出,众多新闻媒体蜂拥而至。这家说他是“天才”,那家称他为“神童”。总之,倾尽了溢美之词。四年以后的今天,这个孩子又成了多家报刊关注的焦点。只是“天才”、“神童”之类的字样不见了,而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原因是毕业考试他除了英语勉强及格外,其他所有的科目均为零分,已被校方勒令退了学。

在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中,他用一道数学等式总结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即:看书+发呆。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却道尽了他四年的辛酸和无奈。由于和同学年龄差距太大,根本无法交流,更不要说交什么朋友了。有时同学们在一起闲聊,他一走过去,大伙就会以“少儿不宜”把他哄走。他想和别人交谈,别人也一律把他的话视为“童言无忌”。久而久之,他只好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过起了看书+发呆的公式生活。更可悲的是,他被退学后,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想打工体力活干不了,脑力活又无文凭;自学再考吧,因是拔苗助长成长起来的,知识层又严重断裂。尤其地理知识匮乏的要命,不知道长江、黄河在何处,连首都北京在地图的什么位置都浑然不晓。有位专家说,他这种结果是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严重不和谐造成的。

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如果走进大学可能更严重些,因为从年龄来讲他比那个孩子还要小两岁。

18岁就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诺伯特·威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全世界发出了呼吁,神童不一定为社会所需。他们中的一些人脱离了现实、社会,变得很艰难。但愿这位娃娃考生家长能仔细回味一下,这位著名“神童”的经验之谈。

如果这两位老考生、小考生真的如愿以偿了。我觉得惟一的一点儿积极的意义就是,为我们当前的高考模式敲了一个警钟。他们告诉人们,不管你年龄大小,也不管你经没经历过12年寒窗之苦,只要你肯死读书、读死书,又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就能走进大学的殿堂。

政府也要有颗平常心

女儿中考的时候,面对熙熙攘攘的陪考人群,浩浩荡荡的陪考车辆,我曾触景生情地写过一篇题为《陪考》的小随笔。在那篇文章中,我借用了一位做纪检工作的朋友的一句话。他说,现在公车私用最多的时候,一是结婚,二是考试。

一晃三年过去了,我欣喜地看到,至少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里,由于有关部门采取了扣照、罚款、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等一系列措施,结婚时的公车已经基本杜绝。而女儿高考那天,我却悲哀地发现,陪考的公车不仅丝毫没有减少,而且大有增加的趋势。

一样的公车私用,源何遭遇竟如此大相径庭?

也是这位做纪检工作的朋友向我解释道,性质不一样嘛,这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政府重视教育事业本无可非议,也是世界上所有先进国家的聪明之举。可我们的这种“重视法”,是否过于形式化、概念化、表面化了呢?

就拿一年一度的高考来说吧。这项工作,本是国家机关千头万绪工作中的一项,充其量算做重要一些而已。而有些政府部门却非要把它搞得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森然壁垒、神乎其神不可。

考试时,仅仅为陪考的公家人、公家车开开绿灯行行方便也就罢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决不只是这些。几乎所有考场的上空,都高悬着“重中之重”和“压倒一切”之类的巨幅标语;几乎所有考场的周围都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几乎所有考场的附近都待命着特种车辆,几乎所有的考场门口都蜂拥着各路新闻记者……知道的是在考场,不知道的一定是以为在迎接什么贵宾呢!

事实上,得到贵宾般待遇的考生,并不买这个账,也领这份情。那句“受宠若惊”的成语,就形象地概括了他们的感受。为了创作这篇小文,我曾做过一次小型的社会调查,在接受调查的近二十名考生中,除了一人以为我是政府官员或新闻记者,带着复杂的表情绕路而去外,其余的人都一致认为政府的这样做法,只会给他们增加精神压力。有个小女孩说的非常具体,说她又是看心理医生,又是服“定心丸”的。结果,全白忙活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情绪,一见这阵势就不由自主地紧张了起来。我女儿的心理素质很好,从小到大校内校外的考试经历过无数次,从没晕过场、怯过场。高考结束后,她也对我说,走进考场的那一瞬间,吓得连腿都不知怎么迈了。

我家对门的孩子,是个小留学生。大学,是在西方一个国家考的。她说,那个国家非常重视教育,一年要为教育投入多少多少亿巨款。教师的工资要比其他行业高出多少多少倍,学生上学不仅分文不花有的还能得到丰厚的奖金,而高考时和咱们国家却恰恰相反。不要说标语高悬、警察出动,有时连报纸电视都不报道一下。继而,她又说,那个国家每年都有几次高考,如果像咱们国家这样兴师动众全力以赴,国家机器早就瘫痪了。

听着那个孩子的话,我暗暗庆幸,多亏咱们实行的是一年一考制度。否则,国家机器不说瘫痪,也很难正常运转了。

据说,几年前,某偏僻山村在高考期间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家老少三口人,于光天化日之下两死一伤在一伙凶残的歹徒手里。就在犯罪分子们,即将逃之夭夭之时,有个村民骑着摩托车到只有两千米之隔的派出所去报案。不料,偌大的派出所里竟空无一人。敌强我弱,赤手空拳的村民们无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犯罪分子大摇大摆浩浩荡荡地钻进了青纱帐。事后,村民们愤怒不已,便联名上告公安部门失职罪。令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接案者竟慢条斯理地说,那天警力都到高考现场保驾护航去了。并理直气壮地质问他们,你们说说高考和破案哪个重要?憨厚的村民不知如何做答,只能面面相觑。他又说,案子可以慢慢地破,坏人可以慢慢地抓,而高考这边出了问题,就无法弥补了。不但领导的政绩要大打折扣,也有损于整个地区的形象。说得村民们一个个哑口无言,默默地收起了起诉的状子,不得不以“大局为重”了。

实事求是地说,这位接案人还是蛮率真的。他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仅暴露了一些领导如此重视高考的初衷,也道出了某些地区之所以屡屡集体作弊的谜底。

心理学家早就做过论断,高考要想考出好成绩,考生要有一颗平常心,家长更要有一颗平常心。我想,我们政府的有关部门,是否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考生的角度想一想,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呢?

同类推荐
  • 不朽的失眠

    不朽的失眠

    本书有多篇文章入选我国教科书及教辅教材。张晓风的文字总是有种专属于女子的淡淡柔情,柔情中却处处透着那种仿佛知悉了世间所有秘密的理性,就算是生活里普通的场景,也能让她品出人生;她以情入里,出入古今,仰视宇宙之大,从喧哗的都市中寻找悠闲生活之美;又有一股畅快的英伟之气和侠士之风,加之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用知性来提升感性,视野上亦将小我拓展至大我。张晓风以那双透视生活的慧眼,在琐碎平凡的事物中品出了美丽、典雅、温柔。
  • 董大中文集·第7卷:读小说记

    董大中文集·第7卷:读小说记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 像时光一样柔软

    像时光一样柔软

    该书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优秀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就像在他的家乡新化大山深处自然生长的植物,葱茏葳蕤,生机盎然,完全没有那种故作姿态的抒写,从题材到表达方式,都能恰到好处地结合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以一种赤子之心来歌吟故乡山水,感恩父老乡亲。
  • 欲望的浮世绘:金瓶梅人物写真

    欲望的浮世绘:金瓶梅人物写真

    《金瓶梅》琐碎纷乱的情感漩涡里的那些各色市井男女,织成了一张复杂紧张的网,经本书隽美而劲快的文风的吹拂,当时社会的物态人情,一一跃然纸上。本书以女性的细腻感受,写得处处体贴圆转,而又能泼辣活泼,写得有情趣,有意味。迥异于一般的学术论著。
  • 怪谈

    怪谈

    《怪谈》是小泉八云领悟日本文化精髓后,根据日本广为流传的故事改编创作而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书中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有的来自于历史,比如琴师芳一为战败而死的冤魂演奏琵琶的故事;有的取自于民间,比如天狗和雪女的故事;有的则取材中国的文学典籍,比如《牡丹灯笼》《梦应之鲤》等。这些故事如梦似幻,凄美动人,看似黑暗诡谲,实则直指人心,发人深思。1964年,《怪谈》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书里的很多经典场景,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以及电视、电影、动漫等作品中屡次被引用,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这奇遇是个恶作剧

    这奇遇是个恶作剧

    神级虎妈们前来助攻,同为总裁的他(她)们是如何步步为营,却仍是输给自己的老妈,既收获爱情又沦为一方霸主,敬请期待!
  • 忘浅殇

    忘浅殇

    世人皆知神族公主楚云汐为救灵境灵尊慕泽而死,后有。魔族魔尊墨凌殇,为救心爱之人而死。几世轮回,种种误会,磨难。最终二人共创新的盛世。几世轮回,情到深处自成殇……忘殇之铃,忘我心殇。不忆往事,不畏未来……
  • 那些指尖流过的岁月

    那些指尖流过的岁月

    小小原以为16岁就是一辈子很短,却发现一辈子很长……变的不在相信。26岁总在想反正一辈子很长……却发现一个转身他已经离开很多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劳动争议卷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劳动争议卷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劳动争议卷》所选案例是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主,同时,还精选了部分最高人民法院直接裁判的具有指导性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劳动争议卷》突破了传统法律案例类图书的“要点提示、案情、法院审判、裁判要旨、评析”等写作模式;在编写体例上,采取了【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法律拓展】、【案例】的体例。以裁判规则为主线,在内容和体例上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突出强调不仅要关注公报案例等指导性案例本身,而且要关注指导性案例所形成规则的理解与适用,侧重于弥补法律漏洞以及阐释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与适用法律,致力于为读者迅速查找指导性案例和把握裁判规则提供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 沈小姐的穿书日记

    沈小姐的穿书日记

    沈念在忙碌的工作结束后,追完了一本穿书小说中。内心一阵慌乱,这今后的日子他该怎么办啊!预知后事如何,请看……
  • 只猫

    只猫

    “你好,关于荣获夏国‘十大杰出妖怪’这件事,您有什么感想吗?”——我夏山竹只想过普通的生活。(喂,我只是一只可怜无助又弱小的小猫咪啊!ps本书全名《我只是一只猫》
  • 不死之躯:恶鬼来袭

    不死之躯:恶鬼来袭

    她天生一双鬼瞳,能见到常人见不到的东西,一桩桩离奇的事件发生在她身边,这一切显得刻意又巧合,似乎在引她入局?
  • 快穿主神攻略

    快穿主神攻略

    沐梓:宿主大人美丽漂亮!慕柒伸手摸了摸几天没洗的头发,不在意地走着。沐梓:宿主大人洁身自好!慕柒随意瞥了眼他,道:“好啊,我正好缺个暖床的,就你吧。”沐梓:宿主大人善良可爱!慕柒抽着烟,典型一副大姐大的模样,把眼前比她高一个头的男人撂翻,随后嫌弃地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好狗不挡道不知道么?”沐梓:宿主大人宽容大方!慕柒:“行吧,再让你看一眼……”慕柒顿了一下,继续道:“只一眼哦~敢多看一眼把你眼珠子挖下来。”沐梓:“……嘤。”宿主真可怕!
  • 查理日记6

    查理日记6

    五年一届的“国际皇家学院交流会”悄然来临!丹姆斯安皇家学院的校长,将率领一队踌躇满志的特优生前往罗伦市,进行一场名义上是“友好的学术交流”,实质上是硝烟弥漫的跨国探访。皇家学院颁布一级红色召集令:只有在全校统一的公平测试中胜出的人,才能以特优生身份,隆重应战丹姆斯安皇家学院,其辉煌战绩将被永久载入史册。无上荣耀的背后,是热血沸腾、激烈角逐的PK赛!一声号令,千军万马涌向一座“独木桥”,连向来低调隐秘的选拔生、学霸们也逐一现身,“神圣联盟”岂能甘于人后?查理和小伙伴们摩拳擦掌,欣然接受高难度挑战,然而他们的自信很快便受到致命打击,他们能否携手走到最后?谁能登上“巴别塔”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