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0500000007

第7章 考前(7)

此番情景,是我给女儿送饭时恰巧碰到的。我刚想挤过密密麻麻的人群走进校园,把饭送到女儿手里,不料她却从人群里钻了出来。

女儿一向不擅长、也不喜欢文艺,怎么竟然也来凑了这个热闹呢?

正纳闷着,女儿满脸兴奋地走到了我的面前,老爸,我想参加这个学校的“加试”。

我说你也想当歌星、当主持了?

女儿的脸微微红了一下,不是的!我想报考他们的戏剧创作专业。

这个专业也要加试吗?我不解地问,都考什么?

她说,戏剧理论和写作。

我沉思了一会说,报考一所学校不是一件小事情,我好好了解一下,你再慎重考虑考虑,咱们再做决定好吗?

女儿也沉思了一会,终于点了点头。

怪我孤陋寡闻,在此之前,我只知道竞技场上有“加赛”一说。两军对垒旗鼓相当,组织者不得不临时增加一项赛事,以便决出雌雄分出胜负。还真压根儿就没听说过,高考也有“加试”。一打听,原来这“加试”,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不但实行了好几年,而且仅我家附近一所高中里的一个复读班中,至少就有五六个学生曾经“加试”过。

通过学校里的一个熟人,我找到了其中两个孩子。

他们一个报的是体育新闻专业,一个报的也是戏剧创作专业。两所学校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

我问这两个孩子,加试都考什么科目?

前者说,体育常识和新闻写作;后者,和我女儿说的一模一样。

我说,这些本来是上大学以后才能学的专业知识,有没有必要“加试”不说,你们能会作答吗?

稀里糊涂呗!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所以,你们就都落榜了?

他们先后摇了摇头,尽管这样,我们加试也都合格了。

我刚想说,那是因为文化课考试成绩不佳吧?还没好意思开口,他们就似乎看出了我的难言之隐,便争抢着说,实际,我们高考时的文化课成绩也不错,都远远高于本科录取分数线。

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

大家都是受广告里那“择优录取”一词的诱惑,都抱着侥幸的心里去试试,收到加试录取合格证后,又都舍不得放弃去报其他院校。结果,水涨船高录取分数线就上去了。我报的那个专业,去年在咱们省录的都是进重本段的学生。前者抢着说。

实际,所谓“加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个别高校招生的一个策略,这策略对校方来说,是一箭三雕。一是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二是提高了生源质量,三是增加了学校收入,别看一个人只收一二百元钱的报名费,几万人加在一起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而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就是一枪三个眼儿了。一是耽误时间,二是劳心劳神,三是破费钱财。到他们指定的城市去加试,各种费用都算上,没有个千头八百的绝对下不来。何况,初试合格还要复试。后者立刻补充道。

这两个孩子的话,虽然有些偏激,我冷静想想,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特长生在高考前测验一下是正常的,因为音乐家、体育家、美术家确实是需要天赋的。可这种“加试”算什么呢?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是个别学校搞的招生策略,我不敢肯定,至少有些专业是不用“加试”的。比如,戏剧创作和体育新闻专业,我翻了一下省里下发的《招生指南》,很多学校的这类专业都没有“加试”一说。

我刚想把自己调查的结果和想法,打电话告诉给女儿,女儿却来了电话。

她说,老爸,我已经决定不参加那所学校的加试了。班主任不让报,几个曾经“加试”过的重读生也不让报,都说是那个学校搞的“花招”。

我说,我也做了一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一样的。

放下电话,我想,既然这么多人都认为“加试”是个别学校的招生“策略”和“花招”,那么,这种自作聪明的做法,还能延续多久呢?

高考综合症

文友聚餐,一向爱说爱笑、伶牙俐齿,人送外号“王熙凤”的赵女士,突然满面冰霜、沉默寡言,变得比林黛玉还林黛玉了。大伙想逗她开心。有的说,是不是你老公包二奶了;有的说,你是不是当第三者了?她眉头紧缩了一下更加忧郁地说,其实,事情比这些都要严重得多,我被自己的亲生女儿驱逐出境了。这顿饭吃完了,晚上还不知道到哪里去栖身呢!

听了她的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面面相觑起来,不知如何安慰她是好了。

她的女儿和我女儿同龄,还有三个多月就要参加高考了。由于不久前我也有过类似的遭遇,饭后便凑到了她的身边,想和她唠一唠。

我说,你女儿原来性格怎么样?

好着呢,又懂事又孝顺,她不假思索地说,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刷碗、拖地、洗衣服,帮助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那时候,真是人人见了人人夸。哪承想上了高三,特别是进入总复习以来,仿佛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一天到晚也见不到她一丝笑容不说,只要你一提“学习”这两个字,她不是横眉冷对,就是暴跳如雷。这不,早晨我刚说了一句“马上就要模拟考试了,你一定要抓紧时间呀!”我的话音还没落,她就疯了似地和我喊了起来。大吵大闹一番后,还向我发出了最后通牒。让我立刻从她的眼前消失,马上回家上班去,绝不允许我陪读了。说着,她竟委屈地流出了眼泪。你说,我这不是好心变成驴肝肺,累死累活不讨好吗?为了她能考个好一点的大学,我省吃俭用花重金为她租了房子,还请了半年事假来陪她。平时,我连个水果甚至冰棍都舍不得吃一口,却绞尽脑汁照着菜谱给她调理伙食,十天半个月都不带重样的。她越说越觉得自己委屈,竟呜呜地哭出了声。

我忙递给她一杯水。待她情绪稍稍稳定了些,很同情地对她说,我女儿今年也高考,性格也变了许多。每个星期我都风雨不误地给她送两次饭,甭说从未从她嘴里听到过“谢谢”两个字,有时连一句话都懒得说,就像运动场上的接力赛似的,把饭盒接到手里连头也不回一下,就很冷酷地跟你拜拜了,弄得我心里也常常不是滋味。

她愣愣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是安慰我吧?你的孩子也这样?这可如何是好啊!高考咋把好模好样的孩子都逼得不正常了呢?

我说,相对来讲,咱们孩子还算是正常的呢!比她们不正常的多的是。哪年高考前夕,新闻媒体不都要报道一些考生打仗斗殴、离家出走、甚至伤人、杀人的事件?

她说,这些报道我也看过,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一直很懂事,绝对不会发生在她身上。所以,也就没怎么在意。

我说,不在意可不行。你说那些出事的孩子哪个不懂事?至少没有一篇报道,说他们曾经有过什么前科和劣迹。这就说明,类似的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高考生的身上。

她收住眼泪,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我接着说,为此,这些天来,我电话咨询了好几个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们都说是一种病,叫“高考综合症”。据说,中国40%以上的高考生都有,女孩子又占了大多数,而且越临近高考发病率越高。其临床表现是,自卑、敏感、多疑、幽闭、暴躁等等。其病因就是,家长期望值过高,老师总策马扬鞭,周围竞争对手又多,给孩子造成了无法承受的心里压力。患了这种病,不但是高考的最大障碍,对孩子性格一辈子都有负面影响。

我说到这里,赵女士已顾不得自己的委屈了。忙追问我,那些专家们没说怎么医治?

我说,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是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作知心朋友。少过问学习情况,多注意情绪变化,耐心倾听他们的苦恼,平等和他们进行交流。反正我在我女儿身上试了试,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我现在每次去送饭,都能听到她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老爸您辛苦了。而且,考试成绩也一次比一次有了明显地提高。

她“忽”地从椅子上窜了起来,真的呀?那我得马上回去试一试!

说完,便迫不及待地挎起背包就要走。

我说,要想对症下药,你最好还是根据你孩子的具体情况,咨询一下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个家长,特别是高考生的家长,是要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的。

她边点头,边千恩万谢地走了。

半个月以后,我接到了她打过来的一个电话。第一句话说的就是,哪天我请你喝酒。

我知道,现在她女儿的“高考综合症”,一定是有了明显的好转;瞧她那高兴劲儿,也一定和女儿成了朋友。

高三恋

高三下学期,女儿和本校的一位男同学关系很密切。短短三、四个月时间,仅书信往来就多达十几次。

当然,这种事儿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跟家长汇报的。是高考结束以后,我和妻子到寝室里给她往家拉行李,无意间在褥子底下发现的这个秘密。

其时,女儿正在楼道里和管理员阿姨告别,我们想先把她的被褥捆绑在一起,那些信就很显眼地裸露在了我们的面前。虽然里面的内容在那一瞬间里不可能拆看,但从信封上,既无邮票、笔体又很苍劲,这两点来分析,定是出自本校一个男孩子之手。

捧着信,妻子的表情很复杂。趴在我耳畔悄悄地说,原来她也早恋了!否则,高考的成绩肯定要比现在好得多。

我也把声音压得很低。你先别忙着下结论,再说,也事过境迁了。

妻子说,还有啥不能下结论的?这不是铁的证据吗!事过境迁也不行,她毕竟年龄还小,上了大学如果天各一方,仍牵肠挂肚地藕断丝连着,势必还要影响以后的学习。

我想了想,觉得妻子说的也对。就劝她先不要声张,等我找个机会好好和女儿谈谈。

就在这时候,女儿进了屋。妻子对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我的意见。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们三口人都很高兴。在一家比较上档次的饭店庆贺了一番后,我装着漫不经心,实则蓄谋已久地跟女儿说,你马上就要到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上大学去了,咱们父女俩聊聊天好吗?

女儿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就很干脆地回答了一句,好啊,聊呗!

我先问了她们班,一共考上多少重本、多少普本、多少专科。

她一一作答后,我便把话引到了正题上,那个男孩儿考到什么学校了?

哪个男孩?女儿的目光仍然没离开屏幕。

就是和你通信的那个呀!我很温和地说。

女儿一愣。继尔,又恍然大悟地说,你说的是他呀!他家住在很远的一个县城里,我又不知道电话号码,真不清楚他考到什么学校了。

我说,你们关系不是很好吗?怎么连个电话都不留呢?

就是一般的同学关系,随着高考结束也差不多就断了。

我说,你是不是骗老爸呀,一般的同学关系还能通信?

女儿的脸“腾”地红了一下,老爸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们是纯洁的“高三恋”,不谈感情!

尽管现在恋爱的名堂很多,什么“姐弟恋”、“同性恋”、“黄昏恋”、“跨国恋”、“网络恋”等等等等,可这个“高三恋”,我还真是头一回听说。心想,如今的孩子真是聪明透顶了,为了掩饰自己蒙蔽家长,什么花招都可以使出来。嘴上却说,“高三恋”不也是恋吗?

女儿见我的语气和态度不像是“闲聊”的样子,就“啪”地一声把电视机关了。表情很严肃地说,老爸,高三恋,绝对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我们之间就是用通信的形式诉诉苦、减减压、逗逗乐、鼓鼓劲什么的。

我笑了,世界上还有这种恋吗?

女儿说,要不咋叫“高三恋”呢,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产物嘛!实际,这种信就跟手机短信什么的差不多,他给我写的同时,说不定给多少同学写呢!说着,女儿“忽”地站了起来。你如果不相信,我拿给你看看。多亏我还没来得及毁掉呢!要不,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我说,信我就不看了,那可是你的隐私啊!只要不是真恋就好。

女儿说,得,什么隐私不隐私的,还是请你老人家过过目吧。否则,你会老惦记这回事儿,我也会被蒙冤一辈子。

说完,她就回到卧室,把那一摞子信递给了我。

我草草地翻了翻。果然像女儿所说的那样,每一封信都很短。有的是一首歌词,有的是一幅漫画,有的是一则幽默,有的是一道智力测验题。十几张信纸,别说没发现一个情啦爱啦之类的字样,有的连称呼都没有。

我放下信,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怎么样?老爸我没骗你吧?女儿以胜利者的姿态,歪着脖子问我。

我点了点头,你们同学搞这种“高三恋”的多吗?

她说,挺多的。你想想高考冲刺阶段,复习那么累,考试那么多,心里那么苦,又都是独生子女,跟老师、家长有时又无法交流,没个倾诉对象可怎么熬啊!为了少说话不影响别人的学习,就只能跟这个交流对象写写纸条什么的。

说着,她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我也有一滴泪在眼圈儿里转。

随着校园里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家长的神经也变得越来越敏感了。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异性同学有一点密切接触,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给扣上“早恋”的帽子。一旦学习成绩有了滑坡或者有了不良的行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罪责一股脑地推在“早恋”身上。岂不知这种做法不知委屈了多少孩子,酿造了多少悲剧!

去年,我有一位老同事的女儿,在高考前几个月的一次全校摸底测验中,名次下降了十几名。按理说,名次升升降降只要幅度不是很大,在考试中本属于正常现象。可他却如临大敌般地到处查找原因,最后,终于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几封一个男孩子的来信。他如获至宝,自以为觅到了症结之所在。先是对女儿大搞逼、供、信,紧接着,又到那个男孩的寝室里大吵大闹一番。他满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刀枪入库、高枕无忧,只要耐心地等待着收获“北大”、“清华”之类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行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本该进一流学校的孩子,却不幸跌进了一所普通大学。

在那孩子入学前,老同事邀请了几个老同事,到他家里去撮了一顿。席间,老同事怪女儿不懂事,如果不早恋,一定会走个好学校;女儿怪父亲无中生有,又搞得满城风雨,弄得她多少天没脸面见人、没心思学习。否则,她就进京了。两人各抒己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互不服输,弄得我们这些局外人,也不知谁是谁非。

现在说来,十有八九是那个女孩蒙受了不白之冤,保不准她搞的也是纯洁的“高三恋”!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倘若女儿的这些信几个月前被我们发现,她也免不了要蹈那个女孩的覆辙!

因为高三家长,在这方面比任何时候都敏感。有时,竟机灵得如一只惊弓之鸟。

加分

我每天早晨或晚上,都要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到附近广场,去锻炼一次身体。日久天长,就结识了不少“练友”。

高考前夕,至少有五六个年近花甲的老练友,以长辈关切的口吻先后问我,没想想办法,给孩子加点分吗?

我摇了摇头。论血统,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大汉民族,历史上纯洁得连个“杂交”都没有。她本人呢,既不是三好学生,又不是运动健将,我还有啥招可想呢?

他们说,这些东西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呀!

接着,就如数家珍般地数落开了。某某的千斤一夜之间变成了鄂伦春人,某某的公子转瞬之间变成了省级三好学生,某某的公主眨眼之间变成了国家运动健将。

我说,一是,我根本没有这个门路;二是,我也实在不想这样做。

他们说,没有门路可以找门路啊!你如果不想这样做可就不对了。别看这些玩意只能加个五分、十分、十五分的,往往就改变了孩子一生的命运。能进专科的,有可能就进了普本;能进普本的,有可能就进了重本;能进一般重本的,有可能就进了一流学校。

同类推荐
  •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你生气时,它能充实心腹为你解忧;你分手时,它能默默入心抚慰心灵;你想家时,它能治愈所有的孤独与无助。独自一人的夜晚,哪怕只有一碗升腾着热气的汤面,也足以温暖今后的人生。精选42篇豆瓣中关于美食的文章,42餐色香味俱佳美味,42种酸甜苦辣百味杂陈。这里没有色彩明亮的图片,但足以让你口水直流,没有按部就班的烹饪方法,但足以让你口腹满足。一篇篇烹饪方法、品鉴心得,以及对美食背后隐藏的地区文化的分析与认识,让你更深刻理解“吃”的意义。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辣酱、蜜饯、小咸菜,是外婆的疼爱,是儿时的快乐,是悠悠的思念。美食带来的是一种情怀,一段回忆,一片乡愁,一种人生。
  • 麓山惠风

    麓山惠风

    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300余篇诗词作品,大多刊发在有关诗刊、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上。全书诗文并茂,富有特色。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注重掠影,发现变化,敏于感悟,有所体会,马上记于笔端。因此,他的诗非常注重时代气息,相关文章社会背景清晰,紧贴经济金融和有关“热点”,深受广大文朋诗友的喜爱。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邓刚幽默

    邓刚幽默

    早恋的要害在于发生在关键的学习求知阶段,犹如一列不按时刻表而提前开出站的火车,整个前程将不堪设想。爱情是一种非常状态,而家庭却是正常状态,爱情是浪涛滚滚,家庭是平坦的沙滩,相爱的男女两人兴奋地从爱情的浪涛中游上来,到了家庭的沙滩上还做游泳状,那就有点精神不对头了。
  • 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热门推荐
  • 吸血鬼穿越:彼岸之谜

    吸血鬼穿越:彼岸之谜

    她和她离开了喧闹的城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在惊讶中得知自己的身世,仇家找上门,然后开始战斗,因为失控,误伤了蓝月。可她万万没想到,她会穿越,还是个废柴!被人讽刺、嘲笑、冷落,而她又会让那些无知的人们付出什么呢?是血的代价。她找到了她,开始一场激烈的复仇。他等了她上万年,终于把她等到了,还把她拐回了家,爱她、宠她、疼她。“媳妇,你干嘛呀!?怎么可以这么对待你夫君!”某只爪子环住了她的腰,她狠心地一把拍掉。“谁你媳妇啊!本姑娘可还是单身滴!”“小包子都有了,还是单身?”然后,小包子过来问:“娘亲,娘亲,什么是单身?”她无奈地扶额。
  • 流年不闻我爱你

    流年不闻我爱你

    “那个傻逼要是能在迟家好好地活下去本小姐跟她姓!”某位被强占身体的刁钻社会大小姐表示极度地不满,对于那个占了她身体的人更是言语粗俗,究极不爽。“宿主,请你注意你的言行。”女主改造系统一脸正经,表示势必要让某位大小姐成为合格女主,但某大小姐一脸不屑,“切,本小姐用你教!我跟你讲,要不是你告诉我那个渣渣要去勾搭我男神,我是绝对不会照你所说的做的!”某大小姐以为,一直是她在勾搭她男神,但实际上,背地里一切都是某男安排好的,只为等她。
  • 临仙登帝

    临仙登帝

    十六年前,帝国有外患内忧,帝王下令,一夜之间,血洗月齐。那一夜,外戚被扳倒,权贵被清扫,只余一股势力于黑暗中成长。十六年后的一天,有惊雷从月齐南方上空劈响。这年,有青丘狐自传说之地来。这年,有少年抱白狐入衡山。……第二年,山上桃花灿烂,又是一年酿春酒时节,少年名动了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心之凌魇之瞳

    无心之凌魇之瞳

    她被父母抛弃,幼小的她因为变换的眼睛而被孤立;直到她遇到一对善良的养父母,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双色的眼睛,每当她的眼睛变成蓝色时,这世间的鬼魂她总能看的一清二楚!师父送给她的手链,带给了她一定的安全和惊喜,也让她付出了无数的鲜血和汗水。她本是不堪一击的弱者,被欺凌过陷害过,陷入一个个圈套,在死里逃生中成长,变成杀人如麻的强者!如梦如幻的曼珠沙华深深地种在她经过的地方,深蓝色的眸子折煞着世间的鬼魂,她是人间的异类,亦是冥间响当当的人物!可又有谁知道光辉的背后有她疲惫懦弱的泪水:“师父,我真的好累……”——无心系列小说——无心后期。——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Stand Up to Stigma

    Stand Up to Stigma

    This powerful book confronts stereotype development, shows how to undo the processes and effects of stigma, and explains how we can radically change cultural thinking on the individual, interpersonal, and societal levels to put an end to stigmatization once and for all.
  • 鬼神:善良的男人

    鬼神:善良的男人

    相传他一直徘徊在世间,看着人的生老病死,看着朝代的盛衰——相传他是世上最无情的神,但他偏偏确是那个最有情的神。他是一个善良的男人——“因为我喜欢你,也因为我不喜欢你。也可能因为我爱你。”他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心里竟走进了一个小丫头。她原本该死于非命,遇见他,她获得了重生:他是她的守护神——“大叔!我想看埃菲尔铁塔。”话音刚落再眨眼欧洲都市的夜景出现在了眼前。“大叔!我好像看樱花花瓣四处飞扬的样子。”隔天整个北京的花一夜之间开的正欢。他宠她如骨,却没有发现:她成了他致命的软助。
  • 公主嫁到,王爷非诚勿扰

    公主嫁到,王爷非诚勿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可若是当年不曾相见,如今又是何种模样?一生缘起,半生缘灭,情深缘浅中,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痴心仍不改,故国山河碎。浮华梦后,身心已残。“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洗尽铅华,耳畔的誓言早已消散。执着的人生里,是否还有一席之地,于那灯火阑珊处,常开解语花?人生若只如初见……她叫未央,这一切故事由此开始。
  • 栩烬

    栩烬

    【新的起点,旧梦的延续】﹎虽,磨难不止。﹎然,骑士依在。﹎这是我的信念——恶魔骑士团,前进!﹎这是我的梦想——恶魔骑士团,崛起!﹎这是我的执着——恶魔骑士团,永存!﹎以盛开的郁金香为信仰,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