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2900000012

第12章 吠檀多中的冥想(2)

尽管冥想有德之梵某个具体方面是间接而非直接的自我知识,但是吠檀多主张间接知识绝不是和直接知识对立的。《潘查达悉》(Panchadasi)中说:

在获得关于梵(这个梵在吠檀多中被描述成独一无二的意识)的真实本性的间接知识之后,人们首先应该冥想“我是那个梵”。如果不是直接认识到梵是一个人内在的自我,他通常通过研究权威经典(shastras)而知道有梵,就如一个人可以形成毗湿奴形象的概念一样,这可以被称为间接知识。尽管一个人可以从经典知道毗湿奴有四条手臂等,但只要他没有亲眼见到毗湿奴,他关于毗湿奴的知识依然只是间接的。因而,对毗湿奴没有直接的知识……对石头的直接知识绝不会和对其形象是用石头做的上帝的间接知识相对立。当毗湿奴的观念建立在一座石像中时,对石像的直接知觉并不摧毁任何人心中毗湿奴的观念。这样对有德之梵的崇拜,终极实在在其中被认为具有形象和属性,可以被称为二元论的冥想。对那些不能以非二元论方式冥想无名、无形和无属性的无德之梵的人,这是迁就。然而,无德之梵和有德之梵并不是两个不同的梵。它们只是梵的两种不同形式:梵本身以及与宇宙关联的梵。

非二元论的冥想

在非二元论的冥想中,探索者冥想作为普遍的纯意识——梵,它是独一无二的,无限的和永恒的。他冥想他最内在的自我和梵(至上的自我)完全同一。在他冥想这一同一性时,在他心中出现了某种为梵所影响的改变,使得他感到他就是梵——永恒、无限、至上喜乐。这一精神状态,它被纯意识之光所照亮,摧毁了所有关于梵之绝对实在性的无明和疑惑。然而,这一精神状态不能被视为梵知,因为它只是一种心意的改变。

当原因被摧毁了,它的所有结果也自动被摧毁了。因而,当无明被摧毁后,不同的精神状态,它们都是无明的结果,也被摧毁了。被梵所影响的这一精神作为梵影响下的部分结果,也被摧毁了。基于这一精神状态的消灭,个体自我(它只是至上自我,也就是梵的一个反映)回到了梵,就如镜子里的面容回到了他本来的面容——当镜子碎了或被拿走之后。主体和客体,也就是绝对的纯粹意识和探索者感知到的意识融合了。

非二元论的冥想常常和念诵吠陀圣言联系在一起。当探索者反复念诵圣言时,他首先专注于作为他最内在存在的自我。此后,他把内在的自我视为目击到的意识,这种意识不同于他的身体、心意和所有其他东西,并和它们相分离。然后,他冥想作为不变的、普遍的纯意识的梵之自我。商羯罗描述了直接冥想的特性:

至上梵超越所有的言语,却可以为纯粹的光明之眼所接近;它是纯粹的,是知识的体现,是无始的实体——那梵就是你,在你心中冥想它……

那个实在尽管是一,却由幻相而呈现不同样式,有了众多的名字、形象、属性和变化,它本身总是不会改变,就像金子有各种各种的变化形式——那梵就是你,在你心中冥想它。

那个超越者是无;它甚至在摩耶之上照耀了,它依然优越于其结果,也就是宇宙;全部的最内在自我并无差异;真正的自我,它是存在-智慧-喜乐-绝对;它是无限的、不变的——那梵就是你,在你心中冥想它。《蒙查羯奥义书》中说:

把《奥义书》作为弓这一大武器,把箭(个体灵魂)放上。通过冥想打磨它。然后,用通向梵之思的心意拉开这张弓,射向那靶子,哦,我的好朋友——那梵是不可摧毁的。唵是弓,阿特曼(个体自我)是箭,梵是靶子。

用专注的心意击中靶子。于是,阿特曼与梵合一,就像箭击中了靶子。《白净识者奥义书》中谈到了用两根木棍摩擦生火的比喻:

把身体当作下面的木棍,把唵当作上面的木棍,通过冥想摩擦的火花,人就可以看到光明的自我,就像隐藏在木中的火一样。此外,在以非二元论方式冥想无形的、无属性的自我中,探索者可以想象成一条鱼自由而喜乐地游在未分开的、永远不可分割的存在-智慧-喜乐之海洋中,或如一只鸟飞翔在无际的天空中。人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浸没在水中的壶——水在里面外面、上面下面,或者想象成不可测度的光的海洋中的光点。在冥想中,探索者需要某种固定心意的东西。和光的海洋、无边的天空等等联系的观念都用于支持专注。

在非二元论的冥想中,探索者凝思他最内在的自我和宇宙普遍的自我之同一性,并且可以接受下面任何方法冥想这一同一性:否定、辨别、不依附、融合和专注。

否定

否定是一个自我分析过程,通过自我分析探索者放弃和所有非自我认同的身份。商羯罗的“涅槃六颂”完美地描述了这一自我分析过程:

唵。我既非心意、理智、私我(我慢),也非心质;我既非耳朵,也非舌头;既非嗅觉,也非视觉;我既非以太,也非空气;既非火,也非水,也非土: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意识——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我既非生命气息,也非五种呼吸;我既非身体的七大要素,也非五窍;我既非手,也非脚,也非舌头,也非其他行动器官:我是永恒的喜乐和意识——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我既非贪婪,也非幻觉,既非厌恶,也非喜欢;我既非骄傲,也非自我,既非法,也非解脱;我既非心意的欲望,也非欲望的对象:我是永恒的喜乐和意识——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我既没有欢乐也没有痛苦;既没有美德也没有罪恶;我不知道曼陀罗,也不知道圣坛;我既不是吠陀,也不是献祭;我既非食者,也非食物,也非食:我是永恒的喜乐和意识——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否定的过程有两种运动。首先,探索者通过淘空的过程达到最内在的自我,淘空的过程就是neti,neti(不是这,不是这),然后试图认识到他的自我和普遍的梵的同一性。其次,随着他转向外部意识,他试图明白居于自身之内的梵的临在,这个梵展示在他先前作为非我否定的一切之中。

辨别

非二元论的冥想的第二层含义是辨别。根据吠檀多,每个对象都有两个层面——本质的和存在的。永恒的居于自身之内的灵构成了本质部分,而存在层面上的则是由“名色”构成的。存在层面的随着对象的改变而改变,但本质层面的是灵性的,也是恒定的。在冥想中,一个人专注于冥想对象的本质层面,而将它和存在层面分离开来。

不依附

冥想者试图去体验到他最内在的自我,这个自我作为一个目击者毫无依附地观察意识波的起伏和感官的功能作用。《薄伽梵歌》中的一个诗节清楚地表达了不执著的精神:

瑜伽士洞悉真理,认为“我什么也没有做”;他看、听、触摸、闻、尝;行走、呼吸、睡眠;说话、散发、抓住;睁眼、闭眼,他确信这一切活动都在感官对象中。

融合

《羯陀奥义书》描述了融合的过程:

隐藏在众生中的自我没有显现出来,但是敏锐的知微者通过专注和精微的理智就可以辨别。智慧的人应该把他的话语融入心意,并把他的心意融入理智。他应该将他的理智融入宇宙意识,并把宇宙心意融入平静的自我。

探索者也可以想象,土融入水,然后水融入火,火融入气,气融入以太,以太融入未显者,最后未显者融入普遍的纯意识。或者他也可以想象醒着的人融入梦中,梦融入无梦的睡眠,无梦的睡眠融入图力亚,最内在的自我,纯意识,一切的根基。

专注

通过专注,探索者冥想某个指向至上自我的吠陀圣句的意义。这样的专注在融入自我的三摩地中达到顶峰。冥想唵或其他圣言就属于这一过程。

客观的和主观的冥想

根据另一个非二元论的吠檀多传统,冥想可以是客观的或主观的。在客观的冥想中,理想对象被视为在身体之外的。客观的冥想可能和某个声音的象征或形象的象征联系在一起,或受其限制。在和声音的象征相联系的客观的冥想中,探索者重复可以表示梵的普遍本性的圣言。在他重复圣言的时候,他冥想它的意义。

在和形象的象征相联系的客观冥想中,探索者冥想某个永恒的形象或表示无限之梵的对象。他首先专注于形象的象征,然后逐渐让他的心意离开形象的象征,专注于象征所代表的梵。他试图通过象征看到梵,就如一个人在波浪或通过波浪看到海洋,在树林里或通过树林看到森林。如稍前提到的,客观的冥想有两个三摩地阶段:有余三摩地和无余三摩地。在有余三摩地状态,探索者依然意识到冥想对象,而在无余三摩地状态,他和对象合一了。

在主观冥想中,根据不二吠檀多,理想对象或形象就置于冥想者之中,通常是心的部位。初学者把心视为生理器官,形如莲蕾。在这个蕾中,它有一个光明的空间,吠檀多的经文把它描述为梵的居所。随着冥想者在冥想中的进步,他开始感到他的心不仅是生理器官,而且是他的心意的一部分,在那里感知到梵的反映。在这一阶段,冥想从物理层面提升到了精神层面。然后,探索者将梵置于他的心意的模子之中,形成梵的一个精神意象。最后,这一心中意象和梵,也就是普遍的纯意识合一。

同类推荐
  • 主动变有钱

    主动变有钱

    目前,踏出校园到30多岁的群体,生活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应付就业与工作的压力,一方面要面对高涨的生活成本。对于20几岁的你,对于自己的财务状况还满意吗?本书就是为年轻人而设计的,无论你现在是个“月光族”,还是按月领薪水的工薪族,或者是个兢兢业业的公务员,又或者是奋勇拼搏的创业者……你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他们身上,学到成为有钱人的方法。本书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几位主人公的理财生活,供广大年轻人在规划人生与理财时进行参考借鉴,从现在开始主动学习如何变成一个有钱人。
  •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40岁时的很多想法、做法直接影响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告诉你:40岁的很多事情直接决定你能否收获一个圆满的人生!每个人都会怕老,成长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其实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美,关键是要看你自己如何面对。烂漫少女会说:“到40岁我就不活了。”其实她们到了40岁也一样活得好好的。没准儿心里还在偷着乐:“没想到到了40岁,我这朵鲜花才彻底盛放……”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好,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才不枉当一回女人。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减压心理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减压心理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职场智慧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职场智慧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卓越的领导者,有些原则是必须遵循的。本书围绕口才艺术、交际智慧、处世风范、心理攻略、用人之道、人格魅力、创新精神、生存哲学等几个方面,详细系统地讲述政府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必须遵守的91条职场法则,辅以真实、典型、新鲜、趣味、可读性强的真实案例。
  • 骗的就是你

    骗的就是你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用善良的“谎言骗术”去打造美好生活的书。善意的谎言,就像生活的润滑剂一样,非但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反而会让你在感情上如鱼得水、在人际关系上左右逢源、在家庭生活中幸福和睦、在事业上平步青云……仔细阅读本书,你会发现,“白色谎言”的妙用原来是那样地无处不在。
热门推荐
  • 另类千金归来

    另类千金归来

    【本文1v1,男强女强,绝对宠文】北城颜家失踪16年的大女儿找回来了。是被她未婚夫,帝都殷家二爷从一所孤儿院领回来的。彼年颜大小姐18岁。——殷家,帝都顶级世家。殷二爷全名殷九烬,人称九爷,年24岁,商界杀神。九爷遵祖母遗愿找回颜家早已放弃寻找的大小姐,带回家自己养。——外人眼中的颜瑾虞:身材好颜值高智商更高;朋友眼中的颜瑾虞:邻家妹妹(才怪),手起刀落冷戾狠辣;九爷眼中的颜瑾虞:话少人呆没见过世面,完全不像18岁,像个小孩子,惹人怜惜。——那些以为北城颜家找回来的大小姐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乡野丫头的人,后来都被“啪啪”打脸了。九爷以为接回来的是个呆傻小姑娘,渐渐地他发现,小姑娘有时候还挺凶残。以为她没靠山,殊不知她有几个无数次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伙伴。——九爷:“你这年纪应该上学,想去哪所学校?”虞美人喝着酸奶看着熊出没:“不要。”“别任性。”不理。“只要你乖乖去上学,家里冰箱顶上一层全放酸奶,动画片每天可多看一小时。”虞美人*星星眼:“成交!”九爷没忍住捏了捏她可爱的小脸。金牌助理:老板,您堕落了。【本故事纯属虚构】——推荐阿璇完结文:《琴妃倾城》《哑学霸的别样爱恋》
  • 仙法修炼师

    仙法修炼师

    我是凡人,穿越而来,幸运得到古籍,仙法无数;我闯荡江湖,闯荡破碎虚空,闯荡修真世界;我天资拙劣,被修士睥睨,被三苍迫害,但我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我本是一名大学生,碌碌无为,却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人生;我不是懦夫,不是臭散修,我是......
  • 穿越之乱世狂女

    穿越之乱世狂女

    意外穿越,初到异界,锋芒初露,扮猪吃老虎?她,回眸一笑,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乱世凤鸣!
  • 艾泽拉斯征程

    艾泽拉斯征程

    别人穿越是享受,我穿越是受罪。别人穿越妻妾成群,我穿越形单影只。别人穿越虎躯一震,小弟纷杳而至,我穿越抖碎骨头,还是到处认大哥。上天好像和林宇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无是处的他该怎么在艾泽拉斯生存?林宇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灰暗。
  • 浅汐的心情日记

    浅汐的心情日记

    一个少女与网络男友分手后、中考前的心情日记,日记时间2020年4月20—2020年6月27日
  • 我的脑海世界

    我的脑海世界

    这将会写我的脑海中幻想出来的故事,故事类型不确定,不知道有多长,或许很长很长,或许又很短,这都得看我像不像写下去,有没有兴趣,但是这绝不止是一个故事组成的,因为这是描绘我的大脑幻想的小说,这是一本特殊的小说,这或许像是一个个在我脑海中进行的游戏···
  • 守护甜心之天使哭泣

    守护甜心之天使哭泣

    亚梦回家后,发现父母的情绪跟她一样低落,然后说"亚梦…不,应该是慕容小姐,其实你不是我们的亲女儿,你是世界首富的女儿---慕容霜雪!还有慕容家族的2小姐是真诚璃茉。她叫慕容樱茉。"妈妈说"没有可能!友情不是真的,想不到连亲情也不是真的!"亚梦,不应该是霜雪的心碎了"你们的亲生父母一会儿会接你回来的"爸爸说
  • 恶魔少爷快死开

    恶魔少爷快死开

    他,黑白通吃的大少爷。她,一个普普通通家庭长大的。他与她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 重生之来到明朝做太傅

    重生之来到明朝做太傅

    我叫叶飞。长的不帅也不丑,天蝎座。闷骚,孤儿,天生天养,干过票贩子,混过小扒手,做过小混混。最后终于做了一名成功学销售总顾问!什么?没听过?那传销讲师听过吧?嗯、对!可正当我激昂慷慨为学员们描述发财之路的时候,警察进来了、我跑的快却掉下河、一下重生到了明朝。没文化。没节操,一样做了朱厚照的老师、看我怎么玩转东厂,掌控锦衣卫,击败倭寇!别跟我说什么节操!在我的字典里没有节操二字,而且,我也没有字典。罗半仙微信公众号:娱乐圈也疯狂QQ群:550419443期待您的加入
  • 再婚男女

    再婚男女

    她暗恋五年,等来明恋四年,最终逃不过分手。七年后再见面。俩人竟然奇迹般的结为夫妻。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