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2900000034

第34章 冥想的中心(1)

在冥想中,求道者会集中在他所选定的对象或理想上,或者是在他身体外,或者是在他身体内。对于后者,意识中心(脉轮,chakras)的问题出现了。一个人应该把集中或冥想的对象放在哪个意识中心,或者说是在身体内的哪个部位呢?

钵颠阇利把dharana(专注)定义为“让心意保持在某些特定的对象上”,而dhyana(冥想)为“一股关于那个对象的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流”。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在提到这些圣言的时候,说:

当心意设法去观想一个对象,让它保持在某个确定的点上,例如头顶上,或者心,并且只是通过身体的那个部位,而不是其他部位,成功地获取知觉的时候,它已经达到了专注;当心意成功地使自己保持在那种状态一段时间后,它已经达到了冥想。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进一步解释:

把心意固定在心莲上,或者在头顶的中心上,就称为专注。限定一个点为基点,某些精神上的波浪会升起;这些波浪,并不被其他类别的波动所吞噬,而是渐渐地变得突出起来,而后者会退却,最后消失。下一步,原先各种各样的波浪会被一种波浪所取代,只有一种波浪留在心意里。这就是冥想。

吠檀多的圣典提到了我们身体里的六个意识中心,它们的名称和位置如下:海底轮(muladhara),在脊椎的底部;生殖轮(svadhisthana),在生殖器的底部;脐轮(manipura),在肚脐的区域;心轮(anabata),在心的层面上;喉轮(visuddha),在喉部的下端;额轮(ajna),在两眉间的地方。在六个中心之上,位于头的顶部的是顶轮(sahasrara),是意识的最高层面。严格地说,吠檀多并不认为顶轮是意识的一个中心,因为它位于所有普通意识水平之上。

吠檀多传统所推荐的,作冥想实践之用的区域是心,还有两眉间的地方,以及头的顶部。一位求道者要么选择心轮和额轮这两个中心,要么选择顶轮,但是通常来说,绝不会冥想一个心轮以下的中心。除非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提升到心的层面上,否则不可能有灵性成就或进展。只有通过有意识地把心意提升到这个层面上,一个人才会稳固地处在纯洁之中。

心轮

心轮被吠檀多的知微者们和圣人们极度赞美。这是我们首次感到神圣之光的中心。正如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所说:

被赋予了上帝的独特力量的灵魂,会经由上帝的运动表现出来。地主会住在他的庄园里的每一个地方,但是通常会在一个特定的起居室里找到他。奉献者就是上帝的起居室。神喜爱在他的奉献者的心里运动(游戏)。他的独特力量就在那里显现。

这里的心并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而是灵性上的心。曾经有位求道者问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一位最重要的弟子斯瓦米·婆罗门南达(Swami Brahmananda):

“先生,我该冥想哪一个中心?是心的中心还是大脑的中心?”

“我的孩子,”斯瓦米·婆罗门南达回答道,“随你的便,可以练习冥想任意一个中心,但我会建议你首先冥想心。在心的莲花里冥想你的择神。”

那位求道者接着问:“可是先生,心是由血和肉组成。我怎样才能够想象上帝在那里?”

对于这点,斯瓦米·婆罗门南达回答道:“要记住,我并不是指解剖学上的心。

想一想位于心附近的灵性中心。一开始的时候,你观想上帝就在身体里,会想到血和肉。但是,很快你会忘记了身体,剩下的只有你的择神那喜悦的形象。”心轮的位置既不在胸部的左边,也不在胸部的右边,而是在胸部中央的附近,是我们通常感觉到情感的地方。心轮是不可分割的灵魂的宝座,是遍布一切的无上自我的焦点,所有灵魂中的灵魂。我们的个体意识是宇宙意识的一部分;我们的个体存在是宇宙存在的一部分。个人和宇宙密不可分。求道者在冥想心轮的时候,会想到心是遍布一切的纯意识的焦点。然后他会把这种意识冥想为光。在冥想的深处,他的个体意识会融入遍布一切的纯意识里面。任何形式的冥想的成功都取决于灵性意识在心轮里是否被唤醒。没有了对内在纯洁的培养,这种唤醒从来不会出现。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说:“想象你的心里有一块地方,再想那块地方中间有一束火在燃烧。想象那火焰是你的灵魂。火焰里面的是另一束灿烂的光,那是你灵魂中的灵魂——上帝。在心里冥想那。”

各种奥义书也提到心是主要的意识中心。《蒙查羯奥义书》说:

他在心里动来动去,变得形式多样。而心,是各条气脉相聚的地方,仿佛战车轮子上套牢在轮毂里的轮辐。冥想阿特曼为唵。向你欢呼!但愿你能渡过这黑暗的海洋。他知道一切,明白一切,世上的所有荣耀都归于他——他,阿特曼,位于梵光辉灿烂的居所里。他呈现出心意的各种形象,引导着身体和感觉。他住在身体里,也在心里。通过那如同喜悦和不朽的阿特曼般闪烁着的知识,智者完全看到自己就在万物里面。《白净识者奥义书》说:

万物的创造者,发出光芒,遍布一切,一直住在人的心里。他是通过否定的教导,分辨的智慧和基于映像的合一知识而被揭示。他们认识了他而变得不朽……他的形象不是一个可见的对象;没有人可以用眼睛看到他。他们是靠纯洁的智慧和基于映像的合一知识,认识到他就住在心里,从而变得不朽。

《唱赞奥义书》说:

从而,梵被形容为是等同于一个人外面的[物质的]虚空[akasa,空间]。一个人身体里的虚空同样也是一个人身体外的虚空。一个人身体里的虚空也是一个人内心的虚空。内心的虚空是无所不在和永恒不变的。他认识了这个,便可得到充裕和永恒的财富……他构成了心意,身体是精微,形象是光,思想是真理,本性如同虚空,其创造物是这个宇宙,珍视一切[正当的]欲望,包括一切[怡人的]气味,被赋予了所有的品味,拥抱一切,从来保持沉默,也没有欲望——他是我心里的自我,比一颗大米还小,比一颗大麦还小,比一颗芥菜籽还小,比一颗小米还小;他是我心里的自我,比大地还大,比中间地带还大,比天空还大,比所有的世界还大。

其创造物是这个宇宙,珍视一切[正当的]欲望,包括一切[怡人的]气味,被赋予了所有的品味,拥抱一切,从来保持沉默,也没有欲望——他是我心里的自我,他是梵。当我要离开的时候,我肯定会到他那里去;一个人有了这种信念,无疑[肯定会到达那神性]……那自我就在心里。

“心”这个词在语源学上的解释如下:这个(ayam)就在心里;因此它称为心。明白了这一点的人,每天[在深眠中]都走到天堂(即,梵就在心里)。

《泰提瑞亚奥义书》说:

心里有一个空间(akasha);里面藏着原人(Purusha),构成了心意(manomaya),是不朽的和光明的。中脉(sushumna)穿透了像乳头般悬挂着的肉块(也就是小舌),在两腭和末端之间,是分割颅骨的地方,相隔地藏着头发的发根。中脉是认识因陀罗(也就是主,或者是有德之梵)的道路。求道者的灵魂,经过中脉,栖息在火中,是由vyabritibhur来代表;他栖息在空气中,是由vyabriti bhuvah来代表。Bhur与bhuvah分别是指大地和空气。被照亮的灵魂,在死亡的时候离开了身体,居于火中——由vyahriti bhur(大地的一种象征)来表示——可以说,是梵的一只翼。也就是说,这样的灵魂遍布了整个世界。类似地,他居于空气中——梵的另一只翼的时候——他的灵魂遍布空气中。诗句把心里面的这块地方形容为梵的一种象征,而中脉是通往梵意识的大门。

关于在心里面的意识中心,《羯陀奥义书》这样说:

心有一百零一条气脉[nadis,生命之气的能量通道],其中一条贯穿头的顶部。沿着它向上移动,一个人[在死亡的时候]会得到不朽。但是,在他死去的时候,他的生命之气通过其他气脉而往不同的方向而去,那么他会再次投生到这个世上。原人(Purusha),内在的自我,不比一根拇指大,一直住在人的心里,使一个人坚定地把自己从身体分离,就像从一片小草中分离出柔嫩的叶柄一样。让他知道,那自我是光明,是不朽——对,是光明,是不朽。

《蒙查羯奥义书》说:

唯有原人才是真正的宇宙,构成了工作与苦行。我的好友,明白了这一位梵——至高无上和不朽,隐藏在心之洞穴里——即使在此世,也会解开无知的绳结。

《白净识者奥义书》说:

原人,不比一根拇指大,是内在的自我,永远坐落在人的心里。他被心意所知,控制着知识,在心里被察觉。他们领悟了他,会变得不朽……

自我,比渺小的还要渺小,比伟大的还要伟大,隐藏在众多生命的心里。

智者在创造者的恩典下,看到了主,庄严而又无所欲求,也摆脱了悲伤。《六问奥义书》说:

阿特曼就住在心里,那里有一百零一条气脉;每条气脉里面又有一百条分支。另外,每条分支里又有七万二千条次要的脉管。Vyana[遍布全身的生命能量]就在这些脉管里移动。

《曼都卡奥义书》说:

认识唵(Aum,即Om)为自在天(Isvara),永远出现在所有生命的心里。平静的灵魂冥想Aum为遍布一切,也不会感到悲伤。《大林间奥义书》说:

虚空(akasha,空)是所有生命的蜂蜜(结果),所有生命又是这种虚空的蜂蜜(结果)。同样地,在虚空中,那明亮、不朽的生命和在身体里以及心里与虚空相一致的明亮、不朽的生命,[皆是蜂蜜]。[这四种生命]都只不过是自我。这种[自我]的[知识]是通往不朽的[工具];这种[潜在的合一]是梵;这种[梵知]是[成为]一切[的工具]……“哪个是自我?”是这个原人,是心里面那[自我流露]的光,与智力相一致,也在各个器官之中。

它表现得与[智力]相似,在两个世界之间徘徊;它宛如在思考,宛如在移动。它被认为与梦相一致的时候,超越于这个代表死亡(无知以及它的结果)形象的[清醒]世界……那伟大的自我,没有出生,与智力相一致,住在各个器官之中,隐藏在心中的虚空里面。它是一切的控制者,一切之主,一切的统治者。它不会因为善行而变得更伟大,也不会因为恶行而变得更渺小。它是所有生命之主,所有生命的统治者,所有生命的保护者。它是那道作为边界的屏障,让不同的世界保持分离。婆罗门通过学习《吠陀》,通过献祭,通过施舍,以及通过不会导致歼灭的苦行来试图认识它。

只有认识了它,一个人才会成为圣者(牟尼,muni)。只有对这个世界(也就是自我)的渴望,僧侣们才会弃绝他们的家园。《梵天奥义书》说:

在心的隐蔽处里面的是意识的空间(akasa)——有许多的通道和知识的目标。在心的空间里——所有这个(外面的宇宙)在此进化和运动,所有的经线和纬线都(宛如)在里面。(谁明白这一点,)谁就会完全了解所有的创造物。那里天神(devas)、仙人(rishis)和祖先(pitris)不受制约。

因为一旦被完全地唤醒,便会成为一切真理的知晓者……心(也就是,心的内室)与一朵莲花的花萼相似,充满了空隙,也带着朝下的脸孔。要知道,那是整个宇宙的伟大栖息地。

《摩诃那罗延那奥义书》说:

无限的自我,比微小的还要微小,比伟大的还要伟大,坐落在所有生命的心里。通过造物主的恩典,人认识了他——不受基于价值的欲望所束缚,是至高无上的伟大者,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和所有生命之主,避免了悲伤……在身体这座城堡里,有一朵小小的心莲,无罪而又纯洁,是至高者的居所。此外,在这块小小的地方里面,是没有悲伤的以太。那需要持续不断地冥想……人应该冥想至高者——不受限制,永恒不变,全知,是世间欢乐的源头,就在自己内心的海洋里,是所有努力的目标。他冥想的地方是心里的以太——可以把心比作一朵翻转的莲花的花蕾。应要知道,它离心只有一指距的距离[手掌完全张开的时候,拇指尖与小指尖之间的距离],位于喉结以下和肚脐以上的地方,它是宇宙的伟大居所。心,被气脉所包围,就像一朵莲花的花蕾似的,以一种倒转的姿态悬挂着。它里面有一块狭窄的地方(或者在它附近有一块称为“中脉”的狭窄地方)。

它里面支配着所有的事物。在那(心或中脉的狭窄地方)中间,依旧是那伟大的火,全知,永不衰退,拥有无所不在的面孔,四面都有火焰,享有呈现在它里面的一条腿,吸收着那条腿燃烧时的能量(其散发出来的光芒垂直和水平地散布着),从脚底到头顶来暖和着自己的身体。火弥漫着整个身体。在火的中央,住着一条金色耀眼的火舌,也是精微体中至高的,像出现在一朵雨云中间的闪电般炫耀,像一颗稻谷的芒(谷芒)那样地微小。

这是一种形容精微体的比喻。超灵(Paramatman)就住在火焰中间。(尽管他因此而变得有限,)可他仍然是四面的创造者、湿婆、毗湿奴、因陀罗,是宇宙物质和能量的源头,至高无上和自明的纯意识。

同类推荐
  •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烦死了”这三个字你一定说过,甚至已经成为一句口头禅,时时将它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脱口而出。烦恼已经成为影响都市人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如果无法驱走它,它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将烦恼、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消除是非常重要的。快乐是驱赶烦恼的最好方法,但一些人不懂快乐,总被坏情绪占了上风,或是错误地将逃避、麻醉当成了快乐。快乐是选择,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自我调节的能力。寻找快乐、养成快乐的习惯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 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

    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好习惯是成才的重要因素。《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用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它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堪称照亮成长之路的指明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人生哲理枕边书3

    人生哲理枕边书3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 做人哲学全知道

    做人哲学全知道

    两千多年前苟子就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做人,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间的人与事,这样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接受,曲高和寡者终究会因不适应周围的环境而被淘汰出局。做人是大难事,也是一种高深的境界。从普通平凡到鹤立鸡群,从鹤立鸡群上升到超凡脱俗,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做人哲学全知道》对做人哲学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得出人生哲学最精辟的结论:做人就是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自己的心身关系、人与自然的天人关系、人与衬:会的人际关系。愿每一位读者看完《做人哲学全知道》后能够学习一些做人哲学,能够有所长进,在完美的人生道路上潇洒畅游。
  •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历史有不断重演的惯性,我们今天的处境,也许和从前经历过的遭遇十分雷同。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和人物都改变了,但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却总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不经意恍然大悟:有些道理我们已听过千回百回,但却总是记不住。经验固然可以增长知识,却不一定能减少犯错的次数。了解哪些情况应当避免,哪些原则应该恪守,是我们开创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或者道理,并从中受惠以后,这些知识道理,便会成为我们永久的智慧。
热门推荐
  • 朱枫林集

    朱枫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爷的小可爱太野了

    四爷的小可爱太野了

    战四爷从荒山野岭捡回了一个小女童。疼若珍宝,惜如琳琅,宠上了天。白莲看了想扎一针,渣女见了要踩一脚。但最后,针都扎到了自己心里,脚都踩到了自己脸上。江星伊坐在屋顶,托腮睥睨:“愚蠢的人类,还想跟本龙斗。”……不知何时四爷家的女童消失了,多了一个无敌美少女。乡下来的、粗俗野蛮、笑话一样的存在。吃啥啥不剩,斗殴第一名!但她却是战四爷的小娇妻、娱乐圈顶流的亲生女、农商界泰斗的小师妹。……最后,知道真相的吃瓜大众桌子掀起来。众美男:战四爷不要脸,诱拐自己亲侄的未婚妻。众少女:江小姐没节操,投奔自己师侄的怀抱中!战四爷和江小姐心有灵犀: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 浮逆

    浮逆

    为了生命,不得不忍受仇恨;为了家人,不得不受人摆布,为了朋友,又不得不拿起屠刀、、、、;最后,自己又该何去何从?低叹一声,也许只有一生漂浮了。
  • 凰权:诛心

    凰权:诛心

    红书:朝夕相处的陪伴不及你心尖那一缕轻笑,守候你高迭起浮的岁月不抵她滴下的佯装泪水;如果相随的红衫让你习惯我的存在却也忽略我的感受。在这般旅途中,我愿退出,成全你的如沐春风。——尉迟蔚然!你望向他的眼神是如此割舍不下,既如此你又何苦跟我而去,只是因远离而心静吗?只是你自己又何尝发现那些炽热早已被清冷所替代?一名俗人,怎样都无法逃脱束缚,既他要三妻四妾,左拥右抱,无法给你执子之手,一心一意。如此,我等你!——长孙问天!
  • 盛世弃后

    盛世弃后

    前世,她是他的皇后,却被他利用殆尽,含恨而终。今生,她是魔教教主,谈笑之间,将权势牢牢掌握。他是帝王之子,生于权势之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运筹帷幄,为了她,机关算尽。
  • 史上最强前锋

    史上最强前锋

    “噢,小伙子,你没穿越也没重生,是怎么登上球王宝座的?”“因为我有着胜利的血统,为足球而生!”“听说您打破了贝尔汉姆和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保持的记录,成为世界足坛最具魅力的男人,应该艳福不浅吧?”“实际上,我的私生活非常检点,对于这个评价,我感到非常无辜!”“可实际上那些明星和女球迷都希望跟您发生点什么……”“那你应该这样回答他们——放开徐皓,让我来!”
  • 极品药神

    极品药神

    天地万物,凡有生命者皆可药!药具体的来说是一种精华,至于用途非常广泛,至少作为药神传承人,林枫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他打算先开个花店,而且希望花店的顾客少一点,因为他是个慵懒的人,当然只要有一个顾客,那就得有十个人的收入。(放松放松,放轻松!这是个关于生活的故事)
  • 辅助她又又又黑化了

    辅助她又又又黑化了

    女主冷傲直女/男主心机boy谁说奶妈只能躲后边救人的?余欢偏不!问:如何拯救无可救药的队友?答:最好办法就是杀光所有的敌人!不过,偏偏就有人不想受余欢庇护,甚至还想庇护她?——【世界】众人:听说了吗?那个变态奶妈和春风十里结婚了!真是可惜了,春风大神那么好的人,竟然被那个死人妖给祸害了!余生尽欢:????【世界】春风十里:是真的!不过看在她房产证上有我名字的份上,我稍微委屈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柔弱脸【世界】余生尽欢:????系统提示:尊敬的春风十里,您的伴侣余生尽欢提出与您解除夫妻关系,请您前往姻缘池做出选择。点击前往姻缘池.【世界】春风十里:娘子我错了!方便面、榴莲、键盘我都准备好了,你喜欢哪个?喜欢的朋友不妨点个收藏支持一下憨憨作者,不喜欢的也请嘴下留情,轻点喷了啦~
  • 一穿成后

    一穿成后

    DV设计总监上官小菟对一切美的事物没有任何抵抗力,面对美女汉子心,面对美男花痴心。某天同事问她,穿越后想成为谁?她说自然是穿越成东方不败,先是男后是女,这样男女通吃。结果光有一颗不男不女的心,却还是穿越成了女儿身!女儿身就女儿身,美女美男皆调戏。然而这个冒出来的太子是怎么回事?太子妃?不要!她抗议!太子:抗议无效。逗比女汉子杠上面瘫腹黑帝,欢喜冤家的日常,看谁笑到最后。
  • 明末大贼

    明末大贼

    1644年三月初二大明皇朝的中极殿上,狂风吹来了一个大贼子;从这一天开始历史开始改变。大贼只有一个理想,我的目光到哪里,哪里的土地海洋和天空,都是我汉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