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000000103

第103章 难以忘却的怀念

李小瑛中建农场(六师九团)

30年岁月,在人类历史长河上,只是弹指一挥间。可是在人的生命中,却占据了几近二分之一的人生。

30年前,我们十六七岁,风华正茂,不知愁滋味;30年后,阅尽人间桑沧,我们还能面对当年吗?

人是最有感情的,不管际遇如何,对自己曾生活过的地方总有一种眷恋之情。何况当年的我们满怀理想,踌躇满志。即使最后发现自己是多么幼稚,但毕竟我们为这片土地付出过青春,付出过热情,和淳朴的老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30年了,当年比我们现在还年轻的老工人日子过得怎么样了呢?当年清澈的小河现在还在吗?我们又何曾忘记过那些战天斗地的日子。

我们一行10人,30年前一起到海南,难兄难弟般厮守了几年,像一个氏族的兄妹。如今,虽年过不惑,但凑在一齐又恢复了当年的乐观豁达。说的是,这一代人的心理年龄尤其年轻,因为他们是极有理想而又很难实现理想的人。天真,是这一代人的特征。

“既然我的人生之舟浪迹到这里的知青部落,那么农场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

忘却工作的烦恼,乐呵呵我们回海南。

场部

飞机降落,来迎接的海口知青一下子就叫出了我们每人的名字,他们也要和我们一齐回农场,于是又多了一班曾经沧海的人。想当年,广州知青与海口知青混成一家,迎接的海口知青中,就有一高个子曾追求我们这次赴海南中的一位当年的“金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一个回城风,打破了他们的计划,一个要回广州,一个不让走,差点弄出人命。后来终于各自归窠,各自成家立业。30年后相见,一笑泯恩仇。高个子在中学任体育老师,娶了个女大款,日子平淡而富足。见到昔日情人,依然殷勤。此后数天,两人都是我们逗乐的话题,他们却大大方方,任我们像大不透的孩子般追着问当年如何差点被对方推下鱼塘双双殉情的惊险过程。

雷宇的功劳,海南岛是路靓车靓。早上从海口出发,中午就到达屯昌中建农场,农场的路依然坎坷颇簸,路边的军营已破败倒塌,人去楼空。记得当年军营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直到场部,才看到点样子。农场虽穷,对回来的知青却很热情。在场部招待所,迎面的大镜是二连广州知青今年春节期间送的,上刻几个字:“难忘的岁月,永久的情怀”两边比人还高的大花瓶是揭两知青专程送来的,光托运就费了不少劲。今年以来,陆续有知青回农场“探家”,或一家几口,或三五知己,也有数十人的大部队。

场长向我们讲述了农场的近况,形势很不好。干胶价一直在跌,已从最高峰的1.5万元一吨跌到目前的6千元,而一吨干胶要7.5千元成本,去年农场亏本800万元(注:10年后的今天,情况已大为改观,干胶价钱直线上升)。农场人口1.3万人,胶工才2000人,而退休职工却有3000人,负担相当重。工人虽说工资很低,一个月才三四百元,但今年才发了一两个月工资。这种现象在农场很普遍,幸好工人像农民一样,有田有地,可以种水稻、木薯、花生、蔬菜,不愁没饭吃。又不用交公粮,还是比农民好。家在农村的还有亲戚来投亲靠友找工做,想转成正式职工并不容易。知青30年前种的橡胶,已到了更换年龄的老胶树,很多已在台风中吹毁。

吃过午饭,我们便迫不及待回连队。

猪场

汽车翻山越岭送我们回连队。一路上景色依然,山花遍野的山头、结满馒头果的大树、绿影婆娑的枫树林……最令我们叹息不已的,是路边的猪场旧址。我们中,有几个是从猪场走出来的。宿舍现居住着越南难民,猪舍已倒塌,养水浮莲的鱼塘已干枯,一片破败景象。想当年,猪场是场部的骄傲,专门挑选出品貌皆优的女知青组成养猪班。有首长来参观,猪场肯定是参观点。那些十八九岁的女孩子什么都敢干,给猪配种、给猪打针甚至杀猪。城里来的姑娘敢杀猪,当时也是件新鲜事。记得有一次过节,准备杀一头大猪,猪场里长得最好看的小张说,我来。老工人杀猪也要两个人,广州女娃一人就敢杀猪,惹得里外围了三层人看热闹。只见小张手握一柄长尖刀,一个箭步冲到大猪面前,一刀刺进猪的心脏,这猪可是她平时精心养肥的,现在鲜血汩汩地流,吼声震天,我们看得心惊,小张却没事一般。我想,她是经过如何激烈的“斗私批修”,才练就这一身过硬的本领。

每天,猪场的姑娘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跳下池塘捞猪饲料水浮莲。夏天,蚂蟥在水里畅游;冬天,齐腰深的水刺骨寒。人可以饿着,猪可不能饿着。不管是三伏还是腊月,这些姑娘从来就没有动过偷懒的念头。小猪因各种原因死去是经常发生的事,特别碰到流行病暴发,每天都会有几头小猪死去。每逢有猪快病死,就有老工人来要“货”,开始她们不同意,说病猪不能吃。但每次病死的小猪埋掉没多久,很快就被人偷走,她们真不敢相信,这病死的小猪还能吃?时间久了,看到老工人吃死猪有滋有味,也没什么事,饥饿使她们也动了“开斋”的念头。那时候吃肉是很奢侈的事,一年到头只有春节、国庆才有一顿肉吃。平时油都不多一滴。于是,一些眼看没救的小猪,干脆临死前就人道毁灭,然后加菜,那真是香飘十里惹人垂涎。我姐姐在猪场,每逢有死猪宴,一定通知我前往。围在一起大嚼那细嫩的猪肉,大口喝着热腾腾的肉汤,亲情、友情弥漫在茅草房内,那确实是幸福的时光。

猪场还是出诗歌的地方,围绕这班养猪娃,许多土产诗人为她们绞尽脑汁。翻开保存至今的“诗集”,那些“胶林深处是我家,养猪姑娘志气豪”或“人壮猪儿肥,气死帝修反”之类的佳句,令人忍俊不禁。一位公认的诗人写歌颂养猪姑娘的诗甚至翻译成英文,被外国文学杂志转载。

几个当年的养猪姑娘,面对几近不留痕迹的猪场,感慨万分,纷纷拍照留念。她们把猪场遗址角角落落全部拍下来,好拿回广州给没空来的养猪伙伴欣赏回味。

连队

终于到“家”了,队长是潮汕青年,当年和我一个班。看到我们“返家”,以最热情的姿态迎接我们。站在唯一的两层楼向下望,连队尽收眼底。当年我们自己盖的知青房,30年后居然还是连队里最漂亮、最结实的房子,现已卖给工人。小河上的木桥变成了铁索桥,现在是家家有摩托车,最令我们吃惊的是个个驾驶员都身怀绝技,都能从铁索桥上冲过去。河边住着连队唯一坚持独身的男职工陈某,身体壮实家底殷实,有人为他介绍过许多女子,他都不答应。难道他的内心深处仍坚持死心眼,非她不娶?这个“她”是广州知青,这次也和我们一起来了。她算得上“夫荣妻贵”,孩子又在名牌大学读书,日子甜到流油。只是那人顽强的单相思,令她不觉心生恻隐。如果他请她到家里坐坐,她断然不会拒绝。可惜他不敢,只在窗户张望。在我们一再怂恿下,他始终只是笑笑,令她也觉得遗憾。

陈某是随复员军人的哥哥来到连队的,他对我们中的小章情有独钟。小章调到场部小卖部卖冰棍,陈某患了相思病。经常中午收工后,最调皮的男知青就对陈某说,小章打电话来找你,你赶快去吧,顺便给我们捎回一瓶冰棍。陈某不问真假,乐颤颠就起程。花一个钟头去到场部,面对小章却说不出话,小章也不理睬他,只管往保温瓶内装冰棍。交易不消两分钟完成,陈某又往连队赶路。一个月下来,和小章没说过一句话,工资却变成了冰棍。

队长对我这个当年的班长印象深刻,尊称我为“老班长”。当年全班都是潮汕人,只有我一个广州知青,他们碰头就叽哩咕噜,当我透明。能做到让他们把我视为自己人,全靠拼死力气换来一点威信。我分给自己负责割胶的那个林段,在深山老林里头,连老工人都怕去。每天凌晨钻进林段,都有一种生死考验的感觉。这次见到老指导员,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还记得那个林段吗?”我说:“怎能不记得,那条脚边窜过去的大蟒蛇,现在还能感觉到它的凉嗖嗖。”

晚上,队长设家宴欢迎我们,请来许多当年的老工人,这些老工人都是部队复员军人,至今保留着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说起话来一套套。他们的孩子可不像他们,都不肯割胶,现在的胶工大部分是请来的民工。日子那么艰难,可是当老工人听说我们怀念吃木薯的日子,恨不得把地里的木薯全部给我们挖出来。装了满满一袋木薯、满满一袋花生,才放我们离去。

探寻

海南岛自1968年起共去了约9万知青,以后陆续招工、上学、病退回城,差不多已全部离开了农场。但还是有极少数知青因各种原因留在海南扎下了根,据后来在海口市农垦局打听,现在留在海南岛的知青还有数十人。

千方百计打听之下,中建农场果然有一个留到现在的广州知青,仍在连队做工人。我要去采访她,场部执意要用车送我到她所在的17队。

17队是中建农场的“模范村”,场部投放了数十万元平整土地,盖楼起房、规划绿化,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唯一的留守知青叫邓雪好,今年47岁,晒得黑黝黝的。不知道连队为什么不安排这绝无仅有的广州知青住得好一点,一排排粉饰得雪白的瓦房竟然没一间房属于邓雪好。我们执意要参观她的住房,她大方爽朗地带我们去。

开锁进门,她的家令我们吓一跳——这房比我们当年住的知青房还差10倍,低矮的木屋要弯腰才能进入,约10平方米的空间一览无遗,没有任何财产,床上堆着些破衣服之类,锁门也是多余。旁边就是猪栏,里头养着猪,风吹过,味道浓烈。

对她目前的处境,我们很同情甚至有点不好意思,生怕她面对我们会打破心理平衡。她很坦然的样子,当着我们的面责备队领导不让她退休。原来,退休后有200元退休金(其实已经半年发不出),现在她只有每月60元的生活费。她的丈夫是广西农村人,比她大7岁,也每月领60元的生活费,据说是照顾广州知青才有这60元。两人成家后生了两个女儿,20多岁了。女儿可不愿守着这个穷家,都到了广州打工。邓雪好说自己退休后就回广州和女儿团聚。现在夫妇俩承包鱼塘、养猪、种花生。

她说她是被骗上岛的。当年,她的哥哥已去了农村,居委说若她去海南岛,她的弟弟就不必下乡。听信这话,她才愿意离开广州到海南岛安家落户,但结果她的弟弟并没因此留在广州,同样也被分配到农村。现在自己已在海南安下了家,要回广州又没处住,户口又难调入广州,工作也准找,两个女儿生活费都无着落。思前想后,她只好断了回广州的念头,一心一意和丈夫在农场扎根。现在就是等着退休的那一天,为了每月60元的生活补贴,她不舍得辞职。

留在海南岛的广州知青,绝大部分是没办法调回来的人,或不知调回广州后如何安置住地、工作。他们是知青中最无奈的一群。他们的神经已经麻木,但内心深处又何尝不为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而悲叹呢。

当然也有例外,在海南农垦局留守的知青可没人认为他们“倒霉”。海口市的建设日新月异,在这个日趋现代化的海滨城市生活,不比任何城市差。比起在广州“下岗”的知青,这些在海南农垦局留守的知青甚至令人羡慕。

同类推荐
  • 幽梦影(国学大书院)

    幽梦影(国学大书院)

    寄情山光水色、花鸟虫鱼讥讽官场科第、庸俗人情勘破参悟儒释道三家思想《幽梦影》是清代张潮的一部文艺格言随感小品集,也是一部人生格言集。本书收录了219条人生的领悟和自然的静赏,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如梦一般的迷离,如影一般的朦胧,让我们享受那种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
  • 陌生的朋友

    陌生的朋友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陌生的朋友、抠字眼的小女孩、顺手帮一把、千年古参、上边有人、考验爱情、我的群主,我的“群”、你追我涨、年度最佳慈善家、笔记本上的秘密等。
  •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包括陶渊明家书、鲍照家书、骆宾王家书、李白家书、元稹家书、范伸淹家书、欧阳修家书、王安石家书、黄庭坚家书、文天祥家书、彭端淑家书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 搞笑幽默笑话

    搞笑幽默笑话

    汇集了中外古今经典幽默故事,化机智于只言片语间,处处闪动着智慧光芒。其中的大多数幽默故事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有着非同一般的借鉴意义。它们不仅能让孩子们开怀大笑,而且能在笑过之后有所收获,有所思考。
  • 第九条建言

    第九条建言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一本散文、诗歌、随笔集。按照时间跨度编选,文字铿锵有力,涉猎广泛,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伪君子

    末日伪君子

    秦连成是一个末日里的小人物,但是在末日中能够存活下来的永远都不是小人物。战友受伤了?我没有照顾伤员的理由!前方有丧尸?我们必须得牺牲一个人!那里有美女?给他的男友安排个任务!这是一个在末日里挣扎的小人物,同时也是一名疯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琼芜灯亮流浪在何处

    琼芜灯亮流浪在何处

    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不曾想竟被你这种宫墙之内的妇人暗算;呵呵、真是可笑,当然!这不光光是因为你背叛我们最美好的友情,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伤我可以但我心头最爱之人断不可,我要生生世世守护他哪怕他不曾看过我;旁人动他就是要我决意杀伐天下!
  • 冒牌嫡女妃

    冒牌嫡女妃

    无人问津的尚书府四小姐替长姐嫁给臭名远扬的冷血王爷。“他若待我不好,我定让他府宅不宁,鸡飞狗跳!”“夫人饶命啊!为夫已经吃了一个月鸡腿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望长安——凤凰图

    西望长安——凤凰图

    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硝烟弥漫,生灵涂炭。动荡之中,无论寻常百姓,贩夫走卒,还是官宦贵胄,富商豪绅,皆难幸免。乱世中的一对兄弟,青梅竹马的恋人,躁动的军阀,江湖势力被中和年间的密诏,东西二都两桩旧案所纠缠,前途未知光明与黑暗,坦途或艰险......
  • 篮球之民间

    篮球之民间

    动物界的篮球主角不甘心输给他人,决心走上复仇之路
  • 轮椅上的成功之路

    轮椅上的成功之路

    一个后天残疾少年的奋斗史激励70后80后90后的,引导我们人生的正能量,
  • 魔火情焰系列3

    魔火情焰系列3

    妖道天风谷主网罗了雷堡主等众多黑道高手,围杀酒狂、穷儒和印珮,更要一网打尽天下英雄。穷儒被杀,酒狂重伤。印珮得宇内第一高手的悉心点拨,只身深入沼泽,击杀黑道八大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