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000000087

第87章 在岁月里挥手回望

陈向东新星农场(三师三团)

如果不是重回这片土地,永远只能从今天的视角遥望过去,而今天永远是居高临下的,是正确的。有了回望,今天就一定正确吗?时间才是最大的校正器。历史是一块面团,可捏可揉;历史是一件衣服,可缝可补;历史是一架望远镜.倒看远,正看近。

题记:海南怀旧游途中感怀2007年7月

像是宿命,我每年的全家出游多选择海南,百去不厌。在橡胶树像少妇哺婴一样毫不吝啬地馈赠着她的乳汁的盛夏,我又回到了海南。此行携着同是兵团知青的妻子,牵着儿孙,一家驰骋在海南东线高速,小车一路在东郊椰林、博鳌、兴隆、七仙山、三亚各景点走走停停,一半为揽胜,一半为怀旧——回望我那六年激情燃烧的蹉跎岁月和那片魂牵梦绕九曲回肠的橡胶园。

潮涨——身不由已的热血喷张

过琼州海峡,站在滚装船船舷边扶栏远眺,水天一色,白云悠悠,引起我无限的遐想,仿佛站在四十年前的“红卫”轮上,那甜美的女声二重唱从无限的、空阔的宇宙空间飘来、飘来——

“亲爱的朋友,请你对我讲,再过十年,你在什么地方?

“我嘛,我走出学校,奔向那遥远的地方。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是我的岗位,哪里最辛苦,哪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那时候,请你到工厂来找我,我正在新研制的机器旁。请你到公社来找我,我正在拖拉机驾驶台上,请你到山区来找我,我正在山顶观摩气象,请你到大海来找我,我正像海燕飞翔。”

如此诗情画意的感召,对经“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刚中学毕业或未毕业,憧憬着未来却不知路在何方彷徨的无知少年,该是多么美好的向往。与此同时,更强大的号召像一声春雷滚响祖国大地,伟人挥手发出时代的最强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顿时,不,是从1968年到1977年的九年间,全国中学毕业生涌向了一个统一的朝向:“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批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未能赶上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未能赶上高举三面红旗热火朝天的大跃进年代,却“幸运”地赶上了这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肩负使命般离开求知的学堂,离开温暖的家,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挣开父母和师长牵着的手,稚气未脱尚未成年就独目走向那陌生又遥远,贫瘠又荒凉的农村、山区、海岛和边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潮是如此地汹涌澎湃和迅猛,几年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达到几千万,超过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在这大潮中,仅到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城市知青近十万。我当年就是随着这十万人的洪潮,乘上“红卫”轮,奔赴那遥远的海角天涯。

天涯在何处?当时身居深山,不知庐山真面目。后来读书才了解到,那是史上历代朝廷贬官和囚徒流放的地方,一个“一去一万里,十之十不回”的鬼门关。我们到海南时,非山区虽已摆脱蛮荒,但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甚至个别农场仍处在刀耕火种的形态。我被分配到黎苗族聚居的七指岭(今改称七仙山)下三师三团六营五连,一处三幢茅草房所在。

我们的到来,受到兵团各级的热烈欢迎,老职工的热情帮助和大山深情拥抱。

人类历史的童年,是萧索的冬天。在茹毛饮血的蛮荒年代,笼罩大地的永远是那未知的黑暗和寒冷,在某一幸运时刻,人类发现了火种,如梅般耀眼火光照亮蛮荒大地,穿越沉沉黑夜,把希望点燃。从此,人类的脚步向前、向前、再向前。20世绍六七十年代,正是世界进程从后工业阶段向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大趋势”推动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信息化和城市化使先进国家突飞猛进,亚洲四小龙就是在这期间选择了与世界同步的国家战略发展起来的。此时,我们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祖国,多么需要知识、需要人才啊。此时,这批花季年华的青少年,逆人类进程向前的脚步,从学堂退到荒野,从城市退到农村,从文明退到蛮荒,而且还要“扎根农场干革命,安心农村一辈子”,对乎?错乎?十六七岁未谙世事的小孩能懂吗,于是身不由己,热血贲张地振臂高呼加入这滚滚洪流,走上一条有起点,无终点的路。伟人年代的凡人比在没有伟人的年代还卑微。在那年代,连世纪智者和先知都身不由己地三上三下,最后才得以实现理想和信念,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群少不更事的愣头青算什么。

望着车上在儿媳怀中甜睡的孙子,我庆幸他生逢盛世,蹒跚学步就踩着铺满鲜花和阳光的路。为子孙后代的幸福,我默默祈祷这段历史不再重演。

潮头——极至的时尚行为

小车甫抵三亚,大东海、亚龙湾旅游区游人如鲫,红男绿女们服饰荒诞怪异,或轻衫薄底,或袒胸露背,或比基尼,或干脆露,因为他们青春,所以他们张扬,这是时尚。而时尚是叫代审美的极至符号,人类何必遮掩着最美好的一面而虚伪压抑地活着,累不累。

我辈那个年代过来的知青,对此并无恍如隔世之感,此地彼时回望我们的青春岁月,服饰更“暴露”,青春更张扬,一样的青春,不同的时尚。在七月流火的盛夏,在大开荒工地上,红旗飘飘,军号嘹亮,高音喇叭震响山谷,为“和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开荒进度争先恐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发,炎阳直射的高温,超极限劳动的体温,使你热血沸腾,汗流浃背,燥热难耐,于是脱去衣服,仅穿一短运动裤,光着膀子在大会战的人海里“大干苦干拼命干”,那场合,“露”得比现代摩登女郎有过之而无不及。海南无冬,但冬天也偶有“火烤胸前暧,风吹背后凉”,几乎每年那季节,都组织水利工程大会战,与开荒大会战同样的场景和气氛,同样的“革命加拼命”,此时胸前暖不需火烤,风吹背后不凉,毛主席恩情暖心间,革命热情高万丈,热火朝天的身热难耐,不脱哪个受得了,这脱不是为露点吸引回头率,而是散发身体热量的需要,是劳动积极的表现,“露”得彻底会受到领导的表扬,还会被评上“学大寨标兵”或“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什么的,是当时的时尚,这和当今在公共场合女人穿背心是时装,男人穿背心是不文明行为的审美观并无二致,都是你所处时代审美崇尚的极至符号。

在那狂热的年代里,知青们有太多的青春可以抛洒,抛洒得激情飞扬,抛洒得不遗余力,青春的身影冲在大会战的前头,穿行在晨曦的胶林里,忙碌在养猪场上,或挥鞭在讲台上。兵团各行业,都活跃着知青的身影,有的成为主体力量。特别是在教育、文化、宣传、体育等,基本由知青担纲。经几年的历练,已彻底溶入那方水土,和那片土地连在一起,“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昔日的城市娇嫩学生,已成为地道的农工。海南的热带风雨,农场的生态环境,年代的风云变幻和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一代知青经历了如此跌宕起伏的暴风骤雨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既有堂吉诃德的风采,又像普罗米修斯一样,曾挖出自己的心来。把灰色留给自己,把红色留给社会。这极至的时尚行为,也为知青带来最值得回味的骄傲的微笑和不能放弃的尊严。

潮退——人间正道是沧桑

游罢三亚景区,我迫不及待地向新星农场奔去。那山那水,早已成为我生命的组成部分,时间的流逝无法将我与那哺育过我的土地分开,心永远追随那踏破天涯海角的青春足迹,永远依恋那在苦难中给我厚爱的老工人,永远记挂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已扎根在那里的知青兄弟,永远回味当年与妻子牵起人生之手的苦难中的甜蜜。

农场场部建设别致,区队比以前萧条,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潮中,农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作纵向比较有很大进步,与发达地区怍横向比较,仍有巨大的反差。

到原连队,熟悉的人都已离开或作古,物是人非,似是星辰非昨夜,甚是伤感。那年代老工人为农场的建设默默耕耘,同样贡献了美好的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女,令人由衷敬佩。

转而寻找扎根在那里同批知青周姓同学,他一家离群独居在半山腰,在他那承包的30亩水果林里,盖了约60平方米的平房,这是他春播夏锄,休养生息的全部希望,家徒四壁的他期望并不高,也没条件高,仅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若逢年份不好果不开花,这希望就成为奢望,看来留在这广阔天地也没有多少作为。哀莫大于心死,他远离尘世日复一日在这深山劳作,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浮躁、险恶和算计,远离了SARS和HIV,也远远地离开了现代文明。这情这景我解读不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野趣,却想起令人心酸的古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如今,他身上已没有半丝知青的痕迹,他的不归和同样留在农场但已长眠在地下的那几位知青一样,像一去不复返的“黄鹤”,让人有“白云千载空悠悠”之叹。

由此忆及当年,汹涌澎湃的大潮悄然退去,1974年后,国家政策的调整,不,是历史脚步的摆正,知青们通过各种途径陆续回城,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知青们带着青春不再的容颜,背囊装满丰富的阅历、刚毅的品格、坚强的意志,欣喜地回到久违了的城市。命运再次同知青以及他们这代人龇了龇牙,露上嘲弄的哂笑。知青们发现,回到城市,已变成边缘人。是的,“文革”后伤痕文学说这代人是“旧教育制度的牺牲品,新教育制度的试验品,分配工作的处理品。”记住法国大文豪但丁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照鲁迅说的去做,在暗处悄悄舔干伤口上的血,跟没事人似的该干嘛就干嘛。唯有坠落过生活的低谷,才能洞察生活的底蕴,有那段经历垫底,何惧骄阳似火、冷月如霜。从此,他们追求知识或钻研技能的天性复苏,以成倍于常人的努力,拼搏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上,谱写出一篇篇的人生辉煌,重新成为社会的主流力量。

近日荣幸受霍东龄先生的邀请,参加一个知青叙旧饭局。席上宾有省级高官及各届成功人士。席间他们言政言商时的淡然,讲学论道时的兴奋,谈未来时的豁达冷静,这种儒学气质没有在各自领域身经百战和日夜苦读的人是学不来的。正是如此,上山下乡作为生涯起点的这代知青走出大山后,凭着多年风雨历炼铸造的坚强意志,经不懈的努力,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政府官员,如鱼得水的商界泰斗,出类拔萃的科技精英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者,而更多的是不管岁月风雨,前路坎坷,仍不屈地向前走的草根。他们中,不管是事业有成或已退休赋闲,或至今仍在为事业为三餐拼搏,每个知青的沧桑人生都是一个沉甸甸的故事。

潮涨潮落——知青情感的故乡

穿越新星农场的南圣河义无反顾地流向大海,一路流淌,一步三回头地诉说着它的际遇。潮起潮落的弄潮采海,风雨兼程的心路历程是知青情感的故乡。一代知青丰富的情感世界的故事永远讲不完。有多少灵魂独立徘徊在秋霜严冬包裹里越走越远。理不清凌乱的思绪,使劲抖落心底的冰凉,看苍茫天际,颗颗星里都睁着眼,还有我们,故事的主人,在岁月里挥手回望。

生命美好,岁月有痕,经过时空的过滤,所有的经历都成为往事,这就是一切的必然。在那如烟的往事中,远方不远,存放一些美丽尘封在一个记忆的角落,闲暇时回望一下,也许会有不同的滋味和体验。

那记忆是如此的厚重,小心呵护起来,永久珍藏下去。其中有多少身影,有多少故事,有多少希望,有多少憧憬,过去的激情,曾经的勇气,执著的刚性,冲破艰难的欣喜,许许多多的曾经,积累成生活的失败和成功,在岁月里竟成为一道风景线。岁月悠悠,往事悠悠,悠悠中就是人生的履历。带着它,在未来的风雨中,面对荒漠戈壁滩,提醒你自己,你还行,因为你有过独特的青春岁月!昨天成为历史,依然等待我们的是明天。跋涉过了,面对岁月渐渐消耗的激情,学会忍耐,学会接受,坦然面对每天的平静生活,不再泪流满面,在这一份悠然的平静里,修炼出一份优雅与高贵的自在,培育出一份从容谈定的悠闲,展望明天,知道一切本无所谓的失败的烦恼和成功的甘甜。付出了,平静地接受,也许伤痕一样美丽。

放下沉甸甸的回忆,回归熟悉的门槛,告诉自己不过是一次闲暇的散步,感慨走过的路途,时光不可能再走一次。此刻阴沉过去,今夜的窗外也许会有一片雨润云烟,梦里也许是那片草地青葱,夕阳下小湖边还是那阵夏夜微风,灯影下书香里还是那面飘扬的窗帘。

那也是岁月的一份永恒和珍贵,期待明天一样朦胧的月、一样皎洁的夜、一样平静的笑颜。

同类推荐
  • 森林报——秋

    森林报——秋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 半拍澄澈

    半拍澄澈

    在场主义的叙述手段,不是纠偏和规范,更不是抹杀和提纯。叙述的力量就是尊重“场”或者“场的档案”,因为它——不可“毁灭”。强调日常写作的“在场”,抒写亲历和经验,为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提供方便——将外物投射于内心,获得视觉的奇异感,揭示出“场的档案”的本真面貌和内在能量。
  • 给我一支枪,干翻小鬼子

    给我一支枪,干翻小鬼子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

    哈罗德·品特为当代英国戏剧的旗帜性人物,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戏剧家。他的作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热演于英国戏剧舞台之上,直至今日。同时,这些作品也成为了许多其他国家、地区剧院的经典演出剧目。品特的独特魅力在于他作品的丰富性和隐晦性。该书探讨了哈罗德·品特戏剧的艺术特点,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品特戏剧的结构,语言,人物设置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无论是涉及的主题,人物的类型,或是语言的风格等,都有独到新奇的一面。通过阅读此书,希望品特在国内能被更多人了解,有更多品特作品在中国的舞台上被演绎。
热门推荐
  • 变形金刚之死亡谷

    变形金刚之死亡谷

    李晞媛带着一对儿女到新发现的陨石村谷地去游玩。这里除了有奇怪的风景之外,还有住在这里奇怪的温情宾馆的客人。第一天的旅程,李晞媛的儿子悦悦偶尔发现了一只奇怪的大鸟的化石,而曾经是大学实验室生物学教授王川的助手李晞媛认出这种鸟根本就不是地球上的生物。就当她奇怪这种叫做祖云鸟的生物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的时候,李晞媛隔壁房间的来自科技城的王先生突发神秘疾病而死。深夜,李晞媛忽然醒来,却发现儿子悦悦在宾馆之外,和一群神秘的外星生物对话。陨石村不断的发现新的化石,而神秘疾病却迅速的在宾馆蔓延。就当李晞媛带着儿子和女儿离开的时候,却发现女儿似乎已经被神秘的飞机人控制,而他们的已经通过陨石散布着一种离心的疾病。
  • 一千年以后,天气晴

    一千年以后,天气晴

    一千年以前,在那个终年落雪的虚空之境,他温暖的手第一次碰触了她。他给她取名,叫做——云之初。于是,云之初爱上了他。一千年以后,在这春光明媚的21世纪,他在所有人面前抓住了她的手。“她叫Fiarona。” 许年恩笑笑。那笑容,仿佛千年之前的一样。他伸手去握住她的,那温柔,亦同千年前他的抚摸。她忽然感觉到自己心里猛然软下去了一块,呆呆地望着那完美的侧脸,发不出声。如同,曾经作为式神那样,依然安静地站在他的身边。可是这一次,Fiarona再不敢爱上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家女的美好生活

    农家女的美好生活

    新手,新手,不足的地方麻烦大家多多指点,谢谢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系统终结者

    系统终结者

    在这个系统满天飞的时代,姚凡却不愿携带任何系统。但命运已经注定,系统无法更改。愤怒之中,姚凡奋起反击,与天斗,与人斗,与系统斗。他的目标是——干死系统!子系统,母系统,杀手系统,掌门系统,帝王系统……“只要是系统,统统要被老子踩在脚下!”
  • 乔峰与沉涵

    乔峰与沉涵

    此时的沉涵是一名自带沙雕属性的备考射手乔峰是隔壁学校的男神他终日沉迷于计算机编程那天幸运的沉涵遇见了乔峰:“我要是长这么高我横着走”
  • 武玄风暴

    武玄风暴

    这世界,绝世强者,横行天下!这世界,武道理念,强者独尊!从地球穿越而来的穆风晨,步入这精彩纷纭武道大世界,登顶武道之巅,追逐力量极限,脚踏一切不爽!
  • 星虹耀苍穹

    星虹耀苍穹

    “我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显贵的身世。我拥有的是自己的双手,还有我的虹佩!”红发少年坚毅的说道。哪怕星沉月落,我也要为你撑起这一片天,哪怕海枯石烂,我也要为你让时光倒流。哪怕举世皆敌,我也要为你战至最后!
  • exo之最美遇到你

    exo之最美遇到你

    女主三人在宴会上偶遇十二只,后来三位女主连连堕入情网,但她们却对她们的身份百般担忧。后来,为了爱情放弃了师傅给的任务,两年后归来,他们的爱情是否如初?“吴亦凡,我爱你,但是我不能爱你,对不起。”“若思,我爱你,我不管你是什么人。”“鹿晗,对不起,我不爱你,所以请你放弃。”“陈荣鑫,我告诉你,你是我鹿晗的女人。”“橙子,做我女朋友吧!我吴世勋发誓我会永远爱你,永远保护你的。”“无聊。”
  • 把唯一的爱留给我

    把唯一的爱留给我

    这是一部从小学开始的爱,一直持续到谜底揭开。当主人公深爱的人离开以后,一些扑朔迷离的事情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