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44700000017

第17章 创新从制度开始

在媒体对“创新”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我感到了转型时期的浮躁。

“创新”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现实中有什么让人引以为傲的成果呢?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评出来的吴文俊和黄昆的成就都是他们50年前在国外创造的,以后就只有空缺了。中国的科学论文数量并不少,进入SCI的也不少,但在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中又有多少重大科学成果是国人在国内创造的?媒体津津乐道的破解“庞加莱猜想”,其实国人只是做了一点最后的补充工作,何况国外也已经做了。至于科研成果的运用,那就更不好意思了。媒体报道过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仅10%。不管这个数字的真实性如何,现实的情况是在超过10%的经济增长中,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实依然是投资数量的增加,依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低档产品。

认识与行动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是什么让聪明的中国人在科学的突破上难以有所作为?是什么阻止了科研成果变为财富?或者说,我们的创新中还缺少了什么不可或缺的东西?

我们平常总爱说“科技创新”,其实这种说法混淆了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科学与技术。科学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类基础学科。科学中的发现与发明并不能给收获这类成果的科学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些成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技术是科学成果的应用,把这些成果引入经济生活中变为财富。在严格的意义上讲,创新正是把科学中的发现与发明变为财富。科学进步的动力可以是现实需要,也可以是人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兴趣。技术创新的动力则是经济利益。当然,这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科学是基础,技术是运用。一个科学落后的国家,很难有什么原创性的技术创新。但它们又有自己不同的发展机制。

无论是科学也好,技术也好,都属于操作层次上的。在此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制度。在产业革命之前,人类也有许多科学和技术成果,但今天影响人类进步的重大科学与技术创新都发生在产业革命之后。引起这种突变的是社会制度变革,即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是近代科学与技术进步的制度保证。中国人聪明而勤奋,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科学上没有什么重大建树,技术上的四大发明也没有成为带来财富的创新。究其原因,还在于没有出现市场经济制度。中国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历史也才不过三十年。经济制度的落后引起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落后,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历史是不能改变的,说什么都没意义了。问题是为什么在转向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缺乏让我们骄傲的科学成果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创新呢?我想这仍然要从制度上去寻找根源。我们的市场化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在各个领域的进展也并不平衡。在经济中的物品和劳务市场,以及生产要素市场上,市场化程度高一些,尤其是私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程度最高。但在教育、科研这些领域,市场化的进展要慢得多。有人把教育称为“计划经济最后一块领地”,其实科研部门也强不了多少。教育与科研的市场改革,并不是以利润为引导,一切向钱看,而是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办教育、发展科学事业。我们来比较计划经济下和市场经济下的科学事业。

计划经济的核心特征是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官员)掌握所有资源,并决定资源配置。把这个原则用在科学事业上就是,研究什么、由谁研究、如何研究是由并不懂科学的官员决定的。官员也会听取科学家的意见,但仅仅是听,采用不采用是另一回事,决定权在官员手中。即使是科学家当了官,他进入官场后也会“异化”为官。我们不能说这种计划经济的科研体制一无是处。毕竟我们在这种体制下还有了“两弹一星”这样的成果。苏联也是靠这种体制在军事、空间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政府控制的行政方式,毕竟不是发展科学的最好选择。计划经济各国的科学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市场经济各国为这个结论提供了证据。

转向市场经济之后,这种计划经济的科研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研究什么、科研资金给谁,仍然用行政方式决定。决定科研项目与资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并不少,但无一不是行政单位,或由某个行政单位直接领导。尽管也有科学家参加,但有最终决定权的还是这些单位的领导。在这种决策体制中,起作用的都不是科学,而有些是官场潜规则。这就出现了三种与科学发展不一致的现象。一是官位高的学术权威(特别是有院士头衔)可以得到更多资金。他们中的少数人被媒体评论为凭名气与地位拿项目并雇人干活的“科研包工头”。二是要搞平衡,方方面面都必须照顾到。有限的科研经费被当成胡椒面撒下去,能做成什么事呢?三是官场就难免有腐败。臭名昭著的“汉芯事件”透露了科研中的黑幕。这内幕有多黑,我们尚不得而知。因为涉及“汉芯事件”的人不过关的并不多。这三种现象哪一种能促进科学事业?哪一种不是把官场规则用到科研中的恶果?

这种行政体制中又有了一点转型经济中浮躁的特色。体现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上。像以GDP评价官员一样,也用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数量成了获得项目、资金、晋升的依据,就有造假、剽窃。在这种浮躁的气氛中我们还能出陈景润、吴文俊、黄昆、王选吗?

就创新而言,比科研更重要的是运用。市场经济中运用科研成果进行创新的动机是经济利益,主体是企业,制度保障是专利法。这就是说,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把科研成果转变为产品,并推向市场。他们承担创新的风险,也获得创新的收益(超额利润)。政府所做的仅仅是用专利法去保护企业创新的利益,而不是亲自去创新或指定什么企业去创新。当然,政府可以支持或协调对整个经济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但主体仍是企业,政府不可越位。

缺乏一套市场化的创新体系首先在于我们缺乏有创新愿望与能力的企业。那些国有特大型企业可以凭借行政性垄断地位获得大量利润,哪来创新的动力?何况它们又不独立,也难以做出创新决策。民营企业受各种限制,至今仍是没长大的孩子,想创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也不好。专利保护有法而难实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金融市场尚未开放,企业创新所需的资金由何而来?但政府在创新中关心的大概并不是这些,而是如何亲力亲为。一个例子是最近指定了若干企业作为创新的国家队。谁成为创新的主力要由政府指定吗?如果美国当年用这个方法,微软是无法入围的。

创新,我们最缺的不是资金和人才,而是促进创新的制度。制度的供给者是政府,我们改革的推动者也是政府。中央一再指出,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国科学的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使创新由口号变为行动的是制度创新。

同类推荐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2007年8月4日,第七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信用社联合社联合主办,《金融时报》社、《中国金融》杂志社、《金融研究》杂志社、《银行家》杂志社等五家媒体协办。广东省政府宋海副省长,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张红宇司长,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常斌副司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龚明华副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锡良教授,中国社科院王松奇研究员,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广东省信用联社罗继东理事长等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三百余名国内代表出席了论坛。
  • 政治算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算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论述了所有的政府事务及与君主荣誉、百姓幸福和国家昌盛有关的事项都可以用算术的一般法则来证实;通过比较研究等方式,以“算术”分析经济上的收支而导出政治上国力判断的结论,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研究方式。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以极其普通的科学原理解释纷繁错综的世界,是一本视角独特的政治经济学名著。
  • 2012经济再危机

    2012经济再危机

    《2012经济再危机》主要参考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的著作和文章编著而成,并依据大量新闻报道进行佐证,逻辑严密,事实充足,供广大财经爱好者,尤其是投资者、企业家参考。2010年美国经济就已经险象环生了,凭什么说2012美国还将爆发金融危机,从日本经验来推断美国金融危机将长期化,奥巴马为美国经济找的三条出路都走不通,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已经三次大规模打击欧元,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是美国打击欧元的货币战争,2012拯救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招:打击欧元,英国得了“美国病”,面临“破产危机”,日本经济病入膏肓,2012在劫难逃,2012可能爆发“中国版次贷危机”,2012中国靠“城市化”绝招来“保命”,2012中国可能获得哪些国际利益!
  • 国家大战略: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

    国家大战略: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

    从2010年起,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期行动纲领,旨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本书着眼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现实,以《中国制造2025》九大任务、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和八大政策为框架,围绕政策制定背景、行业发展现状、产业变革趋势和具体应对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解读。
  • 手把手教你制单、记账、报表、报税

    手把手教你制单、记账、报表、报税

    本书紧扣新会计法规、条例,针对实务中模糊的“制单”和“记账”概念,详细阐述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书完全以会计实务为主线,阐述了从“制单”、“记账”、“报表”到“报税”的流程,便于您“鸟瞰”全部过程。
热门推荐
  • 缠爱小新娘:吸血殿下,深深宠

    缠爱小新娘:吸血殿下,深深宠

    安雪儿遇上了一件奇怪的事,每当满月,她的脑海里总会突然浮现出一些残破的记忆———而那是她已经忘却的过去。“苏生……是谁?”遥远悠久、血腥狂野的记忆渐渐拼凑起来,呈现出来的竟是那卑鄙吸血鬼的恶行。但她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她是何曾喜欢上了一个吸血鬼老大,并且还是愚蠢幼稚无知不可信的一见钟情?不,不对,杀死苏生的不是皇者流光!不是!是那个丑陋吸血鬼杀的苏生!跟流光无关!一再这样提醒自己,却没有任何作用。她梦里的紫发少年,还活着吗?“我和苏生,你选谁?!”“我……”“我选她就够了。”
  •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诺贝尔——发明家与实业家的故事,阐述其“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始末”,及他“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等。
  • 腹黑小正太and呆萌小萝莉

    腹黑小正太and呆萌小萝莉

    她是学校里的一介丑女,而他是学校里的一个恶霸,他是她暗恋的温柔王子,他是一个喜欢捉弄她的花花公子,他是她从小玩到大的腹黑竹马,神马!她和她弟弟竟然不是亲姐弟!啊!她脑袋有点跟不上,她会选择谁呢?(美男出没请注意!此文剧情坎坷很长,你们认为谁是男主角就是谁吧!)
  •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表妹痴迷英雄联盟,为了上钻石,不惜献出她的一切。这一年,我从SKT辞职,暂住她家。
  • 齐满天下

    齐满天下

    她是齐国武侯之女,未来的太子妃。也是东郡国主最宠爱的琪雅公主。他是天域王朝皇长子宇文琰,也是四国最神秘的公子狐苏。他是天机国七王爷玄陌离,骄傲自负,却有号令天下的梅花令。红帐下,他把她错当成敌国派来的暗探,嘲笑,讥讽。硬生生赏给府里的家奴,却没想到这个家奴竟是天机国七王爷玄陌离。棋盘之上,他素衣锦绣坐拥半壁江山。朝堂上,他隐居幕后步步为媒,只为独善其身。当所有的解释都变成了谎言,他亲手杀了她,也一夜白了少年头。乱世九歌,战争纷乱,好男儿自当保家卫国。
  • 末世之军火商人

    末世之军火商人

    不小心穿越了?没事反正我无牵无挂.....穿越到了末世?没事反正我有系统商店......本文稍微YY,绝对不后宫。有不少兄弟绝对不开创霸业由于是第一本书大家多多支持不要吐槽...本书练笔之作,绝不收费内容适合打生化类游戏的各位~~一大波极品枪支来袭
  • 与寂寞有染·呐喊

    与寂寞有染·呐喊

    徐明、老叶、老孟三个人是朋友。因为莫名其妙的误会,徐明和妻子许俏离婚了。他自愿把财产及女儿分给了妻子,再次白手创业。本以为生活就此归于平静,但在某一天,他看到前妻与她的前男友偎依在一起...老孟经老叶介绍,和一位年轻的大学女教师产生了恋情。这段突如其来的爱情,让昏昏噩噩的老孟变了一个人,他不顾一切地上进起来。当他看到自己的好友徐明出现在女友的房内时,他惊呆了...老叶在商场成功后,便退家养病,以写作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徐明意外发现老叶的重要秘密:他得了严重的肝硬化,生命濒临绝境。不久,老叶突然人间蒸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河剑曲

    天河剑曲

    我与黑中前行,持剑斩荆棘,只为寻得一丝光明。
  • 微风清甜余生有你

    微风清甜余生有你

    我与你的相见就像命中注定一般,有人牵引着,可结局,就如同一把剪刀将我们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