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9400000005

第5章 中国人的心性观(1)

小引从孟子的“心性论”说起

身体的内在层面是精神,在古代汉语里被称为“神”。“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中国人认为“神”源于“心”。心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它就像一个灵敏的容器,酝酿、激发、容纳并感受着不断流动变化的精神之水。现代科学表明:用来思考的身体器官是脑而不是心。但是中国古人,包括现代人,仍然习惯于说用心思考。这种认识出自《孟子,告子上》,公都子问了孟子一个问题: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人是顾大体的君子,有人却是贪小利的小人呢?孟子认为小人只知道运用耳目这些容易被外物蒙蔽的器官,却不会首先用心这个关系到整个身体的器官。于是,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则思”的看法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的这句话奠定了中国人对心的认识。这个观点不但认为心具有思考的功能,还把它看成一个关系到身体全局的器官,并在汉语中演化出“中心”、“核心”等概念。

对于孟子来说,一个重要任务是把他对“心”的思考与孔子的“仁学”嫁接在一起。于是,孟子小心地把孔子的“仁学”放在了“心”的熔炉里,融“仁”于“心”,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也就是说,人都有一种不忍使别人受苦的同情心。他认为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是“仁”的基础,羞恶之心是“义”的基础,辞让之心是“礼”的基础,是非之心是“智”的基础。这四种心理人人都有,就像人人都有四体一样。由此可见,孟子的“心学”已经把孔子的“仁学”包容在里面了。

“心”本来就是流动变化的,孟子的“心学”也是一个动态观念。首先,他认为“仁义礼智”是君子的本性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也就是说,“仁义礼智”都根源于心,并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出来。孟子把“仁义礼智”看成君子的本性,具体地说,就是君子的“心性”。何谓“性”?“性”是个象形字,简单地说,就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心理。《礼记》里说“天命之谓性”,有些神秘。相对来说,荀子对“性”的解释实在一些,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由此可见,“性”就是本性的意思,其特点是“生之所以然”、“不事而自然”。

其次,按照孟子的说法仁义礼智”只是存在于心性中的基本因子。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并不等于恻隐之心就是“仁”,而是“仁”的萌芽。这也是孟子坚持“人性善”的原因。为了使“仁义礼智”的萌芽在心田中不断成长,并使之真正成为心灵的有机组成部分,孟子提出了“存心”的方法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在这里,孟子沿用了《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这一组概念。他认为君子就是“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的人;而那些在生活中“失其本心”的人则是小人,这些人被孟子称为自暴自弃者:“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也就是说,自暴自弃者把心中那些可贵的萌芽都糟蹋毁弃了。孟子认为“仁”是最好的住宅义”是最正的道路,而这些人却放着好屋不住,放着正路不走,实在可悲。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人的心性中本来孕育着“仁义礼智”的萌芽,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尽管如此,还存在着一个后天维护的问题,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最终求则得之”的人就会成为德高望重的君子,而“舍则失之”的人将会成为自暴自弃的小人。

既然精神问题是个心的问题,而心又有心的本性,因此,中国人的精神观念可以称为“心性观”。众所周知,人的“心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中国人最关心的不是它的变化,而是它最初的本性。具体地说就是,人之初,“性”到底和善恶是什么关系?

“性”是一个复杂概念,在本章中主要指人性的善恶;其他含义如性别、性欲等放在笫六章探讨。

(第一节)人性善恶之辩

这里的人性主要是指人一生下来的本性,或者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性。那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呢?最早论及这个问题的也许是孔子,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善恶判断,只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最初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接触的环境不同,彼此之间才逐渐有了分别,甚至会迥然不同。事实上,孔子的“性相近”说暗含着人性善的因素,宋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它编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

后来明确提出“人性善”观点的思想家是孟子。他这个观点是在和告子的争论中提出来的。告子认为人性“无分于善与不善”,他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听后辩论道:“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就像水要往下流一样。但是,人性之所以变坏就像水被拍打后也会上升一样,是外界形势作用的结果。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问题有过多次争论,并涉及人性与仁义的关系。告子和孟子的根本分歧在于:孟子认为人最初的本性是善的,而告子认为人最初的本性是一片空白,既不善也不恶。如果从“生之谓性”的角度来看,“性无善无不善”也许更符合事实。人一生下来是无所谓善与不善的,善和恶都是后天习染的结果。正如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所说的“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淸,形正则影直”。

关于人性问题,公都子也和孟子进行过争论。公都子不赞同孟子的“人性善”说,他提出了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第二种观点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第三种观点是“有性善,有性不善”。后两种观点比较接近。第二种观点注重动态性,认为人的本性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这种观点其实是在“性无善无不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为人一生下来是一块白板,所以,他可以在行善与作恶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三种观点倾向于静态描述,这种观点认为人一生下来是有善恶之分的,但是并非人人皆善,而是善恶皆有。尤其应该提到的是,在这三种观点中,与“善”相对的都是“不善”。“不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可能是“恶”,也可能是“不善不恶”。孟子在争论中也部分承认了这些事实,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人性本善的看法。孟子承认人性有恶的一面,但是,他认为“人性恶”是受外物诱惑的结果’而善是人性固有的,并且在变坏以后还能失而复得。正是在这种人性可变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如何超越自身的问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儒家的修身之道就在这几句话当中。

作为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具有和孟子不同的观点。他曾写了一篇《非十二子》,批评子思和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其中,他尤其不能赞同孟子的“人性善”说。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善只不过是后天化育的结果:“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荀子看来,弄清人性善恶的关键是把握“性”与“伪”的区别。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根据这个界定,荀子认为恶是人一生下就有的,因而属于人的本性;而善是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才达到的,因而属于“伪”。荀子认为人性恶的原因是人生来就是自私好利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由于人人都为自己考虑,彼此之间的争夺以至暴力冲突就是难以避免的。

荀子在看到“人性恶”及其成因之后并没有止步,他还进一步提出了改造“人性恶”的途径。荀子认为:“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礼”被荀子看成了改造“人性恶”的灵丹妙药。不仅如此,荀子的学说就聚焦在“礼”上,他的整个学说可以称为“礼学”。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在他看来,要想把人们从“人性恶”中拯救出来,就要靠学习。学什么呢?学礼义。如何学呢?跟着老师学。“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在荀子心目中,最大的老师就是圣人了。因此,跟随老师学习礼义就能达到化性起伪、矫恶为善的目的。

荀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个好学的人,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作为一位培养出许多杰出弟子的伟大导师,荀子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因而提出了“人性恶”的论断,并较早地论证了教师和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但是,荀子的“人性恶”观点后世几乎无人应和,而且遭到很多攻击。事实上,荀子的“人性恶”观点并不是针对人性的本源做出的论断,战乱时代的残酷景象使他以悲悯之心直刺人性之恶,所以,荀子的“人性恶”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的救世之心。因此,王先谦认为性恶论并非荀子的本意当战国时,竞为贪乱,不修仁义,而荀卿明于治道,知其可化,无势位以临之,故激愤而著此论。”到了汉代,贾谊在《连语》中依据材性把历史上的君主分成了上中下二等:“有上主者,有中主者,有下主者。上主者,亮舜是也。下主者,桀纣是也。所谓中主者,齐桓公是也。”这个说法已经包含了“性三品”观念的萌芽。董仲舒根据他的“天人感应”说认为人体生命是阴阳之气赋予的:“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他认为体现“仁”的“善”与阳气对应,体现“贪”的“恶”与阴气对应,从而提出“仁贪之气,两在于身……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性善情恶”论。后来,他因此提出了“性三品”说,即圣人之性、中人之性和斗筲之性。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是中人,所以他根据“性待教而为善”的思想对他们进行教化,教化的内容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他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扬雄在《法言》中提出了人性“善恶混”的观点:“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这个观点跟董仲舒的相关思想有直接关系。扬雄认为对人性的修行主要借助于学习,所以他说:“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王充在《论衡‘本性》中评述了从孟子到刘向的人性论,他比较赞同周人世硕的善恶观。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善恶在于所养。

王充根据世硕的观点把人分成极善(孟子\极恶(荀子)和中人(扬雄〕三种:“余固以孟轲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这是对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发挥。后来,荀悦在“性三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上、中、下三品分成了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从而把“性三品”说发展成了“性九品”说。曹魏时期,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就用它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直到隋代科举制出现以后才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可谓中国人关于人性善恶论争的一个成果。本来讨论的是人性善恶问题,结果却依据人性善恶把人分成了九等。

此后历代都有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大抵不出上述范围。其中倾向于孟子“人性善”的人占多数,如柳宗元、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黄宗羲、王夫之、谭嗣同等。这些人大致认为人性本善,恶是后天习染的结果。另一种得到较多赞同的观点是告子的“性无善恶”论,代表人物是王安石、胡宏、龚自珍、康有为、严复等。这些人一般认为人性本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正如王安石在《原性》中所说的:“孟子言人之性善,荀子言人之性恶。夫太极生五行,然后利害生焉,而太极不可以利害言也。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此吾所以异于二子。”至于扬雄的“善恶混”观点,其实跟“性无善恶”论比较接近,其差异仅仅在于:“性无善恶”论认为人一生下来并无所谓善恶,而“善恶混”论则认为人生下来既有善的因子也有恶的因子,因此,二者都认为真正的善恶是后天形成的。而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却同时坚持“性至善”与“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并试图通过对善恶双方的超越达到人性的至善。

唐代韩愈所持观点与此类似:“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第二节)中国人的名利观

日本人将中国称为“文学国家”,而中国文学又以抒情为主,这就足以表明中国人是多么看重感情。这里并不打算对这个密集而丰富的感情世界加以全面分析,而仅仅试图从名利两方面探讨一下中国人的精神观念。名利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让我想起一句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名利之心也许就像李白所说的愁绪萦绕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拂去还来。“名利”二字尽管常常联系在一起,其实却是两件事。一般来说,一个人可以不追名,却不能不逐利。因此可以说,逐利是众人的事,而追名往往是文人的事。名利尽管是两件事,却密切相关:贏利可以成名,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后退隐江湖,靠经商成为闻名于世的巨富,号称陶朱公;同时,出名也可以得利。但是古代传媒不发达,信息传播很慢,除非著之竹帛,否则就有被湮没的可能。因此,古人往往是身后成名的。杜甫早已道出了这种千古不易的真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由此可见,古人的名很少利及自身,往往是泽被后世。因为“利”往往是眼前的、现世的;而“名”大多是身后的、后世的。

人生在世到底是为了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这个判断就像他的《史记》一样只是实录并无贬义。人之所以求利是由人的肉身需要决定的,即使是庄子,也并非像他所写的神人一样“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他没有东西吃了,也要去贷粟。人的求利就是围绕肉身的需要滋生发展起来的,衣食住行这些物质需求无不以利为基础。但是,拜金狂和守财奴之类的人物在中国并不多见,倒是出现了不少贪官以及像王夷甫那样虚矫的超脱者。古人的谋利方式主要是经商,通过做官《世说新语—卷中规箴第十》王夷甫雅尚玄远,常疾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令婢:‘举阿堵物!’”

同类推荐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 端午

    端午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是个大节,它的历史久远,传播广袤,节俗繁缛,内涵深广,旧时与年节、冬至并称“三节”。迄至于今,各地城乡仍有划龙船、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等风俗活动。可以说,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就岁时节令的研究来说,它的风俗意义比其他节日更为丰富。
  •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热门推荐
  • 国民女神太腹黑

    国民女神太腹黑

    多年前她是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一朝巨变,母亲、兄长惨死,看似平静的豪门阴谋重重。霸道千金强势回归,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假闺蜜伪善,撕破她的嘴脸!渣妹心机多,没事,咱们慢慢来。只是,这个号称京市所有女人都倾慕的男神,却频频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一直都在等她主动投怀送抱呢……
  • 追夫记

    追夫记

    兰灵灵是知府千金,被她爹宝贝一样宠着,人生顺遂事事如意的她却被一直爱慕的书生接二连三的拒之门外,兰大小姐迷惑了,想她聪明貌美家世显达,怎么追个男人就这么难呢?后来,书生当了官……兰灵灵:哦,沈大人是我爱过的男人,曾经而已。沈羽书:呵呵。
  • 半朵情歌

    半朵情歌

    沙漠大雨滂沱,洋流干涸沉积,回忆碎裂成了粉末,星河遭遇了突袭。旅途多跌跌撞撞,感情多安然无恙。
  • 穿越之情迷唐朝

    穿越之情迷唐朝

    故事梗概:墨小九是21世纪的一名现代女性,爱玩爱闹,狐朋狗友一大群,在经历了渣男男友劈腿绿茶婊后,果断踹开渣男,秒杀绿茶婊,为了庆祝自己恢复单身,和朋友开party喝大发回来的路上,一个头两个大,隐约看见帅哥向她招手她立马一个狼扑压倒帅哥。Pia的一声她华丽的四脚朝天。噗通噗通她来到了民风开放的唐朝成了不拘小节的小九妹只看她九姑娘如何讨好师傅巴结师兄斗倒绿茶婊秒杀屌丝女,然后成功傍上重量级质量和财富值吊炸天的高富帅。。。
  • 九班风云

    九班风云

    班级第一?班上的校霸?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多事。或是八卦,或是学习。就像一个个事情串联成了青春。永远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 宿主她自带bug

    宿主她自带bug

    起初步漓说:我害怕,你们有金手指吗?天真的系统说:宝贝儿别怕,我会帮助你的。后来见识过步姑娘撕渣虐渣,无所不能,也见识过她又娇又软,渣女装深情。只是她渣的范围有点广,颜狗步姑娘喜欢反派那张脸,把对方虐的死去活来,然后微笑捅刀。很久之后步漓问:你们有金手指吗?历经沧桑的统子说:宿主你自带bug。【又美又作深情渣女×疯狗变忠犬大魔王】
  • 第十州

    第十州

    朝闻道,便成帝。寻古了今,踏无上境,一代帝君。
  • 请爱我一次

    请爱我一次

    一个被丢弃的女孩,她的未来在哪里?是谁给了她从前,又有谁关心她的未来?从离家那一刻起,混迹黑帮和夜场,遇到了多个男人,有爱她的,有她爱的,还有更多的是利用、、、、、、欢迎喜欢的书友加群415701205
  • 次元幻想群

    次元幻想群

    一个沟通万界的聊天群。群成员可以穿越各大世界,完成群空间发布的各项任务。
  • 纵世逍遥小主母

    纵世逍遥小主母

    她,黑道排行第三的沙漠,人见人恶,所经之处一片鸡鸣狗盗。他,威廉世家的继承人,与齐家齐头领道的军火商。暗界风云变幻,最出名的一次洗牌,将她放在他身边。是冥冥天意还是暗中操作?且看他们如何一起扫清道路走向王者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