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5400000035

第35章 中国历史的三次强盛高峰与文化融合(2)

其次,他们以天下之主的胸怀,以极大的宽容精神面对各种政治力量与人群。这主要表现在周初的分封上。当时的封建国家基本上有四种类型,一种是周之同姓,《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又说:“周之子孙,苛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成,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腾、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这些国家,都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可以说是周统治的中坚。其次是功臣,如姜太公吕望佐武王灭商,功绩显赫,即被封于齐。《史记·周本纪》即云:武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其三是对原有地方统治者的认可,这一部分恐怕占比重是最大的。据汉儒说,周公制礼之后,天下诸侯千七百七十三国(郑玄《驳五经异义》),其中自然绝大多数是原有的地方政权。其四是先王之后,这是最值得注意的。《史记·周本纪》云:武王克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一举措代表了周人的精神境界已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已摆脱了功利主义的观念制约,以高旷的胸怀面对历史,考虑的不是物质层面上的利益得失,而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精神的永久传承。这种举措非博大精神而不能为。而且周人根据重新分封国家所处不同的人文环境与传统习俗,制定出了十分宽容的政策原则。如武王弟康叔封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汲县北);周公长子伯禽居鲁,都奄(今山东曲阜)。朝歌与奄都是殷人集中的地方,周天子把殷民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等六族封赐给伯禽;把殷民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七族封赐给康叔,则要求鲁、卫之君采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政策,即既要推行周的土地法制,又要照顾到殷人的习俗。叔虞所封的唐是夏人的故地,夏人又与戎人杂居,因此要考虑采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政策,以求周之政令在这些地方能够畅行。由此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民族冲突。《礼记·王制》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此虽为后人所述,但也很符合周人的精神。

其三,周人在行政上,将天下划分为层次不同的区域,以确立诸侯国与周王国之间的从属关系。周王所在的地方被称作“王畿”,王畿方千里,这自然是当时周人认定的天下政治、文化的中心。中心之外的国家,根据离中心区域距离的远近,划为九种不同的封国区域。这九种区域的人群用九种不同的方式臣服于天子,所以称作“九服”。如《周礼·夏官·职方氏》云:

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贾公彦疏云:“言侯者,侯之言候,为王斥候。言甸者,甸之言田,为王治田出税。言男者,男之言任也,为王任其职理。采者,事也,为王事民以供上。言卫者,为王卫御。言蛮者,近夷狄,蛮之言縻,以政教縻来之。自此已下皆夷狄。诸言夷者,以其在夷狄中,故以夷言之。言镇者,以其入夷狄深,故须镇守之。言藩者,以其最在外,为藩篱,故以藩为称。”《国语·周语》亦云: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文献的记载虽互有出入,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去中心区域多远的人群,他们都是天子的臣民。这些人群包括了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真可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了!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周确立了“皇天无阿,唯德是辅”的观念,他们一改商朝频用武力的作风,而是要以德安天下。在周代的文献中,我们反复看到一个名词,这就是“周道”。《诗经·桧风·匪风》云:“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毛诗序》说:“《匪风》,思周道也。”郑玄说:“周道,周之政令也。”《诗序》及郑玄之意,是以周道为周人治国之道。《小雅·四牡》云:“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四牡传》云:“周道,岐周之道也。”朱熹《诗集传》中则以周道为大道。从古人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周道有两种不同的内涵,一是物质的,一是文化的。从物质的层面上讲,“周道”就是周京通向各地的大道,也就是后人所谓的“官道”。周人通过“周道”把自己的势力伸展向四方,因而周诗中频繁咏及,如《大东》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是说通向周京的大道平坦而且笔直。《左传·襄公五年》引逸诗云:“周道挺挺,我心扄扄。”杜预注云:“挺挺,正直也。”也是说周京大道平正挺直。《何草不黄》言:“有栈之车,行彼周道。”《小弁》言:“踧踧周道,鞠为茂草。”“周道”又称作“周行”,如《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等。这些诗篇的产生,最晚距今也在两千六百年以上。在两千六百年以前,在荆棘丛生中要修筑这样一条通向天下各地的大道,其艰辛自不待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周人的绝大魄力来。《史记·秦本纪》及《赵世家》都曾言: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听说徐偃王作乱,立时返驾。“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穆王能从数千里之遥的西王母之国,很快返回京城,凭得是什么?就是周道!因而周道无疑是周王朝统治力的说明和象征。从文化层面上讲,“周道”即周人治国之道。《大东》言“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毛传》解释说:“如砥,贡赋平均也;如矢,赏罚不偏也。”郑玄解释云:“此言古者天子之恩厚也。君子皆法效而履行之,其如砥矢之平,小人又皆视之,共之无怨。”毛郑的这种解释,尽管与诗意有违,但反映了古人对周代盛世治国之道的认识与评价。《盐铁论·刑德》引《诗》亦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言其易也;‘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言其明也。故德明而易从,法约而易行。”周人在治国理念上,完全改变了商人以刑理政的观念,而是以德治国,表现出了少有的宽容与大度。在《礼记·乐记》中,有一段孔子与宾牟贾关于《大武》乐舞的对话。《大武》乐舞是一组表演武王伐纣安定天下的乐舞,在舞蹈之前,鼓声作起很久,但武者却久立其位不动。关于这个问题,孔子作了如下的解释: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济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这与其说是对《武》舞的解释,毋宁说是对周道的说明。因为他重点讲述的是克商之后弃武备而修文教的重大举措。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宽仁尚德的政治胸怀。无论是对先王之后,还是对自己的仇敌,是对庶人还是对官吏,都表现出了宽大为怀的精神。这里提出了“五教”的概念,这五教,“郊射”是将表现勇力的猛射变成了选贤的射礼,是“尚揖逊不尚勇力”的说明;“裨冕”是脱军装换礼服,是“偃武修文”的说明;“祀明堂”是罢武行孝,教诸侯知行孝道;“朝觐”是要明君臣之礼,教诸侯知所以臣;“耕藉”是王者亲耕以供祀物,教诸侯知敬神灵。总之,是要修文德而止武备。《礼记·祭义》记载“五教”与此略有出入,但意义更为明确。其云:

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朝觐,所以教诸侯之臣也。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这可以与《乐记》文互补。两段文字共同表现的是“王道荡荡”的“周道”。他们是要以德安天下,而不是耀武扬威。是要用一种宽容的大度,把天下装入自己的胸襟。尽管周人有时也整师出兵以讨不庭,所谓“武夫洸洸,经营四方”,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采取的“远民不服,修文德以来之”的政策。他们还为此编造了上古不用武而天下服的神话。如《吕氏春秋·上德》篇说:“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类似的说法还见于《荀子》与《韩非子》中。这与其说是舜的故事,毋宁说是周人尚德思想的反映。故而文献中出现了美化周道的种种传说,如《尚书·周官》言:“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旅獒》言:“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毕命》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有如此的大胸襟大怀抱,便可以装得下整个天下。《逸周书·王会解》记述了周成王时大会诸侯与四夷的情景。远方异国代表纷纷来到成周朝廷,各献异物,以表示对周王朝的臣服。如秽人献上了可站立行走并做小儿叫声的浅黑鲵,良夷献上了一种叫在子的鳖身人头怪物,青丘献上了九尾狐狸,白民献上了背上有两角的乘黄,义渠带来了一种能吃掉虎豹的叫兹白的大兽等等。献异物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虽然其中不乏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周为天下之主的王国大气象。

简言之,周之王天下,植根于周之道德精神。《尚书·洛诰》记周公教导成王有云:“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意思是相互勉励以赴功,敦厚宽大以成俗。沈德潜云:“周家王业,文武开之,成王绍之。而成周八百年忠厚之业,实不外周公告成王‘明作’‘惇大’二语。此成周之治法,即万世之治法也。”周以“惇大”之道绥天下,天下也以“惇大”之道待周室。正是其敦厚宽大之德,使周祚绵延八百年之久。而由周人确立的“天下”观念,则成为中国人建立世界和平秩序的信念,由此而维持了东方国家三千年的平稳发展道路,并演生出中国近代的“大同理想”与“世界精神”。

二、隋唐胡越一家与东方世界新秩序

当历史进入公元四世纪时,亚洲大陆北部的马上民族,潮水般涌向了中国腹地,扰乱了中土原有的政治格局与社会秩序,史有“五胡乱华”之称。原初的华夷之辨的观念在这个时代被弄得乱七八糟,文化上血统上的大融合,成了这个时代的历史主题。从葛剑雄先生主编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所附大事年表中就可看到如下触目惊心的移民数字:

318年,石勒(羯族)攻平阳,迁杂户6000、巴帅及诸羌羯者10余万落于司州诸县(河北中部、河南东北部)。

320年,汉(前赵)迁氐羌部落20余万口于长安。

329年,后赵灭前赵,徙氐羌15万落于司州、冀州(今河北中部)。

333年,南安赤亭羗人首领姚弋率众数万迁至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南)。

336年,索头郁鞠率众3万降于后赵,部众被迁于冀青等六州。

342年,前燕击败宇文鲜卑部,迁其5万余落于昌黎。

370年,前秦迁鲜卑4万余户于长安。

371年,前秦迁关东豪杰和杂夷15万户于关中。

380年,氐人苻坚从西部迁于东部人数达60万以上。

398年,慕容德(鲜卑族)率4万户迁至滑台(今河南滑县)。

399年,魏军俘获高车(敕勒族)10万人,迁于平城(大同)东北。

413年,魏破越勤倍泥部落于跋那山(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迁2万家于大宁川(今河北怀安至张家口南洋河谷地)。

417年,氐人部浇3万迁入河内。

495年,北魏(鲜卑族)迁都洛阳,随迁人口超过100万。

544年,东魏俘山胡3万余户,分置各州。

553年,北齐以所俘辽东契丹20万余口和青山契丹别部分置于各州。

555年,北齐共俘获茹茹(柔然)人5万。

599年,突厥1万余家降隋,安置在恒安镇(山西大同北)

601年,突厥男女万口南下降隋。

607年,隋获丹男女4万口。

630年,唐军李靖、李勣分别俘突厥男女10余万和5万余人。突厥首领苏尼失率5万家来降。铁勒思结部落4万人降唐,迁入河东。

639年,是年全国约1235万人,内迁的周边民族移民约100余万人。

这里所列仅万人以上的移民,万人以下者则不计其数。在短短的三百余年间,竟然有超过三百万的边鄙民族人口移于内地,胡汉杂居之状可以想见。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记当日北魏都城洛阳民族杂居情景云:

东夷来附者处扶桑馆,赐宅慕化里。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自葱岭已西,至於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馀家。

以一家五口人计,“万有余家”约有五十多万人口。洛阳城当时人口也不过一百多万,而“附化之民”竟占近半数。1999年在太原发现的虞弘墓曾震惊一时,虞弘这位隋朝的官员,他的石椁浮雕的人物却是一群高鼻梁的中亚人,图案上的风物有一种鲜明的异域情调,呈现着中亚和西亚的艺术特色。这说明墓主人当属中亚人。这里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血统融合,有千百个像虞弘这样血统的人,最终都融入了汉族大家庭。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保持一个民族血统的纯洁性呢?这种历史状态,拓展了中土人已被固化的空间视野,原有的夷夏之防崩溃了,“混一戎夏”的观念形成了!裴矩《西域图记序》说:

皇上膺天育物,无隔华夷,率土黔黎,莫不慕化。风行所及,日入以来,职贡皆通,无远不至。……故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蕃即从,浑、厥可灭。混一戎夏,其在兹乎!不有所记,无以表威化之远也。

“无隔华夷”,这是当时政治统一必须足备的大胸怀。裴矩这里所表达的正是当时中国政治家与士大夫的新型民族观念。《资治通鉴》卷一八九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庚辰条云:

(唐太宗)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与背景下,隋唐盛世随之而生。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文化、经济、文学、艺术等等,都表现出了强盛的气象。那种宏大的包容精神与开放态势,使得大唐胸中,沸腾着各民族文化融入的热血。向达先生云:

同类推荐
  • 心路:老九诗歌集

    心路:老九诗歌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万年创作的古体诗歌百篇,分“明志篇”“观感篇”“家教篇”“求凤篇”“游历篇”“闲适篇”“哀念篇”“拾遗篇”等以及作者创作的各类书法作品二十余幅。
  •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作者独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解读。解读过程中,作者通晓红学大家的意见,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且能联系《红》之外别的文学文本进行比照解读,解读出世道人心的幽微之处。作者的文风潇洒泼辣又清新。读者读了本书,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在最美的年华,与最爱的人相约江南,共享浪漫。春风十里,珠帘漫卷,在诗意与古典中,探寻江南的柔媚与多情,那些红颜情事,风月传奇,还有关于你我前世今生的记忆。爱无言,千回百转;情无声,寂然欢喜。风吹发散,行遍江南,走过人间风情万千。我终于知道,你多情的臂弯,才是我今生最好的港湾。待我长发及腰,卿归来,娶我可好?惟愿诗书琴画,与君好。惟愿岁月静好,与君老。
  • 大风歌

    大风歌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集,字里行间尽是作者洋溢的才华,抒发了作者的心声。
  • 三余堂散记

    三余堂散记

    推荐一商震本性是诗人,诗人的性情、才气、胆识,诗人的思绪绵延、情思丰沛,甚至诗人的醉意、童心与悲伤,都可在《三余堂散记》读到。推荐二出没典籍,触摸现实,是笔记体随笔最常挥洒的空间。《三余堂散记》亦然,上起《左传》《史记》,下抵诗酒酬唱,一则一则记下,读者可随时随处随意翻阅,偶得一二,乐不可支。诗人以笔记的方式写诗论,因其发散性思维,也因其不时的灵光闪现,历来都兼具了思想性与可读性,颇值一看。商震在《三余堂散记》中,出没于中国古典文论与当下生活现场,全书有仙气、有地气,也有锐气。合而观之,则是以性情胜。有性情则有活色,有活色必能生香;活色生香。
热门推荐
  • 和大侠闯江湖的日子

    和大侠闯江湖的日子

    聂榛捡到一个受伤的少年,故事开始了……少年奉师命进京献机关图,可是却走了相反的路!师父从见到少年就开始反常,到底是为什么?聂榛身上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某天早晨,聂榛喊大侠,一起闯江湖去呀!聂榛捡到一个受伤的少年,故事结束了……不,故事还在继续!
  • 正牌女主vs逆袭女配

    正牌女主vs逆袭女配

    片段【1】:“姓名?”“安岚。”“年龄?”“27。”“怎么死的?”“……掉进下水道……摔死的。”“……呃,恭喜你成为窝的宿主,请叫我帅气莫莫!”“……滚!”片段【2】“宿主,窝是辣么善良,辣么可爱,辣么纯洁的宇宙第一系统,窝称第二,木有人敢称第一!所以窝是你最好的选择,懂不?”“不懂。”“嗯~你觉得我只是让你懂吗?”【某系统秒变妖孽】“……”~~~~【本文讲述一个纯洁无暇善良可爱的系统如何成为腹黑狡诈霸气威武的妖孽系统扑到他的宿主的成长过程。】
  • 烈妃当心:帝皇太凶猛

    烈妃当心:帝皇太凶猛

    “爱妃,让朕亲一下!”“不要脸!”“那好,亲嘴。”他凤眸噙笑,邪魅放肆,欺上了身……她是邻国细作,也是风华绝代的傲骨女子;他是无良色君,也是柔情深邃的专情之人,一宵帐暖,他把她变成他的女人,囚于心尖,给她无上隆宠,为她舍去半生阳寿,江山可抛……却依然囚不住她的心。她完成任务,换来的却是上峰赐她的心口一剑,满门抄斩,谁是真心谁是假意,她终于看清。再见他,她愧疚落泪。“乖,不哭。”“你不恨我?”他拥她入怀,宠溺如昔,“小傻瓜,叫声夫君听听?!”【宠文,一对一】
  • 全系灵师之帝倾天下

    全系灵师之帝倾天下

    倾城倾国的她是杀手之王,亦是医科圣手,一朝身死。魂魄归位,看她如何搅动这大陆,炼丹,炼器,驯兽,阵法,写符,样样精通。有人说:“什么宫圣女是百年难遇的三灵根”龙倾城狂傲的说:“你祖宗我是全系灵根”他是权利倾天的九霄帝王,却将柔情独独给了她,看他陪她如何颠覆这天下。一对一恋爱,无狗血,希望宝贝们喜欢哦????^ω^~
  • 我们的青春第八度

    我们的青春第八度

    过了少年,失去青年,踏向中年;机灵,勤奋,困苦,无望;想活得更好,活得更不好;有理想,不敢想;想创业,怕失败;盼真爱,却已婚;恨特权,又敬畏;怨体制,但想做公务员;要买房房价涨,要买车油价涨;吃饱了勇敢,饿着了懦弱;
  • 恐龙与学生会

    恐龙与学生会

    因为一段手持板砖暴打三个男生的视频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高中恐龙女夏盏,在入学前一天遇到了银行打劫,并且因劫匪的一句话将对方撞成重度脑震荡,同学的排挤,生活中各种不顺,家庭的阴暗,学校附近的混乱秩序......“老天!你敢不敢让我再倒霉些啊?!”然而,学生会突如其来的邀请,却让她的生活完全颠覆,友情,爱情?!“因为我想和你做朋友,很要好的那种。”“我该不会喜欢上那家伙了吧?!”“啊啊,为什么我周围没有一个正常人?”但是,遇到你们真是太好了......
  • 双面冰美人

    双面冰美人

    上天对她的折磨并没有随着转生而停止。当他找到她时,那非人的磨难使得她对人筑起了结实的冰墙,冷然的性子一再将他拒诸门外。但无论发生什么事也好,他绝不放手,唯独对这坚强而脆弱的女子,绝不放弃。即使是上天注定他们之间的红线早已断掉,他也要紧紧守候在她的身边。
  • 多面女王的极品美男们

    多面女王的极品美男们

    在七大家族中,有一个多面性格的小公主,她,就是——梦蝶依依;而也在这七大家族中,还有着五个性格各异,而且帅气无比的极品美男们。当多面女王遇上五大极品美男们,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这五大极品美男纷纷向她告白,再加上她从小到大两小无猜的死党の闺蜜“幻幽紫歆、幻幽蓝玥和幻幽寂澜”的支持,她,最终又会选择谁?在这通往爱情的道路上,她,最后选择了他,其它四位美男也获得了彼此爱情,这爱情之门向他们敞开......
  • 余生漫漫两相伤

    余生漫漫两相伤

    简介:只为那一眼,他从地狱里将她给拉了出来,从此她成为了他的掌心宠。三年如一日,爱她护她宠她宠上了天。忽然一道晴天霹雳砸了下来,他订婚了!那个人不是她,而是别的女人!她生来倔强,有骨子里的骄傲,一心逃离,他却将她禁锢在身边寸步不离,在她耳边说:“星儿,你要相信我,我爱的那个人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你!我对你的爱,天地日月可鉴。”她不相信!一点都不信!!只觉得她的爱满目疮痍,面目非全,支离破碎。就像是摔碎的镜子,再也无法拼凑成完完整整的样子!“裴慕时,我爱过你,但是我现在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我了,就像你也不再是以前的你。放我走,从此我们桥归桥,路归路,两不相干,各自天涯。”他偏执如魔。“你做梦!这辈子我都不会放过你!生,你是我的人,死,你是我的鬼!就算我们两个人相互折磨,那也要一起折磨到白头!”#岁月荏苒,兜兜转转,原来我爱的你依旧温暖如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