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0500000009

第9章 陈桥(8)

我们已经知道赵匡胤是个阴谋家,那么我们就要用阴谋家的眼光来看这件事。阴谋家对人的区分不会是“好人”和“坏人”,“朋友”和“敌人”,那是理想主义的分法。阴谋家当然不是理想主义的人,他们都现实着呢。在他们眼里,人只能分成“有用”和“没用”两种。“有用”的人又分成“有用并可以用”和“有用但用不上”,“没用”的人就是“没用”,根本不用区分。对于“有用并可以用”的人,阴谋家们通常比较肉麻。就像我平时对她一样,不论多拗口的颂词都能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来。我想这是因为求人办事的心理都差不多的缘故吧。对这种人,阴谋家们还会让他们明白“有用是相互的”的道理。这一点我做得很不到位,我总觉得在我眼里她弥足珍贵,而在她眼里有我没我无所谓。对于“有用但用不上”的人,阴谋家们的肉麻程度会大大提高。当然,提高的幅度和有用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但如果阴谋家们发现这个人永远也变不成“有用并可以用”的人的时候,通常的做法就是“谁都别用”。这么看来,我还不能算是阴谋家。如果她就是不愿意跟我上床,我既不敢强奸她,也不能阻止别人跟她上床。不跟我上床这件事已经很不好玩了,我不能把事情变得更不好玩。

对于“没用”的人,阴谋家通常不会搭理。但如果碰上“没用”的人上赶着的情况,就要看阴谋家当时的心情了。如果心情不错,也许会敷衍几句;如果心情很糟,就会让这个“没用”的人就地消失。这就有点像她对我状况了。

我突然悲哀地发现,虽然自己成不了阴谋家,但总在用阴谋家的眼睛看世界。这使我失去了所有的同类,也使我的同类们变成了异类,因为他们也长了这样的眼睛。至于把她引为同类,我想是因为看她的时候,我的眼睛不是阴谋家的,或者是因为她的眼睛从不是阴谋家的。

还有一点要补充,如果说记忆是件可怕的事,那么提醒就是件恐怖的事了。她的记性不算好,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就经常提醒自己应该记住的一些事。比如每次和我闹别扭,都要把从认识到当时所有对我不满的事唠叨一遍。这种唠叨有时候几天一次,有时候一天能有好几次。这样频度的提醒让她对不满记忆犹新。更要命的是,这种唠叨的篇幅越来越长。有时候我就琢磨,如果我们在一起能到我六十岁的话,她的每次唠叨可能要持续十几天甚至个把月了。当然如果我们真能在一起到我六十岁,我的耳朵也应该进化出把她的唠叨当成音乐听的功能了。我希望最好能听成ABBA的歌,因为我喜欢ABBA。

在赵匡胤眼中,苗训本来属于“有用并可以用”的人。他甚至通过把苗训包装成半神科学家,以使苗训变得更有用些。现在发生了留后手这件事,让赵匡胤对苗训的有用程度打了很大的折扣。如果我换作苗训,对赵匡胤今后交待的每件事,无论大小都会表现出绝对认真负责的态度,就像刚进军人开封城时给赵匡胤算命的态度一样。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后,让赵匡胤对留后手这件事的记忆发生改变。我们知道有的记忆是不可能消失的,但可以让赵匡胤以为苗训并不是在留后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更出色的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精心设计。这是在赵匡胤建造的天堂里继续幸福的生活下去的唯一方法,也是我对摊牌这件事犯懂的主要原因。万一被拒绝,我得费多大劲挽回影响啊。

可惜的是苗训对此一无所知,而且他甚至还想把后手留得更彻底。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他就离“没用”不远了。赵普走路的姿势很吸引人。

在军人开封城里,圆脸小伙子们走路的时候都很放松。脖子放松了,头就会向前微探,但这种姿势并不影响左顾右盼。胳膊放松了,走路时就会自然的前后摆动。有的人摆动的幅度比较大,那样肩膀就会晃起来。幅度再大些,上半身就会晃起来。如果再大些,整个人就会晃起来,然后狠狠的摔个大马趴。腿放松了,迈的步子就会很大,而且迈步的时候两条腿是叉开的。

赵普走路的时候脖子竖得很直,下领微微向内{收拢,脑袋也不会左摇右摆,眼睛总在看正前方的路。肩膀端的很平,即使在上面放两杯水也不会洒出来。胳膊的上臂紧紧贴着身体两侧,下臂小幅度的左右摇摆,胸脯也挺得老高。迈的步子很小,而且两腿夹得紧紧的。另外,他走路的时候腰还会随着步子的节奏轻轻扭动。

赵普就用这个姿势走进了苗训的帐篷。

赵普和苗训的帐篷是挨着的,这很可能出于赵匡胤的安排。不过他们虽然是邻居,却没什么来往。

这并不是赵普对赵匡胤的安排不重视,而是因为赵普实在太忙了。光是在百姓开封城开的各种买卖就足够让他头疼的了。我们知道,连黑米卖不出去以及老百姓买酒排队这种小事,都要赵普亲自费心。这说明赵普是个事必躬亲的人,也说明他对手下的人都信不过。除了百姓开封城的生意,赵普还要操心官人开封城和军人开封城里的各项公事私事。比如在官人开封城的邻居被抄家之后,他要赶紧购买人家的女眷。又比如要处理闯进他帐篷的督察,否则人家跪了几天之后,很可能要骂娘。赵普的确太忙了,所以他的脑子已经不会停下来了,就连做梦都在工作。他觉得总是有许多事在等着处理,所以对于眼前的事反倒不太注意了。

我也是个大忙人,而且一直都挺忙的。所以我也养成了不停思考的习惯,即使偶有不忙的时候,也要琢磨点什么。或者说如果不忙的话,我也要嘬点事让自己忙起来,否则就会周身不自在。我发现脑子想事情的时候,眼睛和耳朵的功能就会减弱。就是说我也像赵普那样经常对眼前的事不太留意。比如经常看不出她穿的衣服或鞋是新买的,她的发型变了等等。其实就算我不忙,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也不一定会引起我的注意,但却一定会惹来大麻烦。我只能一遍遍的解释这和我对你关心与否无关,只是个器质性的问题而已。后来她问我:“你真的那么忙吗?”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就追问:“那你还有工夫写这些胡说八道的东西?”有的时候苗训会向赵普点个头或者笑一笑,但赵普通常都面无表情的擦肩而过。这不能怪赵普,他是在想事,对苗训视而不见是因为眼睛的功能弱化了。不过苗训并不这么想,他觉得赵普这个人很傲,有时候甚至琢磨是不是赵普对他个人有成见。如果真是有成见,一定是因为他只给赵匡撤算命,从不给赵普算。苗训觉得赵普走路的姿势很有意思,又觉得有点别扭。所以尽管赵普不大搭理他,但每次赵普经过时他还是要多看上几眼。当然苗训不敢从正面瞪着眼睛看,而是从侧面和后面偷偷的窥视。如果大街上迎面走来个美女,我也不敢正面直视,但眼睛的余光一定在扫着人家。我还是要澄清一下,这绝对是下意识的动作,就是说在我的主观意识中也知道这么干挺没出息的。另外,如果和她一起在马路上走,我的眼睛无论是直视还是斜视,都不会扫到别的女人身上。因为我知道她走路时,眼睛不仅仅是用来看路的,还要看别的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在看完女人后,还要看我是不是注意那个女人了。如果她看到我的眼球还在跟着人家的腰身移动,就会问我:“看什么呢?”我当然不承认自己在看别的女人,就算我的智商减少一半也能猜出后果是什么。碰上她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就会说:“看就看了叹,有什么啊。”或者说:“原来你的品位就这样啊。”万一她的心情比较糟,就会狠狠地掐我的胳膊,还要小声在我的耳朵边警告:“不许出声!不许叫疼!”

我觉得她出门上街实在是件危险的事,要是换了我,眼睛一定不够用,说不定还会撞上汽车。

在军人开封城里觉得赵普走路有意思的绝不止苗训一个人。这是因为军人开封城没有女人,赵普走路的姿势又实在像个文文静静的大姑娘,所以大家都想看两眼过过干瘾。只是谁都没苗训看的多,不过这也不能怪苗训,谁让他和赵普住得近呢。

军人开封城里的圆脸小伙子们都觉得赵普一定是个Gay,要不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走路扭扭捏捏的呢。由于苗训看赵普走路比别人都多,所以圆脸小伙子们觉得苗训也一定是Gay,要不他为什么老是盯着Gay看呢。虽然大家觉得赵普和苗训都是Gay,但对他们的态度还是有区别的。对于赵普是Gay这件事,没人敢说出来,大家只能在心里暗暗的猜测而已。因为谁都知道赵普是赵匡胤的死党,甚至有人怀疑赵普就是赵匡胤的Partner,要不赵匡胤为什么那么待见他呢。对苗训是Gay这件事,没人不敢说出来,反正他不是赵匡胤的Partner。虽然偌大个军人开封城出个把Gay完全是正常的事,但也足以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说见到了苗训看着赵普走路流口水的样子;还有人说看到在赵普经过之后,苗训的下身支起了小帐篷等等。

大家都觉得苗训是个Gay,只有苗训不知道。不是Gay的人是不会当着Gay的面谈Homo的,因为那样大家都会觉得尴尬,而且怎么也说不到点上。于是,军人开封城里管后勤的圆脸小伙子就停发了苗训的充气娃娃。这很好理解,充气娃娃都是照着女人的样子做的,所以Gay肯定用不上。既然用不上,为什么还要发给你呢,毕竟充气娃娃也不便宜。对停发充气娃娃这件事,苗训并不知道为什么,但也不好去问人家,只能吃个哑巴亏。因为谁都知道这么干是件挺不要脸的事,何况苗训的脸皮比一般人都薄。其实苗训不仅仅是吃了个哑巴亏,而且更坐实了自己是个Gay,要不是Gay怎么会连充气娃娃都不要了呢。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苗训给赵匡胤测字总是往歪处想了。我要是苗训,就成天往军人开封城外的格子里跑,这样也许能让大家认为我不是Gay。当然还可能会认为我是个性欲旺盛的Bisexuality,那样的话就更糟糕了。

军人开封城里的圆脸小伙子们觉得赵普和苗训都是Gay。苗训觉得赵普是Gay,因为赵普走路的姿势实在太像个Gay了。赵普也觉得苗训是Gay,因为大家都说苗训是Gay。这样一来,赵普走进苗训帐篷的时候,他们的心情一定都很复杂。赵普的心情我不知道,因为我觉得他的确是Gay,而我不是。苗训的心里一定很害怕,因为我觉得他的确不是Gay。如果他是Gay的话,那我岂不是也成了Gay吗。

怎么写着写着居然写出Gay了,真不知道我的脑子在琢磨什么。

圆脸小伙子们终于离开了开封城,他们走了很长时间,百姓开封城里每个奇形怪状的老百姓都看到了,并为此感到恐慌。其实恐慌早在圆脸小伙子们出发前就开始了。这点我早就看出来了,因为几十万个圆脸小伙子不可能只凭一句话就变成了混蛋。在我看来,造谣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传谣。让一个谣言人尽皆知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如果谣言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时,很可能就会变成现实了。

我始终认为,成功的谣言背后一定饱含着智慧和汗水,因为有很多因素限制着谣言的传播。比如谣言的内容和公众的关联性不强,或不够新颖独特,或内容编的一点都不可信,都会影响谣言的效果。另外传播谣言还需要很多技巧,比如由谁来传谣,对谁传谣,在什么地方传谣,通过什么形式传谣等等。赵普现在就需要传播一个谣言,并把谣言变成现实。为了这个谣言的传播,赵普付出了很多。

赵普做的第一步是停止了他在百姓开封城里粮店的供货。

赵普的粮店里没有了白面和大米,突然间只剩下些没人要的陈年杂粮,而且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于是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只能去其它的粮店买粮食,这就美坏了其它粮店的老板,他们早就对赵普的粮店怨声载道了,而且他们都是些奸商。看着比平时多出几倍的客流,奸商们就像串通好了一样集体涨价了。白面和大米的价格一下子比平时贵了十几倍,里面掺的数皮也比平时多了十几倍。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对此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有的老百姓想出了办法,他们像格子里的女人那样,到军人开封城的门口等着。一看到有圆脸小伙子从城门里出来,就扑上去问:“有货吗?”偶尔会有个圆脸小伙子红着脸点点头,再带上几个看着还算顺眼的老百姓到某个墙角举行一场拍卖会。价格谈妥了,圆脸小伙子就会把裤子脱下来,里面藏着满满两裤腿军粮。也许他还会顺带把当腰带的军用绳子一起卖掉,然后再双手提着裤子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帐篷,躲进被窝里偷着数钱。更多的老百姓没买到走私的军粮,但也不愿意去其它的粮店买贵得要死还掺了鼓皮的粮食,于是他们就每天在赵普粮店的门口转悠,盼着有天能到货。奇形怪状的老百姓们猜得出这些粮店的主人一定在上面有人,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军粮。他们对赵普粮店的断货进行了种种猜测,比如上面的人倒台了,或者他们把军粮卖给南唐、后蜀甚至北汉去了。我的生意做得很一般,几年了一直苦苦维持,也许就是因为我在上面没人吧。这么看来要想做生r意,就一定要上面有人,而且上面的人越大,生意一定越好。要是上面一个人都没有,还是去打工算了。不然别人还是会认为你上面有人,并以此断定你的生意做得不错,要不为什么不关门呢。这样一来,就会不断有人向你借钱,要是你告诉他我也没钱,他就会说你是葛朗台。

赵普的粮店里虽然缺货,却从不关门停业,而且每天都在门口立个牌子,上面写着“今日无货,明天请早。”这就让老百姓们每天都觉得明天可能有货,于是只好每天不间断地到赵普粮店的门口遛达,而且人越来越多。如果有人问店里的伙计:“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有货?”被问到的伙计就会使劲摇头晃脑长吁短叹,但总说不出个结果来。这样一来,就更让老百姓们觉得日子没个奔头了。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也觉得日子没个奔头,就是说我怎么也猜不出她到底愿不愿意和我上床,以及断定她是不是我的同类。如果不是我的同类,为什么我觉得是呢?如果是同类的话,我们到底在什么地方一致呢?仅仅靠眼睛是不足以能证明这一点的,可这种事量化的指标又在哪呢?而且每次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她总能用个眼神或微笑让我继续神魂颠倒。

赵普做的第二步是让他的饭馆廉价放量供应红高粱酒。

赵普饭馆里的菜依然可以咸死水牛,而且连主食也没了,这当然是赵普停止供应军粮的功劳。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赵普饭馆里的酒便宜得简直等于奉送,而且是决不掺水的上等红高粱。

同类推荐
  •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全集)

    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北平的热闹与宁静被日军的侵略打破,祁家的四世同堂不再悠然自得,他们带着不安、惶惑生活,小羊圈胡同的芸芸众生也和祁家的四世同堂一样,经历着北平的荣辱浮沉、国家的生死存亡。然而,当爱和平的北平人被北平沦陷后畸形的世态炎凉鞭挞后,他们最终选择不再承受屈辱,而是重振民族气节,他们在日寇的铁蹄下奋起反抗,重拾民族之魂。
  • 毽客

    毽客

    张墩墩,河北人,生于1982年,在文学期刊发表小说作品若干,同时从事诗歌、影评等创作,现居石家庄。
  • 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

    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

    一段奇幻的同居时光,一对同一屋檐下却永不见面的男女,一次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爱情盛事。爱情有三大惨:出门撞见前男友,相亲遇到毒舌男,工作面对矫情男。更惨的是,每一款男人都被她遇上了。情海茫茫,她是进是退?夏苒苒就是那万年不变的炮灰女配,时时挨打,处处挨坑。五年前,夏苒苒是苦苦追逐在林向安身后的丑小鸭,苏陌是林向安放在心尖上的白莲花。五年后,夏苒苒成了邵明泽名正言顺的未婚妻,苏陌却成为邵明泽藏在心底的前女友。夏苒苒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与林向安狭路相逢,时光已经远去,记忆却仿佛仍停留在原地。她能否将他从心底抹去?她和邵明泽在一起,不过是因为家庭联姻,他们一直相伴,从不曾相爱。他一如既往的温柔、深情,会不会成为她无法戒掉的毒药?爱如罂粟,美得惊心动魄,却能让人致命。陈洛是她父亲最得力的助手,不断试图与她靠近,她却步步逃离。后来的后来,谁会是她生命里的男主角,陪她演一出永不落幕的言情剧?
  • 边缘

    边缘

    《边缘》(1993)是格非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将先锋小说叙事锤炼得炉火纯青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我”在垂垂老矣之际对整个人生的回望为起点,借助无数重要的人生片段,拼凑出“我”跌宕起伏的经历——隔阂和孤独中的童年生活,残酷荒诞的青年生涯,返乡后卷入社会的滚滚洪流中……熟悉或陌生的身影在“我”的生命旅途中一一浮现,他们的故事将“我”裹挟其中,而“我”像是生活的旁观者,静静注视着他们的到来和离开。小说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展现了“边缘人”的生活面貌和脆弱的命运。记忆中的42个片段,映照出二十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亦凝聚成一种悬浮于悲欢离合之上的澄澈与淡然。
  • 醒世恒言·壹

    醒世恒言·壹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收录了宋、元以来话本、拟话本40篇,风格各异,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说的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召唤三合一

    召唤三合一

    三颗相同境界的魂珠可以对战宠与英雄进行升级,从此云千河在肝帝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一入肝门深似海,理论上只要肯肝云千河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
  • 惑世女皇

    惑世女皇

    扮猪吃虎是她的志向,玩弄阴谋是她的专利,戏弄天下是她的爱好。可自从遇到他,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 隋唐英雄人物

    隋唐英雄人物

    本书讲述了隋唐年间英雄人物的民间事迹与及其成长、成功路上的故事,体验英雄别样的传奇人生。
  • 盗贼女皇:皇室王爷来求婚

    盗贼女皇:皇室王爷来求婚

    一个是受万人敬仰的他,一个是背负灭门之仇的她。再一次没有偶然的相遇下,开始了一段相爱却要相杀的爱情。
  • 守护与抗争

    守护与抗争

    农村出生的未末,在灰暗的童年中小心守护脆弱的生命……
  • 焦糖化

    焦糖化

    上海郊外的焦糖工厂,糖类加热发生剧烈的焦糖化反应,粘稠,灼热,失去控制,焦糖炭化。她是入职大半年、管理层寄予厚望的职场新秀,他是顶着清华光环、来沪谋求职业发展的研发新人。同为名校海归,清楚他有几斤几两,她对他不抱幻想;大环境糟糕,本地工厂艰难求生,她对企业蓝图不抱幻想。可是她不由自主着迷于他,甚至开始怀有期待。 她既是女工程师也是业余小说作者,持上帝视角观察被客体化的他、入戏的自己与民企经营模式;在现实里迷惘,也在被书写的现实里自省。制造业的寒冬,喀喇喇将倾的大厦,流水线上被标签的个人不具姓名,没有一块砖是有辜的。拥抱过后面目模糊,她只能写下她和他、他们和工厂的故事,作为这一桩焦糖熬煮的纪念。
  • 萌宝对对碰:溺宠娇妻百分百

    萌宝对对碰:溺宠娇妻百分百

    第一次相遇,她狼狈不堪,他雍贵高雅,她失去记忆,他将她带在身边,从此便开启了宠妻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追梦

    追梦

    本书是散文集,作者是一位年近花甲的女人,年轻时有许多梦想,到了这个年龄,在她回忆旧时的梦想时,那文字就显得愈加深沉,让读它的人有许多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