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8800000024

第24章 苏东坡(1)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用笔跌宕有致,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情,即喝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一、书香世家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濡目染,故品德、学识都非常好,苏轼有这样的母亲是幸运的,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祖父苏序等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苏轼像三年后其弟苏辙也来到人世了。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着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高。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其母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苏轼和其后来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塾先生的褒奖。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塾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在私塾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轼在私塾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塾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他感慨很深。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滂,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滂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滂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了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着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倡导古文,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吃惊,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了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最终考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甚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即“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拔擢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已经在家乡完了婚事。

今位于四川眉山县城西,原是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故宅。亲程氏,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苏家嘉祜四年,丧期已满,父子三人再度搭船渡泯江、长江水路赴京都。嘉祜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谏科的考试。苏轼、苏辙分别以三、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年间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是以三等为最高分。相传当时仁宗曾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朕为子孙得两宰相。”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天,由于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极度困难。后来奉上级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叫“喜雨亭”,他因此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盈的笔调抒发了久旱逢甘露的喜悦心情。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分外小心。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后来又碰上西夏入侵,边境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民粮食,十分的辛苦。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不得不应付官场上的种种关系。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贤教诲与政治现实相差甚远,作为一位初任官职的热血青年,他感到无比的忧虑。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冬,凤翔的任期届满后,苏轼迫不及待地回了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翌年他深爱的妻子死了(妻子王弗,是本乡贡进士的女儿,知书识礼,能诗能文,十六岁嫁给东坡,后来生下儿子苏迈,可惜红颜薄命,二十七岁就死了),不到一年时间,父亲也跟着去世了,苏轼带着非常沉重的心情,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枢回到了故乡眉山。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满了丧期的苏轼离开故乡。第二年,出任监官诰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此时,政治上已有了新的变化,神宗为挽救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新法。苏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能以较缓和的方式进行改革,若要变法,也应逐步进行,并不是像王安石的变法那样急于求利。所以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议学校与贡举札子》、《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但都未被神宗接受。苏轼因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中的旧法派的一员,在政治上受到了排挤。甚至还有人诬告苏轼贩卖私盐。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三十六岁的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无济于事,并且他也不愿意陷入宗派斗争的旋涡之中,便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但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和挫败感。

杭州是个风景秀丽之地,苏轼在闲暇之时,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他在此地不但结识了许多知交,而且作了不少的诗歌,如着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折反而使东坡以诗人的身份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从此开拓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自愿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他在密州也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四、漂泊流离

苏轼后来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他调任湖州的第三个月,有一天,突然闯进一位朝廷钦差,不容分说便把他捉拿进京,原来是一帮和苏轼有嫌隙的御史,为了讨好王安石,便称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中伤朝廷,并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着名的“乌台诗案”。

同类推荐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出塞英雄——张骞

    出塞英雄——张骞

    2100多年前,在我国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名叫匈奴。鼎盛时期,北起贝加尔湖,南至长城,东接辽河,西抵葱岭,天低野阔,一眼望不到边。可到了军臣单于继位后,事情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个年轻人从汉朝进入了匈奴的领地,他的名字就叫张骞。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德彪西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德彪西

    德彪西的音乐,像月光一样,从他深邃的灵魂中漂洒向广袤的世界。没有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没有急风暴雨翻天复地,没有呐喊和喧嚣,只有真诚的低言细语,精美的幻想迷醉,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创新的冲击力融化在拉丁化的柔和形式中。
  • 程十发传

    程十发传

    《程十发传》是“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之一种。本书用乡情篇、阅世篇、谈艺篇三个部分,记录了程十发对故乡之眷恋、其人生经历之曲折、其对艺术之见解和探索。程十发不囿于前人成就和门户之见,汲取民间和外国绘画的养分塑造自己的风格。他在政治风波中备受冲击,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幽默和关心别人的性格。作者郑重通过广泛地收集资料和采访传主及其亲友,写就此部书稿。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可考而又评论精彩的传记。
热门推荐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想见你你不再错过

    想见你你不再错过

    她,是准备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他,是新晋流量明星;他在高中时遇到了穿越而来的她,两个不同时空的人相遇,故事会怎样发展……多年后又是怎么相遇……
  • 神世绝巅

    神世绝巅

    自第三代大世之后,世界正在走向毀灭,就在这时,一名少年天骄,身负一颗神秘黑珠,力败同代天骄,诛杀神秘强者,欲求绝巅!
  • 漫威世界的火影系统

    漫威世界的火影系统

    在纽约,有位普通人。他携带着火影系统,随机穿梭于不同的漫威影视世界。他要集齐六颗无限宝石,回到真实的世界。无数的二五仔从他的后方走出,疯狂地望着这个世界。“你的痛楚会深深的刻在我的体内!哈哈哈!”“与复制了上千种忍术的我为敌,你毫无胜算!”“从现在起,让世界感受痛楚...”“艺术……就是爆炸!”……别说话,要苟住!
  • 我为石仙

    我为石仙

    日月照耀之下,在经一系列机缘巧合,一块普通的石头,有了意识。经风力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变成了沉积岩,变质岩……最终变成人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哦,我从天上来,到此……
  • 我的世界斗灵圣战

    我的世界斗灵圣战

    MC大陆,一个充满着灵气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利用灵气修炼,捕捉魔兽,签订魔兽契约。最终达到300级之后,方可成为神!但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不,没有那么简单。这件事竟然关系到……
  • 蓝莲传说

    蓝莲传说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 旋风少女之爱的风韵

    旋风少女之爱的风韵

    百草被若白冤枉之后,去了韩国,改名为李墨心,因为自己的努力,在元武道界已经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廷皓,如果有一天天塌了怎么办?”墨心。廷皓微笑“那我就帮你顶着。”第二部《旋风少女之爱风韵》
  • 墨宣染纸

    墨宣染纸

    中原动乱,闻名中原的第一战神北夜玄被玄离王朝重伤,不知所踪,而其子北夜凡,也不知去往何处......
  • 寒碧愁红..more

    寒碧愁红..more

    在纷乱的江湖中,曾经鼎盛一时的正派中流砥柱,瞬间变成了武林中最大的邪派之一。究竟谁才是真正的阁主?谁又会在此奋不顾身地保卫武林?十年前的那一段情又是否会因此而埋没?谁会笑到最后……那将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