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7400000053

第53章 我看《红楼梦》(3)

我看《红楼梦》是年复一年地看,总是看了又看,读了又读。百读不厌。

在古典小说中,不知为什么,我最看不进去的,是热热闹闹的《封神榜》。我曾强制自己看完它,一直到今天,也并没有做到。至于冷冷清清的《儒林外史》,在我心目中却占有很高位置,但又不喜欢那种白描法。说真的,我一直不认为《红楼梦》纯粹是写实手法,我对它的艺术有我自己的看法,无以名之,试名之日意象手法。至于合适不合适,我不想去管它。总之,我认为是这样。

我看《红楼梦》,总是琢磨它的艺术处理,我虽然看了几十年,但绝没有别家读得那么熟。我只想捕捉住它在重要情节里,怎么会造成那么浓郁的气氛来。别的书只会刻画细节,只会交待情节,只会卖弄关节,唯独《红楼梦》却把精力贯注到这个方面来。在《三国演义》中,也许只有水镜先生出场那一段,在《水浒传》里,也许只有林冲夜走瓦砾场,烘染出适宜的气氛来,但在《红楼梦》里,却是随处都有,而且恰到好处。使读者好像置身在全景电影中一般,但又不是刻板的真实,而是从人物的情绪中散发出来的主客交流的气氛,会使读者摄魂动魄地接受,……而且,使读者也走进书中去了,一它是以意象征服了读者的心。

我看《红楼梦》,并不感到它是二百多年前写的,没有这种时间隔阂,这和《红楼梦》摒弃那些"套头"大有关系。一个作家选择他的表现形式,这就不单纯是个形式问题了。为什么屠格涅夫选择了《猎人日记》那样的形式,波特莱尔选择了《恶之华》那样的形式,乔伊斯选择了《尤里西斯》那样的形式,这是值得深思的。曹雪芹其实已经舍弃章回小说的形式,只是照顾读者的习惯,才勉强运用它。我们从回目标题并不考究,以及每回的解题诗和结尾诗,也不完整上看(好多是后人填上的),也可以反映出曹雪芹不但不重视这种形式,而且在脱离这种形式。《红楼梦》的创作方法是最接近现代长篇小说的手法的。这里,我不须举出一、二、三、四的论点来,因为那样,岂不才脱下"旧套头",又换上"新套头"了?那也是不符合曹雪芹精神的。

在这里,不是要使《红楼梦》捧走几个杯,因为那对《红楼梦》添不了任何光彩,但是有一点还是要重复几句的,我看《红楼梦》是写心灵世界的第一部作品,曹雪芹自己就指出,他表现的是幽微灵秀地,他控诉的是无可奈何天,在这两个方面撞击的过程和细节当中,作者在捕捉一切心理变化,这也就是曹雪芹的本领之所在。曹雪芹为宝玉、黛玉立传,但他写两人的笔墨并不多,可是在每个人的身上,在每个事物的发生中,都在反映着两人的精神面貌,有一段文字,后来被作者删去了,就是写薛蟠直着脖子看林黛玉,不由看呆了。这段文字可能因过于露骨而被删去,但可以证明我的话是有些道理的,大观园里人人心目中有个宝玉,时时刻刻在掂量着他,那自不在话下,但对林黛玉又何曾不是这样?从这被删去的文字中,就已泄露了天机,至于薛姨妈不管作好也罢,作歹也罢,她都是以林黛玉为对手的……

不久前,我看了列藏本《红楼梦》,几乎完全证实我以前曾说过:《红楼梦》才是第一部不受章回体例限制的小说,回目只是为了便于提及情节而设的。这个推论在列藏本上又得到实证。

研究列藏本的学者,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指出:"抄本中如第二十一回结束语把且听下回的'回'字改成'册',像这样把'下回'改成'下册'的还有好多回,另外,还有好多回的结尾是把'且听'改为'且看',这种改动,证明了作者在选择是否保留传统的说书的形式来划分章回,或是采取一种新的形式,这里作者已经不掩饰是在写书,而不是讲故事。这书将按章回的册子来划分,因此,作者面对的不是听者而是读者。"

又如第九回和第十回是密切衔接着的,所以第九回煞尾只用两句诗:"在他门下过,怎敢不低头"来作结。

第十一回和第十二回实际上是接着的,十一回末尾连"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字样都没有,十二回故意用"话说"两字来起头。这"话说"两字在这里已是全无意义了。

其他例证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别的版本却找不到这种例证,这绝对不是抄手所能做的,这只能是作者本人才能做的。我并不想评定这个版本是在庚辰或甲戌本之前或之后,我只想说一点,曹雪芹是写小说,一反过去的说小说,他曾公开说过,有给他南酒烧鹅吃的,他就为之写书,可以证明。《金瓶梅》标明"词话",可见它是说唱文字的继续,和《三国演义》是一个模式,我国第一部诉诸视觉的长篇小说,是《红楼梦》。

同类推荐
  • 生命中的美丽

    生命中的美丽

    每一个困境都是祝福,每一个恶人都是天使。我们经验着我们的选择,我们经验着自己的心灵。人与人需要和谐,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和谐,整个社会需要和谐,而这一切和谐都离不开爱,离不开自我的和谐。爱可以让人充满智慧,自我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多年来,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力量,以微薄之力改善自我所处的环境,同时,从改善自我的精神处境出发,以图在任何困难、挫折、磨难、意外等情况面前变得通达、圆润和自在,并对他人构成影响。而这种改善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去学习,去奋斗,去体验,去思索,去反省,去修炼,去与物对接,与人对流,与生活讨经,与书中探秘,历经千辛万苦,一点点地觉悟,一步步地力行。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文学闲谈——朱湘作品精选

    文学闲谈——朱湘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重阳诗钞

    重阳诗钞

    《沁樊重阳诗钞》中,共选录了明清80多位诗人的200余首诗歌。这80多位诗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沁樊人,少部分是游宦至此或避难至此,受沁河文化熏陶的外地人。他们每逢九九重阳,在此登高饮酒赋诗,抒发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之情。这200余首诗歌,大部分描写的是在本地过节、登山的情景,少部分是沁樊人在外做官、经商时写下的思乡、怀人诗篇。地域的节日文化,和全国各地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从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热门推荐
  •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拳击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拳击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青涩校园:那些年那些事

    青涩校园:那些年那些事

    我们一起走过的旅程,如清风般随风飘散。就像路楚与蒋成楠。就像余思思与明月。当友情受到考验,亲情面临破散。丑女晴蜀该如何抉择?当遇到恶魔校草凌若寒的时候,兜兜转转,却发现爱情已经悄然降临。
  • 月上美美

    月上美美

    这是一部关于软妹纸杜美美的成长恋爱史,青梅竹马的“好姐妹”摇身一变成了秘密男盆友,原以为是“阳光暖男”的高富帅学长对她又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有妖孽混血小鲜肉乱入,咦,这回肿么反过来了?她倒成了“老牛吃嫩草”的那一个了?
  • 大哉乾元之卜鲁罕

    大哉乾元之卜鲁罕

    百科全书式的元初故事,几十年间三个皇帝的更替,居然是因为她,究竟是什么让一个落寞皇族的公主变成一代翻手为云的皇后?
  • 灵道圣途

    灵道圣途

    前世本为富少,穿越却成蚍蜉。本以为此生无望,但却峰回路转!慧心现,入灵道。修灵道,踏圣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涅王受道

    穿越之涅王受道

    杀手,冷血无情!当子弹射穿胸膛的那一刹那,一切的罪恶本应结束!然而——开什么玩笑?他却再一次的睁开了眼睛?被架成大字锁在架上?那透着阴笑的男人,轻撩起他那墨一样黑的发,走向了他…涅王受道?(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悍妃来袭,王爷请温柔

    悍妃来袭,王爷请温柔

    古小浅生平三大愿望。一愿美男环绕!二愿金银满屋!三愿早日回家!在第三个愿望面前,前面两个愿望都可忍痛放弃。司空景衡也有三个执念。一、建座金屋藏住古小浅!二、断了古小浅回家的路!三、与古小浅白头偕老!当没心没肺的古小浅遇到了冷漠的王爷,一个执意回家,一个痴情算计。几经波折,分分离离……司空景衡:“小浅,若你在,我便有存在的欲望,若你不在了,一切都跟着毁灭吧!”古小浅四十五度角忧伤望天:“苍天啊,这不是让她跟他死磕一辈子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荒原小草

    荒原小草

    本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诉说了当时教育发展的现状,尽管素质教育到目前还是教育发展亟待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的教育体制依然困难重重,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改革目前的教育体制。小说同时描写了女主人翁因父母离异而导致她的一生婚姻、爱情的悲惨遭遇,从而呼吁年轻夫妇不能轻率的对自己的婚姻因一时冲动而分开,如此一来,真正的受害者是孩子。孩子在单亲家庭中,既不利于性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将来的发展。号召广大夫妇要建立和谐家庭,给孩子一个完美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