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1800000019

第19章 亲历哈佛大学(2)

哈佛年度总收入约26亿美元,2007年获得的捐赠资金已经高达349亿美元,2008年达到369亿美元。如果将大学的全部资金均分,哈佛的每名学子将可获得150万美元。到2010年6月30日接受了274亿美元的捐款(金融危机后大大缩水)。

2006年加州富豪艾理?博若德夫妇捐款两亿美元,帮助哈佛成立一个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人类基因研究中心。经营医疗设备的富翁维斯向哈佛捐款?.25亿美元。这是该校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一次性捐赠,将用于重新命名和扩建生物工程学院。2008年校友石油大王孙子大卫?洛克菲勒捐款1亿美元,用于为本科生提供海外留学机会以及支持艺术教育。2010年印度人阿南德。马恒达向哈佛捐赠1000万美元为纪念母亲英迪拉?马恒达,这笔钱用于支持哈佛大学的人文中心。2010年10月哈佛商学院收到了来自印度塔塔集团5000万美元的捐款,用于为哈佛商学院波士顿校区的高管教育课程组兴建新教学楼和宿舍楼。

在哈佛,所有家庭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学生都可以免交学费。三分之二的大学本科生可获得某种形式的资助,平均资助额度为3.6万美元,相当于70%的教育费用。新政策使得哈佛学杂费和美国一流公立大学相当,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甚至比公立大学更便宜。

录取要求

尽管哈佛大学的录取率仅为6.9%(2010年),而且在哈佛读书每年所有费用约4.4万美元,然而进入哈佛求学是人们的梦想。哈佛大学入学申请和助学金部门负责人威廉于2011年1月声明,已经收到了将近3.5万份的下一学年入学申请书,比当前学年的3.05万份增长15%。

美国全国大学升学顾问协会公共政策研究主任大卫?霍金斯称,一流大学入学申请人数纷纷创下历史记录的原因是,学生们正在寻找获得“高等教育奢侈品牌”的机会。

哈佛的录取条件是三合一或多合一,SAT成绩不是主要的,仅凭SAT满分恐怕不行,哈佛更注重附加的个性评价,这也是其它大学所要求的:

1.好奇心或求知欲;

2.创造性或创造力;

3.学业成绩;

4.学业前景;

5.领导能力;

6.责任感;

7.自信心;

8.为人的热忱;

9.幽默感;

10.关心他人;

11.活力;

12.成熟;

13.主动性;

14.对挫折的反应;

15.受老师们的重视程度。

被拒的申请者:

2008年有超过500名SAT阅读满分和130名SAT数学满分的申请者被拒之门外。2010年国内网络沸沸扬扬的报道“理科状元被11所美国大学拒收”:2010年北京理科状元李泰伯,703分,当过班长,学生会主席,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席,李在高考前向美国哈佛、斯坦福、耶鲁等十一所排名前二十名的名校申请入学,被拒绝。而李所在的人大附中约有30名学生被美国排名前20的名校录取,其中哈佛有两名。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此事:

1.申请时他还只是一个高中生,还没有高考,哈佛当时是不知道他是高考状元的,我们过多的强调状元是不合适的。

2.书写申请十分关键。被拒的可能原因是申请中突出兴趣,没有提及自己的头衔,也就是自己的社会活动。我认为这是中国人太谦虚的优良品质带来的不良后果。他先在清华委托培养一年,之后去香港大学就读,港大4年会对李泰伯提供64万港币的奖学金。李泰伯在博客中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指出:一是自己起步晚,申请美国本科的决定是在高二上学期,比别人晚很多;二是SAT分数不够高;三是美式竞赛AMC-AIME系统成绩不算最好;四是不了解很多讯息和包装手段;五是他要了全额奖学金;再有是过于全面地展现自我,重点不突出。他鼓励自己说,与其否定自己,还不如被普林斯顿大学拒收好。

股神巴菲特被拒:巴菲特认为他19岁被哈佛商学院拒绝是人生中一段关键的经历。他说,回首过去,哈佛可能并不一定适合他。但当时,在哈佛入学面试中被拒绝之后,他有了一种恐惧的感觉,并害怕会让他的父亲失望。

哈佛辍学生

最成功的辍学生是比尔?盖茨。

2007年,盖茨被哈佛要求在毕业典礼时发表了演讲,主要谈及人生的重要意义在于如何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他指出,对于即将开始职业生涯的毕业生来说,工作的意义远远不及消除世界的不平等的意义重大,不能被贫穷和疾病带来的挑战吓倒,要考虑如何对待和关心那些与你无关的人。

他说,“但是,人类最大的进步并不来自于这些发现,而是来自于那些有助于减少人类不平等的发现,不管通过何种手段——民主制度、健全的公共教育体系、高质量的医疗保健、还是广泛的经济机会——减少不平等始终是人类最大的成就。”他还说,得天独厚的人,上天同样大有期望。也就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另外一位辍学生是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他也在现场聆听了盖茨的演讲。他们二人曾在1996年向哈佛大学捐款2500万美元,修建了Maxwell Dworkin计算机科学大楼。

哈佛的中国学人

早年在哈佛的中国留学生有,竺可桢、梁思成、陈寅恪、赵元任、吴宓、汤用彤、俞大维、林语堂、杨杏佛、李济、梁实秋。

竺可桢(1890-1974),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913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质系攻读气象学。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长子。1 9 2 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后,入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进一步研习。

陈寅恪(1890-1969),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18-1921年在哈佛研究古文字学和佛经,后入柏林大学梵文研究所研究东方古文字学。

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作曲家。1915年入哈佛攻数理哲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吴宓(1894-1978),1917年留学哈佛,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攻读新闻学,后改读西洋文学,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有不少论著。他是钱钟书的老师。

汤用彤(1893-1964),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著名学者。1919年在哈佛与陈寅洛同时学习梵文、巴利文及佛学,仍进修西方哲学。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

余大维,(1897-1993),弹道专家,哲学家,数学家。1918年留学哈佛,学习哲学、数学逻辑,三年拿到博士学位,后留学德国,回国后任兵工署署长,交通部长,1949年到台湾,后任国防部长,最可贵的是清廉。1999年,两弹一星受奖的首席科学家钱学森在讲话中说:特别感恩和怀念三位先贤前辈,第一位就是俞大维先生。

林语堂(1895-1976),作家、语言学家。1919年入哈佛大学留学,后获文学硕士学位。

杨杏佛(1893-1933),我国现代科学倡导者。先在康乃尔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后转哈佛大学读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九?一八”事变后,为反对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和监禁爱国人士,与宋庆龄、蔡元培等人于1932年12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总干事,并组织营救了不少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被特务枪杀。

李济(1896-1979),人类学家。1920年入哈佛研究人类考古学,1923年以学术论文《中华民族的形成》获博士学位。

梁实秋(1902-1987),文学家、翻译家。1924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受教于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欧文?白璧德,白璧德特别提倡人类的负责精神,在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除了梁实秋外,从学的还有吴宓、梅光迪和汤用彤等。

同类推荐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取名

    取名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良名。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姓名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好名字透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助你树立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你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人的一生。如何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当名字成为自己人生的阻碍时,如何去改名?当你打算筹建一个公司或企业时,又如何为它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王蒙谈列子

    王蒙谈列子

    列子是与老庄并列的道家代表人物,被王蒙誉为“道家的精彩的段子手,具有民间风趣的故事大匠,中华奇思锦绣的编织人”。《列子》中包含寓言故事百余篇,意境与智慧远超西方寓言故事,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本书是王蒙先生重磅新作,对列子及其著作《列子》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讲述与评析,力求将其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尽可能展现给读者。本书深入挖掘了列子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将《列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你我人生的“新书”。本书近乎完美地融合列子与王蒙两位大家的智慧,阅读本书必将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栖身星河江野入眠

    栖身星河江野入眠

    故事的开始是阮眠眠在十字街头对一个背着吉他的清冷少年一见钟情。后来呀,这位满身戾气的少年拿起吉他,为了他的小姑娘编奏了一曲《星河》。阮眠眠说:“喜欢上一个人,好看就够了呀。”喜欢仅仅是因为美色,可爱不是:阮眠眠看见过打架时满身戾气的顾江野;看见过发高烧时像个小孩的顾江野;看见过在夜里失落的顾江野;看见过因为别的男生多看了她一眼就吃醋的顾江野......阮眠眠:“他在我眼里慢慢的变成了个小孩,我才知道,他也是需要被爱的。”顾江野:“阮眠眠,你只能贪图我的美色,别人,不行。”顾江野:“阮眠眠,你人这么可爱,名字也这么可爱,以后,请拜托一定要出现在我的结婚证上。”如果说顾江野是黑夜,那阮眠眠就是他的月亮,是他孤寂时的浪漫,是他温柔的救赎。他们只不过在自己十七八岁的年纪,遇见了喜欢的人。然后在自己风华正茂的青春里,跌跌撞撞学会了爱。
  • 怪诞梦魇

    怪诞梦魇

    每个人晚上都会做梦,奇异的梦又与现实中的我们有什么联系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系统在线躺赢

    快穿系统在线躺赢

    注:无CP“凭什么女配都这么惨,这不科学!”看着页面上的‘全书完’三个字。明妩表示槽点太多,她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好想把那些智障叉出来揍一顿2333系统愉快的表示【我们虽然不能将人叉出来,但我们能进去啊~】——系统激动音【老大老大!男女主要亲了!要亲了!】明妩眼都没抬,食指微勾。霎时,银紫色的闪电横空劈下,什么暧昧因子全都消失的干干净净。系统目瞪口呆:“老大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我一点异样都没检测到?”瑟瑟发抖.jpg明妩面无表情,要是一个破系统都能检测到她的身份,那她也不用混了。自此,明·暴力·妩,开启了虐渣,虐花的人生。
  • 执勤门

    执勤门

    人生路漫漫,去做你该做的事情。通过努力去享受过程,获得结果。十年饮冰,热血难凉。在'遗武世界'中,一个温文尔雅的少年在成就'魔帅'名号的同时,带领'执勤门'争霸诸天的传奇故事。他常说:“我选择的道路,可能是被逼无奈,也可能……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一路前行,跌宕起伏,至于结果,交给造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娇妻宣战,总裁大人不低头

    娇妻宣战,总裁大人不低头

    传闻,他是郴城最难缠的人物,人人都知道“惹狼惹虎不惹莫越琛”。传闻,他有特殊的嗜好,前四任未婚妻都因为这个,抱头逃离。传闻,他有不为人知的恶疾,活不过30岁,庞大的财产无人继承。童心晚是资产破千的负二代,怀揣一千块钱到了准婆家求援,却被准婆婆堵住公公对她乱来,学业和名声一起灰飞烟灭。困境之中,他向她伸出了手,条件是——让他开心。她做他不为人知的小爱人,他护着她披荆斩棘,撕恶霸,灭绿茶,一路爽到爆。直到那一天,她看到真相……爱情从来不是童话,是冒险。他是她这辈子最惊心动魄、华丽璀璨的冒险。
  • 神血戮天

    神血戮天

    大陆被黑暗所笼罩,天空中,一十八滴颜色不一的神血迅速汇聚,霎时间整个大陆被金色的光芒的所笼罩。之后向那残破不堪的绝世神器飞去,想要与之融合!而这幕后的操纵者则是大陆的最强者,他肩负着所有人的希望与天外来者抗衡。“破釜沉舟,胜败在此一举!胜则无恙,败则毁灭。”
  • 光过留影

    光过留影

    那段时光,总有一群‘傻瓜’陪伴在你的身边,或许到现在为止,他们依旧是你最好的朋友,哪怕拾年未见。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如这林微因所说,那段青涩的岁月,便是我记忆中开不败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