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2300000011

第11章 蔡琰临终真想见儿子一面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诗人蔡琰面对着死神。此刻,她最想的是能见到亲生儿子一面,可惜,这微不足道的愿望也只能成为泡影。

“唉!命运多舛!”她长叹一口粗气,“临死我也只能承受感情的折磨,谁让我生不逢时了呢?”

蔡琰,字文姬,又作昭姬,是东汉一代学宗蔡邕的女儿。蔡邕学识渊博,精通经史、音律、天文,被时人称为“旷世逸才”,散文长于碑记,工整典雅,为时人推重,辞赋也独步一时。又擅长书法,二篆、隶,是“熹平石径”的大书家,而音乐又堪称“鼓琴圣手”。

可惜,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再有超凡的智慧生在东汉末年,也顶多培养女儿成为一个文学家、书法家,却未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为对于末代统治者来说,文人越有才华越是危险人物,这是因为他们的末日往往要越发依靠暴力,连“遮羞布”都不遐顾及;而才华横溢的文人却既难收买又言辞尖刻,他们的“讥讽”往往一言中的,弄得权势尴尬英名,这时唯有斧铖才是最有力量的。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蔡邕在应对如何消弭灾异时因得罪了宦官而被投进了洛阳监狱,被“劾以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弃市”。幸亏中常侍吕强同情采邑无罪被冤,在灵帝面前极力求情,灵帝才又诏“减死一等,与家居髡钳朔方,不得以赦令除。”这时,蔡琰刚出生,尚在襁褓之中,但也已成为罪隶,随着勉强保住了首级的父亲充军到北方荒凉之地。

蔡邕命运多舛,在京城之外亡命了十二年,蔡琰自然也得拖着稚嫩的脚步跟着东奔西走。十二年后,蔡邕在董卓把持朝政时,当了侍御史,官左中郎将。然而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被诛,蔡邕也以依附董卓罪被司徒王允关进了监狱,不久便瘐毙在铁窗之下。

这时,蔡琰已经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她十六岁时嫁给河东人卫仲道,婚后不到一年,丈夫不幸病死。无儿无女,返回娘家,却又遭际战乱。东汉兴平年间(公元194——195年)文姬被掳北去,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与凌辱,她和许多做了俘虏的老百姓一起,背井离乡,日夜被驱赶,呼天抢地,无法生存:“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辗转流离了三千里,到了南匈奴,被迫嫁给了左贤王。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二年。

独在异乡为异落,而这“异乡”却是满目荒凉的北方大草原,一个举目无亲的女人,在这空旷的原野上越发地感到索漠。冬天,凯凯白雪把祁连山脉装扮得过分冷酷,春日,尖利的寒风卷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黄沙,夏日只有马背上的嚎叫,秋天只有屠宰羔羊的血腥。这里找不到任何一册竹简,更甭说是帛书;琴棋书画早已在这个才女身边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只能在左贤王的身下呻吟,为他生下了两个强悍的儿子。除了儿子的笑容,她得不到任何慰籍,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求才若渴,听说她流落北方,便派遣使者带上重金玉去南匈奴赎回文姬,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姬归权”的故事。

文姬得知曹操要赎她回国的消息,立即悲喜交集。“东风应律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分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能够回到阔别十二载的中原故乡,是她梦寐以求的夙愿,夙愿变为现实,焉能不万分激动?况且,她深知曹丞相的董卓不共戴天,当年刺杀董卓不成是被董卓追杀不已的;而父亲虽是曹公好友却因“附董”而瘐毙,曹公不仅不株连,反而一心一意要蔡学后继有人,听说蔡邕无子,才令使者赎女回去继承父业。这种胸襟实在令她感动。她深信回国可以有所作为,立即变得归心似箭。

可是,遵照胡人的风俗吗,她必须留下在胡地生的两个儿子。这割舍骨肉之痛,生离死别之悲,使她五内崩裂,精神狂痴。“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扶抱儿兮泣下沾衣”,“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

然而,报国之心最终还是战胜了离子之痛,她还是在悲切的车轮声里返回了家乡。

战乱后的家乡却是残破荒芜,荆棘遍野,白骨纵横,豺狼嚎叫,家人死绝,亲戚无影,她面对着这一惨像,想念着留在域外的两个儿子,悲愤之情升腾到了顶点,于是在一年之后写下了那首有名的自传体五言诗——《悲愤》。

她当然深知“建安风骨”,知道诗应该含而不露,可是,那令人咀咒的命运把她抛到了异国他乡,那种屈辱而艰辛的生活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她写诗就只能如同呐喊,一泻无余地写下去: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征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年,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她当时只顾得奋笔疾书,把自己生不逢时的历尽艰辛一起呵成。未料却成就了诗名。曹操对她越发器重。让她抢救蔡邕的文学遗乎,问她:“你父亲原先有很多书籍,你还记得吗?”她答道:“我父亲送给我的书约为4000卷,因战乱流离,散失殆尽,五一幸存。但我记忆中尚可背诵出400多篇。”曹操听了十分高兴,打算派十名文官替她记录,她一口回绝了,说:“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只向曹操要了纸笔,自己一一背诵记录下来。她对自己的书法充满了自信,因为在当时已是公认的女书法家。

行将就木之际,当初归汉时与儿子生离死别的情景又宛然浮现在眼前,那时已经泛滥不可收拾的“母爱”,这时已成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要把一切都吞没了:

“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号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我兮独罹此殃!”

“是的,为什么上天生我,多才多慧,却偏偏让我独罹此殃?”在病榻上的蔡文姬悲愤地不平,“作为女人,因为流离而成鄙贱,这在历史上只怕也是十分罕见的。命运多舛如此,夫复何言!”

此刻,她感到了分外的孤独,就越发思念自己的两个儿子:“儿子该是长大成人了把?长得是何种模样?真的不幸而被我言中,存亡永乖隔了。一个女人在临死之前竟然不能见亲生儿子一面,还有比这再惨烈的吗?”

此刻,她的别子之痛占据了整个的心灵,她多么想能够看上一眼儿子再死呢?然而,她明白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侈望。曹丞相已经抢先一步去了阴间,曹丕登机改元,虽说也重文士,但却忙于与乃兄乃第争夺权力,何况刘备与孙权也先后称帝,天下大事正多,她已经被忘却了,在许昌郊外默默地度岁,过着孤独而凄凉的岁月。用恳请他下诏唤回儿子见面的事去打搅圣上,只怕只能是自讨没趣。

何况,曹丕远不是曹操。

当年,她可以用私事去打搅曹丞相。

归汉之后,她嫁给了同郎的屯田都尉董祀,婚后不久,董祀犯法当死。宥。当时朝中诸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正坐满堂上,听说蔡琰来到,曹操对宾客说:“蔡文姬在外,今为诸君见之。”等到蔡琰进去后,只见她“蓬首徒行,叩首请罪。”而且“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举座为之改容”,连一向执法严峻的曹操也为之感动,说:“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蔡琰说:“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重危之命乎?”曹操只得派骏马疾骑,收回了成命。可今日呢?也能请求魏文帝曹丕颁布一道诏书,派出驿臣,骑着骏马接回儿子见上一面吗?只怕魏文帝绝对没有这种“雅兴”!

蔡文姬只能孤独独地辗转于病榻之上。

这种孤独感随着对儿子的思念越来越恶性膨胀,最后就积压在心头成为一种浓缩的悲苦了。悲苦“极结”成一种呐喊:

“我是有儿子的呀!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为什么要让我膝下如此凄凉?是谁剥夺了我作母亲的权利?”

答案是茫然的。

她不敢承认是自己的,尽管确确实实是一种“自我选择”,她在“国”与“家”,现在就得吞噬自己种下的苦果。可是,如此承认,就更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她不肯将这苦涩的果实吞咽下去。

她也不敢指责曹操。无论如何曹公对她有“知遇之恩”;曹操的重金赎她归汉,怎么说也是个深明大义的举措,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如果把曹公的英明措施说成是活活拆散她们母子,那对曹公显然是不公允的。无论如何,她蔡琰也不肯当这种“小鸡肚肠”的市井泼妇。她是世家闺秀,深明大义的。

然而,她却只能忍受临终之前的孤独,这是一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两个孩子的母亲却无天伦之乐,直到临死,还不能看上儿子一眼,何堪这种凄凉?

“母爱”原来是充满温馨的,可在蔡琰身上那泛滥的“母爱”却充满了残酷的折磨。

蔡琰就在这种折磨中孤独地跟着死神走了……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孤旅

    孤旅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3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3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是90后十大暖男作家之一云鲸航的青春纯美散文集。作者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摹生活,书写青春时期独特的成长体验,直抵青少年内心世界。文风清新柔美又极具深情,所记录的人与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每篇文章都由作者精心挑选,字里行间纯美至极,是青少年美文阅读的优秀读本。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庐隐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庐隐作品集(2)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魔妃很强悍

    我家魔妃很强悍

    大陆上最强丹药世家的最年轻的一位家主,却被逼得玩自爆,“老家伙们,看本姑娘如何杀回去,把你们的家族一个个都掀翻了!”他们六人从不抛弃,不放弃,无论前方多么困难,也要携手并进,一起站在大陆最巅峰!“你的毒,本姑娘并不打算解来着,哼,谁让我太善良呢。”“我不会说什么山盟海誓,但……我决不会让你伤心,让你难过!相信我,好吗……?”
  • 繁华城

    繁华城

    一座奢靡繁华的城、两个漂泊无依的女子。接踵而至的阴谋、陷阱、挑战。她们挣扎着,迎接着,痛苦着,迷惘着……读罢唏嘘间,繁华城已成一片废墟!
  • 墙里有诡

    墙里有诡

    一面墙壁,两条人命,他们之间有何联系?一对兄弟,两种说法,他们之间谁在撒谎?生死关头,他又该何去何从……
  • 半夏锦年又今时

    半夏锦年又今时

    柳依依闯入烟雨派,本只想老老实实地参加完毕业考核,没想到危险接二连三地出现,一个个谜团渐渐浮出水面,而危机也在渐渐靠近……
  • 三大公主和三大王子之天使之国

    三大公主和三大王子之天使之国

    他,四大家族的少爷,冷酷无情。她,迷一样的身世,谜一样的秘密
  • 一碧共晴寒

    一碧共晴寒

    续写青青谁笑《暖风不急你情深》中厉南衡封凌番外中文蔺寒和文乐晴的部分。
  • 西南边

    西南边

    入围“2017年中国好书”,《尘埃落定》之后又一部书写西南边地隐秘历史的鸿篇巨作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阿来、格非著名作家皮皮批评家李敬泽叶开诚意推荐。小说是写西南少数民族彝族近几十年历史变迁的长篇,这部长篇开合度大、庞大的叙事结构,全方位地展现了凉山彝族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迁。书中所涉猎的从亲族乡情的细节,到民族的今生前世,丰富的社会学人类学的内涵。彝族人性格中的英勇、尊严、倔强,包括与生俱来的天真狡黠,书中都有淋漓尽致的描绘。彝族崇尚家支荣誉,归属感强烈,讲究身份……
  • 芒果的答案

    芒果的答案

    我爱你,蓄谋已久---陈熙我爱你,从一而终---宁姿宁姿不好惹,更不是个柔弱的角色,甚至有点狠,这是熟知她的人对她统一的评价…陈熙无条件宠着宁姿,逆鳞是宁姿,柔软也是宁姿,这是熟知他的人对他统一的评价
  • 秋之潇语

    秋之潇语

    青山道,终南岭。故之子,尚其幼。欲生秋,再有潇。这是一段以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走向未来之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