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2300000052

第52章 徐灿临终毅然怆怀故国之情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冬天,在苏州城外小桐溪边的一座残楼里,有一个夫亡死,孑然一身的老妪奄奄待毙、她居住的这座南楼经历过火灾不久,烧焦的楼梯摇摇欲坠。老妪遥望号称苏州第一名园的拙政园,那是她的夫君陈之遴购置的别业,现已籍没入官,她不过怀念那里的几株山茶花而已。那三四株山茶花,交柯连理,得势争高,每花时,巨丽鲜妍,纷披吐霞,为江南所仅见。陈之遴的诗友吴伟业层有诗赞:“艳如天孙织云锦,赪如姹女烧丹砂,吐如珊瑚缀火齐,映如螮蝀凌朝霞”。确实美极了。但在经历了从大家闺秀、一品夫人到囚徒家眷、孤独孀妇的人生变迁之后,她对大红大紫已经丧失了兴趣。所以怀念那花,是因为它是与夫君情谊的象征。夫唱妇随,她曾是到囚徒家眷、孤独孀妇的人生变迁之后,她对大红大紫已经丧失了兴趣。所以怀念那花,是因为它是与夫君情意的象征。夫唱妇随,她曾是“蕉园玉子”的魁首,写下了《拙政园诗余》三卷收词99首;《拙政园诗集》两卷,收录了诗达246首,均是丈夫编次作序的,作为女人,她对丈夫不能说没有那种从一而终的神圣感情,但可惜,正是这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痴情令她抱恨终生。在她行将离开人间的时候,尽管早已万念俱灰,早就“布衣练裳,长斋绣佛”,可仍旧慨叹:“女人一生,为什么总得听命与夫君呢?”

她就是清初著名的女词人徐灿。

徐灿,字湘苹,出身于苏州的名门大家,自幼通书史,为其父,光禄丞徐子懋所锤爱,稍长后,诗文书画俱精通,与四位才女诗词合唱,结成“蕉园诗社”,时人称为“蕉园玉子”。

徐家住在苏州城外支硎山下的一座山庄内,徐灿在秀美的景色中无忧无虑的长大了:

金阊西去旧山庄,初夏浓阴覆画堂。

和露摘来朱李脆,拔云寻得紫芝香。

竹屏曲转通花径,莲沼斜回接柳塘。

长忆撷花诸女伴,共摇纨扇小窗凉。

——《初夏怀旧》

这时,有一个偶然的机遇。

新科举人陈之遴在妻子亡故之后,到苏州游历散心,于郊外突遇骤雨,入徐氏山庄内避雨,于是结识了徐灿一家这陈之遴是浙江海宁人,也颇有诗才,因而得到徐家的赏识,他见徐灿才貌双全,求为继室。正是一段老太难降雨促成的美满姻缘,于是很快有了花烛之喜。

可惜,陈之遴怀才不遇。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四年(1631年)、七年(1634年)连续三次应进士试,均名落孙山。

夫妇在北京度过了一段舒适惬意的生活:

当年为欢处,有多少、瑶华玉蕊迎眸。日夕题云咏雪,不信人愁。正密种海棠,偏教满砌,疏栽杨柳,略许遮楼。只道多情明月,长照芳洲。

——陈之遴《和湘苹旧邸感赋》

但是,这种夫妻唱和,情感交融的岁月很快就要结束了,因为他们处于明、清鼎革的时代。清兵入关,天下动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难当头,每个家庭都面临着生死考验。病榻上的徐灿分明记得那兵荒马乱的岁月。她说服了丈夫,毅然离京南下,在南朝明弘光政权里谋事,可不久,弘光政权也遭到了覆灭的命运。故国飘零,有的只是寄予她的一份情感。

衰杨霜遍灞陵桥。何物似前朝?夜来明月,依然相照,还认楚宫腰。

金尊半拚琵琶恨,旧谱为谁调?翡翠楼前,胭脂井畔,魂与落花飘。

——《少年游》

清王朝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它的统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令徐灿担心的倒是她的夫君,能不能扛得住名利的诱惑洁身自好。她深知自己的丈夫,尽管内心亦有蕴结感愤之时,但却为现实的功名心所累,是一个在政治上不甘寂寞之人,决不类自己可以淡泊名利,追求高尚的情操,以求人格的完美。于是她写诗给丈夫:“从此果醒麟阁梦,便应同老鹿门山”, “寄语湖云归岫好,莫矜霖雨出人间”。劝陈之遴不要再有出山之想,她愿与之终老山林。

岂料她的夫君,在刚刚收到她的诗,宣称自己“以世难去国,绝意仕进”不久,在踏进了鹿门山,还未熟悉那里的山径时,就出仕朝了。这是顺治二年的事。

她长叹一声,怆然涕下。

时至今日,近三十年过去了,她在垂死之际,仍然心有余悸。

她理解夫君的心境。夫君曾说过“陵虽孤恩,汉亦负德”的话。自幼通书史当然明白这是《李陵答苏武书》中的话,但所指却是明王朝对陈家的寡恩:陈之遴的父亲陈祖苞在巡抚顺天的第二年,因为边境上出了点事,就被喜怒无常的崇祯皇帝投进了监狱。不堪狱中凌辱,饮鸩自杀,这更惹怒了崇祯,以为自杀式逃避刑辱,就将怒气发泄在陈之遴身上了,“锢其子永不叙”。陈之遴无辜受到连累,绝了仕途,那心情是显而易见的。作为贤妻,徐灿怎能不理解丈夫一颗受伤的心?

可是,这就能成为出仕新朝的理由吗?

比起亡国之大恨来,家仇又算得了什么?况且不作官为宦也算不得什么奇耻大辱!夫君弃大节而不顾,是在令徐灿痛心!

以大节的亏损换来的荣华富贵价值几何?而一个“贰臣”的名字遗臭青史,这代价又值几何?她惋惜丈夫的鼠目寸光,枉做了一个诗人!

然而丈夫飞黄腾达了:顺治四年五月,正式抵京陛见,被授为秘书院侍读学士,入玉芝宫修史,后迁礼部侍郎,加右都御史。顺治八年,官至礼部尚书,又加太子太保,次年授弘文院大学士,一时既尊且贵,成为清朝一品高官。

尽管徐灿平生不慕荣华富贵,尽管涨幅这荣华富贵来的十分不光彩,令她痛心疾首,然而,“夫贵妻荣“,她还得享受这荣华富贵,被清庭封为一品夫人。可伴随一品夫人的,哪有半点欢乐?

陈之遴到京不久,她不得不携子女去京与涨幅团聚,然而,常人所有的夫妇重逢的期待却变作了河山只恨,哀苦之音: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淡,如共人凄切。

——《永遇乐 舟中旧感》

怀着这样伤感的心情重回北京,旧宅已毁于战火,再也找不到当年曾在属下一起诗酒唱和的那棵合欢树;更寻觅不到夫妻心心相印的那一份情感。尽管后来的物质生活极其富足,但她内心里更多的是难以排遣的愁苦。物我全非,她深怀亡国之恨,却不再能与曾经花前共咏的丈夫在思想深处取得共鸣,也不甘心做一品夫人,只得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寄托于倚声填词中: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迭旧山河,月痕休到深深处。

——《踏莎行 初春》

“我这首写景的小令他人能明白微言大义吗?”病榻上的老妪自问,“唉!无法名言啊!又能奈何?”

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那里寄托了多少哀国的情愫:满清入关时,顺治还是幼小的孩子,恰如“芳草才华”,他的母亲年轻新寡,正是一直缟素的梨花,但这女人作为太后执掌政权并有摄政王做靠山,所以不曾泪倾如雨;而南明方面,崇祯已死,弘光覆灭,恰似飞絮飘零失去根抵,昔日蒙受“金衣”的宠儿恰似鸟儿争攀高枝,包括自己的丈夫也只能可悲地隔帘相看,其实也不过是当个换了主人的宠物而已。南明已是夕阳随水而去,阴云笼罩下的旧河山破碎支离,天上的月儿休照故园深处,那里有我说不尽的亡国之恨……

在病榻上,徐灿思索这首自己喜爱的小令,感叹地想到:“人说我在这词中抒发了一种所适非偶的无奈,其实,我哪里有这种‘贰心’?作为女人,能有陈之遴这样一个丈夫,应当知足,不仅用情专一,而且诗趣雅谐,这种琴瑟之好,令人羡慕不已,作为夫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怕的是,这首小令竟成为谶语,我感愤丈夫虽然飞入高门,怕也难逃主子掌中玩物的命运,不幸而被我言中了——”

陈之遴任礼部尚书期间,因大学士陈名夏结党营私一案受牵连;其后再次涉嫌结党营私,市权豪纵而又上疏强行辩解,便于顺治十三年以原官发盛京居住,十月,奉命回京,令入旗籍。事隔两年,又因贿结内监吴良辅,治罪论斩。后免于斩首,被夺官抄家,被流放至辽东尚阳堡(尽辽宁开原东)。

按清例,徐灿也随丈夫佥配,同往荒凉的辽东。

贵极一时的陈府突遭厄运,被押上了流放之途,“短辕一哭暮云低,雪窖冰天路惨凄”,宦海风波真是险恶莫名,生儿真悔作公卿”,早知今日远戍关塞,何必当日谄媚阿谀?

徐灿面对这一巨大的家庭变故,自然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但她还是挺住了。作为妻子,理所当然地与丈夫同甘苦,共患难。尽管这个丈夫带给她的荣华,她从未甘之如饴,尽管她对“夫贵妻荣”有着本能的抗拒,但是她毕竟是跟丈夫紧紧连在一起的,她得违心地享受这荣华;如今,突然倒霉了,立即从幸福的顶峰跌进了灾难的深谷,她跟丈夫还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她义无反顾地走到了塞外,与丈夫相濡以沫。

可悲的是丈夫已经毫无当年的豪气。半生官场角逐已经消磨净尽了他的诗人气质,他有的只是官场沉浮的追悔。名缰利锁紧紧地缠住了他,使他对官场充满了留恋。终日沉浸在失落的泥潭中不能自拔。顺治17年(公元1660年)他的四个儿子也被遣来辽东,按说一家团聚也该给他添点天伦之乐,可这热衷官场的利蠢,却因重返麟阁无望而终日叹息。

徐灿哀叹:被官场腐蚀的丈夫真的是不可救药了。

这时她就越发思念故乡。做着刻骨铭心的归梦。是的,她已失去了现在,也看不到未来,只能以回忆过去来填补空虚而痛苦的岁月;她在现实生活中毫无欢乐,就只能从梦幻世界中求得安慰。那羽梦凝结成多少催人泪下的诗句,都留在她的诗集当中了。““那知羁客愁千缕,日夜乡心逐去鸿”,“碧阑干外花千树,可念羁人别后愁”,“一寸愁心供永夜,幸多归梦岭梅边”,“笳鼓不须惊客梦,且容残梦到江干”,“如叶轻帆清梦里,分明归路向吴江”,“客心今夜永,清梦欲何如”,“惟有春宵梦,重寻或不难” ,“鸿声几度催归梦,菊老燕台酒半温”,“遥想凤城今夜里,清辉依旧到朱楼”,到后来连北京都成为梦中的第二故乡了,惟求“江湖到处堪栖泊,合适迢遥却度辽”。

她的夫君,当然也渴望能离开这流放地。

然而却只能与她泪眼相对,默默地抒写着无尽的愁怀。

七年之后,陈之遴死于流放地。连与她茕茕相守,泪眼相对,愁怀相抒的伴侣也没有了。不久,她的四个儿子也相继摧折。

夫亡子死,连续的打击摧残着这个塞外孤鸿的生命,她孑然一身在异乡过着凄苦的岁月:“丁香花发旧年枝,颗颗含情血泪垂。万种伤心君不见,强依弱女一栖迟。”她感情上的苦痛是终生难以解脱的,心灵上的创伤也是终身难以愈合的。

直至五年之后,康熙十年九月玄烨至盛京拜谒祖陵,徐灿借机向皇帝乞求“赐先臣归骨”,才得以返回家乡。

徐灿带着丈夫的骨灰,千里迢迢,孤身返回江南。丈夫购买了拙政园竟从未见过园中的一草一木,热衷于宦海奔波,哪得园中雅趣?徐灿归来,园已被官籍没,只能寄居桐溪小楼,在焦味未尽的陋室里栖身,用不了多久,就该跟这悲苦的人生告别了。

临死之际,她回味着百味人生,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她的丈夫,她自忖,虽然在陈之遴后来仕清一事上心存憾悔,时有微词,但在夫妻感情上,无论境遇的顺逆,无论是在安乐中还是在患难之中,对陈还是坚贞不渝的。她是一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贤妻良母。

然而,真要去追赶丈夫,她却以这“贤妻”为恨。“作为一个女人,为什么就只能夫唱妇随呢?”这样一个问题萦绕在她的心头,久久不肯离去。

“是的,我追随丈夫天南海北地奔走,忽而是一品夫人,忽而是罪犯亲眷,还有我自己吗?丈夫的大节有亏,我的大节又何如?我的节操竟不以自己的抉择为转移,而只能做丈夫的附庸,这是何等的可悲呀!”弥留之际的徐灿有了大彻大悟,她很后悔为什么当初竟把夫唱妇随当成了人生的格条。“难道,作一名夫唱妇随的贤妻就是一个女人唯一的选择吗?”她这样地问自己,于是就对自己写下的那些词章诗篇格外珍惜了。

她很庆幸,归来之际竟在“礼佛”的空隙里整理了义稿,也许可以借这些文字来明志了

只可惜,这些文字竟只能记载一个有着放国之情的女人之心。她是那般无奈……

就这样,她十分孤独地告别了人间。

同类推荐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从某种意义来说散文是门槛最低的写作,她多是散养在民间的文字。我喜欢读一些闲适的东西,可以涵养心地,但散文不只是文人的事,散文更应是百姓的事,所以我更喜欢一些有痛感的东西,多年前的《天涯》杂志《读者来信》里有篇文章说:"一切在苦难中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情感都应该得到疏通、表达,形成底层自身真实、质朴的话语空间……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三余堂散记

    三余堂散记

    推荐一商震本性是诗人,诗人的性情、才气、胆识,诗人的思绪绵延、情思丰沛,甚至诗人的醉意、童心与悲伤,都可在《三余堂散记》读到。推荐二出没典籍,触摸现实,是笔记体随笔最常挥洒的空间。《三余堂散记》亦然,上起《左传》《史记》,下抵诗酒酬唱,一则一则记下,读者可随时随处随意翻阅,偶得一二,乐不可支。诗人以笔记的方式写诗论,因其发散性思维,也因其不时的灵光闪现,历来都兼具了思想性与可读性,颇值一看。商震在《三余堂散记》中,出没于中国古典文论与当下生活现场,全书有仙气、有地气,也有锐气。合而观之,则是以性情胜。有性情则有活色,有活色必能生香;活色生香。
  • 正变·通变·新变

    正变·通变·新变

    《正变·通变·新变》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该书详细论述了“正变”、“通变”、“新变”这三个范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们的发展演变情况。在考辨源流,评说得失中,颇多创获。该书理论水平较高,学术价值突出。
热门推荐
  • 极品男仆缠不休

    极品男仆缠不休

    身为山庄继承人,她从小女扮男装。山中修行,先是迎上了爷爷暗中安排的六名极品男仆,又是被太爷爷硬塞了一名白发男仆!可问题是,他们个个都有着非凡的身份,这样的天价男仆她要不起!
  • 帝道天尊

    帝道天尊

    在山中偏远的贫民区里,有一个小孩子,励志反抗那昏暗的政府,几年后,他成为了刺客,但接受到了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 云里藏着我对你的欢喜

    云里藏着我对你的欢喜

    你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总有一天你也会拥抱属于你的光
  • 少年狼神

    少年狼神

    见沈末没有再动手,站在远处的刘鹏飞终于放心了一些。他快步跑到杨乐的旁边,将他扶了起来。
  • 爱上你,我已上瘾

    爱上你,我已上瘾

    一位美女天才,20岁当老师,浪漫,她不屑,都市爱情,她不屑,她只想找到对自己好的人,托付终身。他,风流公子,一生只想活在美女的怀里,也就足够。她,乡村教师,被突如其来的事,变成了皇族私立学院的高级教师,在这里,她不得隐瞒自己是农村人的事实。。。。。。他,身份必定强大,他又与她发生怎样的关系呢。。。。。。
  • 结缡佩:我不是你后宫三千

    结缡佩:我不是你后宫三千

    皇上:花芏卉,你说你想要皇后之位,朕给你;你说想要万千宠爱,朕给你;你说想要结缡佩,朕给你,为什么你还是离开我?芏卉: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就要你的真心,可是你有吗?自古君王多薄情,奈何我不是你后宫三千
  • 千宠加身:绝色星女惑天下

    千宠加身:绝色星女惑天下

    她本以为在这世间,她冷硬的心房只为千镜玄睿一个人温暖。后来遇上了他,她才明白:即使再冷情,也会有希望一直保护的人。如果玄睿因为他人而永远离开了她,那她一定会杀了那个人后和他一起离开,如果白亦尘因为他人而离开了她,那她一定不会相信,她记得他说过,他要一直一直陪她看朝起夕落。。。她相信他。。。因为那个人是他,所以她相信。今生的相遇,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那,今生的相爱,可是因为那奈何桥旁生生世世的思念与等待。
  • 最强狂暴召唤

    最强狂暴召唤

    手握诛仙剑,肩扛盘古斧。身穿紫金甲,脚踏风火轮。踩尽诸天天才,我的目标是:“成为史上最狂的男人,试问谁人不服?”不服?统统踩爆!杜少宇携带着“华夏之书”穿越异世,召唤华夏无数巅峰强者,轰杀一切,碾压诸天万界,打爆一切不服者,铸就一曲妖孽传说。PS: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你们的支持将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 蒙台梭利育儿丛书:快乐的胎教

    蒙台梭利育儿丛书:快乐的胎教

    每个家庭、每对夫妻,都希望下一代健康、聪明、美丽。那么,就应当了解一些优生方面的知识。优生学是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的研究,也就是用现代科学的办法来研究如何提高新生儿质量的问题,这对提高民族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欢乐田园小萌妻

    欢乐田园小萌妻

    “舍己救人”的秦小若临死前以为自己这次怎么也该得到表彰了,哪知在断气前几秒才听明白这场“医闹”根本就是一桃色纠纷事件,一下被气活过来,只是悲催的活到了另一个朝代,好在凭白多出了个万能空间兼收获面冷心热夫君一枚。穿成一农家女,婆母慈祥,小叔妯娌一团和气,连小姑子都甚是可爱,秦小若表示这太不科学。为了将“家和万事兴”精神贯彻到底,秦小若紧跟冷面夫君脚步,携着空间,领着一大家子奔向康庄大道......本文已完结,推荐新文《农门第一媳》,欢迎亲们前往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