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6400000015

第15章

忠烈之士——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

他走上了刑场,死了,从此却走向了永生,身上带着绝命诗,心中充满浩然之气,亡魂焕发出永恒的光芒,成为彪炳史册的忠烈之士、万人景仰的民族英雄而千古流芳。

他,就是那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朽奇句的作者,那位乱世忠国、壮烈殉国的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正如人所赞扬的那样:“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少怀壮志,弱冠蟾宫折桂

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五月初二日,当几缕祥云飘过江西吉州庐陵县(今吉安市)文山旁淳化乡富川镇一户大姓殷实人家的上空时,恰好一位娇儿呱呱坠地而生。于是,其祖父便给他取乳名“云孙”,字“天祥”。

文家祖上系四川成都,后迁居江西庐陵而来。父亲文仪,为人忠厚豁达,喜爱读书,精研经史百家,涉猎兴趣与范围十分广泛。他教子甚是严格,要求儿子作文为人,必须有风骨,具正气。文天祥从小长得“体貌丰伟,美雪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深受家风熏陶。他天资聪明,酷爱读书,更常注目千时局,“少也驱驰,常有意于事功,鸡鸣奋发,壮怀不已。”

宝佑元年(1253年),十八岁的文天祥在邑校就读。其时,雄踞北方的蒙古国日益强大,特别是蒙哥王子继任蒙古大汗之后,内斗结束,意欲再度率军南下,进攻南宋,统一天下。南宋闻讯之后,举国震惊,人心浮动。

此时的文天祥,年青血气方刚,丹心忧国忧民,深为时局所困扰,日夜思索着振国御敌之策。一天课余时间,他漫步来到吉州学宫,见到乡贤祠中供奉的乡贤们的塑像,不禁肃然起敬,乡贤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和周必大,四位都因忠君爱国、御侮抗敌和擅长经济文化而名扬天下,分别被追谥为“文忠公”、“忠襄公”、“忠简公”和“文忠公”。文天祥对他们崇敬至极,顿生效法先贤、尊为楷模、报效祖国之念,于是信誓旦旦,慨言道:“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意为“死后若不名列其间,就不是大丈夫。”)

文天祥正值学成之年,便进人吉州白鹭书院攻读,学业大进,日渐成熟。宝佑三年(1255年),刚及弱冠(二十岁)的文天祥,与二弟文璧一起,吉州应试双双考中贡士,取得了晋考进士的资格。正当准备进京应试的时候,不料三弟不幸病逝,,其父文仪含悲忍痛,亲送兄弟二人赴京都临安(今杭州)会试。翌年(1256年)二月,礼部开榜,初试兄弟“同登”。五月举行殿试!文天祥突然病倒,但他带病进人考场,应答御试策题。见到题目后,其“不为稿,一挥而就”。他的试卷,不是应景之作,随灌逐流,投人所好,一味为帝王歌功颂德,而是以“法天不息”为对,以国事、政局和黎民为重,洋洋洒洒一万余言,大胆地提出了改革时政、振兴国家的积极主张。考官王应麟阅后,由衷称赞道:“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文天祥原被初定为进士第七名,待到理宗皇帝亲自到集英殿确定名次时,阅读试卷,眼观其名,亲见其人,心中大喜,言道:“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于是将文天祥推为进士第一名。

该科共录进士五百六十九人,文天祥出人头地,独占鳌头。其二十一岁蟾宫折桂,乃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不过,其弟文璧,却在本科进士晋考中名落孙山,但在下一科考试中,有幸登第进士。

仕途坎坷,临危起兵勤王

然而,文天祥状元及第的第二天,其父亲病危,四天后不幸去世。按照传统规定,他回家守制,服丧三年,于开庆元年(1259年)出庭人仕。初被任命为承事郎,又被任命为签书宁海军(今山东牟平)节度判官公事,但尚未就职,即被改任签书镇南军(今江西南昌)节度判官公事,继而又因君昏臣佞之缘故,而请改祠禄。朝廷命其主管建昌军(今江西南昌)仙都观,实为闲差。

其间,风云突变,时局严峻,北方蒙古国大军分三路南下,南宋政权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然而,佞幸小人丁大全与宦官董宋臣等,浊政乱朝,贵妃之弟与奸相贾似道等,弄权误国。他们畏敌不拒,极力主张迁都,其时“人莫敢议其非者”。而独文天祥挺身而出,毅然上呈《已未了皇帝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坚决主张抗敌御侮。因此,文天祥遭到董宋臣、贾似道的忌恨。

后来,忽必烈因蒙哥之死,借和议之机而撤兵,南宋政权暂时获以苟安。此时的投降派,则以所谓“大捷”为名,虚功自居,欺世盗名,甚嚣尘上。

景定二年(1261年),文天祥调任秘书省正字,为朝廷草拟文书,勘正文宇,并兼任景献太子府教授,深得理宗皇帝的赞赏,特赐其金碗一只。后又充任殿试考官,升任著作右郎,兼任刑部郎官。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三年前被斥逐京城、任职外地的佞臣董宋臣,被召回朝廷,委以重任。疾恶如仇的文天祥屑次上书理宗皇帝,谏其不要宠信宦官,但其言不遂帝之心意,于是被外放知瑞州(今江西高安县)。

那时,瑞州曾经被蒙古兵攻击袭扰,城郭萧疏,满目疮痍,治安混乱,恶霸横行。文天祥到任后,执法严明,抓捕为首者和罪大恶极的要犯,处以重刑;创立便民库,以解百姓借贷救济之急;修建碧落堂、三贤堂,以树正气、行教化。历任时间虽然较短,但政绩斐然,赞声迭起。一年后,文天祥被召回京城临安!授予礼部郎官,但因有人作梗,未能就职。

不久,理宗皇帝驾崩,奸相贾似道拥立度宗皇帝登基,文天祥被调任江西提刑。翌年,其突遭奸佞的诽谤打击,被诬违犯礼制,御史黄万石坚决地要求将其弹劾。年仅而立之年的文天祥,终于被罢官回家。

屡遭残酷打击,文天祥从中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人心之障恶,遂有绝意仕途、息影林泉之念。于是,他在家乡的文山上!修建了一幢山庄,当起了隐士。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秋,朝廷用人之际,突然想起了然位年轻有为的状元郎,遂将其召至朝中,任为尚书左司郎官,但上任仅有月余,又被御史弹劾,只好重回庐陵老家。当年老季,朝廷再次任命他为福建提刑,而命运又一次作弄了他,文天祥未及上任,又被御史奏请免职,无奈只好再返故里。

时至咸淳五年(1269年),德高望重的江万里,出任左丞相月廷鸾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二人联署推荐、文天祥又被任命为知宁国府(今安徽宣城),旋即奉调人朝,任军器监,主管制造武器,又兼祟正殿说书等职。

时不多日,文天祥又得罪了奸相贾似道,贾似道便指使御史再参一本,致使文天祥第三次被免掉了全部职务。

就这样,一代彦俊文天祥,在坎坷的仕途中艰难跋涉,竟先后断续三次闲赋在家,长达六年之久。其间,他虽置身于山林之中,但仍忧心国家,倾情民瘼。

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天眼再开,朝廷重新起用文天祥,任为湖南提刑,主管一路司法。其时,江万里迁任湖南安抚大使,知潭州(湖南长沙)。文天祥特地前往拜见,两人互倾胸臆。七十六岁的江万里,慧眼识英雄,无限感慨地说道:“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他坚信当今只有文天祥,才能够承担起挽救国家危亡的重任。

一年之后,因需要服侍年迈的祖母和母亲,文天祥被调回江西本籍,获准知赣州。任内,他供职勤谨,风调雨顾,年成丰稔,治地出现了“词讼稀省”、“诸县民皆乐业,无持梃为盗”等现象。岂料时隔不到一年,元朝大军便直扑东南,文天祥随即结束了十五年的宦海沉浮,开始了起兵勤王的戎马生涯。

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度宗病死,年仅四岁的幼子赵显即位,始为恭帝,太皇太后谢氏主持朝政。德佑元年(1275年)九月,二十万元军分两路南进,一路攻城掠池,势如破竹,直指京都临安。

大兵压境之际,南宋诸多军队望风而逃,临安倾城震动,朝廷告急。十二月二十一日,谢太后颁下一道《哀痛诏》,以勋名爵位作为奖赏,诏令各地官民,共赴国难,挥师勤王。

国难当头,然而各地的将官或观望等待,或畏敌不前,或称弃勋爵,或干脆叛变投降。堂堂南宋王朝无数臣将,起兵响应者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个人。翌年(1276年)初,文天祥接到《哀痛诏》后,涕泣不能成声,遂决心毁家纾难,力挽南宋于危亡。他即刻传檄诸路,聚兵积粮,准备人卫京师。同时,罄尽自家的财产,充当军饷,给养军队。南宋的老百姓,素恨元军的烧杀掳掠,无不企盼兴兵御敌,今见文天祥举旗抗元,深孚众望,便群起响应。文天祥于四月间,很快就募集了一支二万多人的勤王军,屯驻吉州待命,要求尽快开赴京师。

其时,元军锐不可当,有朋友劝文天祥说:“今元朝大兵三道鼓行,君以乌合万余赴敌,何异于群羊而搏猛虎?”

文天祥说道:“我亦知其然也。但国家养育臣庶三百年,一旦有急,无一人一骑人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众多的忠臣义士将闻风而起。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立!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不久,丞相贾似道迫于形势,被迫应敌亲征,不料却遭到惨败,全军覆没,其乘小船逃往扬州,后来被罢了官。元军乘势逼近临安,京都第一次实行戒严。此时,文天祥的勤王军,要求人卫京城,左丞相王婧闻后!异常高兴,主张从速调其前来人卫京师。但是,主管军队的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右丞相)陈宜中,从中阻梗,竟说文天祥的行动“猖狂”,如“儿戏无益”,拒绝其来临安,传令“留屯隆兴府台熟江西南昌)”。王焓觉得无法与之共事,一气之下竟离职出京了。

志在报国的文天祥,闻讯后乃上书力辩,却得到如下答复:“留屯隆兴,非但为隆兴守御计,异时随机用事,其效与勤王等。”后至七月间,朝廷鉴于京师军力空虚,方才匆忙颁旨,急调文天祥率兵人京,并于八月十七日,诏令文天祥任工部尚书,兼任都督府参赞军事。

八月下旬,勤王军抵达临安。不久,常州告急,威胁平江(今苏州),朝廷才急派文天祥知平江,领兵前去抗敌。文天祥到达平江后,勤王军初次作战,非常英勇,除守卫平江之外,还派出三千人援助常州。后朝廷又指派张全率淮军二千人进行驰援,但张全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致使常州一役败北。

元军加强了攻势,准备攻克京城临安。文天祥得知后,意欲到前线和元军决战,但左丞相陈宜中、右丞相留梦炎,惊恐万状,畏敌如虎,积极策划议和,决定放弃平江,于是调文天祥驻扎余杭,守独松关。

文天祥接到命令后,认为常州危在旦夕,如若放弃平江,无疑等于给元军让开大路,攻取京城临安,于是上疏朝廷,力陈姑息养奸之危害,建议把东南一带划为四镇,给地方官以充分的实权,令其收复失地。

但陈宜中、留梦炎不加理睬,文天祥十分愤慨。由于常州告急,威胁平江,文天祥只好分兵戍守独松关,兼顾平江。他把守城的任务,交给通判王举之和都统王邦杰,自己亲率义军,回师余杭。但尚未到达,独松关已落元军之手。元军元帅伯颜攻陷常州,全城上万人被屠。陈宜中、留梦炎的错误决策,导致独松关、平江相继陷落。

元军分三路包围临安,临安三面受敌,南宋政权已无路可走,非战即降。文天祥和张世杰认为,与其死守临安,不如在周围展开块战。他将义军主力调到富阳,只留两千人警卫朝廷,准备决、死战。此时,勤王军尚有三四万人,京师义民可动员二十万,南方闽、广两路相安无事,江西、湖南很多地方尚在宋朝手中。文天祥和张世杰商议,决定背城借力,以战为守。如若守不住,则分两路到江西、两淮活动,继续斗争,寻机东山再起。

然而,太皇太后和陈宜中,一心想求和,并加紧议和活动,而留梦炎见势不妙,竟跑出临安,后来投降了元军。危机之中,太皇太后召集大臣前来议事,来朝的官员竟只有六人。

德佑二年(1277年)正月,朝廷派赵吉甫、贾余庆,献上传国玉玺和恭帝的降表,去向伯颜元帅请降,自请削去帝号,称“国主”,并“以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二广、四川、两淮现有召回处缸州郡,悉上圣朝”。

伯颜元帅原则上接受了投降条件,但非要丞相亲来洽谈投降事宜,而陈宜中害怕被扣留,遂匆忙逃往温州。元军兵临城下,太皇太后诏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支撑残局,力挽狂澜。张世杰将军既不能战,又不愿降,率兵先行转走南方。

孤胆赴敌,脱难再举义旗

时局艰难,大敌当前,新任左丞相吴坚,召集执政的大臣们,在府第商议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到伯颜营中议降非去不可,但谁也不愿意冒险前往。讀时,慑于伯颜的兵威,吴坚胆小怕事,不敢抗争;谢堂過事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贾余庆乃卑鄙小人,一味奉迎元军,以求得到新朝的官爵。只有文天祥、临危不惧、主张抗衡。

正月二十日,太皇太后只好命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偕吴坚、贾余庆、谢堂等人,到伯颜营中去议降。

文天祥自知国难当头,即使赴汤蹈火,也应在所不辞,故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决心舍身一往,不辱使命。同时,他还曾想借谈判之机,探听元军的虚实,尽力拖住兀兵,暂保临安,以争取时间,做好反攻的准备。就这样,一场尖锐的谈判重任,历史地落到了文天祥的肩上。

同类推荐
  • 战国万人敌

    战国万人敌

    故事概要:大吴猛男在此,谁敢与我共决死!列国纷争,太乱了,统一哈。书友群:战国万人迷(836165734)。
  • 余一丁

    余一丁

    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次偶然的穿越,危险与机遇并存,战争与和平同在,爱情与友情交织,余一丁在这个新奇的世界会有怎样的际遇和见闻……本书纯属作者个人天马行空的思维发散,请勿对照历史,也勿对号入座,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历史,请跟随余一丁的脚步一起探索这片广阔的天地……
  • 血溅靖海全图

    血溅靖海全图

    “蓝旗飘飘,好汉任招,海上天子,不怕清朝。”他被凌迟时,吼出这一豪言壮语,是不是硬汉你们说……
  • 回明之重筑长城

    回明之重筑长城

    现代人意外回到明朝末年,本想避开乱世,逍遥一生,耐何各种的不习惯,于是大明由此而变!
  • 晚清原来是这样

    晚清原来是这样

    《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王觉仁、醉罢君山、金满楼、姜狼、张程……当今历史写作界诸多名家大神经典力作!精彩丰厚的内容,别样的叙事视角,意想不到的真相,演绎真实的人性。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上都曾发生!从虎门销烟到清帝退位,从留美幼童到革命书生,从剪辫禁烟到开矿修路,本书以丰富的真实史料为基础旁征博引、从多重新视角切入,还原晚清历史鲜为人知的诸多细节,全景式呈现晚清帝国社会各阶层的众生相以及壮阔恢弘的世界历史图景。硝烟四起,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僵腐的晚清朝廷将如何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沉睡的国民如何迎接西潮的连番冲击?十字路口的古老帝国将何去何从,又将如何破茧重生?拨开迷雾,直击真相,见微知著,窥斑见豹,深刻剖析百年前的人与事,从细微末节追近代历史的真奥秘,并对晚清覆亡的原因做了深入探讨和富有洞见的反思。
热门推荐
  • 叶脉奇缘

    叶脉奇缘

    离经叛道的去深爱上即将消失的事物,消失之后,内心也变得虚空。当你发现所爱上的也是虚空,你究竟怎样才能重返原点?
  • 西方教育十二讲

    西方教育十二讲

    本书有选择性地十二个专题,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示古希腊、罗以时期以来西方教育思想与制度演变的基本路径与探索主题,内容涉及西方自由教育传统的奠基性成型、中世纪时期理性与信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知识传播、文艺复兴与西方教育人文性格的形成、宗教改革的教育意义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桃花满天下

    桃花满天下

    戴家有女难出嫁,被夫三次休复休。第一回嫁给了天下第一富人,第二回嫁给了天下第一商人,第三回嫁给了天下第一才人,而这一次……嫁给了天下第一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曾记否十里长街

    曾记否十里长街

    那日遇见竟用了余生的时间,我以为的永远只是我以为的。
  • 这真的是脑洞

    这真的是脑洞

    作者脑洞大~切勿考究史实,莫要在意细节啦~~
  •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巧匠男子汉

    巧匠男子汉

    以报告文学的体裁,真实描述一位60后男青年通过发挥聪明才智,坚持手脑并用,不断发明创造,用工匠精神创造财富,几经挫折,矢之不渝,终创幸福家庭的励志故事。为人们塑造一个有担当,讲信义,能吃苦,善钻研,重情义,忠爱情的退伍军人形象。
  • 诡斧神功

    诡斧神功

    大道三千,世人皆以为登仙之门,吾独破门而出,另辟蹊径,命不在五行之中,魂不在六道之内!负尽千宗罪,炼就不死心,逆修夺命即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