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4300000013

第13章 运动教育(3)

通过长期的重复练习成为自己行为主人的儿童,受到他们所参与的欢乐的、有趣的活动的鼓舞,将变得身心健康、内心充满着喜悦之情、平静从容、遵守纪律。

他们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许多实用技能。他们的身体适应了音乐的节奏,为体育锻炼做好了准备。音乐不再是敦促儿童努力的一种简单的刺激物,它成为儿童动作的内在向导——儿童的动作顺应了音乐的节奏。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些迥然相异的情形:儿童正要进入一个神圣的教堂,这里要求进入者保持安静。为了可以悄无声息地走路,他们身体内的每一根纤维都必须高度紧张。他们也可以起立、坐下、挪动椅子,却不会影响教堂的安静。这一切表明,儿童虽然尚未受到宗教情感的激发,但他们已经可以进入做礼拜的庄严场所。训练有素的孩子可以走上任何一条能帮助他进步的道路。

自由的生命

儿童在征服自我的同时也获得了自由,因为他们摒弃了许多无序、无意识的倾向。正是这些倾向使儿童一直严格受控于成人。

他们可以兴高采烈地走进花园里,却不会损坏道路或是毁坏花朵;他们也可以在草地上自由奔跑,却不会举止失当。他们的行为优雅、得体,动作从容,这就是他们通过自己勤奋、耐心的努力获得的成果。简言之,他们是“自主的”。他们的自我掌控程度有多大,脱离他人掌握的范围也就有多大。

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过理论研究的人,都会对自由有了与从前截然相反的理解:儿童可以自由地“为所欲为”。然后他们会开始替孩子担心:

要按照特定的姿势沿着直线走路;努力让小身体尽量不动,像仆人一样耐心地等待他人;分析其他人的每个动作……这些孩子果真自由了吗?然而,只要他们立即与这些儿童接触,事实就会告诉他们,孩子们乐意做出这些牺牲;事实也会令他们信服,成长中的儿童,其基本需求就是让自己成熟起来。

现实

保持平衡的练习和各种动作的分解练习,有助于儿童完善自身行为。

这些练习迫使儿童使用他们的平衡器官,习惯于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动作。

而日常生活练习让孩子留意每天执行的各种动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动作分解练习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练习涉及的动作的综合效果及其实际效果,反之亦然。

完善的秘诀在于重复,这就是练习要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活动相结合的原因所在。如果孩子不会替一群真的要吃饭的人摆桌子,没有真正的刷子来打扫卫生,没有真正的地毯来清扫,如果不自己清洗、擦干盘子和杯子,他们将永远无法获得真实的能力。如果不参与到建立在适当的教育基础上的社会生活,他们将永远无法习得优雅和自然。这些特质在“儿童之家”

孩子们的身上都能找到,所以他们格外惹人喜爱。

正如即使沿着最光滑、最精细的水平面滚动的球体最终也会因为摩擦力而停止一样,即便一个人知道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必须不停抗争,以免陷入懈怠的深渊,但惰性仍会引诱他停下来。对于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完善自我,那么为不放任自我提供的各种动机以及获得的技能,对其都毫无益处。冷漠和粗鲁就像在贫瘠的岩石上也能生长的杂草,似乎儿童特有的天性将会保护他们免受这二者的侵害。

行为管理

通常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以下二者的区别:一种是教给孩子如何行动,给予他们实际行动的自由;另一种则是依照其他教育方法,将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从而指导他们的一切行为。信奉旧理念的人以为,当我们保护儿童的自由时,想要的是没有权威、没有意志的自由,因为我们摒弃了成人的特殊监管。然而,事实上,我们秉持的并不是这样一种过分简单化的态度。蒙台梭利教育法不是消极的教育,也不会对儿童放弃一切引导,它强调的是改变、强化和提高。

一切都必须教授,一切内容都必须与实际生活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学着从事的行为和参与的实际生活应当由我们事无巨细地压制或指导。

行为的整合是儿童所能做的最高层次的努力。儿童不仅学会了如何保持安静,而且明白了何时应当保持安静。他们不仅学会了各种问候方式,而且懂得了哪种问候方式可以用在小伙伴身上,哪种可以用于父亲或母亲,哪种可以用于陌生人,哪种又适用于老人和长辈。换言之,他们必须根据时间和场合来使用已经娴熟掌握的一切知识。做决定的是儿童自己。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是他们的自主意识的职责,也是对其责任感的锻炼。由此,儿童就远离了最大的危险——由成人为儿童的行为负责,让他们的自主意识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

新教育不仅包括了为个体的行为发展提供途径,而且还给予了儿童自主处置这些行为的自由。

这就是将儿童转变为勤于思考、敏于行动的“小大人”——他们在心中悄悄地做决定,选择不同于他人预期的事物,十分迅速或优雅娴熟地进行那些来自他们内在命令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儿童锻炼了自己。从此,儿童带着惊人的自信,沿着自己用智慧选择的道路前行。

儿童的内心非常敏感,但只在成人不采用建议、敦促、命令和提问来干涉他们时,才会表现出来。我们应当给予儿童发挥自我潜能的自由。他们将会向我们展示,他们明白自己总是能够做得比现在更好。他们将会小心翼翼且井然有序地完成每项活动,正如非常幼小的孩子(也就是两岁左右)因为懂得把每件物品放回正确位置而自豪一样。

当儿童见到前来学校参观的名流时,他们不仅明白应当如何问候他,而且懂得如何表达得体的问候。当坐在教室里,或是跪在教堂里时,他们的行为都是按照正确的顺序学习过并且经过提高的。这些行为既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水平,又增强了他们的精神力量。

喝完第一碗汤的孩子不会开口再要一碗,因为他已经明白不应当这样做,此时他应当审视自己要更多汤的需求是否过于贪婪。他应当锻炼耐心,直到“服务员”——那个跟他一样急着把每件事按顺序做好的人——开始盛第二轮汤,给那些喝完的人重新把碗加满。

无论是作为餐桌上的客人、服务员、艺术家或是学生,儿童的内在满足感通常包括有意识地根据原则做正确的事。

体操与游戏我们对普通的户外体操和游戏该是什么态度呢?它们是一种消耗过剩精力的途径。在日常工作中尚未用完的力气,应当尽情地使用。这种观点不同于将游戏和体操单纯视作体育锻炼途径,而是将它们视作对抗惰性的反应。

当今社会关于体育的道德意义的论述已有很多,不仅因为体育活动能消耗过剩的精力——这对儿童的平衡构成了一种危害,儿童应当始终保持平衡——而且缘于有组织的游戏要求儿童能准确运用物品、持续集中精力并且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动作,这一点最为重要。因此,游戏带来对抗的意识,激发参与者的竞争精神。与漫无目的的玩耍相比,游戏代表着精神的进步。

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需要拥有这些优点,例如,准确使用物品、集中注意力,以及通过运动达到的终极完美,但是,精神目标却大不相同,因为这些练习不是被胜利或成功的感觉激发的,而是出自儿童对环境的热爱。

通过这类练习,儿童滋生了一种真正的“社会感”。因为他们是在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中工作,不用考虑这些行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实际上,他们会纠正一切错误,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错误。他们带着同样的意愿与热情,不停地检视犯错者,并敦促他们改正错误。

不仅是儿童,我们所有人都应当通过工作锻炼肌肉,将工作作为使用精力的首选和最自然的方式。工作不仅能让个体参与社会,还能让人融入社会。社会就是通过人的劳动联系在一起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治者敢吹嘘他能在民众中杜绝体育运动,就像辛辛纳图斯(Cincinnatus)摒弃他在田野里的工作一样。一个想要练就平常心的年轻的沙弥从日常劳作中获得的道德进步,不是一个年轻的运动员能够从训练中得到的。

选择的自由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学校中蒙台梭利教育原理的实际应用情况。在研究基础上选定的用于感官训练的工具,也是教育环境的一部分。

依据经验确立的标准,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及其接受工具的难易程度,逐步向他们展示工具。

然而,展示工具只是第一步。这一阶段只是向儿童介绍工具,仅此而已。

重要的活动只有到晚些时候才能展开。到那时,当儿童被五彩缤纷的工具吸引时,便会跑过去自由地选择任何一件他们已经认识并且已经向他们展示过的物品。

工具放好了等着他们,他们只要伸手取一个就行了。儿童可以把选中的物品拿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课桌上、窗户边、黑暗的角落,或是铺开在地板上的漂亮的小毯子上。他们还可以一再重复地使用物品,只要他们乐意。

是什么让孩子选择这件物品而不是另一件?因为每种物品只有一件。

只要一个孩子在用,别的孩子就不能用,所以不会模仿。

这一点在孩子使用工具的方式上也会体现出来:他们如此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周围发生的事情。他们沉浸在工作中,把同样的练习重复了好几十次。这是专注现象的典型范例。

重复的练习是与儿童的内在发展密切相关的。没有人能因模仿而专心致志。事实上,模仿将我们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而在这里,我们应对的是一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即从外部世界中撤回,从而与儿童隐秘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最密切的关联。儿童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或者外在目标的达成。

任何这类事物都无法与他们搬动不断重置在最初位置的物品相比。因此,它是某种与儿童的当前需求和特定年纪的条件相联系的完全内在的东西。

实际上,成人永远不会对这些简单的物品有这样浓厚的兴趣,摆放和替换好几十次还乐在其中。成人的“内在机制”也无法如此专注地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以至于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毫无觉察。因为老师跟儿童处在迥然不同的生理水平上,她在这类现象上甚至无法发挥最轻微的影响力。因此,我们面对的是真实表露的内心世界。一个外部刺激,例如某种巨大的灾难,能引发心灵的深度表露。然而此处,我们发现自己遭遇的是简单而纯粹的成长现象。

当我们观察儿童的行为时,以下事实显而易见:尽管被限定在运动场所内,他们仍时常重复相似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把相似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从一处搬到另一处。只有等长大些,儿童才会喜欢有目的地搬一些东西,比如摆桌子、摆放橱柜里的东西等。可见,儿童存在一个明显的形成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行为没有作用范围,也没有用途。我们发现,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儿童长时间地重复一些声音、音节或词语,却没真正讲话,更不会用这些词语来指代外部事物。

这种现象在精神生命的成长中十分常见,故而意义重大。它意味着应当让儿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物品。将横亘在儿童与其内心无意识地想要的物品之间的障碍铲除得越多,对儿童的成长就越有益。

脆弱且隐秘的重要冲动指引着儿童的成长,而阻碍这种冲动的每一件外部物体,乃至外部活动,即便不为人所知,也会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

因此,教师可能会变成儿童成长的最大障碍,因为她的活动比儿童的活动更有意识、更有力量。教师在带给儿童感觉刺激,并教会他们使用方法后,应当试图让自己从儿童活动的环境中消失。教师应当鼓励儿童依据自己的内在冲动去行动,而不是听从教师的指令。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本书从不同角度着手,探讨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三十六计的形式展开,寓教于谋略,用谋略来诠释教育智慧。
  •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不同于市面上一般的婴儿食谱,它涵盖了更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育儿知识,如宝宝每个阶段的标准体重,如何度过长牙的烦躁期,提高睡眠质量,补足各种微量元素,等等,针对宝宝的每个成长细节都给予了新妈妈们细心的指导。妈妈最懂宝宝,妈妈最懂妈妈。本着分享的心情,有了这本书。编者想把更多的好妈妈喂养智慧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新妈妈能亲力亲为,给宝宝的每一餐都注入满分的营养和爱。
  • 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方法

    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方法

    本书内容包括换个方法爱,照亮“坏孩子”的天空找到好方法,用言传身教启蒙孩子肯定和欣赏是孩子成长的良伴让孩子成功蜕变的教子智慧等。
  •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国家的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业有成,所以在孩子成长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引导孩子的发展。本书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奖惩尺度的科普读物。
  • 教孩子勇敢

    教孩子勇敢

    本书从改变父母的教育态度、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增加孩子的活动机会、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竞争筹码、如何与孩子沟通6个方面给予了详尽的解答。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1同人

    斗罗大陆1同人

    致敬斗罗大陆1永远的经典,希望我的笔下能书写出另外的故事与传说。
  • 天降小仙未满18岁

    天降小仙未满18岁

    "小姐,老爷找你……""好哒"活泼的蹦走了,香儿一脸无语小姐怎么可以这么活泼呢?我叫洛雨希当然这是现代的名字古时的名字叫古雨希今年正好是18-3-5-3-7=……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可是21世纪的高新人士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联合之异变

    星际联合之异变

    科幻小说!掺杂了合成人、中国古代兵器等一些奇怪因素。请多多指教~~
  • 高峰三山来禅师疏语

    高峰三山来禅师疏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一书,文章自美文作家张亚凌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及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多篇文章被译为英文,深受读者喜爱。
  • 守护甜心:琉璃玖幻

    守护甜心:琉璃玖幻

    我本过着平凡的日子,和我最爱的人,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可是,却因为一个转学生,什么都变了……还让我知道了一些些事情的真相。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幸福?
  • 孔雀王咒经一卷(妙辟印幢陀罗尼经)

    孔雀王咒经一卷(妙辟印幢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先生的不浪漫罪名

    先生的不浪漫罪名

    毕业那年,那个麦色皮肤的男孩穿着满是签名的校服,戴着一顶黑色棒球帽,手里握着整整十七支江以澜借给他的笔,在教室角落坐着,对她笑得痞气。“江以澜,今年的呢?”江以澜看着那张狂傲的脸,那个窗外投下来的光影,二中304班角落的那一束光,过了五年仍没有灭。“我看女人都说,婚姻是坟墓,婚纱是理想,那你怎么想的?”她微愣,嘴角露出浅浅笑意,抬头望向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着暗蓝海浪拍向海岸。“把婚纱当理想,仅限于和你结婚而已。”
  • 阴宅嫁诡

    阴宅嫁诡

    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在经历了男友江奕蔺失踪后又有体贴的邢易出现。在夜晚的梦境中被不知名的人追逐,醒来后胸口的红手印无不显示着梦中的真实。她必须活下去,用自己的能力去战胜那些恶鬼,那些不知名的敌人。她要和爱人去一个世外桃源,去追求那理想的圣地。【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