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7300000010

第10章 个人心理成长(1)

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很多人往往是在世界走过一遭之后,认识过了大千世界,才开始认识自己,当然,为时已晚,肯定会留下诸多遗憾。我们何不在生命的行进中,时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身体成长,也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当我们问清楚自己,我的情绪从何而来,我的态度由谁决定,我的人生命题是什么,或许在重新出发之后,便会获得精彩的人生。

人格发展的镜子——主我与客我

每个人都有一个主观的我和一个客观的我。通俗来说,“主我”是一个感受者,是一个人在从事的行为和反应中体现出来的“我”,它包括了所有的内部情感和主观体验,比如说“我很伤心”、“我感到兴奋”等,这都是主我。“客我”则是一个透过外界的评价和自我的评价而存在的自我,它是鉴别主我的一个独特角度,也是可以和整个外界事物一同比较的对象。

在人格发展中,我们需要通过主我的感受,直接观察到自己的情绪发展和行为方式,并且在不断认知主我的前提下,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而客我的存在,则像一面镜子一样,用一种他者的眼光,时刻审视着主我的发展。客我会像看待周围事物,或者看待他人那样看待主我、评价主我,给主我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也可以说,一个人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主我和客我的共同作用。主我和客我相互交换信息、互通有无,自我观念才得以渐渐形成。

其实,主我和客我的互动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人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在主我和客我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一个代表本能的、自然的、自主的主我透过观察社会上的他者,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透过客我对角色的反思,使一个原本动物本能更强烈的人融入到社会性的组织中,使原本的意义空间得以扩大,人格发展得以完成。

当年,在米德尚未发展主我和客我模型之前,美国的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就曾提出“镜中我”这一概念。所谓“镜中我”也就是“反射自我”、“反思自我”。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于社会团体中,往往并不是由主观决定,也不是完全依据他人的意见而定,而是客我在主观意愿的基础上,参考他人的想法思考出来的结果。正如库利所说:“让我们感到光荣或者羞耻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机械反映,而是一种输入的情感,是对他人意见反映的猜想效应。”

正是由于主我和客我的共同作用,才让个体的人更适合在社会中存活。那些封闭在原始自然之中,生活上只有主观意愿作指导,缺乏客观自我监督的成长,必定会背离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就像野外生长的狼孩一样。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外出打猎的人们在打死了一只大狼后,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长大的女孩。年长的女孩估计8岁,年幼的女孩大约2岁,据猜测都是出生半年后被狼叼去的。两个女孩在回归人类生活后,被当地的孤儿院收养,并且分别取名为卡玛拉和阿玛拉。

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具有很明显的狼的习性。她们不会说话,却能发出奇特的声音;不会用手,也无法直立行走,只能像狼一样,依靠四肢爬行;她们对人有着非常敏感的惧怕,对于狗、猫等动物却感到特别亲切;白天的时候她们一动都不动,一到夜间便开始到处乱窜,还会像狼一样嚎叫。

阿玛拉在回到人类社会的第2个月,可以发出一点声音,并且能够诉说饥饿和口渴,可惜她在第11个月后就死去了。卡玛拉在2年后才学会说2个单词,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在第7年学会了45个单词。经过5年后,她能够照料身边幼小的儿童,并且会因为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做不好事情而哭泣。这些习性表明她正在从客观的环境中重新定位自己,显露出人的感情和需要。同样可惜的是,卡玛拉活到了17岁就去世了。直到她死去之前,她依然没有真正学会说话,她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的故事,向我们证明了客我对主我的反思和评价的作用。人毕竟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完成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一旦脱离了集体的生活,失去了社会化的支持,必定无法形成人所固有的特点,而失去在社会存活的能力。

在电影《我是谁》中,成龙扮演的特别突击队员杰克在执行任务时丧失了记忆。后来,他沦落到一个土着人的村子中,他忘记了自己来自何处,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整日和土着人生活在一起,使得杰克很快就学会了用土着人的弓箭打猎,学会了土着人的生存技巧,甚至学会了他们的语言。

杰克的经历和狼孩有些类似,都在说明客我对主我的影响作用。即使是成年的大人,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原本的客我之后,也会在新的环境中形成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形成一个新的主我和自我意识。至于新的主我和客我会偏离原本的轨道多远,就要视所处的环境而定了。

做生活的主人——永远保持乐观

我最近特别倒霉,工作不顺,女友也离我而去,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于是,我每天向上帝祈祷,希望他能帮我摆脱悲惨的困境,给我一段明亮的日子。有一天,上帝真的出现了,他答应了我的请求。不过,他首先给了我一个任务——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尽量控制着步伐。不能走得太快,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大。虽然蜗牛已经尽力爬了,可是每次都只挪动那么一点点,还不到我步子的百分之一。我非常生气,于是我催促它、吓唬它、责备它,蜗牛用充满歉意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我一边懊恼,一边拉扯它、踢它、踹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比原来爬得更慢了。“上帝为什么要让我牵一只蜗牛来散步呢?难道我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惩罚我呢?”我一边抱怨着,一边回头看着身后还在慢吞吞爬行的蜗牛。“上帝啊,你去了哪里?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我大声地呼喊,可是天空一片安静。

任凭蜗牛在我身后徐徐地爬行,我站在前面独自生着闷气。突然之间,我闻到了花香,感受到轻风的吹拂。原来,就在前方不远处的草地上,开满了各色的野花。阳春三月,大地的轻风吹拂着万物,也吹拂着我疲惫的灵魂。“刚才我怎么没有见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没有嗅到这么清新的空气呢?莫非我弄错了——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前行,不同的是,有些人掌控着自己的生活,如鱼得水,创造着自己的规则;有些人则被生活掌控,在随波逐流中迷失了自己。不管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属于自己的,怎么能让自己从生活的主人变成生活的仆役呢?

人生那么长,谁都难免会遇到难过的事情和一时艰难的坎儿,拥有乐观的心态能让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从而更有劲头地生活。人生短暂,难道你真的打算难过十年,悲戚十年,再沉沦十年,让短暂的生命在无益的时光中匆匆过去吗?

寺院中新来的小僧人常常心神不定,抱怨每日枯燥乏味的修行生活。师兄弟们曾多次开导他,可是始终没有效果。师傅得知此事后,决定亲自去开解他一下。

一个秋日的早晨,师傅派小僧人去厨房取了一些盐来。小僧人不明师傅的用意,却也按照师傅的吩咐取来了盐。师傅让小僧人将一捧盐倒进水杯里,然后喝下去。小僧人皱着眉头喝下去后,师傅问他:“味道如何?”小僧人无奈地说:“苦死了!”

师傅笑着看着小僧人,让他再去取些盐,然后到山下的湖边找他。小僧人赶到湖边后,师傅命他将手里的盐全部撒到湖水里,然后对小僧人说:“现在你尝一尝这湖水的味道。”小僧人听话地喝了口湖水。师傅问道:“味道如何?”小僧人回答说:“很清凉。”师傅再问:“尝到苦味儿了吗?”小僧人说:“没有!”接着,师傅坐在总爱抱怨的小僧人身边,恳切地对他说:“其实,人生的痛苦就如这盐,它就是那么小小的一捧,不会多也不会少。痛苦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盛痛苦用的容器,如果你将这痛苦放在一个湖里,而不是一个杯子里,那么你的痛苦就会被稀释,而变成微不足道的一种存在。”小僧人听后若有所得地点点头,从此开始虔诚地修行。

快乐的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一帆风顺、美满幸福,而是因为他以坦然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挫折和失意;悲伤的人之所以悲伤,并不是因为他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也不是因为只有他生活坎坷、遭遇逆境,而是因为他习惯当生活中的一个过客,习惯用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困难,用客观理由解释自己的失败。

前几日,遇到小学时的好友静里,多年不见,她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为了她的建筑梦想而辛勤地努力着。这么多年来,她经历了离职、离婚,经历了被竞争对手挖角、被同行出卖,然而这一路走过来,依然可以看到她嘴角上扬的灿烂微笑。我在称赞她心态乐观的同时,不禁想起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学校组织夏令营。因为营地就在几公里外的山脚下,老师为了训练我们的体能,就组织同学步行前往。途中,我们遇到了一条一米多宽的河。个子高的同学都跳了过去,我和静里当时个子都很小,害怕会掉进水里去。我仗着胆子尝试了一次,竟然跳过去了。于是,我喊着静里快些跳:“像我这么胖都跳过来了,你一定可以的。”结果,扑通一声,静里掉进了河里。我赶紧伸出手扶起她,想要快些把她拽到岸上来。本以为浑身湿答答的静里会像小姑娘一样哭鼻子,没想到她一上岸就笑着说:“太好了,我现在浑身特别凉快。”说完,我们俩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在追赶队伍的过程中,静里的鞋子因为进了水,每走一步就会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我一直担心她会难过,她却神气地说:“鞋子演奏的音乐好听吗?像不像交响乐?”一路上,静里一点都没有觉得沮丧,反而因为这次意外而感到轻松愉快。

我跟静里分享了头脑里想到的画面,她竟然意外地说:“我从小就这么没心没肺吗?我都不记得这件事了。”我想,正是她这种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乐观性格,才能让她在经历过那么多人生的低谷之后,继续保持向上的态度和灿烂的笑容。

那些最有希望和潜力的人,不是非得要才华出众、天资超群,只要保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出糗中看到欢乐,就会成为播种希望的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行为影响情绪——詹姆斯-兰格理论

曾经有心理学家设计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设置了三个温度不等的房间。第一个房间的温度是33℃,被称作热室,在热室里,人们会感到燥热,浑身都不舒服;第二个房间的温度是20℃,被称作温室,这个房间温度适宜,待在里面的人会感到很舒服,没有不良感觉;第三个房间的温度是7℃,被称作冷室,待在这个房间里稍会让人行动瑟缩,感到不适。

实验者将被试随机安排在三个不同温度的房间进行书面测试。测试完毕后,由另一个实验者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评价。这个实验者十分挑剔,有时甚至做出带有侮辱性的评价。在每个被试的房间内都装有一个电钮,在被试听取实验者的评价之后,他可以按动电钮使实验者受到电击的痛苦,以此作为惩罚。实际上,电钮连接的不是实验者,而是一个事先录好人惨叫声的录音机。

实验结果为:热室中的被试不停地按动电钮,甚至不管实验者说出的话是正确的评价还是使人恼怒的话;冷室中的被试,只有实验者说出他们认为不公正或者带有侮辱性的话时才会按动电钮;温室中的被试没有人惩罚实验者。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人的情绪和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看过这个实验,或许你暂时还不清楚詹姆斯-兰格理论到底要讲什么。那么,我们从几个常见的问题开始吧。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发笑,都会哭泣,你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是因为高兴而发笑,还是因为发笑而高兴?是因为悲伤而哭泣,还是因为哭泣而悲伤?詹姆斯和兰格就思考过这个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问题。

詹姆斯说:“我们知觉到让我们激动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前,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他还说:“那些刺激我们的对象并不能立刻引起情绪。知觉之后,情绪之前,必须先有身体上的表现发生。所以更合理的说法,乃是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詹姆斯认为,情绪只是对于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而引发这种感觉的原因则完全来自身体,而非外界。因为远在丹麦的心理学家兰格在同一年思考了这个问题,因此这一理论就被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

一般来说,人们会认为是情绪引起了人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人们是因为悲伤才会哭泣,因为恐惧才会发抖,但是,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了与之相反的观点。正如詹姆斯和兰格的看法,人们是因为哭而悲伤,因为发抖而感到恐惧。日本人对面目表情的训练也充分运用了这一理论。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囊括了认知心理学、性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营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男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性心理学、婚姻心理学、怪诞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图画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二十几种心理学分支,数百个好玩心理学话题,内容新颖,案例有趣,讲解生动,方法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是一本实用、有趣的心理学书籍。
  • 麻辣心理学

    麻辣心理学

    《麻辣心理学》将读者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心理世界,在这里你能读到一些重口味、麻辣爽口、奇特新鲜的心理学知识和案例。从这些案例中,你能够对社会上一些有着奇怪言行举止的人和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麻辣心理学》一书通过记录形形色色的心理学案例,涉及到多重人格、妄想心理、怪癖行为、自杀心理、微笑抑郁、失眠焦虑等方面,并进行全面、立体的分析,将这些心理活动完完整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个常规之外的心理世界。
  • 小众行为心理学

    小众行为心理学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常被视为疯狂的人、不正常的人,很少有人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们。通过《小众行为心理学》,作者将带我们带入这个疯狂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也许,他们平时看起来比正常人还正常,可他们的荒谬行为却常常令人感到震惊。《小众行为心理学》视角独特、思考深入,以通俗幽默的笔调刻画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人,不仅让人一窥人类行为中隐秘部分的真相,还引发人们对当今世界状况的种种思考。
  • 在终点相遇

    在终点相遇

    我们过去的人生经历塑造了我们当前的思维模式。我们会用这种思维模式来思考某件事,看待某个人,解决某个问题。大多数时候,当我们这样做时,事情恍然大悟,他人可以理解,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我们在一生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一些人、一些问题,让我们觉得“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这个人怎么能这样对我?!”“方法怎么就行不通?!”事实上,作者认为,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制造了我们的问题,而我们又在用惯性思维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换个思维模式看问题,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在本书中,作者结合心理学家弗洛姆关于人性的思考、埃利斯的ABC理论、埃里克森关于身份认同的观点,并融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带我们踏上了一场无意识探索之旅。
  • 反套路: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反套路: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及决策的有趣之作!很多时候,大脑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它会导致你陷入察觉不到的偏见、混乱和误区,容易被他人影响——也就是被“套路”,从而犯错。很多时候,大脑会偷懒,不假思索地做出错误的决定。你的记忆很容易就会被改变,一张照片就会让你想起很多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在说话的过程中,比喻会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遇到限时抢购的时候,明明自己并没有需求,却觉得不买就对不起自己。手持一杯热饮,比一杯冷饮更容易产生亲和力;喝了一杯甜饮的人比喝白水的人更愿意原谅别人;算数学题时,拿着重物,更容易给出更高的估值。心理学家、跨界科学家大卫·迪萨沃为你揭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思维套路,用科学的方法帮你彻底掌控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时光伴你常在

    时光伴你常在

    高中生活是美好的。会有打破常规的行为。会有追逐梦想的热情。也会遇到那个他(她)。陈一阳×易木木陈一曦×谢逸林淼淼×左宁
  • 异界地域

    异界地域

    在角落里中,一个计划正在一步步进行着,这个计划会让世界堕入黑暗之中,一双明亮的双眼睛为世界燃起了希望之火,但他是会成功阻止还是会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随意之作1

    随意之作1

    随便写写,名为码字,实为存梗。想看就看,不喜就算。
  • 吃货花痴穿越之你够了!

    吃货花痴穿越之你够了!

    在你们的印象里,杀手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杀人不眨眼?没有任何情绪?没有任何感情?那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吃货花痴当杀手呢!有没有看见过多愁善感反应迟钝的杀手呢!如果没有,请点入本小说,让你看发现不一样的杀手。情景一“你tm大爷的!!!!!快把,我的吃的还我!!!!!!!”一名穿身穿红衣,头戴凤簪的女子。奔驰而来吼道“晚宴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还在这里吃。再说了,你的不就是我的吗”前面一名身穿黄衣,头戴玉章的男子说道。…………………………情景二‘哇,好帅呀!哎呀,越看越帅了’亭子外一名白衣女子心里想到“看够了吧。看够了就出来吧”亭子内蓝衣男子好笑的说道。(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望大家别见怪)
  • 域外魔修

    域外魔修

    公元1046年,武王伐纣群雄四起!在遥远的阿尔思特意星系的一艘宇宙探险飞船载着七名强大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屠戮生灵被称为域外煞魔。传说中的鸿钧道祖传人混元宗出山救世,与域外煞魔展开血战,杀的域外煞魔隐姓埋名变身地球人四处躲藏,七人中一人身死,五名逃至西方、远离东方大陆,建立了强大的宗教势力,却不敢踏足东方一步。数千年过后,域外煞魔中的白齐特恩夜化名白夜融入了人类生活,与混元宗的传人古宣展开了一场旷世恋情。本书中穿越、家族、异界大陆、修真界、玄门道术一个都不能少,精彩玄幻尽在《域外魔修》。交流QQ1983405518
  • 超时空搜刮

    超时空搜刮

    电影位面《超能失控》世界中秦煌拿走了水晶,无奈的叹到:“屌丝何苦为难屌丝”《侏罗纪公园》世界秦煌看着面前想要吃掉自己的霸王龙自言自语的嘀咕道:“可以把霸王龙大规模养殖送上餐桌味道应该不错;《画江湖之灵主》中操控灵主;又在《木乃伊》中获得亡灵黑经和太阳金经,和甲骨文书;《勇者大冒险》中又在当神秘人。《凡人修仙传》他又把韩立的掌天瓶给拿走了;在《斗破苍穹》中与萧炎共同推倒魂殿;《百炼成仙》中收主角为徒.........(本书更新较慢,但基本每日一更)
  • 灵兽养殖笔记

    灵兽养殖笔记

    五百年前,一个超级大宗门驭兽宗一夜之间被灭门,真相被掩盖在历史之中!一个杂役弟子从一剑修门派的杂役弟子开始崛起,而五百年前驭兽宗被灭真相也开始浮出水面。这是一个靠着灵兽修行的修行故事,一个小人物逐步成为修行界大佬的故事,也是一个披着种田文名字却不怎么种田的故事。Ps:本书慢热,无金手指!各位看官请耐心看下去。新书求收藏!!!
  • 三朝帝妃

    三朝帝妃

    他是翻云覆雨、阴鸷隐忍的北汉王爷她是青楼出身、才绝后宫的蜀主宠妃一朝亡国,俘虏北上夺位之争,步步惊心看他们如何掀起诡谲风云描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ps:女主原型为后蜀孟昶之妃花蕊夫人男主原型为宋太宗赵光义
  • 雄霸蛮荒:霸天下

    雄霸蛮荒:霸天下

    一个废物,因父亲遭到别人使贱而废了根基,从此发奋图强,走上人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