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7300000035

第35章 习惯创造生活(3)

与安迪一同工作的还有一个服刑几十年的老犯人老布。他从20几岁被关进监狱后,始终在监狱中生活,几十年过去了,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他都不知道。到了他70多岁时,监狱突然宣布他服刑期满,马上就会获得释放。老布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拿起刀来劫持人质。当安迪和瑞德问他为何如此时,他竟然说想要继续留在监狱中。最后,老布出狱后无法适应高墙之外的新世界和新生活,在住所上吊自杀了。

到了60年代,一个叫作汤米的年轻人因为盗窃罪住进了肖申克监狱。汤米头脑聪明,很快成为安迪和瑞德的好朋友。安迪利用闲暇时间教汤米识字、学知识,希望他出狱后能够用正当的手段谋生。巧合的是,汤米在上一次服刑时,遇到了真正杀死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凶手。当安迪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找到了监狱长,并且希望他能帮助自己翻案。监狱长害怕安迪翻案成功后,他洗黑钱的事情被曝光,同时他也不希望失去安迪这个好帮手,因此他严厉地拒绝了安迪,并且设计谋杀了汤米。

安迪知道真相后,决定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自由——越狱。安迪用瑞德帮他搞到的石锤挖了一条隧道,隧道直接通往监狱的下水管道。在行动前,他跟好朋友瑞德说了一番话,告诉瑞德如果他的假释申请通过了,就要到一个地方去,那里有他留给瑞德的东西。

瑞德获得假释后,在安迪指定的地点找到了一叠50美元的钞票和一封信。信中写道:“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最后,瑞德按照安迪指定的地点来到了墨西哥,重获自由的两个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电影赏析

《肖申克的救赎》在1995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因为遭遇了强劲的竞争对手《阿甘正传》而在七项提名之后未获得任何奖项。如果说,《阿甘正传》是美国人的一个梦的话,《肖申克的救赎》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显而易见,即使充满黑色幽默的梦境依旧是甜蜜而美好的,生活的沉重却是人们无法“欣赏”,甚至避之不及的。

当这部影片因为它表现的宗教、社会和人生哲理而备受赞扬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部电影触及人类心灵深处的东西。导演用一座“肖申克监狱”影射了整个社会,反思了一个关于“体制化和反体制化”的问题。

影片中的三个人物安迪、瑞德和老布分别代表了人类自由意志与体制化对抗时的三种形态。

安迪在诉求无望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逃离了体制的束缚,重新获得了自由。瑞德幸运地遇到了这个反抗制度的强者,最后在安迪的救赎下,完成了从依附体制到背离体制的转变,和安迪一样获得自由和新生。

最可悲的莫过于老布。当他在监狱中度过了受监管的50年后,终于得到刑满释放的消息时,他不但没有满心的欢喜,反而面临精神上的崩溃,最后竟然试图通过再次杀人的方式使自己留在监狱里,因为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被约束,习惯了上厕所打报告——“不打报告我一滴也挤不出来”,习惯了让自己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一旦脱离了原本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仿佛一切生活都失去了意义。

最后老布在狱外绝望自杀,成为了人类被体制化的一个悲剧。“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瑞德的一番话深刻地揭示出老布的命运,也同样说出了体制化的本质。

安迪在给瑞德的信中,道明了支撑他越狱的真正原因:“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借着这份希望,安迪带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自由的不死向往,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时刻与体制对抗着,并且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安迪的对抗是实实在在,浸泡在生活的琐碎里的:从狱警手中赢得的啤酒,连续六年每周写给州议会申请图书更新的信件,让所有囚犯都能听到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音乐,在房间里挖通一条连通下水管道的隧道……在安迪的身上,希望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反抗也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他在肖申克的一切行动,无不是对体面生活的坚持,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对自由的向往。他将理想具体到每一件事、每一个音符、每一把泥土上,用一段漫长的岁月将希望变成了现实。

当安迪成功地从监狱逃脱,获得了最终的自由时,剩下的人依旧在面临同样的处境。面对难以逾越的高墙,是适应它进而依赖它,还是反抗它进而摧毁它,这是监狱中甚至现实中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体制化”,在体制内部工作过的人一定更有感触。那些个被人们自豪地叫着“我的单位”的地方,何尝不是一个体制化的地方?当身处内部的人寻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同时,何尝不是看着自己在体制内沉沦下去?

极少有人能够像安迪那样,身处其中却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着自己的目标,用每天一点一滴的行动改变着体制,同时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有些人可能会比较幸运,比如瑞德,在彻底的沦陷之前遇到了一个安迪那样的朋友,最终获得肉体和内心的自由。大多数人只能像老布一样,被体制驯化后,将环境内化为自己的生活,一辈子活在体制内,生在那里,也死在那里。

诚然,创造出国家、社会和法律这些体制,可以算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同时不得不承认,体制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悲哀。当人们长期在一个环境下生存,就会习惯了一成不变,习惯了受到管制和约束,一旦体制变化,还会一时间找不到人生的定位而失去方向。面对体制对人的麻痹和驯化,或许我们可以选择村上春树的方式:站在鸡蛋的一边。小说家选择用写故事的方式试图用光明将体制透亮,以免它网罗和贬低我们的灵魂。或许,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诉说,或者行动。

影片信息

中文片名:肖申克的救赎

英文片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主演:摩根·弗里曼,蒂姆·罗宾斯

片长:142分钟

上映时间:1994年

堕落的天才——解读《心灵捕手》

剧情回顾

威尔·杭汀成长在波士顿的贫民窟,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学大楼的清洁员。除了工作之外,他都会和朋友在酒吧喝酒、泡妞、整整哈佛的聪明小孩。一个人独处时,他则会用惊人的记忆力阅读人文和科学方面的书籍。在他叛逆不羁的外表下,难掩的是绝顶聪明的大脑。

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的教授蓝波是数学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获得过被誉为“数学界中的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他在系里的公告栏上写下了一道十分困难的题目,并且声称“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其言外之意就是没有人能解出答案,因为他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出答案的。

威尔在打扫的间隙,轻松地解答了这一难题,随即引起了学生和老师们的讶异。蓝波教授想要找到真正的解题者,于是又写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这道题是蓝波教授和伙伴花了两年时间才解开的,结果依然被威尔轻松解决。

就在蓝波教授努力寻找威尔的时候,他却因为打架滋事被送进了少年管护所。蓝波教授申请成为威尔的监护人,并且向法官求情后,才顺利地将威尔保释出来。蓝波教授提出的条件是:威尔参与学校的教学研讨,以及接受心理辅导。蓝波教授期望威尔能重视并发挥自己的天赋,不再用恶作剧、打架、吹擂来耗费生命,威尔却毫无不在意,经常耍弄前来为他辅导治疗的心理专家。

无奈之下,蓝波教授找来了他的大学好友西恩,请求他帮忙开导执迷不悟的威尔,让他尽早迷途知返。在威尔和西恩的第一次对话中,威尔就刺痛了西恩。因为他通过观察西恩的一幅画作,猜测出西恩当时的心态,并且出言冒犯。虽然这是威尔借此赶走治疗的心理医生的常用伎俩,西恩的反应却有些不寻常。他的确被威尔的话刺痛了,虽然暴怒之下想要掐死威尔,事后却依旧答应给他做治疗。

在随后的治疗中,两个人原本对立的关系由于西恩的坦诚相待开始缓和。西恩看透了威尔不过是一个利用心理防御极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威尔渐渐地敞开心扉,消解了内心的痛苦,也让西恩丧妻的伤痛得到了安慰。

在最后一次治疗中,威尔看着自己的卷宗,崩溃地趴在了西恩的身上,像个孩子一样地哭泣。他终于打开了心结,准备放下过去,于是他开着朋友的破车奔向加州,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和新生活。

电影赏析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影片将重头戏放在了西恩对威尔的治疗过程,并将威尔的内心世界挖掘得深入而细致,层层剖析他的童年经历和性格形成过程,并最终将一个身处在绝望边缘的天才拉了回来。

影片中,威尔和西恩的扮演者马特·达蒙和罗宾·威廉姆斯为这两个角色奉献了极佳的表演。为此,在1998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配角奖(罗宾·威廉姆斯)和最佳编剧奖。更可喜的是,本片的编剧正是马特·达蒙和罗宾·威廉姆斯两人。

年轻的天才拥有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聪明头脑,却在放浪和堕落中逃避真实的生活,面对伤痕累累的过去,他选择了逃避;面对地位悬殊的爱情,他同样选择了逃避。他宁愿和一群混混生活在一起,将自己的天赋埋没在酒精和暴力中,也不愿改变既成的观念,开始新的生活。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的错,就像他从小失去父母的关爱,在不同的收养家庭中游离,忍受被虐待的心理伤害,这些都不是他的错。但是,这些过去的经验形成了他的行为方式和固有的观念,而这些观念正在让他失去天赋和幸福。

威尔的朋友都是连大学都考不上的平庸之辈,可是他只有在这些朋友之间,才得到了长久的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可是,朋友和天才却成了一对矛盾。当他展现自己的天分时,朋友大多时候都是疏远甚至与他结束关系。所以,我们看到威尔将天才的那一部分用来整哈佛的学生、摆平心理医生的治疗,而不是应用到科学和学业上。在生活中,威尔则伪装成一个平庸的普通人,尽量避免天才带给他的烦恼。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要逃脱蓝波教授的发掘,那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他的天才身份。他更希望外界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来接纳他、喜欢他,而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才头脑。

另外,童年的心理创伤让威尔始终固守着内心的防线,他不肯搬家,也不敢尝试一段地位悬殊的爱情他内心极度缺乏的安全感,他每每用嘲笑、讥讽的态度对待他人,也不过是内心的一种防御措施。

当西恩看到他将自己封闭起来,每天只和书打交道时,西恩终于明白,威尔的聪明和自负不过是表象,所以他才会说:“看到你,我没有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的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随后,西恩对威尔内心的彻底解读,也成为片中最闪亮的一段台词:

“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

“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

“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

“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深情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在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

其实,当西恩对威尔苦苦逼问,试图要威尔真诚以待,说出他内心中的想法时,西恩已经完全将自己的伤口暴露出来了。与其说这是西恩对威尔的治疗,不如说是两个人在互相疗伤。

随后的两次治疗中,他们先后谈到了爱情和友情。西恩将自己了解的美好讲给威尔听,然后威尔到现实中和心仪的女孩交流,逐渐验证这些结论。由于天生的不安全感,他不相信一个哈佛的富家女会真的爱上自己这个穷小子,也不相信身边的朋友真的珍惜和他之间的友谊。直到西恩的结论在现实中一一得到证实之后,威尔的世界观开始崩塌。

是为了心理上的安全,固守原本的观念,还是尝试着接受一个新的观念?对于威尔来说,这是一次冒险。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放弃原本的生活观念,重新接受一种完全不同甚至尚不熟悉的观念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同样需要非常大的决心和勇气。

电影的最后,威尔接受了西恩的建议,他选择了相信。在他贫瘠的人生中,他得到了罕见的天分、朋友的真诚友谊、心理医生的坦诚相待和一个女孩的真挚爱情,对于威尔来说,他开始觉得知足了。

最后一个镜头是威尔驾驶着朋友的二手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前方等着他的是未知的世界和充满变数的爱情。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未来等待他的是什么,威尔已经有勇气真诚相待了。

影片信息

中文片名:心灵捕手

英文片名:Good Will Hunting

导演:格斯·范·桑特

主演:罗宾·威廉姆斯,马特·达蒙

片长:126分钟

上映时间:1998年

同类推荐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 别让直性子毁了你

    别让直性子毁了你

    这是一本心理学励志类通俗读物。本书共分为九章,从直性子起因,影响谈起,让读者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出个性缺陷的心理症结,学会基本的待人处世规则,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挑出自我中心意识,懂得设身处世地为他人着想,逐渐矫正自己不受欢迎的性格特征。《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从直性子的起因、影响谈起,阐述了直性子不是口无遮拦、耿直,不是不会包容的道理,探讨了如何采取“迂回战术”,让直性子的人生在温和、坚定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通过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够发现直性子在生活中有可能会“毁掉”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变,逐渐矫正自己不受欢迎的性格特质,拥有美好人生!
  •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

    本书是讲述原生家庭概念及原生家庭所带给人的影响的心理学著作。本书由人的成长之初切入,通过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对其施加的影响而造成的心理变化历程的关注,从“梳理与还原”“标签与记忆”“角色与关系”“安全与连接”“映射与抽离”这五大层面给出了原生家庭模板病毒式复制的解决方法,引导人们向上向善,追求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 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

    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

    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公司,有的人受到上司的赏识,成为公司的骨干,有的人却被企业解雇,四处找工作?为什么同样的能力在工作几年后会有不同的结果?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企业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差异?这就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热门推荐
  • 青春会逝你不老

    青春会逝你不老

    青春不是甜的发腻的偶像剧,也不是小说里的各种虐。作为没颜值没身高不努力不优秀的高中生,还臆想独宠你的男神?然而,我们不是女主,哪来的各种偶遇各种恋。上了高中才知道他有多枯燥。你们都知道,也都会知道。
  • 桃花扇

    桃花扇

    一个可以让戏剧日久弥新的时代如约而至。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适当删减,简化了情节,强化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并重新编撰目录,划分章节,配以精美彩图。赏菊芬芳你我,品戏演绎人生。
  • 帝灵使徒

    帝灵使徒

    当远古传说变为现实,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等待墨小冷的只有砥砺前行,在风雨泥泞中走完传奇的一生。凭我自由去,命为使徒不谓侠!
  • 情刀伏魔录

    情刀伏魔录

    唯王者能维天下之太平,唯王者仁义并存,他有王族血统,他众望所归!
  • 你还在呢

    你还在呢

    你一直在我眉见心上。当微风弹起回忆的前奏,仿佛又看到你的容颜,和,你的曾经。人潮退去,你还在我身旁。【现实延伸,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月更系列,
  • 天才少女恋上校园白马王子

    天才少女恋上校园白马王子

    “这世间已经没有难倒我的东西了,除了他……”这是天才少女,又一次赢得了奥林比克冠军的想法。天才少女过目不忘,长相倾国倾城追求者则可以排到爪哇国去了,可她却偏偏爱上了高冷的校园白马王子。“大小姐,您送的花又被他丢垃圾桶了。”"明天继续送。”"是”直到那一天,"穆小宝你能别再烦我了吗?你真的很烦。”见他用厌恶的表情看着自己,穆小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还是哽咽的说“好。"从此莫小宝再也没有出现在他面前,直到那一天……此故事纯属虚构
  • 穿越万界抽本源

    穿越万界抽本源

    钟昆,地球,华夏国一名三好学生,因.........额,反正他就是死了,后来获得穿越万界系统,从此走上开挂人生,斗罗界:“小三跟哥装逼,保证会被打死”钟昆笑着对唐三说,唐三“.............”斗破界:“小炎子,听说你有20多那什么火,借我玩玩呗!”钟昆对萧炎说,萧炎:“不可能,打死都不可能借给你”“那把你打死好了”钟昆说,萧炎:“............”钟昆骑着玄武追赶前面一群人,大声说到“停下来打劫,女的留下钱财,男的留下肚兜就可以走了,没有的,那就送你嗝屁”
  • 阁主大人又醋了

    阁主大人又醋了

    她是携带十滴上古冰凰源血的世家千金,本可以横行欺市一辈子,却横遭设计逐出家族,人人欺凌羞辱,因缘际会……她脱胎换骨逆风回归,誓要一雪前耻,阴差阳错的还招惹了洪荒大陆神秘隐门阁主!自从惹上阁主大人这块牛皮糖,时漾儿就只好装软萌可欺,拜求放过!可阁主大人对她紧追不舍,各种坑蒙拐骗逼她留下软包子~~一转眼,隐门阁主便对天下称,谁敢欺负他家的宝,杀无赦!【故事缘起,她有个利欲熏心的爹,纨绔冰凰后裔少女×妖孽冷情隐门阁主】
  • 快穿之黑化男神拯救大法

    快穿之黑化男神拯救大法

    看似外表高冷,内心却是个吐槽天才的零大佬,被系统绑定做任务去了!零:??我不想,谢谢!身为位面主神的隐泗,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陷入沉睡,等零好不容易做完所有穿越任务,来到他身边时,发现这货四仰八叉睡得正熟。零:神他喵沉睡!隐泗:小零零来了,我要展现出最好的姿态!ps:女主是闷骚,喜欢内心戏。男主是个小奶狗,喜欢在女主面前撒娇【女强】【1v1】【一本正经的搞笑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