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5400000002

第2章 总报告(1)

总报告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青少年的慈善需求状况,剖析青少年慈善需求的新特征,预见青少年慈善需求的新趋势,为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联合开展了“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状况”课题研究,调研情况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1.调研背景

需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下,当代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少年的需求更加广泛、具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找准青少年需求的关键点,才能为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才能使有限的服务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在青少年的需求中,慈善需求是青少年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青少年慈善需求涵盖青少年所需要的物质、情感、技能、发展等各个层面。

面对青少年多样化的慈善需求,如何通过专业的公益慈善方式来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青少年公益组织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此,厘清当前北京市青少年发展的慈善需求状况,剖析青少年慈善需求的新特征,预见青少年慈善需求的新趋势,有利于北京青少年公益组织更好地调整工作重点,设计公益项目,更加有效地满足青少年慈善需求。

2.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指在北京市辖区范围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青少年。根据北京统计信息网汇总数据,截至2013年,北京市5~34岁的青少年常住人口总数达到970万人[1],其中5~34岁户籍人口449万人[2]。总体而言,首都青少年人口基数较大,分布区域广泛。为提高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课题选取了家庭困难大学生、家庭困难青年、家庭困难中小学生、新生代农民工和流动少年儿童五类重点群体开展调研。这五类群体既涵盖了北京市青少年群体的主要类别,又是最需要慈善帮助的重点群体。同时,本课题把青少年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并分为6~17岁和18~35岁两个年龄段开展研究。

2013年北京市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万人,在学研究生26.6万人,毕业生7.3万人。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6.3万人,在校生58.9万人,毕业生14.9万人[3]。北京市大学生总数达85万人以上,北京市贫困大学生约有12.7万人左右,按5%的比例进行粗略估算,特困生约有4万人。针对家庭困难大学生群体,按照国家重点大学和国家非重点大学的区分,我们选取10所部属和市属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国家重点大学7所,非国家重点大学3所。在非国家重点大学中,2所为普通本科学校,1所为大专学校,涵盖了文科、理工、综合等类型大学。共发放调查问卷27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29份,有效回收率为97.4%。

************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北京市城市低保标准为家庭人均580元/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家庭人均460元/月。据有关部门统计,如果将低保标准定为特困标准,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户籍35周岁以下的特困青少年共有44499人,其中城市有30980人,农村有13519人;0~18岁的有24291人,19~35岁的有20208人;特困(在校)学生有24596人,特困非在校学生有19903人。针对北京户籍家庭困难青年(非在校)群体,我们随机抽取了6个区县,在社区、家庭、单位等地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7份,有效回收率为99.5%。针对北京户籍家庭困难中小学生群体,我们根据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差异,对7个城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86份,有效回收率为91.9%。

北京团市委在2012年年底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发展与服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北京市16~35岁的新生代农民工约220万人,占全市5~35岁青少年总数的23%,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4]。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0~14岁的流动儿童将近50万[5]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主要调查了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北京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外地农业户籍人口。调查数据来源于北京团市委委托北京市青英研究中心2012年开展的调查。2012年5月—8月,北京市青英研究中心通过问卷调查了2000家单位,在选择单位时适当考虑单位性质、规模与行业类型,每个单位样本不超过5个,共发放问卷8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57份,有效回收率为90.7%。

针对流动少年儿童群体,主要调查了北京市外来人口中18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和少年人口,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主。调查通过分段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了4个区,再在每个区按照公立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抽取一到两所学校;然后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三年级以上)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4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

二、调研的主要发现

1.贫困大学生的慈善需求

(1)经济压力大,渴望在社会帮助下“自食其力”

调查发现,北京市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大,消费水平较低,每个月的花销集中在401~1000元。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依然靠父母提供。消费结构单一,伙食等基本生活消费是每月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到77.0%,电脑等耐用品的拥有率较低且价位偏低,其他消费尤其是娱乐享受型消费的比例很小。大多数贫困生更赞同节俭、理性的消费观念,他们对时尚消费、享受型消费认同度较低。较低的经济收入使贫困生普遍感到生活和学习上的消费压力。为此,60.5%的贫困生打过工,他们首选“家庭教师”(41.9%),其次为“促销”(21.8%)和“快餐厅钟点工”(16.7%)。勤工俭学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收入”(32.4%)、“锻炼自己的能力”(29.9%)和“想自食其力”(24.3%)。

(2)渴望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调查发现,北京市贫困大学生渴望有更多的人际交往。36.3%的贫困生表示有“1~2个”知心朋友,34.7%的贫困生表示有“3~4个”知心朋友,23.8%的贫困生有5个及以上的知心朋友。在与宿舍同学关系方面,“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分别占34.7%、45.3%,两者共计80.0%。与宿舍同学关系“一般”的占17.1%,与宿舍同学关系“不太好”和“很不好”的占2.8%。当问到“是否主动扩大人际圈”时,58.7%的贫困生表示自己“有想法也有行动”,“想过但没付诸行动”的占32.0%。当遇到困难时,30.0%的贫困生会找父母,其次是“室友”(19.0%)、“辅导员”(15.2%)、“自己解决”(14.5%)。

(3)就业竞争压力巨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由于受家庭经济贫困的影响,大部分精力用于勤工助学,在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能力上缺乏锻炼,加之经济实力的薄弱、家庭社会背景的欠缺,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双向选择的竞争实力不强,不能正确对待面试挫折,对就业产生困惑、失望、逃避的心理冲突,容易丧失就业机会。在今后的就业设想方面,41.7%的贫困生表示“会选择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19.8%“想自己创业”,18.8%“想继续深造”,16.1%“今后看情况再说”,3.5%表示“没考虑过”。

(4)承受多重心理压力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反应症状较非贫困生群体明显,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非贫困生低,尤其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抑郁方面更为突出。部分贫困生背负着经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学习、生活,而且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30.2%的贫困生认为他们面临的最大挫折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其次是“缺乏自信心”(22.6%)、“就业竞争太激烈”(16.5%)、“人际关系不和谐”(15.7%)和“经济困难”(7.6%)。对于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45.0%的贫困生选择“听音乐”,20.2%会选择“吃东西”,11.1%会“写日记”,7.2%的会“找朋友聊天”。

2.家庭困难青年的慈善需求

北京市困难家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家庭收入低。58.7%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二是父母以务农为主,务农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三是处于欠发达地区。家庭处于欠发达地区(47.1%)是导致家庭困难的最重要原因,远远高于疾病困扰(13.5%)和子女抚养(11.2%)。四是生存型支出占主要比例。伙食(61.4%)、医疗(53.1%)和住房(50.9%)是他们最大的三项家庭开支,而休闲娱乐(18.0%)和旅游(17.8%)的开支最少。

(1)个人成长环境较差、业余生活单调

家庭贫困严重影响了青年的个人成长,主要表现在:一是业余生活相对单调和封闭。调查显示,每天除工作外,他们的业余时间主要用来“看电视或玩电脑”(60.2%),其次是“照料家人”(54.5%)和“与朋友聚会”(48.5%)。此外,还有29.8%的被调查者表示业余时间“发呆,什么都不做”。二是住房条件有限。一半以上(54.1%)的被调查者“和父母同住”,仅有四分之一(26.5%)表示自己拥有住房。他们当前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居住面积太小”(63.0%)。

(2)受教育程度较低,进而导致事业发展受挫

在事业发展方面,收入低和学历低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一是收入较低。69.4%的被调查者收入在3000元以下,其中,33.6%收入在2000~3000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提高,青年的收入呈递增趋势。二是学历低(51.0%),这是影响他们就业的最主要因素。仅有三分之一(36.7%)的被调查者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对其上学情况的调查中,有一成(10.2%)的被调查者因为“家庭经济较困难,难以支付学习费用”而不能读书。他们最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学习一门技术”(47.4%)、提高“工作能力”(47.1%)和“沟通能力”(44.6%)。

(3)社会参与水平亟待提高

北京市家庭困难青年的社会参与水平较低。他们参加单位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对单位举办的活动没兴趣。58.8%的被调查者表示偶尔参加或不参加单位集体活动。他们不参加单位集体活动的原因在于“对举办的活动没兴趣”(45.5%)和“性格比较偏安静些,不知道聊什么好”(30.1%)。他们更喜欢参加“朋友聚会”(57.5%)、“同事聚会”(40.8%)和“同学聚会”(39.6%)。

3.家庭困难中小学生的慈善需求

(1)对学习辅导有着强烈的需求

调查发现,学生最希望提升的三个项目是:“提高学习成绩”(31.3%)、“身体健康”(14.9%)和“学习一门特长”(11.2%)。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大的需求是提高学习成绩。而在学习困难上,“学习方法不合理”占27.2%,“得不到有效的学习辅导”占21.5%,“学习时间不充足”占21.4%,“因为经济困难而购买不起学习辅导资料”占12.6%。可见,他们主要的需求是加强学习辅导,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网络交往模式影响了家庭困难中小学生的社会化程度

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同辈群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交往需求,倾诉对象排在第一位的是同学。但当下,网络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家庭困难中小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更倾向于虚拟的网络交往模式以及个体化的网络娱乐方式,这不利于他们的社会交往,会影响其社会参与以及社会化程度。

(3)家庭困难中小学生需要家长的心理关怀

他们需要来自父母的关怀,家长对于他们的理解程度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状况。不过,不同年龄段对父母的关怀需求不一样。小学阶段更需要父母对他们学业上的关注,经常辅导他们的功课。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学生对于父母辅导功课的要求少了,他们更需要父母对他们的理解和包容。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进一步成熟,他们更希望能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

同类推荐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诗人十四个

    诗人十四个

    《诗人十四个》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用古诗词阐释友情、孤独、情欲、死亡、别离五种生命事件,渴求与接纳两种生命态度。全书根据这些主题分为七章,每章选择两个诗人,讲解其在这一主题下的文学样貌与诗人个人气质,并在两个诗人的对比中,呈现诗歌的不同解读,展现生命的矛盾性和可能性。作者整合知人论世的学术方法和现代心理学的分析语言,在继承经典笺注释义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旨在发掘古典诗词对于人生真正问题的助益性,激发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唤起深切的生命体验。
热门推荐
  • 石头怪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石头怪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我,石头怪,无敌!重生成一块石头,怎么办,吃吃吃,变身石头怪,不服?一口一个神技,开局就是满级,修炼?这辈子都不可能修炼的!——弄了个QQ沙雕网友唠嗑群——今晚点(613411011)等小红点小胖石头嘟嘟嘟,不好意思,石头怪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 EXO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EXO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曦然,是我错了,你回来好吗?????’(边伯贤)‘然儿,我是你的鹿哥啊!你快回来,鹿哥想你了。'(鹿晗)‘然儿,你回来吧!我们都知道错了。(吴世勋)……‘呵,让我回去?我不是天天犯傻的夏曦然了,让我回去简直就是做梦。(夏曦然)
  • 明末达人秀

    明末达人秀

    贾亦韬,一个年轻有为的历史学者,对于明史极有研究,因缘际会之下,在生与死的挣扎之中,成为了崇祯皇帝。作为一个明史专家,尤其是明末时期,贾亦韬有着极深的研究,他相信,由他当皇帝,无需过多的辛劳,不需像崇祯皇帝那样日夜忙于勤政,更不需要过着艰苦的日子,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只需将历史上的人物放到合适的位置,当一个甩手掌柜,就能让大明王朝中兴!总之,就是一句话,以他贾亦韬作为主办人和策划人,在明末来一个达人秀,让名臣名将尽情地施展才能,聚拢那个时代最为前沿的科学家。而贾亦韬自信的来源,不仅是他丰富的历史知识,主要还是明末时期,中国的强大,不管是军事,亦或是科技,还是经济方面,都是世界遥遥领先的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世风华绝色医女戏天下

    倾世风华绝色医女戏天下

    21世纪高傲总裁的妹妹悲哀穿越,因一个误会而惨遭“情敌”推下楼,也许是上天有意要帮助她,让她穿越成为丞相之女。在异世,“丑陋'的她大展风采医术惊人,不被天宇皇帝喜欢却被君兰的摄政王关爱有加,她可以是温文儒雅的妙手神医,也可以是迷倒众人的翩翩公子,花心少爷,又或者是冰冷无情的鬼医仙子,看她玩转各种角色的倾世风华以及她未来夫君的冷酷腹黑……
  • 魁纹

    魁纹

    有骑牛小童踏青而来,有武林异士纷然而至,遂称为江湖。
  • 我要在哪等你

    我要在哪等你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故事,总是那样的意味深长,而你就是我永恒的新娘!
  • 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包括观测天文学大师第谷、开创钢铁时代的发明家、一个新元素的诞生、不懈追求的科学伉俪、萨哥拉贫困潦倒、培根遭祸两次入狱以及布鲁诺至死不渝等内容。
  • 羲之若华

    羲之若华

    琼景国皇子,意外在大火中生存下来,在琼景国隐姓埋名,相貌俊美的他在昔日女尊的琼景国中,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琴师。玉佩有灵,带领她一步步的接近皇女,在复仇与复国之中,一切的恩怨纠葛,爱恨情仇被他掩埋于心,昔日那温润如玉的清冷琴师,在时光的历练下成为心有城府的冷漠,一切的爱与恨或平平淡淡,或激情澎湃,在国恨家仇中湮灭。玉灵进入凡身,为主人还愿报恩,卷入家国动乱之中,昔日体弱多病的娇弱小姐一步步成为护国女将军,拥护着她的心爱之人,直到一切都结束之时他们才恍然明白原来这只是大梦一场,可是哪怕梦醒,依然想再续前缘。“我只想看见你笑,倘若有人待你不好,我便会为你而战。”“如果一切能重新开始,我定不会为了皇位征战,我只想与你携手,看林中野花,山间明月,只是不知你愿不愿…”“你曾说过的喜欢我,你的喜欢,始终敌不过你的性命…”“我错了,是我不愿选择相信你,将你从我的身外推去,如今若有挽回的可能,你便将我的命取去罢了。”红线错乱之中,是谁邪魅的笑容勾人心魄,轮回的奈何桥旁,那随风摇曳的曼珠沙华可有你的身影?
  • 佛说转法轮经

    佛说转法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