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75600000004

第4章 一切皆禅(1)

活着的目的

死亡容易,生存却难,生存得好一些更难。

有个人,在他童年的时候,母亲就因为想不开而自杀身亡。母亲自杀的时候,他正好看见了,于是他幼小的心灵中就留下了阴影,这种阴影一直无法从他心中抹去。

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弟弟也自杀了。亲人接连不断地死亡给他一种错觉:“死亡才是人的最终去处。”于是他也尝试死亡,但是屡次得救。报恩寺的住持看他可怜,将他收容在寺中,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用处,留在人间只能是痛苦,还不如一死了之。

一天,住持去看他,见他神情萎靡,便对他说:“我不能救你,你要自救,你可以每日坐禅,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坐禅其实是没有用的。”

那人疑惑地问道:“既然没有用,那为什么还要坐禅呢?”

住持回答道:“就是因为没有用,所以才要坐禅呀!”

那人顿悟了:“人活着不是为了用处,而是为了生存。”

死亡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死了就死了,不必恐惧,不必担心,只是把自己的事交给别人处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人应该为自己的事负责,而不是把自己的事交给别人!

人活着不是为了用处,而是为了生存。死亡容易,生存却难,生存得好一些更难!所以,珍惜眼前,才能够把握人生。

磨砖与静坐

不追求形式,求真正理解。

马祖是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在般若寺修行的时候,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有一天能修成正果。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神情专注,便向弟子问道:“你这样是在做什么?”

马祖马上起身答道:“我在修行,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听他这样说,就顺手从地下捡起一块儿砖,然后在一块儿平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神情是那么的专注和坚毅,和马祖的神情是一样的,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感觉。

马祖非常疑惑地问道:“禅师,你在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难道你看不见我在做什么吗?”

马祖又问:“磨砖有什么用呢?”

怀让禅师说:“我正在磨砖,我想把它磨成镜子。”

马祖说:“砖本身是没有光的,就算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就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怀让禅师就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惭愧地问道:“弟子愚笨,请师父指点,怎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答道:“有一个人在赶车,可是那个车子就是不走,于是他就拿起鞭子拼命地打车,马在那里低着头吃草,车子还是不动。你说是应该打车,还是应该打马呢?”

马祖终于醒悟了:“坐禅只是成佛的一种手段,若想真正地成佛,只坐禅是没有用的,而是要从心里去感悟。”

打坐与参禅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弟子迷茫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的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问:“那么,怎样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都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在普通人看来,精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一切皆禅

何高何下,我们真的那么肯定吗?僧人说的道理是书上的,是别人的。侍者说的道理,却是自家的,是心中的。两者相较,又是何高何下?

有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却是不小!”

云水僧一听,觉得有理,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

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了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了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下,拜了三拜,掉头就走。他心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了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了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侍者尚且这么高明,无相禅师的修行更加深不可测了,不如还是走吧。

无相禅师回来,侍者汇报了经过的情形:“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儿大。我即摊开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卖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糖饼与《唯识论》

一个糖饼,囫囵着是糖饼,掰为两片,仍是糖饼。这么一个简单浅显的道理,未悟其义者何止僧正一人!

睦州禅师问弟子僧正:“会讲《唯识论》么?”

僧正说:“不敢。只是幼年时读过。”

睦州禅师便拿了一个糖饼,将其掰做两片,问僧正:“这是什么?”

僧正无语。

睦州禅师问僧正:“唤做糖饼是?不唤做糖饼是?”

僧正答道:“不可唤做糖饼。”

睦州禅师却叫过弟子沙弥,问之:“来来,你唤做什么?”

沙弥答道:“糖饼。”

睦州禅师说:“你也讲得《唯识论》。”

无中生有

一切是禅,急中生智,从无到有,便更加是禅的体现。

有一位信徒很想学习打坐,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到寺院去拜访无相禅师,并非常诚恳地说道:“老师!我很笨,自知非参禅法器,但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能否请您告诉我,禅像什么?”

无相禅师回答道:“五祖山的法演禅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偷,他的儿子对他道:‘爹!您年纪已渐渐大了,找个时间教我偷盗的技术吧!免得以后我没办法生活。’

“做父亲的不好推辞,便答应了。这一天晚上父亲就将儿子带到一富有人家,用万能钥匙,将衣橱的锁打开,并叫儿子进去,等儿子进去以后,父亲便把橱子锁了,且大叫道:‘有贼!有贼!'转身便走了。

“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搜查。搜查结果,东西并没有遗失,也没有看到小偷,因此就去睡了。这时锁在衣橱的小偷,不晓得父亲什么用意?为什么要把他锁在衣橱内?到底要怎么样才能逃出去呢?于是灵机一动就学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一会儿,听到房内动静的夫人叫丫环拿灯来看,并说好像有老鼠咬衣服。丫环刚一开衣橱,这小偷便一跃而出,并将丫环推倒,竟逃走了。富人家发觉小偷后,派人追赶追到河边,这小偷急中生智,把一块儿石头抛到水里,自己绕道回去,还听到河边有人说,真可怜,把小偷逼得跳河了。小偷到家后,看见父亲正在喝酒,便埋怨为什么要将他锁在衣橱里?他父亲问他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说了一遍,父亲非常高兴道:‘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像这小偷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

虎朋豹友

“虽是主夫,却非凡夫”,因为人人本具佛性;“虽非凡夫,又不坏主夫法”,当知世、出世法无二。以一颗慈善之心就可以跟虎豹交朋友,跟人交友当用何心呢?

惟则禅师在浙江天台山的深处翠屏岩以草结阉,一住四十多年,终于被一个樵夫发现。

“就您一个人在这里修行吗?”樵夫问。

“这样的深山里,有一个人都已嫌多,还要许多人干什么呢?”惟则说。

“您就没有朋友吗?”樵夫又问。

惟则以拍掌出声作答,虎豹应声而出。见樵夫大叫一惊,惟则又挥手示意虎豹退回了草庵的后面,说:“这白云之间的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我的朋友啊。”

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惟则对樵者扼要的指示佛法的心说道:“你现在虽是凡夫,却非凡夫;虽非凡夫,又不坏凡夫法。”

樵者于言下契入。

从此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

洗碗扫地

禅,离不开生活,穿衣吃饭是禅,搬柴运水也是禅,一个人不把生活照顾好,禅安住在什么地方呢?

有一初学青年请教赵州禅师道:“我是刚入门的求道者,诚恳地请求老师给予一些特别的指教。”

赵州道:“你吃过早饭没有?”

“谢谢!用过了!”

“那么,去把自己的食器洗干净吧!”

“洗干净了。”

“请将地清扫一下吧!”

初学青年终于非常不满意地道:“难道除洗碗扫地以外,老师就没有别的禅法教我吗?”

赵州禅师也很不客气地说道:“我不知道除洗碗扫地以外,还有什么禅法?”

一片石

说得即得,说不得即不得;说坐则佛,即坐则佛;说不坐则佛,即不坐则佛。一片石是一片石,一座佛是一座佛。但,一片石又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总之,无非是一片心。

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有时坐,有时卧。欲镌做佛,得不?”

南泉禅师答曰:“得。”

陆亘又问:“莫不得不?”

南泉答曰:“不得。云岩禅师说过:坐则佛,不坐则非佛;而洞山禅师却说:不坐则佛,坐则非佛。”

不语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学无术,不懂装懂,故作高深,清净佛门尚且如此,更何况凡人俗世,实乃人性之可悲可叹!

有个僧人号“不语禅”,学识甚少,平日全凭两个侍者代他答问。

一日,侍者外出,碰巧有云游哲人来参拜并请教。问:“不语禅,何为佛?”不语禅哪里能答,一会儿东看看,一会儿西看看。又问:“何为法?”不语禅不语,看上看下。又问:“何为僧?”不语禅无奈,闭眼不答。再问:“何为住持?”不语禅急得伸出两只手。

哲人满意地走了,路遇侍者,就告诉他们说:“我去见过长老了,问他佛,禅师东顾西顾,意思是人有东西,佛无南北;我问法,禅师看上看下,意思为佛法平等,没有高下;我问僧,他闭上眼睛,告诉我:白云深处卧,便是一高僧;再问住持,他伸手出来,意谓接引众生。这大师真是明心见性啊!”

侍者回到寺庙,不语禅大骂道:“你们哪里去了?也不来帮我。他问佛,教我东看你不见,西看你又不见;他又问法,教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又问僧,我无奈,只好闭眼装睡;他又问住持,我自愧诸事不知,还做什么长老,不如伸手沿门叫花罢了。”

单行道

正路,也可能让人迷失,让人不得自如。

洞山禅师探望重病中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求洞山禅师发慈悲救他这个真心学道的弟子,不想自己没有悟道就死去。

“你是谁家的子弟?”洞山禅师道。

“我是无佛性人家的子弟。”德照说道。

洞山禅师沉思不语,双眼逼视着德照。

“四面都有山逼近时,我要如何才好呢?”

德照显得非常焦急。

“我也是从人家屋檐下走过的。”洞山禅师道。

“假若我和老师在屋檐下相遇,我和老师是互相回避好呢?还是不互相回避好呢?”德照道。

“不互相回避!”洞山禅师道。

“不回避,那老师要叫我到哪里去呢?”德照追问道。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如果你不放心,那你可以到开垦的田地里去种一种道粮!”洞山禅师指示道。

“那请您珍重。”德照说完后就来到田地进行了解。

洞山禅师用禅杖在他面前摇了三下,叹道:“你虽然能够这样出去,但是却不能这样回来。”

到处都是路,可是哪一条是正路呢?学僧德照能那样出去,却不能那样回来,可见在正路上也要走好。

感悟

追寻之后才有发现。

唐代的智闲和尚曾拜灵佑禅师为师,有一次,灵佑问智闲:“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做什么事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呢?”他冥思苦想,无言以对。

于是说:“弟子愚钝,请师父赐教!”

灵佑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

智闲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阅佛藉经典,但没有一本书是有用的。他这才感悟道:“本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体味佛法,参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场空啊!”

灰心之余,智闲一把火将佛籍经典全部烧掉了,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气!”

于是他前去辞别灵佑禅师,准备下山,禅师没有任何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闲来到一个破损的寺庙里,还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但是心里却总是放不下禅师问他的话。

同类推荐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名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看清青春什么样

    看清青春什么样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谈判高手36计:高效经理人谈判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谈判高手36计:高效经理人谈判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丛书的前瞻性:目前国内的管理教育,基本上以MBA为主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即使采用案例教学,也是以概念理解和原理分析为主,本身并没有解决管理的基本技能问题。而本套高级经理人技能训练与自修教程弥补了这一空白。丛书的权威性:本书主编孙健敏博士留学海外多年,又长时间为中国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他和他的团队从1994年开始进行管理技能的开发和评价工作,先后为国内外100余家企业提供管理技能的开发与测评诊断工作,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学术研究,他们编写了这套丛书。基本涵盖了管理者自我提升所需要研习的各个方面,其权威性、实用性、针对性,已经在多家企业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 网商大智慧:走出淘宝创业迷局

    网商大智慧:走出淘宝创业迷局

    随着淘宝创业在国内逐渐兴起,使用淘宝平台开始人生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许多知识来武装自己,同样也需要避免走前人所走过的冤枉路。本书就像是一位导师,告诉淘宝创业人,前人都犯过那些错误,该如何少走弯路的书。——是否遇到过下架、差评、投诉、被骗、封店等一系列令您困惑不已的事情,发现自己好像一直在迷宫里前行。本书通过66个淘宝人所经历的鲜活的案例,让读者了解一些淘宝人曾经遇到过的迷局,了解那些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怀揣一个指南针,在迷宫中远离冤枉路。
  • 担当

    担当

    面对难题,你是一推了事还是迎难而上?出现问题,你是逃避责任还是勇于担当?敢担当的人有机会,会担当的人有地位。“担当”是一个人、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品质与素质。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林少波的《担当》从敢于担当、甘于担当、乐于担当、勤于担当、严于担当、善于担当和精于担当七章层层分析,思路严谨,结构清晰,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首部全面深入研究“当当”这个话题的作品,《担当》非常适合企事业单位员工和政府机关干部团购阅读和作为自我培训的教材。
热门推荐
  • 女配逆袭修仙撰

    女配逆袭修仙撰

    顾浅汎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上班族,每天淹没在人群中,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小说,看着与小说中同名的女配,本能的吐槽几句,谁曾想竟然穿进书里的世界。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修仙界,顾浅汎立志要好好修炼飞升仙界,可是冷漠的家族,强大的嫡姐,让顾浅汎觉得如蝼蚁一般,任人摆布。“不!我既然来到这里,就是要成就自己的道。”且看顾浅汎如何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修仙界大放光彩!
  • 顺势而为:跟庄其实很简单

    顺势而为:跟庄其实很简单

    本书从内容上可分为5部分。第1和2章介绍了认识庄家和庄家操盘过程的内容。第3~5章介绍了看盘基础、K线分析技巧、均线分析技巧等内容。第6~16章介绍了寻找庄股、庄家建仓、常用建仓手法、建仓完成、庄家试盘、庄家洗盘的特征、常用洗盘手法、拉升股价、常见拉升方式、出货的特征、常见出货手法等内容。第17~20章介绍了成交量骗术、庄家的骗线、庄家消息骗术、多头空头陷阱等内容。第21~24章介绍了买入时机、卖出时机、追击涨停板、捕捉黑马股等内容。
  • 守护甜心之紫莲纯雪

    守护甜心之紫莲纯雪

    一个转学生,友情不知还能不能继续,亲情不知还能不能保留,爱情不知还能不能完整……然而因为这一个转学生,亚梦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友谊像玻璃碎了,亲情像蒲公英飞了,爱情像白天的星星一样没了,这让亚梦悲痛欲绝,离开了这个令她悲伤的地方……
  • 我真的是主神

    我真的是主神

    甘于平凡的李默穿越到异能横行的新世界。脑中寄居一枚主神,以为凭借此可以称霸世界。结果各大世家要暗杀他,恐怖组织威胁让他做卧底,外星侵略者想要抓他来研究……。被吓到的李默躲进主神中,没想到里面还住着一个大BOOS。
  • 寻甲记

    寻甲记

    高维投影入侵,灾难酝酿,人们本能的拿起武器阻止入侵者,但是却惊恐的发现,他们手里的枪械,炮弹乃至各种先进武器根本无法消灭这些入侵者。绝望在蔓延。就在绝望之际,少数的一些人幸运的掌握了能够对抗入侵者的力量,他们将会和千万人一起面对这一场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 惊雷

    惊雷

    “谍海多凶险,于无声处听惊雷。”余惊鹊,代号惊雷,冰城不见硝烟的战场之中,像是一道春雷,炸响在无数人耳边。他是敌人心脏上的一根刺,时不时就要刺痛他们一下,却又难以拔除。惊雷破柱,天地换颜,守望黎明的黑暗中,雷声先鸣。……………………………………每一个人,生来都有天赋,只是天赋不同。当一个人的天赋,是适合做谍报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天赋,是好是坏?谍报工作没有成功的人,都是失败者,都是在辜负别人的信任。敌人的信任,甚至是自己人的信任。没有成功,没有失败。要么“默默无闻”,要么“身死道消”。
  • 第一废宠:杀手毒妃
  • 魅帝狂宠逆天神妃

    魅帝狂宠逆天神妃

    她是雪族的灵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是月氏人人憎恨厌恶的二小姐,却身怀各种绝技、宝物,凭借小强的精神,完美逆袭;他是人人闻风色变的魅帝,却独独宠溺她和她!妹妹:“哥,你偏心!”哥哥:“嫂子重要!”嫂子:“……”妹妹:“……”
  • 诸天界

    诸天界

    国破家亡,被俘为阶下囚的文鲸无意中被从天而降的天帝魂魄俯身,从此,为了生存,这个满腹经纶却无缘仕途的少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强不息的修仙一途。从仙道名门间的角逐,到妖界的妩媚,再到魔界的腥风血雨,乃至于扶摇直上,冲破九天,撑起诸神的世界。且看一介少年如何从一无所有,踏平三界,一直走到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