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0800000048

第48章 北宋(3)

宋真宗即位以后,封王旦为参知政事,即当朝宰相。王旦胸怀宽广,从不记仇。

他在家之时,从来没有生过气。他的妻子想了解夫君的度量,就在他食用的肉羹内放入灰尘。王旦毫不在意,只吃饭而不食肉羹。妻子问他:“你为什么不吃肉羹?”王旦答道:“我今天不喜欢吃肉。”

又有一次,妻子又在他的饭中放入灰尘。王旦知道妻子的用心,笑道:“今天的饭不合我的口味,你给我准备一些稀饭吧。”

王旦做了宰相后,寇准担任枢密使。寇准自恃才高,对王旦非常嫉妒,所以总在真宗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天,王旦管辖的中书省向枢密院发了一份公文,文章的格式出现错误。寇准小题大做,竟将此事奏与皇帝。

真宗非常生气,对王旦说:“堂堂中书省竟然出现这样的错误,要是被地方官员看到了,岂不令他们耻笑?”王旦忙说:“这都是臣的过错,以后一定注意!”事后,王旦亲自去枢密院向寇准谢罪,并且处罚中书省的官吏。

事情过了一个月,枢密院向中书省发了一篇公文,也违反了固定格式的要求。中书省官员认为这是个泄愤的好机会,就将这份文件送交王旦。王旦没有将此事揪住不放,只命部下将公文退回枢密院。

寇准得知此事后,非常惭愧,特意到中书省拜见王旦,并说:“王相爷待人宽厚,实在令我佩服!”王旦只是微微一笑,不再说什么。

王旦与宋真宗一起谈论国事时,总是说:“寇准智谋过人,真是难得的人才。”真宗非常惊讶,对王旦说:“你这人的度量也太大了!寇准专爱诋毁你,你却称赞他的长处。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你这类人吧。”

王旦答道:“臣长期担任宰相之职,办事未必十全十美。多数同僚畏惧臣的权势,不敢说实话,唯独寇准能在陛下面前批评为臣。可见寇准忠诚、率直,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臣尊敬他的原因。”一日,真宗把王旦的话告诉寇准,寇准非常惭愧。

后来,有人陷害寇准,宋真宗想把寇准贬到外地为官。寇准私下里找王旦,对他说:“相爷能否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让我去当节度使?”王旦非常惊讶,答道:“国家的将相之位,怎么可以通过恳求来得到?我绝不会为你说情!”寇准听罢,难过地走开了。

宋真宗问王旦:“寇准必须贬官,你看应让他担任什么职位?”王旦说:“太宗爷在世之时,非常宠爱寇准。所以寇准不到三十岁,就当上了枢密使。臣认为太宗皇帝没有看错人,寇准忠诚、正直,若不重用,恐非朝廷之福。”

宋真宗听从王旦的话,封寇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并享有宰相的虚衔。寇准入宫拜见真宗,哭诉道:“陛下待臣恩重如山,臣非常感激!”真宗说道:“多亏王旦一再推荐,我才作出这个决定。”寇准非常羞愧,对人说:“我的胸襟远远不及王相爷!”

1004年,王旦得了重病,虽然服药,却总不见好。宋真宗亲自去相府探视,问他:“今后有谁可以承担宰相的重任呢?”王旦起初不肯直言,说道:“皇上不必问臣,拜相之事绝非臣所能判断的。”

宋真宗一再追问,王旦才说:“寇准回京以后,政绩斐然。若是授以宰相的实权,大宋必能兴盛!”真宗听了很不高兴,说道:“寇准虽有才干,但他任永兴军节度使时曾搭起大棚,大办寿宴。宴会的规模不次于朕。”

王旦劝道:“陛下休听小人胡言。寇准忠心爱民,必定不会做出此事。像寇准这样的正直之臣,是宋室社稷所不可缺少的。”在王旦的劝谏下,真宗终于拜寇准为宰相。

寇准抗辽

1004年闰9月,辽朝萧燕燕、辽圣宗母子统率二十万军队南下,准备一举灭掉宋朝。辽军来势非常凶猛,很快深入到定州以南,声势惊人。

宋真宗接到前线的告急书信,就找一些宠臣商议。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金陵(今南京市)人,说道:“辽军此次南下,兵多将广,我们并没有胜算。陛下不如避其锋芒,将都城迁到金陵。”

枢密院事陈尧叟是西蜀成都人,对皇帝说道:“臣也认为必须立即迁都,但不应迁到金陵,应当去成都。敌兵一旦过了长江,金陵则无险可守,西蜀却是天府之土,易守难攻。”

宋真宗遂召集群臣,商议抗敌之事。寇准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若亲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县,澶音chán)指挥,只用五天时间就能退敌。”宋真宗大惊,说道:“辽军已到定州,而定、澶两州仅有五百里(二百五十公里)的距离。丞相要朕亲征,朕必须回宫好好考虑!”

寇准将宋真宗拦住,对他说道:“陛下一旦回宫,臣不知何时才能见到您。征战之事瞬息万变,如果您一再犹豫,就会失去破敌的良机!”真宗说:“辽军来势凶猛,朕亲临前线,虽能鼓舞士气,但并无破敌把握!不如迁都至金陵或成都,再图后计。”

寇准大怒,说道:“迁都的主意是何人所奏?此人必须斩首!现在辽兵虽然势大,只要皇上驾临澶州,定能克敌制胜。如果您弃汴京而走,那时民心崩溃,大宋的江山还能保得住吗?”宋真宗终于同意他的意见。

11月,宋真宗、寇准率领大军离开东京,向澶州进发。宋真宗来到韦县(今河南滑县东南),接到前线战报,得知辽军已攻占德清军,而德清军离澶州极近。大臣们吓坏了,背着寇准,向皇帝献上金陵、成都地图。宋真宗有所动摇,又想迁都南逃。

这天深夜,宋真宗紧急召见寇准,与他商议迁都之事。寇准非常难过,奏道:“如果陛下南迁,我军就会不战自溃。试问,在辽军铁骑的追击下,陛下又怎能平安抵达金陵或成都呢?”宋真宗听罢,不再说话了。

寇准走出御帐,又将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带进帐中。寇准说道:“陛下如果不相信臣的话,就听听高将军是怎么说的。”高琼说道:“禁军将士的家眷都在汴京,大家都不愿意南下。只要陛下前往澶州,我们一定可以击败辽兵!”

寇准又说:“请陛下立刻动身,晚了就没有机会了!”宋真宗终于听从他们的意见,连夜奔赴澶州。

这时,萧燕燕率领大军进抵澶州北城外,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将北城围住。宋朝澶州守将李继隆率文武官员迎接真宗,真宗进抵北城,登上城墙观看敌阵。宋朝将士们望到龙旗与黄色伞盖,知道圣上亲临前线指挥,高兴地呐喊起来。宋军的声音一直传到数十里之外。

过了几日,辽朝主将萧挞凛带着几个骑兵,逼近澶州观察地形。宋军将领张环非常气愤,用床子弩(一种安装在座子上的强劲弩弓)将他射死。萧太后害怕起来,派人找宋真宗议和,条件是宋朝割让关南之地。

真宗对寇准说:“我绝不会割让关南之地,但可以送些财物给敌人。”寇准见真宗议和的态度非常坚决,只好点头同意。真宗命曹利用为使者,到辽营谈判。宋真宗叮嘱他道:“如果辽兵肯退兵,可以每年给他们一百万两白银、一百万匹绢。”

曹利用离开御帐后寇准叫住他,说道:“虽然陛下许了一百万的财物。但所献财物若超过三十万,我就要你的脑袋!”曹利用到了辽营,经过据理力争,商定由宋朝每年给辽朝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真宗称萧燕燕为叔母,称辽圣宗为弟。

曹利用回转澶州,内侍来问他谈判的结果如何,他伸出了三个指头。内侍立即向真宗报告,宋真宗说道:“太多了!太多了!”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能让辽国退兵,又不损失土地,也还可以。”

后来,曹利用面奏真宗,说出许给辽国的银绢共是三十万,真宗欣喜若狂,夸奖曹利用能干,还赏赐他许多财物。12月,宋、辽两国达成和议。这次和议被称为“澶渊之盟”。宋真宗虽然屈膝求和,但毕竟使辽军放弃了灭宋的图谋,此后宋、辽的和平维持了一百多年。

狄青不怕出身低

夏景帝元昊即位以后,准备侵犯宋朝。1040年,西夏军队与宋军在延州城外的三川口打了一仗,因延州刺史范雍指挥失误,宋军打了败仗,损失惨重。宋仁宗大怒,撤销了范雍的职务,任命范仲淹、韩琦为陕西经略副使,到西北前线抵挡敌军。

范仲淹到了延州,将军队分为六路,每路各设将领一名。在他的统率下,宋军的纪律得到加强,战斗力有所提高。西夏将士们都说:“大范老子(范雍)能力平庸,不是咱们的对手。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却有十万甲兵,不可轻视。”

当时,朝廷派禁军到宋、夏边境作战。禁军中有个低级军官狄青,他出身于普通士兵,英勇善战,这次也跟随军队进驻保安(今陕西志丹)。没过多久,西夏军队进攻保安,保安守将卢守勤连吃败仗。

狄青主动去找卢守勤,对他说:“现在敌军猖狂,我愿意担任先锋出战,为国出力。”卢守勤见狄青身体强壮,双目炯炯有神,像个大将之才,就拨给他一支人马,让他出城抵御敌军。

狄青故意披散头发,用一个青铜面具将脸罩住,只露出两只炯炯的眼睛,看上去如同鬼神。他手拿一支长枪,带领士兵奋勇杀敌。西夏兵向来相信鬼神,看到狄青的装扮,先有几分惧怕,又见他异常勇猛,就更加惊恐了。结果,西夏军队被杀得大败,将士死伤无数,溃不成军。

保安的捷报传到汴京时,宋仁宗非常高兴,下令嘉奖驻守保安的宋军,提升了卢守勤的官职,并将狄青连升四级。

宋仁宗还想召狄青入宫,亲自接见。可是到了1041年2月,西夏军进攻渭州,卢守勤派狄青前去支援,召见的事情只好取消了。但是宋仁宗为一睹狄青的风采,还是命人画了他的肖像,送入宫中。

此后,西夏兵继续侵犯宋朝,边境的老百姓深受其害。狄青带兵迎战,保护保安一带的百姓。他先后参加了二十五场战斗,虽然身上多次受伤,但每次都能取胜。西夏士兵听到狄青的名字,都心惊胆战。

过了几年,延州部将尹洙对范仲淹说:“狄青是个难得的将才,应该加以重用。”范仲淹了解了狄青的情况,对他很感兴趣,急着要召见他。尹洙说道:“这事可不能急。延州离保安有近五百里的路程,要狄青赶到庆州,最快也要四天。”

范仲淹不等尹洙说完,立即传令,命狄青到庆州来见。第四天,范仲淹见狄青仍然未到,每隔几分钟就派人出营瞭望。傍晚时狄青才赶到,范仲淹与狄青谈了一次,然后封他为将军,让他在自己部下听用。

一日,范仲淹问狄青:“你读过什么书?”狄青直言以告:“卑职没读过多少书。”范仲淹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现在是个将军,要带领军队作战,如果不能通读兵法,就比较麻烦。要知道,光凭个人的勇敢,只不过是匹夫之勇,没有多大价值。”

狄青听完范仲淹的话,感到心悦诚服,一再点头。范仲淹从自己的书架上挑选了一些书,送给狄青,其中有《左传》《孙子兵法》等,叫他回去认真攻读。

从此以后,狄青利用一切空隙时间读书。虽然他认不了多少字,学习时遇到不少困难。但狄青没有放弃,而是虚心向别人请教,清除学习上的障碍。过了几年,他就把秦汉以来的兵法读得滚瓜烂熟。

狄青学习兵法,是为了运用于战场。由于他熟读兵书,又能灵活运用,所以在作战中经常取得胜利,又立下很多战功。

1044年,西夏在北宋、辽朝的夹攻下处境艰难。元昊无奈,只得派人与宋朝议和。两国商定,西夏向宋朝称臣,宋朝每年赠送西夏一些银、绢和茶叶。

后来,宋仁宗把狄青调到汴京,封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有人对仁宗说:“狄青出身卑贱,不宜委以重任。”但宋仁宗对狄青非常倚重,不理睬这些意见。有个人拿着唐朝名相狄仁杰的画像,对狄青说:“您和狄仁杰有没有关系?不如认狄公做自己的祖先吧!”

狄青笑了笑说:“我本来出身卑贱,多亏皇上的信任才身居高位,怎么敢高攀狄公呢。”他不愿意攀附名相,却依然得到皇帝的宠信。

欧阳修改革文风

1045年,范仲淹被贬到邠州,权贵们还说他结交朋党,罪有应得。改革派官员欧阳修非常生气,写了一篇奏章给仁宗,说道:“范仲淹是忠君爱国之才,您应当对他的改革全力支持,为什么要把他罢免呢?”

权贵们非常愤怒,在仁宗面前搬弄是非,诬陷欧阳修。宋仁宗听信他们的话,将欧阳修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市)知州。

欧阳修是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他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州)依靠他叔父。因为家境贫寒,郑氏就用荻草秆在泥地上画出字来,教欧阳修学习。欧阳修很聪明,也拿荻草秆在地上画来画去,认了不少字。这件事被称为“画荻教子”,在随州一带广为流传。

成年之后,欧阳修更加好学。家里没钱买书,他就到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回家后读到能背诵时才归还人家。有时候,他对借来的书太喜欢了,就提笔抄录下来。

一天,他到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发现屋内的废纸篓里有本旧书。他拾起来阅读,才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欧阳修对主人说:“你既然将此书丢弃,不如送给我吧!”主人见他是个好学之人,就答应了。

欧阳修将韩愈的文集带回家,越读越觉得精彩。原来,宋朝初年的文章多追求华丽的辞藻,玩弄对偶手法,内容非常空洞。而韩愈的文章简洁明快,说理透彻,使人觉得言之有物。欧阳修决定学习韩愈的文风,从此他刻苦攻读韩愈文集,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1030年,欧阳修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了第一名。那时他才二十四岁。第二年,欧阳修被任命为西京(今河南洛阳)推官,与河南县主簿梅尧臣相识,二人结为莫逆之交,经常在一起研究文学。

西京留守钱惟演是著名的词人,一次他新盖了一处驿舍,请谢希深、尹洙和欧阳修三人各写一篇文章来记述。三人的文章写好后,钱惟演让他们共同评议,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

三篇文章中,谢希深的文章有七百多字,欧阳修的文章有五百多字,尹洙的文章才三百多字。可是,尹洙的文章非常精练,而且结构严谨,气韵古峭,远非谢、欧所及。到了晚上,欧阳修提着酒壶去尹宅拜访,诚恳地向尹洙请教作文之法。

尹洙坦然说道:“您的文字颇有基础,不过格调较低,废话太多。”欧阳修立即重写一篇,这篇文章的字数比尹洙写过的文章少二十几个字,却言简意赅。后来,尹洙逢人便说:“欧阳修的进步真快,简直是一日千里!”

后来,欧阳修进京任职。他的政治地位提高了,文章也越写越好,成为文坛领袖。他对华而不实的文风非常厌烦,开展了一场“诗文革新运动”。他在梅尧臣的辅佐下变革诗歌,又在尹洙的辅佐下变革散文,促成了当时内容充实、文字朴素的诗风、文风。

范仲淹倡导“庆历新政”时,欧阳修是他的有力支持者。在欧阳修的支持下,误国宰相吕夷简被罢免,改革派官员无不喜悦。“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做知州。他没有灰心丧志,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宦海沉浮。

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积极理政外,经常到滁州各地游山玩水。滁州城外有一座琅琊山,山上有一座亭子,山上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欧阳修经常到那里饮酒,并自称“醉翁”,给那座亭子起名为“醉翁亭”。

欧阳修对那里的美景难以忘怀,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作为纪念,这篇文章就是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他在开头描述滁州四面的山峦,写了几十个字。欧阳修写完后觉得不够简洁,就删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整篇文章简洁明快,亲切自然,毫无滞涩、窘迫之感。

人们充分肯定欧阳修的成就,将他的诗当成宋诗的典范,又将他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包拯铁面无私

同类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创作的系列侦探小说。正是凭借“福尔摩斯”这一经典形象,柯南道尔开创了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并赢得了“英国侦探小说之父”的美誉。来自烟雾弥漫的伦敦贝克街的福尔摩斯影响力早已穿透推理一隅,成为神探的代名词,仿佛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活人,被读者钦佩和仰慕。
  • 猿朋豹友(人猿泰山系列)

    猿朋豹友(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哭鼻子大王

    哭鼻子大王

    小丢丢是个一年级的小男生,他长着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巴,还有一个略微扁了点儿的脑袋——总之,模样跟旁人没什么两样。可有一样,小丢丢跟旁人不一样,是什么?哭鼻子。没错,很多小朋友都哭过鼻子。
  • 中外战争文学故事(上)

    中外战争文学故事(上)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
  • 漫游宇宙空间(自然瞭望书坊)

    漫游宇宙空间(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
热门推荐
  • 森河未晚

    森河未晚

    在一起五年,没有丝毫预兆,连分手都没说,就消失不见。在医院里,生病的男人抱着女人:“不要再丢下我了,回到我身边继续做我的小姑娘吧!”女人一句话都没答,却早已泪流满面,似乎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很久。兜兜转转,依旧抵不过回到我身边这几个字。
  • 酒灭

    酒灭

    似乎真正的一切,自己从未有了解过。阴阳乾坤现,棋随天地转。————幽冥石碑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高手梦之阳神

    高手梦之阳神

    意外成为了异世界的最高战力,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诸天最强万道钓皇

    诸天最强万道钓皇

    我有一钓,可钓诸天万物,名将美人、功法武技、神兵体质…诸天万界,万事万物,无物不可钓! 钓只黑狗,封为神兽,祸害四方!钓个猴子,封个先锋官,征伐西游!钓个女帝,封个……我靠,钓到一个宇宙,是什么鬼? 垂钓诸天,穿梭万界! 帝朝威震八荒,圣朝俯瞰天地,神朝永恒不朽! 叶东皇扬鞭东指,“朕有无数世界,谁与争锋?”武侠、动漫、小说、西游、洪荒,诸天万界,一切皆有可能!!!
  • 青春绝不苟活

    青春绝不苟活

    当我们的爱情不被双方父母支持的时候,年轻气盛的我们毅然走上反抗的道路,面对双方父母一个又一个条件障碍,我们从未放弃,因为青春绝不苟活
  • 深夜马戏团

    深夜马戏团

    一个失踪以久的朋友,一封带血的求救信,故事就此展开。一个尘封多年的马戏团,每周上映的戏剧。
  • 人间百态众生万象

    人间百态众生万象

    收集人间故事,希望你们能喜欢!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时候,黎明才会到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拳超人怪人传

    一拳超人怪人传

    存在于琦玉星上的武道者,原为人类,追求却不是天下无敌,比起天下无敌,他寻找的则是更强的人,并且尽可能让自己变强一点,日新月异,一切都不存在一成不变,每个人每分每秒都在变强,他深知天外有天的道理。同时,这道理亦是他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