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1100000010

第10章 诗·思无邪(9)

该诗最大的特点是寓情于景,以景物写出离愁。全诗文字绮丽,语言唯美,虽写离愁但不忧伤,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诗情画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②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③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④情。

挥手自兹⑤去.萧萧⑥班马⑦鸣。

①郭:古人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②白水:明澈的水。

③孤蓬:随风飘浮不定的蓬草,这里喻友人。

④故人:李白自称。

⑤兹:现在。

⑥萧萧:马的鸣叫声。

⑦班马:离群的马。

巍峨的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清澈的流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今天在此地你我即将离别,你要像孤零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浮云飘忽不定,如同你的心绪;落日迟迟不忍沉没,犹如朋友的依恋深情。忍痛挥手告别,我们从这里各奔前程,马儿似乎也不愿离别同伴,一直在萧萧长鸣。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于天宝三年在长安所作,诗中青山、白水、浮云、落日共同构成了高朗阔远的意境,再现了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时的情景,情意绵绵,动人肺腑,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头两句用“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仗极为工整。“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有静有动,色彩明丽。在这多彩而秀丽的风景中,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城外,然而两个人仍旧并肩骑行,不愿分别,表达出无尽的依依惜别之意。

中间四句写分别时的离愁,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两句中“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诗人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四处漂浮的白云和天边慢慢落山的太阳呈现给读者辽阔的背景,同时将别离时的难舍难分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更进一层,巧妙地化用《诗经·车攻》中“萧萧马鸣”的语句。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在辽阔寂静的傍晚显得那样的凄凉,愈加彰显了诗人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感。

这首诗意境开阔,新颖别致,对仗工整,感情真挚热忱。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节奏明快,别具一番风味。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①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②声。

桃花潭③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①汪伦:李白的朋友,开元年间曾任泾县县令,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他。

②踏歌:一边用脚踏地作节拍,一边唱歌。

③桃花潭:水潭名,在今泾县西南。

我乘船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以脚踏地告别的歌声。即使这桃花潭的水深有千尺,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情谊深厚!

天宝十四年,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到泾县(今安徽泾县)的桃花潭游历,居住在桃花潭畔的汪伦常酿美酒盛情款待李白。诗人离开时,汪伦赶来相送,用脚踏地打节拍为他送行,诗人十分感动,遂吟此诗赠别。该诗用十分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普通村民对待朋友的真挚情感,也体现了诗人对汪伦情谊的深厚。

头两句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为我们展示了离别时的画面。“李白乘舟将欲行”,首句的“将欲行”三字表明了事情发生在轻舟待发之时,直截了当地叙述了诗人即将离开桃花潭,语言自然洒脱。“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和上句的“将欲”相对应,表明了汪伦的到来确实是出乎诗人意料的,暗含着诗人的惊喜。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似乎已呼之欲出,表现了两人不拘泥儿女情长的豪迈气概。

后两句着重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由于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说桃花潭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诗人以比物和夸张的手法将无形的情谊有形化,形象性地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这首小诗语言朴素平淡,却凝聚了深厚的感情,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也从此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②啼,闻道龙标③过五溪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⑤直到夜郎⑥西。

①左迁:古人尊右卑左,此指贬官。

②子规:即杜鹃鸟。

③龙标:今湖南黔阳。

④五溪:是五条溪流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省东部。

⑤随风:有的版本写作“随君”。

⑥夜郎:古地名,在今湖南阮凌县。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不住地哀啼。听说你被贬龙标,此去要路经五溪。我将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你一起到那夜郎以西!

这首七绝,是李白在听说王昌龄由于“不护细行”而获罪贬官的不幸遭遇以后,抒发感愤、寄以慰藉所作的诗。古人以右为尊,故称贬官为左迁,诗中反映了李白、王昌龄二人在现实中遭受排挤打击的共同处境,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同情和关切。

诗的第一句写景,一开头诗人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杨花”“子规”,这两种景物都含有飘零之感,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伤。诗人接着直叙其事,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足见迁谪之荒远,体现出诗人对王昌龄的关切,也为后面二句抒情奠定了基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后两句抒情。诗人与友人被分隔两处,无法相见,只有将忧愁之心托付明月,随风飘到龙标。在有些地方,“风”字亦作“君”。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让“愁心”和明月一起伴随友人一路前行,字句中充满了惆怅与忧思,但这份思绪无处相诉,唯明月可鉴。全诗既有对友人的无限挂念,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发人深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①歌

白发三千丈,缘②愁似个③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①秋浦:唐代属池州,在今安徽贵池县。

②缘:因为。

③个:这样。

头上的白发几千丈长,只因心中无限的愁绪也像这样长。我端坐在镜子前,不知道镜中的鬓发为何会白如秋霜!

《秋浦歌》共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在秋浦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离开长安已接近十年,但却仍未找到政治上的出路。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积压已久的忧愤,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诗的首句“白发三千丈”,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三千丈的头发用现在的长度单位来计量就等于是一万米长,令人咂舌,也不近情理。诗人紧接着写到“缘愁似个长”,读者到这里才突然明白,白发原来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该句新奇别致,极具爆发性,使“愁”的氛围更加浓重。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自己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头上的斑斑白发,愁肠百结。这两句诗人通过向自己提问,突出了对年华已逝的手足无措之感,串起了诗人前半生所遭受到的排挤,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同时,诗句中饱含着凄怆的感情,使这首小诗更加韵味悠长。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①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②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③,轻舟已过万重山。

①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

②江陵:即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啼不住:不停地啼叫。

早上告别彩云环绕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在长江两岸猿猴不住的啼叫声中,客船已经顺江而下,越过了青山万重。

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行至白帝城时遇赦得还,诗人忽闻赦书,惊喜交加之情可想而知,这首诗便是诗人遇赦后乘船下江陵时所作,所以又名《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此句写早上开船时的情景,交代了诗人离开白帝城的时间。“彩云间”三字既交代了白帝城的高峻,为下文回舟作了铺垫,同时,太阳照耀下色彩缤纷的云雾非常漂亮,也流露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承接上句,写江陵路远和船行的疾速。“一日”说明行舟之快,“千里”说明空间之远,而“还”字则将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暗含了诗人获赦还乡的欣喜。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两句描绘了沿途两岸的景色。诗人在江中不断地听见两岸的猿猴啼叫声,舟行如飞,使得啼声阵阵,侧面强调了舟行之快。“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个“轻”字,不仅表现了行船轻如无物,船速之快,也体现了诗人遇赦的惊喜之情。此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表达了诗人遇赦后乘长风破万里浪,不畏艰难险阻,前途开阔的畅快心情。

全诗风格轻松明快,一泻直下,充满了诗人遭遇困难之后突遇转折,从而突然爆发出的一种感情力量,饱含着豪情与欢悦,充满动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夜宿山寺

危楼①高百尺②,手可摘星辰③。

不敢高声语④,恐惊⑤天上人。

①危楼:高楼,这里指建在山顶的寺庙。

②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③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④语:说话。

⑤惊:惊吓。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这首诗是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某日,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诗人登高远望,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危”字与“高”字相照应,凸显了楼之高耸。“手可摘星辰”一句,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来烘托山寺的高大挺拔,仿佛与天相接,伸手便可触碰到美丽的星空,不禁引起人们对“危楼”的神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三、四两句从侧面烘托寺楼之高。“不敢”和“恐”形容了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在诗人笔下,似乎天宫就悬在顶上,自己一旦大声说话,就会惊动了天上居住的神仙们。这两句极具浪漫主义风格,赋予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身临其境之感。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极其丰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寥寥数笔,却反映出了诗人想象之奇特,性格之豪放,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一片明亮的月光,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浓霜。我抬起头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低下头深深思念远方的故乡。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在月夜中思念家乡的诗。全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却用朴实的话语雕琢出明静安宁的秋夜意境,传达出游子真实的思乡之情,传唱千古,感人至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夜晚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疑”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夜里睡梦初醒,朦胧恍惚的样子。以至于产生错觉,把床前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既表明了月光皎洁,又暗示了天气已经寒冷,还烘托了诗人因寂寞而显得精神有点恍惚的状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遥望明月,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禁想起了父母以及故乡的一切,所以诗中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诗人只能默默地思念故乡。“疑”“举头”“低头”这一系列的动作反映了诗人细腻的感情,一个“思”字更包涵了丰富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化成了永夜的寂寞。

这首五绝清新隽永,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浅显易懂而又意蕴深远,足见诗人的功底之深。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①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②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③成古丘④。

三山⑤半落青天外,二水⑥中分白鹭洲。

总为⑦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

②吴宫:三国时孙权建都金陵,故称吴宫。

③衣冠:指代豪门贵族。

④丘:坟丘。

⑤三山:山名,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

⑥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⑦总为:都因为。

凤凰台上曾经有过凤凰来这里翱翔,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唯有江水独自流淌。昔日华丽的吴王宫殿,如今花草早把小路埋没,晋代的豪门显贵们,如今已长眠于古坟中。远处的三山矗立,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两道绿水分流,白鹭洲在中央。总是因为那浮云遮蔽了太阳,使我看不见长安城,心中不禁感到非常忧伤。

此诗是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李白因受排挤离开长安,登上凤凰台写下了这首诗。诗虽咏古迹,字里行间却感慨世事无常,是李白的少数律诗之一,也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起首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三个“凤”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丝毫不显重复。“凤去台空江自流”,而如今凤凰台上的凤凰已经飞走了,繁华的六朝也已经永远地过去了,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时空变幻的感慨,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世事变化无常的现实。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颔联进一步深入,承接上句的“凤去台空”,写东吴、东晋繁盛的破败。东吴曾经繁华的宫殿现在也被荒废了,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曾经的显赫什么也没有留下。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颈联从对历史的凭吊转到对大自然的景色的描写,对仗整齐,景色壮美,让读者从感时伤世的压抑中得到暂时的缓解,也为整首诗染上了一层飘逸辽远的意韵。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尾联两句诗人由六朝古城金陵想到了唐都长安。诗人极目远眺,长安却被浮云遮蔽,暗示朝政被奸邪掌控,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痛心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①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②,只有敬亭山。

①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县北。

②两不厌:彼此之间不感到厌烦。

所有的鸟儿都飞得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向远处飘去。能与我互相凝望而又不彼此感到厌烦的,也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李白秋游宣州,这时李白离开长安已有十年,到处漂泊的生涯使他倍感世间的辛酸,对现实愈发的不满。因此,他写了许多山水诗,以倾诉自己怀才不遇的孤寂之情。本诗便是诗人独坐敬亭山上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所有的鸟都飞走了,唯独诗人自己,只能望着天空中的白云慢慢地飘远。头两句既是在写眼前之景,又是在写诗人的孤独之情,用孤独写孤独。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技巧,“尽”和“闲”两个字营造出了一种安静的氛围,也更加衬托了诗人自己的孤独。

同类推荐
  • 我在母亲怀里:冰心笔下的人生絮思

    我在母亲怀里:冰心笔下的人生絮思

    本书是女作家冰心的作品选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与人生。这里既有对母亲深沉的敬爱,又有对孩童慈祥的疼爱;既有对爱人浓烈的挚爱,又有对朋友切切的关爱……阅读此书,可触摸到最敏感的心灵,感受到最精致的笔墨,在爱的怀抱里,让漂泊的灵魂得到片刻的休息。
  • 幽幽眸子湖

    幽幽眸子湖

    年年情人节,夜晚,唤起温柔的感觉。爱情两个字好辛苦,女孩不能太漂亮。歌唱寂寞,早春的记忆,别说永远!往日如水。今日和明日也将随水而逝。我置身于苍苍莽莽的时间之水中,忘了来路和归路,忘了来期和归期。翻开岁月的书页,夹着一张张写满爱的红叶——校园里,月光下,幽幽眸子湖,候鸟轻轻唱,一阵清馨的晨风,吹送着追梦人的长长怀想,又给人带来不尽的清凉与芬芳。篇篇精美的礼品,让你置身于一片温柔的玫瑰色的海洋,温馨的风徐徐吹过,遥远的相思隐隐,爱的小舟,摇摇晃晃地飘向一个山明水秀的心港……走进少男少女心中的世界。走进青春热血激荡的世界。
  • 驻外记者手记

    驻外记者手记

    点击从世界各地发来的书稿,阅读着一篇篇从火热的实践中诞生,蕴涵着真知灼见的文字,编者时时感受到作者们投身国际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勇气,也处处领略到他们智慧和汗水的闪光。在他们笔下,描绘出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也诠释了关于和平、合作、友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亮点。
  • 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金刚经》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佛教经典,其所蕴含的佛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哲学,特别是对禅宗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热门推荐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末日曙光

    末日曙光

    世界末日来临,丧尸病毒席卷全球,一夜间各大城市成为废墟。浩劫到来之际,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一片渺茫,刘砚与蒙烽带着他们的朋友,在焦土上逃亡,特种部队“飓风”寻找到了他们的下落,人类的曙光是否能到来?未来,又该走向何方?当二零一三的钟声敲响,丧尸围城,你想怎么办?是拿起武器,成为庇护众人的英雄;还是在乱世之中崛起,成就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
  • 宸光映曦微

    宸光映曦微

    江曦,清晖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年纪轻轻便在学术界颇负盛名,成了不可多得的才女。陆宸,陆氏集团总裁,雷霆手段征服了一众商人,面对对手,心狠手辣,毫不留情。二人一朝相遇,却不想此生注定会纠缠在一起。
  • 勇敢女孩,我要定你了!

    勇敢女孩,我要定你了!

    死娘娘腔!我答应过妈妈会一直勇敢下去,不哭泣!你居然敢惹我哭了?我跟你没完!我决定要报复你,你给我小心点,走着瞧吧!
  • 上古龙门

    上古龙门

    一个废物的觉醒竟然是天地元素的存在,一个下山历练的机会居然遇到妖帝和神帝的帮助,他的命运会变得怎么样呢?请大家序幕以待吧!(如果写的不好请大家多担待)
  • 剑之非芒

    剑之非芒

    极武大陆~武道是永恒的主题!强者掌握生杀大权,弱者只能接受命运。无数宗门,古国,世家,圣地!林立错落,交相辉映,在这片大陆上谱写辉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即便再辉煌,也依旧会由鼎盛走向衰败。最后被后来者取代,周而复始。这是规律,亘古如一。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片数百万年来永恒不变的大陆上,实际上隐藏着足以毁天灭地的劫难。极武历一万六千年!载,长乐大帝降世。本不属于这片大陆的人,来了!………
  • 校草的复仇小青梅

    校草的复仇小青梅

    有喜欢过一个人吗?有爱过一个人吗?依韵这样回答:“如果可以重来,我可不可以不认识你呢?”爱过,但最后,是否会幸福呢?
  • 权妃倾天

    权妃倾天

    她不过是小时候被他救回来的一个难民而已,带回府后成为府里的大小姐,谁见到她都要礼让三分,人前所有人都尊称她一声小姐,人后却落为世人的笑柄。她开始变得心狠手辣,这一切都是他们逼的,而身为摄政王的他一直站在背后支持她,她想要什么他便给她什么,她想要毁了这天下,他就绝不手软,用尽一切办法将这大好河山毁于一旦。
  • 五个闺蜜是一窝

    五个闺蜜是一窝

    “从美国回来”的五个人和女主顾绾参与了许多事件,你不妨来推测推测?四男两女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来一起看着他们长大吧……
  • 噬魂界之擎冉之恋

    噬魂界之擎冉之恋

    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