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1100000033

第33章 词·抒胸臆(10)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咏的是离别之愁,百般写情,表现了作者秋夜伫倚高楼的愁苦心情,抒发了他离乡去国的无限哀痛,感人至深。

词的上阕描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无言独上两楼”,首句虽然只是陈述,却为全诗定下了哀婉的感情基调。“无言”“独上”两词足见词人之孤独、哀愁。“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是作者上得楼来,凭栏所见。词人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庭院深锁,“寂寞”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实际是表达了自己的寂寞愁苦。另外,句中的“锁”字不仅表现了秋之寂凉,还透露了作者幽禁独处的状态。

下阕因景抒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词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加以具象化,突出了离愁无法根除的无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最后一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者并没有致力于描述离愁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其所尝之滋味很难说得出,故而词人用“别是一般滋味”来概括,体现了愁之深、愁之苦,看似随意拈来,却能引发读者深深的共鸣。

全词用语平白,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叙写离愁,以离愁代指失国情绪,融情于景,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读后使人产生深深的共鸣,可见作者善于写情的功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①,往事②知多少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④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⑤应犹在,只是朱颜⑥改。问君⑦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了:了结,完结。

②往事:过去的事,此指亡国之前的事。

③知多少:指记得很清楚。

④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

⑤砌:台阶。

⑥朱颜:泛指美人。

⑦君:作者自称。

春花秋月何时才会了结?悠悠往事难以计数。小楼昨夜又刮来一阵东风,明月一轮当空,勾起了我对故国的思念。

美丽豪华的宫殿应该还都在吧,只是宫女们都老了。若问我能有多少哀愁,就像春天的滔滔江水,浩荡东流。

此词是李煜的代表作,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全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相传也是词人的绝命词。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寓景抒情,流露出了词人不加掩饰的悲痛,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全词以问起。“春花秋月”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却引起词人深深的惆怅,词人不禁发问:这美好的情景何时才能结束呢?回首往昔,生活无限美好,对比今日的惨淡,引起词人无限的伤感。“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又一次被风吹拂,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生出对故国不尽的怀念。一个“又”字,表明此景经常出现,让词人难以忍受的凄楚之感跃然纸上。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宫殿应都还在,然而物是人非,丧国的宫女朱颜都已改变,“朱颜”一词在这里象征过去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发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慨叹,在词人的心中,重重的哀愁就如无边春水,滚滚东流,无穷无尽,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将愁思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语言清新,哀伤入骨,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词人曲折回旋的哀愁。其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①,春意阑珊②。罗衾③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④,一晌⑤贪欢。

独自莫凭栏⑥,无限江山⑦。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①潺潺:形容雨声。

②阑珊:衰残。

③罗衾:绸被子。

④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⑤一晌:一会儿。

⑥凭栏:靠着栏杆。

⑦江山:指南唐河山。

帘外传来潺潺雨声,春意凋零。罗织的锦被抵挡不了五更时的寒意,只有在梦中才能忘了自己是阶下囚,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切莫倚栏远眺,旧时山河无限远。离别它是容易的,想要再见到,却是难上加难。流水和落花都随着春天逝去,今昔对比,一个天上,一个人间。

这首词是李后主后期软禁汴京时所作的,语调低沉悲怆,反映了他的悲凉心境,深深地打动人心,是他后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倒叙,先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外春雨潺潺,词人触景而生伤春之感,但觉“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一个“寒”字准确地传达出了词人内心的忧愁孤冷,其境之黯淡凄凉可知。“梦里”两句反衬现实,只有在梦里,词人才能忘记自己阶下囚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娱,梦里梦外强烈的反差烘托出词人深深的痛苦。

词的下阕着重抒情。以“独自莫凭栏”起笔,“独自”一词直言词人的孤独。至于莫凭栏的原因,词人是怕“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一个“莫”字以反语说出作者悲愤的情绪,引出词人无限悲苦。“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说出过去与今天之情况,一易一难形成鲜明对照,感叹了失国之苦,复国无望,这也正是词人不敢凭栏的原因。“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末句写水流花落尽,好景一去不复返,暗示了词人的一生即将结束。“天上”和“人间”分别指代词人今昔不同的人生际遇,两种境况一天一地,形成强烈的对比,气势纵横,境界宏大,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这首词语句平实,直抒胸臆,把词人国破家亡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①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②,相留醉,几时重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①谢:凋谢。

②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指代美好的花。

③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林花凋谢,落一地残红,未免过于匆匆,无奈呀,早晨有寒雨,夜晚有冷风。

残花如女子落泪,使人迷醉,不知何时才能再次重逢,人生长恨绵绵无尽,恰如江水滚滚东流。

这首词即景抒情,随手抒写,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无比眷恋,寄寓着人生失意的惆怅,是李后主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阕写暮春时节春花凋谢的场景。“林花谢了春红”,起句托出作者的惜花之情。林花是春天常见的事物,暮春时节,由于受雨打风吹,春花已经凋谢,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然而作者却说“太匆匆”。词人感慨林花凋谢太快,越美好的事物越容易结束,伤春中寄托着词人亡国的悲伤。“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此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是因为遭到了晨雨凉风的摧残,“无奈”二字透出词人爱莫能助的惋惜之情,既是叹花,亦是自叹。

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与林花的惜别。“胭脂泪”三句采用拟人手法,花本无泪,词人却将春花想象成美人,读来异样哀艳。“相留醉”着一“醉”字,花固怜人,人亦惜花,表现词人与花互相留恋得如痴如醉的情状。而“几时重”则抒发了词人满怀希冀而又知其不可能的怅惘以及无可奈何的心情。末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以“恨”比作“水”,直接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感慨,也愈发突出了词人内心愁恨的绵绵不绝。

23.潘阆:浑厚飘逸,意境阔达

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为人疏狂放荡,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潘阆因宦官王继恩推荐,赐进士及第,国子四门助教。后获罪去官,漂泊多年。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潘阆晚年遨游于大江南北,卒于泗上(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带),遗骨葬于杭州。有诗名,亦工词,与寇准、王禹倡、林逋等为文字之交,今仅存《酒泉子》十首,有《逍遥词》。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酒泉子·长忆观潮

长①忆观潮,满郭②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③中。

弄潮儿④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⑤尚心寒⑥。

①长:通“常”,常常、经常。

②满郭:满城。郭,城。

③鼓声:比喻潮声。

④弄潮儿:指钱塘江上执旗泅水与潮相搏的少年。宋时杭州风俗,钱江大潮来时,善泅者数百,手持彩旗,浮游江中,以旗不沾湿为能。

⑤觉:睡醒。

⑥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常常想起以前钱塘江观潮时候的情景,全城的人都争着去看江上的景色。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宛如一万面鼓齐发,震耳欲聋。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手上举着的红旗,丝毫没有被潮水弄湿。回来后几次都在梦中见到,梦醒时还觉得心惊胆战。

这首词是潘阆离开杭州后回忆钱江观潮而作,气势豪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历来咏钱塘江之佳作。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词人回想当年杭州观潮,全城人倾城而出,聚集江边,此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钱塘江观潮之盛。三、四句从听觉的角度着笔,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疑”字写作者的感受,“万面鼓声”形容潮声之大,可谓声容俱壮,形神兼备。

下阕写弄潮的场面。“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此句描写弄潮儿不凡的身手和无畏的气概,“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作者离杭后不禁在梦中多次重温这一幕,梦醒后尚心有余悸,足见场面之惊险。弄潮儿表演的惊险程度,恰恰衬托了钱塘江潮水的雄壮,使人读罢但觉惊心动魄,不能自已。

全词浓墨重彩,从视觉和听觉出发,再加上弄潮儿表演的侧面烘托,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并最终通过自己“梦觉尚心寒”的切身感受表现出来,可谓匠心独运。

24.温庭筠:精巧清新,辞藻华丽

温庭筠(约801—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相传温庭筠文思敏捷,词赋出众,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被誉“温八叉”。温庭筠恃才不羁,讥刺权贵,得罪宰相令狐绚,因而数举进士不第。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再次应试,代人作赋,搅扰科场,被贬为隋县尉。懿宗时他曾任方城尉,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徐商知政事,任国子助教。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他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词清婉精丽,多写闺情,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有《温飞卿集》。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①脉脉②水悠悠。肠断白苹洲③。

①斜晖:偏西的阳光。

②脉(mò)脉: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形容阳光微弱。

③白苹(pín)洲:长满白色水草的江洲。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倚靠在望江楼上,凭栏远眺。

千帆过尽都不是心上人的船只,斜阳夕晖含情脉脉,江水慢慢流淌,让人愁肠寸断于白苹洲头。

这首词是一首言简意赅的闺怨词,表现了女子登楼远眺,企盼爱人归来的千般柔情。空灵疏荡,读罢不禁令人黯然神伤。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女子早晨醒来,匆匆梳洗后,便独上高楼。起句看似平平,却饱含着一派深情:女主人公黎明即起,对镜梳妆,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因而盛装打扮,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句中一“独”字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也点出主人公与心上人分隔两地的现状,从而为下文埋下伏笔。

下阕写女子独倚江楼的所见。“过尽千帆皆不是”,本句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她精心打扮,引颈长望,张望着每一条经过的船只,然而“皆不是”她盼归的那条船,情绪不由一下低落下来,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斜晖脉脉水悠悠”,此时的落日流水在思妇眼里似乎也有了感情,它们缠绵于暮色,不忍心分离。最后,尾句“肠断白苹洲”直抒胸臆,妇人远远望见当初分离的白苹洲,不禁柔肠寸断,抒发了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也加重了全词哀婉凄怨的情调。

全词温婉含蓄,撷取思妇一日的盼望镜头,精于描写人物心理,寥寥数语,便营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堪称千古绝唱。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①重叠金②明灭③,鬓云④欲度⑤香腮雪⑥。懒起画蛾眉,弄妆⑦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⑧,双双金鹧鸪⑨。

①小山: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⑤度:覆盖。

⑥香腮雪: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

⑧襦:短衣、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

早晨醒来,蛾眉有深有浅,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披在雪白的脸上。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慢吞吞地梳洗妆扮。

用两面镜子照一照新插的花朵,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本词通过描绘女子在早晨的生活细节,描写了一个闺中贵妇的苦闷,体现出她孤独苦闷的处境。词中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生动地再现了妇人的穿着及妆容,甚至连同神情都生动地描绘出来,极富生活感。

词的上阕写女子醒来梳洗时的娇慵姿态。首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景,突出了主人公脸孔雪白、头发浓密的形象。后两句开始写她下床后的活动,女主人公懒洋洋地起床、画眉、梳妆,“懒”字和“迟”字衬出了她的闲散孤寂,极见其无精打采的神情。

词的下阕写妆成后的情态。“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女子对镜簪花,以两镜前后对应,看头上的花饰是否插好,面庞和花朵交相辉映,人面如花,却无人欣赏,只得顾影自怜,暗示了她孤独寂寞的心境。“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最后两句写其妆成后穿着衣服的细节,看着衣服上的一双双金鹧鸪,愈发反衬出她的孤独,从而引起主人公强烈的惆怅之情。全词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余味。

全词委婉含蓄,从女子梳妆到着衣,浓墨重彩,虽不言情,却似字字关情,衬托出人物内心的孤独,有着极高艺术技巧。

25.范仲淹:豪放苍凉,壮怀激烈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范履冰之后,世称“范文正公”。他自幼好学,宋真宗朝中进士,曾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历邓州、杭州、青州。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曾主持庆历改革,皇祜四年(公元1052年),在赶往颍州上任的途中死去,终年六十四岁,卒谥文正。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其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赋也颇有佳作,但仅存五首,格调多苍凉悲壮,或深婉缠绵,有《范文正公集》。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②碎③。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④,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⑤枕头敧⑥,谙⑦尽孤眠滋味。都来⑧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①香砌:洒满落花的台阶。

②寒声:秋风中飘落的树叶发出的声音。

③碎:细碎,微弱。

④练:素色的绸。

⑤明灭:灯光忽明忽暗。

⑥敧(qǐ):同“倚”,倾斜的样子。

⑦谙:熟悉。

⑧都来:即算来。

纷纷凋零的树叶落在台阶之上,寒夜一片静寂,风吹落叶的声音凄凉而细碎。珠帘高卷,玉楼空无人迹,清明的天空中银河斜垂到地。年年月月都如今日的夜晚,月色如白绸般皓洁,而人却相隔千里。

愁到深处,我如何能用沉醉来忘却,酒尚未到唇边,已先化成了眼泪。深夜里残灯忽明忽暗,独自斜倚枕头,尝尽了孤枕难眠的滋味。这离愁别怨,不是在心中作痛,就是在眉间凝聚,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通过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秋夜离情愁绪,情景兼融,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

同类推荐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重返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

    本书是唐师曾在海湾战争结束10年后,持私人护照自费重返制裁中的巴格达,只为追踪和记录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而长远的伤害。家庭分崩离析、生命灰飞烟灭、辐射贻害无穷……伊拉克由曾经的富裕、文明、稳定的国度转变为贫困、混乱、尊严扫地、大批失业、男盗女娼的社会。本书一以贯之唐师曾的英雄激情,他历陈战争伤害,真实记录国家的多舛遭遇与人民的悲惨命途,以警现世。本书累计销量近30万册。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倾听大地

    倾听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倾听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散打三国散

    散打三国散

    笑侃历史,借古讽喻俗世百态;解构经典,传世名作另放异彩。马谡真冤啊,可谁让他是诸葛亮的下级呢,以前只知道诸葛亮聪明,原来阿斗比诸葛亮还要聪明。本书脱胎于《三国演义》笑侃历史,打破传统,重释经典,不是历史胜似历史。本书中三十三个荒唐甚至荒诞的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在历史的原料上“添油加醋”,借古喻今。欲品其中的真味,须得像《煮酒论英雄》中的刘备和曹操,煮一壶青梅酒,喝得醉醺醺的,于似真似幻、似梦似醒之际,突闻头上一声炸雷,醍醐灌顶,豁然顿悟,涅得道。
热门推荐
  • 独家占有:帝少枭宠甜心妻

    独家占有:帝少枭宠甜心妻

    “说说看吧,我可以考虑对你从轻发落。”某女嘴角抽搐,“大叔,你难道不知道咱们年龄是硬伤么?咱们中间有一条鸿沟立着呢!”某人挑了挑眉,“难怪小包子还那么不成熟。”某女怒了,“喂!你找错重点了!”明明就是他对自己上下其手,怎么现在反过来变成自己理亏了呢?“老婆你想穿上衣服不认账?我把我的清白都毁了。”某女:“……”
  •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对德国妈妈来说: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德式教养的铁律!此书以一个华人家庭在德国的生活与育子经验做为主轴,以简明的生活故事说明一个远嫁德国的妈妈,因为受到了德国教养观的冲击,进而省思中国人的教养观念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而我们又可以从德国的教养观念中获得什么启发。
  • 剑指莽荒

    剑指莽荒

    每一次绝境,都更接近死亡。每一次爆发,都更热血沸腾。......在这里飞沙走石,翻江倒海,烁古今!叠浪玄武,风影流光,惊天地!手握轮回,吞噬苍穹,任翱翔!......远古最惊险的仙侠修真,最精彩的神通对决,项远的奇幻人生,就在巅峰等着你,至此,拔剑东向,剑指莽荒!西瓜邀你一起再续星辰,喜欢星辰变的朋友不妨多关注一下,如果喜欢,请点击收藏一下!
  • 花心总裁:神偷娇妻

    花心总裁:神偷娇妻

    简介:一个神偷世家,一位绝世神偷;一个豪门国际,一位花心总裁;明衿爵捏着幕妗心下颚,笑问:“宝贝儿,你是纯牛奶喝多了吧——装纯。”幕妗心扫开明衿爵的手,“大叔,你是老黄瓜刷绿漆了吧——装嫩”
  • 倾城绝恋之医家弃女

    倾城绝恋之医家弃女

    “墨玄冰,你确定你是我亲哥么?”“嗯?不确定,但是我可以确定你是我的。”墨玄冰抱住墨紫邪。“我们这个不算乱伦?”“是么,什么是乱伦,我怎么不知道呢?”墨玄冰吻上了那张红润的小嘴。“等……等会,我还没说完呢”墨紫邪双手抵着墨玄冰的胸膛,而且这个姿势...“乖,等会再问,以后我都是你的,你想怎么问就这么问”说完墨紫邪脸一下子就红了。…………【吾乃原创,抄袭必究!】
  • 隐皇归途

    隐皇归途

    “犯我者,虽远必诛。在我眼里,没有老弱病残,只有活人和死人。”——风隐她是一个刽子手,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成帝者,断情绝爱。舍弃一切在成帝路上的绊脚石,方能大成,帝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魁她只想好好搞事业

    花魁她只想好好搞事业

    临春楼头牌,上京城的花魁苏姑娘,有两大爱好,一是经营事业,二是看风月话本。至于男人,苏姑娘不屑地表示,那是什么?能吃吗?直到陆侯爷出现:陆渭然击退敌人,解下外袍披在她身上,刮了刮她的鼻子。陆渭然伸手顺了顺她散乱的发丝,挑眉,歪头坏笑。陆渭然弹了弹她的额头,坐下来扣住她的手,两人拨动琴弦,奏响一曲凤求凰。苏姑娘脸红红,内心尖叫,要命!苏姑娘,凤求凰,我便求你,你可愿嫁与我为妻?陆渭然,我怕是疯了,一见你,我就心生欢喜。喜欢的宝贝点个收藏鸭
  • 七月琉璃血

    七月琉璃血

    在因果里参破不到答案的,我们将他归因于宿轮。宿轮,萌籽尘生,菩根子落,耶识花开,一生为骨,画骨刻心。相传,世间有一种石头,名曰忘生石,此石勘破人世生死,宿因缘孽。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它更像一把标尺,尘生宿根的标尺。何为宿根,说白了,也就是人心。而人心,是一种难以衡断的念,正因取舍难判,却也造就了这样一个森罗繁象的世界。有一个人,说过这样一段话:“菩提初诞,情籽花开。妄念入境,当忘其心。债因情起,莫因缘定。得增一分,舍减一分。于生于死,皆非情至。”而那个人,也就是这个故事的原罪----画骨嶷。
  • 界仙录

    界仙录

    混元圣土西方昆仑道教道法高深南方天山剑派剑法凌厉北方天凌寺佛法普度东方蓬莱岛仙力莫测四方势力握掌天下诸事平平实则暗流涌动各方攀比忽是天神起怜天降弃儿身怀魔印最终魔道大昌混天灭世幸得一人拯救苍生人性起怜人心悲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