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6000000017

第17章 名书名文精典集锦(17)

学习的途径没有比心悦诚服良师收效更快的了,其次是尊崇礼法。上不能悦服良师,下不能尊崇礼法,那就只会学些杂乱的知识,读通《诗经》、《尚书》的文字罢了,一辈子也只能是一个浅陋儒生而已。想要效法先王,探求仁义,那么学习礼义正是必由之路,就象拎着皮衣的领子,弯曲五指加以整理,无数的皮毛就都顺了。不实践礼法,却专门空谈《诗经》、《尚书》,就象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用戈去捣米,用锥子代替筷子吃饭一样,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义,虽然心里还不明晰,仍不失为礼法之士;不尊重礼义,虽然明察善辩,也只是个不受检束的儒生。

有人问到不合礼法的事,不要告诉他。有人告诉不合礼法的事,不要追问他。有人说到不合礼法的事,不要去听他。有人凭意气来争论,不要同他辩论。一定是合乎礼法而来的,才接待他,不合礼法的就回避他。所以礼节恭敬然后可以同他谈论道的准则;言辞和顺然后才可以用他谈论道的原理;态度谦逊然后才可以同他谈论道的精华。所以不该同他谈话而谈的叫作浮躁,该同他谈论而不谈的叫作隐瞒,不看对方神情而谈的叫做盲目。所以君子不浮躁、不隐瞒、不盲目,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诗经》上说:“不急躁不怠慢,这是天子所称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射一百支箭,有一次失败,就称不上好射手;千里行程只差一步没有达到,就称不上驾车能手;礼法不明白,仁义不贯通,就称不上善于学习。学习嘛,固然要学得持久专心,一会儿学习,一会儿又不学习了,这只是普通的人。好的品行少,坏的品行多,这是桀纣、盗跖一类人。学习能既全面而又彻底,这才称得上是学者。

君子懂得学得不全面不精粹就不能算作完善,所以反复诵读使之前后联系,用心思考使之融会贯通,效法老师以达到身体力行,除掉有害的东西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使眼睛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想看,使耳朵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想听,使嘴巴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想说,使心里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想考虑。等到对学问的爱好到了极点时,就象眼睛爱看五色,耳朵爱听五音,口爱吃五味,心追求占有天下一样,出于自然。这样就权势利禄不能动摇他,人多势众不能改变他,天下一切不能打动他。活着如此,到死时也是如此,这就叫做有德行操守。有德操然后才能坚定不移,坚定不移然后才能应付自如。既能坚定不移,又能应会自如,这就叫做完美的人。天显示它的光明,地显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在于他学识的精粹和完备。

赏读

本文主要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态度、方法、内容和目的,较全面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反映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是先秦诸子哲理散文中的佳作。其体现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和才干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环境影响取得的,是“善假于物”的结果,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他主张积少成多、持之以恒、精诚专一:还提出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居上的观点等等。这些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直到今天仍是值得借鉴的。大量运用比喻说明道理是本文写作上突出的特点。文中的比喻简明贴切,形象具体,发人深思,说服力很强。但在形式上又不拘一格,有正反用喻、并列用喻和对比用喻,灵活多变。句式较多地用了排偶句,读起来整齐流畅,琅琅上口。语言准确形象,有些警句,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一直传诵到今天。这篇关于学习的文章,其要旨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理解、领会并掌握的。

天论——《荀子》

题解

本文选自《荀子》。这是一篇探讨天人关系的重要论文。荀子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以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对当时一些错误观点如天有意志、治乱在天,天命可畏等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天行有常”,天人相分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义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原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于天者,已其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袄则可畏也。楛耕伤稼,耘耨失秽,政险失民,田秽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袄。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袄。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袄。袄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甚尔,其菑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袄,可怪也,而不可畏也。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乱生其差,治尽其祥。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译文

天体的运行有它不变的常规,它不因为有了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有了桀而消失。用合理的措施适应它就吉祥,用不合理的措施对待它就遭殃。加强农业生产而节约费用,那么天就不能使人贫穷,衣食充足而按时劳作,那么天就不能使人患病;遵循礼义正道而不违背,那么天就不能使人遭祸。所以水灾旱灾不能使人挨饿,严寒酷暑不能使人生病;妖魔鬼怪不能使人遭难。农业荒废而又奢侈浪费,那么天就不能使人富裕起来;衣食不足而又懒惰少动,那么天就不能使人健康长寿;违背正道而任意妄为,那么天就不能使人吉祥如意。因此水旱灾害没来到有饥荒,严寒酷暑没迫近就有疾病,袄怪现象没出来就有灾祸。所处的天时条件与太平盛世是相同的,但遇到的灾难祸患却与太平盛世不同,这不能归罪于上天,而是由于人所实行的措施造成的。所以明白了天和人的职分,就可以称得上至人了。

不用去做而自然成就,不用追求而自然得到,这就是天的职分。象这种情况,虽然深奥,至人也不多去思虑,虽然博大,至人也不有更多作为,虽然微妙,至人也不多去观察。这就叫作不与天争职分。天有四时变化,地有各种资源,人有利用天时地利的办法,这就叫做善于同天地相配合。如果人放弃了同天地的配合,而指望得到天地的功能,那就太糊涂了。

天上群星相随转动,太阳月亮交替照耀,春夏秋冬依次变更,阴阳二气变化无穷,风雨普遍地施加于万物,万物相互协调而生长。各自得到滋养而成熟。看不到自然是怎样劳作的,却看到生成万物的功效,这就叫做“神”。都知道万物生长的道理,却不知道自然界无形的神妙作用,这就叫做天。唯有圣人不勉强要求懂得天的奥秘。

天的职分既已确立,天的功效既已完成,人的形体既已具备,精神也就随之产生,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都蕴藏在这里,这就叫做天情。耳、目、鼻、口和身躯各有不同的职能,与外物接触而不能互相替代,这就叫做天官。心居于胸膛之中,用来支配五官,这就叫做天君;利用人类以外的其他万物,来供养人类,这就叫做天养;顺应人类的需要去做就是福,违背人类的需要去做就是祸,这就叫做天政。蒙蔽天君,扰乱天官,放弃天养,违反天政,背叛天情,而丧失天的功效,这就叫做大凶。圣人总是澄清自己的天君,端正自己的天官,备足自己的天养,顺应自己的天政,调养自己的天情,来保全自己的天功。这样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了,就会利用天地,役使万物了。这样人们行动都很合理,保养都很适宜,生命不受到伤害,这就叫做“知天”。

所以最能干的人在于他不做那些不能做和不该做的事,最聪明的人在于他不去考虑那些不能考虑和不应当考虑的事。人们对于天的认识,只是根据已经出现的天象来推测以后的变化,对于地的认识,只是根据适宜的地理条件来繁殖生物;对于四时的认识,只是根据它们显现的和谐现象处理事情。大智大巧的人,让官人掌管天象,而自己却掌握着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社会的治和乱是上天决定的吗?回答是:日月星辰、历象,这些在禹和桀的时代都是相同的,而禹使天下安定,桀使天下混乱,可见治和乱不是上天决定的。是由时令决定的吗?回答是:万物春天发芽,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收藏,这些在禹和桀的时代又都是相同的,而禹使天下安宁,桀使天下混乱,可见治和乱不是时令决定的。是由大地决定的吗?回答是:万物有了土地就能生长,离开了土地就要死亡,这些在禹和桀的时代又都是相同的,而禹使天下安宁,桀使天下混乱,可见治和乱不是由大地决定的。《诗经》上说:“天生这座高山啊,是大王开辟了它;大王创立了基业啊,是文王安守着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天并不因为人厌恶寒冷而取消冬天,地并不因为人厌恶遥远而缩小地域,君子并不因为小人的叫嚷而改变行动。天有一定的规律,地有一定的法则,君子有一定的行为标准,君子遵循这些行为标准,而小人只计较一时的功利。《诗经》上说:“既然在礼义上没有差错,又何必顾虑别人的闲话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楚王出巡,随从的车马千余辆,并不是他聪明;君子吃粗粮喝白水,并不是他愚笨,这都是偶然情况造成的。至于意志端正,品行敦厚,思虑精明,生在今天而追随古代的贤人,这些小人放弃自己的努力,而指望上天的恩赐,所以一天天后退。可见君子之所以一天天长进,和小人之所以一天天后退,原因都是一样的。君子和小人差别悬殊,原因就在这里。

流星坠落,树木发出声响,普通人都很恐惧。有人问:这是怎么回事?回答是:这没有什么,这是由于天地的变动,阴阳的转化造成的,是事物中少见的现象。对它们感到奇怪,是可以的,而惧怕它们,就错了。日蚀、月蚀的发生,刮风下雨的不合时节,怪星的偶尔出现,这些是无论什么时代都曾经有过的。君王贤明而政治清平,那么这些现象即使同时发生,也并没有什么害处。如果君王昏庸而政治险恶,那么这些现象即使一种也没发生,也并没有什么好处。流星的坠落,树木的鸣叫,这是由于天地的变动,阴阳的转化造成的,是事物中少见的现象。对它们感到奇怪,是可以的;而害怕它们,就错了。

同类推荐
  • 苏曼殊作品集(二)

    苏曼殊作品集(二)

    此梵字者,亘三世而常恒,遍十方以平等。学之书之,定得常住之佛智;观之诵之,必证不坏之法身。诸教之根本,诸字之父母,其在斯乎?夫欧洲通行文字,皆原于拉丁,拉丁原于希腊。由此上溯,实本梵文。他日考古文学,唯有梵文、汉文二种耳,余无足道也。顾汉土梵文作法,久无专书。其现存《龙藏》者,唯唐智广所选《悉昙字记》一卷,然音韵既多龃龉,至于文法,一切未详。此但持咒之资。无以了知文义。
  • 别样童年

    别样童年

    雄浑的黄土高原,雄伟的太行山,可爱的小村庄,革命圣地,快乐的校园,纯真的孩童,朴实的乡俗民风,可敬的亲人,飞翔的梦,灿烂的阳光,明亮的月光,湛蓝的天空引得无限高远的遐想,小河泥塘水井,花样美好芬芳的童年时光……
  • 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品,反映了战斗在地震灾区的交通民警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故事。
  • 许辉散文典藏·生活的船

    许辉散文典藏·生活的船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一,收录了作家1986至2000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其独特的智者目光及心灵独白的方式,对天地万物及人心人情从物质、精神到文化气息进行别具文学意味的描绘与复制,以展示其个人视野中的地域文明、纷繁的内心世界以及作家所追求的日常生活方式。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韩愈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韩愈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禅师的米粒

    禅师的米粒

    痛苦和幸福常常只是你内心个体的体会,让你的心变得开朗豁达是承受这些体验的心须,本书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痛苦和欢乐的关系。
  • 尼斯里岛

    尼斯里岛

    五百年前,尼斯里岛来了一群自称是里格勒岛的人。他们一登岛,便是大肆屠杀,一夜之间便死了数万人,血流成河,尸体如山。从此,里格勒人便占据尼斯里岛,改名为里格勒岛。但是,五百年来,尼斯里人的反抗从未停止过。五百年后的今天,尼斯里人的救星来了......
  • 主神殿下要闯末世

    主神殿下要闯末世

    世界之主韶云又被称为主神,为了玩转世为叶家大小姐。原本幸福的生活,在9岁那年破灭了。同父异母的妹妹的到来,又常常被那个所谓的妹妹栽赃陷害,自己的亲生父母只疼爱小三的女儿,连自己的哥哥也疼爱那个所谓乖巧的妹妹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冤枉女主。女主10岁那年离家出走。巧遇帝江城。帝江城一生无儿无女收女主为孙女后成为帝家小公主。女主11岁封印解除,在军队里将所有教官整治过一顿。从此就有一个军中最小的魔鬼教官的称号。浮云小队从此诞生浮云小队里的人都是修仙者,与队友共闯末世。哥哥重生痛恨那个所谓同父异母的妹妹,一份好奇心闯入自己亲生妹妹以前住过的房间,房间中布满灰尘,一看就是很久没人住过的了。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亲生妹妹,但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家出走了。……(敬请期待他们会产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 斗罗之血修罗

    斗罗之血修罗

    我不想去欺骗你,我可以毫无保留的信任你。就算你伤害了我,我依旧会在你的身边。为你遮风挡雨,为你披荆斩棘。如果你厌烦我,我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保护你。你是我的挚爱,我的心魔。你是我穷极一生也要去守护的人。哦,不!是龙。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去面对我所恐惧的死亡。我愿,为你而生,为你而战,为你而亡。单女主新人作家,文笔差,单纯练笔。作者高一学生,不稳定更新。
  • 魅颜公子:邪恶少东的丫鬟

    魅颜公子:邪恶少东的丫鬟

    朦胧面纱下,秘密有几多?五年前,他以凌三少身份震惊煜城。然,那夜后,无人在见过他。五年后,他再次出现,以凤七少之名轰动江湖,再掀血雨腥风!然,一袭红衣,玉扇轻摇下,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无人知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等星星降落

    等星星降落

    等星星降落,降落在我的心上。日常生活文,大家随意。
  • 异时空的守望

    异时空的守望

    一次莫名的绊倒而进入一个神奇异空间,后来竟被这里的管理员告知:我是异空间的主人,拥有一种稀有的γ能量!既然身为主人,应该有点主角光环吧?然而,各种被晕,打架打不过,自己的能量也只能给别人打打辅助……不过既然身为主人,还是应该将这里守护到底。如今异空间特产t物质遭人觊觎,我也一定会站出来,誓死守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游诸天暴躁神僧

    梦游诸天暴躁神僧

    梦·千奇百怪,梦·世事难料。梦·乾坤颠倒,梦·玄妙无常。这是一个梦幻世界,主角随机穿梭,明悟己身,且看暴躁玩家,神镜派之主,玄元剑仙张释天化身暴躁神僧,纵横都市江湖,暴虐诸天外挂主角,还诸天安乐太平。今朝入梦今朝修,诸天万界何所求。穿梭之后我非我,说禅破道鬼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