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6000000032

第32章 名书名文精典集锦(32)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位,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译文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赵国兵讨伐齐国,大败齐军,攻取了阳晋,被任为上卿,以勇气闻名于诸侯。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首领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事,派人送信给赵王,情愿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以换取这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及各大臣商量:要是把璧给秦国,秦国的城市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了;要是不给吧,又担心秦兵的到来。计策商定不下,征求能够出使去答复秦国的人,没有物色到。宦官首领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答:“我曾犯罪,私下打算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说:‘你凭什么知道燕王可以投奔呢?’我告诉他说:‘我曾随从大王与燕王在边境上会见,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从此事知道可投奔燕国,所以想去燕国。’相如对我说:“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你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和你结交。现在你是失宠于赵而逃奔燕国,燕国惧怕赵国,势必不敢留你,会把你拘捕起来送还赵国的。你不如解衣露膊,把头伏在铡刀上去请罪,这样就能侥幸得到赦免了。”我听从他的话,大王也施恩赦免了我。我个人认为这个人是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于是赵王召见,问蔺相如:“秦王以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可不可以给他?”相如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不可不许。”赵王说:“如果拿了我的玉璧,不给我城池,怎么办?”相如说:“秦用城池请求换璧而赵不同意,理曲在赵国方面。赵给予玉璧而秦不给城池,理曲在秦方面,权衡这两种做法,宁可答应秦的要求,使秦负理曲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出使呢?”相如说:“大王果真没合适的人,我愿捧璧出使秦国,城归入赵国那么璧就留给秦,城若不归入赵国,我就把和氏璧仍旧完整无缺地归还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相如捧璧向西出使秦国。

秦王在离宫章台接见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秦王。秦王大喜,将璧依次传递给姬妾和左右近侍观赏,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秦王无意把城偿付给赵国,于是上前去说:“璧上有点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还给相如,相如手拿着璧,退了几步站定,把身子靠在庭柱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璧,使人送信给赵王,赵王把群臣都召集来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心,仗着强大而用空话来索取和氏璧,偿付城市恐怕不可能。’商议不打算给秦国玉璧。我认为平民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再说因一块玉璧的缘故,触犯强秦的欢心,不可取。于是赵王就斋戒五日,派我捧璧出使,呈递国书于朝堂。为什么呢,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所以这样毕恭毕敬。现在我到了秦国,大王在一般的台观之间接见我,礼节极为居傲,得到玉璧后传给姬妾观看,并让近侍之臣玩赏。我看大王无意偿付赵国城邑,所以我又把璧要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今天就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相如手持玉璧,眼斜看着柱子,就要往柱上撞去。秦王害怕他撞坏了玉璧,就连忙赔礼道歉,再三恳求相如不要如此,召唤管理版图的官吏来查看地图,在图上指出从这儿到那儿的十五座城池划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故意装作要把这几座城偿付赵国,实际上赵国是得不到的,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害怕,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日,备大礼相迎,我才敢献上玉璧。”秦王考虑再三,认为终究不可强夺,于是同意斋戒五日,款留相如住在广成客馆中。相如考虑秦王虽然斋戒,必然背约不偿付城邑,就让他酌随从穿上粗布衣,把和氏璧藏在怀中,经由小路逃走,把玉璧带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五日后,于是在朝廷上设九宾大礼,延请赵使者蔺相如。相如到了,对秦王说:“秦自缪公以来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过坚守信用恪守条约的人。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此刻已到了赵国了。况且秦强而赵弱,大王只须派一个使者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捧璧来秦;现在以秦国的强大而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岂敢留下玉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罪当诛杀,我愿接受烹刑,希望大王和群臣仔细商议吧!秦王与群臣面面相觑,发出一片唏嘘之声。秦王左右的侍卫,有的要把相如拉下去。秦王乘机说:“现在杀了相如,终究不能得到玉壁,而又断绝了秦、赵的交情,倒不如就这机会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赵王难道会因一块玉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完成大礼,然后让相如回赵国。

相如已回到赵国,赵王认为他是贤能大夫,出使外国,不被诸侯所侮辱,就任命相如为上大夫。秦国也不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终于不给秦国玉璧。

后来秦国侵伐赵国,攻取了石城。第二年,又攻赵,杀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通知赵王,想与赵王在西河外渑池进行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说:“大王不去,就显得赵国软弱而且胆怯。”赵王于是就出发,相如随从。廉颇送到边境,与赵王决别说:“从王出发日起,计算道路里程和会见的礼仪结束,再回来,不过三十天。三十天若还不回来,就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想法。”赵王同意了,于是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畅饮到高潮的时候,说:“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弹奏瑟吧。”赵王弹奏了瑟。秦国御史走向前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奏瑟。”蔺相如走上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奏乐,愿呈献盆缶给秦王,请你击缶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于是蔺相如向前进献缶,便跪下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五步之内,我可以把颈血溅洒在你大王身上了。”秦王左右侍卫想要刺杀相如,相如蹬大眼睛大声呵叱他们。左右侍卫都吓倒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击了一下缶。”相如回头召赵国御史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君臣说:“请用赵国的十五座城送给秦王作为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咸阳城送给赵王作为献礼。”秦王直到酒宴结束,终究不能压倒赵国。赵国也严整兵卫,防备秦国。秦国不敢行动。

渑池之会结束,赵王一行归国。因为相如功大,授官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仅能依靠口舌为功,却位居我的上面,况且相如素来是低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扬言说:“我见到相如一定污辱他。”相如听说,不肯与廉颇见面。相如每当上朝时,常称说有病,不想同廉颇争位次先后。后来相如外出,望见廉颇,相如掉转车子回避躲开。于是相如的门客都劝谏说:“我们所以离开亲属投奔来事奉你,只是因为仰慕你的崇高义气。现在你和廉颇官位相同,廉颇恶言中伤而你却害怕躲藏,恐惧得太厉害了,平庸的人尚且以为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都是无能的人,请求告辞而去!”蔺相如再三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谁强?”门客说:“廉将军不如秦王。”相如说:“以秦王的尊严,而相如敢在秦廷上叱骂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愚劣,难道就怕廉将军么!但我考虑到,强秦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只是由于有我们两个人在。现在要先考虑国家的危难而后顾及个人的积怨。”廉颇听说这些,解衣露膊,背着荆杖,由宾客送到相如门上去请罪,说:“我是鄙贱的人,不如将军宽大到如此地步!”终于和相如交欢,结为生死之交。……

四年后,赵惠文王去世,儿子赵孝成王继位。赵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重。赵让廉颇率军攻秦,秦几次击败赵军,赵军坚壁不战。秦多次挑战,廉颇不肯接战。赵王听信了秦国的离间。秦国离间的话说:“秦国所担心畏忌的,仅仅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统帅而已。”赵王于是就任命赵括为统帅,代替廉颇。蔺相如说:“大王根据赵括的虚名来任用他,就象胶住弦柱鼓瑟一样,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传下来的兵书,却不知应变。”赵王不听,终究以赵括为将。

赵括从少年时学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抵得过他的。曾与其父赵奢谈军事,赵奢驳不倒他,但也不称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赵括却说得很轻巧。假若赵国不以他为将也就罢了,若一定以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人必定就是他。”等到赵括将要出发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赵王说:“赵括不可为将。”赵王说:“凭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事奉他父亲的时候,他父亲时常为将,他亲自捧着饮食进献的人数以十计,当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及宗室所赏赐的东西全部送给军吏大夫。一旦接到命令,就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刚做了大将,面向东坐而接见部下,部下没有敢抬头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钱布帛,他都带回来收在家中,而天天注意哪里有合适的田地房屋,可以买下来。大王以为他哪一点象他父亲?父子心思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遣他!”赵王说:“你不要多说了,我已经决定下来了。”赵括的母亲便说:“大王一定要派他去,倘若有不称职的地方,我能不受他株连坐罪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后,把原来的章程尽都改了,撤换了许多军吏。秦将白起听到这些情况,派出一支奇兵,假装败走,断绝了赵军的粮道,把赵军分割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涣散。四十多天,赵军饥饿难当,赵括便亲率精锐部队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杀赵括。赵括军队大败,数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所损失的兵员共四十五万。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赵国几乎无法解脱。幸亏靠楚、魏诸侯来救援,才得以解除邯郸之围。赵王也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诛杀她。

邯郸解围五年后,燕国听从栗腹的计谋,说:“赵国的丁壮都死在长平了,他们遗留的孤儿还未长大成人。”便发兵击赵。赵使廉颇率兵还击,大破燕军于鄗地,杀栗腹,于是包围了燕国。燕国割让五座城邑请和。越国于是同意了。赵国把尉文地方封给廉颇,让他作信平君,担任名誉相国。

当年廉颇被免职从长平归来,失势之时,原来的门客全部离去了。等到再被任命为将,门客又都回来了。廉颇说:“你们都走吧!”门客说:“哎呀!你的见识怎么这样陈旧呀?天下朋友相交就象市场交易,你有势,我就跟从你;你无势,我就离开你。这本是通常的道理,又有什么怨恨呢?”过了六年,赵国让廉颇攻打魏国的繁阳,攻取了它。

赵孝成王死,儿子悼襄王继位。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投奔到魏国首都大梁。第二年,赵国就用李牧为将攻打燕国,攻取了武遂、方城。

廉颇居住大梁时间久了,魏国不能信用他。赵国因多次被秦兵困扰,赵王想再次起用廉颇。廉颇也想再为赵国效力。赵王派使者探视廉颇是不是还可以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多用钱财贿赂出使的人,叫他诽谤廉颇。赵使者见了廉颇后,廉颇为了表示自己健壮,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显示自己还可任用。赵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然老了,饭量还好,但和我交谈,一会儿的功夫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终于没有召回廉颇。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悄悄地派人迎接他。廉颇竟当了楚将,但没有什么功劳,说:“我想指挥赵国士兵”。廉颇最后死在寿春。……

太史公说:知道将要死去,必定会更加英勇,去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对待死。当蔺相如手持玉璧,眼瞟着柱子,以及呵叱秦王左右的时候,充其量不过是被处死而已,但一般人有的因胆怯而不敢这样做。相如竟能奋其勇气,威慑敌国,退让廉颇,名重泰山,他对于智和勇,可以说是兼而得之了。

赏读

“列传”与“本纪”不同。它没有结合人物编年记载大事的任务。可以有相对的自由。根据描述传主的需要,重点选材而加以组织。司马迁在廉蔺二人的合传部分,只集中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这三个故事,以表现蔺相如智勇双全、顾全大局的形象。这三个故事生动而典型。因为它们都是关系赵国荣誉、尊严和命运的大事。前两个故事颂扬了他在对外斗争中,面对强敌,临危不惧,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功绩。后一个故事则表现他在处理内部关系上,顾大局,识大体,不计私仇,忍辱含垢的高尚精神。

在写作上,因为是合传,文章开头为双起,分别交代二人身世,可见作者安排组织之缜密。又如写相如出场,经过层层铺垫,才出台亮相。而一旦亮相,就使决策与出使这两大难题迎刃而解。不出则已,一出惊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将相和”这个故事,尤觉意义深远。一介武夫的老将廉颇,对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位置却在立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的自己之上,忿忿不平,宣称“必辱之”。蔺相如则百般避让。他知道,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内讧不利于国。应“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老将军终于被他大义为国的高尚精神所感动,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他们这种爱国精神和崇高品格,今天仍是极有生命活力的典型教材。苏武传——《汉书》

题解

汉武帝对匈奴的讨伐战争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使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移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同类推荐
  •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

    对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为您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 梁实秋小全集:雅舍谈吃(精装)

    梁实秋小全集:雅舍谈吃(精装)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在美食上的才华展示: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汤包、炸丸子……既有饭馆酒楼的看家菜,又有平民百姓的家常菜,一壶烫酒,两三好友,或对影独酌,都写得极好。梁实秋笔下的“吃”,不只是舌尖上的味道,朴素的文字记录了那些温存的岁月,字里行间飘散的是人间烟火,旧时北平的那些味道,仿佛穿过时光,带着乡愁和忆旧。
  •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神秘的海洋生物

    神秘的海洋生物

    本套美绘青少版系列图书旨在培养青少年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拓展青少年的阅读面,知识面,从而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图书配有精美手绘插图,使阅读不在乏味,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愉悦,并从中体味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热门推荐
  • 易生玺欢你

    易生玺欢你

    女主易欢玺(这个名字好奇怪),女主的好闺蜜:欧阳婷婷(又名:阳婷婷)、夏沐雨
  • 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

    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

    部落是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部落制度的研究是探索民族进程的重要依据。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是研究游牧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宗教等方面内容的基本素材。
  • 带着超能力出道

    带着超能力出道

    想当大明星,可以靠实力,可以靠颜值,但你见过颜值与实力并存,甚至还有超能力的家伙吗?
  • 书剑路茫茫

    书剑路茫茫

    鹏北海,风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朝堂之争?家破国灭?金戈铁马好儿郎,携刀披甲束戎装。修道?成仙?江湖笛声响,修罗金刚也陨亡。快哉遥哉,美人红妆,盛世太平琴声扬。
  • 今天也是冒牌王妃

    今天也是冒牌王妃

    罪臣之女沈烟,父母含恨而亡,青梅竹马情变。她冒名嫁入九王府,从此富贵险中求。九王爷赵月揽,全京城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人前冰块脸,人后老婆奴。谁让这桩冒牌婚事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 解语录

    解语录

    也许的也许,这些句子会让你心头一暖。曾经的曾经,这些句子会让你刻骨铭心。大概的大概,这些句子会让你豁然开朗。……但,不管怎样,这里总有只属于你的一句话。
  • 神明也修仙

    神明也修仙

    【1V1爽文】【主角穿梭各界】萧笙为了搜集齐谷烛的神魂碎片,穿梭在大千世界,欺瞒天道努力做神。 却不想竟然发现了一个让神不敢相信的秘密……
  • 大小姐的贴身狂少

    大小姐的贴身狂少

    超级兵王被吭,重回都市,奉命保护总裁大小姐?什么?大小姐强烈要求贴身保护?
  •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柿子的新坑~~求收藏~~~求支持~~~《旧爱成痴,老婆大人太多情》http://novel.hongxiu.com/a/1304832/一所荒寂老宅,尘封着一桩豪门恩仇,封锁着一段旖旎情爱。“聂黑子,半夏带毒,终有一天我会毒死你。”“甘之如饴……不过,你又怎么知道,你不是解我毒的药呢?”……*为爱放弃大好星途,洗手作羹汤七年,最后却被残忍抛弃。从青春灿烂的20岁到成熟优雅的27岁,白苏献上炙热的爱情,满腹的柔情。分手当天,白苏将一桌好菜掀翻在地,只为跟过去作别。“薛涵宇,你比我可怜。我孤独的是心,可你连灵魂都是可悲且孤独的。”撂下话,白苏只拿了衣服,净身出户。27岁再出发,从最微小的群演做起,白苏只为那耀目的影后荣誉。可不料,梦想路途中却遭遇洁癖霸道男,而他还是她将来的老板。陆淮阳冷着脸:“桌上有两份合约,一是在老肖养好伤之前,我的一日三餐由你负责。二是与L&Y旗下经纪公司的签约协议。”“我只卖身不卖艺。”白苏冲他笑得甚是妩媚。陆淮阳坐怀不乱:“老肖因你右手腕骨裂,那咱们就走法律程序吧!”白苏一掌拍下他即将拿走的合约:“等等……没在床上呢,你猴急什么呀?”“以后多做事,别说话。”陆淮阳咬牙。白苏狡黠灵动的眸子一转:“签可以,但有条件。”“说。”“我要和你炒绯闻。”*在晋城几乎只手可遮天的陆淮阳此生有最怪癖的两大忌讳:一,不与陌生人肢体接触。二,只吃自家大厨做的菜。可偏偏保持良好的习惯却突然被只见面两次的白苏打破。第一次见面,撒酒疯的她鄙夷的朝他竖起中指骂他死变态后,对他来了个恶狼扑食。第二次‘见面’,他让他的助理……抢了她的午饭。而后因契约互相牵绊,因绯闻渐渐深情。“我由衷感谢某人,若不是他眼瞎,我而今也不会抱得美人归。”她渐渐走上高处,随即而来隐藏的七年被踢爆,可他毫不在意地高调表白。她以为她终于找到可以倾心托付的人,而不久后他再爆即将订婚,可笑的是……新娘也不是她*红毯上,她看着他携着美眷而来,极尽幸福。在无数镁光灯下,面对记者劈头盖脸的提问,白苏倾城一笑:“绯闻靠炒,我和陆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我被他抛弃这事你们也信?”记者仍是咬死不放过。白苏故作无奈地抬起左手,鸽子蛋般大的钻戒璀璨夺目:“我要婚了,到时候大家一定到场啊!”
  • 赵奎家的柴垛

    赵奎家的柴垛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