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96000000039

第39章 名人名文精典集锦(3)

《后出师表》系《前出师表》意犹未尽的延伸。作者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竣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为了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文中多处阐述北伐乃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并以军事上的情势为例,从各方面说明“安”、“危”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要保住安全,就不能不冒险出兵伐魏。文中“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句成为诸葛亮为国尽忠的写照。文章说理性很强,有的放矢,不尚空谈,读来使人真实可信。

陈情表——李密

题解

本文选自《昭明文选》。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八个字:“愿乞终养,辞不赴命”。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畔,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李密报告陛下:我因为命运不好,很早就遇到使人忧愁的事情。我生下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过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祖母刘氏哀怜我孤单瘦弱,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常常生病,到了九岁还不能走路,孤苦零丁,直到长大成人。我既没有伯父、叔父,又没有兄长和弟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我才有了个儿子。家门外没有守丧时须穿期服、功服,勉强算得亲近的亲属,家中没有身高五尺的应门小童,我很孤单地活在世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相互安慰。而且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经常卧在床褥之上,我侍奉她服用汤药,从来也没有离开过。

及至到了晋朝,我深受清明教化的恩泽。先有太守逵,经过考察推荐我为孝廉,后来又有刺史荣推举我为秀才,我因为供养祖母的事没有人主持,就辞谢没有接受荐举。陛下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的恩惠,任命我为洗马,象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理当侍奉东官太子。这种天大的恩德,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得了的。我在表章中把我的情况都报告给陛下,辞掉任命不去就职。可是诏书言词急切严峻,责备我有意逃避、态度傲慢。郡、县官吏逼我上路,州官到我家中催促,比流星的火光还要急。我想接受诏令,为陛下奔走效劳,可刘氏祖母的病又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要苟且依顺自己的心情,向陛下陈述情况,又得不到允许。我进退两难,实在狼狈得很。

我低头深思,晋朝用孝道治理天下,凡是那些年老而有声望的旧臣,尚且还得到朝廷的哀怜、养育,何况我孤单穷苦,和别人相比显得特别突出呢。而且我年青时曾在蜀汉做过官,在尚书台的衙门里,历任郎中、尚书郎的职务,本来就是希望官位显达的,并不讲究什么名誉和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亡国的俘虏,最藐小也最鄙陋,承蒙陛下过分地提拔我,恩宠优厚,我怎么敢徘徊不前,还有别的什么企图呢?只是因为刘氏祖母的生命如同斜阳逼近了西山,气息微弱,生命危险,早上活着,晚上就难以想象。我没有祖母,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也无法活完剩下的岁月,祖孙两个人,相互依靠,维持生命,就因为这点私情,我不敢舍弃祖母到别处去。我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九十六岁,这样看来,我为陛下尽忠做事的时间还很长,而报答刘氏祖母恩情的时间却很少了。我这点孝心就如同乌鸦反哺老乌一样,恳求陛下允许我把祖母奉养到最后一天。

我的苦处,不仅蜀地人士和二州长官见到过,并且十分了解,天地神明实在也看得很清楚。希望陛下怜悯我的一片真心,让我实现这小小的心愿,使刘氏祖母能够侥幸地度过余年。这样,我活着应当不惜牺牲,就是死了也要用结草的方式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沉重的犬马一般的恐惧心情,恭恭敬敬地写了表章,让陛下知道我的情况。

赏读

本文以自己年幼时的不幸遭遇写起,深情地表现了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委婉地表现了忠孝不能两全的思想。全文各段落层次环环相扣。先写自己的遭遇和家庭困境,为自己乞终养的请求提供依据,次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最后提出“矜憨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的要求。总的来说,《陈情表》不以构思奇妙见长,而以感情的浓烈、朴实和行文的流畅婉转取胜,以叙事的具体、生动和抒情的真挚、深沉而扣人心弦。情真意挚是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尽管作者没有着意抒发感情,没有多用感叹之词,但能寄浓郁的感情于简洁的笔墨之中。文中的每一句话,皆出自肺腑,故而虽造语平实,却觉得光彩照人,达到了“淡语皆有致,浅言皆有情”的艺术境界。无怪乎晋武帝读了后能收回成命,对李密的请求给以恩准。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真情的魅力啊!

兰亭集序——王羲之

题解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这是宴游诗序中很著名的一篇,文字朴素自然,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谢安等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这次集会很热闹,与会的人均作了诗。王羲之通过为诗作序,记下了这次宴集的盛况,并写出与会诸人的观感;他还以遒媚劲健之笔精书了这篇序,这就是一直为后人称道的《兰亭帖》。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正是癸丑,暮春三月初,我们在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举行修禊的活动。诸位有德有才的人全到了,年轻的年长的也全都聚在一起。这地方有崇山峻岭,有繁茂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净的水流和流得很急的水,波光辉映,如同带子萦绕在左右。我们把水引出来,构成漂流酒杯用的弯弯曲曲的小水渠。大家列坐在水渠周围,虽然没有演奏音乐那样的热闹气氛,一面饮酒,一面咏诗,也足够痛快地叙说心中深藏的感情。这天天色明朗,空气清新,和风暖洋洋的,吹得人很畅快。抬头望天地的广大,低头看万物的繁多,这样放眼纵观,舒展胸怀,也足够尽情地享受所见所闻所带来的乐趣。真是一桩可以使人高兴的事。

人们相互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有的人和朋友在屋里对面交谈,把自己的抱负坦露出来,有的人凭借着一些事物寄托自己的感情、放荡无拘地生活,虽然他们的取舍千差万别,有的好静、有的好动,各自不同,但是当所接触的事物使他们高兴时,自己便暂时很愉快地感到满足,却不知道很快就要衰老了。当他们对所追求的事物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接着产生了。从前所高兴的事,顷刻之间成了过去,对这些尚且不能不引起内心的感触,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总有穷尽的一天。古人说:“死生也是大事啊!”这怎么不令人伤心呢!

每当看到从前的人发出感慨的原因,如同符契相合那样一致,我没有一次不对着文章叹息悲伤,但心中又不能理解这个道理。本来我明白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没有根据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荒谬的。将来后代人看现在,也正如我们今人看过去一样吧,思想起来,真令人悲伤!所以我一个个记下参加聚会的人的名字,抄下他们写的诗篇。即使时代不同,事情不一样,人们产生感触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人读了这些诗篇,也将和我产生同样的感慨。

赏读

东晋时代上承曹魏、西晋,是人的意识觉醒的时代。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年命短促,人生多难,这种现实引起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对于生与死、自然和人生、短暂与永恒等一系列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序所表现的,正是晋人这种多情善感的品格。文章首段以简练的笔墨描写了这次聚会的盛况及周围环境,抒发了有所娱则乐,有所遇则欣的人生乐趣。第二段则转写人生倦游之后,“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想到有限的生命无法尽享山水之美而发出“岂不痛哉”的悲叹。最后一段斥老庄“一死生”、“齐彭殇”为“虚诞”、“妄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甘虚度岁月的积极进取意向。

此序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自辟蹊径,叙事状景,清新自然,抒怀写情,朴实真挚,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题解

本文选自《靖节先生集》。“辞”是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有的还可以歌唱。本篇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并且多用四、六字对偶句,格调与一般的散文不同。本文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作者已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80余天,便决定弃官隐居。文章写作经过,序里有说明。《宋书》说:“郡遣邮督至县,吏自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为了避免饥寒不得不违心去做官,为什么还要不愉快而独自悲伤呢?现在明白以往的错误已无法改正,未来的事情却可以补救。实际上迷路还不远,我已经明白今天的想法正确而昨天却作的不对。船在水上轻快地飘荡着前进,微风飘拂吹动着衣衫。我向行人打听前面路程还有多远,只恨天色微明,亮得太慢。

终于我望见了自家的房屋,高兴得两脚奔跑起来。仆人们都跑出来欢迎,年幼的儿子在门边等着我。院子里几条小路已经荒芜了,松树和菊还活着。我手牵孩子走进屋内,看到酒已经满满地盛在一个壶里。我拿过酒杯自己斟上酒,看着庭院中的树木,感到非常高兴。我倚靠在南窗上表达我傲然自得的心情,深知生活在仅能容膝的房子里更容易使人安适。每天到园子里走走,那里成了我散步的场所,家中虽有门,门却经常关着。我拄着拐杖游游停停,时时抬头向远处眺望。只见白云无心地从山中飘出,鸟儿飞得疲倦了,也懂得要飞回巢去。日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我抚摸着孤独的松树在那里徘徊。

回去吧!让我同外人断绝交往!世人与我意志不合,还驾车出去寻找什么呢?我很高兴同亲戚们说说心里话,喜欢用弹琴读书来消除愁闷。种田的人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到西边田地上开始耕种。我有时驾着有布篷的车,有时划着一只船,穷尽到幽深的涧谷,经过那高高低低的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细细的泉水刚刚开始流动。我羡慕各种生物及时生长,感叹我一生快要过完。

算了吧!寄身在天地间还有多少日子,为什么不随着心性,想去就去、想留就留?为什么要急急忙忙的,还想到哪里去呢?升官发财不是我的愿望,神仙世界也是没有希望进入的。我只想有个好天气,一个人出去,有时就把拐杖插在一边,去为庄稼锄草和用土培苗。登上东边泽畔,放声长啸,面临那清清的流水吟咏诗歌。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度过我的余年,应该快乐地顺应自然而生活,还有什么怀疑的呢!

赏读

本文是作者与当时黑暗腐朽的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从内容上,这篇文章几乎把陶渊明的家庭情况、从政经过、辞官理由、辞官后的思想斗争、归来后与家人聚会的欢欣以及农耕生活的乐趣等都作了简洁而生动的描述,可以说是一部简要的生平履历。文章的侧重点是作者辞官的决心和归返田园的欢畅。虽然文章里流露的“乐天知命”的思想和隐居不仕的生活态度并非是积极的,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反抗。

全文感情真挚,不假雕饰,韵调优美,自然纯真。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可谓推崇备至了。

桃花源记——陶渊明

题解

本文选自《靖节先生传》,原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桃花源诗》和这篇小记,都表现了陶渊明不满当时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这正是后来好些封建文人津津乐道世外桃源的原因。

同类推荐
  •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联合国是一个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作为一个国家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常驻联合国记者,无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压力。作者以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在这一组织中开展工作的一些经历,以及如何广交朋友,利用手中的笔和相机,为国家服务,为广大的读者服务。
  •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作品风格雍容恬静,亲切率真,幽默风趣,构思精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套装共2册)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套装共2册)

    俞陛云幼承家学,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建树,尤其精于诗词。为给家中孩童讲授诗词,俞陛云从五千年瀚若星河的诗词名篇中精选部分篇目,细细品讲诗词的韵律、句眼、意境之美。引领孩子在阅读、背诵诗词之余,品味诗词中优美协调的韵律,淡雅流丽的语言,清隽高洁的品格,至纯至真、如梦如幻的意境。
  • 我喜欢通透的人生

    我喜欢通透的人生

    叶广芩继《我爱这热闹的生活》又一散文力作!与《自在独行》一样深入人心,受路遥、陈忠实、莫言、贾平凹赞誉。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遍挨遍尝,要它针针见血,才能觉出生命的神秘和伟大。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叶广芩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这本书的内容主要选自她后期的一些故事,历经风雨后回过头来看那些经历,反而让她有了更平静与通透的心态。主要内容有:作者几十年后回到老宅的所念所想,她及家人所热爱的戏剧往事;她走入文学的因缘及感怀的那些人;在日本生活的情况和她的广岛情愫,以及后来她寻迹山河大川的所见所感。
  • 琴声依旧:一个音乐编辑的生活往事

    琴声依旧:一个音乐编辑的生活往事

    本书记录了一名资深音乐编辑的生活点滴,有朦胧童年、多彩少年、立志青年、而立之年、不惑时光等多个篇章,全面描写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及工作、生活心得,尤其对父亲的点滴回忆,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勇敢、正义、有担当的军人形象。图书所收录的文章短小精悍,细腻清新,读来给人以舒畅之感,感悟到工作与生活的趣味。
热门推荐
  • 校园奇幻恋爱史

    校园奇幻恋爱史

    你跟我比什么?比帅?比有钱?还是比文化?讲述一个穷小子一路逆袭所发生的奇幻事件当然肯定忘不了他的恋爱史????
  • 若君忆及当年雪

    若君忆及当年雪

    “那是,什么?”她的眼望着那闪闪发光、不断飞舞的精灵,傻傻的问。她的冰冷,不知道躲在哪去了,“那是萤火虫哦,只有夏天才能看到哦。”她静静地看着她,雪狼与银鹰静静地趴在一旁,看着精灵乱舞......
  • 深情不负暖时光

    深情不负暖时光

    那年,他们互相喜欢,但谁也没告诉对方,在那个迷乱的夜晚后,她终于知道他的想法,他爱她,在命运的考验下,他和她终于坦白心声。你的情深,从此不负。--墨锦成爱你,是我此生最幸福的事。--墨锦成&白茹笙我的余生,请你指教。--白茹笙【宠文,请多支持】
  • 终生守护你

    终生守护你

    奇特的身世,变化的世界,迷茫彷徨。高超的能力,不变的忠心,我会守护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归魂当下

    归魂当下

    我喜欢一个人喜欢了很久,现在你要我忘记,我该怎么忘。
  • 江妃妆吟

    江妃妆吟

    第一年,为了江家,她想方设法接近于他,他却将她扔下龙床,高傲的说她低贱。第五年,他寻到她时,她说:“李隆基,你是不是忘记了,你曾经真的想要掐死我,你手中还沾染着我在乎之人的命,你有什么资格让我待在你身边。”她笑得凄凉面上淡然,不见一丝动容,她不恨,也不敢恨,她只是不爱而已。也许她从未爱过他,也许她对他有过一丝真心。她无心,他倾心。他苦苦等待她的转身,她无情推开他的深情。毋庸置疑,那一眼惊鸿已经注定最终的结果。
  • 青青子衿遇海棠

    青青子衿遇海棠

    棠花安眠却被轻风叨扰,轻风无意,将青叶带来。亦是如此,青叶不知陷入棠花,棠花不知青叶倚靠。就似叶青子与唐棠,经受相知相恋相守.....
  • 重生溺宠:凤谋天下

    重生溺宠:凤谋天下

    季零伊总是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嫁给了自己的未婚夫楚瑾瑜,可是城破那一日,楚瑾瑜却将她一剑刺死。她知道梦是真的,是自己的上一世,那么这一世,她一定不要重蹈覆辙,她要改变上一世的命运,活的平安顺遂。抱着这样的心态,季零伊战战兢兢地过了两年,却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将自己引上了另一条绝路:她必须嫁给上一世统一天下的苏子孟,而苏子孟竟然与前世记忆中那个狠厉的形象完全不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业有啥了不起

    创业有啥了不起

    创业就是这样的一种游戏,反对在那种害死人的封闭场景下把孩子弄成呆板的人以后再去给他们忽悠创业,主张所有的人都要呼吁与创造让青少年闯荡的机会:实践、实习、沟通、尝试,然后我们就能得到一种新品种的创业素养,真的适合创造的人才。创业从闯荡开始,闯荡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