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6400000045

第45章 窄门(9)

“外边有许多穷女人借这糊口。总不是为了省钱,你才潜心做这种烦腻的工作吧?”她立即向我保证,没有什么工作比这更使她感到兴趣,许久以来它就只做这种针黹工作,别的工作她恐怕已经做不来。她一边讲,一边微笑。她的声音从没有比现在如此使我伤心时更温柔。“我说的都是很自然的她的面孔好像在说,“为什么你要难过呢?”——我心里所有的抗辩甚至已无法涌到我的嘴唇——它们塞住了我的喉咙。

第三天采玫瑰的时候,她请我把它们拿到她的房间里。我这一年还没到那里去过。我心上立刻兴起了多大的希望!前一刻我还在责怪自己的悲伤,但只要她的一句话,就会治好我的心的。

我每次走进那房间,总带着无限的感触,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造成一种和谐与宁静,令我在其中认出阿丽莎的本色。窗子和床周围的帷帐的蓝影,光亮的桃花心木家具,干净、整齐、清静,所有这一切都向我的心报告她的纯洁,她的娴雅。

这一天早上,发现她床边墙上不见了我从意大利带回来的那两张马莎绰的大照片,我非常惊讶。当我正要问她那两张照片怎样了,我的视线落到附近的书架上,她向来在那里放着她的枕边的书。这一个小小的收藏有一半是我送给她的书,另一半则是由我们一同读的书逐渐积成的。我发现那些书都搬走了,一律换上一些无足道的通俗信仰的小册子,都是我以为她完全看不起的东西。我突然抬起眼来,看见阿丽莎笑着——是的,望着我笑着。

“对不起她立即说;“你的表情叫我禁不住笑了,你一看见我的书架,就那么急转直下的变了颜色!”

我没有心思开玩笑。

“真的,阿丽莎,你现在读的就是这些东西吗?”

“是的,有什么奇怪呢?”

“我以为一个人吃惯了滋养的食品,再尝这些无味的东西是会作呕的。”

“我不懂你的意思,”她说,“这都是一些谦卑的灵魂,他们简简单单的同我讲话,尽力表白自己的心得,我喜欢与他们沟通。我预先知道他们不会陷入词藻的迷网,而我呢?读他们时也不至于落入渎神的赞叹。”

“那么你只读这一类东西了?”

“差不多。——不错,这已经是好几个月的事了,而且我现在也没有多少读书的时间。老实告诉你,最近当我想重读你教我读的一位大师,我觉得自己就像圣经里的那个人,竭力想把自己的身材加高一尺。”

“这位使你对自己怀这种怪念头的‘大师’究竟是谁?”

“并不是他使我这样的,只是让他的时候我的感觉……是巴斯卡。我也许偶尔读到了不大好的地方……”

我作了一个不耐烦的动作。她满口清楚而单调的声音,仿佛在背书,并没有把眼睛从花上抬起来。她把花理来理去,还没有理完。由于我的动作,她停了一下,随即以同样的声调继续说。

“那样惊人的雄辩,那么费劲的努力,却只证明那么一点。有时候我怀疑他那种感泣天地的腔调,与其说是信仰的结果,不加说是怀疑的结果。完全的信仰讲起话来,声音里不会有这么多的眼泪,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颤抖。”

“就是这种颤抖,就是这些眼泪造成这种声音的美我竭力想反驳,却没有勇气,因为在这些话里,我一点也认不出我所爱的阿丽莎,我把它们完全照我所记得的记录下来,毫未加以修饰或整理。

“如果他未先把现实生活中的快乐除尽她接着说,“现实生活将会重于……”

“重于什么?”我说,听了她这些怪话,我不胜惊讶。

“重于他所宣言的那种不定的幸福。”

“那么你不相信那种幸福吗?”我叫起来了。

“那与此并无关系!”她回答,“我倒愿意它不走,可以免除一切交易的嫌疑。敬慕上帝的灵魂努力试练他的德行,并不是由于希望得报偿,而是由于天性的崇高。”

“如此就形成了巴斯卡一流的贵族所托言的那种秘密怀疑主义了。”

“并不是怀疑主义,是简森派。”她含笑说。“但我同这一套究竟有什么关系?那些可怜的灵魂,”(她转向书架)“他们会瞠目不知所对,如果问他们到底是简森派,还是清静派,还是别的什么派,他们俯首在上帝面前,像风吹草偃,不存罪念,不带烦恼,也不逞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一点了不起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价值就是在上帝面前隐去自己。”“阿丽莎!”我喊道,“为什么你要撕下你的翅膀?”

她的声音依然很平静,很自然,因此我的呼喊相对的愈显得过火而可笑。

她又微笑起来了,一边摇摇头。

“我上次拜访巴斯卡所带回来的一切……”

“是什么?”我问,因为她停住了。

“就是基督的这一句话:‘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失生命。’此外的,”她接下去,加深了笑容,面对面望着我,“实在我差不多已经不再了解了。当你在这些卑微者的圈子里生活久了之后,说来奇怪,那些伟大者的崇高就叫你喘不过气来了。”

在我的狼舰之中,难道我就想不出一句话来回答她吗?

“倘若我今天必须和你读所有这些说教集,这些默想录……”

“可是她插嘴说,“我若看见你读它们,真要难受极了!我相信你适合读比这些好十倍的东西。”

她讲得十分简单,一点也不怀疑把我们两个生命隔开的这些话会使我心碎。我的脑中像火在烧,我还想要讲话,我真想哭,也许她会被我的眼泪折服;可是我一言不发,两肘撑在壁炉架上,头埋在手里。她平静的继续整理花,一点也看不见,或者假装看不见我的痛苦……

正在这时第一次开饭钟响了。

“我要来不及准备吃饭了,”她说。“快走吧。”随后,仿佛只是闹着玩的:“我们以后再谈吧。”

我们以后就不曾再谈。阿丽莎老是躲开我,她并非故意躲避,可是每一桩偶来的事情都立刻变成十分切要的义务。我挨次等待,我一直要等她料理完永远是应接不暇的家务,监督完仓房里进行的工作,访问完她愈来愈关心的那些佃户,那些穷人。其余归我的时间实在很有限。我看见她的时候她总是很忙——虽然也许仍是在忙这些琐屑的事。只有当我放弃追随她时,我才不大觉得被冷落。但只姜略谈上几句,我就更感到如此。当阿丽莎赐给我几分钟的时候,我们的谈话总是很别扭,她讲话的样子就像哄小孩子。她从我身边匆匆的走过去,不在意,微笑着,我觉得她变得比陌生人还要疏远。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的微笑里带着几分奚落,至少带一点讥诮,仿佛她乐于如此巧妙的躲避我的愿望……我因此立即变得自怨自艾,不愿意遽然责备他人,简直不知我可以期待她什么,也不晓得我可以责备她什么。

我原先预期会充满幸福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我茫然的看着它们消逝,既不想加快它们消逝的速度,也不想延缓它们的进行;每一个日子都如此倚增我的痛苦。在我走前二曰的晚上,她陪我走到石灰泥废坑前的长椅那里——是一个空明的秋夜,天际没有一点云霭,远至地平线,每一件染了天蓝的物体都明晰可辨,而过去的,甚至最飘渺的记忆也全然再现——我抑制不住悲叹,向她表明我的苦恼在于失去了某种幸福。

“可是我能做什么呢,我的朋友?”她立即说。“你爱上了一个幽灵。”

“不,那决不是一个幽灵。”

“一个想像的人物。”

“唉!我并没有虚构。她从前是我的朋友。我在这里呼唤她:阿丽莎!阿丽莎!你就是我爱的人。你怎么了?”

她半响不回答,慢慢的摘碎一朵花,低着头。最后终于说:“芥龙,为什么不干脆说你不大爱我了?”

“不,这是不确的!这是不确的!”我愤然的嚷着,“因为我从没有更爱过你。”

“你还爱我,可是你却又追惜过去的我!”她说,勉强微笑,微微耸一耸肩膀。

“我无法把我的爱情放回到过去。”

地在我的脚下坍陷了,我抓得到什么就抓住什么……

“它一定得和别的东西一同过去的。”

“像我这样的爱情却只能与我自己同归于尽。”

“它会逐渐冷淡的。你自以为仍然爱的阿丽莎早已只存在于你的记忆中了,将来自然会有一天,你只记得自己曾经爱过她。”

“你这样讲,倒像有什么可以在我的心里替代她的位置,倒像我将不再爱了。难道你巳不记得你自己也曾爱过我,竟能这样以苦我为乐吗?”

我看见她苍白的嘴唇颤动了,用一种几乎听不出来的声音,喃喃地说:

“不,不,这一点在阿丽莎并没有改变。”

“那么什么也不会改变了,”我一边说,—边揪住她的手臂。

她说下去,更坚定了:

“一句话就可以说明一切,为什么你不敢说呢?”

“什么话?”

“我老了。”

“算了!”

我立刻抗辩,说自己也同她一样老了,说我们之间的年龄距离总还是不变的;可是她已经恢复了主意,惟一的时机错过了,由于我一味的论辩,我断送了我的优势,我落空了。

两天后我离开奉格司麦,不满意她,也不满意我自己,对于我还叫做德行的东西满怀憎恨,对于我平素的心思满怀怨愤。似乎在这一次最后的会面中,由于我过分铺张我的爱情,我完全用尽了我的热情,阿丽莎的一言一语,起初我不服,当我的抗辩沉默下来,它们在我的心里却仍然是活的,胜利的!她确实有理!我已经只是在爱一个幽灵了,我曾经爱的,我仍然爱的阿丽莎已经不存在了。哦!无疑的,我们已经老了!这种诗意荡然的可怕情况,究竟,无非是回复自然而已。我曾不知不觉地把她提升,把她变成我的偶像,用我所爱的一切来加以装饰,现在我辛苦努力的结果,除了疲倦,还剩什么呢?一解除这些,阿丽莎就立刻落回到她本来的层次,平凡的层次,而我也在那里看见了我自己。可是我在那里就不再想要她了。以一己的努力,把她提升,试图在至高处达到她,这种累人的德性的努力,我觉得多么荒唐!我们的恋爱,只要少一点高傲就好了,可是固执着一种没有目标的爱情又有什么意义?那是冥顽,而不是忠实。忠实于什么呢?——于一个幻象。最聪明的还不是老实对自己承认错了?

当时有人推荐我到雅典学校,我立刻答应——毫无野心或兴趣,只是欢迎这一个离开的机会。

然而我还会见了一次阿丽莎……那是在三年以后,夏天将末的时候。十个月以前,我从她那里听到舅父的死讯。我当时在巴勒斯坦旅行,立刻给她写了一封相当长的信去,而一直未见回复……

我偶然到了哈孚一一忘记是办什么事——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奉格司麦。我知道阿丽莎在那里,可是我害怕她并不是一个人。我没有先通知我要来,而又不愿意像作一次平常的拜访似的去见她,我一路犹豫:我要进去吗?还是应当不见她,不想法见她就自己离开?就这么好了,我就只是沿林荫路走去,坐在长椅上,她也许还常到那里去坐坐的……我寻思我可以留下什么记号来,叫她在我走了以后,知道我曾经来过……我一边想,一边缓步前行。现在既然决定不见她,绞在心头的那辛辣的悲怆就变成一种几乎是甘美的忧郁。我早已到了林荫路,因为怕被人撞见,我沿着界开农场的土堤,走那条边径。我知道土堤上有一个地方可以俯瞰园子。我爬了上去,一个我不认识的园丁正在一条小径上割草,不久便看不见了。一个新建的栅门关住院子。一只狗听见我走过,吠叫着。再前进一点,林荫路终止了,我向右转,又遇到园墙,我正要走向山毛榉树丛与我刚才离开的林荫路并行的那一部分,经过菜园的小门前时,忽然起一个念头,我想从那里走进园子去。

门关着。然而里边的门栓只有一点微弱的抵抗力,我想用肩膀把它顶开……正在这时,我听见一阵脚步声,我隐身到墙角。

我看不见谁从园子里出来,可是我听出,我感觉出是阿丽莎。她向前走了三步,很微弱的呼唤我:

“是你吗,芥龙?”

我的心本来跳得很厉害,一下子就停住了,因为我的喉咙哽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她大声一点说:

“芥龙,是你吗?”

听见她的呼唤,我紧压我胸头的感情,非常激动,我不由得跪下了。因为我始终不回答,阿丽莎再向前走了几步,转过墙角,我突然觉得她面对着我——我用胳臂遮住我的脸,仿佛怕立刻看见她。她把头俯向我一会儿,我乱吻她纤弱的双手。

“你为什么躲起来呢?”她对我说,简单得宛如这三年的离别只不过是三天而已。

“你怎知道是我呢?”

“我在等你。”

“你在等我?”我说。太惊讶了,只能用疑问的口气把她的话反过来说一遍……我还跪在地上:

“我们到长椅那边去吧,”她接着说,“是的,我知道我还得再见你一次。三天以来,我每晚来这里,就像今晚一样的唤你……为什么你不回答呢?”

“如果你没有撞见我,我就要不见你就走了,”我说,硬起心来克制那最初控制我的激动。“我只是偶然到哈孚来,想到林荫路上走一走,在园子外边绕一圈,在那张长椅上休息一会;我猜你或许还会到那里去坐坐的,然后……”

“看我这三晚带来这里读的东西吧她岔断我的话,递给我一束信。我认出是我从前从意大利写给她的那些信。这时候我才抬起眼睛来看她。她变得十分厉害,她的消瘦,她的苍白,可怕的绞痛了我的心。她依靠着,压着我的手臂,紧紧的挨着我,仿佛觉得害怕或是寒冷。她还穿着重孝,当作帽子戴的黑纱圈住了她的面庞,衬得她更加苍白。她微笑,但似乎有一点支持不住。我极欲知道她是否一个人住在奉格司麦。结果不是,罗伯和她同住,须丽叶、爱德华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曾经来他们这里度过八月……我们走到长椅前坐下,家常的谈话又拖了几分钟。她探问我的工作。我不大快乐的回答她。我很希望她觉得我对我的工作已经不感兴趣,我很想照她以前使我失望的方法使她失望。我不知道做到了没有,可是她一点也没有透露出什么。至于我,同时怀着恨与爱,我竭力用最冷淡的态度对她讲话,我气愤那有时把我的声音震撼得直抖的感情。

夕阳在一朵云里掩藏了一会,又在地平线上出现,差不多正对着我们,一片闪烁的光华淹遍空旷的田地,用一种突如其来的丰美填满了在我们脚下张开的峡谷,随即落下去了。我一阵眼花,半晌未说一句话。我感觉自己被包围在金色的狂喜里,所有的怨恨在其中溶解了。我心里只有爱。阿丽莎本来还侧着倚靠我,这时坐直起来,从上衣里取出一个薄纸包的小包,像要交给我,又停住了,似乎是踌躇不决。当我愕然地看着她时:

“听我说,芥龙,这是我那副紫水晶的十字架,我带来三晚了,因为我早就想给你。”“你给我做什么?”我说得颇粗率。

“让你保存。给你的女儿,纪念我。”

“什么女儿?”我叫着,望着阿丽莎,不明白她的意思。

“平心静气的听我说吧,我请求你,不,不要这样的看着我,我对你讲话已经很困难了,可是这一点我一定要说。听好,芥龙,有一天,你要结婚的……不,不要回答,不要打岔,我恳求你。我只是想要你将来记得我曾经深深的爱过你。好久以来,三年以来……我就想你喜爱这副小十字架,有一天你的女儿,要戴着它以纪念我,噢!她不知道是纪念谁……也许你可以也给她……以我的名字为名……”

她停住了,讲不出话来,我喊道,几乎是怀着敌意:

“为什么你不亲自给她?”

她还想讲话。她的嘴唇颤抖着,像一个哽咽的小孩子。但她却不哭,她的眼睛里那种奇异的光辉,使她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非人间的,天使般的美。

同类推荐
  • 复活

    复活

    每一个想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人都在读《复活》!全新!教育部新课标推荐阅读!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集大成之作!引领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心灵的救赎和道德的完善。托尔斯泰连续五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文艺复兴以来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复活》历时十年,六易其稿,完整而深刻地诠释了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思想,被茨威格称为托尔斯泰“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读客经典文库版《复活》四大特色:1.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力冈经典译本,俄文直译,精心编校2.特别收录译者导读《人性的复活》,深入解读《复活》!3.原创托尔斯泰大事记,一张图了解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一生4.原创海报级插画,还原经典场景。在人类文学史上,《复活》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高峰,引领了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心灵的救赎和道德的完善。法庭上,一位妓女因为一场谋杀案,正在被审判。与此同时,身为陪审员的贵族青年发现,这名女犯正是曾经被自己辜负的恋人。他决定拯救她,也拯救那个不完善的自我……复活是托尔斯泰根据真实案件,历时十年、六易其稿创作的小说,完整而深刻地诠释了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思想。
  • 阴阳异闻录·番外卷:铡刀情冢

    阴阳异闻录·番外卷:铡刀情冢

    神秘特使月樱的出现让丰都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气息,现实世界发现陈世美的身影,可陈世美又是如何从防御重重的丰都重案监狱中越狱的呢?越狱的陈世美在现实世界又会去往哪里?苏容斋便被委任了抓捕陈世美的重要任务,陪同月樱一起来到现实世界,当苏容斋揭开重重迷雾逐渐找到事情真相后,却没想到这真相竟然牵连着几个人千年前的恩怨纠葛。
  • 孤独行者

    孤独行者

    最近乐鑫陷入了恐慌与焦虑,觉得世界在欺骗他。在乐鑫的脑子里有一个身影,那个人似乎参与过他的人生。但乐鑫却想不起任何关于他/她的记忆,在周围也找不到一丝关于那个人的痕迹,他/她的存在就像是被精准地抹去。是骗局吗?骗局的终点通往何方?如果所有客观事实都是在否定自己的认知,那是不是应该去否认整个世界?乐鑫不知道,乐鑫想知道。
  • 无色玫瑰

    无色玫瑰

    本书是一种必须用超常的感悟与审美去破译的与社会及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个人情绪化的文本:是一部文本华美,揭示当代青年知识群体生命质量问题的长篇绝唱,是关于一个出身名门,在权势与金钱的光环照耀下却追求爱情与友情的绝对唯美与浪漫的女了。在追逐与被追逐中与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凄美而动人心弦,诠绎着刚走向社会的青年男女游荡在现实与梦幻之间的迷离与迷惑,叙述着梦幻与现实的肃剥离。
  • 飘(上)

    飘(上)

    整部小说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可谓一幅浪漫的历史和社会画卷。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南方佐治亚州为背景,以一个种植园主郝嘉乐的女儿郝思嘉为核心人物,通过几个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美国南方各州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芊云飞渡梧桐雨

    芊云飞渡梧桐雨

    她,女扮男装的西夏“太子”。他,冷酷裁伐的北周战神二皇子。充满谋权诡诈的朝堂与江湖是否还有会一丝真情?身处对立的二人最后战场相见又是如何?天下浮沉全在白凤临一念之间。且看冷面战神,如何选择?
  • 闪爱娇妻太缠人

    闪爱娇妻太缠人

    没有基础的爱情,来得也快,散的也快。孟梓萱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一次结婚没有什么经验,遇上绝世大渣男!公司被收购,她成了总裁秘书,等等,这个上司好像还挺帅,不过好像在哪里见过……“孟小姐,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你是?”“不记得了?昨晚的事情难道都忘了吗?”“怎么会是你……?”
  • 二隐谧禅师语录

    二隐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亲王爷历险记

    相亲王爷历险记

    一个王爷,不愿意走老式的相亲,在这繁华的社会历险的故事!
  • 苍魂倩影

    苍魂倩影

    她是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的女儿,因心中一个小小盼愿,竟跨越六百年的时空来到现世,开启了一个历经上千年岁月的阴谋;他是永乐皇帝亲封的锦衣卫,为保护公主,拜入一代宗师张三丰门下,从此历尽磨难,陷于情义两难的抉择中……一枚拥有神奇力量的血玉,成就几段不同寻常的旷古人生。历史多少魂影,匆匆一顾,却万世留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Boss男配要逆袭

    Boss男配要逆袭

    两年前三月抛夫弃子选择逃离,两年后情夫追来想要她负责,这次三月继续逃跑,不过这次带上了儿子,可怜祁阳Boss追妻之路漫长。六年后,三月悄悄带着天才儿子和腹黑女儿归来,祁阳一边追妻一边讨好两小祖宗。
  • 五零渔家纪事

    五零渔家纪事

    魏玖前脚跟人拔剑以命相抵,后脚一睁眼居然变成八岁孩童!这是何地?实验室又为何?两年不见一丝阳光,魏玖以为,她会一直这样至死。没想到,再一睁眼她居然自由了——
  • 刀锋(毛姆长篇作品精选)

    刀锋(毛姆长篇作品精选)

    一战期间,美国青年拉里的战友为了营救他而牺牲,这一经历彻底改变了拉里的思想,他开始展开内心的追问:既然世间有善,为何恶亦相生?战后他执拗地追寻答案,先是到巴黎攻读哲学,之后来到波恩的一所修道院,然而基督教义没能为他提供满意的回答,于是他去了西班牙,试图通过艺术寻求到人生的真谛。无果后,又跑到印度,在那里待了五年,最后才从印度的宗教里找到了真正的信仰。《刀锋》是毛姆出版于1944年的长篇作品,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深刻地展现了西方整整一代知识分子对生存意义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呈现出一战后西方世界的生活图景,从美国到欧洲、印度,从巴黎、伦敦到芝加哥、纽约,从城市到海滨,从上流社会到社会底层,作者在广阔的地域与社会背景下,为我们提供了一组组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