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5700000062

第62章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无时不在演说

这一品的内容,我们前面已反复讲过。这里稍加重复。

如果说还有“法”可说的话,这就是三十二品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若有”二字非常重要。“若有”二字,表明不是你想不想发菩提心。南老讲“内圣外王菩提心”一节时,恰恰忽略了这两个字。

菩提心,觉悟之心,大彻大悟,为什么必然和大慈大悲的大慈悲心是一体的呢?在南老的书中语焉未详。

南老说“以佛家的道理讲,菩提心是体,大彻大悟成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形而上道,证道。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

南老认为读《金刚经》有没有感应的关键在于:“你就要注意自己有没有发心立志”。

一切都颠倒了。

连释迦自己也从来不说是他自己发了菩提心。释迦在《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中说“世尊对阿难曰:彼法藏比丘,为度十方世一切有情,虽起超世愿修无量大行。是本久远实成本有法身常往。无量寿佛以不可思议威神力故,遍满十方世界。或为刹利国王、转轮王,或为地狱鬼畜生修罗身,常以四威仪化作一切。阿难,彼久远实成法身常往无量寿佛者,岂异人耶!今日世尊我身是也。愍念汝等一切有情无明大夜暗故。从彼安养无为界,示现此恶时恶世界中,迦耶王舍等,说彼佛名号不可思议功德因缘。”

连释迦本人也不过是“久远实成法身常往无量寿佛”的幻化身、示现身,我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主动发什么“菩提心”呢?

“若有”二字表明,在“久远实成法身常往无量寿佛”的安排下,该谁发菩提心,他就是阿弥陀佛的显化身。其实,一切众生早发了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法身本有。

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正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久远实成法身常往阿弥陀佛”本有之心。

用我们中国文化的话说,天地本有大仁,“仁”就是佛学中的大慈大悲。释迦牟尼佛的名字,如果意译就是“能仁”。

所谓“发菩提心”,并不是自己去发一个大慈大悲普救世人的心,那只是妄想,你必须明白,菩提心发与不发,你都本有具足。发,也不是自己这个“我”发的,是阿弥陀佛令我发的。《金刚经》不是说“我皆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吗?不发,发不出来,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你已经知道本自具足菩提心,发与不发,纯是一个形式,并没有什意义。

发不发菩提心,并没有如南先生所说那么严重的意义,似乎不发菩提心,就不可能对《金刚经》有感应。对于“感应”这玩意,我以为和一个人会不会打呵欠没有什么两样。打不打呵欠,和一个人是不是生命,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必然的联系。有人每天每时都可能打呵欠,有人甚至有打呵欠的毛病;也有人几乎不打呵欠,这两类人都是生命,什么也影响不了。许多人会读会讲《金刚经》,但与《金刚经》缘分并不密切。有人可能是一闻,便明白,这是如来令我成佛,我想不成也不行,这个人与《金刚经》的缘分便太大了,虽然他一句经文也不会讲,当然也不会懂什么叫菩提心了。

发不发菩提心,对于我们只是个形式。能明白菩提心是我本有具足,读了《金刚经》能明白, 不管我发不发菩提心,这个心我早发过了, 这种人才是真明白了“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道理。

“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告诉你不必管何时何地何种对象,对象反对、拥护、惊讶、怀疑、 咒骂……或者无动于衷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对方“知”了“闻”了,这个过程就过去了。这个过程完结了之后,对象本身或惊,或疑,或悲,或不理……都是“知见立知”,对第一个过程没有什么作用。把这两个过程拴在一个“人”、 一个“我”身上, 正是由相续心生出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东西非因缘,非自然,是一种虚枉不实的东西,便是《楞严经》中讲的“知见立知”,这是无明之本。

“何以故”——所以释迦说“知”、“闻”之后的那些东西,惊、疑、悲喜、怒、斥责、不理…… 都是“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你看,这和前面我们的说法不是完全一致吗?

在这里要注意两个非常微妙的差别,懂了这微妙的差别你就会明白,我们平日用心错在什么地方了。

前面说了,闻了《金刚经》就是实相,“你”必定成佛。那么,你的“疑、惊、悲、喜、恐、反对、斥责、不理……"是不是实相呢?也是实相。问题的毛病出在你把这两个“实相”连接在一起,认为是“我”的思想,这个随之生出的“我”就不是实相了,而是一种虚妄,因为这个“我”不起作用,没有实际效益。“闻”、“知”之时,便是你成佛之时,后面的“惊、疑、怒、悲、喜、恐、反对、斥责、不理……"已经不对你起作用了,也不是你了。你非成佛不可,它们都是“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但是,如果不从“我”相说,而是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来说,这些“惊、疑、怒、悲、喜、恐、反对、斥责、不理……"它们还是实相,它们也都是要向整体的各个方位、各种因缘辐射出去,直到无边、无量、无界,这便造成了一切众生成佛的过程的千差万别、千奇百怪、千姿百态……这也便是《金刚经》所说的“实无众生灭度者”的真实相况,也就是说,众生成佛的过程还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人们看看今天的人类社会是不是如此?

和三千年前相比,人类无疑是产生了巨变,这是原始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巨变。但是整体看世界还是麻烦多多,困难多多,污七八糟、不堪入目……这种状况还会维持下去,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历史照样前进、发展……极乐世界在不停止地向我们走来……这个过程是没有终结的。

所以,一切信了《金刚经》的人,闻了《金刚经》四句偈的人,只需要你“为人演说”, 不要管效果如何, 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和梦幻、露、电斗什么气?不必和幻相计较。

如果有人要问,如闻了《金刚经》的人都疑、都反对……不对人说,那又该如何?

这是你的“假设”,毫无意义。如来本愿已经说过“我皆令入无余涅”,这个愿是“本愿”,是否定不了的。闻了的人早晚会全相信、全拥护。因为是“因缘”生法啊!至于闻了的人现在是好说,是歹说,是迟说,是早说,是反对着说,拥护着说,是批判着说,是贬责着说……那是毫无意义的,反正你得“说”。说了就有人“闻”,“闻”了就成佛,成了佛就非说不可……

一石投入湖中,荡起万层涟漪,这涟漪不触到岸边是不会停止的。

“宇宙—生命”系统何处是岸?处处是岸,处处无岸。

于是,“佛说此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对于这段经文不可简单放过去,这段经文就是第三品的翻版。

第三品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灭度者。”

第三十二品,说的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这个句子应这样断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正如南老告诉我们的,“世间”在佛学中有三世间、 四世间之说, 三世间是指“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如果是四世间,就有一个圣贤世间即佛世间。”“一切世间”正是囊括了上述三世间,归为佛世间。正如《佛说无量寿经》所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金刚经.第三品》的:“我皆令……”

《金刚经.第三十二品》:“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无量寿经》:“至心信乐。愿生我国。”

完完全全是一句话。佛皆令,众生必乐,众生必生,众生必成佛。因为众生本无众生,众生是佛——因缘所生。如果这个道理都不懂,那就干脆不要谈佛学。

如果不懂这一点,就会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神化,变成人世间之外的神神鬼鬼了。

这一段经文就是讲的如来本愿会一直流传下去,流传到十方,度尽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不管你自觉不自觉,信佛不信佛,都是“信受奉行”而成佛。这便是“无为法”的厉害。这里的“无为法”、“无所住”、“善护念”都不是哪一个个人的事,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之德呀!

南先生是本末倒置了。

这便如同今天的世间人说的,把“唯物主义”完全解为“唯心主义”了。

到了把这个颠倒再颠倒过来的时候了。

同类推荐
  •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禅是什么?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佛教的宗派名称?一种语言的艺术?一种灵魂出窍的特殊体验?一种修行的功夫?诗歌里的一种况味?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道德经说什么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读书会百万听众订阅。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道德经》,并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进行逐章逐句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红尘滚滚,何处安心?瑜伽,是一条静心修行、寻找生命真谛的路径。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习练瑜伽的书,而是深入心灵,描述瑜伽与生活相融合的散文“心经”。《步步莲花》作者借鉴佛学术语,以“色”——瑜伽于身体、“受”——瑜伽于心性、“想”——瑜伽态的阅读与观影、“行”——瑜伽态的行走与寻觅、“识”——瑜伽于灵魂,记录瑜伽带来的沉淀和变化,启发读者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感知神秘力量,感知宁静与温暖。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蚁皇帝国

    蚁皇帝国

    将死之人叶零偶然获得母虫之心,重新燃起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父母离去、异虫入侵,晓看叶零如何在这乱世中成长!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支气管炎的病理、治疗和常用药物,呼吸系统的组成,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 错嫁王妃之原来是你

    错嫁王妃之原来是你

    为什么?为什么还是你?难道………………?
  • 凹子

    凹子

    凹子的平凡生活。穿越时空?拯救世界?都是扯淡!写着玩玩哈。
  • 崩坏影之剑

    崩坏影之剑

    (本书是最纯正的同人文)如果一个人,经历了自己所认为的,世间最残酷的事情,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或者说,还能不能作为一一个人生存下去......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在崩坏兽的大军中无情地收割着。这是第几个了呢?反正,在屠尽所有有关于崩坏的东西之前,都不可能再停下自己杀戮的步伐。八岁时的情景不断地在脑海中重演。反正,我感觉活在这世间,也是因为有你在吧?,因为你,让我留下了我这条命,那么我就以我的生命为代价,付出一切永远守护你!他擦了擦嘴角的血迹,难得地有了一丝笑意:“光明和黑暗哪有什么区别啊,只要走到极致的尽头就够了。”书友群:966721506
  • 慕慕斯年莞尔一笑

    慕慕斯年莞尔一笑

    陈慕绝没想到第一次初见的女孩开学时竟成了他的同桌在日后的日子里他这个校霸的威力全部在夏予恩这个女孩面前破灭时时刻刻在她面前扮演着不要脸和小奶狗的角色。一次意外,外校人来挑衅陈慕,陈慕被对方的刀子划伤夏予恩听到消息后非常紧张,想让陈慕去医院却被拒绝陈慕一脸无所谓的说道“去什么医院啊,这是点小伤,我没那么矫情”说完看向夏予恩时却被夏予恩瞪了一眼,夏予恩小跑着去对面的药店买了一瓶消毒水棉签和纱布等,一系列做完以后陈慕又着厚脸皮脸不红心不跳的说“我可以当你的小宝贝吗那种犯了错你都舍不得骂我,打我,还心软给我抱抱的那种”结果得到的答案却是被无视了直到后来俩人结婚的时候陈慕当着全部嘉宾的面说着“这是我的女孩我深爱到了骨子的女孩”以前夏予恩就问过他“陈慕为什么是我?”陈慕想了一会又深情的看着这个属于他的莞莞“为什么是你?因为只有你我只喜欢你我是你的所以你也必须是我的或许是命中注定,我只能爱你一个人,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为了爱你我的心已经不允许容纳其他的爱,也失去了对别人的爱,我这一生有你就够了,”夏予恩心里明白这个男孩爱惨了她她也爱惨了这个男孩
  • 我的眼里只有你的

    我的眼里只有你的

    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and暴力倾向的黎染终于被确定是误诊了,于是某染决定回家通宵,然后……然后猝死了。。。黎染生无可恋的看着落地镜前的矮小身影,为什么一觉醒来发现她居然穿成了一本不久前看过的小说中的炮灰女配,虽然这具身体有四个哥哥和一众视她如珍宝的亲人,但是这根本改变不了她惨死的结局。而且这是一个玄幻世界!!!注: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与现实联系。
  • 主任来了

    主任来了

    错过了7年的爱情,因为我的逃避,对不起,朝阳,这一次,我不离开,你可愿等我
  • 城市男女百态:快食慢爱

    城市男女百态:快食慢爱

    《快食慢爱》是一本写床上男女、生活男女、社会男女,集“性-爱-思”于一体的随笔集。作者酱子以她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对两性关系作出不拘一格的描述和分析。有絮叨,有嘲讽,有伤感,有理智,每个年龄层的读者都能得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