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50800000027

第27章 腰若流纹素,耳着明月挡——肖像描写种种

汉宪帝建安年间(公元196一219),庐江(今安徽省潜山县一带)有个名叫焦仲卿的小官吏,娶了一个名叫刘兰芝的姑娘为妻。然而,焦仲卿的母亲不但对刘兰芝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且强迫儿子休了她。是不是兰芝心笨手拙?不是,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签模,十六诵诗书”;是不是她长得很丑?更不是,当刘兰芝就要返回娘家时,诗中写了她的肖像之美: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摄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绒素,耳着明月珍、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细无双。

由此观之,刘兰芝是位百里挑一的美人儿。

可她竟被婆婆给休了,这就激起世人对刘兰芝的无限同情,对焦母的深恶痛绝。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举止、衣饰等,都属子肖像描写的范畴。肖像描写,要鲜明地写出人物外貌特征。外貌之中,哪个部位最重要呢?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其实,画家作画也是把画眼睛作为传神之笔看待的。

苏东坡在评论绘画时说过:“传神之难在目。”只要把眼睛画好了,那么栩栩如生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传说梁代画家张僧踩(you)在佛寺墙上画了四条龙,没有点眼睛。这些龙,条条显得无精打采,观众怀疑他的画技有间题。张僧拜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出墙壁。”

观众不信,他就把其中的两条龙的眼睛点了上去。刚一点完,顿时雷电大作,震破墙壁,这两条龙就飞上了天。然而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仍然躺在墙上不动。张僧拜的画龙点睛之技一时传为佳话。作文与绘画同出一理,都把眼睛当作心灵的窗户,因此往往通过浓彩重笔地描绘眼睛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态和心灵。汪曾祺在他的小说《受戒》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

这段文章,先用“鸭蛋青”和“棋子黑”形象地描绘了两个女孩眼睛的颜色,接着又描绘了她们的眼睛神态:“定神时如清水”,写其静;“闪动时像星星”,喻其动。作者就在对“两个女儿”眼睛黑白分明、动静相宜的精彩描绘中,再现了她们聪明、纯真的内在气质。

卢群、李牧在小说《心曲》中,写了一位青年女子的眼睛:

这是位十分秀丽的江南姑娘:二十三四岁模样,中等个儿,苗条但并不瘦削;长回型丰肤白哲的脸蛋上长着一对乌亮乌亮的大眼睛,.晶莹透澈得宛如两潭秋水,她的睫毛长长密密,柔软地覆盖在眼睑上,不时随着眼睑的启合微微眨动,使人感到一种纯女性的脉脉含情的娇美。

这位江南姑娘长相如何,心地咋样?看一看她的大眼睛和长睫毛就知道了。那双“晶莹透澈”得如两潭秋水的乌亮大眼睛,表现出她温柔无瑕的心地,而“长长密密”覆盖在眼睑上的柔软的睫毛,蕴含着她“脉脉含情的娇美”。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中阎蒙祥的睫毛虽然也很长,可他“说句话儿眼皮忙。两眼一忽闪,肚里有主张,强占三分理,总要占些光”。读者从阎家祥的“眼皮忙”和“两眼一忽闪”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心术不正的邪恶之徒。

众所周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画眼睛”,实际上就是要画出人物的灵魂。因此,在肖像描写中,只要能够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来,那么无论是描写人物的眼睛部分,还是其他部分,诸如神情、姿态、举止或衣饰等,都应该视作“画眼睛”,因而也应该是允许的。杨沫《青春之歌》中的女主人公林道静开始与读者见面时,作者为她画了肖像,但并没有画她的眼睛,而是画了她的衣着:“这位女学生穿着白洋布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这里,作者尽管描写了林道静的衣着,却成功地表现出她学生时代素雅的仪态,体现出她的纯洁心灵。何达在《笑的描写》中,描绘一位女人的肖像时,也没有画她的眼睛,而是描绘了这个女人的情态:“她有几颗不整齐的牙,笑的时候,总要设法把嘴唇紧闭,闭不紧时,就赶快转过身去。人们以为她在扭捏作态,其实她只是忘不了她的牙,唉!她从来没有一次开心的笑。”你瞧,作者描绘这位女子的情态多么传神。世上哪有不爱美的女人?可这个女人“不整齐的牙”齿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心理负担,笑的时候,总要千方百计地想方设法将“嘴唇紧闭”,每当“闭不紧时,就赶快转过身去”。这紧闭“嘴唇”、赶快“转身”的情态,被作者在瞬息之间准确地抓住,再现了这个女子不够开心的笑态,真乃惟妙惟肖的绝妙之笔。描写情态的绝妙之笔,古已有之。清代诗人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中,将唐代诗人描写少女情态、举止的诗句作了摘录并进行了评点:“‘见爷不相识,反走牵娘据。’是画小女之神;‘发覆长眉侧,花替小髻旁。’是画小女之貌;‘学语渠渠问,牵裳步步随。’是画小女之态,‘爱拈爷笔墨,闲学母裁缝。’是写小女之憨。”这里的画小女之神,绘小女之貌,状小女之态,写小女之憨0匀属唐代诗人对少女们情态、举止的刻画与描写。尽管这些情态、举止的刻画与描写仅仅是粗线条的勾勒,然而由于诗人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女孩们一刹那间的情态、举止,所以仍然让人拍案叫绝。清代诗人袁枚的评价也恰到好处。

同样道理,也不能因为鲁迅说过“倘若画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就把画头发当作肖像描写的禁区。鲁迅这里所说的“画头发”,是批评一些同志在描写肖像时,忽略了“形神兼备”的特点,即过分注意人物外形的逼真,而忽略了写形的目的在于表现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和性格特征。所以,只要能够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和性格特征,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那么即使是画了头发,甚至画了胡须,也未尝不可。东晋时,有位叫顾恺之的杰出画家,给一个叫裴楷的人画像。刚刚勾完初稿时,人们还看不出他的画技高明在什么地方,然而当他最后定稿时,给裴楷的面颊上添上了三根隐约可见的毫毛。就这三根毫毛,顿时使得裴楷粗犷豪放的神态闪闪生辉,人们看了之后,无不拍案叫绝。由此观之,既然在绘画中画好须发如此重要,那么文章中的肖像描写也就同出一理了。写好肖像中的须发同样可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效果。鲁迅就是借须发刻画人物命运的高手。

鲁迅在《孔乙己》中给孔乙己画像时,不但画出了他的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而且画出了那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这么一画,便入木三分地画出了他那穷愁潦倒的多外(chuan)命运;在小说《祝福》中,鲁迅也给祥林嫂作了画像,除了画她的衣着和眼睛之外,并未放弃画她的头发,“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这全不像四十上下的满头白发饱含了祥林嫂多少辛酸和血泪啊!就是鲁迅的须发也未能逃脱作家的眼睛。唐R在《琐忆》中对鲁迅的须发作了这样的描写:“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阿累在《一面》中写到鲁迅的“头发约摸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在作家们的笔下,不论是鲁迅“直竖”的头发,还是胡须的形状,都突出地表现了他不屈不挠、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贵品质。

如何才能将肖像写得栩栩如生呢?初学作文的青少年朋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变化的角度写肖像。

人物的年龄、心绪以及所处的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所变化的。既然有所变化,人物的肖像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辛亥革命前的清代,男人们的身后都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可今天,七尺须眉的头上再也看不到长长的辫子了,这就是肖像发生的变化。

文章中,如果能从变化的角度写肖像,将会有助于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奥秘,再现社会生活乃至时代变革的重大主题。就以鲁迅《故乡》中闰土肖像的变化来说吧,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在金黄的圆月下,在海边沙地上看瓜,他“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碴尽力的刺去”。到了新年,闰土完成了看瓜任务,来到“我”家,很是可爱,“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里的闰土,是一个英俊的充满朝气的少年形象。然而人到中年的闰土,已经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与少年的闰土相比,中年闰土的肖像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其原因就在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些天灾人祸,将闰土折磨得变成了“一个木偶人”。鲁迅就是这样,从闰土肖像的变化角度描写中,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农村的日趋贫困,状写了农民兄弟陷入朝不饱夕的深重苦难之中,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二、从比喻的角度绘肖像

茅盾曾经十分精辟地指出:“大凡写得最好的人物,不是用叙述的方法来介绍他的面相和性格;而是写他的声音笑貌,一举一动,使人读完后能够想像出这个人物的形貌。”而能够让人通过“声音笑貌”一下子“想像出这个人物的形貌”的最好描写方法,莫过于运用比喻辞格了。正如老舍所说:“相貌自然是要描写的。”然而必须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比喻辞格加以“精妙地道出,如某人的下巴光如脚踵,或某人的脖子如一根鸡腿……这种形容是一句便够,马上使人物从纸上跳出,而永存于读者记忆中”。老舍所说的某人的下巴“光如脚踵”,某人的细长脖子犹“如一根鸡腿”的形容,均由比喻辞格构成。由此观之,运用比喻辞格描写肖像,的确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作家何为在《第二次考试》中,为考生陈伊玲画了像:“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给一位志愿军战士画了像:“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鲁迅在《故乡》中给五十岁上下的杨二嫂画了像,她“凸颧骨,薄嘴唇”,并且“两手搭在稗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以上三例,均用比喻辞格描绘了人物的站立姿态:陈伊玲站在那儿,“苑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写出了她修长、俊秀的身姿;马玉祥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写出了年轻的北国战士微黑透红的健美特征;杨二嫂年轻时尽管获得了“豆腐西施”的美称,可五十岁上下的她,当年“豆腐西施”的俊俏模样已经消失殆尽,张着两脚站在那儿,“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她形同骸骨的刻薄形象,这形同骸骨的刻薄形象,不仅说明日益萧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村经济榨干了诸如闰土等农民身上的油,而且也彻底榨干了小市民阶层诸如杨二嫂身上的油,终于将当年的“豆腐西施”变得骨瘦如柴。

作家运用比喻辞格刻画肖像,往往把面容作为描写的重点,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陈残云《深圳河畔》中青年女子的“面色,好像是太阳晒不黑的鸡蛋那样,光滑而且整洁”;王润滋的短篇小说《卖蟹》中,那个买蟹的中年男子,由于养尊处优,所以“白哲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李惠薪短篇小说《仇人》中的那个老年妇女“满是皱纹的面孔,就像纵横交错的蜘蛛网一样”。上述三例,均运用比喻辞格刻画了不同人物的面容。《深圳河畔》中青年女子的面容“好像是太阳晒不黑的鸡蛋那样,光滑而且整洁”,不仅说明她的脸面光滑润洁,而且突出了其年轻俊俏的特征;那个绰号“过滤嘴”的中年男子,长得特别胖,由于“五孔”几乎不见,肥厚的脂肪中散发着足够的能量,这种面部,自然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刚出锅的馒头”:热腾腾、白亮亮、油光光,这个比喻形象贴切,恰到好处地嘲讽了为了一分钱与卖蟹小姑娘讨价还价的可憎面目;至于那个老年妇女面部的皱纹,就“像纵横交错的蜘蛛网一样”,给读者留下的老态龙钟的印象,更加入木三分。

三、从夸张的角度画肖像。

从夸张的角度描绘肖像,犹如画家笔下的漫画一样,画出来的肖像,往往让人记忆犹新。古典小说经常写美丽的女子长着“樱桃小口”。这“樱桃小口”是朝小的方面夸张。生活中,如果哪位女子的嘴真像“樱桃”一样小,那么恐怕连吃饭也成了问题。然而,正因为这是艺术的夸张,反倒让读者认为女孩子的“樱桃小口”的确长得很美。同样,高尔基在他的小说《童年》中,为一个小老太婆画像时,写她的“嘴大得咧到耳根”;杜鹏程在《延安人》中,写一位老汉“穿的那双布鞋,足有二斤重”。这是对嘴大和鞋重两个方面进行的夸张。这里的夸张,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一些描绘肖像的句子,既有比喻的成分,又有夸张的成分。比如,“他的耳朵就像蒲扇一样大。”在这句话中,有本体“他的耳朵”、喻词“像”和喻体“蒲扇一样”,可以视为比喻。然而,喻体中的“蒲扇”,就其耳朵之大来说,又构成了夸张。因此,不妨把这种修辞方式定为比喻式的夸张。运用比喻式的夸张进行肖像描写,同样可以把肖像刻画得栩栩如生。高尔基在他的小说《在人间》中,为一个寡妇画肖像时,就熟练地运用了比喻性的夸张辞格:

那个寡妇生得像是一所房子,她的胸脯鼓出来,好比一个门廊。她的红彤彤的脸用一块绿色的头巾包严,方方整整,类似一扇天窗,而窗玻璃正好映着阳光。

作者运用比喻式的夸张,画出了那个寡妇的身材长得“像是一所房子”,鼓出的胸脯“好比一个门廊”,她的宽大脸膛“类似一扇天窗’气。三处比喻式的夸张,让读者看到了这个寡妇五大三粗的肥胖形象。

作文中,只有正确地掌握肖像的描写方法,才能够把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如果稍不注意,将人物,肖像写得离了谱,变了形,就会弄巧成拙。因此,在肖像描写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间题:

第一,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位男同学在《我的同位》作文中给‘位聪颖、标致的女同学画像,写她长着“鸟一般完美的嘴’、有着“狐狸一样的精灵”,这两句话是值得商榷的。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若是哪位女孩子的嘴巴真的姆得像鸟的嘴巴一样,既尖又长且硬,还算标致A丽吗?接着又运用“狐狸一样的精灵“形容这位女学生的聪颖,是有悖于常理。产狐狸是狡猾的象征,岂能将它的狡猾本性与女学生的聪颖相提并论?同样,这位女同学也将她的同位写成“我的同位长着一双机灵的老鼠眼,一天到晚乡这双老鼠眼总是滴溜溜地转动,让人羡慕不已。”老鼠眼,属于贬义词,经常用在反面人物身上。将同位的眼睛写成“老鼠眼”,而且“让人羡慕不已”,岂不有损于同位形象的塑造?

第二,肖像描写应与人物的年龄特征相符。一般情况下,白发苍苍,应该是老年人头发的特征,谁要是将它安在少年儿童的头上,那就错了。相反,少年儿童肖像方面的一般特征,也不能用在成年人或者老年人身上。可有位同学在一篇作文中为他的妈妈作了这样的画像:“我的妈妈四十多岁了,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鲜红的面颊上有着两个小酒窝,雪白的牙齿露在外面,一天到晚,总是哈哈哈地笑个不停”这幅画像存在的最大缺点是,“水灵灵的大眼睛”以及鲜红面颊上的两个“小酒窝”与人物的年龄不相符合。此外,“雪白的牙齿露在外面,一天到晚,总是哈哈哈地笑个不停”,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正如在作文讲评课上,一位同学指出的那样:“雪白的牙齿露在外面,容易误解为象牙;一天到晚‘总是哈哈哈地笑个不停’,是不是神经上出了问题?’第三,肖像描写必须做到为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可以这样认为,凡是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思想的肖像描写,都是必要的。否则,就是多余的。这种多余的肖像,犹如少女脸上的一只瘤子,除了影响少女的美容,增加少女的心理负担之外,是没有任何益处的。比如,让你写一位女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

你不在面部表情方面进行肖像描写,来反映“聚精会神”这一特点,反而大写特写她的发型、衣着,岂不有悖于“聚精会神听讲”这一中心?

要克服肖像描写中出现的间题,必须注意对你周围的人物留心进行观察,写成文章之后,还必须静下心来进行反复修改。在修改中,认真想一想:这里的肖像描写,究竟有没有道理。如果能够这样,那么不仅能够把人物的肖像写得形态逼真,如见其人,而且能够恰到好处地为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中心服务。

同类推荐
  • 社会工作心理学

    社会工作心理学

    本书从理论性与实用性出发,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并介绍服务对象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工作者认识自我、调控自我的理论与方法等。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彷徨——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彷徨——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中外历史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中外历史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中外历史故事》根据广大小学生的阅读需求,精心选择中外历史上历史故事记载的大多是历史人物的传奇逸事,反映了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故事中充满着智慧、哲理、伦理和道德.蕴涵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外历史故事》根据广大小学生的阅读需求,精心选择中外历史上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并介绍历史事件的由来,力求以生动的语言、精巧的构思,为同学们展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让小学生们能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体会民族大义、做人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外历史故事》是适合广大同学、家长、老师共同阅读与学习的优秀课外读物。
  •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随机应变大考试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随机应变大考试

    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精选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传世之作。本书选收欧·亨利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有些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史上的经典,如《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供应家具的房间》等。这些作品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热门推荐
  • 遭遇万人迷

    遭遇万人迷

    [花雨授权]自从与黄逸扯上关系,周雨清就麻烦不断,谁叫黄逸魅力太大招惹了无数红粉知己呢?但周雨清还是爱上了黄逸,成了众多红粉知己的爱情公敌,每天都要应付她们层出不穷的招数……
  •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

    本书集静坐养生与日常健康养生于一书,囊括作者养生法的全部内容,是作者几十年养生经验的精髓。本书内容客观、讲解详细、简单明了。认真阅读,坚持练习,可激发身体活力潜能,打造健康体魄,养出安宁心神。
  • 六十种曲紫箫记

    六十种曲紫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

    重生首富从导演开始

    不拍电影就得死?这系统有点坑啊!龙城拍着拍着——咦,我怎么成首富了?真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顾温颜

    一顾温颜

    富可敌国的豪门,简单吝啬的爱情,顾宁爵拥有大多数人所没有的,所以他偏执。顾宁爵经历过生死,所以他淡漠。顾宁爵知道自己的心里有个秘密是喜欢。所以为了这个秘密他可以放弃,可以拼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之所望

    梦之所望

    一个喜欢二次元不能自拔的少年开始的意外之旅
  • 爱与不爱在于心动不心动

    爱与不爱在于心动不心动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错过的人和事,总有你值得纪念的,也总有教会你成长的
  • 精英学院

    精英学院

    都市青年沈云进入唐宋精英学院,为人类的未来而战。神圣白龙次魂在身,绝世剑法天下无双,妖族进攻声势浩大,人鱼神殿扑朔迷离,幽灵岛的艰苦试练,觉醒龙变三境界!十三邪魔轮番出场、世界高手各显神通。看沈云力压群雄、斩获神格、救世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