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92800000491

第491章 陆丽京雪罪云游

陆莘行记老父云游始末云:

康熙元年壬寅春二月,父友王于益者(按:“益”当是一字之误,其名曰猷定,以诗文传世。),自闽至浙,寓昭庆寺。忽疾作,父亟为调治,昼夜不息。王竟不起,父为敛资棺殓,并出床头十金,令其仆扶柩归,偕同人送至江浒。有为父言:“湖州庄姓者,所著秽史,抵触本朝,兼有查、陆、范评定姓名,大为不便。”父曰:“风马牛不相及也,何得有此?”归家自思:范君文白远隔海,不及相闻;查君伊璜住居不远(所居俗名黄泥团),何不一询?因往查。查适他出,父入书室,见案头果有此书。查归,父谓之曰:“此何物,尚置此邪?若不早图,祸将作矣!”因即具牒文宗,行文湖郡教谕赵君宋查验。赵亲至庄,始知作书者名龙,系瞽目,已故,无子;父庄某,弟廷月。(按:庄父名允城,有三子。龙一名廷,廷月一作廷钺。)即碎其板,计六十四叉口,贮于府库。板虽碎而书已行矣。

有吴之荣者,取货于庄,不获(吴之荣尝为归安令,时以赃系狱出,有吏教之为此。);又查有女优,吴欲观之,亦不得,憾甚,遂抱书击登闻鼓以进。

六月尽,人言籍籍,母与伯兄甚忧之。兄即呕血数升,遣仆从长安迎吾父归。父曰:“板碎矣,悠悠之口,何患焉?”遂束装往台州,时七月十九日也。十月四日,邱嫂沈孺人卒,父归。谓母曰:“吾梦神人谓余曰:‘尔诗文之祸起矣,将来不知何似。’”未几,风声渐紧,父母欷歔偶语。余尚幼,叩所以,大人曰;“尔何知,以尔兄疾甚故耳。”十一月十五日,吾父清晨同叔父梯霞公出门。途遇二吏云:“纪公相延视疾。”父善医,故驾言也。父与叔逆知其意,因曰:“今望日,须一奠吾母而往。”于是辞大母灵,哭声甚哀。叔急入内,连呼仲兄速往随父,母与两兄悲号趋出,予亦大恸踵后。父怡然随吏而去,见司李纪公。纪伟元未第时即与吾父有交,此时惟有挥涕而已。寄钱塘狱,钱令姓慕名天颜,亦与吾父有交,日逐供应,悉皆慕办。

十二月,督抚差解官龚姓者,将父与查、范起解进都。十一日,三人庭谒太守丁公,丁讳浴初,字咸池,系查好友。丁素重父才名,出席而迎,命宽刑具。役曰:“锁已灌铅。”丁怒叱曰:“彼无辜,何得如是!”立命换锁。因谓父曰:“君等俱属首人到京自白,为今之计,速行为妙。”父曰:“资斧缺如,寒衣未备,以此迁延。”丁即遗十金,裘一袭。父又曰:“此行死生未卜,乞归一辞母灵。”丁怜而许之。于是而至家,举家骨肉,号哭震天。伯姊双手举父锒铛,一恸几绝。十五日长行,仆张煌从三叔父于别舟,送父入都。仆褚礼从吾母,将衣饰典尽,得银二百;亲友馈送亦数十金。以四十金与叔父安家,余作进京之费。予与伯姊送至关河,父背予挥泪谓母曰:“此女素所钟爱,且远字龙山,可善视之。”又谓姊曰:“吾素知汝贤孝,母与弟妹,全赖于汝,勿以我为念也。”予与伯姊吞声而归。母及庶母徐、两兄,送至嘉禾。吾翁鲲涛祝公乘小舟候于道左,赠金洒泪,郑重而去。父谓母曰:“相送千里,终须一别。行矣,毋乱我心曲为也。我虽遭此横祸,明岁值年,凡事悉依旧规,不可苟简。尔系贤明妇人,何烦琐琐。”命庶母曰:“汝当持身以正,上下相平。”戒两兄曰:“汝等唯以孝母为事,谨守礼义,终身不必读书,似我今日。”遂尔分手。一日泊金山下,闻钟磬声,誓曰:“苟得生还,所不祝发空门者,有如大江。”

癸卯正月十六日,得父初六至维扬信。十八日,母梦曾祖妣沈太孺人举箸呜咽。十九日,系沈忌辰,年例祀后方始收新年所悬神像。余兄妹随母至厅事,见诸像皆作愁苦状。母心悸,命仲兄至陈庵祈签。诸婶母陆续俱至。忽一吏持柬云:“纪爷至矣。”母思吾夫之出,纪所知也,至何为者?少顷,见百余人随一官到,伯兄出见。母于屏中窥之,非纪也。正疑虑间,二婶母急告母曰:“京中事发,官来籍没矣。”语未竟,数十人排闼而进曰:“女眷请出来,听总捕毛爷一点,无大害也。”母将余托于二婶,冒称拒兄之女,名文姑,杂于诸侄女中。文者拒兄小字也,仓猝中即以此名应之,故册上有“侄孙女文姑,年方七岁”之语。近邻许周父,平日待之甚厚,此际手持糨一盂,于门上遍贴封条,且曰:“某某系某人子,不可疏放;某某系某人仆,急宜追絷。”官喜其勤,即取吾家米三石、布二匹与之,令为向导,同捕役进京。逮三叔父,与叔遇于纱帽胡同,为褚礼所见,叔避之不获,许竟无功。后事解,此奴惶愧欲死。是日,拒嫂携赞侄归宁,余姊婿沈穆如、伊兄德隅、二婶母口、庶母陈早出门,吴姊以目疾不至,故皆免于难。吾父为长房,拒石兄即毅公讳培子,为二房,盖同门出入者也。梯霞叔为三房,紫缠叔为五房,左墄叔为六房。是晚五房上下计三十口,俱押至总捕班房。时禹川侄虽在,尚未书名。二婶母向一朱姓吏再三恳求,其人许之,与同伴用草荐卷出,亦高义也。吴姊闻之,一恸而仆。于是伯姊翁锦雯吴司李、仲姊翁甸华沈文学,二父执手持火把至窗外,泣谓母曰:“事如此,惶遽无益。闻二郎尚未收,意欲藏之王店朱近修家,以延一脉。”大舅父字台孙公亦恸而至,谓母曰:“弟力微,不能脱姊。程婴之事,当力任之。”母曰:“闻吏侵朱氏甚急(朱为二兄所聘岳家),弟当令其就狱,勿以一子累亲友也。”舅曰:“我为之。姊勿与知可也。”乃遍觅至二母舅宙合家,暮夜挟之同归,至夜密送梁姊母庵。兄慨然曰:“举家为戮,何以生为。”遂自投系所,持母兄而泣。吴姊肩舆至各家踪迹,闻已出,哭曰:“赵氏止此一块肉,而今已矣。”

二十一日,男子发按察司监,狱卒分给铁链,所余一轻一重。二兄以大兄病甚,大兄以二兄年幼,争取重者。卒为之感动,遂得俱易轻者。女子发羁候所,内分七所,头所、二所查氏居之,三所、四所陆氏居之,五所、六所范氏居之。吾大房被逮者:吾母、两兄、庶母徐,仆俞纪元夫妇、褚礼妇;漏网者:义女阿金。二房被逮者:二婶、拒兄,余与两侄女,仆赵福元、赵妇、陈妇,义孙阿寿、义孙女阿满;漏网者:拒嫂,禹川侄、赞皇侄,仆佩锦、合璧。三房被逮者:三婶母,复弟因代度兄故名诚夫,仆陆书、俞妇;漏网者:杜南兄、方义弟、履真弟,仆陆松、陆元妇、鲁妇。五房被逮者:五叔父、庶婶母贾、魏伍兄、魏扶弟,仆高成夫妇、阿囝;漏网者:阿妹。六房被逮者:六婶母、婶母母胡夫人,理扶兄,马星妇、可成妇,义女阿留;漏网者:柱弹弟,仆马星、陆茂。又被逮者:二叔祖梦明公、三叔祖梦文公,三叔祖母黄、庶叔祖母,仆文鼎。又被逮者:子长伯。查、陆、范三姓,共计一百七十六人。

二十五日,俱至贡院点名。是日人犯不齐,仍令归所。二十六日,清晨始点。途路之人,不论老少男女,俱各垂泪曰:“陆氏世世忠孝,奈何遭此奇冤。”进天开文运牌坊,见两叔祖、子长伯、五叔父、诸兄、仆从皆至,庭设三席。中满洲大人,左总督赵公,右巡按朱公,旁藩、臬二司。一应闲人,皆不许进,止书吏二人。三家唱名已毕,母呼曰:“天乎、天乎!吾夫何罪?举首在前,发觉在后,夫何使我三姓至于此极也!”众皆泣下。赵公亦曰:“尔夫有辨,且自安心。”于是男妇仍各分散。二月二十日,上宪之意,将各家男子亦归羁候所。七所对照一间,狱官之堂,屋之间,****狱神;其二间内三姓男子所居。查系伊璜长子回一、并二子、三子、侄汉回;范系文白弟文元、文清,子魏公、隐公、郑公;吾家则二叔祖、三叔祖、族伯子长、五叔父、拒兄、桂兄、冠兄、理兄也。妇女止六所。所余七所,三姓男仆共居之。初,三姓惟给官粮,勿令亲戚馈送,恐以毒进。赖锦雯吴公,愿以身家力保,于是传送不绝。求之古人中,不可多得。各家亲戚,亦得通馈饷焉。余自父被逮后即断荤,与吾母、诸婶、仆妇,日诵经不辍。后得完聚,人咸曰:“陆叫应神天也。”

一夜庄廷月妻潘氏至,年二十四,子方四龄,老妪一人,分六所之半间居之。又一日,赵教谕妻至,弟赵旃彩,侄和官年十四,婶母一人,子都官年十一,长女十七,次女十三,两仆妇女,分四所之半间居之。有朱佑民者,湖州人,富倍于庄。所生三子,其第三媳苏州申相国家女也。庄索朱货,佑民欲不与,长子劝之再三,父命中子以二百金付之。中道而复,庄不遂意,仇口扳诬。故佑民见督抚之际,以手自批其颊曰:“老奴悭吝,以至于此。”谓长子曰:“吾害汝。”谓次子曰:“汝自为之,勿吾怨也。”

正月二十四日,吾父到京,与查、范同入刑部牢。行李使费,悉被逆仆张煌席卷南还。吾父茕茕无计,幸舅祖信甫裘公父子在都,三叔父往见哭诉。公曰:“我已知之,可草冤单一纸,待吾相机而行。”于是出白镪五千,关通要路。褚礼又至父执颢亭严公署。时公为掖垣,置褚于密室,二餐亲为传送。因致书浙省当道,立为暴白。不数日命下,回浙候审,即日出京。三月初六日抵杭,入营监守。全家被系,无人馈食,姊姑吴母顾太君命人传餐,朝夕不缺。为人姑者,未有慈厚如太君者也。褚礼以密事往返南北,至十五日,少有就绪,复随三叔父回杭。叔即往羁候所投到。时三月十七日,褚以膏贴半面,其半以帽遮之。暮夜见吴姊,诉京中之事,并言张煌逃归。即至塔下村寻煌妻,云不归,及见煌行李具在,始不能匿,乃同至姊家。张传餐,褚复进都探事。同拘陈永样每凌吾父。一夜父梦三官大帝曰:“事将释矣,明日当有小警。”次日以小恙暂松刑具,陈将锒铛盗去。适查狱官至,父遑遽别将一锁键上,以至无事。及去,遍访诸人无失锁者,始知为大帝之灵也。后数日,陈以此锁付狱卒,易糠食之。计营中所系庄姓父子,朱姓父子,花里毛姓,前文宗赵教谕,陈永样,吾父及查范,湖州新任太守谈某,尚有评文姓氏多人,不能记忆。(陆、查、范三家外,尚有十八家皆以参阅列名株。)

当事知三姓已有缓意,且天气渐热,四月十三,除吾父及伊璜、文白外,将三姓男女共移小井巷官房,系所籍王元之屋。屋近吴山,住房高下不一。最高者查居之,其下吾家与范居之。二十二夜,照磨刘君来云:“公等不日归家矣。”二十六日,果发还家。然其开者三房、五房、六房之屋;吾大房与二房合居,尚尔封固。因与二婶母同借三房之室居之,门前犹有役看守。桂兄病剧,吴公锦雯保出;子长伯,俞姊保出;胡夫人,其弟方虎保出,并带可成妇随出。亲友探候者,门庭如市。六叔父以事入粤,郡县无不重其才名。缇骑至,令伪以伶茗宴叔,席半执之,叔神色不变,且曰:“手足死于一处,幸也。”奋然就道。五月初九归,亦羁小井巷。

是月二十五日,吴姊处舆人罗五匆匆至,云:“本下矣!本下矣!”伯兄亦舆至,子长伯、胡夫人、可成妇亦至。三姓主仆复上刑具,两卒共挟一人。此际神魂俱丧。母藏并剪予身,拟事急自刺。次日,守卒正在午饭之际,府吏奉丁公之命,急来道喜,诸卒亦欢然而散。是日凡在营诸人,每名依次点出。朱佑民临行,妻命婢进参汤一盏饮之。出凌迟,三子斩,妻闻惊怖立殒,三媳给边。庄龙父服毒先死,弟廷月凌迟。廷月妻潘氏给边,幼子亦斩。赵教谕本拟从轻,因藏秽史一部于米栈中,故君宋亦斩,妻孥得释。花里毛某亦皆灭门。郡守谭公莅任三月,以庄逃入太湖论绞;后庄尽获,赦到,谭已决矣,惜哉。陈永样即系前盗锁之人,日詈吾父曰:“尔死囚也。吾罪不过笞耳,亦竟斩首。”凡刻书、印书、订书、送版者,一应俱斩。行刑于城内众安桥之弼教坊。一刻字匠临刑哭曰:“上有八十之母,下有十八之妻。我死妻必嫁,母其谁养?”言毕就刑,首滚至自门,忽然竖起,盖行刑之所,去家不远也。发庄龙冢,冢前有坊,曰“才高班马”;棺内富丽之甚,衣寿字绛衣,颜色如生。刽以刀碎其首,脑出溅刽喉,中立死。是时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及末,方点父等至明伦堂。三人此际,魄已去身。督抚皆曰:“尔等不惟无罪,且有钦赏。”于是叩谢出。分路各归,凡开张行路之人,无论识与不识,见父得释,欢声载道,拜贺于前,父亦答拜。途中泥泞,时尚服祖母之丧,素衣为皂。归后骨肉重逢,浑如隔世。桂兄喉音久失,不能发声,见父泪流满面而已。入屋惟有尘埃满目,青草盈庭,赖吾姊所携仆为之洒扫。漏网之人,相继而至。二十九日,诸家犯妇发边,舟皆封钉。六月二日,桂兄卒。八月二十六日,父呈张煌于官责之,止追所窃之半,分赐俞、褚二仆。十月初有旨,将庄、朱家之产,一半给首人吴之荣,一半给查、陆、范。父曰:“合家获免幸矣,反贪他人之产耶。”尽归查、范。乙巳夏,之荣发恶疾,骨存于床,肉化于地,颈断而死。呜呼!天之报施,诚不爽矣。

是秋,姊翁吴公以司李任粤,延父偕往,每岁馆谷二百金。九月三日起程,丙午四月至南荣守孝山叔署。丁未春辞叔至严州。是岁祝发齐云,不肯背前誓也。十一月十五日,褚仆归道所以,举家悲泣。十九日冠兄就道迎父于山顶,见之曰:“冤业至矣。”兄哭拜于地,请父同归,父不允。兄又禀曰:“大人纵不怜妻子,独不念先人坟墓乎?”父乃曰:“汝先归,吾当于来年仲春朔回杭扫墓,兼与汝母一诀。”戊申正月,仲兄预于江干觅一精舍,号曰“草庵”。候至二月十七日,吾父果至。十九日,母嫂往见。二十日,余与吴姊往见。诸叔兄弟亦相继往见。次第诀已,誓不入城。挈童子王保,法名透月,居河渚庵中。五月,三叔父病危,迎父入城,父不忍辞,至叔家施医药。叔小愈,谓父曰:“弟命赖兄以生,健饭始任兄行。”父曰“唯唯”。余母子相隔一垣,父不顾也。九月,叔已平复。父召兄曰:“吾以叔疾,违约入城。吾之交广,若使有疾,谁非当治者?是吾以逃禅为名,而以医僧终也,奚可哉?适丹霞金道隐师相招,且复往粤避迹三年,然后结茅近地。汝若阻我,我必雉缢。”兄不敢拒,命褚礼随行。时戊申九月二十六日。己酉冬,褚礼从丹霞归。庚戌岁,王保有禀札至,父抹其所书托足之地,是冬兄曰:“今已三年,父将至矣。”壬子春,父已逾期,仍命褚礼从余舅翁郭皋旭,入广至丹霞迎父。方知一月之前,已去武担。仆追至武担,不能踪迹。盖吾父立意弃家,不欲人知。每至即易姓名,无从察也。后值三藩之乱,往来不通,虽仲兄复历险阻,遍为寻觅,终不能得。兄幸成进士,竟以神竭咯血而卒。

吾父生于前明万历甲寅九月初五日寅时,历今康熙丁亥年,九十有四。自五十五岁弃家,不睹亲颜者三十九年。人生之惨,有如是乎?余愧不文,略书所忆,以备家乘采择云。

康熙四十六年岁次丁亥五月朔,钱塘陆莘行缵任氏识。

庄史之祸,梯霞从外祖拒石、冠周两舅氏书之详矣。然其中笔所不及载者,吾姨母述之为更悉。忆癸卯正月,弟方四龄。十八日,母安人欲挈予归宁,予闻之甚喜。适母以目疾为大母所阻,予甚怏怏。次日未刻,忽见母号哭扑地,予亦惧而啼。又见举家有雪涕者,有耳语者,有太息奔走者。一日梯霞公来,亲友俱集,座为之满。母恐物色者闻于当事,仓卒株连,舆予至梁庵姨祖母所。予乍离母怀后,不肯寐。天明从外祖到案,予亦归家。外祖事释,将欲展墓。时方盛暑,予瞰无人,窃祭品中瓜瓤尽食之。母觉,欲予杖,赖外王母劝得免。外王父祝发暂归居郭外之草庵,以枣一匊赐予。予坚拒不受,母曰:“长者之赐,其敢辞乎?”予曰:“母向者言空门之物,不可食也。”其痴愚顽钝,真堪捧腹。

按首牒之举,外王父恐始祻,尚尔狐疑。母力劝曰:“需事之贼也。”乃与查、范急行之,非母之见机明决,皆为戮矣。吾里祖庙巷,共建关帝祠,吴之荣亦捐金。后发难,所诛不下千余人。之荣以惨报死。祠凡三毁,不留一故埴,然未尝及旁舍。神人去恶之尽,诚若此也。外王父弃家,历今凡三十九年。弃家十一年,而母安人卒,每念慈帏,潸然出涕。虽冠周、拒石两舅父,乞食寻亲,足迹遍天下,而终不可得。在外王父远引高蹈,洵不可及,第为之子若孙者,其果何以为情耶?抑为之女若外孙者,又果何以为情耶?悲夫。时丁亥六月朔日。愚甥吴磊萃山氏谨跋。

戴名世《南山集》之狱

“记桐城方、戴两家书案曰:鄞人全氏祖望江浙两大狱记,失之疏略,又失之无据。此等文不作可也。”湖州庄氏史案,各书记载,疏舛互见。惟归安杨氏风苞及陈氏培根两君所记,最得其真,首尾详备,足以信今传后。惟吾乡方、戴两家书案原委,外间至今有不得其底里,非诬即疏也。今春夏之间,在家养疴;本乡荒歉,待哺嗷嗷,无法一一周济。中心抑郁无聊,杂检家中旧藏记载,病闲之余,聊以遣闷。适有客来访,询及吾乡故事,并及乡先生戴编修名世《南山集》及方学士孝标《滇黔纪闻》之书,有何大逆不道,为武进赵刑部申乔所劾。余既据两家原书大旨,并参乡先辈相传,暨赵公参折,圣祖仁皇帝谕旨,及记载所有,一一答之。客即请所语,随笔录出,以订外间流传失真之故。此案虽发之戴氏,然非方氏先有《滇黔纪闻》之书,为戴氏所见,则戴氏之书,可以无作。故先从方氏之书记起。而方氏书案之前,已有顺治丁酉江南科场一案,因波及牵连,先书于首,以著方氏祖孙父子先后遣戍始末云。

方玄成字孝标,后避讳以字行,别号楼冈。为明代太仆寺少卿方黄中先生大美之孙,国朝少詹事方坦庵先生拱乾之长子。顺治丙戌举人,己丑进士,改庶吉士。历任内宏文院侍读学士,两充会试同考官。顺治十一年,诏举词臣之品学兼优者十一人,侍帷幄备,顾问。世祖章皇帝亲选其七,玄成与焉。明年,举行经筵讲官,例用阁部大臣,孝标以学士被简用,称异数。世祖尝呼楼冈而不名。一日顾谓曰:“方学士面冷,可作吏部尚书。”

十四年丁酉江南乡试,正考官方犹,副考官钱开宗。孝标第五弟章钺中式。场后,外间以此科闱中取中不公,物议纷起。旋经给事中阴应节,参奏江南主考方犹等弊窦多端,物议沸腾。其彰著者,如取中之方章钺,系少詹事方拱乾第五子,孝标、亨、咸膏茂之弟,与方犹联宗有素,乘机滋弊,冒滥贤书,请皇上立赐提究严讯云云。世祖赫然震怒,先将方犹、钱开宗及同考试等官革职;并中式举人方章钺,刑部差员役速拿来京,严行详审;方拱乾着明白回奏。十二月乙亥,少詹方拱乾回奏:“臣籍江南,与主考方犹,从未同宗。故臣子章钺不在回避之例。有丁亥、己丑、甲午三科齿录可据。”下所司查议。至十五年戊戌春三月庚戌,世祖亲复试丁酉科江南举人,戊午先将本科准作举人七十五人,其余罚停会试二科二十四人,文理不通革去举人十四名。至十一月辛酉,世祖亲定方犹、钱开宗两主考官即行正法,同考试官均即处绞。方章钺等八人俱着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宁古塔。居二年,世祖每见方孝标旧讲章,必称曰才人;以予嘉贞上书讼冤,故詹事拱乾、学士孝标祖孙父子,乃得释归。

至康熙十二年,有所亲某官贵州贵阳府。孝标夙慕滇黔山水,乃往访所亲,藉资游览彼处风景。未几,吴三桂反滇中,黔抚叛附,凡外间游客之在云贵者,均被拘留。孝标乃徉狂不省人事,方食,忽自嚼碗嫠面,坐卧不避污秽。月余后,守者以为疯颠,防之稍疏。孝标乘间逸去,剃发为僧,名方空。间道奔湖南衡州,以僧服见大将军裕亲王。王深嘉之,欲闻于朝,孝标辞曰:“老母年八十余,日夜望儿归。今得以不辱之身,归见老母,足矣。”王曰:“方先生可谓忠孝两全矣。”授以国书龙牌。归至江宁,缴牌督署。时总督麻勒吉手书至公有云:“惟有将老先生一片忠诚,逢人语不置耳。”孝标归,乃追记在滇黔时所闻所见,明季国初以来彼时事,刊入生平所撰《钝斋文集》中。其书当时约有流布。此孝标晚年著此书原委如是也。

时邑人戴名世,亦与孝标晚年相接。名世字田,有号褐夫,别号忧庵。早年聪颖,才思艳发。好读左氏、太史公书,尤留心有明一代史事,网罗放失。时访明季遗老,考求故事,兼访求明季野史,参互考订,以冀后来成书,仿太史公之意,藏之名山。尝见方氏所撰《滇黔纪闻》之书,未及深考。康熙某年,其门人有舒城余湛字石民者,偶与释氏犁支相晤,谈桂王时事。盖犁支本为宦者,后因桂王为吴三桂所害,此宦者乃皈依释氏,改名犁支。时名世闻之,乃往余生处访问,而犁支已去,不及相见。名世归,乃属余生将所闻于犁支者,一一书示。逾年,名世得余生所记。后得方氏《滇黔纪闻》,考其同异,并以所疑致书于余生。(书曰:“前者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有《滇黔纪闻》一篇,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此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异。盖两人之言,各有详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然而学士考据颇为确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所取信哉?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两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渐以灭没。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山泽之间有廑廑识其梗概,所谓存什一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为之掇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化为冷灰。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民父老相继澌尽,而文献无征,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终明之世,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当世流布诸书,缺略不详,毁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又困于饥寒,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窜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书稍稍集;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潜德幽光。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余夙者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矣,辄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来与余面论其事,则不胜幸甚。”)乃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时事也。

至三十九庚辰,至四十年辛巳,戴氏均膺浙江学使保德姜侍郎棣之聘。姜公稍助买山之资,又以前此十五六年幕囊,存于友人赵良治所。赵为买田五十亩、屋一区于故里南山冈,以四十一年壬午冬,由江宁卜居于此。时其门人尤云鄂,生平所抄戴氏文百余首,为之付梓。因卜居南山冈,以《南山集》命名。此与余生书,即刊入集中,自云“此集仅得全集五股之一”。其集颇流行外省。至四十四年乙酉,应顺天乡试。中式第五十九名,年已五十有三。至四十八年己丑会试,中式第一名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年已五十有七,在京供职。

至五十年辛卯冬十月丁卯,左都御史武进赵申乔据《南山集》奏参。(原奏云:题为特参狂妄不谨之词臣,以肃官方,以昭法纪事。钦惟吾皇上,崇儒右文,敦尚正学,训饬士子,天语周详;培养人才,隆恩曲至。普天下沾濡德化者,无不恪循坊检,懔畏章程矣。乃有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多狂悖。逞一时之私见,为不经之乱道。徒使市井书坊,翻刻留鬻,射利营生。识者嗤为妄人,士林责其乖谬。圣明无微不察,谅俱在洞鉴之中。今名世身膺异数,叨列巍科,犹不追悔前非,焚削书版。似此狂诞之徒,岂容滥厕清华。臣与名世素无嫌怨,但法纪所关,何敢徇隐不言?为此特疏纠参,仰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谨之戒,而人心咸知悚惕矣。伏候皇上睿鉴施行。)得旨:“这所参事情,该部严察审明具奏。”旋据九卿议戴名世一案:“我朝定鼎燕京,剿除流寇,顺天应人,得天下之正,千古之所未有也。七十载万国朝宗,车书一统,薄海内外,咸奉正朔。皇上御极以来,隆礼前朝,轶古越今。天下人民,咸戴生全义育之恩,沦肌浃髓。方孝标丧心狂逆,倡作《滇黔纪闻》,以致戴名世摭饰其间。送书流布,多属悖乱之语,罔识君亲之大义;国法之所不宥,天理之所不容也。”又刑部为题参事:“今看得左部赵参戴名世一案,夹讯戴名世,供《南山集·孑遗录》,方正玉刻的,《南山集》系尤云鄂刻的。云鄂是我门生,我作了序,放了他名字。汪灏、方苞、方正玉、朱书、王源序,是她们自己作的。刘岩未有作序。我与余生书内,有方学士名,即方孝标。他作的《滇黔纪闻》,内载永历年号。我见此书,即混写悖乱之语,罪该万死,等语。讯问方登峄,供‘我自幼继与方兆及为子。我生父方孝标的《滇黔纪闻》,我听见戴名世被参之说,书内有方学士书。我问我侄方世樵,说家中有《钝斋文选》版。我叫世樵寄信烧毁’等语。据方世樵供‘我寄信烧毁版是实,那《滇黔纪闻》即《钝斋文选》内二篇书’等语。据方苞供‘我不合与戴名世作序收版,罪该万死’等语。据方正玉供‘《孑遗录》是我银子刻的,序文是我的名字,有何辩处’等语。套讯尤云鄂,供‘我先生戴名世书,是我银子刻的,序是先生作的,放我名字’等语。查戴名世书内,将本朝年号削除,写入永历大逆等语。据此,戴名世照律凌迟,弟平世斩决。其祖父、子孙、兄弟、伯叔父兄弟之子,俱解部立斩。其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给功臣为奴。方孝标身受国恩,尊崇弘光、隆武、永历年号,大逆已极,依律凌迟。今已身故,应锉骨。财产入官,伊子方登峄、方云旅、方世樵照律斩决。孝标族人,不论已否孝服尽,除已嫁之女外,一应放黑龙江。汪灏、方苞,应绞立决。方正玉、尤云鄂,妻子放宁古塔。刘岩、佥妻流三千里,至配所责四十。原任尚书韩菼三十七人,俱系时文,毋庸议。余生等六人,至拿到日再结。王源、朱书已经病故,毋庸议。《南山集》板烧毁,行文各省,将方孝标、戴名世所造之书,查出烧毁。”

五十一年壬辰春正月丙午,刑部等衙门奏:察审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内有大逆等语,应即行凌迟。已故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内,亦有大逆等语,应锉其尸骸。戴名世、方孝标之祖父、子孙、兄弟、伯叔父兄弟之子,年十六岁以上者,俱查出解部,即行立斩。其母女、妻妾、姊妹、子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亦俱查出,给功臣家为奴。方孝标归顺吴逆,身受伪官,迨其投诚,又蒙恩免罪,仍不改悖逆之心,书大逆之言。令该抚将方孝标同族人,不论服之已尽未尽,逐一严查,有职衔者尽皆革退。除已嫁女外,子妇一并即解到部,发与乌喇宁古塔、伯都纳等处安插。汪灏、方苞,为戴名世悖逆书作序,俱应立斩。方正玉、尤云鄂,闻拿自首,应将伊等妻子一并发宁古塔安插。编修刘岩,虽不曾作序,然不将书出首,亦应革职。佥妻流三千里。上曰:“此事著问九卿具奏,案内方姓人,俱系恶乱之辈。方光琛投顺吴三桂,曾为伪相;方孝标亦曾为吴三桂大吏。伊等族人,不可留本处也。”夏四月壬戌,刑部等衙门议复戴名世等一案,上谕:“大学士等案内拟绞之汪灏,在内廷纂修年久,已经革职,着从宽免死,但令家口入旗。方登峄之父,曾为吴逆伪学士,吴三桂之叛,系伊从中怂恿;伪朱三太子一案,亦有其名;今又犯法妄行。方氏族人,若留在本处,则为乱阶矣。将伊等或入八旗,或即正法,始为允当。此事所关甚大,本交内阁收贮,另行启奏。”

五十二年癸巳春二月乙卯,大学士等以刑部等衙门审拟戴名世私造《南山集》,照大逆例凌迟一案,请旨。上谕:“戴名世从宽免凌迟,着即处斩。方登峄、方云旅、方世樵具从宽免死,并伊妻子充发黑龙江。此案内干连人犯,具从宽免治罪,着入旗。”

谨按:戴名世伏法,其家人等均蒙圣祖仁皇帝恩,不惟免死,亦未从方登峄遣戍。名世死后,其弟辅世即自京师扶榇回里,葬于所居南山冈砚庄之南。世宗宪皇帝在潜邸时,洞悉此案情形,凡前所牵连隶旗籍者,于雍正元年,特诏尽得释归。时方登峄尚未蒙赦,以雍正六年殁于卜魁城。而戴氏所与余生书,即余湛,先于壬辰四月遘疾死于狱中。刘岩并未曾为戴名世作集序,部议以《南山集》中有与刘大山书,波及其不将《南山集》出首。佥妻均隶旗籍。刘岩以丙申夏六月先卒于旗。雍正元年,诏并赦其妻子归原籍。又圣袒所谕:“案内方姓人俱系恶乱之辈。方光琛投顺吴三桂,曾为伪相;方孝标亦曾为吴三桂大吏。伊等族人不可留本处。”又谕“方登峄之父,曾为吴逆伪学士,吴三桂之叛,系伊从中怂恿,伪朱三太子一案,亦有其名,今又犯法”云云,盖当时歙人有方光琛者,吴逆伪相也,有子侄九人受伪职,其最著者名学诗、学礼;吴逆败皆伏法,惟学诗在逃。而此案部疏,据《南山集》原文,称方学士,不复具名。北方“士”与“诗”同音,国书又同为一字,圣祖阅清字疏曰:“是非漏网之方学诗邪?”廷臣不能晓,圣祖因为语往事甚悉。盖圣祖彼时实误以方学士即前此漏网方学诗,又误以为方光琛为方孝标之族人。彼时尚未一一分晓,故有此谕。最后乃觉其非也。

其实方孝标不过因闲居无事,有所亲宦游云南,乃往访之,藉得纵观滇黔山水。未久即遭三桂之逆,间关归里。晚年无事,编定生平著述,追录在滇黔时所见闻,刊入所著《钝斋文选》中。其书只记滇黔风景,兼及桂王时事。书中亦仅有永历等年号,刊集时失察,未及删除。且据乡先辈故老相传,其书兼有颂扬熙朝恩典,实无悖逆之语,已可想而知。即据刑部当时复旨,亦只云“方孝标身受国恩,尊崇弘光、隆武、永历年号,大逆已极,依律凌迟”云云,亦可见其书别无他违碍之词也。盖当顺治、康熙之间,凡明季遗老及当时文人著述,凡有涉明季、三藩之事及年号者,均有干厉禁。戴名世《南山集》与余生书,中间有弘光之帝南京一段,实非本朝臣子所宜言,故大干厉禁。至《孑遗录》只记明季桐城被兵始末,并无一语有干国朝忌讳,亦不过有弘光年号耳。所以王源、汪灏、方正玉只为作《孑遗录序》牵连,王源时已故免议;汪灏、方正玉,亦得先后蒙赦也。

又乾隆四年,诏修明史成。又数年,高宗纯皇帝复特谕:甲申以后,存福王年号;丙申以后,存唐王年号;戊子以后,存桂王年号,改修明史。已公然教后人“修史神而明之”之至意,实隐与方、戴两家之书,有载三藩年号之意义相合云。附录云:“我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封吴三桂于云南为平南王,凡彼处应有各官,有旨多半听其自为除授。但每除授一官,即行文达部注册,谓之‘西选’。大凡康熙十四年以前,吴三桂未叛逆之时,凡仕于云南,至吴逆晚节,有知几先逃,及吴逆临叛亦即脱逃者,均不得谓之伪职,以先有名报部注册也。但后人考求吴逆时事及仕于吴逆者,总以康熙十四年之前分别观之,不得概目之伪职焉。此义后人多不之知,故附著之。”

同类推荐
  • 历史年鉴之1920

    历史年鉴之1920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杨史

    杨史

    《杨史》是一部全虚拟的中长篇历史小说,所有的人物、地点、时间都是虚拟,在古今中外可谓罕见。而我写《杨史》的原因是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刻意去美化自己所喜爱的角色,丑化不喜爱的角色。当然对于作者来说,此是人之常理。但历史小说,你刻意美化、丑化一个角色,就颠倒了黑白,掩盖了事实。所以此文中最大的成功就是没有去美化、丑化任何一个角色。于是此文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有缺点、优点,都有私心,圣心;然后深入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将她演的淋漓尽致。
  • 血泊上的岁月

    血泊上的岁月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个来历不明的婴儿,一把旷世罕见的宝刀,一次跨越千年的轮回。走近《血月》,与主角一起,历经汉唐宋明清和现代的绝美风华与狼烟血泊,感受千百年来几世轮回里爱情的凄美,英勇抗争令人绝望的现实,以一身热血,换岁月静好
  • 烽烟大唐

    烽烟大唐

    他们原本是后世的三个特种兵,但却因为一次空间大裂缝,意外的穿越,回到了唐朝末年。并且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黄王赠予的宝物,从而走上了一条戎马之路。这里有最精彩的尔虞我诈,兄弟的背叛与柔情的交织。一将功成万骨枯!
  • 古代求职记

    古代求职记

    「兄弟,我看你印堂发黑,来,买个平安符吧?」——滚!「姑娘,太阳这么大,你不热吗?我帮你打伞呗,只要三十文哟!」——有病!「美丽的山大王,你缺压寨相公吗?只要每月十两银子我也是可以试试的!」——把这小子给我剁了!哎……没有金手指,古代真难混!三百六十行,一个一个尝!正经职业不让干,我就使用金融战!
热门推荐
  • 困爱

    困爱

    骄傲的他,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游戏,本以为谁也不是谁的谁,他不会被谁所羁绊!可是生活从来就不在本以为的范围内进行。乱了,乱了,一切都乱了。还是,生活本来就是乱的?身困尝可脱,心困如何了?
  • 快穿之谜妖宠

    快穿之谜妖宠

    在空间中迷惘的人啊,是否可以感知到这个世界在哭泣,又能否在空间中找到自己……柳依依作为新时代女青年,一名程序媛,莫名穿到了架空的一只猫身上??遇到了将自己养大的尊上,尊上发布任务之后就莫名消失了??自己的任务对象身上有着奇怪的磁场!?……它说这里是异世空间,要寻找散落的灵,魂,情,魄……寻找的途中头脑中那一闪而过的画面,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究竟是过往还是梦魇??“乖,相信我。”“乖,我把一切都给你。”两道不同的声音响起,他和他有着同样的温柔,却给人不同的感觉……她需要一个答案……
  • 腹黑女医很倾城

    腹黑女医很倾城

    穿越第一天,她托腮轻叹,找茬的人该来了吧。庶妹上门挑衅,被毁容后扔回院子。穿越第二天,她扬唇轻笑,未婚夫该来退婚了吧。太子当众一封休书,她一封休书还回去。穿越第三天,她无所事事,该给她个帅气老公了吧。当天夜晚,某男准准地落在了她的床上。看着身边男子妖孽的容颜,她嘴角耸动。老娘是神医!不是神棍!从此,用一手神奇医术走遍天下!
  • 千千遍

    千千遍

    李府双姝,大小姐李宛温婉聪敏,二小姐洒脱坚毅一场战役,奸细出卖,七万大军葬身虎啸谷,常胜将军李响战死沙场,李家二小姐被投入大牢......李家双姝如何从危机中脱身,为家父报仇大幕拉开,各凭本事,却心念彼此,山高水远,为你千千遍,
  • 王者荣耀逆天外挂呀

    王者荣耀逆天外挂呀

    苏哲,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了。啥做直播?WC这外挂系统太棒了!世界末日了!啥?我还要拯救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洛克王国成长道路

    洛克王国成长道路

    天夜浑然不知跌入了游戏之中,在这遇见了儿童时的恩佐。她一步一步改变恩佐的命运。防止他黑化。顺便救了雪莉老师。
  • 腹黑半糖主妇

    腹黑半糖主妇

    曾经以为,轻熟女的家庭主妇就像脱色蜕皮的闲置资源,在爱欲纠缠的骊歌舞台已经隐退太久;可幸福像清淡的素颜美的那般不真实。一个身心都妥帖驯服的女人在阴谋的巧取豪夺中怎样守住幸福的最后底线····一个素心净颜的半糖主妇,此生幸或不幸地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温柔了岁月,一个惊艳了时光。她的婚姻,度过了所有的难关,却抵挡不了时空的切割。在故事里刻骨铭心着不离不弃,可现实的坚硬又岂容我们地老天荒?陈小茴拒绝被寂寞绑票,却为突如其来的爱情‘原型’---‘漫撕男’丢到了婚姻的半壁铠甲。左边爱情,右边亲情加爱情,孰去孰从?情节虚构,切勿模
  • 银枪牧师

    银枪牧师

    蒸汽与钢铁的狂飙时代,邪恶古神的爪牙肆虐奥布伦大陆。枪炮,汽轮,飞艇,人偶,机械的力量正重塑这个国度;瘟疫,饥荒,战争,屠杀,狂热的意志在撕裂这片大陆。且看穿越者郑文,化身被银枪武装的牧师,拯救这个大陆的人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