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62800000031

第31章 老人与树(3)

第三节 扶贫模范

三十年无事,我是说任何人都别梦想发家致富。

三十年里,“******”“大锅饭”接着“大饥馑”,“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大学解放军”接着“**********”。我爹始终拉大车,做牛变马只能挣得略高的工资,对他的老弟兄们只能多少有所补贴罢了。

也许可以这样来表述,父亲拉大车挣的一点血汗钱,自己都难称富裕;但父亲的老弟兄们日子更不富裕,简直是赤贫如洗,父亲不得不尽力帮衬他的一母同胞。血浓于水,亲情作怪,形势逼迫,他不得不自觉肩起了扶贫的责任。

不期然间,在母亲和我的叙述中,老爷子就成了一个扶贫模范。

爷爷是土改当年下世的,穷苦了整整一辈子,惨淡经营处心积虑百计俭省千般恶受,临了只折腾成个下中农,老人家真是有些死不瞑目哩!虎彪彪七个儿子,继续出力苦受,就不相信咱老张家富发不了!

而爷爷的死不瞑目,不知经过怎样的基因密码遗传和生物能量转换,竟化作了我父亲一辈子的不死情结。

土地改革平均地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恰似中国历史上屡见的改朝换代之后的情况。一个朝代的气数衰尽,社会问题或曰种种积弊无药可医,其中土地问题尤为根本。地权不均,土地过分集中而无地农民太多,改朝换代要求重新分配土地势所必然。待均田之后,封建王朝新的轮回开始,历史上便往往出现所谓的“治世”。

而共和国在农民获得土地之后不久,政府始而倡导互助组既而推行合作化。把刚刚分给农民的土地一举剥夺归公,说法上叫做集体所有制。耕者有其田的农民,从此变成脚下没有属于自己一寸土地的无产者。

——有研究者分析,******先生也认为:我们建国后的一段时间,整个照搬的是苏联模式。

从合作化开始,国家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户口管理制度,农民从此被牢牢绑定在土地上,再也没有外出打工赚钱的任何自由。有的口无遮拦的,就骂大街:翻身?老子翻到烙饼鏊子上啦!你敢讲怪话?咱们政权有办法,把你打成坏分子。于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几种阶级敌人之外,给你戴上坏分子的帽子,也成了阶级敌人。政策讲得明白:对于阶级敌人,地富反坏,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要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于是,人们敢怒不敢言,从此天下太平。

于是,有首歌子乐滋滋地唱道:合作化的农村一片新面貌,社会主义的根子扎得牢又牢。初级农业社不算新,新个高级化;高级化不曾化得过瘾,化个公社化。而据说,人民公社是金桥,是通往共产主义的路一条。人为防止两极分化的本质上的大锅饭,呈现为事实上的食堂大锅饭。大家一齐涌进食堂,松开了裤带猛吃,诚然是“各取所需”,许多地方就断然宣布他们村他们寨提前跑步进入了什么共产主义。

国家颁布了农业“八字宪法”来教农民如何种地,仿佛坐在京城办公室的决策者,比祖祖辈辈的农民更加懂得种地。那“八字”原本是好八字,是为“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土壤疏松利于庄稼扎根,何劳吩咐,但上级号召深翻土地,这一号召不得了:翻地深达三尺胜过挖战壕。结果肥土翻下去,生土翻上来。下得种子多,打得粮食多,道理简单不过,但密植必须有限度。又是上级一号召,所谓试验田搞密植每亩下种必须达到三百斤。经过专家测算,一粒麦子能长出小麦一百粒,播种三百斤,亩产就能保证达到三万斤。小麦倒是挨挨挤挤地出苗了,麦地却统统变成了草坪。中国足球臭不可闻,有一任总教练找客观,说是中国没有合格的草坪。真是所见不广少见多怪。上级号召什么时候会错呢?为着证明上级号召的永远正确,浮夸虚报一时成风。权威报纸《人民日报》白纸黑字登载消息说:某公社的丰产田小麦亩产平均八万斤,而卫星田的亩产达到双十万!作家艺术家也必然出来凑热闹捧臭脚,吟诗作画写文章。

一首诗里说:

一株高梁长上天,

农民伯伯笑开颜;

撕片白云擦擦汗,

凑着太阳抽袋烟!

又一首诗里说:

一个芝麻光溜溜,

榨出油来发了愁;

整个中国吃不完,

流遍四海五大洲!

小农狂想幼稚思维甚嚣尘上,文艺界的权威周扬还著文说,这些“******”诗歌正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通行全国的小学课本上,白纸黑字刊登了这样一篇语文课《卫星田》,课文上写道:蚂蚱受到参观人员的惊吓,却蹦不进地里去,给密植的庄禾秆儿挡了回来;更有几个小伙子当众献艺,在未曾收割的麦子顶端跳舞扎筋斗。那段课文不幸正是我读小学时读到,四十年来每当想起就恶心。更加不幸的是我的算术也学得蛮好,当时私下做过简单的四则运算。一亩地六十平方丈,亩产小麦双十万,那么每平方丈土地便是收获小麦三千三百三十三斤,如果装了二百斤的麻袋,那是十六点六六麻袋!莫说生长小麦,就是摆放麻袋都摆放不下。

这样多的麦子,哪年哪月才能吃得完?不办食堂,不海开肚皮吃大锅饭等什么?所以有个专讲吃食堂大锅饭的小说叫什么《李双双》特别走红。改编为同名电影,全国获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至今日,中央电视台CCTV电影频道仍在不时播放。格外开个栏目,叫优秀影片回顾。此电影出自某河南作家之手笔,而河南恰恰是“******”之后的大饥馑中饿死人民最多的省份!

同是作家,有个赵树理善写问题小说。当时,他觉得写小说来反映问题已然来不及,乃有万言书上奏“朝廷”。结局是被打成了所谓****分子,“**********”中被打断肋条斗死为止。说真话与捧臭脚,天壤之别!

麦子吃不完,《李双双》演不够,回顾那些年,我父亲所收到的家乡消息却从来不是“一派大好,不是小好”,简直是始终大坏、偶尔小坏、无有不坏。笼统讲,人们从来不够吃,娃娃老小都很饿;家家一直缺钱花,一年到头都紧巴。具体说,老大老三秤不起咸盐喝淡汤,老二老五打不起煤油点松明,老四老七扯不起布,宝贵的布票卖了黑市。更不消说生了七男二女的老太君早年吃糠中年吃糠,熬到晚年人生七十古来稀依然不敢坏了她的老规章,谆谆教导儿孙后辈曰:三天不吃糠,肚里没主张。

父亲弟兄七人,他排行老六。恰如戏文里扮演的杨家将七狼八虎出幽州血战金沙滩,“可怜那众儿郎俱都丧了,只剩下六郎儿南征北讨”。老六拉大车扛麻袋,小车不倒只管推,套绳不断可劲儿拉,挣了几个血汗钱大部分就源源搬运回老家去,和爷爷在世时一个样儿。爷爷在世,众弟兄没分家,父亲挣了钱归入老柜自在情理之中;爷爷去世,弟兄们分了家,各开门头另立户,父亲孝敬我奶奶也罢了,挣些钱依然填入老家那黑窟窿无底洞,母亲无疑要有意见。但是,父亲出于同胞情谊,血浓于水,自然也有他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手头稍许宽绰些儿,总不兴叫弟兄们称不起咸盐吃淡饭吧?太原市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总不忍看着弟兄们打不起煤油吃饭吃进鼻子里去吧?国家拢共发那几尺布票,弟兄们炕上光席片,老婆们一条裤子没替换,不能穿绸裹缎,我总不能任弟兄们三毛钱的洋布扯不起六分钱卖布票吧?

这些理由却又果然堂皇。所以多少年来父亲就毅然决然愉快地当着运输大队长,源源不断捎钱回去供弟兄们各家称咸盐打煤油扯洋布。

除了上述几项常规花费,我的堂兄们到了婚娶年龄,订婚的时候女方要彩礼,那更是一笔可观的花销。我爹呢,又势不能看着侄儿们打了光棍。当时农民分红一个劳动日两三毛钱,一个劳力一年下来,最多二三十块节余。彩礼钱不算高,也得三百块,那是一个农民十年的纯收入。等他赚够这笔钱,他早就成了老光棍。这笔钱,于是我爹也得咬紧牙关负担起来。当年,他不忍老弟兄们打光棍,如今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侄儿们打了光棍呢?

我想,我爹的这点作为,尽管持之以恒,甚至不遗余力,实在算不得什么宏伟业绩,大概齐也就是一点凡人小事。爹妈二老夫妻之间因此引发些龃龉,也不过是被文学评论家寻常贬斥的所谓杯水风波。作为一个普通苦力工,他从也不曾大言炎炎说要“为人民服务”,他确实没有那样高的觉悟。

从我的角度来评价,老爷子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充满了地道的私心杂念。首先,我爹平常也肯帮助别人,但他借钱出去往往要人还。他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肯无私援助他的一母同胞。这还不是一派私心吗?其次,他怀了私心帮助他自己的弟兄,竟然还存有严重的杂念。尽管他经常念叨什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尽管他不唯不相信外国人说的天堂,也不相信中国人所讲的地狱,他做好事倒不是为着修什么来世;但他相当在意他的弟兄们乃至侄儿男女们是否能够记住他的许多好处。最好他的那些弟兄夫妻父子经常念叨不断颂扬。甚至也编一首什么歌子来反复赞唱:没有谁谁谁,就没有啥啥啥。这岂不是非常卑俗十分低劣相当不够高尚十足低级趣味吗?

或者,我家老爷子又毕竟情有可原。做了好事而喜欢让人夸赞,实在是普通人物的寻常心理。我上面的评价也许是有些刻薄了。那么,客观些认识,我爹多年来总算做了点一定范围的扶贫工作。虽然他的工作堪称不遗余力,却又存了不容置疑的私心杂念;既然如此,所以他的扶贫工作做了若干,也就没有什么人来给他挂红花发奖章。这又好比老祖母们给孙儿念儿歌说童谣讲故事道古话,开启儿童心智陶冶孩子性情使娃娃们有永远追忆的幸福童年,可贪天之功为己有的人们,何尝想到给老祖母们颁发爱心杯伯乐奖呢?

一个人,扶一次贫,扶半天贫,并不难;领受任务,带着工资,下乡扶贫,也不难。哪怕他毫无利己的动机,有专门利人的精神。难得的是像我父亲一样,日日扶贫,月月扶贫,年年扶贫,扶一辈子的贫。哪怕他扶贫的对象是自家弟兄,扶贫的动机并不高尚。江南遭水灾,港台同胞海外华侨募捐集资来支援,因为是同种同源、同族同宗,那支援就不宝贵不伟大不高尚不可敬吗?有所差别者,水灾捐助尚属“救急不救穷”,我家老爷子的扶贫工程却是兼而救急重在救穷罢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便在理论上把我家老爷子的扶贫工作抬到任何高度,他的扶贫救急毕竟是财力有限而对象众多,充其量他的那点捐款仅够众弟兄不吃淡饭不光着屁股下地而已。因而,实在不必担心他的扶贫救穷会变成养贫济穷,把兄弟子侄们养懒了,大家躺在他的扶贫钱罐儿上晒太阳。事实上,老辈弟兄我的叔叔大伯们,小辈后生我的堂兄堂弟们,个个都是老张家的种,骡马骨头老黄牛精神,历来死做活受拼命苦干,刨闹日月熬渡红尘辛苦下大去啦!可气可叹的是,众儿郎父子兵舍命恶战,光景却越来越紧巴,日月却越来越艰难。我爹的扶贫工程简直是不扶先贫扶了还贫越扶越贫,直叫扶贫模范丧气,母亲和我都替他伤心。

打跑了日本鬼子,撵走了******,改朝换代,河清海偃,怎么老百姓就混不着一个肚儿圆呢?

终于熬到了改革开放。

终于出现了新的机遇。

同类推荐
  • 小灯

    小灯

    本书收入了尤凤伟中篇代表作《小灯》和短篇小说《合欢》《辞岁》二篇。这三部作品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均为关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故事,是当代小说中别树一帜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通过对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众多人物的不幸命运的叙写,揭示了权力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异化现象,对所谓群众斗争的盲目性和残酷性作了出色的描绘,对弱势者、惨败者、不幸者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体现了作者一贯的知识分子立场。尤凤伟一直钟情于历史题材,在写作中坚持一种开放的现实主义的原则,对真实性予以高度的重视,致力于人性的刻画和发掘,加上精心结构的情节和洗练自然的语言,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表现力。
  • 村主任

    村主任

    这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历史时期。《村主任》就是反映这个时代、这个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通过秦岭北部一个普通农村的变迁,再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景象:讴歌了村主任何家旺勇于工作、敢于面对现实的创业精神及他由一个农民企业家,到村官,再到乡领导的成长经历:反映了村干部李万成离岗不离心的失意和坦诚:描述了何家旺、靳粉兰之间的爱情纠葛和像火一样的人生热情;记录了世纪之初农村民主基层政权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深思考及深层的关照,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现今农村的生活画卷,是现代北方农村的又一部创业史,是近年来难得的现实主义作品。
  • 潜行狙击

    潜行狙击

    一本以特种兵与大毒枭和影子组织进行较量并最终凭借高超的身手和智慧将其一网打尽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稿件,该稿件从唐龙与队友在一次侦察行动中与毒贩偶遇并交火,而几名战友被不明身份的枪手所伤,因此唐龙被迫复原,成为缉毒局的卧底打入毒贩组织,在卧底的过程中无意中遇到国际刑警和昔日的女友,还有与大毒枭金世俊和藤井的周旋,最终一切真相大白,唐龙的卧底行动原来也是组织特意安排的一个行动。
  • 影子武士(汤姆·克兰西军事系列)

    影子武士(汤姆·克兰西军事系列)

    作为汤姆·克兰西和美国前特种部队司令卡尔·斯廷纳合著的一本纪实性著作,作品详细介绍了美国特种部队诞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它所参与的许多重大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关美国特种部队的招募、选拔、训练以及领导体制等方面的资料。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特种兵已经开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但美国军方一直视这些战斗“精英”为另类,对他们非传统的战斗方式嗤之以鼻,视其为“杂耍”。然而,一九八〇年,五十三名美国人在伊朗德黑兰成为人质后,美国军方发现,传统的以苏联和东欧为假想敌的军事作战方式根本无法应付恐怖主义这种新的世界威胁,从此特种部队的命运大为改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逐渐成为各种重大政治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 唐太宗(全集)

    唐太宗(全集)

    唐太宗(三卷本)力求还原历史真貌,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慷慨激扬,权谋斗争刀光血影、动人心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风土人情旖旎生动、贴近唐朝,器物描写精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热门推荐
  • 霸道校草之谁的青春不迷茫

    霸道校草之谁的青春不迷茫

    2.你是我的听到这句话的慕亦倩脸上不禁微微泛红,说到:“好啊没想到!那么多年没见你还是这样!你你你,我不理你了,哼~”莫人的额头上不禁出了冷汗,但还是尴尬的走到了旁边说:“现在可以了吗?”楼上的慕爸慕母看到了之后欣喜若狂,不禁有一个想让他两在一起的念头,于是便下楼和他两说:“你你明天就去上课!让樊泽照顾你,还有明天我们家的司机都有事情!没人送你你以后就住樊泽的公寓吧,过段时间等你稳定下来我再给你买公寓,听到没
  • 归墟纪

    归墟纪

    天命之人继承天地之使命而生,每一个都资质绝世,机缘无穷,但却注定难以相容,相互残杀屠戮,活下来的就是巅峰。当一对父子都成为天命之人,应当如何?是父子相残?还是父子皆陨?光怪陆离的奇妙世界,玄奇万象的修行之路,热血沸腾的连天大战,欲望肆流、情感交织、信念不灭、追求永恒……他,能否超脱而出?易风说:“恩必双报,仇必十还!”PS:您的收藏和推荐对浮云来说极为重要!每一点一滴都是对浮云的支持,致以万分感激!请朋友们推荐打赏和评价,请支持正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是意外还是上天安排

    这是意外还是上天安排

    我们的相遇也许就发生在下一个转角,生活就是这样,也许下一秒就会有惊喜,也许下一秒就会失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卷有三

    道卷有三

    吾观天地四方是为宇,古往今来是为宙。天地神人鬼,有五仙;蠃鳞毛羽昆,有五虫;圣仙凡,有三类;前今后,有三生;你我他,有三者。前前后后,万万千千,不论尔等千般手段,万种法宝,皆为求那一线生机。三千大道,吾窥得尾末枝节,喜不自胜,手撰道书一本,妄留薄名于世。分上中下三卷,故尔是为道卷有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以刀为名

    以刀为名

    末代书生,看他如何弃文从武;情场失意,看他权海沉浮;国破家王,看他‘以刀为名’报销国土;一段武侠的传奇,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一个伟大的人!看时势造英雄,还在《以刀为名》!
  • 未婚

    未婚

    她说,她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她梦到,她死了.......然后,不知道是谁,在她坟前,许着给她一世的诺言。她又说,最后,她又看到,那个许她誓言的人,跟着一个女人走了。她说,后来,她就看着她坟前的誓言埋葬着,最后开花。地老天荒……
  • 这奇妙的日常奇妙得不像日常

    这奇妙的日常奇妙得不像日常

    来自其他世界的文柏·纳特罗斯,为了过平淡无奇的日子而前来寻找他的父亲与姑姑。但就在他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就遇上了一个有着特殊能力的怪人...后来得知,那些特殊能力源自于【Unattended-Sacrifice】又名为【神圣祭品】的各种类型物品,于是奇妙的日常便开始了...“本以为能够有一个平淡些的日常生活,结果第一天就遇到那种怪人...早知道就不来了,笨蛋姑姑!”“欸?!这关人家什么事嘛,还有你这个螺旋紫毛笨蛋侄子说谁是笨蛋啊kora?!”“你啊,银紫毛笨蛋妹妹。”“唔!——哭唧唧...原本那个温柔的哥哥去哪儿了呀~?!”“本来就没有那样的哥哥啊,你别想多了,笨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