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40400000014

第14章 军旅生涯文化论战(4)

东方精神西方物质病。“前一派是体用二分法,这一派是精神物质二分法”,它比前一派“还浅薄”。“这一派的理论本是清季‘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蜕变,到了《欧游心影录》(1920年)时代的梁启超和《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2年)时代的粱漱溟。突然有了新的气象。下传至陈立夫得意的时代,这种理论更是日正当中了。陈立夫写《中西文明的特质与新文化的创造》,劈头就说西方有‘物质的重心’,而东方‘正和他们异趣’,有“精神的重心’:‘中西文明的长短互见,一个是偏于精神,一个是偏于物质。我们要赶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造完美的新文化’。”

挟外自重病。“妄自尊大是自己来肯定自己,挟外自重是拉别人来肯定自己。”也可以说是“借洋鬼之尸,还祖宗之魂”。“他们在‘国威坠失,民族凌夷’的时候,会大叫道:‘你还说中国文化不行吗?外国的大思想家都佩服我们呢!’于是张其昀埋头大写其《艾默生论中国文化》,谢扶雅也伏案大做其《来布尼兹与东西文化》。他们的结论无非是‘嘻,何酷似“圣人之徒”也!’洋权威引过来,正好可填补他们‘子曰’、‘诗云’意识的空虚。”

“以上三派都可说是利用西方的。他们比前面六派开化多了,也斯文多了。他们既宣扬中土的‘道’、‘体’真传,又承认洋人的‘器’、‘用’价值。他们的算盘是如意的,方法是两全的:繁复的中西文化被他们往简单整齐的公式里一装。手一拍,大功告成了!”

大团圆病。“天人合一”的大理想即属于这一种。钱穆现在是这一派的代表。

超越前进病。“这些文化选手们,一方面对中国文化假惺惺的不满意,一方面对西洋文化热烘烘的掘根子。这一派的大法师就是胡秋原。胡秋原在《超越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而前进》里,口口声声劝人‘由门户之争解放出来’,却没想到他自己正是门户之中的健将!他并不是什么‘独立而向前’的‘两不属’的人,他实在属于‘传统派’中的一个流派。”胡秋原的论调,跟三百三十年前徐光启的“超胜”论,跟二十七年前张季同的“创造的综合”,跟香港唐君毅的“超越论”,“同出一厂”。

“以上两派都可说是融合西方的,是谈中西文化的最时髦的腔调,也是最动听的老调。由于他们的推渡助澜,盲目的夸大风气已经洋溢在一些青年的头脑里,与高调刺耳的世风正成着正比例的蔓延。”

说完十一种病象后,作者又用较大篇幅对病源做了探讨。开头特别说到徐复观。认为徐是这许多人中的一匹黑马。“当大家正在找镜子的时候,徐复观已飞奔道统的宝座,赶过熊十力,推开钱宾四,哄走牟宗三,自己不沐而冠起来了!”

李敖分析病源有四。一是“泛祖宗主义”。“他们的通病在于不明了返老还童不能用老药,使中国现代化也绝不能借助古法。”“现代化的国家和现代化的步骤早摆在那里,我们直接去学就行了,何必麻烦祖宗呢?日本没有孔子,可是何碍于他们的维新?韩国很少国粹,可是何碍于他们的新政?我们当年的藩属都跑到我们前面去了。如果祖宗能救我们,早就把我们救了,不会闹到今天这种惨相了。美国是固有文化固有圣人最少的民族。可是人家是名副其实的强国,而咱们呢?”二是“浅尝即止的毛病”。多年以来,“我们根本就未曾一心一意的现代化,我们只想投机取巧,我们从来没有学到别人的“精神文明’”,“我们所学到的、所肯学的,只不过是点极可怜的层面”。三是“和经济背景脱节”。“传统派不知道我们东方这一套思想完全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今天,“我们要奏工业社会的迎春曲,不能依赖农业社会的旧琵琶”。四是“不了解文化移植的本质”。“在文化移植上,要椟就得要珠,不愿要珠也休想要椟,椟中没珠也不成其为椟,要就得全要”。

八、文化论战扩大化

从4月份起,论战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论战的扩大。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参加人数和阵地多了,形成联合战线,共同对付李敖。

4月10日,任卓宣在《政治评论》上发表《文化创造论之确立》,跟胡秋原取同一立场。4月18日,台北《民族晚报》发表《唯“美”人物》,说“数月来,一位‘狂热的西(美)化派’青年,用尽了尖酸刻毒的字眼,骂尽了近三百年来四十余名学者名家”。5月1日,叶一凤(徐道邻夫人)在《文星》发表《谩骂不能推行西化》,说“像他这样激烈的主张‘全盘西化’,真是使我担心‘没有了中国’”。同期《文星》上还发表了梁容若的《如何奠定现代化基础》、沈国钧的《“文化问题”底讨论与问题》。5月3日到6月1日,胡秋原在《世界评论》第四、五、六期上发表七万多字的《文化问题无战事》,说李是周扬以后“第二谩骂家”。5月3日的《世界评论》上还有林植《日本曾是中国藩属吗?》和郑学稼《五四运动与虚无主义》。郑学稼文说,“抹杀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虚无主义,已在台湾再生了”。5月10日《政治评论》在刊发社论的同时,还刊有任卓宣《中西文化问题之总结》和一篇《为西化问题给胡秋原打不平》及署名仲平的《不要假装不知道》等文。5月16日,《世界评论》发表周伯达《现阶段中西文化论战之评议》,其中第五节专谈“深受胡适器重的李敖”,这节的标题是“标准的虚无主义”。5月25日,《政治评论》在社论之外,在《漫谈》栏里发表笑生《浮夸青年何以读书多》、冠南《中西文化结合的近例》。5月间,一批“国家主义者”,即在台湾的“青年党”人出来了。“青年党”的机关刊物《醒狮》,从第四十号起,连载辛植柏的《评(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此外还有柳浪的《拾贝集》、禅心的《时闻琐论》等文。6月1日《文星》上,梁实秋出马,有新写《我对讨论中西文化问题的建议》,也有旧作重刊《自信力与夸大狂》,后一文章原载1935年6月9日《大公报》。同期还有张佛泉《西化问题之批判》。6月10日出版的《政治评论》,以《读者投书》的形式,评论文化论战中“谁高谁低”。

在此期间,4月23日,李敖写了一篇《纪翠绫该生在什么时候?》控诉中国传统文化中轻视女权的罪行,在《文星》上发表。文末说:“纪翠绫最大的错误乃是她不该向往离婚容易的现代美国、不该向往通奸无罪的现代英国、不该向往取消了通奸罪的日本。她该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争取爱情自由还是要付高价的。性道德观念当然会改,可是绝不是眼前某些卫道之士所能为力;法律条文当然要变,可是绝不是眼前某些立法委员所能尽心。在目前这种气氛底下,纪翠绫除了屈服、坐牢以外,似乎别无他法。”这期《文星》上还有魏廷朝《从巴札洛夫谈起》一文。接着在6月1日出版的《文星》上,即有郑学稼《论巴札洛夫》发表,把论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郑文开头说:“由整个历史浪潮看去,虚无主义者巴札洛夫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开路者。”本世纪初,“《新青年》的领导层。如陈独秀、钱玄同、胡适等都有虚无主义的言论”。而“被誉为‘巴札洛夫’的青年,不是纯洁的和有道德情操的人,他只是学阀和隐匿幕后几个制造‘巴札洛夫’专家的文化打手。他确有‘傻劲’,确有‘浑身充满无比的潜力’,但只表现打手的威武。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巴札洛夫,是具有独立的战斗的精神,我们在台北文化街头所见的‘巴札洛夫’,却只表现打手的姿态。如果他是真巴札洛夫,该先扫除在学园里已欺骗他数年的‘权威’、尤其要打倒收买他无理去打别人的学阀。”6月16日出版的《世界评论》,胡秋原和魏廷朝两人继续在“巴札洛夫”身上做文章。同期还有胡秋原的《关于翻译介绍和研究》、《希望青年超然门户之外,励进真知之中》,说李敖“一切出之儿戏”,“死虾蟆争出新酒”。

九、“文化太保”谈“梅毒”

从李敖方面说,他写过《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和《我要继续给人看看病》两文以后,并没有就此罢休,相反,随着论战的进行,他又写了好几篇文章,进一步申述自己的观点。除前已提到的《纪翠绫该生在什么时候?》和《敬答吴心柳先生》以外,还有7月25日写的《“文化太保”谈梅毒》(载《文星》第五十八期,8月1日出版)、8月27日写的《由一丝不挂说起》(载《文星》第五十九期,9月1日出版)等文。其中,《“文化太保”谈梅毒》值得注意。

此文是谈文化“选择”的。作者在考证了“梅毒”的产生和传播经过以后说:“大约在白里欧写这本文献前四百年,欧洲大陆上有了梅毒。梅毒从哪儿来的已不可详考,但是哥伦布航海前,在欧洲文献中找不到有关梅毒的记录。所以合理的证据是:梅毒是从哥伦布的水手身上传回去的,最早是从古巴、海地传到西班牙。由美洲传到欧洲,再由欧洲传到亚洲,正好逆着麦哲伦的航线绕过来,这也可算是新大陆的居民对船坚炮利的文明的一种回敬……”梅毒传到中国,作者考证,“究其年代,最晚不会晚于一五○五年”。作者说:“梅毒传人中国,在医学史上几乎是一个突变。它在16世纪的序幕时代进入这个古老的国家,它是西洋近代文化影响中的一个先头部队,它比钟表、眼镜、几何、历法等都抢先走进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征服了这个国度。使这个国土上的人民忽然张皇失措,它又转渡日本,使这个岛国因它而死的比例占全世界第一!在东西文化交流的漫长历史中,它独占了一个所向披靡的地位,任何固有文化挡不住它,任何文化导演摆布不了它,它来自近世文化的源头。走向全盘交易的尾闾,它好像骄傲的告诉那些为西方轮船设立码头的国家:‘你们不是要接受西方近代文化吗?你们也得同时接受我,和我所代表的一切“坏”文化。我知道你们想超越前进、想择善而从,但是天下有这种便宜事吗?西方近代文化的这点光芒,是经过多少千辛万苦换来的,即使有流弊,他们自己都甩不掉,而你们却想取长补短、后来居上,天下有这种便宜事吗?’”

文章充满感情地写道:

我所以愿意公布这段考证,乃是因为我相信在目前文化问题的论争上,这段考证可以轻意地使许多谬说变为可笑。

原来在中国传统上。千百年来,有一个妙传统,可以叫做“唱高调的传统”。这个传统的特征是:一件事不管事实上是否行得通,只要高调唱得好,大家就纷纷拍手,说他是“圣人”、是“教主”、是“大儒”。在“唱高调的传统”里,我们从历史上可以找出许多走题目,比如“天人合一”啊、“内圣外王”啊、“郅治大国”啊……多得是。

这些大题目,惟一的用处是可以做一些文人的敲门砖,使其中一部分脱颖为“圣人”、“教主”或“大儒”。至于对题目本身来说,虽然在每个题目下都堆了一堆臭八股,可是“天”、“人”还是没“合一”起来!妙处就在这儿,正因为“天”“人”根本就无“一”可“合”,所以历代的文人们才可以摇头摇尾的大作文章;正因为“大同”达不到。所以大家才愈谈愈起劲!

“唱高调”的结果是,中国人的精神开始分裂了、人格开始多边了,大家都学会了纸上写和口上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

所以,流风所及,一个屠户,可以挂着羊头,卖他的狗肉;一个皇帝,可以打儒家的招牌,演法家的戏法;一个国粹家,可以领美国人的津贴,大骂别人崇洋媚外。可是,大家谁也不警觉,大家还是唱高调。

大家把调儿唱得高高的,然后钻进里面去陶醉。

……

但在事实上能行得通吗?事实的发展能照我们的文化导演们来指挥吗?事实上如果行得通,我想我们前一辈的文化导演们,绝不会把“梅毒”选进来!由此可见,“取长补短”的好梦也只是好梦而已,曲终梦回之日,却是梅毒满身之时,“择善而从”云云,岂不是空话吗?

应该说。这段话所揭示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或者说“劣根性”,是相当深刻有力的。它使笔者想到了鲁迅的一些论述。对中国文人的这种言行两张皮,鲁迅也是深恶而痛疾的。

最后作者说到“文化太保”这个词。“这就是一个被‘西化’了的专有名词”。“可见在不知不觉间,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小小的一两个词汇都要受到洗礼,我不信还有什么高调,能挡得住那江河浩荡的西潮!”

十、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传统下的独白》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这本书的艺术成就也是应当予以肯定的。《独身者的独白》、《红玫瑰》、《妈妈的梦幻》等篇,都是写自己或亲人,有真情实感。《红玫瑰》像一首散文诗,把眼前的玫瑰和忆念中的小女人糅合在一起。写他的思念,写他的梦幻。“当里程碑像荒冢一般的林立,死亡的驿站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远远的尘土扬起,跑来了‘启示录’中的灰色马,带我们驰向鄢广漠的无何有之乡,宇宙从此消失了我们的足迹,消失了她的美丽和她那如海一般的目光……”多美的文字,多深远的意境!文束附记中说。它显得“有一种阴暗苍茫的气氛”,朋友读了会觉得“不太像李敖的风格”。《妈妈的梦幻》等篇则“太像李敖的风格”,它们飘逸、尖刻,时出幽默,谐谑意味甚浓。如:“妈妈说她有三大生命:第一生命是她自己,第二生命是弟弟,第三生命就是电影,她统其名曰‘三命主义’,并扬言三者一以贯之相辅为用,互为表里,缺一不可,极富连环之特性。”《张飞的眼睛》、《一封神气的情书》等篇,想象力丰富,语言诙谐、生动,使人忍俊不禁。《无为先生传》似有模仿胡适《差不多先生传》之嫌,却同样构思巧妙。

《长袍心理学》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一篇佳作。作者李敖是以穿长袍驰名中外的,文中说“长袍成为我个人的商标,历史已久,不但传之于众口,而且形之于笔墨”。但这篇文章几乎不谈自己穿长袍的心理,却是从大千世界中,采用“代表取样法”(这是《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中把病分为十一种的方法),总结出五种心理来,它们分别是“中学为体派”、“男权至上派”、“招蜂引蝶派”、“没有西装派”、“十里洋场派”。在说到每一派时,又都能巧用比喻,活用成语和谐音字,极尽纵横捭闽、左右逢源之妙。如“没有西装派”:“此派正好与前一派相反,前一派因西装太多,尼龙、奥龙、达克龙…五颜六色,宽条窄条,穿的厌了,所以才穿长袍傲同性而引异性;此派却因一条龙也没有,且西装之为物,日新月异,宽领窄领,三纽二扣,变化无穷,除非财力雄厚,否则休想跟上时代而当选服装最佳的男人。若穿长袍就无这种麻烦了,大可隆中高卧,以不变应万变,任凭别人的料子龙来龙去,老僧反正是一龙也不龙,至多以聋报之。而且,清高的阴丹士林是从不褪色的,正如我们固有文化的万古常新,放之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长袍小物可以喻大,‘去蛇反转变成龙’,袍之既久,自怜之态砉然消失,路过短衣窄袖的西装店,反倒望望然而去之,只见他把咽下去的口水朝玻璃窗上一吐,仰天长啸日:‘予岂好袍哉?予不得已也!’”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读懂蔡元培

    读懂蔡元培

    《读懂蔡元培》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蔡元培先生的全貌,是一本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蔡元培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蔡元培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蔡元培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蔡元培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蔡元培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蔡元培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蔡元培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嗨!岩井俊二

    嗨!岩井俊二

    第一本岩井俊二最全纪录:《岩井俊二早期作品集》、《鬼汤》、《人鱼传说》、《情书》、《爱的捆绑》、《梦旅人》、《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青春纪年,留存隽永。向歌咏青春的映像诗人致意,一部记录岩井俊二的私人志。岩井俊二说,我嫉妒青春。岩井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并封存起那些让他嫉妒的青春。岩井俊二给我们讲述了神圣不受侵犯的青春,这“神圣不受侵犯”恰如高旗唱的,我像个孩子一样,坚守着沙做的堡垒。青春纪年,那是无数次感动和欢笑,无数次绝望和重生。现在或许不是对岩井俊二做总结的时候,只不过,当我们在中途匆匆停下脚步,回望来时的路,我们发现自己已经与岩井俊二先生一起不知不觉走了很远。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热门推荐
  • 懒散道人

    懒散道人

    出无本,入无窍,周天之内,我为尊。本书又名《周天》,请知悉!
  • 淘米水情伴永久

    淘米水情伴永久

    贴进生活,走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励志人生,解读人情是非冷暖,活出真实的自己。
  • 混世神相

    混世神相

    知前世、明今生、晓来世,呼风唤雨,游戏风尘,世之传奇。上为帝王师,下隐市井中。时人所莫测,逍遥心不羁。时间:明初,靖难之役前后地点:中国题材:历史架空,含仙侠。
  • 网游之海贼来袭

    网游之海贼来袭

    以动漫作品海贼王为背景的一款网游在智能主机傲霜的监控下全世界隆重同步开测一个现实中伤痕累累的男人带着一个现实中硕果累累的男人以及身边红颜低调进入注定不平凡的他们将会带来一个怎样的大海贼时代...
  • 红颜劫之白弱水

    红颜劫之白弱水

    知道什么是冤死吗?不是什么被人砸死,也不是一觉睡过去,而是别人自杀结果死的是自己。在那一刻,我最担心的就是我妈知不知道我的银行密码。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架空的离国,成了丞相的女儿,白弱水!不仅被皇上退婚,还被姐姐抢了心上人,我林夏末不干了,狗屁小姐,谁爱当谁当,哎呦,美男,哥哥??美男,师父??喂,帅哥,留个联系方式吧!美男何其多,总有一款是我的!先吃谁呢???
  • 大明朝之扬州1645

    大明朝之扬州1645

    这小说讲述古代战争,有关战术和战略。....国难方知有赤子,临死才懂报国难。烈火丛林蹈白刃,刀剑大伤绵甲寒。饥渴累乏身归野,雪落霜冰魂归天。.我,收藏意大里亚怀表,表针转到1644,是崇祯十七年,燕都沦陷,明朝灭亡了。我观摩大明疆域,沉思从凤阳皇陵出发,到扬州府城,要几天时间?一个月后,我麾下兵卒违反军法,部属抗令,怎么办?两个月后,北方难民求救,藩镇虎眈在侧,幕府如何抉择?十二个月后,扬州军情告急,幕府已是沉没的太阳。我临危受命,以幕府大将军之身,节制江北。1645,弘光元年,南明的小朝廷灭亡了。..一年的时间,有十二月,三百六十天,四千三百二十时辰,一万七千二百八十刻。怎么样,我才可以,确认时间呢?
  • 血炼神武

    血炼神武

    既然老天给我重活一次的机会,那么,这一世,我只为巅峰。
  • 通神传记

    通神传记

    白马如龙,青衣绝尘。樊笼困兽,绝境而破。天有道,我却偏要行逆旅。心有情,奈何却做片片花落红。手掌八杀器,腰悬霸之刃。破六道绝世封印,养灭圣本命神器。踏一条尸山血海通神路。我叫战胜,战无不胜的战胜!
  • 刀坟

    刀坟

    我有三刀,一刀斩命,一刀斩运,一刀斩自我。我有一命,一命通神,一命通天,一命镇乾坤。我以贱名证王命。PS:求点击,求收藏,抱大腿,各种求……
  • 不朽战神

    不朽战神

    不可一世的一代战神被人陷害,掉落凡尘,为了报仇,为了心爱的女人,从凡尘一个普通武者,一步一步重回神域,这次他不再是战神,变成一位杀尽天神的弑神者,誓要将自己失去的一切加倍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