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87700000003

第3章 成大事的第一种能力:主见(1)

是否有主见,是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的主要标准之一。好学生从小就听话,对父母和老师言听计从,少有自己的主见。而坏学生调皮、叛逆,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凡事自己拿主意。

其实,每种性格都是可以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能否坚持自己的个性。丹麦哲学家哥尔科加德说过:“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驯服,就失去了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去自由飞翔了。”如果一个人没有主见,只知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像浮萍一样,就很容易失去了自我,更别说成就一番大业。

坏学生,彰显“真我”的风采

用是否有主见来作为区别好学生与坏学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或许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不得不承认,“坏学生”往往是孩子群中有主张、有主见的人。坏学生往往显得更有主见,大致是因为坏学生往往把自己不同于大众的观点说出来,人们在他们的这种行为中,感到他们很另类,或许他们的观点并不是那么的离经叛道、别树一帜,只是一个小小的“我以为”。尽管如此,便足以被人们扣上“坏学生”的帽子了。

坏学生是“意见领袖”,还是“捣蛋王”

坏学生经常对大家一致认同的观点率先表示反对,他们经常在大家沉默无语或无所适从的时候率先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主张,他们经常在“团结一致”的群体中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说出一些让人瞠目的言论……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在故作姿态、哗众取宠,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非常简单———第一,他们的确是这么想的。他们有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或许在别人眼里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很怪异,但至少他们认为那是正确的。第二,既然有自己的主张,就应当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说出主张,不必看别人的脸色,不必因为身处的环境而有所限制。

由于有了以上两点心理特质,“坏孩子”们往往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

———要么是“意见领袖”,卓尔不群,成为真正有领导能力和亲和力的“孩子王”;要么是“调皮的捣蛋鬼”,在成人眼中破坏着孩子们生活中的“和谐”氛围。其实,无论是“意见领袖”还是“调皮的捣蛋鬼”,都是成年人在一个既定的思想环境中,给予的不同认定。但这却使人们忽略了他们身上的成功要素———有主见。

主见就是一个人在对待事情上的看法,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事实上,没有人能对任何事毫无观点。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不少人,在需要发表自己观点或见解时沉默不言、缄口不语。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而是他们的想法和见解被“世故”聪明”深深地压在了舌头底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家长要求孩子们必须要做到的。除了学习以外不要去管其他的事情,尽管也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警醒,但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看来,只能当做笑言了。

多年来,“好学生”的教育结果是让人们把自己的观点和言论先是藏在心里,然后用眼睛扫视着谈论的对方,审视着身边的环境,像一只容易受伤的小动物一般,用敏感的触觉感受着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然后在脑子里扒拉一下小算盘,算算性价比,然后小心翼翼地、试探性地说出一些含蓄的看法。稍有危险,就会立刻改弦易辙,转变航向。

那些快人快语,想什么就说什么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不成熟”、“幼稚”的表现。在我们的文化氛围中,语出惊人、锋芒毕露,会让人陷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宁可躲进人群中,在一个个相似的面孔中找不到自己,寻求一种心理慰藉。

不要低估自己

这样做时间长了,许多人就会觉得比别人差,从而不敢透露出自己的主张,形成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千万要不得,一定要扬起奋斗的风帆,战胜自卑、大声地说出自己的主张。

小刘因为学习不好,学生年代便觉得低人一等。到了工作岗位后,她也摆脱不了过去的阴影,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他人。心里总是害怕自己工作不如人家,时间长了工作就会保不住。因此,她变得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流。但是,她工作非常认真、细致,特别喜欢与小朋友接触。尽管,她经常在背后帮助人家,人家也非常感谢她,然而她就是不敢直接面对他人的夸奖,一说就脸红。在一次开会期间,不善于发言的她屡经提醒才开始磕磕绊绊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她说:“嗯,现在有些故事书呀,和我小时候看的差不多,都是一些纯粹的故事,可我觉得……”小刘愣了愣,四处看了看众人继续说如果加上一些知识,把它们融入到故事中,和故事主人公进行无缝对接。例如,让故事主人公最终说一些名人名言啦、做人做事的窍门啦等等。这样不就既有知识性又有可读性了嘛!”

她的话,立刻赢得了众人的认同。看到自己的建议受到了重视,她非常高兴。其后,经理把这项工作全权交给了她。小刘不知从何处来的勇气,也许是对多年来的自卑心理的回击。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再丢脸了,所以便奋力地工作。最终,她策划的一套故事书获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这件事,小刘像获得了新生。工作开始积极主动起来,越来越出色。

其实,和小刘一样,许多人都有这种自卑心理,从而,忽视并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即使没有也会有喜欢做的事情。通过喜欢出发,你同样会获得对工作有利的信息和资源。例如,小刘就是如此。

千万不要有自卑心理,因为有了它,当问题出现后,就会因这种消极情绪把问题夸大。例如有些人认为学业不好,就等于没有了成功希望。其实,这些问题在人生旅途上,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学习好不等于一切都好,丘吉尔偏科严重照样成了伟人。郭德纲中学没有毕业照样成了名人。因此,只要把喜欢的事情变成特长,坚持下去,就可以用特长获得幸福、获得成功。

从毛毛虫的实验说起

在学校中经常看到,一个同学拿了一个新奇的玩具、看一本新奇的书、玩一个好玩的游戏、穿一身或漂亮或帅气的服装之后,迅速影响了其他同学,在全校形成了一种风景。尽管,这种风景大多是在私下。许多老师为此非常挠头,但换个思想却会发现:这种现象在成年社会中也是屡见不鲜。

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人都会记得,蝙蝠衫、喇叭裤、夸张的塑料彩色耳环爆炸头”、手提录音机、被满街哄抢的“当家”大白菜……这些那个时代的特有“标签”已经随着岁月离我们远去了,留下的是那些泛黄的记忆。在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中,除了这些特定的“符号”,更多的是这些“符号”带来的“流行”,于是,“流行”成为那个时代充斥大街小巷的“时髦”词汇。这就是从众心理。

人们常常把跟随流行的人称作“盲从”。盲从流行,就是跟随大众。尽管这种行为最保险,也有一定的好处,但这些都是针对企业。对于个人发展来说,跟随流行、跟随大众则是死路一条。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毛毛虫实验。

盲从会迷失自我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在实验中,他发现,毛毛虫似乎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他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摆上许多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同时,他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它们最喜欢吃的松针。本来,他期盼着看到虫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那些美味的松针。然而,实验的结果却让他感到失望和震惊———这些虫子总是互相首尾相顾,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一圈圈地行走。时间慢慢地过去了,毛毛虫固执地兜着圈子,一分钟、一小时、一天……在连续七天七夜之后,所有的虫子都用尽了最后的气力,筋疲力尽后死亡了。

应该说,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的盲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使毛毛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且这种代价是毫无意义的。只要有一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转身看向那松针,这种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这个实验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生物学领域,对于人类同样有借鉴作用。毛毛虫的盲从导致了死亡,而人类的盲从却更为可怕———它让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它使人们失去了自我、没有了主见和思想能力,就像一个被掏空了心肺的稻草人。

因为,跟随大众会迷失自我,混同于平常人中。这就好比把一只羊放入羊圈里,所有的羊在大多人眼中都是一个样子,刚才那只羊再也找不到了。如果把一只羊放入非羊的其他动物圈里,那么显而易见那只羊立刻就可以被找到。这就是随大流的人和与众不同的人的区别。

不要随大流,要与众不同

从众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当一个身处某一环境的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这个环境中的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他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压力和恐惧。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视多数人颜色行事”的心态。

有时盲从行为并不是出于本意,譬如在一个气氛热烈的场合,听报告或者观看演出,当前排的人起立鼓掌,后面的人也纷纷被“传染”起来鼓掌,即便有人并不觉得那个报告或者节目很精彩。由此,大多数的“从众”行为,既无害又无利。这是不是说,从众本身也算不上什么严重的“缺点”呢?不然,虽说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人在大多数时间内都是随众,但在某些关键时刻就必须凸显自己的主见啦。而这就是坏学生能够更有出息的关键,一贯的“乖乖生”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乖乖生”在长时间的失去自我后,也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关键时刻。与此相反,对于大多数“坏学生”来说,他们有时也“从众”,但那是基于他们独立思考后的结果。

“司马光砸缸”给我们的启示

让我们回顾一下司马光砸缸”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吧。

也许那是一个幽静的庭院,园子里花草茂盛,春意盎然,一群孩子聚集在园子里戏耍。突然,一声尖叫打破了这工笔画一般的气氛。一个孩子从假山石上掉了下来,落入假山石下的一口几尺高的水缸里。

在听到尖叫声的那一刹那,相信包括司马光在内的所有孩子都被惊呆了。一时间,他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相信,很多孩子的脑袋中是一片空白,以他们的年龄,他们应该没有遇到过如此突如其来的祸事。

一个孩子,我们称其为A,也许他和那个落缸者比较要好,但似乎是一时间被吓到了,A更多的是伤感和绝望。他可能意识到了———自己可能将永远失去这个好朋友,由此,他的身体僵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另一个孩子,我们称其为B,他应该是为数不多的想到去营救落水者的人之一。但那缸实在太高了,他或许想到借助群体的力量爬到这个缸的边缘,从而伸手拉出那个孩子。如果这个想法被尝试了,应该至少也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笨办法”,但终究我们没有看到在任何传说中有这一点。也许,这个想法仅仅显现了一下就被他自己否决了。他没有这个勇气和经验去组织所有不知所措的孩子。孩子中终究会有点小聪明的,这个孩子我们称之为C。也许砸缸”这个“创意”并不独独属于年幼的司马光,可能这C也想到过———砸破缸,救出同伴。但他终究没走出这一步,也许之前大人曾经教导过他,远离那个缸、那缸很贵重,他终因“听话”而没有做出砸缸之举。那么好,现在,年幼的司马光出手了,他没有犹豫应不应该“冲动”地做出举动,没有考虑是否应该听大人的教诲,或许在别的情况下,他的行为方式有些“鲁莽”,但在危急关头,恰恰是这种“鲁莽”,这种率性而为,救出了同伴,成就了司马光“砸缸”的“壮举”。

其实,对于司马光的举动,换做另一个场合,很有可能被那些老实的同伴以及大人们视为“坏孩子”。其实原因很简单,往往这种敢于做、肯思考的孩子,都是“不好管”的孩子,这个“不好管”,在某些时候便被等同于“不听话”。

大人们总是不喜欢“不听话”的孩子的,因为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虽然他们也知道,独立思考、有思想、敢于表现等特性,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但在对孩子的管理上,他们更愿意采用“保守疗法”,即让孩子学着“听话”,这种做法教导出来的孩子不会好到哪里去,但也不至于坏到哪里去,更不会去学坏。

于是,在这种教育思想和管教模式下,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会看他人的眼色行事,视周围环境而动,“大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众者甚,盲从者多,独立思考和挺身而出的也就渐渐地少了。而坏学生们却不管这些,依然我行我素。

就是这种我行我素才塑造了成大事、成功的必备条件———主见、担当的勇气。由此,你还愿意盲从、丢失自我吗?答案显而易见。

你是否被盲从心理操纵

丢失自我的盲从是很危险的,它让你与你的成功渐行渐远。最危险的是,有的人已经形成了盲从的习惯,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盲从心理操纵着。因此,摆脱盲从,首先得自我意识到自己是否被盲从心理操纵着。

猴子都是“好学生”

曾经有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以检验心理被操纵这一问题。主要操作方式就是:将十只猴子先后关在一个笼子中,笼子上方吊着一个香蕉和一桶热水。看猴子如何作为,结果显示:猴子们和我们的一些好学生的做法非常相像。很听话而且意志薄弱,受到挫折后就开始服从大多数人的做法。这个实验过程如下:

同类推荐
  • 专注工作

    专注工作

    《专注工作:优秀员工必备的24种职业素养》中的24种素养,涵盖了从心态到行动,从理念到细节,从工作到生活……职业人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专注工作:优秀员工必备的24种职业素养》以翔实经典的案例、独到精准的分析、总结,为所有期待成为“伯乐”的用人单位准备了一套筛选“千里马”最好的办法,也为所有渴望成为“千里马”的职业人士奉上了一份可供自我提升的绝好教材。
  • 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

    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

    本书以马云、俞敏洪、柳传志、张朝阳、张瑞敏、史玉柱、牛根生等13位中国顶级企业家的创业心经为主题,研究和总结了他们的成功创业智慧。作者希望可以通过展示这些成为亿万富翁的创业经验和相关的创业理论,来为每一位准备创业或者是正在创业的人指出一条合理的创业之路。
  • 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

    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

    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冲破个人消极的心态定势、跳出人际交往的误区;跨越阻碍你事业成功的无形陷阱;全方位地突破自己,学会智慧地与强手抗衡。
  • 意志力:在坚韧中成就好习惯

    意志力:在坚韧中成就好习惯

    本书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论述意志力与成功的关系,致力于将最实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成功训练方法呈现给读者。
  • 帝王的智慧

    帝王的智慧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帝王谋略天下、治理天下的故事,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纵横天下、征服天下、法制天下、容纳天下、交际天下。
热门推荐
  • 陌然同路

    陌然同路

    七年,能彻底忘记一个人吗七年,会把全身的旧的细胞都更换掉,每过一天那些想念你的细胞都会死掉一些,总有一天干干净净但是七年过去,你还是活在我身体每一个细胞这七年,没有你的日子里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改变原来我们都变成对方不认识的样子幸好还有一个人保持初心那样就好
  • 旧梦青春

    旧梦青春

    我有那无比绚烂的青春,于是我有了生机盎然的世界。青春如一片丰收恬淡的庄园,硕大的希望与幸福等待着我的一闪而过而采撷满怀。青春中没有等待的果实,只有昂扬的斗志去收获,青春里的我们虽没有指点江山的豪迈壮举但也不乏为了薄发而厚积的深沉。
  • 狗带的青春

    狗带的青春

    扒一扒我在大伯家意外发现的姐姐几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青春,有时不会如你所愿,但这狗娘养的青春老子也一定要活出精彩!
  • 最好的健康给父母

    最好的健康给父母

    本书分九章对中老年人的身体生理现状、心理、睡眠、疾病预防、经络、饮食,以及药物、动静、气候等方面的养生知识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在注意营养平衡、控制生活节奏,自得其乐、心平如镜,讲究饮食习惯、保持劳逸结合,养生为主、重视食补、适当药补、辅以经络按摩,安稳睡眠、动静养生结合等方面部有全新的诠释。每章结束还附有平时读者和患者的来信,用以指导中老年人如何适应中老年生活,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以使中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眷的风

    恋眷的风

    我是一阵风,在枫叶飘零的的秋天,误闯入你的梦中,梦醒,皆成空;我是一泓水,在漫天飞雪的银界冰冻,圣洁的白色纯冬,春来,皆消融;我是一滴泪,在无奈之中坠下,徒留拉湿的眼眶,已心碎…《恋眷的风》会给你不一样的恋眷、不一样的感动,敬请期待…
  • 都市里的光

    都市里的光

    天才、疯狂、孤独都市“治愈”类型主角开发出高级AI助手,能分析一个人是否说谎,黑进服务器,侦查,改变网络,控制交通等等……辅助主角面对人生百态。
  • 初遇长安

    初遇长安

    林十初这一生都在顾长安身边,而林十初到死都没明白,自己对顾长安是什么感觉,顾长安也经常在想如果换种方式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可是没有如果。。。。这本书前面是写男女主的上一世,后面写的是来生,没有上一世的记忆,但是会有上一世的感应
  • 墨子清谈

    墨子清谈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