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1200000013

第13章 做好左右逢源的中间人(1)

既要洁身自好,又得委曲求全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按照常理来讲,新的君主上台,都会带来自己的亲信和班底,而老君主留下的人马往往难以得宠。因此,在古代官场,“三朝元老”就已经堪称政坛常青树了。不过也有例外,在五代十国这样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频繁,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就有一位人物,能够历事四朝五姓十个君主,稳居相位二十余年,堪称不倒翁。

此人,就是冯道。

冯道,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脸谱式的符号。对于冯道的道德评价,自古以来正反双方口水仗不断。但是,如果跳开道德评价,从技术手段的角度分析一下冯道的成功秘诀,也许意义会更大。

诚然,冯道的成功有着很多因素的作用:时势造“英雄”、圆滑处世、明哲保身、韬光养晦……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冯道自己所总结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诗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冯道,字可道。他的祖上,有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有的是舞文弄墨的民办教师。冯道出身于这样一个中国乡土社会最普通的耕读世家,所以从小就是个谨慎踏实、孝顺父母、热爱学习的好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圣贤书和写文章。

冯道在家乡声名鹊起,他本人也怀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梦想出仕了。他的第一个老板,叫刘守光。

刘守光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幽州军阀,独霸一方。此时已经是唐朝末年,做军阀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但是做军阀做到刘守光这个份上的,还是很罕见:他把自己的老爹非法拘禁,跟父亲的二奶通奸,为了夺取地盘杀掉了亲哥哥,总之专门对自己的家里人下死手。宋人洪迈写《容斋随笔》,用了八个字点评此人:“庸奴下才,无足责者。”--平庸奴才、下等之人,骂他都是浪费笔墨。

跟着这样一个人渣中的极品,当然要处处小心。偏偏冯道当时年轻气盛,古书看多了,立志要做一个直言敢谏的忠臣。他多次直言不讳地劝谏刘守光不要不自量力地疯狂扩张地盘,这就触了刘守光的逆鳞。

刘守光一怒之下,把他投进了大牢。

冯道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感受到一种无助。书上表彰忠臣义士,可是事到临头才深刻体会到“千古艰难唯一死”。才出仕不久就遭遇到如此重大的挫折,冯道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观,重新审视这个已经礼崩乐坏,即将万劫不复的混乱时代。

反思结束,冯道充满自信地笑了一笑。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失败了。因为他摸透了人性,从而也就摸透了在这个即将开启的超级乱世生存的法则。彻底觉悟之后的冯道,写下诗句: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在这阴冷潮湿的牢狱之中,冯道完成了一次涅盘。一个朝气蓬勃、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就此死去,一个人情练达、洞明世故的老官油子悄然出世。

也亏得冯道运气好,他刚刚实现人生的转型,便有熟人替他活动,把他救出牢狱。从此以后,冯道成了一名好好先生,忠心执行刘守光交代的任务,再也不滥发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了。

刘守光对冯道很满意。但是不久,刘守光的倒行逆施终于到了头,被五代时期的大狠人李存勖干掉了。

主子都死了,冯道只好逃命要紧。他跑到太原,投奔了时任监军使的张承业。张承业可谓是冯道的第一个伯乐,他非但没有为难这个败军之将,反而把他收留在身边,负责文书工作;不久,又直接把冯道推荐给了李存勖,做了一名掌书记。

掌书记,也不过是写写文书、看人脸色的官儿,并不能够真正发挥冯道的作用。但是冯道甘之如饴,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真正让冯道崭露头角的,是他的一次抗旨。

李存勖是五代时期的一个英雄,当时正在进行灭梁大业,与梁朝夹河苦战。战局艰难,军饷吃紧,大臣郭崇韬提出:“军中设官太滥,闲杂人员众多,请求裁减以节省开支。”郭崇韬提议的语气比较强硬,而他所要求裁减的人员又都是李存勖一手提拔上来的。

李存勖本来最近作战不利就心情不好,听到郭崇韬的话,怒气值终于加满爆发:“我连提拔几个将领的权力都没有,这主帅还怎么干?让他们另择高明,老子不干了!”说完,李存勖就让冯道立即起草布告,表达辞职不干的意思。

冯道不说话,慢慢地端起砚台,取出墨棒,滴几滴清水,开始慢悠悠地磨墨。李存勖坐在一边火冒三丈骂骂咧咧,冯道站在一旁缓缓磨墨优哉游哉。好半晌,李存勖看冯道还在磨墨,火气又上来了:“你平时写个东西挺快,怎么今天磨个墨就这么半天?”

冯道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回答:“臣在想,大王您受先王遗命,攻打梁朝,成功就在眼前。如今为了这么点小事儿,前功尽弃,实在有点划不来。况且仔细想想,郭崇韬说的也不是全错,大王您不妨息一时之怒,以争取万世之功。”

李存勖听到这话,犹如醍醐灌顶,顿然醒悟。不一会儿,郭崇韬也意识到自己的提议不妥,进来向李存勖道歉。全赖冯道之力,一场干戈化为玉帛。

李存勖与梁朝的决战还在艰难地进行。冯道身在前线,虽然处理的只是文书工作,但他与战士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待遇。他在军中只搭一个茅屋,室内不设床席,睡觉仅用一捆牧草。将士掳掠来的美女,送到他的房间来,他也从不接受;如果实在推却不掉,就把这女子另外安置在别的房间,绝不染指;等为她找到家人,再送她回家。

李存勖消灭梁朝,建立后唐,论功行赏,拔擢冯道为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冯道从一个小小的秘书起步,迅速升迁到民政部副部长的位置,其中甘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可惜的是,李存勖是个烂尾英雄。他做皇帝之后,宠爱伶人,把娱乐圈的当红明星全都纳入朝廷当官,这就是历史上的“伶官”。把朝政当娱乐事业来搞,自然搞得乌烟瘴气。冯道眼看李存勖要完蛋,便有了明哲保身的退心。正好此时他父亲去世,冯道便以为父守丧为名,申请丁忧。

冯道回乡丁忧期间,正好赶上天灾,颗粒无收。冯道拿出自己的工资,做慈善事业,救济贫困人口。他继续居住在破茅屋里,安贫乐道。

冯道在家乡赢取良好口碑之际,李存勖却在一次兵变中灭亡了。天下再度陷入无主状态,到处混战。冯道听到消息,急急忙忙赶回京城。旁人劝他且不要急着回去,先观望一下形势。冯道不听,毅然回到京城。此时,李嗣源已经平定叛乱,即位称帝。他刚好在询问手下:“冯道这人哪儿去了?他可是个好宰相!”话音未落,冯道风尘仆仆及时出现。李嗣源大喜过望,封冯道为端明殿学士。

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第一时间赶回京城的冯道,自此开始了坐火箭般的升迁:先被提升为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然后提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李嗣源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对冯道非常倚重。冯道一生为官的黄金生涯也在此时。他知道李嗣源是个粗人,便经常用一些身边实事来打动他。

有一次,冯道跟李嗣源说:“陛下,臣有一次在山路上行走。那条山路格外凶险,臣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居然安然无恙走过去了;后来走到大平原上,臣兴高采烈,疏忽大意,结果摔了个跟头,您说好不好玩?”

李嗣源哈哈大笑。冯道接着说:“现在咱们也是刚刚经历了艰难困苦,走到大平原上来。希望陛下不要疏忽大意,跌个跟头。”同时背诵了一首《伤田家诗》以提醒李嗣源忆苦思甜,把李嗣源感动得唏哩哗啦。

除此之外,冯道对文化事业也很有贡献。他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成为我国官方刻印书籍的鼻祖。

李嗣源死后,冯道在李从厚手下继续做宰相;李从厚逃亡,冯道又以宰相之职领衔百官迎接李从珂入主朝政,深得历届皇帝信任。

五代十国,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后晋灭了后唐,石敬瑭坐了皇帝位。他不但给冯道加官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继续予以重用,而且优待恩宠远过于前朝。

石敬瑭有一次问冯道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冯道回答:“陛下能征惯战、精通兵事,何必问臣?臣是个书生,只知道处理好手头工作,至于军事,一窍不通。而且军事这种事情,陛下应当独裁,不应该问臣。”石敬瑭听到这样的回答,非常满意。

后晋在五代中是个比较特殊的朝代:是以契丹为后台老板的傀儡王朝,充当契丹在中原的代理人。因此,身为傀儡王朝首相的冯道,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出使契丹,与异族打交道。这种活儿,就是后世所称的汉奸卖国贼,最受世人鄙视唾弃。一般的官员出于珍惜清誉的考虑,一般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但是冯道丝毫不以为意。他坦然接受了出使契丹的任务,而且圆满完成。所以后来石敬瑭死后,契丹索性消灭了后晋,直接君临中原之际,冯道继续保有荣华富贵。

耶律德光驾临中原,冯道率领百官朝见。耶律德光与冯道之间有一场精彩的对话。

耶律德光问:“你为何来朝见我?”

冯道老实回答:“无城无兵,不敢不来。”

耶律德光再问:“你是何等老子?”

冯道忙不迭自贬:“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耶律德光第三问:“天下百姓,如何可救?”

冯道继续谄媚:“此时就算佛祖亲来也救不得,只有皇帝能救得。”

耶律德光被这个马屁拍得无比舒坦,当即封冯道为太傅。冯道在太傅的位置上,做了许多力所能及保护中原百姓的工作。所以,当时虽然异族大举入侵,中原却不至于惨遭蹂躏,冯道是幕后功臣。

契丹被赶出中原后,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再次按照惯例以太师之职领衔群臣奉朝请。而郭威消灭后汉进入京城之时,冯道已经是官僚中的元老重臣,资格老得令郭威都不得不服软了。

郭威之后,接班人是年轻有为的英雄柴荣。正是在柴荣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身上,老官油子冯道第一次栽了跟头。当时柴荣要御驾亲征,冯道怕他出危险,极力谏阻。柴荣说:“唐初天下大乱,不都是太宗皇帝亲自一一打平嘛。我现在亲征,正是以唐太宗为榜样啊。”

冯道倚老卖老顶了一句:“陛下比得上唐太宗吗?”

柴荣年轻气盛,勃然大怒:“你欺负我年纪轻吗?”于是御驾亲征没有带上冯道,而是把他留在后方料理郭威的后事。这是冯道失宠的表现。

不过,当时冯道已经七十三岁,没有能力也不想再与年轻的马屁精们争宠了。他静静地留在后方,生命之火逐渐熄灭,结束了他饱受争议的一生。

冯道能够在五代十国兵荒马乱的“狼虎丛中也立身”,绝非偶然。这个超级打工仔的事君秘诀,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洁身自好。

仕途如战场,凶险异常,来自各个角落的明枪暗箭随时随地都在瞄准着冯道。只要他小有一点贪污受贿、任人唯亲,甚至于公款吃喝之类的小毛病,就会立即被对手抓住小辫子。但是冯道屹立数十载,光在相位之上就呆了二十多年,成为举世无双的不倒翁,绝非偶然。他的个人修养非常之好,不仅奉行诸恶莫作的理念,而且还时不时抓住机会广积阴德,赢取良好的口碑。

第二条:邦有道,智;邦无道,愚。

冯道侍奉有道之明君如李嗣源,就积极献策,努力开展各项建设性的事业,俨然一代明相;而当他侍奉无道昏君譬如晚期的李存勖,包括各朝的末代皇帝时,便尸位素餐,备员而已。这种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的本事,使得他能够在乱世之中抓住罕见的清明时刻大放光彩,又能在风雨如晦的时节明哲保身。

第三条:忍辱负重,圆滑处世。

冯道面对强大的契丹首领耶律德光,并没有如历朝历代的忠臣那样不卑不亢,捍卫华夏之颜面,而是选择了忍辱负重、自我损贬。他的自贬,虽然有辱民族气节,但是通过忍辱负重稳住了契丹族的首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住了中原的衣冠文物免遭外族洗劫,更保住了中原的子女免遭生灵涂炭。

盖棺论未定,功过后人评。如何评价冯道这个特殊时代所产生的复杂人物,是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口水仗也还将不止不休地打下去。但是,这个打工皇帝的宦海沉浮所能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是巨大的。

有对手制约,保持权力的生态平衡

中国历史上,太监这一行能人辈出。从秦朝的赵高到清朝的李莲英,权势滔天的太监层出不穷。童贯虽然名头不算响亮,但他却有绝对的实力在太监界占有一席之地。因为,他创造了若干项太监界的纪录;而鉴于太监制度已经被废除,这些纪录将来也永远无法被打破:

太监监军或带兵的不在少数,但大多数都是偶一为之,很少有人像童贯这样二十年如一日地执掌兵权--他是中国史上掌握兵权时间最长的太监;

太监们虽然能够在内廷势大滔天,甚至于行废立之权,但是绝大多数难以触及军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宦官多次把握朝政却难以闹出真正乱子的原因,但童贯显然是个例外--他是中国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

太监们的权力,往往来自人主的恩宠而非官职的授予,很多炙手可热的大太监,官职其实并不大,更罔论爵位了,但童贯却是个太监中的异数--他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

太监即便在国内飞扬跋扈,但毕竟是不完整的男人,不可能代表国家出使外国,除了童贯--他是中国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太监入宫须净身,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个个“六根清净”,除非像《鹿鼎记》里的海大富一样装酷给自己黏个假胡子,但童贯的胡须可不是假的,根根货真价实如假包换--他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位长着胡子的太监……

童贯,身材高大魁伟,骨骼精奇,目光炯炯有神,声如洪钟。最难得的是,他下巴上硬朗朗长着胡须,根根抖擞,看上去完全不符合一个太监的标准容貌。也许是因为他净身的时候,已经快二十岁了,基本长定型了,所以保持了净身之前的基本特质。

太监这一行,也得靠师父带徒弟。童贯净身入宫,投在他的同乡太监前辈李宪的门下。

李宪这个宦官不大寻常,他在西北边境担任监军多年,属于太监中的另类。童贯跟着李宪,自然也在边境接触军事作战那一套,居然还立了一些战功。他曾经十次深入西北,对当地的山川形势了如指掌,积累了不少军事经验。再加上童贯本人读过书,有些功底,倒也算得上能文能武,是宦官中的一个奇才。

但是一个宦官成天在西北前线混,能有什么前途呢?整日里吹西北风,皮肤粗糙干裂,不像宫廷里的太监同行们那样吃香喝辣、细皮嫩肉。童贯一想到这里,就恼恨不已:同样是太监,太监和太监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当然,童贯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宫廷里面做事。可是做公公也是要讲究论资排辈的,在他之上的公公们那么多,哪里有童贯出头的机会?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

童贯四十八岁那年,终于时来运转了:宋徽宗登基做了皇帝,任命童贯为供奉官,在杭州开明金局,收罗各种花石古玩、名家字画。简单来讲,童贯成为了一名采购局的局长。

同类推荐
  • 大汉第一野外专家

    大汉第一野外专家

    沈野意外来到一片大山之中,没有时间概念,不知道今夕是何夕,在陌生的世界开启了他的求生之旅!
  • 大秦帝国秦三世

    大秦帝国秦三世

    公元前207年,大秦帝国丢失中原六国,上将军章邯战败,投降于项羽,刘邦率兵屯于武关…子婴作为大秦帝国秦三世,凭一己之力挽救大秦帝国…
  • 朕真没想败国啊

    朕真没想败国啊

    叶庆穿越到大周帝国,成为最不受待见的皇子。“叮!恭喜主人卖掉皇帝叶震的出行消息,获得敌国银子十万两!”“叮!恭喜主人卖掉大周帝国虎牢关布防图,获得燕云十八骑!”“叮!恭喜主人卖掉自己的行军路线,获得战马十万匹,以及无敌铁甲舰技术一份。”“谁都别惹我,我狠起来连自己都敢卖!”叶庆拉出一张仇人名单,砸吧着嘴。
  • 水浒天途

    水浒天途

    邓龙站在二龙山上。山下就是日日来关前叫骂,并会在未来铲掉他半个脑袋的鲁大师。晁盖已经从了贼,梁山泊正发展的有声有色。江南的方腊已经不堪花石纲的苦役,要起兵作乱……而在北边,女真蛮族已经崛起,还有不到十年的功夫他们就要南下,到时候这繁华大地就会尸骨山积……“穿越成谁不好,偏偏穿越成了被鲁大师开了瓢的邓龙,还是处在积贫积弱行将灭亡的大宋,我该怎么活下去,还要活得越来越好?”
  • 趣说清史

    趣说清史

    这本书是我的处女座,也是我的一个成人礼吧,十八岁开始写,希望二十岁前能写完,这本书主要记载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由小天我带领大家回顾一段真实的历史,大清王朝!因为写作目标是清朝,所以大家不要闹民族矛盾,谢谢,因为是三百年的故事所以会写很久,送给和我一样喜欢历史的朋友!
热门推荐
  • 爱豆总想追我怎么办

    爱豆总想追我怎么办

    被闺蜜拉去了试镜,居然还被选上了??关键是播出后居然火了??还被爱豆公司签约了??最后不知道怎么的还被爱豆表白了??林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我爱豆先动的手。林弦:这位先生,就算你是我的爱豆,也不能这么撩我啊!!我怕我把持不住!!
  • 潘多拉星球历险记3:红森林奇遇

    潘多拉星球历险记3:红森林奇遇

    在潘多拉星球那片似火般艳丽的红森林中,孟小南和丁乐与蜜西西、佑米相遇了,他们活泼开朗、纯净友好,四个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孟小南为地球与潘多拉星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地打下了基础,可是就在这时候,蜜西西的宠物幽灵齿西里却失踪,一切疑点都指向了地球星球研究中心…
  • 次元商店

    次元商店

    被打还能打出个空间商店?商小凡觉得她倒霉了16年后开始转运了。当个店长还能有附赠能力?商小凡认为她人品爆棚了。可是,为毛商店又旧又破?为毛连个商品都要自己提供?…………某男:“去开店门。”商:“我是店长!!”某男:“所以?”眼中精光一闪。商:"……我去(泪奔!!)”但是,这是哪啊!!!……………………这是一个抽风商店渐渐变正常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红楼之帝王

    红楼之帝王

    水清带着三国系统到了红楼位面,发现自己是废太子唯一的儿子,知道新皇帝是不会放过自己的,那怕个毛,抢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作者非红楼高手,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写,不喜勿喷,直接点X。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王爷:追婚之路漫漫长

    腹黑王爷:追婚之路漫漫长

    草包,呵呵哒,在她的字典中就根本没有这个词。废物,没关系,我就让你们知道废物这个词跟我根本不搭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紫铜令主

    紫铜令主

    乱世,英雄与枭雄辈出的时代。一代雄主的崛起,自是踏着血雨腥风,在万千尸骨中独鳌鹤立。战乱之世,北有赵、邯、燕,东有姜齐,南有南庆,西有大秦,大魏国独居于六国之中。四方上下,左右东西,六大国皆与大魏相交。五年前,天下第一大国--大魏镇北将军楚北辰在赵国的地界建了一座城,取名定南,以安定南方之国。因而,这个故事便从定南城而起!
  • 一如时陌误遇郗

    一如时陌误遇郗

    她对他,一见不忘,二见钟情,三见倾心。从那以后每天想着如何接近他。他对她,一见便将她放在心里,每天想着如何让她进入到自己的圈套里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