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66800000017

第17章

半条皮带

阜阳左振财,年轻时捕鱼为生。一九四五年年底的一天,他在大别山区的一条河里逮鱼时,先闻砰砰啪啪的枪声,接着见一军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向他跑来。跑到他船跟前后说:“我是新四军,国民党兵在追我,求您救救我。”左说:“好,你先到船上来。”军人上船后,左又说:“你的衣服有血,把它脱下来,换上我的。”就抓过几件衣服递给他。军人接过换上后,把自己的衣服丢进河里,但漂着不沉。左就把船锚提起,把衣服裹到锚上,再沉锚入水。做完这一切没几分钟,就见一伙国民党兵远远地追来。追到河边就问左:“你可见有人往这边跑吗?”左说:“没有。”又指着军人问:“他是谁?”左说:“是我弟弟,跟我打鱼的。”国民党兵没看出啥破绽,就松松垮垮地折回去了。

追兵走远后,军人对左说:“今天您不救我,我就得死。我会报答您的。”他从腰间把皮带解下,又说:“别无信物,把这条皮带截成两截,咱一人拿一截,将来我们就凭皮带相认。”说着,用刀从中间把皮带斜着削成两截,交一截给左。左接过来放进工具箱里,此后也没往这上想过。

光阴如梭,寒去暑来。时光一晃到了一九六五年。这时左振财已把打鱼积攒的钱,买条大船跑货运了。七月一个周末的一天,他的船停泊在淮河蚌埠段的一个码头。他坐在船头正乘凉,见一约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凝视着向他走来。中年人到他跟前后说:“向您打听个人。”左问:“谁?”中年人说:“左振财。”左打量他一下又问:“你找他干什么?”中年人说:“他在大别山打鱼时,救过我的命。”左已根本认不出眼前这人,就是那二十年前被国民党兵追杀的满身血污的青年。他答道:“我就是。”中年人问:“给您的半条皮带还在吗?”左说:“在。”“能不能给我看看?”左说:“行。”就走进船舱。过片时,拿半条皮带出来。中年人接过认真看一会儿说:“你在这儿别走,我一会儿就回来。”说罢转身疾步而去。一小时后他回来了,也拿着半条皮带。和左的这半条一对,断面完全吻合,成了一条整皮带。中年人大喜,抓住左的手说:“终于把您找到了,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哪!”

事后左得知,这被他救助的新四军军人,建国后成了蚌埠市一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他自到蚌埠工作后,周末就经常到淮河码头向船民寻访左;在邂逅左以前,已找了他十多年。左有三男一女,他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在蚌埠安排了工作。

大马猴

阜阳王某,民国初年时,孤身一人流浪到皖南一村,被一财主收留做长工。为保家护院,财主买了只母猴,交由某饲养。母猴因个头大,取名大马猴。大马猴聪明强悍,不仅能尽守卫之责,还通人性,知礼数。它的岗位在过道,每当财主吸着水烟袋,悠然进出时,必立身作揖致敬,因此深受财主喜爱。然好景不长,没过三月,财主发现大马猴胖了,也懒了,常独自发呆,往来其侧,多无动于衷。又过些天,见其肚腹大胀。虽觉有异,也只往病上疑。一天晨起,见马猴怀抱一物,细看是一男婴,若人母所生。大惊,问王某,王某惶惶不语。心明其故,召至一秘处问话。王某立下跪,招认与马猴交媾事,乞求宽恕,容留其母子。远近传为笑谈。财主对此伤风败俗之举,羞恼不已,又苦无处置良策。适逢一商人,从水路将往浙闽沿海贸易。财主得讯大喜,暗使钱财,约商把王某及猴随船带到他乡,遇荒僻无人处,寻机弃杀。对王某则说是为避闲言碎语,让其到外乡暂住。王某不知是计,喜然带马猴母子,跟着商去。一日船由江入海,遇一荒岛。商谎言上岛采摘野果,泊船上岸,王某及马猴随行。猴喜戏耍,见着青山绿木,明流瀑水,不觉走远。商以目急招从人返船,升帆疾遁。待王某发现,为时已晚。他面对长空大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阵伤啼之后,不得不带着猴和子,与丛峦和森林为伍,以野果和小动物为食,穴洞栖树,过着亦人亦兽的生活,且一过就是十四年。

一日,一船为风裹挟,漂浮至岛,船人揽船而登。曲行近一溪,见一长发裸体少年在溪边戏水,向其走去。少年即王某之子,已十四岁,见生人来,大惊,反身狂奔。船人紧随。转辗百丈,至一悬崖前。悬崖下有一洞,洞口大小可容人出入。子逃入洞中。须臾,王某愕然从洞中出,亦裸体,长发长须。一见船人,即以敌辈对,龇牙咧嘴作兽态。船人见其是人,拱手,以礼相向,言避风至此,绝无恶意,风停后觅得食水即返。王某信其言,复作人态,备述自身始末。正谈间,马猴自洞中出,跃跃欲袭船人,王某喝止之。王某邀船人进洞。船人入洞,见洞内长宽过亩,地下有两铺,用柔软干草铺成。子立一隅,默不作声。聊一会儿,船人请王某做向导看岛。王某应允,和船人出洞。马猴及子紧跟。王某乘隙向船人表明弃马猴、携子回归故里之意,乞盼相助。船人怜悯其情状,应许所请。马猴似已察王某之图,只要王某近船,即到泊船处,眈眈蹲守,大有相拼之势。船人见此,知甩掉马猴只可智取,不能硬干。为麻痹马猴,他们一会儿让子上船,而王某不上船;一会儿王某上船而不让子上船;一会儿王某和子上船,船人在岸。如此连续数日后,马猴戒心递减。一日忽南风大作,船人和王某暗喜,知道脱身的时机来了。他们依照预案,以往船上搬东西为由,让子先上船。子上船后,船人把床单拿到岸上,故意展铺在小树枝上晾晒。晾下的床单很快被风鼓捣吹起,风筝般向高向远飘飞。王某指示马猴去捡。马猴领命而去。等追出十多丈远,船人和王某倏忽登船。登了船即解缆绳,抽跳板,以篙抵岸。及马猴回首惕视,船已离岸。马猴纵跃反奔到泊船处,船已荡行百步之遥。马猴追之不能,对船捶胸顿足,长嘶怒号,继而又伏跪长揖,乞求返转。然篷帆已升,风涛共威,船已若箭。马猴躁急,双手撕抓胸口,不几下,便皮开肉绽,胸膛大裂,少时仆地死。王某长望,戚戚泪下。

王某带着子由海进入长江,经淮河,历时三个多月,辗转回到了故乡阜阳。子与人共同生活,渐言人语,逐习人俗、人技。未见与常人有二处。长大成人后娶妻。不育。逾五旬终。王某的亲戚陈文庆,言之甚详。

飞鳖

宿州孙寨人孙建从和同村某,擅叉鳖。仅凭水中气泡,就能判知鳖的位置,一叉下去,多可把鳖叉上来。二○○○年盛夏一日,两人到拖尾河叉鳖。沿河侦搜中,突然一只有铸铁锅锅盖大的巨鳖,从河里腾蹿上岸,昂首奋爪,直扑他们。两人张皇反奔。时河滩上豆棵高盈尺许,鳖跃悬叶上,似步似飞。看着就要被追上,两人弯转曲行,才得以脱。鳖见人远遁,折返水中。两人至家,皆无故双目失明。就医诊治,愈后计算医费,与售鳖所获基本持平。遂罢叉鳖事。

火团

民国三十四年的一晚,天伸手不见五指。某男因故从宿县董庄经龙潭寺到郑阳楼去。行至一片四面不见村的旷野时,遥见前方突现火团。火团由小渐大,一跳一跳地与他相向而行。近及八九丈时,停住,已大如斗。他见火团停,己亦停。僵持几分钟后,某蹲下,火团反逆之而动,升悬丈高。他站起,火团又降至与他肩齐。年轻气盛又持英国造火枪的他不惧,不无嘲讽地说:“没有啥嘛!”言罢,举枪对那火团扣动扳机。枪响,火团散若焰火态,流星般往东南方向飞窜,直至视野之外。接着他又装上火药,又朝前方开了一枪。两枪过后,他放心了,继续前行。后若干日谈及此事时,离此不远的龙潭寺和郑阳楼的人都说,他们既听见了枪响,也看到了往东南去的火。

黑幕

淮北相山某,一日晚十时许自女友家出。从三楼下至底层时,楼梯口突现黑幕。黑幕像悬挂在楼梯口的帘子,将楼梯口遮得严严实实,眼前顿陷黑暗中。他不好意思回女友家,就蹲下,等着幕消失。约五分钟,黑幕类如舞台上的幕启,从中等分为二,往两边徐徐缩动。待开到能容下一人时,某从中钻出。奔行中回视,幕已失。

撵羊

淮北杜集某村一张姓老汉,一晚因故行于野,见前方一羊,像是自家的,就跟在后面撵。他快,那羊亦快,他慢,那羊亦慢。追至第二天东方放亮,羊没了,才发现自己一直是缘着一个乱葬岗转。乱葬岗的周围,叫他踩出了一条白白的小路。

蜈蚣

六安一村男甲,一日因去某地赶露水集卖柴,天没亮就起来做早饭。他用砍刀割下一块挂在梁头上的腊油,在案板上切碎,用来炒米饭,吃了,就担着柴火上了路。天明,其妻起来后,见案板上有血,以为是某切油时碰着了手,便没在意。及见梁头的地下也有血,梁上还有血往下滴,方觉情况不对。抬头一看,腊油上横挂条土公蛇的下半截身子,血是从蛇的断处流下的。她立明了究竟:一定是天黑,丈夫割油时,误杀了卧在腊油上的土公蛇,而头部那半截,又被他和油一同切碎,一起炒了吃了。土公蛇是巨毒蛇,可立毙人命。她色貌大变,即号呼其子,告其形势,要他马上去追男甲。并提醒说,要注意路的两边,很可能是已死在路上了。子闻言不及穿鞋,飞奔出门。一路上没见,向行人打听也都摇头不知。及追到集上,到父亲常去的饭馆,见父亲还在那儿悠闲地喝茶,慌得语不择词地问:“爸,你还没死?”男甲不知何故,子备述其详,要父亲采取急救措施。男甲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好,将信将疑地同儿子一起回到家中,见剩下的半截蛇还在冒血。正奇怪间,邻人闻讯惊至。有经验者问他喝的什么,他说喝的是凉茶。问者揭开茶壶盖看,里面有条死蜈蚣。蜈蚣很大,头赤躯黑。诘其情况,男甲说,头天晚上泡茶时,为了冷得快,没盖茶壶盖。众恍然,清楚了男甲安然无恙之因:蜈蚣误入茶壶淹死后,体内毒液经浸泡而出,男甲边吃边喝茶,蛇毒进入体内,蜈蚣的毒也进入体内。以毒攻毒后,蜈蚣的毒解了蛇毒,无形之中救了他的命。消息不胫而走,四近洋溢,无不为这万一的万一而嗟讶不已。此民国三十三年秋月事。

吻鱼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天,淮北烈山一家饭店里,来了位说是要到宿县去的顾客。顾客进来就问:“有八九两的鲤鱼拐吗?”厨师答有。顾客叫来一条。菜做好端上来,顾客闻了闻说:“这做得不好吃,钱我付,再来一条,我自己做。”厨师从鱼池又抓条同样大小的鲤鱼,顾客接过来做了。做熟之后,又要盘牛肉,就自斟自饮起来。他吃一块牛肉,喝一口酒,对鱼却不动筷,只是时不时地在鱼嘴上亲吻一下。吃饱喝足了,付了钱,起身出门。他走后,饭店的人说:“鱼好好的,他不吃咱吃。”坐下吃时,筷子一戳开顾客做的那鱼,见里面是空的,肉全没了,只剩下骨,方悟那顾客是烹饪高人,他可让鱼鲜嫩如粥。急出门去追,已失所往。面对茫茫人流,他们深悔对上门授艺的失学,唯叹惋木立而已。

亡妇夜归

一九五六年年初,濉溪岳集孙楼庄杨某,其妻三十刚过病逝。两个月后的一天夜中,杨某被一阵响动惊醒,见一披发女子,在屋里走来走去,摸这,动那,似操家务。细看,是死去的妻子。其模样,除原本整齐的头发变成了散发,皆若入殓时。大骇,蒙被蜷缩。过一会儿,撩开被角偷看;又过一时,战惕强与语。不答,如聋若哑,只行所事。到凌晨三点多,出门去。出门不开门,穿之而过,等行虚空。杨某开始以为是其形偶现,不料几日后又来;再往后夜夜如是,都是半夜十二时许到,凌晨三时许走。出入甚是自由,可以穿门过,可以从门框边缝隙过,也可穿墙而过。除穿门过时,偶有轻微的吱呦声外,皆无声。杨某日日惶恐不安。畏极时,往告岳父母。岳父误以其诈,大怒:“说什么鬼话,哪会有这种事!”杨某请他和岳母去看。岳父母到杨某家,夜隐伏于一隅,所见悉如杨某所言。岳父思无力降除,叫杨某向岳集乡政府求助。乡政府要杨某焚尸。杨某说家里困难,乡政府出钱给买了煤油。杨某召集人众,掘坟开棺,将妻尸拖出。尸鲜似葬时。杨某浇煤油烧。观者若市。妻尸焚烧后,无复夜归事。

麦浪

萧县马庄陈某,十二三岁那年五月的一天,到田里割草。至午,感到困,就躺在麦田的墒沟里睡。睡着后梦见一老者,顺着麦垅,自北向南走来。走到他身边时说:“怎么在这里睡?”老者问过话后,他就醒了。立身四视,并没有人。时风息日暄,万物无动。但顺着梦中老者行走的路线,只有人在麦棵里走才会形成的麦浪,却孤零零地延续着,一直延续到他的视野之外。

巨幅照

二○○九年清明节前几日,我回故乡祭扫父母亲墓。返程行十余公里,正身靠座背仰睡,忽觉胸口如被钝物猛顶一样,疼不可忍,从而暴觉。我坐的是副驾驶位,张目惊视,右面窗玻璃上,清晰地映现着母亲纹丝不动的脸。扩大看去,整块窗玻璃,仿佛是被母亲的半身巨幅彩照笼罩着。母亲目不转睛,盯着我看,神态模样,若同昔时。巨照的右上角,靠近边沿,有两块形如地图的巴掌大空缺,漏示着窗外的景色。巨照存留四五秒钟,倏而失没。

孝子肉

临泉大田集人关凤魁,至孝。一九五四那年其母病,久治不愈。关忧闷愁苦。一日途中遇医,求为施治。医应允其请,随见其母。诊断后开好药方,又避开母面对他说:“此药得用孝子肉做引子。”关会其意,颔首应诺。第二天上药店依方拿来了药,就考虑割身上哪地方的肉。因家无合适利器,便到一有独轮车的人家借了把挖耳刀,趁父不在家时,用它在左上臂肱二头肌处,割下一块拇指大的肉来。用白布裹扎好伤口,就把肉和药一起煎。煎好,伺候母亲服下。

父回到家时,天已近午,叫关劈梧桐树枝生火做饭。关因臂伤,抡镐无力,劈不开柴。父怒,责其无用。不得已奋力劈时,把伤口震裂,鲜血顺着袖筒直往下淌。父惊问何故,关不语。再三追问,才实说。父又去问医,医言如关。父泫然泪下。

母吃了药后,病情迅见好转,不久痊愈。对此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治好病的只能是药,不会是肉。但是药也好,是肉也好,母是吃了用儿子的肉做引子的药才好的病,是不争的事实。

关无疾逾九十而终。

拉风箱

一九五六年,郭学志医生在濉溪郭集卫生院工作时,和同事田医生共用厨房,轮着做饭。一天凌晨二时许,郭被厨房的拉风箱声惊醒,以为是田家做早饭,就叫醒妻子说:“现在才两点,他家这么早做饭干什么?”妻子也听到了风箱声。在风箱声老是不停后,就同起去看。一出门,风箱声戛然而止,走进厨房,又不见他物。可他们回来刚躺下,拉风箱声又响。郭觉有异,捞起棒槌,轻将房门开一道缝,对着厨房门抛击。此后无风箱自响事。

蟾蜍鸣冤

同类推荐
  • 恶性杀人案:夺命隐私

    恶性杀人案:夺命隐私

    北京一个美丽宜人的花园小区,突发一桩恶性杀人案。一个无头女孩儿的尸体被抛在了清晨的鲜花丛中。牙科医生陶兰发现了这一可怕的场面,没料到这桩杀人案竟意外地引发了自己家庭内部暗藏已久的危机。从此,一个表面温情脉脉的家庭陷入了互相猜忌的怪圈,迅速走向崩溃的边缘。在变态男孩小林策划的另一场阴谋的推波助澜之下,无辜的陶兰在苦苦挣扎之后,终于未能幸免地遭遇了家破人亡的可悲结局。杀人肢解案告破,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 朝鲜战场:那支没有番号的连队

    朝鲜战场:那支没有番号的连队

    解密甲级档案,再现王牌军悲怆战史。彭德怀亲封的万岁军三十八军在朝鲜战场的血战轨迹。
  • 鸭子·蜜柑·入伍后(沈从文小说全集·卷一)

    鸭子·蜜柑·入伍后(沈从文小说全集·卷一)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发表于1926年11月至1928年7月的《鸭子》《蜜柑》《入伍后》《老实人》四部短篇小说集。该集子反映作者创作的特色,对湘西生活,爱情美好等的描写,笔调较为清新;入伍后写从新兵视角看待军旅生活和战友情谊等,叙写之中带有对人生的思考。
  • 感谢流年,将你带到我的身旁

    感谢流年,将你带到我的身旁

    作为一个富二代,陈思敏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她会为了一个男人,千里迢迢去当一个居无定所的北漂。可是,她没有找到初恋爱人薛文凯,却禁不住薛文凯的同学王子明的死缠烂打,做了王子明的女朋友。时光飞逝,三年过去,当旧爱薛文凯再次出现,新欢王子明醋意大发,爱情在三人间掀起万丈波澜。面对新欢和旧爱,陈思敏该何去何从?
  • 朗月寒星

    朗月寒星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词源

    词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罗大陆之我是死神

    斗罗大陆之我是死神

    阿呆:你是谁?唐辰:死神。阿呆:我才是。唐辰:我爸创世神。阿呆:告辞。死?不存在的——自己就是死神;输?更不存在——自己爸不会让自己输别和你辰哥硬碰硬,不然辰哥受的是伤,你丢的是命。主角唐辰(男),由于小时候受到欺辱,武魂死神,亦正亦邪。背景:斗罗2那个什么,不喜勿喷啊!
  • 我为明阳

    我为明阳

    明阳是他最终的名字。明,代表日月,代表交替,代表轮回,代表世界永恒不变的运行法则。阳,则代表光明,代表有希望的未来。所以他叫明阳。他终将打破世界的规定,迎来绝对美好的那一天。即便会付出怎样惨痛的代价也无所谓,因为值得。“我为明阳。”
  • 我的灵魂姐姐

    我的灵魂姐姐

    从小被父母丢弃的男主,被人发现后被送到了一家孤儿院。据当年的人说,这家孤儿院的前址是一块墓地。被孤儿院院长买下,没人知道这个孤儿院的院长从何而来......院长抱着还是婴儿的男主,为他取名叫子衿。因为男主的胸口有一块本命玉佩,玉佩上写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因为这个玉佩,子衿获得了一个灵魂姐姐,子衿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 家里蹲的异世界幻想

    家里蹲的异世界幻想

    穿越到魔法世界,然后进行冒险,更为了返回自己那个安稳的家而努力着!QQ群:650427200
  • 雁门梦

    雁门梦

    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美籍少女金月,病榻前听到爷爷金福远的临终心愿竟是和失散天涯的同乡兼战友金福厚和金福达登上雁门关,看遍山西好风光……
  •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平行世界中,山和黛的故事之一。世界末日,希望只会在平行世界。恶灵丧尸世界243章,幽游世界81章,火影世界324章,圣斗士世界81章,七龙珠世界81章。最后一卷本来想另开一本,但想来就算发新书也是免费的,所以还是发在这里,不过更新不定时。最后一卷《生化末世之无限新希望》是同一背景下的综漫类,包括学院孤岛,刀剑、默世录、大逃杀、行尸走肉,生化危机、银魂、海贼、一拳、高达等。由普通人开发基因果实,并夺取降临地球的外星装备,进入宇宙探索生命与宇宙的奥义,寻找大道之旅。
  • 假如青春重来一次

    假如青春重来一次

    年逾九旬的台湾大学英文系教授沈琪文,生命濒危在医院抢救时意外从2019年的台北穿越回到1946年的上海。可是在她的记忆里,这段历史却是空白。季闻晴在家里整理奶奶(沈琪文)的物品时,竟在箱底发现了爷爷在多年前著作的侦探小说。故事也是发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她翻看着小说,莫名就很想去感受奶奶的青春。于是她来到上海,按图索骥想要走访当年奶奶生活的轨迹。究竟在季老先生的这本侦探小说里记录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在两段不同的交错时空间,两个女孩又会上演着怎样怦然心动的爱情邂逅……
  • 末世之无尽重生

    末世之无尽重生

    【双强1V1,日久生情】高冷对对碰,总有一个是闷骚。 无尽的血月,无尽的重生,梁浅已经分不清哪里才是现实世界,或者两个都是?本以为重活一世可以一帆风顺到大结局,结果又挂了。再次醒来,前两世的记忆如梦一场,梁浅刚松一口气,准备好好感受美好安宁的生活……哼哼,怎么可能呢?这不又回末世了嘛梁浅:谁能告诉我,他俩算不算同一个人…… 某人:谁能告诉我,她到底是不是正常人…… 某醉:嘻嘻~自己猜呀! 一个灵魂,两个以血月为媒介不完全一样的“平行”世界。 *避雷:1.本文非全文恋爱,女主末世见证人,男主出镜率约占全文三分之二,情感会慢慢发展,作者菌只相信日久生情,但男女主互动绝对带感。2.前150章基本没有正式的男女主互动,男主出镜率极低,女主谁也不爱,佛系求生。3.作者菌严重情感洁癖,文中男女主恋爱史皆为零,连心动暗恋都没有过。4.女主不完美,人狠话不多,男主成熟稳重系,话也少。5.本文开头老套平淡,从女主回到末世前开始。6.作者菌只虐身不虐心,女主会在男主面前凭空消失。7.作者菌修文怪,码字慢,更新少,就是一个短小菌(超大声)! 欢迎各位仙女佛系看文,友好互动交流,啾~
  • 俪曌

    俪曌

    是什么让姿容绝世的贵族少女与俊美孤傲的年轻皇子从年少时的相见倾心变得两两相疑。又是什么让昔日相许的诺言在迈向帝国风云顶端时走向破灭。两颗骄傲而又残破的心究竟能否抵抗命运的种种捉弄而走到最后。几经离合,悲喜相间;万千风华,不过俪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