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23200000005

第5章 难得糊涂高境界

一、不养而养至高境界

“渐修”是持之以恒、不辍不止的修行。“顿悟”是豁然开朗、突然而至的觉悟。学佛是一个“修而悟”、“悟而修”不断深化与不断升华的过程。

古“顿悟”尽管是突然开悟,但绝不等于彻底的觉悟,而只是一定程度的觉悟。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仅仅是指领悟了成佛之道而已,并不是已经成佛。这样的人,由大迷而大悟,可能决心特别大,进步特别快,但同样有一个悟而修、修而悟的过程。

古学佛求解脱。就是说,要学会从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学佛有没有真实的收获,就看烦恼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只有烦恼越来越少,才能最后解脱生死大烦恼;如果烦恼越来越多,就绝不可能解脱生死大烦恼,更谈不上超凡入圣。

汝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即尘不染尘,方为大自在。

关于“无悔”

“无悔”,就是不内疚、不后悔。要想“不内疚”,就必须没有做过故意损害他人、损害社会的事情。由于过失而造成的损害,不算故意损害,因为这是难免的,只要尽可能加以补救也就行了。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就是这个道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有这样一句话:“识迷途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我想是可以借鉴的。

对现实,无贪无求

对现实无贪无求,就是指不贪求那些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之类。

佛法认为,“愿”和“求”不是一回事,“愿”是为众生;“求”是为自己。佛法主张,要有大愿,却不要有私求,也就是说,要为大众尽心尽力,而不要为自己患得患失。

这里必须澄清一点,即所谓“贪求”,绝不是就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而言的,而是就维持生存以外的那些可有可无的荣华富贵、奢侈享受而言的。不然的话,倘若连生存都不顾,还谈什么养生和修行呢?

有句名言说:“吃饭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不是为了吃饭。”那么,生存究竟为了什么呢我想,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否定奉献的意义。一个人如果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其人生只能是苍白的。

我曾给自己写过一个条幅:“临终回首,长寿与夭折无异,惟有事业长留人间。”这就是说,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寿命的长短,活得再久,临终时回想起来还是如同一瞬间,并且,来到人世是赤条条,离开人世还是赤条条,只有对社会的奉献留在了人间。总之,人生的意义是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人人都渴望幸福。这本身是无可非议的,关键在于怎样去理解幸福。有人以聚敛财富为幸福,有人以获取权势为幸福,有人以争得荣耀为幸福,尽管还有以其他种种目标为幸福的,但基于上述三类者多。那就让我们一类一类地分析分析吧。

(一)财富

究竟多少钱财才算富呢?

一百万算不算富呢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位富豪为其女儿进入社交界而举行宴会,一下子就花去100万美元。他那100万可是你那100万的8倍多呀!21世纪初,中国广东省增城一颗18.8g重的荔枝(号“挂绿”)就被拍卖了55.5万元。你那100万够买几颗这样的荔枝呢?

那一千万算不算富呢世纪之交,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公司推出一款“千年胸衣”,价值高达1000万美元。你那个1000万还买不到这件胸衣的八分之一。至于毕加索的一幅名画,在纽约的拍卖价竟然超过了一亿美元!

那一亿、十亿算不算富呢?只要朝比尔·盖茨看上一眼,你的“豪情”便飞到“爪哇国”去了。

总之,凡是追求财富者,向下一比,均可沾沾自喜;往上一比,顿时黯然失色。而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总是多了还要想多。古人云:“人为财死。”那些为财而死者,岂是无财都只因贪得无厌啊!

要知道,物质享受所提供的,只能是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即眼睛所见的画面与色彩,耳朵所听的音响与旋律,鼻子所闻的气味,舌头所尝的滋味,体肤所感受的触摸。感官刺激固然可以带来兴奋,但兴奋之后会转为抑制;若要再度兴奋,必须再度刺激。本来,刺激度与兴奋度是成正比例的,但如此“刺激——兴奋——抑制——再刺激——再兴奋——再抑制”地不断循环下去,人们的感觉器官会由于逐渐适应某种刺激而产生麻痹。于是,为了保持以往的兴奋度就必须加大刺激量或变换刺激方式。到了后来,尽管刺激量不断加大,刺激方式一再变换,兴奋度却愈来愈弱了。最后,当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兴奋的时候,空虚之感便袭上心头,乃至彻底空虚了。这就是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寻求刺激的必然趋势与结果。

美国一位曾经参加“嬉皮”运动,后来吸毒成瘾的青年,作过一番很典型的表白:“尽管已经得到了所想获得的一切物质财富,但是仍然不快乐。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了物质上的幸福,另一方面内心有一种被咬啮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别的,正是空虚。

每一个荡过秋千的人都经历过这样一种感觉:当秋千从高处往下落的时候,心房便因失重而“悬”了起来。这就是直觉的空虚感。而当一个人精神无所寄托的时候,就会长时间地陷于一种内在的空虚感。这种内在的空虚感与直觉的空虚感极其相似,都仿佛心被悬了起来,只是内在的空虚感为时更久,程度更甚,可以“悬”到似乎被虫豸咬啮的地步。那是非常难受的,在极端的情况下,会觉得生命不再有任何意义,甚至生不如死!

正是这种精神空虚,导致堕落与沉沦,导致酗酒和吸毒,甚至导致自戕或自杀。总之,正是由于愈来愈多的人寻求那千奇百怪的刺激,使社会的许多方面变得愈来愈浮躁、浅薄、无聊和空虚了。这是很可悲的。

再说,财富一多,各种担心也就接踵而至了。即使不遭偷、抢、诈骗、绑架、谋杀,家族成员之中的你争我夺,乃至为争夺遗产而骨肉相残的事情也在所难免。这类事例还少吗请问,哪个豪门不是恩怨重重?

话又说回来,钱财本身并不是坏东西,有钱可以办很多事情,我自己不是正因为缺钱而有许多事情办不成吗关键的问题在于,一是要来得正当,二是要花得正当。

例如陈嘉庚,靠办实业积累了财富,然后用这些财富兴办教育,而自己始终过着俭朴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很高尚的范例,因为他不是为挣钱而挣钱,他是为兴办教育而挣钱。对于他来说,挣钱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还在于教育兴国。

再如中国春秋时代的“陶朱公”,也就是当初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的大功臣范蠡。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逃出越国,隐姓埋名,回到老家(据说是河南省镇平县),化名“陶朱公”,从事经商。他在赢得大量财富之后,把绝大部分散给穷苦百姓,又从头经商;再次致富之后又再次把钱财散给百姓。如此三聚三散,高风亮节,以经商为手段去实现济世的宏愿,因而被誉为“商圣”,成为中国商界的鼻祖,也是商界的最高楷模。

经商而得以成“圣”,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的精神境界已经超越了”为求利而经商”的狭隘圈子,上升到“为济世而经商”的高度了。由此可见,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动机才是最重要的。

(二)权势

《红楼梦》有云:”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那些血染枷锁者,岂是无帽只可惜争权不已啊!

何况,官职愈高,名额愈少,争斗愈烈,既想保住位子不让别人爬上来,又想挤垮别人好让自己爬上去,拉帮结派,心理暗昧,何曾有过心宽的时候仔细想一想,哪个权贵不是危机四伏人们把晋升官职叫做“往上爬”,实在是既形象又贴切。因为,既然是“爬”,那腰还怎么直得起来,气又怎么壮得起来呢?

当然,做官也不是坏事。官职越高,权力越大,能办的事情也就越多,有什么不好呢关键的问题,一是为何去当,二是怎样去当。古代的包拯,若是没有官职,没有”尚方宝剑”,他如何去除暴安良呢当代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的刘丽英,若是没有那么高的职位,又如何处理得了那些贪污、走私大案呢?

我认为,要当官,就要把“乌纱帽”拿在手里,随时;准备丢掉。只有这样,才能刚正不阿,秉公办事。反之,如果把”乌纱帽”戴在头上,生怕丢了,甚至老想着换成更大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地为民众办事。这就是“为民众而当官”与“为私利而当官”的本质区别。

(三)荣耀

什么是荣耀呢学历、学位、职称、头衔、荣誉称号等等,大概就是所谓荣耀吧。所有这些归纳起来,基本上就是社会的承认和他人的赞许,或者说,就是所谓“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些东西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必看得那么重要,尤其不宜去追逐这些东西。

拿学历来说吧,一个人有没有真才实学,并不在于学历高低。再拿职称来说吧,孔子是什么职称老子是什么职称释迦牟尼是什么职称然而,他们都是人所敬仰的万世师表。

现在许多人都为追逐这些东西而不遗余力,闹出大量荒唐可笑的丑事来。一方面,花钱买学历、买学位、买职称、买头衔、买荣誉称号的,挖空心思骗学历、骗学位、骗职称、骗头衔、骗荣誉称号的,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为了捞钱而卖学历、卖学位、卖职称、卖头衔、卖荣誉称号的!

总而言之,功名利禄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我的态度是:得之不惊喜,失之不怨恼,悠悠然淡泊于心。如此“不迎不拒”,就能守持住自己的原则、人格和良知,也就不会把精力浪费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了。

佛法所谓“三毒”,是指贪、嗔、痴。贪,即贪求;嗔,即嗔恨;痴,即痴迷。而这“三毒”之中,最重要的还在于贪。因为,嗔恨正是因为贪求而没有达到所致;痴迷则是由于贪求使人慧眼障蔽、良知沦丧的结果。

由于贪欲的恶性膨胀,人与物(泛指一切物质财富)便发生了荒唐的错位——人从物的主人沦落为物的奴隶了!人们为物而生,为物而死,为物而你争我夺,为物而疲于奔命,为物而伤心落泪,为物而流汗流血,为物而惶惶不可终日……

饱不剃头,饿不洗澡。试问,这物不是成为颐指气使、飞扬跋扈的主子了吗而人不是沦为俯首听命、诚惶诚恐的奴隶了口马贪欲驱赶着人们你争我夺地追求那异彩纷呈的物质享受,结果,外在的物质财富固然愈来愈多了,但内在的精神世界则愈来愈空虚了,全球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也随之愈来愈恶劣,几乎陷入绝境了。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剧!

其实,幸福并不在于身外的功名富贵,而在于内心的愉悦轻松——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愉悦,也就多一分幸福;烦恼少之又少,时时处处都感到愉悦轻松,才是最大的幸福。

可见,真正的幸福,其实是人们内心平静、愉悦舒展的美好感受。既然是内心的感受,理应向心内探求,即探求人格的升华、人性的完善、人生的畅达;可是世人却一个劲地向身外探求,去追逐那华而不实的功名利禄。如此南辕北辙、舍真逐妄,岂不只能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吗?

总括一句话:“贪求愈多,烦恼愈广;贪求愈执,烦恼愈甚。”如此而已,岂有他哉一个人只有领悟到贪求的浅薄、虚幻与乏味,才能真正摆脱贪求的染污与缠缚。

这里强调一下,若是真正领悟到贪求的浅薄、虚幻与乏味,不仅不会做出任何贪求的举动,并且连丝毫贪求的念头都不会产生的。反之,如果你在看见别人穿得华丽、吃得高档、坐着轿车、住着别墅的时候,有一点羡慕之意,你的心已经被牵动了。那样的话,你还能说真正领悟了贪求的浅薄、虚幻与乏味吗?

二、以气养生常葆青春

养生之道可谓是五花八门,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却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概括为护养“八气”。

培补“元气”《医学源流论·元气存亡论》云:“元气者,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认为“老之气不伤,虽病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元气为诸气之根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而,养生长寿必须培补元气,注意调补脏腑阴阳之气血,调适情志之气度,调节饮食之气育,调理卫生之气浊,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避受风寒,起居有常等,以培补元气,气足而体健。

运行“真气”《灵枢·根结》所说:“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中医认为,促使真气运动的措施有三:一是调息运行真气,即调整呼吸之法;二是审神运行真气,如“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三是练形运行真气,即通过锻炼形体以促进真气运动,从而提高机体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固葆“精气”《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若“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故半百而衰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盈亏,决定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及至死亡的全过程,为此摄生必须节欲养精。对性生活来讲,强制者有害,过用则衰竭,任其自然而不勉强,才有益于养生。说明纵欲过度,便是肾气亏损,精疲力竭,令人未老先衰,甚至夭折。

平心“静气”大思想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静则神藏,躁则神亡”。人心宁静平和,体内各系统功能处于平衡协调状态,有益养生。因此,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淡化小恩小怨,处理好人际关系,遇事不急躁、不赌气、不发脾气,始终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才能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宽胃“养气”唐代名医孙思邈说:“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暮无大醉,一岁之忌,暮须远内(指房事);终身之忌,暮常护气”。人类依靠肠胃来消化和吸收营养,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而情志抑郁,多愁善感的人,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与宽胃养气相悖,给胃气带来伤害而影响健康。

长存“浩气”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君子的心胸平和宽广,浩气长存;小人却经常处于患得患失,局促忧愁的心境状态,难得心理平衡与安宁。因此,应注意德行的修养和自我人格的完善,心地光明,以仁待人,精神爽朗,邪气难侵,有益于健康长寿。

呼啸“舒气”《类经·摄生类》指出:“善养生者守息,此言养气以呼吸也”。居室要经常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得到净化。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佳句,或哼唱小调歌曲,或漫步树林中仰头长啸,长啸时对鼻喉胸腹能起到按摩和刺激作用,从而达到发泄闷气,舒畅心情,排除杂念,物我两忘的境界,对健康不无裨益。

清静“通气”《养生四要》言:“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曹庭栋更明确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每天白昼如能闭目静坐30~60分钟,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了,可使全身肌肉放松,气血畅通,从而达到“心安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三、“逆商”存身磨难养生

生命的价值在于首先是存在,而后才是谋求发展。存在的基础是对生命的自我关爱。

“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大都多于顺境的时间,身处逆境,苦闷、惶恐之时,不能郁闷在心,应一吐为快,“郁而发之”。人们平时也能运用疏泄之法,使自己于“山重水复”之中,走向“柳暗花明”。

人们把在面对逆境或挫折时产生的不同反应,以及由此带来不同的应对逆境的能力,称作“逆商”(AQ)。在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多元化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陷入逆境。因此,学会应付逆境的能力是人们获取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资源,体现出人的生命存活及生命价值的能力。当面对逆境时能表现出的优异的良好心态,才能进一步展示出高逆商者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这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学者、白宫知名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教授最早提出了“顺境需要EQ,逆境需AQ,即逆境商数”这一概念。现已在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逆商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面对逆境,有的人努力奋争,百折不挠;也有的人浅尝辄止,偃旗息鼓;还有的人陷入困境,恐惧回避。不同的态度导致了不同的结局。高逆商者对人生充满了希望,会对生存成功表现出狂热的兴趣,遭遇逆境时,自然就能够经受苦难奋勇向前:而低逆商者对事物则不感兴趣,缺乏生活激情,极容易知难而退。

据近年管理学界提出的《九商成功论》讲到,“九商”的全智发展能为人生创造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智慧财富、道德财富和健康财富。人的生命之树,由“九商”决定,包括根为心商、德商、志商;干为智商、情商、逆商、悟商;果为财商、健商。生动形象,富于哲理。其中“逆商”对人的磨难养生尤为重要。

我国已故著名现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教授,一生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在漫长的坎坷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业绩。在养生方面也成为后人的楷模。

新中国成立后,马寅初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51年5月23日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55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他第一次提出“新人口论”,先是被肯定,而后被否定。1958年5月,开始被点名批判。1961年,他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旋即又被免去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职务。1979年9月11日,被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马寅初的这一份简历,表明了他身世不凡,历经坎坷,屡遭磨难,饱经沧桑,尽管如此,他依然在人间度过101个春秋,弥足珍贵。纵观马寅初的一生,可以看得出,他十分珍惜生命,呕心治学,排除干扰,笑看人生,而且在晚年与疾病进行了顽强的拼搏、抗争。

马寅初自幼爱好体育运动。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时,从一位93岁的老医生那里,学到“冷热水浴”健身法,就是先用热水盆浴10~15分钟,出浴用毛巾擦干,休息5分钟后,再行冷水盆浴或者淋浴5分钟,如此对人体保健防病很有益处。之后,他身体力行,且终生不断。这一妙法使他在百岁时,血管弹性仍和年轻人—样,血压、心脏保持正常。证实了科学养生与延年益寿的依存关系。

马寅初对按摩很有见地。他于囚禁中,早晨按摩头、面部,晚上按摩胸前主动脉,保持心境舒畅,应对逆境,对生活充满信心。获释后,经常爬山、游泳、打太极拳等。平时无不良嗜好,食素淡,心胸宽,勤锻炼,目光远。开拓进取,精神乐观。他讲:“苟无他故,必活百年”。他用亲身经历,证实了这句话。堪称是一位杰出的“高逆商”者。

磨难亦如一种磨炼,既消耗大量体能,又强健身心筋骨。人对待磨炼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另一种是被动承受。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尽是坦然,如刀剑磨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充满惶恐,仿佛鹅卵石般的圆滑。过多的磨难,对于强者来说,或许是件幸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曾提出“六然”、“四看”养生观。“六然”是:“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四看”为:“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种哲理养生,应该说是达到了高层次的保健养生境界。

同类推荐
  • 像奥运冠军那样敢拼敢赢

    像奥运冠军那样敢拼敢赢

    一块奥运金牌,就是一个实现了的梦想;一个奥运冠军的故事,就是一部成功的励志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描述了众多奥运冠军的感人故事和成长经历,揭示了由普通人成长为金牌冠军必备的十二项基本素质,告诉您赢得冠军的辉煌以及赢得金牌的艰辛,激励您用冠军的拼搏精神,去领悟人生的成功真谛,去夺取自己的人生金牌。
  • 最美的情感锦言

    最美的情感锦言

    本书是为适应广大青年社会交往的需要而编写的一部赠言集。把亲切的问候、真诚的勉励与祝福给自己的同学、战友、老师和父母;把离别的伤感、绵绵的思念告诉自己的朋友;在生日之际、佳节之时,把美好的贺词献给最亲近的人……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实用与参考依据。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天文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天文故事

    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创造的圭表、浑仪和浑象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仪器。圭表是我国发明最早、最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它的主要用途是通过测量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决定当时的节气,以指导农牧业生产。浑仪是用来测量天体的位置和两个天体之间的角度的天文仪器。它制造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浑仪最早是明代天文学家制造的。包括照准器、转动装置、读数装置三部分。
  • 书立方4-一分钟掌控人心

    书立方4-一分钟掌控人心

    本书从心理和人性的角度阐述人际关系法则,很好地将心理学原理与人际沟通法则融为一体,是一本实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读本。
  •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本书从分析平常人的心态入手,和你一起探讨、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态,并指导你以积极心态争取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九鼎仙府

    九鼎仙府

    一部逆天的功法,一座神奇的仙府,一段缠绵的爱情,上改天地法则,下灭东瀛魔道。燕无双不畏荆棘,奋勇向前,为鸿龙大陆的仙道,力挽狂澜!
  • 斗罗之卡牌召唤

    斗罗之卡牌召唤

    当你得到一个系统,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木子希表示,“不管你是什么东西,只要等我有实力了,都要把你做掉。”系统:谢谢,被冒犯到了。
  • 都市之最强仙道

    都市之最强仙道

    天庭,南天门。“小林啊!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整个天庭都将会是你最为坚实的后盾。”太白金星拍着林宇右肩说道。“是啊!”天蓬元帅也拍着他左肩附和道:“这次天庭不再搞转世投胎那一套了,已经让秦广王那边找了一个将死之人。”“那人与你姓名相同,而且生在富贵之家,可确保你衣食无忧、专心修仙。”“他还自幼习武、天生异禀,与你当初以武入道乃是不谋而合啊!”说完,两仙极为默契地扭头对视一眼,随后向身后的赤脚大仙使了一个眼色。见此,赤脚大仙心领神会地微微一点头,抬起他那大脚丫子就朝林宇的屁股上踹去。“噗!”随着一声轻响,林宇直接被从南天门上踹了下去,伴随着的还有他那响彻云霄的怒骂声。“赤脚你大爷的!”
  • 小心:恶魔在身边

    小心:恶魔在身边

    这是一部名为代言鬼姐姐的短篇恐怖小说!!里面写了许多非常好看的恐怖小说!!如果喜欢请加入悠蜜尔读者库吧!!我是丝丝,加入悠蜜尔读者库:194322987
  • 天地的一剑

    天地的一剑

    天下就是我的剑最快了!因为看到的人都死了!
  • 专属我的love灵魂机器人

    专属我的love灵魂机器人

    灵魂机器人,是当代最新的一款超高科技机器人,它是99.9%仿真人设计,具有人类的思想和人类的灵魂。唯独没有的就是人类的心。到目前为止,生产并投入使用的灵魂机器人全球仅有5台…
  • 柠栀悲催人生

    柠栀悲催人生

    传闻在这万千世界,各种奇闻怪事,无奇不有,这便是诡异。拥有上世记忆的宁栀,偏偏来到了这个诡异世界,想到自己临走时,胖子叔叔的叮嘱:如果完不成任务,自己将魂飞魄散,
  • 病由心生

    病由心生

    幸福的人生应当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如果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病”可以理解,但因为过度追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的幸福,而让自己陷入心理疾病的泥潭,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幸福有很多种定义。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拥有甜蜜的爱情,是幸福;拥有美满的家庭,是幸福……幸福不仅仅是你拥有几幢豪华别墅,拥有几辆顶级名车,当这一切无人与你分享,或者你已经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享受,你还会感觉到幸福吗?幸福也不是你中了500万之后的欣喜若狂,如果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早已不堪一击,这样的惊毒你或许无福消受。
  • 鼠行诸天万界

    鼠行诸天万界

    程序员加班猝死,醒来变成一只家鼠,竟然有一丝噬神鼠血脉!系统加身,穿越诸天!一键修炼,秒升级!这是一只懒惰的老鼠享受鼠生的故事!天下第一,古剑奇谭,仙剑奇侠传,香蜜沉沉烬如霜,斗破苍穹,花千骨,诛仙,遮天,神墓,盘龙,吞噬星空......
  • 赵慕晓

    赵慕晓

    高考前的暴雨,他想跑步放空自己,却不料踏入雷区。一觉醒来自己身体住了另一个人?还是自己另一个人格的苏醒?而这另一个人,让他在未来穿越阶层、尝尽社会百味。